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金笼 第1节
本书名称:铸金笼
本书作者:仙苑其灵
本书简介:
【强取豪夺】
当柳惜瑶得知她要被侯府送给半百之人为妾时,向来安分守己的她,将心思用在了侯府二公子宋濯身上。
可这宋濯虽肯帮拂,却始终克己守礼,就如天上云,看似近在眼前,却让人抓不到实处。
罢了,既是倚靠不住,她便索性另谋出路。
恰逢大公子外派携一双儿女归府,他因正妻早亡,此番续弦不问出身,只论品性,柳惜瑶当即抽身,转而将主意又打到了大公子身上。
*
宋濯是忠毅侯府的二公子,又是圣上钦点的探花郎,他容貌出尘,温雅清贵,向来不近女色,直到某日,一道可怜兮兮的身影闯入视线。
他知道她为何而来,也知她为何又另寻他人。
只是一个女子罢了,他不会被她左右心绪。
可后来,他看到她与兄长十指紧握,看到她脸颊绯红,而那熟悉的淡香从兄长衣衫飘入鼻中时,宋濯捏碎了手中玉盏。
————
入夜,柳惜瑶昏睡中被惊醒,以为是未婚夫,她笑盈盈勾住他脖颈,用那软香细语诉着满心思念,却听耳边一声低笑,“这般久了,瑶儿哄人的词还是没有变啊……”
很久之后,当柳惜瑶问宋濯,可会当真让她活着离开。
宋濯玩着她指尖,慢条斯理地笑道:“瑶儿这般厉害,贯会拿捏人心,何不看看你手段,到底可以让我疯到哪个地步?”
说罢,他吻住那泪痕:“后悔了?那当初何故来招我?”
#心机表妹vs疯批表兄
#她说爱我,转头却欲嫁给我兄长
阅读指南:
1.he,女非男都处
2.古早,狗血,强取豪夺
3.每本人设不同,宝宝们看好了再入手哦!
4.听说友好的宝宝们都会发大财喔!发!大!财!
第1章 楔子瑶儿不怕
夜里,柳惜瑶被一阵急咳声惊醒。
她坐在床板上稍微缓了缓神,便立即摸黑寻去桌旁,熟练的点灯倒水。
帐内的柳茹还在低咳,似是知道方才那几声太过尖锐,此刻便用帕子紧紧掩住口鼻,想要将胸腔内不适全部压下。
“娘。”柳惜瑶端着水杯来到床前,床帐被掀开的瞬间,柳茹赶忙别过脸去,将神情隐在黑暗中,拿着帕子在脸上匆忙擦拭着什么。
屋内只有桌上这一盏油灯,光线昏暗不明。
柳惜瑶看不真切,只如平常一样坐在床边,待片刻后柳茹回过身来,她才又将水杯递上前去。
“是娘不好,又将你扰醒了。”柳茹嗓音沉哑,眉宇间尽是疲态,整个人也瘦的脱了相,可即便如此,也能从她五官中看出,曾经的她是何等的明艳动人。
然话音刚落,柳茹突然捂住嘴,背过身又是一阵急咳,咳得她整个身子都在颤动,随着一股咸腥涌出喉中,那紧紧压在唇上的帕子再次被鲜血染红。
在她有意的遮掩下,柳惜瑶依旧未曾看到这一幕,却是隐约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她心头不由一紧,忙朝柳茹看去,“娘亲自打入秋之后,便夜夜都要咳醒,这几日更是厉害,若不然……还是叫安安去将府内郎中请来看看吧?”
柳茹缓缓回过身,顺手将帕子藏进枕下,强掩着疲惫与虚弱,朝柳惜瑶摆手道:“不必这般麻烦,郎中不是说过了么,咳咳……我这咳疾,是因为华州干燥,我尚未适应所致……咳咳,待明日……我再多喝两副润喉的汤药便是。”
提起汤药,柳惜瑶细眉更蹙,她虽不通药理,可也看出自侯府老夫人离世之后,送来幽竹院的药材与从前不同,娘喝了之后非但没有好转,还愈发严重了。
此刻见母亲不过三两句话,便说得断断续续,气喘吁吁,柳惜瑶心绪更乱,“娘,咱们来华州已有三年,若只是气候不适,应当慢慢好转才是,怎会一年比一年严重?”
是啊,已是过了三年了。
柳茹没有说话,只盯着手中水杯怔神,片刻后,才低声问了一句,“瑶儿,你……你可会怨怪娘亲?”
柳惜瑶也不知怎地,总觉得今晚心里莫名发慌,她回头看了眼那被阵阵疾风吹得咯吱作响的窗子,深吸了一口气,拉住母亲的手道:“我方才只是忧心娘的身体,并无半分怨怪之意。”
“不、不是……”柳茹缓缓摇头,眼眶逐渐湿润,“娘是问……这三年来,你心中可曾对娘生过怨恨?”
柳惜瑶不由微愣,要知这三年来,不论她与母亲过得再累再苦,母亲也从未问过这样的话,今日骤然提起,这让她心里乱,却还是强撑着朝母亲温声道:“错不在娘亲,女儿何故要怨?”
柳茹闻言,终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妄她自傲一生,纵是离开赵柳两家,也绝不肯低头,可眼看油尽灯枯之际,她到底还是生出了一丝悔意。
“可若当初不是娘执意和离……我的瑶儿何故如此啊……”
她的瑶儿这般懂事,这般秀丽,在这个十二三岁,本该充满朝气与明媚的年纪,却因她的执拗而困在这狭小昏暗,暮气沉沉的一方牢笼中。
“我……是不是当真做错了?”
柳茹双眼无神,眸光不知在看向何处,只不住垂泪,而她这一声说得极低极轻,让柳惜瑶也跟着湿了眼睫。
三年前,十岁的柳惜瑶已是到了能够明辨是非的年纪,在父母和离的这件事上,她心中自然生过怨气,可这份怨气从来都不是因柳茹而起。
其实早在儿时,她就听说过有关父母相遇相知的故事,在当地,那曾经还是一段佳话。
那时的赵家,只是一个在青羊宫外摆摊卖文房四宝的小贩,若不是母亲去上香时意外露出真容被歹人惦记,给了父亲出手相救的机会,恐怕他们此生都不会有任何瓜葛。
而柳家虽只是世族的一个旁支,早已不复往昔的辉煌,但外祖父年轻时曾明经及第,本可入仕为官,却选择回乡设立私塾来教书育人。数十载孜孜不倦地倾囊相授,让外祖父在当地颇具名望。在母亲还未及笄时,上门说亲者已不在少数,然而真正让她动了情意的唯有父亲。
那时的父亲容貌清俊,举止端方,对母亲又有恩情还不求回报。
正巧两家一个教书,一个靠笔墨营生,算是为了还恩,外祖父便出手相助。借着他的名声,赵家的生意做得愈发红火,也越做越大,只不过十来年的光景,便从那小摊做成了当地人尽皆知的赵家书坊。
赵柳两家也顺利成章结成连理,父亲早在当初求娶时便一再保证,甚至亲手写下保证书,许诺此生绝不纳妾,只与母亲一人白头偕老。
然而就在三年前,外祖父前脚病逝,父亲后脚就要将外室接进家中。
那日的一切,柳惜瑶皆看在眼中。
她看到母亲拿出保证书扔在父亲面前,也看到父亲是如何从好言相劝,到最后一边怒斥,一边将那已是泛黄的纸张撕了个粉碎。
“柳茹!你怎会如此不近人情,心狠至此?”
“既是纳妾你不愿,那让她做平妻!”
“你自己生不出儿子,便要我赵家基业无子继承?”
“好一个赵家基业!”母亲又泣又愤道,“若没有柳家,不知那青羊宫外的摊子如今是何模样?”
那一晚,父亲
第一次动手打了母亲,那一巴掌狠狠抽在了她的脸上。
门外的柳惜瑶再也忍受不住,她将手中为父亲做的糕点狠狠砸在地上,推开门冲进房中。
十岁的小女娘就这样挡在了母亲的身前,朝那高大的身影喊道:“你不要打我娘!”
见是女儿进屋,赵仁到底敛了些许怒气,沉声道:“是你娘妒忌在先,犯了七出之条。”
平日里向来乖顺的她,那时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直接扬声反驳,“不!我娘没有错,是爹爹你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赵仁登时火冒三丈,心中怒意再也忍受不住,抬脚就朝柳惜瑶腹上踹去,他用所有能想到的污言碎语,全部怒斥在她们身上。他斥柳茹不遵妇德,骂柳惜瑶有违孝道,更是让她们二人一道滚出赵家。
柳惜瑶至今都忘不掉,她看了十年的那张慈爱的面容,竟会在眨眼间变成一张愤怒到极致而扭曲的模样。
她也忘不掉那日母亲将她紧紧搂在怀中时,那张被泪水浸湿的面容。
赵家背信弃义,柳家也因依附赵家而不容她们,柳茹愤恨中书信一封递到了华州的表姑母家中,母女二人这才有了这一方栖息之处。
柳惜瑶用力闭了闭眼,纵是已过三年,再度忆起那些过往,依旧心有余悸。
“娘,我从未怨怪过你。”柳惜瑶嗓音微哑,再次握住了娘亲的手,“是赵家错了,是柳家错了,唯独这错不在娘亲。”
柳茹好似并未从这段回忆中抽离,她神情恍惚地摇头低喃,“不、不是……是我识人不清,是我害了瑶儿……我给不了她荣华,却还要将她带走,我怎就这般执拗……咳咳!”
说到激动时,柳茹再次急咳出声,柳惜瑶又是赶忙帮她顺气,耐下心来继续温声安抚,“当初是我求娘带我走的,娘若真的狠心将我留下,我才是真真要怪了娘亲……”
说至此,柳惜瑶也终是忍不住哭了出来,“娘……娘你为何要说这些……我何曾怨过你?何曾啊……”
这三年中,当初种种母女俩皆心照不宣,从不提及,可偏在今晚,这疾风骤雨来临之时,这段痛苦的记忆被柳茹骤然揭开。
此刻的柳惜瑶,再也无法维持平日的老成模样,她哭得梨花带雨,那透亮的杏眸中有伤心,有不解,还有委屈与惶恐。
可就在此时,柳茹身子猛然一颤,一口浓郁的鲜血随着急咳喷涌而出。
屋内静了一瞬,但紧接着便是柳惜瑶惊惧到失了语调的声音,“娘!娘……你怎么了?你不要吓我!”
柳茹朝身后的软枕倒去,那惨白的脸上毫无血色,只唇瓣愈发青紫,仿佛每一次的呼吸都要耗尽她全部力气。
柳惜瑶已是彻底被吓得慌了神,一边小心翼翼扶柳茹躺下,一边压着脑中嗡鸣,朝外喊道:“安安!快去请郎中来,快去!”
半截粗布门帘外,名为安安的婢女立即应声,随后便听她脚步飞快地朝门外跑去。
华州秋夜的风刺骨般寒凉,只开门那一瞬,里间的灯火便被吹熄。
屋内咳声不断,血腥味也在黑暗中愈发浓烈。
“娘……不要走,不要丢下瑶儿……”
床榻边跪着的瘦弱的身影,与三年前那个哭求着不愿同母亲分离的小姑娘慢慢重叠。
柳茹想要将她抱住,正如那时一样,坚定地回答女儿,她不会抛下她,她会带她一起走。
可此刻,胸腔仿若压着一块巨石,沉重到让她无法答应,也不敢答应,只贪恋地看着眼前的身影,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她也要在这最后的时刻,将她瑶儿的身影印在脑中。
“月儿弯弯落树梢,娘伴瑶儿入梦乡……”
久违的曲调从喉中低吟而出,这是儿时夜夜与她相伴的童谣。
<script>read_xia();</script>
本书作者:仙苑其灵
本书简介:
【强取豪夺】
当柳惜瑶得知她要被侯府送给半百之人为妾时,向来安分守己的她,将心思用在了侯府二公子宋濯身上。
可这宋濯虽肯帮拂,却始终克己守礼,就如天上云,看似近在眼前,却让人抓不到实处。
罢了,既是倚靠不住,她便索性另谋出路。
恰逢大公子外派携一双儿女归府,他因正妻早亡,此番续弦不问出身,只论品性,柳惜瑶当即抽身,转而将主意又打到了大公子身上。
*
宋濯是忠毅侯府的二公子,又是圣上钦点的探花郎,他容貌出尘,温雅清贵,向来不近女色,直到某日,一道可怜兮兮的身影闯入视线。
他知道她为何而来,也知她为何又另寻他人。
只是一个女子罢了,他不会被她左右心绪。
可后来,他看到她与兄长十指紧握,看到她脸颊绯红,而那熟悉的淡香从兄长衣衫飘入鼻中时,宋濯捏碎了手中玉盏。
————
入夜,柳惜瑶昏睡中被惊醒,以为是未婚夫,她笑盈盈勾住他脖颈,用那软香细语诉着满心思念,却听耳边一声低笑,“这般久了,瑶儿哄人的词还是没有变啊……”
很久之后,当柳惜瑶问宋濯,可会当真让她活着离开。
宋濯玩着她指尖,慢条斯理地笑道:“瑶儿这般厉害,贯会拿捏人心,何不看看你手段,到底可以让我疯到哪个地步?”
说罢,他吻住那泪痕:“后悔了?那当初何故来招我?”
#心机表妹vs疯批表兄
#她说爱我,转头却欲嫁给我兄长
阅读指南:
1.he,女非男都处
2.古早,狗血,强取豪夺
3.每本人设不同,宝宝们看好了再入手哦!
4.听说友好的宝宝们都会发大财喔!发!大!财!
第1章 楔子瑶儿不怕
夜里,柳惜瑶被一阵急咳声惊醒。
她坐在床板上稍微缓了缓神,便立即摸黑寻去桌旁,熟练的点灯倒水。
帐内的柳茹还在低咳,似是知道方才那几声太过尖锐,此刻便用帕子紧紧掩住口鼻,想要将胸腔内不适全部压下。
“娘。”柳惜瑶端着水杯来到床前,床帐被掀开的瞬间,柳茹赶忙别过脸去,将神情隐在黑暗中,拿着帕子在脸上匆忙擦拭着什么。
屋内只有桌上这一盏油灯,光线昏暗不明。
柳惜瑶看不真切,只如平常一样坐在床边,待片刻后柳茹回过身来,她才又将水杯递上前去。
“是娘不好,又将你扰醒了。”柳茹嗓音沉哑,眉宇间尽是疲态,整个人也瘦的脱了相,可即便如此,也能从她五官中看出,曾经的她是何等的明艳动人。
然话音刚落,柳茹突然捂住嘴,背过身又是一阵急咳,咳得她整个身子都在颤动,随着一股咸腥涌出喉中,那紧紧压在唇上的帕子再次被鲜血染红。
在她有意的遮掩下,柳惜瑶依旧未曾看到这一幕,却是隐约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她心头不由一紧,忙朝柳茹看去,“娘亲自打入秋之后,便夜夜都要咳醒,这几日更是厉害,若不然……还是叫安安去将府内郎中请来看看吧?”
柳茹缓缓回过身,顺手将帕子藏进枕下,强掩着疲惫与虚弱,朝柳惜瑶摆手道:“不必这般麻烦,郎中不是说过了么,咳咳……我这咳疾,是因为华州干燥,我尚未适应所致……咳咳,待明日……我再多喝两副润喉的汤药便是。”
提起汤药,柳惜瑶细眉更蹙,她虽不通药理,可也看出自侯府老夫人离世之后,送来幽竹院的药材与从前不同,娘喝了之后非但没有好转,还愈发严重了。
此刻见母亲不过三两句话,便说得断断续续,气喘吁吁,柳惜瑶心绪更乱,“娘,咱们来华州已有三年,若只是气候不适,应当慢慢好转才是,怎会一年比一年严重?”
是啊,已是过了三年了。
柳茹没有说话,只盯着手中水杯怔神,片刻后,才低声问了一句,“瑶儿,你……你可会怨怪娘亲?”
柳惜瑶也不知怎地,总觉得今晚心里莫名发慌,她回头看了眼那被阵阵疾风吹得咯吱作响的窗子,深吸了一口气,拉住母亲的手道:“我方才只是忧心娘的身体,并无半分怨怪之意。”
“不、不是……”柳茹缓缓摇头,眼眶逐渐湿润,“娘是问……这三年来,你心中可曾对娘生过怨恨?”
柳惜瑶不由微愣,要知这三年来,不论她与母亲过得再累再苦,母亲也从未问过这样的话,今日骤然提起,这让她心里乱,却还是强撑着朝母亲温声道:“错不在娘亲,女儿何故要怨?”
柳茹闻言,终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妄她自傲一生,纵是离开赵柳两家,也绝不肯低头,可眼看油尽灯枯之际,她到底还是生出了一丝悔意。
“可若当初不是娘执意和离……我的瑶儿何故如此啊……”
她的瑶儿这般懂事,这般秀丽,在这个十二三岁,本该充满朝气与明媚的年纪,却因她的执拗而困在这狭小昏暗,暮气沉沉的一方牢笼中。
“我……是不是当真做错了?”
柳茹双眼无神,眸光不知在看向何处,只不住垂泪,而她这一声说得极低极轻,让柳惜瑶也跟着湿了眼睫。
三年前,十岁的柳惜瑶已是到了能够明辨是非的年纪,在父母和离的这件事上,她心中自然生过怨气,可这份怨气从来都不是因柳茹而起。
其实早在儿时,她就听说过有关父母相遇相知的故事,在当地,那曾经还是一段佳话。
那时的赵家,只是一个在青羊宫外摆摊卖文房四宝的小贩,若不是母亲去上香时意外露出真容被歹人惦记,给了父亲出手相救的机会,恐怕他们此生都不会有任何瓜葛。
而柳家虽只是世族的一个旁支,早已不复往昔的辉煌,但外祖父年轻时曾明经及第,本可入仕为官,却选择回乡设立私塾来教书育人。数十载孜孜不倦地倾囊相授,让外祖父在当地颇具名望。在母亲还未及笄时,上门说亲者已不在少数,然而真正让她动了情意的唯有父亲。
那时的父亲容貌清俊,举止端方,对母亲又有恩情还不求回报。
正巧两家一个教书,一个靠笔墨营生,算是为了还恩,外祖父便出手相助。借着他的名声,赵家的生意做得愈发红火,也越做越大,只不过十来年的光景,便从那小摊做成了当地人尽皆知的赵家书坊。
赵柳两家也顺利成章结成连理,父亲早在当初求娶时便一再保证,甚至亲手写下保证书,许诺此生绝不纳妾,只与母亲一人白头偕老。
然而就在三年前,外祖父前脚病逝,父亲后脚就要将外室接进家中。
那日的一切,柳惜瑶皆看在眼中。
她看到母亲拿出保证书扔在父亲面前,也看到父亲是如何从好言相劝,到最后一边怒斥,一边将那已是泛黄的纸张撕了个粉碎。
“柳茹!你怎会如此不近人情,心狠至此?”
“既是纳妾你不愿,那让她做平妻!”
“你自己生不出儿子,便要我赵家基业无子继承?”
“好一个赵家基业!”母亲又泣又愤道,“若没有柳家,不知那青羊宫外的摊子如今是何模样?”
那一晚,父亲
第一次动手打了母亲,那一巴掌狠狠抽在了她的脸上。
门外的柳惜瑶再也忍受不住,她将手中为父亲做的糕点狠狠砸在地上,推开门冲进房中。
十岁的小女娘就这样挡在了母亲的身前,朝那高大的身影喊道:“你不要打我娘!”
见是女儿进屋,赵仁到底敛了些许怒气,沉声道:“是你娘妒忌在先,犯了七出之条。”
平日里向来乖顺的她,那时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直接扬声反驳,“不!我娘没有错,是爹爹你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赵仁登时火冒三丈,心中怒意再也忍受不住,抬脚就朝柳惜瑶腹上踹去,他用所有能想到的污言碎语,全部怒斥在她们身上。他斥柳茹不遵妇德,骂柳惜瑶有违孝道,更是让她们二人一道滚出赵家。
柳惜瑶至今都忘不掉,她看了十年的那张慈爱的面容,竟会在眨眼间变成一张愤怒到极致而扭曲的模样。
她也忘不掉那日母亲将她紧紧搂在怀中时,那张被泪水浸湿的面容。
赵家背信弃义,柳家也因依附赵家而不容她们,柳茹愤恨中书信一封递到了华州的表姑母家中,母女二人这才有了这一方栖息之处。
柳惜瑶用力闭了闭眼,纵是已过三年,再度忆起那些过往,依旧心有余悸。
“娘,我从未怨怪过你。”柳惜瑶嗓音微哑,再次握住了娘亲的手,“是赵家错了,是柳家错了,唯独这错不在娘亲。”
柳茹好似并未从这段回忆中抽离,她神情恍惚地摇头低喃,“不、不是……是我识人不清,是我害了瑶儿……我给不了她荣华,却还要将她带走,我怎就这般执拗……咳咳!”
说到激动时,柳茹再次急咳出声,柳惜瑶又是赶忙帮她顺气,耐下心来继续温声安抚,“当初是我求娘带我走的,娘若真的狠心将我留下,我才是真真要怪了娘亲……”
说至此,柳惜瑶也终是忍不住哭了出来,“娘……娘你为何要说这些……我何曾怨过你?何曾啊……”
这三年中,当初种种母女俩皆心照不宣,从不提及,可偏在今晚,这疾风骤雨来临之时,这段痛苦的记忆被柳茹骤然揭开。
此刻的柳惜瑶,再也无法维持平日的老成模样,她哭得梨花带雨,那透亮的杏眸中有伤心,有不解,还有委屈与惶恐。
可就在此时,柳茹身子猛然一颤,一口浓郁的鲜血随着急咳喷涌而出。
屋内静了一瞬,但紧接着便是柳惜瑶惊惧到失了语调的声音,“娘!娘……你怎么了?你不要吓我!”
柳茹朝身后的软枕倒去,那惨白的脸上毫无血色,只唇瓣愈发青紫,仿佛每一次的呼吸都要耗尽她全部力气。
柳惜瑶已是彻底被吓得慌了神,一边小心翼翼扶柳茹躺下,一边压着脑中嗡鸣,朝外喊道:“安安!快去请郎中来,快去!”
半截粗布门帘外,名为安安的婢女立即应声,随后便听她脚步飞快地朝门外跑去。
华州秋夜的风刺骨般寒凉,只开门那一瞬,里间的灯火便被吹熄。
屋内咳声不断,血腥味也在黑暗中愈发浓烈。
“娘……不要走,不要丢下瑶儿……”
床榻边跪着的瘦弱的身影,与三年前那个哭求着不愿同母亲分离的小姑娘慢慢重叠。
柳茹想要将她抱住,正如那时一样,坚定地回答女儿,她不会抛下她,她会带她一起走。
可此刻,胸腔仿若压着一块巨石,沉重到让她无法答应,也不敢答应,只贪恋地看着眼前的身影,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她也要在这最后的时刻,将她瑶儿的身影印在脑中。
“月儿弯弯落树梢,娘伴瑶儿入梦乡……”
久违的曲调从喉中低吟而出,这是儿时夜夜与她相伴的童谣。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