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冰镇后的北冰洋,味道冰爽迅猛,姜南西被刺得微微眯起眼睛:“嗯。”
宁衡远问:“不再玩一阵子了?”
姜南西笑着说:“再玩就玩物丧志了,得努力啊。”
“努力是为了什么?”宁衡远手里的蒲扇停了一下。
姜南西望向对面院墙,想了两秒,能想到的东西太多了,理想,生活,未来,一时无法总结,只能小幅度地摇头:“说不清。”
宁衡远倒一脸洒脱:“那就不努力了。”
“那别人都在努力,我也得努力啊。”姜南西玩笑似的口吻。
小年轻的想法,宁衡远哪能不清楚,他哼笑道:“别人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别人努力不是你一定要努力的理由。”
这话像一绺细微的电流,轻若无物地划过心头,却叫姜南西无意识地轻蹙下眉,想要说什么,但好像无论说什么都显得单薄无力。
她垂下目光,凝神停了停,玻璃瓶身的水珠滑入指缝。
胡同里走过几个游人,谈笑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带来一阵短暂的喧闹,有人问:“鸡蛋仔好吃吗?”
宁衡远音量拔得高高儿的:“肯定好吃,我家孩子一顿能吃好多个呢!”
姜南西配合道:“好吃!我一顿能吃好多个呢!”
游客也活泼:“看你漂亮我信你!”
人群走后,宁衡远坐下来,继续跟她说:“不能总是跟别人比,一比就容易着急。”
姜南西问:“那要是,因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着急呢?”
人总是有苦恼的,即便在生活平静的时候,鼓起勇气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又苛责自己,怕自己付出得不够多,不停地跟时间赛跑,努力地想让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这苦恼不同于焦虑,是人之常理,在所难免。
“毛主席说过,人啊,十分急了就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就跟人走路一样,走一阵要休息一下。”说起这些,宁衡远可以信手拈来,滔滔不绝,“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完全笔直的路,都是曲折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他没告诉姜南西,有段时间,他也这么开导宁朝的。
当下的社会,喧哗浮躁,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哲学主义。
大部分人的心是浮的,像在海里漂着,在信息杂乱的互联网海洋,找不到那个能稳稳停靠自己的锚,今天听这个,明天信那个,久而久之就飘远了。
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建立在效率和竞争之上,所以人们都默认当下的焦虑和忙碌,只是在铺垫将来某天的成功,习惯将眼前发生的一切事情当作美好明天的前戏,永无止尽地追赶目标,用一根名为“寄希望于未来”地绳索把自己吊在生活的半空。
却常常忘了,未来正是由当下组成的。
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只有坚定信念,相信时间是公平的,保持耐心慢慢来,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一切会如约而至。
姜南西仰起脸,阳光落在她的眼睛上,她闭了闭眼,感觉被阳光晒到骨子里,整个人很通透。
她语气坚定,也静缓:“就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走你自己的路呗。”宁衡远松松散散地说,平淡的像是问她待会儿绿豆粥里要不要加点糖。
“人这一辈子,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再着急,昙花也就开那几十次。”他有一搭没一搭地摇起蒲扇,扇出来地风,带着丝丝缓缓的清凉,“要赶路错过了,那就真的错过了。”
姜南西双手环胸,人窝在椅子里,眼神放空想着这句话,身上渐渐泛起柔软的倦懒。
就这么坐了很久,直到隐约闻见绿豆粥汨汨的香甜。
才夏末,姜南西突然没头没脑说了句:“大哥,秋天要来了啊。”
书上说,秋天是离别的季节。
而北京的秋天是个很甜的季节,因为空气里,会有糖炒栗子糖葫芦和柿子成熟的味道。
落日西沉,宁衡远的声音在胡同里悠悠散开:“大哥给你炒点糖栗子啊?”
姜南西怀里抱着北冰洋,像一只晒暖满足的小猫,她的惊叹也是慢悠悠:“您还有这手艺?”
“我出钱让店家炒怎么就不算是我炒。”宁衡远理不直气也壮。
“栗子也是店家出?”
“密云西山村有棵栗子树,比店里栗子香多了。”
姜南西提议:“让宁朝去打。”
宁衡远无比赞同:“不是他还能有谁。”
姜南西闭上双眸,感受夕阳的余晖掠过她的脸庞,每一寸光线,都似是时间前行的脚步,不声不响落在她身上。
一半温柔,仿佛光阴温柔触摸,一半炙热,像自然在急切催促。
可她暂时不想追赶了,就想闲下来,躺在这张椅子上,晒晒太阳,听听胡同里的风,再想想晚上吃什么。
人间蹉跎事,只需念三餐。
这是夏天最好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
我们大哥也是个痴情人呐。
本章有化用。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前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汪曾祺《人间草木》
人啊,十分急了就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就跟人走路一样,走一阵要休息一下。——《毛选》
第35章 香槟
◎一起走走吗?◎
宁朝出差的第六天,生活按部就班向前推进,姜南西去参加陈笛的婚礼。
作为伴娘,她一大早就起来,从新娘晨袍拍摄到接亲游戏,再从敬父母茶到新娘出门,姜南西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尽心尽责负责自己该做的事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守护姐妹婚礼的完美。
也切身实地感受到了陈笛的那句话,结婚太麻烦了。
何星屿呢,自然负责婚礼摄像,非官方的那种。
陈笛说何星屿拍出来的肯定要比专门请的那些人好,以后这就是她的人生回忆录。
何星屿被哄得五迷三道的:“那是!又不是所有摄影师都在长安街上拉过马车。”
中午仪式前,姜南西躲在角落里,脱下高跟鞋,给脚后跟贴创可贴。
何星屿见了问:“你多久没穿过高跟鞋了?”
姜南西用碘伏棉签涂破溃的伤口:“毕业后就没穿过了。”
“换双平底鞋呢?”何星屿问。
贴好创可贴,姜南西笑笑说:“她人生就这么一次婚礼,坚持下吧。”
婚礼流程超乎想象的累,无论主角或是伴郎伴娘,仪式正式开始前,大家脸上多少带着点疲惫。
可当新郎新娘携手站上舞台,他们深情对望,互相念出结婚誓词的时候,气氛渲染之下,所有人的目光变得真挚恳切,只望向璀璨灯光中的一对璧人。
姜南西站在人群中,目光紧紧锁在陈笛笼在光晕里的侧脸,当听到她哽咽着说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想象要和谁共度一生这件事,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在你身边我可以放肆开怀大笑。”
那一刻,姜南西和她一起眼底泛起泪花。
她想起陈笛曾经艰难的时光,那时的她满心痛苦和伤痕,所以才更显得此刻的幸福弥足珍贵,珍贵到让人忍不住落泪。
感动和喜悦,欣慰和不舍,所有复杂情绪糅杂融合,化作心底一句衷心的祝福,陈笛要永远像今天这样幸福。
她也想起两人互相鼓励的那段时间,陈笛愿意不厌其烦地听她吐槽,她也会半夜买好炸鸡啤酒去安慰低落的陈笛,她们在彼此的影响下做了很多美好的事情。
虽然两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内敛,一个热情,虽然她们的生活走在不同的道路,虽然她们即将分离,可是姜南西知道,她们是一辈子走不散的朋友。
说完誓言,陈笛和老梁共同举起香槟大力摇晃,“嘭”的一声瓶盖飞起,香槟如同金色瀑布喷涌而出,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香槟在半空中肆意飞舞,溅起小小的水花,漫天都是飘落的香槟液,有人伸手去抓,仿佛这样就能抓住幸福。
扔捧花的时候,按照惯例,伴娘要上去凑个人气。
姜南西准备上台时,被何星屿拦住,面对姜南西疑惑的表情,何星屿什么都没解释,只让她坐着再等会儿。
抢完捧花,宾客四散落座,酒店工作人员开始上宴席。
陈笛把姜南西叫到一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
“就不给你捧花了宝贝儿。”陈笛笑了一下,端庄美丽,“人生只有爱情太俗气。”
她在穿着婚纱嫁给爱情的这一天,这样跟姜南西说。
“所以我跟星星一起给你买了台新相机。”陈笛嘴角噙着笑意,她打开精美的包装盒,里面躺着一台质感高端的相机,在灯光下散发着冷冷光泽。
姜南西面露诧异看眼陈笛,又迅速转头看向不远处,何星屿举杯抬下半边眉毛,隔空和她的眼神碰下。
宁衡远问:“不再玩一阵子了?”
姜南西笑着说:“再玩就玩物丧志了,得努力啊。”
“努力是为了什么?”宁衡远手里的蒲扇停了一下。
姜南西望向对面院墙,想了两秒,能想到的东西太多了,理想,生活,未来,一时无法总结,只能小幅度地摇头:“说不清。”
宁衡远倒一脸洒脱:“那就不努力了。”
“那别人都在努力,我也得努力啊。”姜南西玩笑似的口吻。
小年轻的想法,宁衡远哪能不清楚,他哼笑道:“别人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别人努力不是你一定要努力的理由。”
这话像一绺细微的电流,轻若无物地划过心头,却叫姜南西无意识地轻蹙下眉,想要说什么,但好像无论说什么都显得单薄无力。
她垂下目光,凝神停了停,玻璃瓶身的水珠滑入指缝。
胡同里走过几个游人,谈笑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带来一阵短暂的喧闹,有人问:“鸡蛋仔好吃吗?”
宁衡远音量拔得高高儿的:“肯定好吃,我家孩子一顿能吃好多个呢!”
姜南西配合道:“好吃!我一顿能吃好多个呢!”
游客也活泼:“看你漂亮我信你!”
人群走后,宁衡远坐下来,继续跟她说:“不能总是跟别人比,一比就容易着急。”
姜南西问:“那要是,因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着急呢?”
人总是有苦恼的,即便在生活平静的时候,鼓起勇气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又苛责自己,怕自己付出得不够多,不停地跟时间赛跑,努力地想让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这苦恼不同于焦虑,是人之常理,在所难免。
“毛主席说过,人啊,十分急了就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就跟人走路一样,走一阵要休息一下。”说起这些,宁衡远可以信手拈来,滔滔不绝,“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完全笔直的路,都是曲折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他没告诉姜南西,有段时间,他也这么开导宁朝的。
当下的社会,喧哗浮躁,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哲学主义。
大部分人的心是浮的,像在海里漂着,在信息杂乱的互联网海洋,找不到那个能稳稳停靠自己的锚,今天听这个,明天信那个,久而久之就飘远了。
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建立在效率和竞争之上,所以人们都默认当下的焦虑和忙碌,只是在铺垫将来某天的成功,习惯将眼前发生的一切事情当作美好明天的前戏,永无止尽地追赶目标,用一根名为“寄希望于未来”地绳索把自己吊在生活的半空。
却常常忘了,未来正是由当下组成的。
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只有坚定信念,相信时间是公平的,保持耐心慢慢来,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一切会如约而至。
姜南西仰起脸,阳光落在她的眼睛上,她闭了闭眼,感觉被阳光晒到骨子里,整个人很通透。
她语气坚定,也静缓:“就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走你自己的路呗。”宁衡远松松散散地说,平淡的像是问她待会儿绿豆粥里要不要加点糖。
“人这一辈子,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再着急,昙花也就开那几十次。”他有一搭没一搭地摇起蒲扇,扇出来地风,带着丝丝缓缓的清凉,“要赶路错过了,那就真的错过了。”
姜南西双手环胸,人窝在椅子里,眼神放空想着这句话,身上渐渐泛起柔软的倦懒。
就这么坐了很久,直到隐约闻见绿豆粥汨汨的香甜。
才夏末,姜南西突然没头没脑说了句:“大哥,秋天要来了啊。”
书上说,秋天是离别的季节。
而北京的秋天是个很甜的季节,因为空气里,会有糖炒栗子糖葫芦和柿子成熟的味道。
落日西沉,宁衡远的声音在胡同里悠悠散开:“大哥给你炒点糖栗子啊?”
姜南西怀里抱着北冰洋,像一只晒暖满足的小猫,她的惊叹也是慢悠悠:“您还有这手艺?”
“我出钱让店家炒怎么就不算是我炒。”宁衡远理不直气也壮。
“栗子也是店家出?”
“密云西山村有棵栗子树,比店里栗子香多了。”
姜南西提议:“让宁朝去打。”
宁衡远无比赞同:“不是他还能有谁。”
姜南西闭上双眸,感受夕阳的余晖掠过她的脸庞,每一寸光线,都似是时间前行的脚步,不声不响落在她身上。
一半温柔,仿佛光阴温柔触摸,一半炙热,像自然在急切催促。
可她暂时不想追赶了,就想闲下来,躺在这张椅子上,晒晒太阳,听听胡同里的风,再想想晚上吃什么。
人间蹉跎事,只需念三餐。
这是夏天最好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
我们大哥也是个痴情人呐。
本章有化用。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前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汪曾祺《人间草木》
人啊,十分急了就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就跟人走路一样,走一阵要休息一下。——《毛选》
第35章 香槟
◎一起走走吗?◎
宁朝出差的第六天,生活按部就班向前推进,姜南西去参加陈笛的婚礼。
作为伴娘,她一大早就起来,从新娘晨袍拍摄到接亲游戏,再从敬父母茶到新娘出门,姜南西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尽心尽责负责自己该做的事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守护姐妹婚礼的完美。
也切身实地感受到了陈笛的那句话,结婚太麻烦了。
何星屿呢,自然负责婚礼摄像,非官方的那种。
陈笛说何星屿拍出来的肯定要比专门请的那些人好,以后这就是她的人生回忆录。
何星屿被哄得五迷三道的:“那是!又不是所有摄影师都在长安街上拉过马车。”
中午仪式前,姜南西躲在角落里,脱下高跟鞋,给脚后跟贴创可贴。
何星屿见了问:“你多久没穿过高跟鞋了?”
姜南西用碘伏棉签涂破溃的伤口:“毕业后就没穿过了。”
“换双平底鞋呢?”何星屿问。
贴好创可贴,姜南西笑笑说:“她人生就这么一次婚礼,坚持下吧。”
婚礼流程超乎想象的累,无论主角或是伴郎伴娘,仪式正式开始前,大家脸上多少带着点疲惫。
可当新郎新娘携手站上舞台,他们深情对望,互相念出结婚誓词的时候,气氛渲染之下,所有人的目光变得真挚恳切,只望向璀璨灯光中的一对璧人。
姜南西站在人群中,目光紧紧锁在陈笛笼在光晕里的侧脸,当听到她哽咽着说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想象要和谁共度一生这件事,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在你身边我可以放肆开怀大笑。”
那一刻,姜南西和她一起眼底泛起泪花。
她想起陈笛曾经艰难的时光,那时的她满心痛苦和伤痕,所以才更显得此刻的幸福弥足珍贵,珍贵到让人忍不住落泪。
感动和喜悦,欣慰和不舍,所有复杂情绪糅杂融合,化作心底一句衷心的祝福,陈笛要永远像今天这样幸福。
她也想起两人互相鼓励的那段时间,陈笛愿意不厌其烦地听她吐槽,她也会半夜买好炸鸡啤酒去安慰低落的陈笛,她们在彼此的影响下做了很多美好的事情。
虽然两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内敛,一个热情,虽然她们的生活走在不同的道路,虽然她们即将分离,可是姜南西知道,她们是一辈子走不散的朋友。
说完誓言,陈笛和老梁共同举起香槟大力摇晃,“嘭”的一声瓶盖飞起,香槟如同金色瀑布喷涌而出,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香槟在半空中肆意飞舞,溅起小小的水花,漫天都是飘落的香槟液,有人伸手去抓,仿佛这样就能抓住幸福。
扔捧花的时候,按照惯例,伴娘要上去凑个人气。
姜南西准备上台时,被何星屿拦住,面对姜南西疑惑的表情,何星屿什么都没解释,只让她坐着再等会儿。
抢完捧花,宾客四散落座,酒店工作人员开始上宴席。
陈笛把姜南西叫到一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
“就不给你捧花了宝贝儿。”陈笛笑了一下,端庄美丽,“人生只有爱情太俗气。”
她在穿着婚纱嫁给爱情的这一天,这样跟姜南西说。
“所以我跟星星一起给你买了台新相机。”陈笛嘴角噙着笑意,她打开精美的包装盒,里面躺着一台质感高端的相机,在灯光下散发着冷冷光泽。
姜南西面露诧异看眼陈笛,又迅速转头看向不远处,何星屿举杯抬下半边眉毛,隔空和她的眼神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