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欢 第83节
霍灼音已经进了国库,如今没有任何灵力,也没有法器傍身的他,便是她要将国库洗劫一空他也没有能力阻止,倒不如先去看看大祭司尚有没有命活。
奚玉生蹲在她身旁,手指刚贴上大祭司的侧颈,还没摸出脉搏,就听她幽幽道:“还死不了。”
奚玉生吓得缩回手,站起身后退两步,就见大祭司动了动,从血污里爬起来。此时她已经狼狈得没有人样,身上的白袍已经被染红,还破了几处,头发凌乱,更可怕的是她一抬头,露出一张七窍流血的脸。
这副样子半夜走在街上,绝对能吓死任何一个与她狭路相逢的人。
虽重伤至此,大祭司的脸上仍带着怪异的兴奋,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抬手胡乱擦了擦脸上的血,一瘸一拐地奔向国库。
奚玉生也只得跟上去,还没踏进去就觉得门缝漏风,里面似阴风阵阵,冒出来一股又一股寒气,直往骨子里钻。
虽生在皇宫,长在皇宫,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进国库。进门的瞬间,只觉得视线豁然开朗,灵灯的光将殿内所有东西都照得透亮,却并不刺眼,奚玉生一抬头,赫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那是一幅长度横跨了一整面殿墙的图,或者说是画。
那幅画上尽是泼墨留下的痕迹,乍一看很像是大片的墨迹被水晕开,呈现出混沌的画面,但第二眼再看去时,就会看见画上俱是密密麻麻的人影,能将脸的轮廓看得分明,却无法看清楚五官。
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宛如天上星辰被卷在洪流之中,排山倒海地扑面而来,霸道地占满了一整面墙。
奚玉生知道这是什么,乃是与阴虎符齐名的,大夏的镇国之宝——万鬼图。
第124章 阴虎符(七)
四十年前, 皇帝灭月凤国,平乱凯旋,挑着月凤皇帝和将领的头颅, 拉着搜刮来的装满整整四十箱的异域珍宝装进城, 百姓夹道恭迎, 跪拜十里,风光无量。此后月凤国的旗帜立于城墙之上,与那些败于大夏, 或亡国, 或成为附属的旗帜插在一处, 迎风招展。
那年楼啸方十五岁。
大夏的史官曾秘密烧毁过一册官书,里面所记录的内容是皇室绝不会公开的秘辛。此书烧毁后没多久, 史官以及看过官书内容的人接二连三意外身亡, 此后换了新的史官,再无人知晓那册被烧毁的官书到底记载了什么。
楼啸是唯二看过那册烧毁的官书还存活的人, 另一个就是皇帝。那年新的史官走马上任,他也在同一年被封作镇国将军, 多年来盛宠不衰, 前朝文武百官无不低他一头。
楼啸曾在皇帝面前承受秘言毒誓,倘若将官书内容泄露半分, 便五雷轰顶, 万劫不复。多年已过, 楼啸早已成朝中呼风唤雨、位高权重的大将军, 再未提起过当年的事, 好似彻底忘记一般。
然而知道他自己心里清楚,那册官书里所记载的内容,一字一句, 他至今都记得一清二楚。
永嘉四年,皇帝突然下令日后沐浴时不准宫人近身伺候,将浴池加盖,封得严严实实,宫人一律候在外面。同年,皇帝宠幸后妃时命令宫人熄灭所有灯火,内外都不准有光亮,寝殿之内伸手不见五指。
永嘉五年,长公主坠楼薨逝。
永嘉六年,三皇子寝宫走水,薨于火海。
永嘉七年三月,六公主溺毙池塘;同年七月,二皇子坠马薨逝。
永嘉八年二月,四公主、五公主误食毒果,不治身亡;同年四月,七皇子山中围猎,坠落山崖;同年腊月,八皇子患病夭折。
登基八年,皇帝子嗣尽绝,后宫佳丽三千,再无所出。永嘉十年,宫中闯入刺客,禁军闯入皇帝浴池护驾,无意撞见龙体。龙体之上遍布咒枷,绕其腿,缠其腰,密密麻麻,似重重诅咒,又如邪神落笔。当夜,闯入浴池的禁军尽数获罪入狱,不日斩首。
同年祭神节,皇帝遣散后宫,开放国库,拨款于各地修建庙宇奉神。命人用金子打造了替身,埋于泰山,投入黄河,熔烧祭天,连着三年登山拜神。
此后十年,大夏天灾渐息,各京逐步繁盛。永嘉二十年的七月十五日,大夏最后一位皇嗣诞生。其母难产血崩,皇嗣在胎中憋闷过久,出生后已全身青紫,没了呼吸,皇帝悲痛欲绝本已下令厚葬,却不想此子求生之念太过强烈,在襁褓中挣扎片刻后放声大哭,方得一条性命。
皇帝抱着此子走出宫殿,抬头便见碧光漫天,好似翠玉铺满天穹,于是便赐名“玉生”。
玉生,取“欲其生”之意,惟愿这大夏的最后一位皇嗣能无病无灾,茁壮成长。
九皇子玉生,自幼体弱多病,羸弱不堪,三岁时一场高热险些要了他的命,此后久居东宫,在司命宫念书学礼,经年于二地往返。永嘉二十九年,千年不遇的雪灾降临京城,四象阵抵妖邪不抵天灾,冻死者不计其数,满街横尸。
年仅九岁的太子独自出宫,前去城郊拜神,皇帝出动所有禁军寻找,最终在城外寻得太子,已是为时已晚,太子浑身僵冷,脉搏呼吸尽无,亡故多时。
永嘉二十九年,腊月三十亥时,皇帝搂幼子于怀,回城路上遇见雪中立一女子。其挡在禁军前,只对皇帝说了八个字:“咒枷不除,大夏必亡。”
女子被请入皇宫,随行禁军于当晚秘密处决。
永嘉二十九年正月初一,新禧当日,太子于棺中坐起,呼吸绵长,面色红润,是为复生。
以上便是那位史官所撰写的官书,他隐约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大夏天灾不断,皇嗣接连身亡的缘由,将这些吊诡之事记下来,只是在送出宫的当夜,被楼啸截获。
于是至今无人知道,十多年前的那场雪灾,太子已经死过一次,而那突然出现的女子,便是当今大祭司,更无人知道皇帝的龙袍之下,已有二十余年的咒枷。
大夏气运为何持续颓败?太子为何死而复生?皇帝身上的咒枷因何而来?来历不明的女子又为何稳坐大祭司之位?
楼啸微微侧目,目光极是隐晦地窥视着銮驾内的皇帝,隔着几重纱帐也掩不住皇帝的苍老颓废之姿,他想,或许今夜就能知道真相了。
奚玉生看着面前殿墙上这幅巨大的万鬼图。他一直知道国库里有这么个东西,据说当年是跟阴虎符一起封存在国库阴楼之中,乃是他父皇在外平乱,战无不胜的国宝。
只是他从未想过,万鬼图竟然如此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图上的画面好似让他身临战场,耳朵里灌进了潮声,许久之后才恢复听觉。
“果真是阴虎符!”大祭司激动得声音都打着颤,尖利得变形。
奚玉生闻声,将视线从万鬼图上撕下来,搜寻一圈,还未看见大祭司,就先看见了站在一旁的霍灼音。
她立在墙边,那张既英气,又因狐狸眼显得十分漂亮的脸被灵灯柔和的光笼罩,将密长的睫毛照出长影,银月牙耳坠正微微晃动着,反射灯光,将她的面容轮廓覆上一重柔和。
霍灼音的眼眸里蓄满了难以言说的情绪,眼眸几乎亮得泛光,像晶莹剔透的夜明珠。
奚玉生的心有一瞬间的动容,因为他自与霍灼音相逢以来,从未见过她有过这样的神情。他将目光缓缓移动,寻着霍灼音凝目的地方望去,却见她看的东西,实则是墙上挂着的那些头颅。
那些头颅应当是经过处理,血肉剥离,只余光秃秃的骨骼。表面不知涂了层什么东西,头骨仍是白的,但能看出这头颅在此已有些年岁,被嵌在量身打造的框架上,统共有四个,大小不一。
奚玉生看见这种东西,心里总不会舒坦,毕竟他知道这些头颅生前都是活生生的人,只是他并不知道这些头颅的来历,父皇也从未提起。
却见霍灼音忽而伸手,将最前面的头颅给摘了下来,其后她微微低头,将额头轻轻触碰头颅的额骨,眼睫轻颤,声音似呢喃:“爹,女儿不孝,终于找到你了……”
这声音轻得如羽毛落地,却重重地砸进奚玉生的耳中,顺着耳道直穿心脏,将他的五脏六腑都砸了个稀巴烂,瞬间好似地动山摇,震得他踉跄不稳,后退两步。
霍灼音父亲的头颅,竟然挂在国库之中!
纵然奚玉生在进入国库之前,面对这样的状况猜疑了千万种可能,却仍是被悍然逼至眼前的事给砸得头昏脑胀,心乱如麻。
“少将军!此事不是缅怀将军的好时机,还是先将阴虎符和八星盘取下来要紧!”大祭司在那头奋力叫喊,聋了的耳朵让她把握不好音量,致使整个大殿都是回音。
霍灼音被这刺耳的声音惊扰了情绪,旋即把墙上挂着的几个头颅骨收入袖中,转身飞向大祭司。
大祭司所说的八星盘,约莫就是嵌在另一面墙上的东西。那面墙刻着极为繁复的咒文,像盘枝虬节的百年老树,朝着四方扩散,分化出千千万万的细枝末节。而那八星盘则嵌在正中央,外形看起来像是一个有棱有角的太极八卦,当中分阴阳两色,四个方向的正位正闪烁着微芒。
阴虎符则置放在一处半人高的圆台之上,四周嵌着灵光,形成淡色的光罩,将那一半阴虎符笼罩其中。此光罩没有任何防护功效,约莫只是为了将这神器衬托得好看,霍灼音探手过去,轻而易举地越过光罩。
正在手指快要触碰到阴虎符的时候,忽而有一股很大的力道撞过来,将她猛地向旁边撞了两步,其后台上的另一半阴虎符被夺走。
奚玉生纵然是知道自己现在根本无法阻止霍灼音的行为,却也顾不了那么多,满心满眼只想着绝不能让霍灼音拿走另一半阴虎符,只得以自己的身体去撞。
却不想,也不知道是不是霍灼音以为大计将成,兴奋得放松了警惕,竟然让他一击得手,抢走了阴虎符!
“还来!”大祭司狂吼一声,当即一蹦三尺高,双手向怨鬼索命似的朝他掐去。
眼下大祭司身受重伤,还能站起来只靠着一丝末微灵力支撑,多的灵力是丝毫不敢用,而奚玉生也灵脉俱封,与寻常人无异。
两人就这么争执起来。大祭司年事已高,且身量不如奚玉生,抢夺阴虎符时难免吃亏,只得奋力将奚玉生抱住,撕扯着嗓子喊霍灼音:“少将军!少将军!快将阴虎符拿回去!”
霍灼音却没有动弹,只是偏着头,盯着一处方向——唯一一面嵌了几扇大窗的墙。
“少将军!你在干什么!”大祭司的后背被捶了两肘子,喉头一阵腥甜翻滚,好歹忍住了,未想转头看霍灼音竟然站在那里不动,气急败坏道:“你没看见我要被打死了吗?!”
霍灼音懒懒地瞥她一眼,“若是不想死,我奉劝你闭上嘴。”
只是大祭司根本听不见她在说什么,持续发出尖厉刺耳的声音,与奚玉生撕扯了几个来回后,忽而“砰”的一声爆炸巨响!
琉璃所制的窗子在瞬间稀碎,炸出千万碎片,映射着殿中的光芒,好似火花四溅!
只见一柄墨色长刀破空而来,刀刃燎起绚烂的火焰,迅速点燃空中的风,炙热的气浪裹挟着锋利刀气声势浩大地闯进来。
奚玉生惊得停下与大祭司推搡的动作,眼睁睁看着那柄烈火刀直直飞过来。大祭司虽听不见,也似有所察觉,急速逼近的热气迫使她感知凶戾的危险,一扭头,就看见不知打哪飞来的一把刀,直击她的头颅!
大祭司要命地惊叫一声,刹那间就放开了奚玉生,猛地往后摔去!饶是她反应已经够快,动作足够迅速,侧耳还是被刀身擦过,顿时削去半耳,鲜血如注,她捂着耳朵惨叫不已。
霍灼音往后一个空翻,避开墨刀,看着它雷霆万钧地刺进墙壁中,没入墙体几寸,刀身嗡鸣不止。
不过是眨眼的工夫,整个大殿之中就翻起了灼热的风浪,无不昭示着来人的身份。
第125章 阴虎符(八)
“陛下, 此子留不得。”
永嘉二十年,七月十五,碧光漫天, 云生七彩, 被京城百姓视作祥瑞之兆。永嘉帝抱着襁褓里的孩子, 赐名“玉生”,下令大赦天下,正是普天同庆之时, 天机门掌门人匆匆求见。
掌门人名唤白雁山, 已过耄耋之年, 在当今天下站于玄道的顶峰之位,执掌万象仪。他求见皇帝, 行拜礼之后的第一句话便是这句话。
永嘉帝勃然大怒, 当即便要问罪,白雁山撩袍跪地, 叩头三下,只道:“此子天生菩萨心, 至纯至善, 乃善神下凡。”
“吾儿如此,岂非大夏的荣耀?”
“陛下有所不知!善神出世, 必有杀神相伴, 方才属下察觉万象仪有异动, 竟是灾星亮起, 只怕此子将来会给大夏带来灭顶之灾啊!”
“放肆!”永嘉帝早就看着老不死的不顺眼。先有他的皇儿接二连三薨逝, 后有他咒枷缠身多年,面前这人作为玄门之首,平日里被吹捧得本事通天, 却不论如何都没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皇子,他又在此妖言惑众!
“滚下去!再敢口出狂言,朕诛你九族!”皇帝到底还是给了天机门掌门一些颜面,并未降罚。只是这些年他咒枷加身,皇嗣死尽,不祥的谣言笼罩在他身上,若是今日白雁山所言再传出去,恐怕连他这好不容易得来的皇嗣也要被诅咒所困。
赶走白雁山之后,永嘉帝便以“未能照料好九皇子生母,致使她难产离世”之由,让寝宫里的宫人及太医陪葬,处决了当日目睹白雁山求见的所有人。
只是这“至纯至善”四个字,到底在他心里扎下一根深深的利刺,埋入心脏的最底端,多年来横亘其中,无法消弭。
永嘉帝不可能将江山拱手让人,他用尽各种办法,要保住这唯一的子嗣。他在皇宫里打造出守卫森严,极其隐秘的东宫,将太子藏于其中,另寻与他身形姿态相似的替身十二个。不管是外出还是祈神,皇帝身边所站的永远是戴着面具的替身,以至于真正的奚玉生可以行走在灿烂的阳光之下,不受侵害。
永嘉二十九年,谁也不知道那样恐怖的天灾之下,年幼且体弱的太子是如何避过所有人,偷偷跑出城的。等永嘉帝找到他时,他依然浑身冰冷,每一根骨头都被冻得坚硬无比,永嘉帝将他从雪里抱出来时,恍若抱着世上最寒之物,锥心刺骨。
皇帝震怒,势必要血洗东宫,处置所有未能照看好太子之人。回城的路上,却见一位身着白袍的女子突然出现,挡在路前。
她求见永嘉帝,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便是:“咒枷不除,大夏必亡。”
第二句是:“诅咒可解,太子可活。”
永嘉帝将她带回皇宫。按照她的要求,命人打了一副棺材暂存太子尸身,其后她道出了永嘉帝咒枷缠身的原因。
乃是几十年前灭月凤国时,那位国君曾在镇国之宝上立下血咒——若此法器离之月凤国土,夺此物者,必将血咒缠身,子嗣绝尽,待血咒满身之时,便是亡国之日。
而如今那个法器,便镇存于国库之中。此女不仅说自己能够救活太子,还能镇压法器上的血咒,让皇帝身上的咒枷停止蔓延。
皇帝将信将疑,死马当作活马医,先让她做了第一件事。
当夜雪停,天机门之首听昭入宫,因护国不力,藐视皇威,以权谋私等罪名被处死。子时刚过,新禧之日,棺中太子睁开双眼,起死回生。
旁人不知,这是以命换命。
白雁山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此子必将给大夏带来灭亡。”
此女子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在皇帝身上施法镇压咒枷。
镇压仪式完毕后,皇帝心口一轻,脱下衣裳一看,那数十年不断朝心口蔓延的咒枷,果真停下不再增长。
<script>read_xia();</script>
奚玉生蹲在她身旁,手指刚贴上大祭司的侧颈,还没摸出脉搏,就听她幽幽道:“还死不了。”
奚玉生吓得缩回手,站起身后退两步,就见大祭司动了动,从血污里爬起来。此时她已经狼狈得没有人样,身上的白袍已经被染红,还破了几处,头发凌乱,更可怕的是她一抬头,露出一张七窍流血的脸。
这副样子半夜走在街上,绝对能吓死任何一个与她狭路相逢的人。
虽重伤至此,大祭司的脸上仍带着怪异的兴奋,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抬手胡乱擦了擦脸上的血,一瘸一拐地奔向国库。
奚玉生也只得跟上去,还没踏进去就觉得门缝漏风,里面似阴风阵阵,冒出来一股又一股寒气,直往骨子里钻。
虽生在皇宫,长在皇宫,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进国库。进门的瞬间,只觉得视线豁然开朗,灵灯的光将殿内所有东西都照得透亮,却并不刺眼,奚玉生一抬头,赫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那是一幅长度横跨了一整面殿墙的图,或者说是画。
那幅画上尽是泼墨留下的痕迹,乍一看很像是大片的墨迹被水晕开,呈现出混沌的画面,但第二眼再看去时,就会看见画上俱是密密麻麻的人影,能将脸的轮廓看得分明,却无法看清楚五官。
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宛如天上星辰被卷在洪流之中,排山倒海地扑面而来,霸道地占满了一整面墙。
奚玉生知道这是什么,乃是与阴虎符齐名的,大夏的镇国之宝——万鬼图。
第124章 阴虎符(七)
四十年前, 皇帝灭月凤国,平乱凯旋,挑着月凤皇帝和将领的头颅, 拉着搜刮来的装满整整四十箱的异域珍宝装进城, 百姓夹道恭迎, 跪拜十里,风光无量。此后月凤国的旗帜立于城墙之上,与那些败于大夏, 或亡国, 或成为附属的旗帜插在一处, 迎风招展。
那年楼啸方十五岁。
大夏的史官曾秘密烧毁过一册官书,里面所记录的内容是皇室绝不会公开的秘辛。此书烧毁后没多久, 史官以及看过官书内容的人接二连三意外身亡, 此后换了新的史官,再无人知晓那册被烧毁的官书到底记载了什么。
楼啸是唯二看过那册烧毁的官书还存活的人, 另一个就是皇帝。那年新的史官走马上任,他也在同一年被封作镇国将军, 多年来盛宠不衰, 前朝文武百官无不低他一头。
楼啸曾在皇帝面前承受秘言毒誓,倘若将官书内容泄露半分, 便五雷轰顶, 万劫不复。多年已过, 楼啸早已成朝中呼风唤雨、位高权重的大将军, 再未提起过当年的事, 好似彻底忘记一般。
然而知道他自己心里清楚,那册官书里所记载的内容,一字一句, 他至今都记得一清二楚。
永嘉四年,皇帝突然下令日后沐浴时不准宫人近身伺候,将浴池加盖,封得严严实实,宫人一律候在外面。同年,皇帝宠幸后妃时命令宫人熄灭所有灯火,内外都不准有光亮,寝殿之内伸手不见五指。
永嘉五年,长公主坠楼薨逝。
永嘉六年,三皇子寝宫走水,薨于火海。
永嘉七年三月,六公主溺毙池塘;同年七月,二皇子坠马薨逝。
永嘉八年二月,四公主、五公主误食毒果,不治身亡;同年四月,七皇子山中围猎,坠落山崖;同年腊月,八皇子患病夭折。
登基八年,皇帝子嗣尽绝,后宫佳丽三千,再无所出。永嘉十年,宫中闯入刺客,禁军闯入皇帝浴池护驾,无意撞见龙体。龙体之上遍布咒枷,绕其腿,缠其腰,密密麻麻,似重重诅咒,又如邪神落笔。当夜,闯入浴池的禁军尽数获罪入狱,不日斩首。
同年祭神节,皇帝遣散后宫,开放国库,拨款于各地修建庙宇奉神。命人用金子打造了替身,埋于泰山,投入黄河,熔烧祭天,连着三年登山拜神。
此后十年,大夏天灾渐息,各京逐步繁盛。永嘉二十年的七月十五日,大夏最后一位皇嗣诞生。其母难产血崩,皇嗣在胎中憋闷过久,出生后已全身青紫,没了呼吸,皇帝悲痛欲绝本已下令厚葬,却不想此子求生之念太过强烈,在襁褓中挣扎片刻后放声大哭,方得一条性命。
皇帝抱着此子走出宫殿,抬头便见碧光漫天,好似翠玉铺满天穹,于是便赐名“玉生”。
玉生,取“欲其生”之意,惟愿这大夏的最后一位皇嗣能无病无灾,茁壮成长。
九皇子玉生,自幼体弱多病,羸弱不堪,三岁时一场高热险些要了他的命,此后久居东宫,在司命宫念书学礼,经年于二地往返。永嘉二十九年,千年不遇的雪灾降临京城,四象阵抵妖邪不抵天灾,冻死者不计其数,满街横尸。
年仅九岁的太子独自出宫,前去城郊拜神,皇帝出动所有禁军寻找,最终在城外寻得太子,已是为时已晚,太子浑身僵冷,脉搏呼吸尽无,亡故多时。
永嘉二十九年,腊月三十亥时,皇帝搂幼子于怀,回城路上遇见雪中立一女子。其挡在禁军前,只对皇帝说了八个字:“咒枷不除,大夏必亡。”
女子被请入皇宫,随行禁军于当晚秘密处决。
永嘉二十九年正月初一,新禧当日,太子于棺中坐起,呼吸绵长,面色红润,是为复生。
以上便是那位史官所撰写的官书,他隐约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大夏天灾不断,皇嗣接连身亡的缘由,将这些吊诡之事记下来,只是在送出宫的当夜,被楼啸截获。
于是至今无人知道,十多年前的那场雪灾,太子已经死过一次,而那突然出现的女子,便是当今大祭司,更无人知道皇帝的龙袍之下,已有二十余年的咒枷。
大夏气运为何持续颓败?太子为何死而复生?皇帝身上的咒枷因何而来?来历不明的女子又为何稳坐大祭司之位?
楼啸微微侧目,目光极是隐晦地窥视着銮驾内的皇帝,隔着几重纱帐也掩不住皇帝的苍老颓废之姿,他想,或许今夜就能知道真相了。
奚玉生看着面前殿墙上这幅巨大的万鬼图。他一直知道国库里有这么个东西,据说当年是跟阴虎符一起封存在国库阴楼之中,乃是他父皇在外平乱,战无不胜的国宝。
只是他从未想过,万鬼图竟然如此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图上的画面好似让他身临战场,耳朵里灌进了潮声,许久之后才恢复听觉。
“果真是阴虎符!”大祭司激动得声音都打着颤,尖利得变形。
奚玉生闻声,将视线从万鬼图上撕下来,搜寻一圈,还未看见大祭司,就先看见了站在一旁的霍灼音。
她立在墙边,那张既英气,又因狐狸眼显得十分漂亮的脸被灵灯柔和的光笼罩,将密长的睫毛照出长影,银月牙耳坠正微微晃动着,反射灯光,将她的面容轮廓覆上一重柔和。
霍灼音的眼眸里蓄满了难以言说的情绪,眼眸几乎亮得泛光,像晶莹剔透的夜明珠。
奚玉生的心有一瞬间的动容,因为他自与霍灼音相逢以来,从未见过她有过这样的神情。他将目光缓缓移动,寻着霍灼音凝目的地方望去,却见她看的东西,实则是墙上挂着的那些头颅。
那些头颅应当是经过处理,血肉剥离,只余光秃秃的骨骼。表面不知涂了层什么东西,头骨仍是白的,但能看出这头颅在此已有些年岁,被嵌在量身打造的框架上,统共有四个,大小不一。
奚玉生看见这种东西,心里总不会舒坦,毕竟他知道这些头颅生前都是活生生的人,只是他并不知道这些头颅的来历,父皇也从未提起。
却见霍灼音忽而伸手,将最前面的头颅给摘了下来,其后她微微低头,将额头轻轻触碰头颅的额骨,眼睫轻颤,声音似呢喃:“爹,女儿不孝,终于找到你了……”
这声音轻得如羽毛落地,却重重地砸进奚玉生的耳中,顺着耳道直穿心脏,将他的五脏六腑都砸了个稀巴烂,瞬间好似地动山摇,震得他踉跄不稳,后退两步。
霍灼音父亲的头颅,竟然挂在国库之中!
纵然奚玉生在进入国库之前,面对这样的状况猜疑了千万种可能,却仍是被悍然逼至眼前的事给砸得头昏脑胀,心乱如麻。
“少将军!此事不是缅怀将军的好时机,还是先将阴虎符和八星盘取下来要紧!”大祭司在那头奋力叫喊,聋了的耳朵让她把握不好音量,致使整个大殿都是回音。
霍灼音被这刺耳的声音惊扰了情绪,旋即把墙上挂着的几个头颅骨收入袖中,转身飞向大祭司。
大祭司所说的八星盘,约莫就是嵌在另一面墙上的东西。那面墙刻着极为繁复的咒文,像盘枝虬节的百年老树,朝着四方扩散,分化出千千万万的细枝末节。而那八星盘则嵌在正中央,外形看起来像是一个有棱有角的太极八卦,当中分阴阳两色,四个方向的正位正闪烁着微芒。
阴虎符则置放在一处半人高的圆台之上,四周嵌着灵光,形成淡色的光罩,将那一半阴虎符笼罩其中。此光罩没有任何防护功效,约莫只是为了将这神器衬托得好看,霍灼音探手过去,轻而易举地越过光罩。
正在手指快要触碰到阴虎符的时候,忽而有一股很大的力道撞过来,将她猛地向旁边撞了两步,其后台上的另一半阴虎符被夺走。
奚玉生纵然是知道自己现在根本无法阻止霍灼音的行为,却也顾不了那么多,满心满眼只想着绝不能让霍灼音拿走另一半阴虎符,只得以自己的身体去撞。
却不想,也不知道是不是霍灼音以为大计将成,兴奋得放松了警惕,竟然让他一击得手,抢走了阴虎符!
“还来!”大祭司狂吼一声,当即一蹦三尺高,双手向怨鬼索命似的朝他掐去。
眼下大祭司身受重伤,还能站起来只靠着一丝末微灵力支撑,多的灵力是丝毫不敢用,而奚玉生也灵脉俱封,与寻常人无异。
两人就这么争执起来。大祭司年事已高,且身量不如奚玉生,抢夺阴虎符时难免吃亏,只得奋力将奚玉生抱住,撕扯着嗓子喊霍灼音:“少将军!少将军!快将阴虎符拿回去!”
霍灼音却没有动弹,只是偏着头,盯着一处方向——唯一一面嵌了几扇大窗的墙。
“少将军!你在干什么!”大祭司的后背被捶了两肘子,喉头一阵腥甜翻滚,好歹忍住了,未想转头看霍灼音竟然站在那里不动,气急败坏道:“你没看见我要被打死了吗?!”
霍灼音懒懒地瞥她一眼,“若是不想死,我奉劝你闭上嘴。”
只是大祭司根本听不见她在说什么,持续发出尖厉刺耳的声音,与奚玉生撕扯了几个来回后,忽而“砰”的一声爆炸巨响!
琉璃所制的窗子在瞬间稀碎,炸出千万碎片,映射着殿中的光芒,好似火花四溅!
只见一柄墨色长刀破空而来,刀刃燎起绚烂的火焰,迅速点燃空中的风,炙热的气浪裹挟着锋利刀气声势浩大地闯进来。
奚玉生惊得停下与大祭司推搡的动作,眼睁睁看着那柄烈火刀直直飞过来。大祭司虽听不见,也似有所察觉,急速逼近的热气迫使她感知凶戾的危险,一扭头,就看见不知打哪飞来的一把刀,直击她的头颅!
大祭司要命地惊叫一声,刹那间就放开了奚玉生,猛地往后摔去!饶是她反应已经够快,动作足够迅速,侧耳还是被刀身擦过,顿时削去半耳,鲜血如注,她捂着耳朵惨叫不已。
霍灼音往后一个空翻,避开墨刀,看着它雷霆万钧地刺进墙壁中,没入墙体几寸,刀身嗡鸣不止。
不过是眨眼的工夫,整个大殿之中就翻起了灼热的风浪,无不昭示着来人的身份。
第125章 阴虎符(八)
“陛下, 此子留不得。”
永嘉二十年,七月十五,碧光漫天, 云生七彩, 被京城百姓视作祥瑞之兆。永嘉帝抱着襁褓里的孩子, 赐名“玉生”,下令大赦天下,正是普天同庆之时, 天机门掌门人匆匆求见。
掌门人名唤白雁山, 已过耄耋之年, 在当今天下站于玄道的顶峰之位,执掌万象仪。他求见皇帝, 行拜礼之后的第一句话便是这句话。
永嘉帝勃然大怒, 当即便要问罪,白雁山撩袍跪地, 叩头三下,只道:“此子天生菩萨心, 至纯至善, 乃善神下凡。”
“吾儿如此,岂非大夏的荣耀?”
“陛下有所不知!善神出世, 必有杀神相伴, 方才属下察觉万象仪有异动, 竟是灾星亮起, 只怕此子将来会给大夏带来灭顶之灾啊!”
“放肆!”永嘉帝早就看着老不死的不顺眼。先有他的皇儿接二连三薨逝, 后有他咒枷缠身多年,面前这人作为玄门之首,平日里被吹捧得本事通天, 却不论如何都没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皇子,他又在此妖言惑众!
“滚下去!再敢口出狂言,朕诛你九族!”皇帝到底还是给了天机门掌门一些颜面,并未降罚。只是这些年他咒枷加身,皇嗣死尽,不祥的谣言笼罩在他身上,若是今日白雁山所言再传出去,恐怕连他这好不容易得来的皇嗣也要被诅咒所困。
赶走白雁山之后,永嘉帝便以“未能照料好九皇子生母,致使她难产离世”之由,让寝宫里的宫人及太医陪葬,处决了当日目睹白雁山求见的所有人。
只是这“至纯至善”四个字,到底在他心里扎下一根深深的利刺,埋入心脏的最底端,多年来横亘其中,无法消弭。
永嘉帝不可能将江山拱手让人,他用尽各种办法,要保住这唯一的子嗣。他在皇宫里打造出守卫森严,极其隐秘的东宫,将太子藏于其中,另寻与他身形姿态相似的替身十二个。不管是外出还是祈神,皇帝身边所站的永远是戴着面具的替身,以至于真正的奚玉生可以行走在灿烂的阳光之下,不受侵害。
永嘉二十九年,谁也不知道那样恐怖的天灾之下,年幼且体弱的太子是如何避过所有人,偷偷跑出城的。等永嘉帝找到他时,他依然浑身冰冷,每一根骨头都被冻得坚硬无比,永嘉帝将他从雪里抱出来时,恍若抱着世上最寒之物,锥心刺骨。
皇帝震怒,势必要血洗东宫,处置所有未能照看好太子之人。回城的路上,却见一位身着白袍的女子突然出现,挡在路前。
她求见永嘉帝,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便是:“咒枷不除,大夏必亡。”
第二句是:“诅咒可解,太子可活。”
永嘉帝将她带回皇宫。按照她的要求,命人打了一副棺材暂存太子尸身,其后她道出了永嘉帝咒枷缠身的原因。
乃是几十年前灭月凤国时,那位国君曾在镇国之宝上立下血咒——若此法器离之月凤国土,夺此物者,必将血咒缠身,子嗣绝尽,待血咒满身之时,便是亡国之日。
而如今那个法器,便镇存于国库之中。此女不仅说自己能够救活太子,还能镇压法器上的血咒,让皇帝身上的咒枷停止蔓延。
皇帝将信将疑,死马当作活马医,先让她做了第一件事。
当夜雪停,天机门之首听昭入宫,因护国不力,藐视皇威,以权谋私等罪名被处死。子时刚过,新禧之日,棺中太子睁开双眼,起死回生。
旁人不知,这是以命换命。
白雁山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此子必将给大夏带来灭亡。”
此女子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在皇帝身上施法镇压咒枷。
镇压仪式完毕后,皇帝心口一轻,脱下衣裳一看,那数十年不断朝心口蔓延的咒枷,果真停下不再增长。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