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96节
尽管放缓了语气,皇帝的声音还是透着疏淡,“店家,来一串糖葫芦。”
边上崔皇后拖住皇帝的衣袖,“两串!”
皇帝的大手包住皇后的小手,“别酸到牙。”
皇后摇着皇帝的手:“我放着吃。”
皇帝哄道:“再想吃,厨下随时能给你做,新鲜的才好吃。”
皇后却不说话了,只管拿那双水汪汪地美眸瞅着皇帝。
皇帝就妥协了,拿过随侍递上来的银子交给店家,“来两串。”
皇帝才接过两串糖葫芦,皇后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串在手,她扒开皇帝又要往她腰上环去的手,推着他站到前面,“还请赵四郎挡一挡,容我先小尝一口。”
皇帝反手将皇后捞到身前:“你就正大光明地吃,躲后面做什么?”
皇后眼神还在糖葫芦上挪不开眼,鼓着嘴道:“万一有人认出咱们,我不要面子的么?”
皇帝伸指往皇后的额头弹去,将触到的时候却收了力,比蜻蜓点水还轻地戳了一下,“无妨,到时就说是咱女儿馋得不行。”
皇后无语一般地看向皇帝,“表……赵四郎,你怎么总想让孩子背锅。”
皇帝却提醒,“这里别喊表叔。”
皇后翻了个白眼,“我又不是傻的。”
皇帝嘴角弯起,“崔二猛不是该勇往直前,还怕当街吃糖葫芦?”
皇后还真不躲了,拿起糖葫芦咬下来一整个山楂,嘴里含糊咽着,“也是,你都不怕毁威仪,我怕什么。”
皇帝盯着皇后三两口咽下,又咬下一整颗,忍不住问,“不酸么?”
“不酸,甜丝丝地爽口,好吃。”皇后将手里的糖葫芦串递到皇帝嘴边,“你尝一颗试试。”
皇帝躲开:“你先吃,我等会儿浅尝一口就好。”
皇后不解,“这还怎么浅尝一口?”
皇帝盯着她唇上浅笑不语。
皇后却忽然微红了脸,在皇帝鞋上碾了一脚,气急败坏地对着皇帝比了个口型。
姚瑛看得分明,竟是“色胚”二字,所以,皇帝刚才是同皇后说荤话了?
目送着那两人带着随侍们走远了,姚瑛仍久久回不过神来。
这样生动鲜活的皇帝皇后,完全颠覆了她想象。
皇帝对着皇后一点不少话,甚至还很风趣,皇后在皇帝面前没有做低伏小,也没有小意温存的,反而是很随心所欲的。
皇后私下里还叫着“表叔”,不叫表叔时,就直呼“赵四郎”,不管她怎么称呼,皇帝好似只有应着的份儿。
大街上,皇帝就会对皇后说调情的荤话,而皇后意会后还会连踩带骂地还回去。
姚瑛相信,若是在私下没人的地方,皇后怕是早揪着皇帝动手了。
皇帝皇后竟是少见的恩爱夫妻,两人孩子都有了,却比才新婚的夫妻还要如胶似漆,两人的眼神里都拉着蜜丝儿一样。
亲眼所见,那些描述皇帝皇后的传闻真是一点不沾边儿。
“走吧!”边上谭绍的呼唤将姚瑛从连篇思绪里拉出来。
对上谭绍复杂难名的目光,姚瑛以前觉着和谭绍这样相敬如宾地过着很好,这会儿却有些意难平。
“她过得很好,你该放心了吧?”
谭绍轻吁了口气,“我就知道,只要她想,就没有不成的。”
姚瑛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也听见了,她这胎是女儿,就不知几年后会是什么情形。”
谭绍仍是那句,“只要她想,都会迎刃而解。”
姚瑛很想问,“既她那样好,我又算什么呢?”话在嘴边绕了几绕,还是没有出口。
夫妻俩继续往前逛去,却没了来时的兴致。
走在前面的崔兰愔往回望了两眼,拉了皇帝一下,“还真是,谭绍和姚七小姐在咱们后头。”
皇帝的眼力自然早察觉了,随口问:“你想打招呼么?”
崔兰愔摇头,“我闲的么?”
皇帝玩笑似地问,“那不是你的旧情?”
一串糖葫芦下肚,口舌生津,崔兰愔心情大好,也不计较他的调侃,“哪门子的旧情,遥远地都像上辈子的事一样。”
皇帝看着她,“你这样不解风情,我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谁不解风情?”崔兰愔朝皇帝撇嘴,“好似你解一样?”
该是满应城的人都来逛了,走出没多远,又遇见了熟人。
对着犹豫着不知该不该拜的人,皇帝摆了手,“在外头,不必见礼。”
孟怀宗还是带着孟茹上前,兄妹俩恭谨地行了揖礼和福礼。
有兄长教着就是不一样,孟茹比福宁宫里是沉静了许多,不是那会儿大胆的做法了。
也是皇帝威仪日盛,收了在崔兰愔面前说笑的样子后,周围的人不由自主就会避着他走。
这会儿孟茹也是,扫一眼后,就赶紧低眉敛目地退到了孟怀宗身后。
孟怀宗带着孟茹避到一边,在皇帝和崔兰愔经过时,他忽然道:“崔……赵夫人,我已调崔昶回了山西。”
“多谢孟指挥了。”崔兰愔回身
致意。
第105章 请客到底是谁想来的?
等那一行人走远了,孟茹从孟怀宗身后站出来,欲言又止。
孟怀宗很后悔那些年没有过问妹妹的事,以致她在祖母和母亲手里荒废了,胸无点墨,连眼前巴掌大的事都看不清,却妄图走哪儿都拔尖儿,在应城给人留下了抹不去的谈资。
孟怀宗暗叹一声,能怎么办,只能掰回来点是一点了。
“有话你就说,大方一些。”
“哥你不是教我说话之前要三思么。”孟茹小声嘀咕着,这才说了,“陈老太后和徐太后都是武勋家的小姐,到陛下这里怎不一样了?”
她自诩父亲是忠远伯,掌兵镇守山西,兄长孟怀宗更是精干,年纪轻轻就是四品武将,如今又调到应城掌着一支禁军,大郢一众武勋之家中,少有如孟家这样父子一起被重用的。
从之前李家对孟家的看重拉拢,就可知孟家在军中的位置和实力。
抱着这样的想法,孟茹一直觉着她除了李家门难进,别的哪一个都拒绝不了她,包括卫王。
甚至皇帝登基后,比着陈老太后和徐太后,她觉着自己是最有希望登上后位的。
虽然在孟怀宗的看管下,她已歇了这个想法,可她还是想知道差在了哪里。
“除了先帝,高宗和陛下娶的都是心悦之人。”
“那后来不还是有了李老太后……”孟茹在兄长的逼视下,住了嘴。
孟怀宗再一次庆幸调到应城后没有同李家走近,虽然李首辅那房没参与逼宫之事,可军中自有消息渠道,他知李家二房说动的那两位禁军指挥使,背后有李首辅那一房人的推动和默许。
若逼宫事成,康王和李家二房也是白忙活一场,站出来主事的只会是李首辅一房。
卫王登基后,孟怀宗松了好大一口气,先帝一众皇子里,只有卫王最不会买李家的账,他可以不用想法子调回山西了,他实在受够了父亲后院的乌烟瘴气。
孟茹又抬头看向兄长,“哥,你说我嫁崔谡如何?”
对上孟怀宗看傻子一样的眼神,孟茹也有了自知之明,“知道了,我高攀不上。”
孟怀宗不想她心存幻想,直言道:“崔家大房不是看重门第的人家,崔谡放过话,他不想早娶,二十岁之前都不会考虑亲事,从他话里话外带出来的,他的婚事可以自主,崔家大房和崔皇后都不会干涉,他又是少年得意的,能入他眼的必得是才貌双全的,一般的就别想了。”
孟茹这回听进去了,凭她的中人之姿没有一点可能。
应城不是山西军中,她的旺家宜生养真没什么优势。
出了大中街,到了夫子庙一带,很多人捧着河灯往吴杨河放河灯许愿祈福。
夫子庙这一带临的这段吴杨河禁止建妓馆,这里就成了每年中元节和元宵节放河灯的所在。
皇帝问崔兰愔道:“去么?”
崔兰愔摇头,“往年去过了。”她满心惦记的是画舫上的赛灯会。
皇帝一眼即知,“那这就去你那云来酒楼?”
“去歇会儿也使得。”崔兰愔还想掩饰一二,“人太多了,已遇见了两拨儿熟人,这儿人更多,不定又遇上谁,我倒无所谓,就怕……”她往皇帝手上拿的糖葫芦瞅了。
皇帝随手将糖葫芦递到不言手里,“这不就好了。”
崔兰愔就知道他是故意逗自己,拖着他往前快走,“哪那么多话,走吧。”
皇帝由她拖着,忽然问了一句,“你见过孟怀宗几回?”
崔兰愔没多想就道,“就一回,我家于潜邸宴客那一回……”反应过来后,她诧异地看向皇帝,“你怎么看出来的?”
皇帝不答反问,“他又同你表示过求娶之意?”
这都能看出来,身正不怕影子斜,崔兰愔就说了,“他托人往永嘉公主那里问了一嘴,待我养情郎的事传出来,就没下文了。”
皇帝没继续往下问,哼了声,“崔二小姐的旧人倒不少。”
崔兰愔可不想叫他给扣了帽子,抓着皇帝手掰着,“你是忘了当初福宁宫里一下住进来六位闺秀的事儿吧,才那孟茹不也在?她们那会儿还守在桌边儿服侍你用膳来着,我拿出来说嘴了么?”
“是么?”也不知哪句取悦了皇帝,他抬手抵在鼻尖,想掩饰嘴边的笑意,却被崔兰愔给他的手扒下来,“记着了,你说不着我。”
皇帝煞有介事地点头,“是我不该,我记住了。”
又走了两条街,就到了贡院附近,远远望见,云来酒楼灯火通明,不断地有客人往里进。
张贵自打得了耿大有的传话,说皇后要于今晚过来用宵夜后,他就紧张得不行,这两日觉都没睡好,生怕哪里有疏漏。
那间赏吴杨河景最好的包房,他已反复打扫了不下三回,角角落落都抹得不见一丝灰尘。
甚至来订包房的客人他都要筛选了,他觉着会扰皇后清静的一律推了。
张贵很知道,自己现在也算应城一人物了,因着皇后,就算是王侯公卿之家,来了云来酒楼也得客气地喊他声“张掌柜”。
边上崔皇后拖住皇帝的衣袖,“两串!”
皇帝的大手包住皇后的小手,“别酸到牙。”
皇后摇着皇帝的手:“我放着吃。”
皇帝哄道:“再想吃,厨下随时能给你做,新鲜的才好吃。”
皇后却不说话了,只管拿那双水汪汪地美眸瞅着皇帝。
皇帝就妥协了,拿过随侍递上来的银子交给店家,“来两串。”
皇帝才接过两串糖葫芦,皇后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串在手,她扒开皇帝又要往她腰上环去的手,推着他站到前面,“还请赵四郎挡一挡,容我先小尝一口。”
皇帝反手将皇后捞到身前:“你就正大光明地吃,躲后面做什么?”
皇后眼神还在糖葫芦上挪不开眼,鼓着嘴道:“万一有人认出咱们,我不要面子的么?”
皇帝伸指往皇后的额头弹去,将触到的时候却收了力,比蜻蜓点水还轻地戳了一下,“无妨,到时就说是咱女儿馋得不行。”
皇后无语一般地看向皇帝,“表……赵四郎,你怎么总想让孩子背锅。”
皇帝却提醒,“这里别喊表叔。”
皇后翻了个白眼,“我又不是傻的。”
皇帝嘴角弯起,“崔二猛不是该勇往直前,还怕当街吃糖葫芦?”
皇后还真不躲了,拿起糖葫芦咬下来一整个山楂,嘴里含糊咽着,“也是,你都不怕毁威仪,我怕什么。”
皇帝盯着皇后三两口咽下,又咬下一整颗,忍不住问,“不酸么?”
“不酸,甜丝丝地爽口,好吃。”皇后将手里的糖葫芦串递到皇帝嘴边,“你尝一颗试试。”
皇帝躲开:“你先吃,我等会儿浅尝一口就好。”
皇后不解,“这还怎么浅尝一口?”
皇帝盯着她唇上浅笑不语。
皇后却忽然微红了脸,在皇帝鞋上碾了一脚,气急败坏地对着皇帝比了个口型。
姚瑛看得分明,竟是“色胚”二字,所以,皇帝刚才是同皇后说荤话了?
目送着那两人带着随侍们走远了,姚瑛仍久久回不过神来。
这样生动鲜活的皇帝皇后,完全颠覆了她想象。
皇帝对着皇后一点不少话,甚至还很风趣,皇后在皇帝面前没有做低伏小,也没有小意温存的,反而是很随心所欲的。
皇后私下里还叫着“表叔”,不叫表叔时,就直呼“赵四郎”,不管她怎么称呼,皇帝好似只有应着的份儿。
大街上,皇帝就会对皇后说调情的荤话,而皇后意会后还会连踩带骂地还回去。
姚瑛相信,若是在私下没人的地方,皇后怕是早揪着皇帝动手了。
皇帝皇后竟是少见的恩爱夫妻,两人孩子都有了,却比才新婚的夫妻还要如胶似漆,两人的眼神里都拉着蜜丝儿一样。
亲眼所见,那些描述皇帝皇后的传闻真是一点不沾边儿。
“走吧!”边上谭绍的呼唤将姚瑛从连篇思绪里拉出来。
对上谭绍复杂难名的目光,姚瑛以前觉着和谭绍这样相敬如宾地过着很好,这会儿却有些意难平。
“她过得很好,你该放心了吧?”
谭绍轻吁了口气,“我就知道,只要她想,就没有不成的。”
姚瑛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也听见了,她这胎是女儿,就不知几年后会是什么情形。”
谭绍仍是那句,“只要她想,都会迎刃而解。”
姚瑛很想问,“既她那样好,我又算什么呢?”话在嘴边绕了几绕,还是没有出口。
夫妻俩继续往前逛去,却没了来时的兴致。
走在前面的崔兰愔往回望了两眼,拉了皇帝一下,“还真是,谭绍和姚七小姐在咱们后头。”
皇帝的眼力自然早察觉了,随口问:“你想打招呼么?”
崔兰愔摇头,“我闲的么?”
皇帝玩笑似地问,“那不是你的旧情?”
一串糖葫芦下肚,口舌生津,崔兰愔心情大好,也不计较他的调侃,“哪门子的旧情,遥远地都像上辈子的事一样。”
皇帝看着她,“你这样不解风情,我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谁不解风情?”崔兰愔朝皇帝撇嘴,“好似你解一样?”
该是满应城的人都来逛了,走出没多远,又遇见了熟人。
对着犹豫着不知该不该拜的人,皇帝摆了手,“在外头,不必见礼。”
孟怀宗还是带着孟茹上前,兄妹俩恭谨地行了揖礼和福礼。
有兄长教着就是不一样,孟茹比福宁宫里是沉静了许多,不是那会儿大胆的做法了。
也是皇帝威仪日盛,收了在崔兰愔面前说笑的样子后,周围的人不由自主就会避着他走。
这会儿孟茹也是,扫一眼后,就赶紧低眉敛目地退到了孟怀宗身后。
孟怀宗带着孟茹避到一边,在皇帝和崔兰愔经过时,他忽然道:“崔……赵夫人,我已调崔昶回了山西。”
“多谢孟指挥了。”崔兰愔回身
致意。
第105章 请客到底是谁想来的?
等那一行人走远了,孟茹从孟怀宗身后站出来,欲言又止。
孟怀宗很后悔那些年没有过问妹妹的事,以致她在祖母和母亲手里荒废了,胸无点墨,连眼前巴掌大的事都看不清,却妄图走哪儿都拔尖儿,在应城给人留下了抹不去的谈资。
孟怀宗暗叹一声,能怎么办,只能掰回来点是一点了。
“有话你就说,大方一些。”
“哥你不是教我说话之前要三思么。”孟茹小声嘀咕着,这才说了,“陈老太后和徐太后都是武勋家的小姐,到陛下这里怎不一样了?”
她自诩父亲是忠远伯,掌兵镇守山西,兄长孟怀宗更是精干,年纪轻轻就是四品武将,如今又调到应城掌着一支禁军,大郢一众武勋之家中,少有如孟家这样父子一起被重用的。
从之前李家对孟家的看重拉拢,就可知孟家在军中的位置和实力。
抱着这样的想法,孟茹一直觉着她除了李家门难进,别的哪一个都拒绝不了她,包括卫王。
甚至皇帝登基后,比着陈老太后和徐太后,她觉着自己是最有希望登上后位的。
虽然在孟怀宗的看管下,她已歇了这个想法,可她还是想知道差在了哪里。
“除了先帝,高宗和陛下娶的都是心悦之人。”
“那后来不还是有了李老太后……”孟茹在兄长的逼视下,住了嘴。
孟怀宗再一次庆幸调到应城后没有同李家走近,虽然李首辅那房没参与逼宫之事,可军中自有消息渠道,他知李家二房说动的那两位禁军指挥使,背后有李首辅那一房人的推动和默许。
若逼宫事成,康王和李家二房也是白忙活一场,站出来主事的只会是李首辅一房。
卫王登基后,孟怀宗松了好大一口气,先帝一众皇子里,只有卫王最不会买李家的账,他可以不用想法子调回山西了,他实在受够了父亲后院的乌烟瘴气。
孟茹又抬头看向兄长,“哥,你说我嫁崔谡如何?”
对上孟怀宗看傻子一样的眼神,孟茹也有了自知之明,“知道了,我高攀不上。”
孟怀宗不想她心存幻想,直言道:“崔家大房不是看重门第的人家,崔谡放过话,他不想早娶,二十岁之前都不会考虑亲事,从他话里话外带出来的,他的婚事可以自主,崔家大房和崔皇后都不会干涉,他又是少年得意的,能入他眼的必得是才貌双全的,一般的就别想了。”
孟茹这回听进去了,凭她的中人之姿没有一点可能。
应城不是山西军中,她的旺家宜生养真没什么优势。
出了大中街,到了夫子庙一带,很多人捧着河灯往吴杨河放河灯许愿祈福。
夫子庙这一带临的这段吴杨河禁止建妓馆,这里就成了每年中元节和元宵节放河灯的所在。
皇帝问崔兰愔道:“去么?”
崔兰愔摇头,“往年去过了。”她满心惦记的是画舫上的赛灯会。
皇帝一眼即知,“那这就去你那云来酒楼?”
“去歇会儿也使得。”崔兰愔还想掩饰一二,“人太多了,已遇见了两拨儿熟人,这儿人更多,不定又遇上谁,我倒无所谓,就怕……”她往皇帝手上拿的糖葫芦瞅了。
皇帝随手将糖葫芦递到不言手里,“这不就好了。”
崔兰愔就知道他是故意逗自己,拖着他往前快走,“哪那么多话,走吧。”
皇帝由她拖着,忽然问了一句,“你见过孟怀宗几回?”
崔兰愔没多想就道,“就一回,我家于潜邸宴客那一回……”反应过来后,她诧异地看向皇帝,“你怎么看出来的?”
皇帝不答反问,“他又同你表示过求娶之意?”
这都能看出来,身正不怕影子斜,崔兰愔就说了,“他托人往永嘉公主那里问了一嘴,待我养情郎的事传出来,就没下文了。”
皇帝没继续往下问,哼了声,“崔二小姐的旧人倒不少。”
崔兰愔可不想叫他给扣了帽子,抓着皇帝手掰着,“你是忘了当初福宁宫里一下住进来六位闺秀的事儿吧,才那孟茹不也在?她们那会儿还守在桌边儿服侍你用膳来着,我拿出来说嘴了么?”
“是么?”也不知哪句取悦了皇帝,他抬手抵在鼻尖,想掩饰嘴边的笑意,却被崔兰愔给他的手扒下来,“记着了,你说不着我。”
皇帝煞有介事地点头,“是我不该,我记住了。”
又走了两条街,就到了贡院附近,远远望见,云来酒楼灯火通明,不断地有客人往里进。
张贵自打得了耿大有的传话,说皇后要于今晚过来用宵夜后,他就紧张得不行,这两日觉都没睡好,生怕哪里有疏漏。
那间赏吴杨河景最好的包房,他已反复打扫了不下三回,角角落落都抹得不见一丝灰尘。
甚至来订包房的客人他都要筛选了,他觉着会扰皇后清静的一律推了。
张贵很知道,自己现在也算应城一人物了,因着皇后,就算是王侯公卿之家,来了云来酒楼也得客气地喊他声“张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