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分到的是一斤粮票和二两肉票,咱们回家,今晚蒸小笼包,再给小满包点儿小馄饨吃,好不好呀?”
梁万从来都是个有钱就花的性子,也就是这个年代、买任何东西都需要票据,这才限制住了他的消费能力。
尽管,在外人看来,他依然算是大手大脚的那一波儿了!
一行人往外走的时候,梁万忽然看到了认识的人,也是,梁全友同在玻璃厂上班,又怎么会错过这个热闹呢?
梁家父女俩停住了脚步,显然,他们也认出了梁万。
只是,父女俩的反应截然不同,梁全友抬脚就走,仿佛再慢上一秒、就会让梁万想起那些事儿、又找他算账似的。
梁迎的目光却是不闪不避,冲着梁万和韩家人所在的方向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梁万移开视线,就像没看到似的,略过这父女俩,跟家里人一块儿离开了。
梁迎热脸贴了回冷屁股,神色一僵,梁全友看在眼里,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对她絮絮叨叨了。
“我早就说过,别看都姓梁,但梁万那小子,记仇着呢,能搭理咱们,才怪了!”
“再说,人家可是食品厂厂长的女婿,靠着讨好老丈人和媳妇儿,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就算没有那些事儿插在中间,他都不一定愿意认咱们这门穷亲戚呢。”
“要我说啊,以后万一遇见,还是当做不认识吧!要不然,他一个不高兴,万一又重新翻旧账、找我的茬儿,这怎么办?”
梁迎把自个儿的亲弟弟送下乡了,梁全友夫妻俩要说心里不恨,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随着梁宝柱不断写信来要东西、而他们眼前又只剩下梁迎一个闺女,这种恨意,也在逐渐变淡!
说到底,同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梁全友夫妻俩的性格底色,无疑就是“自私”二字。
他们为什么溺爱梁宝柱?还不是因为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认为只有儿子才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可现在,梁宝柱下乡去了,他们又没那个本事把他弄回来。
梁全友夫妻俩并不知道,这政策还会不会变,又会往哪个方向变。
他们只知道,很有可能,宝柱就要在乡下待一辈子了!
心疼是一回事儿,可他们更心疼的,还是没有了养老人选的自己!
这不,哪怕再是不情愿,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之道的两口子,也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闺女身上!
今儿,就是梁全友想着,玻璃厂很长时间没有组织过联谊会了,这回虽然是为了庆祝国庆,但厂里的人多,带着闺女来,说不定就能跟哪个男同志看对眼了呢!
这可不是他自卖自夸啊,而是他闺女的长相,的确是十分出挑的。
要不然他心里存了点儿隐秘的心思、对外透露口风、想让闺女招赘、给他们养老,只怕想给他闺女介绍对象的人早就踏破他家门槛儿了!
也正因为这样,梁全友才会耐着性子、“教导”梁迎,生怕她一时想岔了、给家里惹来麻烦。
“堂哥记仇,还不是因为你当初接了大伯的工作、却对他不闻不问?搁我,我肯定也记仇啊!”
梁迎不耐烦地回嘴道:“行了,你就别管了,我心里有数!有这功夫,你怎么就不能想办法进步些呢?如果你是厂长,咱们刚才还需要看别人的冷脸吗?”
她可不是那种记吃不记打的人,这两年,父母对她的态度有所好转,甚至隐约还带了点儿讨好的意思,其背后的原因,梁迎心里一清二楚。
包括他们想让她留在家里招赘、给他们养老的事儿,梁迎同样猜到了一些。
在这件事情上,她之所以顺着他们的意思来,一是因为,她知道,只有工作才是实实在在、能被她抓到手里的,眼下,她想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二来,也是因为,上门来家里、说要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开口不超过五句,梁迎就能判断出来这人的话里有多少水分了。
没错,那些人打算给她介绍的对象,她一个都没看上!
虽然这样想,似乎功利了一些,但是,平心而论,谁会放着好日子不去过、偏偏喜欢吃苦呢?没苦硬吃,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又是什么呢?
反正,梁迎不是这样的人,她讨厌需要精打细算的生活,讨厌夫妻俩因为一块钱两块钱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来吵去,更讨厌明明重男轻女、却又能迅速向现实低头的父母。
所以,她才会在看到梁万的时候,主动跟他打招呼。
万一呢?如果在梁万心里,是分开来看她和她爸的,那她不就有机会顺着这根杆儿、慢慢拉近关系、从而借助韩家、给自个儿挑个好对象了吗?
没办法,谁让把她家的亲戚挨个儿数一遍,也唯有这个早早就被她爸得罪死了的堂哥,混得最好呢?
梁迎想嫁个条件更好的对象,只能打起梁万的主意!
只可惜,从刚刚的事情来看,堂哥梁万对她和她爸的讨厌程度几乎是一样的,看着他们父女俩的眼神,跟看陌生人也没什么区别。
虽然知道,这才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但梁迎心里不免还是叹了口气!
好在,知道此路不通,她倒也不会硬着头皮、非要去撞南墙,以后再遇见,按着堂哥的意思、当连招呼都不用打的陌生人就是了!
这样的话,时间一长,或许堂哥的态度还能有所缓和呢!
哪怕缓和不了,哪怕以后要避着点儿,那么……她的堂哥,是食品厂厂长的女婿,这总归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吧?
有些时候,想要借力,其实不用做太多事情,只需要模棱两可的一两句话,剩下的,交给别人去脑补,足矣!
第98章
◎更新◎
卢海风和张然的婚事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不过,就“办席”这件事情而言,小两口却产生了分歧。
张然想的是一切从简,领个证,两家亲戚坐在一块儿吃顿饭就行,这样,她也能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节奏。
但卢海风却认为,这样也太简单了些,会委屈了他媳妇儿。
最后,还是他爸提出了个折中的主意——在纺织厂食堂、办一场集体婚礼!
说起来,早在70年,安城就有国营厂食堂承办集体婚礼的先例了,这一回,可不能算是纺织厂开了先河!
毕竟,如果是自家办酒席,买东西、请掌勺师傅、寻摸场地、借桌椅,样样都有难度,相比较而言,借着食堂的地方来摆酒席,所有事情就都变得简单多了。
别的不说,自家办酒席,肯定要多买些菜和肉,但家里的票不够用,不想去黑市的话,那就只能找老乡想想办法了。
可是,人家农民兄弟也不傻,跟个人交易,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是要担着风险的,但如果是卖给国营厂食堂,有收购证明在手,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所以,出于多种角度的考量,允许国营厂食堂承办酒席的事儿,也就被大家伙儿默认了下来!
虽说当天结婚的人不止他们这一对儿,跟别人一起,就显不出那份儿特殊了,但是,正因为这样,才不容易露富,不是吗?
卢海风和张然的结婚酒席定在了10月24日。
尽管这几年一直在说要“破四旧”,但是,人的思想观念哪儿有那么容易改变过来?
遇到结婚、安葬、盖房子这样的大事儿,人们还是习惯找个人、算一算的。
10月24日就是两家父母分别找人算过、又对了一遍、最后圈出来的好日子。
自然,有卢科长使力,纺织厂食堂承办的集体结婚酒席,也定在了这一天!
虽然要跟别人一块儿摆酒席,但卢海风这个新郎官儿的好心情,却没有打半点儿折扣,一连好几回,梁万和刘东看见他的时候,他都是在那儿傻乐呵的!
惹得刘东“十分嫌弃”,不由得吐槽道:“你至于吗?不就是结个婚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升官儿发财了呢!”
“你不懂!”卢海风才不跟这个到现在都没对象的人一般见识呢:“结婚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结婚!能娶到自己想娶的人,那种幸福感,估计你得再过三五年才能体会到!”
刘东:“……”
这小子,怎么现在变得文绉绉的了?不行,牙酸,忍不了了,如果他现在揍这小子一顿,一点儿小伤,赶在他结婚那天,应该是能好的吧?
刘东的拳头蠢蠢欲动,最后,到底是碍于那点儿不确定性,不得不可惜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24号早上,你们俩可得早点儿来啊!同一天摆酒的有六对儿新人呢,来的亲戚朋友也多,我结婚这么大的事儿,你们俩不得来帮衬着搭把手?”
“这还用说?我跟刘东肯定一大早就过去了,放心吧,绝对不掉链子!”梁万拍着胸口保证道。
24号早上,梁万六点就醒了,也没吵着他媳妇儿闺女睡觉,自个儿轻手轻脚地走出去,洗漱完,推着自行车就出门了。
梁万从来都是个有钱就花的性子,也就是这个年代、买任何东西都需要票据,这才限制住了他的消费能力。
尽管,在外人看来,他依然算是大手大脚的那一波儿了!
一行人往外走的时候,梁万忽然看到了认识的人,也是,梁全友同在玻璃厂上班,又怎么会错过这个热闹呢?
梁家父女俩停住了脚步,显然,他们也认出了梁万。
只是,父女俩的反应截然不同,梁全友抬脚就走,仿佛再慢上一秒、就会让梁万想起那些事儿、又找他算账似的。
梁迎的目光却是不闪不避,冲着梁万和韩家人所在的方向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梁万移开视线,就像没看到似的,略过这父女俩,跟家里人一块儿离开了。
梁迎热脸贴了回冷屁股,神色一僵,梁全友看在眼里,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对她絮絮叨叨了。
“我早就说过,别看都姓梁,但梁万那小子,记仇着呢,能搭理咱们,才怪了!”
“再说,人家可是食品厂厂长的女婿,靠着讨好老丈人和媳妇儿,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就算没有那些事儿插在中间,他都不一定愿意认咱们这门穷亲戚呢。”
“要我说啊,以后万一遇见,还是当做不认识吧!要不然,他一个不高兴,万一又重新翻旧账、找我的茬儿,这怎么办?”
梁迎把自个儿的亲弟弟送下乡了,梁全友夫妻俩要说心里不恨,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随着梁宝柱不断写信来要东西、而他们眼前又只剩下梁迎一个闺女,这种恨意,也在逐渐变淡!
说到底,同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梁全友夫妻俩的性格底色,无疑就是“自私”二字。
他们为什么溺爱梁宝柱?还不是因为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认为只有儿子才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可现在,梁宝柱下乡去了,他们又没那个本事把他弄回来。
梁全友夫妻俩并不知道,这政策还会不会变,又会往哪个方向变。
他们只知道,很有可能,宝柱就要在乡下待一辈子了!
心疼是一回事儿,可他们更心疼的,还是没有了养老人选的自己!
这不,哪怕再是不情愿,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之道的两口子,也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闺女身上!
今儿,就是梁全友想着,玻璃厂很长时间没有组织过联谊会了,这回虽然是为了庆祝国庆,但厂里的人多,带着闺女来,说不定就能跟哪个男同志看对眼了呢!
这可不是他自卖自夸啊,而是他闺女的长相,的确是十分出挑的。
要不然他心里存了点儿隐秘的心思、对外透露口风、想让闺女招赘、给他们养老,只怕想给他闺女介绍对象的人早就踏破他家门槛儿了!
也正因为这样,梁全友才会耐着性子、“教导”梁迎,生怕她一时想岔了、给家里惹来麻烦。
“堂哥记仇,还不是因为你当初接了大伯的工作、却对他不闻不问?搁我,我肯定也记仇啊!”
梁迎不耐烦地回嘴道:“行了,你就别管了,我心里有数!有这功夫,你怎么就不能想办法进步些呢?如果你是厂长,咱们刚才还需要看别人的冷脸吗?”
她可不是那种记吃不记打的人,这两年,父母对她的态度有所好转,甚至隐约还带了点儿讨好的意思,其背后的原因,梁迎心里一清二楚。
包括他们想让她留在家里招赘、给他们养老的事儿,梁迎同样猜到了一些。
在这件事情上,她之所以顺着他们的意思来,一是因为,她知道,只有工作才是实实在在、能被她抓到手里的,眼下,她想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二来,也是因为,上门来家里、说要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开口不超过五句,梁迎就能判断出来这人的话里有多少水分了。
没错,那些人打算给她介绍的对象,她一个都没看上!
虽然这样想,似乎功利了一些,但是,平心而论,谁会放着好日子不去过、偏偏喜欢吃苦呢?没苦硬吃,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又是什么呢?
反正,梁迎不是这样的人,她讨厌需要精打细算的生活,讨厌夫妻俩因为一块钱两块钱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来吵去,更讨厌明明重男轻女、却又能迅速向现实低头的父母。
所以,她才会在看到梁万的时候,主动跟他打招呼。
万一呢?如果在梁万心里,是分开来看她和她爸的,那她不就有机会顺着这根杆儿、慢慢拉近关系、从而借助韩家、给自个儿挑个好对象了吗?
没办法,谁让把她家的亲戚挨个儿数一遍,也唯有这个早早就被她爸得罪死了的堂哥,混得最好呢?
梁迎想嫁个条件更好的对象,只能打起梁万的主意!
只可惜,从刚刚的事情来看,堂哥梁万对她和她爸的讨厌程度几乎是一样的,看着他们父女俩的眼神,跟看陌生人也没什么区别。
虽然知道,这才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但梁迎心里不免还是叹了口气!
好在,知道此路不通,她倒也不会硬着头皮、非要去撞南墙,以后再遇见,按着堂哥的意思、当连招呼都不用打的陌生人就是了!
这样的话,时间一长,或许堂哥的态度还能有所缓和呢!
哪怕缓和不了,哪怕以后要避着点儿,那么……她的堂哥,是食品厂厂长的女婿,这总归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吧?
有些时候,想要借力,其实不用做太多事情,只需要模棱两可的一两句话,剩下的,交给别人去脑补,足矣!
第98章
◎更新◎
卢海风和张然的婚事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不过,就“办席”这件事情而言,小两口却产生了分歧。
张然想的是一切从简,领个证,两家亲戚坐在一块儿吃顿饭就行,这样,她也能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节奏。
但卢海风却认为,这样也太简单了些,会委屈了他媳妇儿。
最后,还是他爸提出了个折中的主意——在纺织厂食堂、办一场集体婚礼!
说起来,早在70年,安城就有国营厂食堂承办集体婚礼的先例了,这一回,可不能算是纺织厂开了先河!
毕竟,如果是自家办酒席,买东西、请掌勺师傅、寻摸场地、借桌椅,样样都有难度,相比较而言,借着食堂的地方来摆酒席,所有事情就都变得简单多了。
别的不说,自家办酒席,肯定要多买些菜和肉,但家里的票不够用,不想去黑市的话,那就只能找老乡想想办法了。
可是,人家农民兄弟也不傻,跟个人交易,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是要担着风险的,但如果是卖给国营厂食堂,有收购证明在手,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所以,出于多种角度的考量,允许国营厂食堂承办酒席的事儿,也就被大家伙儿默认了下来!
虽说当天结婚的人不止他们这一对儿,跟别人一起,就显不出那份儿特殊了,但是,正因为这样,才不容易露富,不是吗?
卢海风和张然的结婚酒席定在了10月24日。
尽管这几年一直在说要“破四旧”,但是,人的思想观念哪儿有那么容易改变过来?
遇到结婚、安葬、盖房子这样的大事儿,人们还是习惯找个人、算一算的。
10月24日就是两家父母分别找人算过、又对了一遍、最后圈出来的好日子。
自然,有卢科长使力,纺织厂食堂承办的集体结婚酒席,也定在了这一天!
虽然要跟别人一块儿摆酒席,但卢海风这个新郎官儿的好心情,却没有打半点儿折扣,一连好几回,梁万和刘东看见他的时候,他都是在那儿傻乐呵的!
惹得刘东“十分嫌弃”,不由得吐槽道:“你至于吗?不就是结个婚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升官儿发财了呢!”
“你不懂!”卢海风才不跟这个到现在都没对象的人一般见识呢:“结婚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结婚!能娶到自己想娶的人,那种幸福感,估计你得再过三五年才能体会到!”
刘东:“……”
这小子,怎么现在变得文绉绉的了?不行,牙酸,忍不了了,如果他现在揍这小子一顿,一点儿小伤,赶在他结婚那天,应该是能好的吧?
刘东的拳头蠢蠢欲动,最后,到底是碍于那点儿不确定性,不得不可惜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24号早上,你们俩可得早点儿来啊!同一天摆酒的有六对儿新人呢,来的亲戚朋友也多,我结婚这么大的事儿,你们俩不得来帮衬着搭把手?”
“这还用说?我跟刘东肯定一大早就过去了,放心吧,绝对不掉链子!”梁万拍着胸口保证道。
24号早上,梁万六点就醒了,也没吵着他媳妇儿闺女睡觉,自个儿轻手轻脚地走出去,洗漱完,推着自行车就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