第30章
颜雪蕊轻拽他的衣袖,指尖轻划过他青筋凸起的手背,“放心,我应付得来。”
从前她不一定能应付得来,经过这段日子的打磨,她现在不怕见人,婆母教过她御前礼仪,就算真到了圣前,也不会失礼。
况且太监说了,只是去御花园喝盏茶罢了,能不能见到圣上,还未可知。
一阵冗长的沉默。
顾衍握住她的手,冷声道:“既如此。”
“我随夫人一同进宫。”
他倒要看看,那位许仙长是何方神圣。
……
车轮滚滚向前,马车里夫妻对坐,顾衍阖着眼眸,转动拇指上的碧玉扳指。
圣上宣他夫人进宫,为寻那位失踪多年的公主。顾衍也有耳闻。
他在朝堂展露头角的时候,那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年,圣上忌讳旁人提这件事,久而久之,大多人只知圣上沉迷仙道,是为了一个丢了多年的公主,旁的一概不知。
因为徐家的关系,顾衍知道的多些。
宫中曾经有一个贯宠一时的宠妃,不是高门贵女,其生卒年、籍贯不详,与皇帝在民间相识。那女子性子天真烂漫,不拘一格,和宫中规规矩矩的妃嫔很是不同,甚得皇帝喜爱,赐封号为“宸”,两人常常以“夫妻”相称,恩爱似民间百姓。
宸妃一出现,后宫粉黛皆失其颜色,六宫空置,众多妃嫔纷纷不满,向执掌后宫的徐皇后告状。宸妃是民间女子,对宫中规矩不相熟,而且心直口快,多次得罪徐皇后,徐皇后借宫规惩治宸妃,两人势同水火,皇帝更加厌恶徐皇后。
后来又发生了诸多事端,宸妃有孕,精神却越发萎靡,皇帝为了让她好好修养,把人安置在京城的西苑行宫中。皇帝并未因此荒废朝政,每日从皇宫到西苑来回奔走,结果宸妃生下孩子后,西苑走水,皇帝连一眼都没见着,孩子不翼而飞。
只知道是个公主,皇帝赐封号“长乐”,大肆在京中搜查,脚心有红痣的女婴。
又过一个月,宸妃郁郁而终。皇帝大恸,罢朝三日,亲扶棺入皇陵。
同年,皇帝废黜徐皇后,大肆清理前朝后宫。过了一段日子,皇帝把宸妃的画像、起居注尽数销毁,虽未明令禁止,但谁都知道,不能在皇帝面前提起宸妃娘娘。
连那位未长成便不幸流落民间的“长乐公主”,也只能隐晦地称呼。皇帝沉迷仙道十几年,朝臣从一开始的震惊,劝谏,现在已经习以为常,无动于衷。
……
当初和徐家合作时,顾衍曾直言不讳地问过小徐后:“当年宸妃之死,和徐皇后有关?”
徐皇后是标准的世家女,废后当日,她没有接废后的圣旨,反而一身华贵的凤袍翟服,饮下鸩酒,死得体体面面。
小徐后愤然拂袖,咬牙道:“倘若真是我姐姐害死宸妃,圣上何故再立徐家女为皇后?”
他们徐家累世公卿,皇帝无缘无辜废后,逼死发妻,那时清流和世家尚未形成如今的分庭抗礼之势,世家独大。纵然皇帝九五至尊,能把所有的世家子全杀了么?
凤仪宫不知被翻了多少遍,任何边边角角,蛛丝马迹,没有任何证据!
为了堵百官的嘴,也为给徐家一个交代,皇帝册立小徐后。随着时间流逝,这桩往事彻底尘封,无人再提。
今日一个贤王引荐的道士……公主……等等?
顾衍蓦然睁开眼眸,幽沉锐利的眸光直直看向颜雪蕊。
“侯、侯爷。”
颜雪蕊惊了一下,不知顾衍又发什么疯,低声问:“怎么了?”
顾衍不言语,眸光往下掠过马车中间的矮案,只见茜纱裙摆轻颤动,垂下的裙摆处,隐隐约约露出半只精致的绣鞋。
月白色的缎面纤尘不染,上面彩线针脚细密地绣有双头并蒂莲,鞋尖各坠着两颗小巧圆润的珍珠,走起路来微微响动,步步生莲。
颜雪蕊顺着他的眸光往下看,不自觉往后一缩,用摇曳的裙摆遮住双脚。
“顾衍!”
她美眸瞪圆,雪白的脸颊上浮现几分羞恼。这男人在房里当柳下惠,该正经的时候怎么这般轻浮!
也不看看什么时机。
她从前出门少,宫中皇后娘娘的宴席只去过寥寥几次,更没有机会面圣。今天兴许能见到真龙天子,颜雪蕊面上不显,心里难免紧张。
她这样如临大敌,顾衍却盯着她的脚看,人都有有四肢双足,有什么好看的!
顾衍略显遗憾地收回视线,心中沉思:不是她。
方才一瞬间,他骤然想起她的身世,皇帝丢了女儿,她同样不是颜父颜母亲生。
她和“长乐公主”年岁相近。
宸妃的遭遇,和当初他推想的一样。
他原以为自己眼皮底下漏看了,可又一想,她是扬州人士。在丢孩子的当晚,皇帝即刻下令封锁东西两城门,封了数日,怎会跑到千里之外的扬州?
我朝废除缠足风气许久,但士大夫们爱小脚,为迎合权贵,坊间依然有私下缠足的陋习。顾衍真不觉得那些畸形怪状的脚有什么好瞧的,直到褪下她的罗袜。
她身形纤弱,小脚也生得玲珑精致,足踝似生藕般白皙莹润,足尖不点而朱,足弓微弯如新月,轻轻一握,恰好将温润的足掌尽数纳入掌心。
带着薄茧的指腹碾过足心,她颤抖着蜷起莹润的脚趾,足背紧紧绷直……他爱极了她这副模样,曾无数次放在掌心把玩。
足心洁白如玉,没有一丝痕迹。更遑论什么红痣。
……
不对,脑中似有什么一闪而过,极快,顾衍没有抓住。
他暂且压下心中疑虑,忽然抬起头,问道:“你方才叫我什么?”
颜雪蕊心中一窒,撇过脸不看他。
她一直以“侯爷”相称,在她眼里,他是侯府的一家之主,是婆母的儿子,是儿女们的*父亲,叫他“侯爷”,有什么不对?
偶尔在心里骂骂他,才会直呼顾衍的大名。可能她太紧张了,方才竟直接叫了出来。
他恼了?
颜雪蕊用余光偷偷觑他,他端坐纹丝不动,不露声色,她看不出什么。
但她有种奇怪的直觉,他似乎没恼,好像还有些愉悦。
毛病。
颜雪蕊暗自腹诽,抬头看红木雕梁的车顶。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马车缓缓停下,外头传来声音:“侯爷,夫人,劳烦移驾下车。”
***
另一边,皇宫道观内。方知许沐浴更衣,他换了一身崭新的道袍,发冠束紧,身上萦绕着淡淡的檀木香气。
他忽然摸上脸上的银制面具,道:“来人,给我拿铜镜。”
窈儿应声进来,把铜镜放在桌案上,轻声道:“义父,莲蓬准备好了。”
莲蓬一般生长在六七月,现在远不到成熟的季节。那女人爱吃莲子,义父费尽心思弄来这些莲蓬。不叫她显眼,今日所有女眷都有一碟儿。
她面前的那碟儿最大,最鲜嫩。
窈儿撇撇嘴,义父慈悲仁善,怎在女色上昏了头脑。为了见她一面,大费周章把那么多官家女眷弄到宫里。
他不愿把她单独牵扯进来,只能借着人群的遮掩相见。
义父常说“物我俱忘,身外无物”,今儿怎么也着相了,竟要上了铜镜。
……
窈儿心中腹诽,却不敢说出来,恭敬道:“昨日我实在劳累,请义父准许我今日休憩。”
她还记得在方知许面前扯的谎,就算今日被戳破,义父要罚她,能叫义父得偿所愿,她也认了!只是上一次她被赶出侯府的时候着实狼狈,她和那女人有怨,不便出现。
方知许挥挥手,此时无暇顾及窈儿,整理好衣冠后,唤青衣小厮推他出门。
他原想的很周全,借着寻公主的机会,她混在其中,并不会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御花园极大,假山翠叠,流水潺潺,总能寻到机会和她相见。
他知道,自己如今的样貌不雅,刻意换了衣裳,熏了香料,甚至一晚辗转反侧,他设想过很多次重逢的情景,唯独没想到这副场景。
第28章 第28章面圣
晨雾在朱栏玉砌间萦绕,身穿绫罗的贵妇们三三两两围坐御花园的石桌石凳上,纵然乱花迷人眼,方知许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她。
她和顾衍。
顾衍是今日御花园唯一的男人,为了避嫌,两人选的位置有些偏。她侧着身,斜倚在朱红的栏杆上。
乌发松松绾起,几缕碎发垂在后颈,白玉般的脸颊透薄粉,乌黑浓长的眼睫如蝉翼般颤动。微红的晨光勾勒出她的身形,美得朦胧虚幻,不似凡间人。
身姿颀长的男人站在她的身侧,那是一种极具占有欲的姿态,刚好把她困在栏杆之中。他眉目冷肃,此时手中正拿着一个大莲蓬,一颗一颗,把莲子放在她面前的青瓷碟中。
她轻轻拈起来,用巾帕掩面,吃相优雅又那样理所当然,轻嚼慢咽后,把莲心吐到巾帕上,自然地递给身旁的男人,他顺势接过,旁人看起来,好一对恩爱璧人。
从前她不一定能应付得来,经过这段日子的打磨,她现在不怕见人,婆母教过她御前礼仪,就算真到了圣前,也不会失礼。
况且太监说了,只是去御花园喝盏茶罢了,能不能见到圣上,还未可知。
一阵冗长的沉默。
顾衍握住她的手,冷声道:“既如此。”
“我随夫人一同进宫。”
他倒要看看,那位许仙长是何方神圣。
……
车轮滚滚向前,马车里夫妻对坐,顾衍阖着眼眸,转动拇指上的碧玉扳指。
圣上宣他夫人进宫,为寻那位失踪多年的公主。顾衍也有耳闻。
他在朝堂展露头角的时候,那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年,圣上忌讳旁人提这件事,久而久之,大多人只知圣上沉迷仙道,是为了一个丢了多年的公主,旁的一概不知。
因为徐家的关系,顾衍知道的多些。
宫中曾经有一个贯宠一时的宠妃,不是高门贵女,其生卒年、籍贯不详,与皇帝在民间相识。那女子性子天真烂漫,不拘一格,和宫中规规矩矩的妃嫔很是不同,甚得皇帝喜爱,赐封号为“宸”,两人常常以“夫妻”相称,恩爱似民间百姓。
宸妃一出现,后宫粉黛皆失其颜色,六宫空置,众多妃嫔纷纷不满,向执掌后宫的徐皇后告状。宸妃是民间女子,对宫中规矩不相熟,而且心直口快,多次得罪徐皇后,徐皇后借宫规惩治宸妃,两人势同水火,皇帝更加厌恶徐皇后。
后来又发生了诸多事端,宸妃有孕,精神却越发萎靡,皇帝为了让她好好修养,把人安置在京城的西苑行宫中。皇帝并未因此荒废朝政,每日从皇宫到西苑来回奔走,结果宸妃生下孩子后,西苑走水,皇帝连一眼都没见着,孩子不翼而飞。
只知道是个公主,皇帝赐封号“长乐”,大肆在京中搜查,脚心有红痣的女婴。
又过一个月,宸妃郁郁而终。皇帝大恸,罢朝三日,亲扶棺入皇陵。
同年,皇帝废黜徐皇后,大肆清理前朝后宫。过了一段日子,皇帝把宸妃的画像、起居注尽数销毁,虽未明令禁止,但谁都知道,不能在皇帝面前提起宸妃娘娘。
连那位未长成便不幸流落民间的“长乐公主”,也只能隐晦地称呼。皇帝沉迷仙道十几年,朝臣从一开始的震惊,劝谏,现在已经习以为常,无动于衷。
……
当初和徐家合作时,顾衍曾直言不讳地问过小徐后:“当年宸妃之死,和徐皇后有关?”
徐皇后是标准的世家女,废后当日,她没有接废后的圣旨,反而一身华贵的凤袍翟服,饮下鸩酒,死得体体面面。
小徐后愤然拂袖,咬牙道:“倘若真是我姐姐害死宸妃,圣上何故再立徐家女为皇后?”
他们徐家累世公卿,皇帝无缘无辜废后,逼死发妻,那时清流和世家尚未形成如今的分庭抗礼之势,世家独大。纵然皇帝九五至尊,能把所有的世家子全杀了么?
凤仪宫不知被翻了多少遍,任何边边角角,蛛丝马迹,没有任何证据!
为了堵百官的嘴,也为给徐家一个交代,皇帝册立小徐后。随着时间流逝,这桩往事彻底尘封,无人再提。
今日一个贤王引荐的道士……公主……等等?
顾衍蓦然睁开眼眸,幽沉锐利的眸光直直看向颜雪蕊。
“侯、侯爷。”
颜雪蕊惊了一下,不知顾衍又发什么疯,低声问:“怎么了?”
顾衍不言语,眸光往下掠过马车中间的矮案,只见茜纱裙摆轻颤动,垂下的裙摆处,隐隐约约露出半只精致的绣鞋。
月白色的缎面纤尘不染,上面彩线针脚细密地绣有双头并蒂莲,鞋尖各坠着两颗小巧圆润的珍珠,走起路来微微响动,步步生莲。
颜雪蕊顺着他的眸光往下看,不自觉往后一缩,用摇曳的裙摆遮住双脚。
“顾衍!”
她美眸瞪圆,雪白的脸颊上浮现几分羞恼。这男人在房里当柳下惠,该正经的时候怎么这般轻浮!
也不看看什么时机。
她从前出门少,宫中皇后娘娘的宴席只去过寥寥几次,更没有机会面圣。今天兴许能见到真龙天子,颜雪蕊面上不显,心里难免紧张。
她这样如临大敌,顾衍却盯着她的脚看,人都有有四肢双足,有什么好看的!
顾衍略显遗憾地收回视线,心中沉思:不是她。
方才一瞬间,他骤然想起她的身世,皇帝丢了女儿,她同样不是颜父颜母亲生。
她和“长乐公主”年岁相近。
宸妃的遭遇,和当初他推想的一样。
他原以为自己眼皮底下漏看了,可又一想,她是扬州人士。在丢孩子的当晚,皇帝即刻下令封锁东西两城门,封了数日,怎会跑到千里之外的扬州?
我朝废除缠足风气许久,但士大夫们爱小脚,为迎合权贵,坊间依然有私下缠足的陋习。顾衍真不觉得那些畸形怪状的脚有什么好瞧的,直到褪下她的罗袜。
她身形纤弱,小脚也生得玲珑精致,足踝似生藕般白皙莹润,足尖不点而朱,足弓微弯如新月,轻轻一握,恰好将温润的足掌尽数纳入掌心。
带着薄茧的指腹碾过足心,她颤抖着蜷起莹润的脚趾,足背紧紧绷直……他爱极了她这副模样,曾无数次放在掌心把玩。
足心洁白如玉,没有一丝痕迹。更遑论什么红痣。
……
不对,脑中似有什么一闪而过,极快,顾衍没有抓住。
他暂且压下心中疑虑,忽然抬起头,问道:“你方才叫我什么?”
颜雪蕊心中一窒,撇过脸不看他。
她一直以“侯爷”相称,在她眼里,他是侯府的一家之主,是婆母的儿子,是儿女们的*父亲,叫他“侯爷”,有什么不对?
偶尔在心里骂骂他,才会直呼顾衍的大名。可能她太紧张了,方才竟直接叫了出来。
他恼了?
颜雪蕊用余光偷偷觑他,他端坐纹丝不动,不露声色,她看不出什么。
但她有种奇怪的直觉,他似乎没恼,好像还有些愉悦。
毛病。
颜雪蕊暗自腹诽,抬头看红木雕梁的车顶。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马车缓缓停下,外头传来声音:“侯爷,夫人,劳烦移驾下车。”
***
另一边,皇宫道观内。方知许沐浴更衣,他换了一身崭新的道袍,发冠束紧,身上萦绕着淡淡的檀木香气。
他忽然摸上脸上的银制面具,道:“来人,给我拿铜镜。”
窈儿应声进来,把铜镜放在桌案上,轻声道:“义父,莲蓬准备好了。”
莲蓬一般生长在六七月,现在远不到成熟的季节。那女人爱吃莲子,义父费尽心思弄来这些莲蓬。不叫她显眼,今日所有女眷都有一碟儿。
她面前的那碟儿最大,最鲜嫩。
窈儿撇撇嘴,义父慈悲仁善,怎在女色上昏了头脑。为了见她一面,大费周章把那么多官家女眷弄到宫里。
他不愿把她单独牵扯进来,只能借着人群的遮掩相见。
义父常说“物我俱忘,身外无物”,今儿怎么也着相了,竟要上了铜镜。
……
窈儿心中腹诽,却不敢说出来,恭敬道:“昨日我实在劳累,请义父准许我今日休憩。”
她还记得在方知许面前扯的谎,就算今日被戳破,义父要罚她,能叫义父得偿所愿,她也认了!只是上一次她被赶出侯府的时候着实狼狈,她和那女人有怨,不便出现。
方知许挥挥手,此时无暇顾及窈儿,整理好衣冠后,唤青衣小厮推他出门。
他原想的很周全,借着寻公主的机会,她混在其中,并不会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御花园极大,假山翠叠,流水潺潺,总能寻到机会和她相见。
他知道,自己如今的样貌不雅,刻意换了衣裳,熏了香料,甚至一晚辗转反侧,他设想过很多次重逢的情景,唯独没想到这副场景。
第28章 第28章面圣
晨雾在朱栏玉砌间萦绕,身穿绫罗的贵妇们三三两两围坐御花园的石桌石凳上,纵然乱花迷人眼,方知许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她。
她和顾衍。
顾衍是今日御花园唯一的男人,为了避嫌,两人选的位置有些偏。她侧着身,斜倚在朱红的栏杆上。
乌发松松绾起,几缕碎发垂在后颈,白玉般的脸颊透薄粉,乌黑浓长的眼睫如蝉翼般颤动。微红的晨光勾勒出她的身形,美得朦胧虚幻,不似凡间人。
身姿颀长的男人站在她的身侧,那是一种极具占有欲的姿态,刚好把她困在栏杆之中。他眉目冷肃,此时手中正拿着一个大莲蓬,一颗一颗,把莲子放在她面前的青瓷碟中。
她轻轻拈起来,用巾帕掩面,吃相优雅又那样理所当然,轻嚼慢咽后,把莲心吐到巾帕上,自然地递给身旁的男人,他顺势接过,旁人看起来,好一对恩爱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