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毕竟,今天是允许职工家属进来的,每个职工带三四个人,累积下来,今天出现在玻璃厂内的陌生面孔,就要翻个两三倍还不止!
绝大多数人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也难保不会有坏人趁机溜进来,对玻璃厂车间里的机器设备造成破坏。
再退一步来说,哪怕不是敌特,万一被小偷溜进来、带走点儿什么东西,有这么多人在,传得沸沸扬扬,这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到时候,玻璃厂颜面扫地,他们保卫科的人就能有好果子吃了?
所以,明明比其他人早半个小时上班,但今天,保卫科的同志们却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精神抖擞的。
梁万抱着闺女,领着家里人进来,操心的王大姐正在礼堂这儿做最后的调试、“查漏补缺”呢。
好歹是参与了这次庆祝会的人,过后能分到多少粮票肉票尚且不好说,但是,跟王大姐打声招呼、给家里人提前留好座位,这还是不成问题的。
见家里人都坐着了,梁万放下闺女,交代了声:“那我去后台了啊!小满,等会儿爸爸在台上的时候,给爸爸鼓个掌,好不好?”
小满仰着头看他,伸出了她的小拇指,梁万立刻配合:“行,拉钩!那就说好了啊!”
礼堂里的人越来越多,台上仍然用红色幕布遮着,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台下的说话声渐渐大起来,他们总是能听见的。
有的人立刻紧张起来,只觉得手脚都开始发麻、不听使唤了!
要知道,加上职工家属,今天在礼堂里等着看节目的,少说也有近千人。
这年头儿,一般人,谁能有机会在近千人面前亮相啊?有近千双眼睛落在身上,万一出个错,这还不得分分钟被人指出来?到时候,闹了笑话、给玻璃厂丢了脸怎么办?
越是往下深想,心里就越是紧张,而越紧张,就会越容易担心自个儿出错,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个恶性循环!
有人脸色发白,喝两口水、深呼吸一会儿,也就没事了,但梁万注意到,有个人的脸色却是越来越白,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心生担忧、这人待会儿不会在台上晕倒吧?
“同志,我是梁万,在档案室工作,没记错的话,你是叫方易吧?”
有人搭话,出于礼貌,方易总要接几句的:“是啊,我在二车间上班,你怎么知道我叫方易的?”
他认识梁万,因为梁万是两个主持人之一,但玻璃厂这次筹备了八个节目呢,梁万怎么可能把每个人都记下来?所以,方易才会好奇其中的原因。
梁万能说是他刚才悄悄去问了王大姐吗?那自然是不能的!
“我怎么可能不认识你呢?在你们这个节目里,你是每次都到得最早的人,也是把每次排练都当成正式上台表演一样、认真对待的人,王大姐跟我夸过你好几次呢。”
说着话的功夫,梁万已经十分自来熟地把胳膊架在人家的肩膀上了,一副哥俩儿好的样子,不知道的,怕是还以为他们俩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呢!
方易没有意识到,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梁万说的这番话上面,不知不觉的,心里的紧张已经消了大半,至少,他不再想着去厕所了!
“真的吗?每次排练的时候,王大姐都是用下一次就能更好这句话来鼓励我们的,我没想到,其实,她对大家的满意,都在心里藏着呢。”
“那肯定的啊!骗你,我能有什么好处吗?”梁万反问,方易立刻摇头。
“这就对了,努力这么长时间,你排练又这么认真,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王大姐怎么就不能夸夸你、夸夸大家了?不是我说啊,方易同志,在这一点上,你必须得跟我学学,自信一点儿了!”
梁万脸上满是欣慰之色,又毫不客气地往自个儿脸上贴金,随后才问道:
“对了,我爷爷奶奶和媳妇儿闺女今天都来了,说是我头一次当主持人,家里人可不能错过亲眼目睹的机会,你们家呢?谁来看你表演啊?”
方易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妈说,要带着我弟弟妹妹来呢,但我快上台了,没时间出去找他们,只让我一个朋友去门口找他们、带他们进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来了没有、坐在哪儿了。”
“你难得上台表演,他们肯定早早就来了,就等着你们的节目呢!你可得拿出之前排练时候的精神劲儿来,全力以赴,把最好的一次表演呈现给大家,更是呈现给你家里人看!”
“想一想,等会儿你出去找他们的时候,你弟弟妹妹就能拉着你的手,骄傲地对周围的人介绍,这就是我哥,刚才在台上,就属他表现得最好了!”
梁万的描述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画饼虽可耻,但也要分清楚是在什么时候、对着什么人,至少这会儿,梁万的办法是有用的,而且,效果立竿见影!
方易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想,脸上的笑容就扩大了!
自从他爸因病去世,他妈的性子就变了不少,如果他妈看到表演,真的能露出欣慰、高兴的笑容,那可就太好了!
“谢谢你,梁万同志,我会努力,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第97章
◎更新◎
梁万是第一次当主持人,也是在真正站到了台上的那一刻,他才知道,电视剧里演的那些“茫茫人海中,我一眼就找到了你”的桥段,全都是假的!
台下有那么多人在,哪怕是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都不一定能奏效,更何况只是一对相爱的恋人了!
当然,心里的这点儿小小的吐槽,并没有影响到梁万的正常发挥。
他声音洪亮,语气铿锵有力,再加上完全过关的长相,一下子就吸引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
“哟,你们厂还真是卧虎藏龙啊!这小伙子是车间的?多大了?结婚没?”
尽管台上的梁万音量不小,但由于离得近,韩菁还是听到了这一段儿窃窃私语的对话。
不过,她从来都不会莫名其妙地去吃这种飞醋,相反,听到这段儿对话,韩菁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
嗯,没错,这小伙子已经名草有主了,我家的!
台下的纷纷扰扰,暂时和梁万、即将上台表演的同志们没有半毛钱关系,眼下,他们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
为这次的庆祝会,全力以赴,不要出任何岔子!
梁万作为主持人,需要一直待在后台,万一哪个节目的参演同志有点儿急事、需要临时调换下出场顺序,王大姐得在第一时间能找到他才行。
当然,除了在后台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梁万也没忘记看节目!
探出脑袋去看,那肯定是不可能了,但是,对于唱歌节目,一心二用、听个声儿,这自然不成问题。
刚才宽慰过方易,眼下,对于他即将上台、参与表演的唱歌节目《北京颂歌》,梁万更是多投入了一些关注。
《北京颂歌》是今年4月份才创作出来的,先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这首歌的谱子和唱法指导,而后,这首歌才通过收音机、慢慢传唱开来。
在这个文娱活动并不多的年代里,一首新歌的问世,常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领风潮。
所以,这一回,玻璃厂在筹备节目初期,就打起了“蹭热度”的主意。
好在,通过台下观众的反应来判断,王大姐的这个决定,还是很明智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绝大多数的职工及家属*,就连坐在第一排的领导们,也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出了声。
毕竟,普通工人家里或许还舍不得买收音机这种奢侈的金贵玩意儿,但作为领导,他们家里,三大件儿必然是早早备齐了的。
从这首歌问世到现在,几乎每次打开收音机时,他们都能听到,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可不就对这段旋律熟悉得不能再熟了嘛?
这场以“欢度国庆”为主题的庆祝会,满打满算,一个小时,也就结束了。
两个主持人说了结束语后,所有参演职工一同上台谢幕,趁着这间隙,韩菁赶紧用照相机、给大家伙儿拍了两张照片。
等梁万过来找他们的时候,韩菁就跟他提了句:
“等照片洗出来,你带一张、放到厂里吧!多少算个纪念!”
他们家买了照相机以后,在拍照这件事情上,确实是比以前方便了不少,仔细算下来,其实还省钱了呢。
但是,这和给每人洗一张照片出来、留作纪念,完全是两码事儿!
洗照片要找照相馆的师傅出手,是要花钱的,他们家如果这么做,那不就违背了“低调”的行事原则吗?
而且,人心难测,谁知道别人收到照片以后,心里的话是感谢,还是觉得他们家有钱没地儿花了呢?
“行!还是媳妇儿你想得周到!”
“对了,这是刚刚给我们分的粮票和肉票,表演节目的同志们经常排练,在这事儿上花的精力更多,他们拿到的票就多一些。”
绝大多数人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也难保不会有坏人趁机溜进来,对玻璃厂车间里的机器设备造成破坏。
再退一步来说,哪怕不是敌特,万一被小偷溜进来、带走点儿什么东西,有这么多人在,传得沸沸扬扬,这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到时候,玻璃厂颜面扫地,他们保卫科的人就能有好果子吃了?
所以,明明比其他人早半个小时上班,但今天,保卫科的同志们却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精神抖擞的。
梁万抱着闺女,领着家里人进来,操心的王大姐正在礼堂这儿做最后的调试、“查漏补缺”呢。
好歹是参与了这次庆祝会的人,过后能分到多少粮票肉票尚且不好说,但是,跟王大姐打声招呼、给家里人提前留好座位,这还是不成问题的。
见家里人都坐着了,梁万放下闺女,交代了声:“那我去后台了啊!小满,等会儿爸爸在台上的时候,给爸爸鼓个掌,好不好?”
小满仰着头看他,伸出了她的小拇指,梁万立刻配合:“行,拉钩!那就说好了啊!”
礼堂里的人越来越多,台上仍然用红色幕布遮着,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台下的说话声渐渐大起来,他们总是能听见的。
有的人立刻紧张起来,只觉得手脚都开始发麻、不听使唤了!
要知道,加上职工家属,今天在礼堂里等着看节目的,少说也有近千人。
这年头儿,一般人,谁能有机会在近千人面前亮相啊?有近千双眼睛落在身上,万一出个错,这还不得分分钟被人指出来?到时候,闹了笑话、给玻璃厂丢了脸怎么办?
越是往下深想,心里就越是紧张,而越紧张,就会越容易担心自个儿出错,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个恶性循环!
有人脸色发白,喝两口水、深呼吸一会儿,也就没事了,但梁万注意到,有个人的脸色却是越来越白,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心生担忧、这人待会儿不会在台上晕倒吧?
“同志,我是梁万,在档案室工作,没记错的话,你是叫方易吧?”
有人搭话,出于礼貌,方易总要接几句的:“是啊,我在二车间上班,你怎么知道我叫方易的?”
他认识梁万,因为梁万是两个主持人之一,但玻璃厂这次筹备了八个节目呢,梁万怎么可能把每个人都记下来?所以,方易才会好奇其中的原因。
梁万能说是他刚才悄悄去问了王大姐吗?那自然是不能的!
“我怎么可能不认识你呢?在你们这个节目里,你是每次都到得最早的人,也是把每次排练都当成正式上台表演一样、认真对待的人,王大姐跟我夸过你好几次呢。”
说着话的功夫,梁万已经十分自来熟地把胳膊架在人家的肩膀上了,一副哥俩儿好的样子,不知道的,怕是还以为他们俩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呢!
方易没有意识到,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梁万说的这番话上面,不知不觉的,心里的紧张已经消了大半,至少,他不再想着去厕所了!
“真的吗?每次排练的时候,王大姐都是用下一次就能更好这句话来鼓励我们的,我没想到,其实,她对大家的满意,都在心里藏着呢。”
“那肯定的啊!骗你,我能有什么好处吗?”梁万反问,方易立刻摇头。
“这就对了,努力这么长时间,你排练又这么认真,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王大姐怎么就不能夸夸你、夸夸大家了?不是我说啊,方易同志,在这一点上,你必须得跟我学学,自信一点儿了!”
梁万脸上满是欣慰之色,又毫不客气地往自个儿脸上贴金,随后才问道:
“对了,我爷爷奶奶和媳妇儿闺女今天都来了,说是我头一次当主持人,家里人可不能错过亲眼目睹的机会,你们家呢?谁来看你表演啊?”
方易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妈说,要带着我弟弟妹妹来呢,但我快上台了,没时间出去找他们,只让我一个朋友去门口找他们、带他们进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来了没有、坐在哪儿了。”
“你难得上台表演,他们肯定早早就来了,就等着你们的节目呢!你可得拿出之前排练时候的精神劲儿来,全力以赴,把最好的一次表演呈现给大家,更是呈现给你家里人看!”
“想一想,等会儿你出去找他们的时候,你弟弟妹妹就能拉着你的手,骄傲地对周围的人介绍,这就是我哥,刚才在台上,就属他表现得最好了!”
梁万的描述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画饼虽可耻,但也要分清楚是在什么时候、对着什么人,至少这会儿,梁万的办法是有用的,而且,效果立竿见影!
方易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想,脸上的笑容就扩大了!
自从他爸因病去世,他妈的性子就变了不少,如果他妈看到表演,真的能露出欣慰、高兴的笑容,那可就太好了!
“谢谢你,梁万同志,我会努力,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第97章
◎更新◎
梁万是第一次当主持人,也是在真正站到了台上的那一刻,他才知道,电视剧里演的那些“茫茫人海中,我一眼就找到了你”的桥段,全都是假的!
台下有那么多人在,哪怕是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都不一定能奏效,更何况只是一对相爱的恋人了!
当然,心里的这点儿小小的吐槽,并没有影响到梁万的正常发挥。
他声音洪亮,语气铿锵有力,再加上完全过关的长相,一下子就吸引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
“哟,你们厂还真是卧虎藏龙啊!这小伙子是车间的?多大了?结婚没?”
尽管台上的梁万音量不小,但由于离得近,韩菁还是听到了这一段儿窃窃私语的对话。
不过,她从来都不会莫名其妙地去吃这种飞醋,相反,听到这段儿对话,韩菁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
嗯,没错,这小伙子已经名草有主了,我家的!
台下的纷纷扰扰,暂时和梁万、即将上台表演的同志们没有半毛钱关系,眼下,他们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
为这次的庆祝会,全力以赴,不要出任何岔子!
梁万作为主持人,需要一直待在后台,万一哪个节目的参演同志有点儿急事、需要临时调换下出场顺序,王大姐得在第一时间能找到他才行。
当然,除了在后台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梁万也没忘记看节目!
探出脑袋去看,那肯定是不可能了,但是,对于唱歌节目,一心二用、听个声儿,这自然不成问题。
刚才宽慰过方易,眼下,对于他即将上台、参与表演的唱歌节目《北京颂歌》,梁万更是多投入了一些关注。
《北京颂歌》是今年4月份才创作出来的,先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这首歌的谱子和唱法指导,而后,这首歌才通过收音机、慢慢传唱开来。
在这个文娱活动并不多的年代里,一首新歌的问世,常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领风潮。
所以,这一回,玻璃厂在筹备节目初期,就打起了“蹭热度”的主意。
好在,通过台下观众的反应来判断,王大姐的这个决定,还是很明智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绝大多数的职工及家属*,就连坐在第一排的领导们,也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出了声。
毕竟,普通工人家里或许还舍不得买收音机这种奢侈的金贵玩意儿,但作为领导,他们家里,三大件儿必然是早早备齐了的。
从这首歌问世到现在,几乎每次打开收音机时,他们都能听到,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可不就对这段旋律熟悉得不能再熟了嘛?
这场以“欢度国庆”为主题的庆祝会,满打满算,一个小时,也就结束了。
两个主持人说了结束语后,所有参演职工一同上台谢幕,趁着这间隙,韩菁赶紧用照相机、给大家伙儿拍了两张照片。
等梁万过来找他们的时候,韩菁就跟他提了句:
“等照片洗出来,你带一张、放到厂里吧!多少算个纪念!”
他们家买了照相机以后,在拍照这件事情上,确实是比以前方便了不少,仔细算下来,其实还省钱了呢。
但是,这和给每人洗一张照片出来、留作纪念,完全是两码事儿!
洗照片要找照相馆的师傅出手,是要花钱的,他们家如果这么做,那不就违背了“低调”的行事原则吗?
而且,人心难测,谁知道别人收到照片以后,心里的话是感谢,还是觉得他们家有钱没地儿花了呢?
“行!还是媳妇儿你想得周到!”
“对了,这是刚刚给我们分的粮票和肉票,表演节目的同志们经常排练,在这事儿上花的精力更多,他们拿到的票就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