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祝余上前去看,游卓然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无事,继续往前走,萧持钧与祝余走在一起,他在外侧,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背上是产妇虚弱的呼吸,在这似乎看不见尽头的山道上,他久违地感受到了内心的颤动。
曾经他以为自己不过就是在帝京碌碌一生,后来遇见了祝余,便想着离开帝京,和她逍遥江湖,厮守一生,奈何命运弄人,将她从他身边抽离。
他侧过头看着祝余凝重的神色,还有眉眼间对怀中婴孩的关切,脚下顿了顿,祝余无暇他顾,便没有发觉,等意识到,回过头来问他:“怎么了?”
萧持钧立在大雨中,隔着雨幕望着她,忽然笑了笑,而后快步朝前走,与她并肩。两人继续往前走,剧烈的雨声里,两人的步伐渐渐一致。
萧持钧想,或许这一次,他才真正成为了她的同路人。
那时在帝京的小院里,她伏趴在窗边,笑他迂腐,“治国安邦并非只能在马背上,天下之大,田间水边哪里没有民生,做不了将军,做个芝麻官也很好嘛!”
彼时他虽是各位皇子争相拉拢的对象,但在京中纨绔的酒桌上,却常有人取笑他空有将军梦,却做了个“芝麻官”,不受待见的冷差,可不就如芝麻官一般,他面上虽不在意,却终究入心几分,有些不快。
此刻瓢泼的大雨里,祝余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身后是互相搀扶着,在山间泥泞处摸爬滚打的,真正的“芝麻官”。十三月和潮生门,白衣之身,却在风雨中扶住了这片飘摇的土地,托住了摇摇欲坠的民心。
他从未问过祝余叛逃后为何执意与宵衣卫对抗,但此刻却隐隐明悟,祝余想回的并非是兵戈不止,荒凉混乱的北境,她想念的,一直是那个可以在文息山自由自在跑马的北境。
快到山门口时,众人皆已狼狈不堪,互相倚靠着搀扶着,朝门内走去,天边还响着惊雷,祝余护着怀中的孩子,拖着沉重的身躯往前走,不远处的雨幕中却忽然出现一群人影。
叶玄带着潮生门的人来接他们了。
众人合力,将伤患和米粮药材抬上山,潮生门内,崔南山正拄着手杖,带着人安置灾民,灶房里,黄老汉正忙得满头大汗,煮着饭食和驱寒的汤羹。
灾民太多,原本住在山上的江湖客们,三三两两地合住,腾出来好些卧房供灾民们安置,仍是有些住不开,便只好在各处的厅堂上打上地铺,铺上被褥,席地而居。
水灾来得突然,山上也没备齐米粮和被褥衣裳,青岚正算着帐,预备等雨小些和无咎带人下山弄些东西来,否则坐吃山空,大伙儿都得饿肚子。
折腾了半日,总算都安置下来,地方不够住,小宝便被安排在了祝余的房中,晚些时候春桃也一并被送来,听青岚说,自从知道了双亲已然离世的消息,她便一直不愿开口说话。
山中事忙,祝余给两个孩子拿了些黄老汉蒸的饼子,又嘱咐了几句叫她们别乱跑,便又被人匆匆叫走。
此时已近黄昏,春桃拿着祝余给她的蒸饼,呆坐着。小宝咬了口饼子,嚼了嚼,便觉得有些噎,从榻上起身,下地给自己和春桃各倒了杯茶水,递给春桃,示意她喝茶吃饼。
却被春桃猛地将茶杯打翻在地,茶水湿淋淋地洒了小宝一身,她不哭不闹,春桃看着她身上的水渍,却率先崩溃,大哭出声,眼泪不断地从眼眶里涌出来,她想起那个在雨夜里生孩子的女人,又想起自己的娘亲。
不明白为什么只是下了一场雨,自己却失去了父母。
明明上山时,娘亲还拉着她,看了又看,叮嘱她要好好念书,要听先生的话。
她哭着哭着,便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痛苦地倒在地上,不断哭叫着,眼泪顺着眼尾流出,落在地上,与打翻的茶水混在一起,冰冷刺骨。
一室寂静,片刻后,忽然有人轻轻地抱住了她,从她身后搂住她,手就环在她腰间,有什么温热的东西贴上了她的后背,而后她便听见了一道古怪的嘶哑的声音。
“……春桃……不哭……”咬字模糊,停顿缓慢。
春桃噙着泪花回头,在雾灵山嘈杂的雨声里,小宝再次开口,说出了离家之后的第一句话。
春桃不哭。
【作者有话说】
我决定要尝试开始日更,求公司别加班。
第56章 前尘梦回
◎她真的很想再见萧持钧一面。◎
县丞的话落了空,半月之后,锦州依旧没有人来。
潮生门将几乎全数家底掏空,不断收容着往山上来避难的灾民。萧持钧递信北上,将月和带星收到消息正往蜀地来,随行的还有安平侯府的车队,京中已有商讨蜀地水灾的朝会,但不知为何迟迟未有定论。
青岚夜夜拿着账本,就想能从哪处再挤出些银钱来。县丞带着人山上山下两边跑,一群无名小卒,全副身家都扑在雾灵山上,几乎熬得油尽灯枯,事态紧急,萧持钧找了些人往京中施压,等雨小些便启程去接应将月带星入蜀地。
祝余等人留守雾灵山,继续安置灾民,人越来越多,若是只少些吃喝也就罢了,又过了半月,没等到萧持钧回来,却等来了疫病。
叶玄是个老江湖,早年走南闯北时见过些风浪,自村民们上山后他便每日带着人四下撒扫,时不时便燃些艾草,做些防疫举措。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起初是有些上山的村民们连日高热不止,十一弄了些汤药,却一直不见效,祝余想起叶玄的叮嘱,暗觉不好,当即将发热的灾民拢到一处,周边的人悉数搬离,整个潮生门被分割两半,祝余带着医师扎进病患的院子里,门外由潮生门的弟子把守,一旦发现相似的病症便往病区送。
叶玄人在山下接灾民上山,青岚和无咎外出采买,崔南山坐镇议事堂,在外指挥大局,十一拖着病体,每日给大伙儿轮流看诊开药,但消息是瞒不住的,很快便有疫病的消息传出,祝余派人关了山门,又给外出的其他人递了消息,将雾灵山牢牢封住。
不出几日,后山新挖的大坑里,不治而亡的病患尸首堆在一处,被就地焚毁。官府带来的医师一夜之间熬白了头,对症的方子却一直差些火候。
祝余挽着袖子,按医师的叮嘱,给病患煎药,安抚着大伙儿,这些时日,她几乎没合过眼。打通的院子里,病患们被安置在各个角落,一张席子,一床被褥,屋子里的木盆熏着艾草,祝余端着煎好的汤药,分给大家。
她几乎成了这些人的支柱,从早到晚,院子里此起彼伏的“祝姑娘”,她待在病区跟着医师忙上忙下,给孩子们擦脸擦手,给气喘的病重灾民顺气,起初还有人病得头脑发热,想要偷溜出去,祝余得知后将人捉回来,看了他一夜。
翌日一早,便又端着煎好的汤药给大伙儿送药,熬得双眼通红,进来不过几日整个人便瘦了一大圈,衣裳挂在身上,像一具骷髅,模样瞧着比有些病患还瘆人。渐渐地,便也没人再闹事,每日听医师的话等着喝药看诊扎针,无论有多少人被抬出去,只要祝余端着药的身影按时出现在人群中,便好似还有一丝希望。
病情没有缓解,被抬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但病区却是前所未有的平静,这日祝余来送药,顺带去瞧了瞧昨日前些日子刚被送进来的几个孩子,去时医师正抓着他们扎针喝药,近前去便听见了哭叫声,引得不少人围过来,哄着她乖乖喝药。
祝余蹲下身,捉住小孩乱动的小腿,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摸出几粒饴糖,分给孩子们。这是今日一早书堂的孩子们隔着院墙递进来的。分完还剩下几粒,祝余便就近给了几个大人,大伙儿凑在一处,病得气喘,此刻却像得了喘息之机,病区里开始有了说话声,不再沉闷如死水。
封山的半月之后,药材便所剩无几,游卓然背着十一在雾灵山上四处采药,但凡能用得上的,都被洗劫一空,进了潮生门里的病区。
但还是不够用,在熬干心血之后,官府带来的老医师率先倒下,死前留下了最新研究出来的药方,祝余替他收敛尸首,和其他医师跪坐在棚子里,给他擦脸擦手,梳好满头白发,像对待病区的每一位逝者一般,最后将他送至后山。
夜里祝余回病区时,便有人拉住她的裙角,问她为何今日来看诊的少了一名医师。祝余蹲下身,看着病人身上的血斑淤块,还有喉咙里嘶嘶的气喘声,当即便落下泪来。
一贯坚强的人露出疲弱之态,很快众人便都凑上来,轻声宽慰,祝余摇了摇头,依旧将端来的汤药分给大家,而后便一言不发地靠坐在屋檐下的台阶上。
众人沉默地将药喝了,而后将空碗放在地上,无边的寂静中,忽然有一名妇人在院中跪下,面朝后山,拱手低头,深深一拜,紧接着病区的灾民们纷纷效仿,跪伏在地,拱手朝拜后山的埋骨之地。
祝余双手捂着脸,蓦地发出些泣音,而后便听见灾民们如出一辙的低泣声,她放下双手,环抱住自己,将脸埋在膝头。
曾经他以为自己不过就是在帝京碌碌一生,后来遇见了祝余,便想着离开帝京,和她逍遥江湖,厮守一生,奈何命运弄人,将她从他身边抽离。
他侧过头看着祝余凝重的神色,还有眉眼间对怀中婴孩的关切,脚下顿了顿,祝余无暇他顾,便没有发觉,等意识到,回过头来问他:“怎么了?”
萧持钧立在大雨中,隔着雨幕望着她,忽然笑了笑,而后快步朝前走,与她并肩。两人继续往前走,剧烈的雨声里,两人的步伐渐渐一致。
萧持钧想,或许这一次,他才真正成为了她的同路人。
那时在帝京的小院里,她伏趴在窗边,笑他迂腐,“治国安邦并非只能在马背上,天下之大,田间水边哪里没有民生,做不了将军,做个芝麻官也很好嘛!”
彼时他虽是各位皇子争相拉拢的对象,但在京中纨绔的酒桌上,却常有人取笑他空有将军梦,却做了个“芝麻官”,不受待见的冷差,可不就如芝麻官一般,他面上虽不在意,却终究入心几分,有些不快。
此刻瓢泼的大雨里,祝余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身后是互相搀扶着,在山间泥泞处摸爬滚打的,真正的“芝麻官”。十三月和潮生门,白衣之身,却在风雨中扶住了这片飘摇的土地,托住了摇摇欲坠的民心。
他从未问过祝余叛逃后为何执意与宵衣卫对抗,但此刻却隐隐明悟,祝余想回的并非是兵戈不止,荒凉混乱的北境,她想念的,一直是那个可以在文息山自由自在跑马的北境。
快到山门口时,众人皆已狼狈不堪,互相倚靠着搀扶着,朝门内走去,天边还响着惊雷,祝余护着怀中的孩子,拖着沉重的身躯往前走,不远处的雨幕中却忽然出现一群人影。
叶玄带着潮生门的人来接他们了。
众人合力,将伤患和米粮药材抬上山,潮生门内,崔南山正拄着手杖,带着人安置灾民,灶房里,黄老汉正忙得满头大汗,煮着饭食和驱寒的汤羹。
灾民太多,原本住在山上的江湖客们,三三两两地合住,腾出来好些卧房供灾民们安置,仍是有些住不开,便只好在各处的厅堂上打上地铺,铺上被褥,席地而居。
水灾来得突然,山上也没备齐米粮和被褥衣裳,青岚正算着帐,预备等雨小些和无咎带人下山弄些东西来,否则坐吃山空,大伙儿都得饿肚子。
折腾了半日,总算都安置下来,地方不够住,小宝便被安排在了祝余的房中,晚些时候春桃也一并被送来,听青岚说,自从知道了双亲已然离世的消息,她便一直不愿开口说话。
山中事忙,祝余给两个孩子拿了些黄老汉蒸的饼子,又嘱咐了几句叫她们别乱跑,便又被人匆匆叫走。
此时已近黄昏,春桃拿着祝余给她的蒸饼,呆坐着。小宝咬了口饼子,嚼了嚼,便觉得有些噎,从榻上起身,下地给自己和春桃各倒了杯茶水,递给春桃,示意她喝茶吃饼。
却被春桃猛地将茶杯打翻在地,茶水湿淋淋地洒了小宝一身,她不哭不闹,春桃看着她身上的水渍,却率先崩溃,大哭出声,眼泪不断地从眼眶里涌出来,她想起那个在雨夜里生孩子的女人,又想起自己的娘亲。
不明白为什么只是下了一场雨,自己却失去了父母。
明明上山时,娘亲还拉着她,看了又看,叮嘱她要好好念书,要听先生的话。
她哭着哭着,便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痛苦地倒在地上,不断哭叫着,眼泪顺着眼尾流出,落在地上,与打翻的茶水混在一起,冰冷刺骨。
一室寂静,片刻后,忽然有人轻轻地抱住了她,从她身后搂住她,手就环在她腰间,有什么温热的东西贴上了她的后背,而后她便听见了一道古怪的嘶哑的声音。
“……春桃……不哭……”咬字模糊,停顿缓慢。
春桃噙着泪花回头,在雾灵山嘈杂的雨声里,小宝再次开口,说出了离家之后的第一句话。
春桃不哭。
【作者有话说】
我决定要尝试开始日更,求公司别加班。
第56章 前尘梦回
◎她真的很想再见萧持钧一面。◎
县丞的话落了空,半月之后,锦州依旧没有人来。
潮生门将几乎全数家底掏空,不断收容着往山上来避难的灾民。萧持钧递信北上,将月和带星收到消息正往蜀地来,随行的还有安平侯府的车队,京中已有商讨蜀地水灾的朝会,但不知为何迟迟未有定论。
青岚夜夜拿着账本,就想能从哪处再挤出些银钱来。县丞带着人山上山下两边跑,一群无名小卒,全副身家都扑在雾灵山上,几乎熬得油尽灯枯,事态紧急,萧持钧找了些人往京中施压,等雨小些便启程去接应将月带星入蜀地。
祝余等人留守雾灵山,继续安置灾民,人越来越多,若是只少些吃喝也就罢了,又过了半月,没等到萧持钧回来,却等来了疫病。
叶玄是个老江湖,早年走南闯北时见过些风浪,自村民们上山后他便每日带着人四下撒扫,时不时便燃些艾草,做些防疫举措。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起初是有些上山的村民们连日高热不止,十一弄了些汤药,却一直不见效,祝余想起叶玄的叮嘱,暗觉不好,当即将发热的灾民拢到一处,周边的人悉数搬离,整个潮生门被分割两半,祝余带着医师扎进病患的院子里,门外由潮生门的弟子把守,一旦发现相似的病症便往病区送。
叶玄人在山下接灾民上山,青岚和无咎外出采买,崔南山坐镇议事堂,在外指挥大局,十一拖着病体,每日给大伙儿轮流看诊开药,但消息是瞒不住的,很快便有疫病的消息传出,祝余派人关了山门,又给外出的其他人递了消息,将雾灵山牢牢封住。
不出几日,后山新挖的大坑里,不治而亡的病患尸首堆在一处,被就地焚毁。官府带来的医师一夜之间熬白了头,对症的方子却一直差些火候。
祝余挽着袖子,按医师的叮嘱,给病患煎药,安抚着大伙儿,这些时日,她几乎没合过眼。打通的院子里,病患们被安置在各个角落,一张席子,一床被褥,屋子里的木盆熏着艾草,祝余端着煎好的汤药,分给大家。
她几乎成了这些人的支柱,从早到晚,院子里此起彼伏的“祝姑娘”,她待在病区跟着医师忙上忙下,给孩子们擦脸擦手,给气喘的病重灾民顺气,起初还有人病得头脑发热,想要偷溜出去,祝余得知后将人捉回来,看了他一夜。
翌日一早,便又端着煎好的汤药给大伙儿送药,熬得双眼通红,进来不过几日整个人便瘦了一大圈,衣裳挂在身上,像一具骷髅,模样瞧着比有些病患还瘆人。渐渐地,便也没人再闹事,每日听医师的话等着喝药看诊扎针,无论有多少人被抬出去,只要祝余端着药的身影按时出现在人群中,便好似还有一丝希望。
病情没有缓解,被抬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但病区却是前所未有的平静,这日祝余来送药,顺带去瞧了瞧昨日前些日子刚被送进来的几个孩子,去时医师正抓着他们扎针喝药,近前去便听见了哭叫声,引得不少人围过来,哄着她乖乖喝药。
祝余蹲下身,捉住小孩乱动的小腿,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摸出几粒饴糖,分给孩子们。这是今日一早书堂的孩子们隔着院墙递进来的。分完还剩下几粒,祝余便就近给了几个大人,大伙儿凑在一处,病得气喘,此刻却像得了喘息之机,病区里开始有了说话声,不再沉闷如死水。
封山的半月之后,药材便所剩无几,游卓然背着十一在雾灵山上四处采药,但凡能用得上的,都被洗劫一空,进了潮生门里的病区。
但还是不够用,在熬干心血之后,官府带来的老医师率先倒下,死前留下了最新研究出来的药方,祝余替他收敛尸首,和其他医师跪坐在棚子里,给他擦脸擦手,梳好满头白发,像对待病区的每一位逝者一般,最后将他送至后山。
夜里祝余回病区时,便有人拉住她的裙角,问她为何今日来看诊的少了一名医师。祝余蹲下身,看着病人身上的血斑淤块,还有喉咙里嘶嘶的气喘声,当即便落下泪来。
一贯坚强的人露出疲弱之态,很快众人便都凑上来,轻声宽慰,祝余摇了摇头,依旧将端来的汤药分给大家,而后便一言不发地靠坐在屋檐下的台阶上。
众人沉默地将药喝了,而后将空碗放在地上,无边的寂静中,忽然有一名妇人在院中跪下,面朝后山,拱手低头,深深一拜,紧接着病区的灾民们纷纷效仿,跪伏在地,拱手朝拜后山的埋骨之地。
祝余双手捂着脸,蓦地发出些泣音,而后便听见灾民们如出一辙的低泣声,她放下双手,环抱住自己,将脸埋在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