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86节
  “我自己走着就好,你去服侍陛下吧。”姜氏低声婉拒着。
  “陛下让我看多顾着夫人。”不言坚持扶着她,一行人进了崔晟待客的前厅。
  崔晟恭请皇帝上座,皇帝却退后一步,“请崔大人和夫人上座。”
  一家子更摸不着头绪了,皇帝不让参拜已让他们忐忑不已了,这会儿又让出上座,崔晟和崔谡都见过几回皇帝,之前他没这样亲和啊!
  父子俩一起看向钱和,盼他给些提点或是示意。
  钱和左右为难,他和崔晟兄弟相称,两边已是通家之好一样,可皇帝站在这儿,他说了就是拆皇帝的台。
  还好皇帝开了口,“钱和,奉崔大人和夫人高坐了。”
  钱和只得捏着鼻子站出来,推着崔晟往中间主位上坐了,“今儿的事,必得你两位坐这里,先别问,等坐了陛下才好行事。”
  他又请姜氏坐到了方案左首,一家子都信他,夫妻俩只得半虚着坐了。
  皇帝迈到两人面前,站定后深揖行了大礼,崔晟和姜氏魂儿都要惊出来,就要离座拜回去,被早防着的钱和同不言一左一右扶着坐稳了。
  皇帝手一抬,边上谷丰从腰间抽出个戒尺捧到皇帝手上,皇帝拿了也是双手递到崔晟面前,“我是来请罪的,还望崔大人不要手下留情。”
  崔晟不会同人交往,却不是驽钝不通的,相反,很多事他留心了很快就会明了,这会儿他已觉出不对。
  想到一直没动静的崔兰愔,皇帝又突然造访,一点架子都没摆,处处都透着不寻常。
  崔晟没接戒尺,反问道,“还望陛下讲明是何事,是愔姐儿那里有什么不好么?”
  姜氏以为是崔兰愔落胎没落好,声音都颤了,“愔姐儿还好吧?”
  崔兰芝和崔谡崔戬也大胆往前来了,都是一脸的惶急。
  皇帝将手中戒尺交给钱和,再行了一礼,说道,“愔姐怀上了,我是孩子的父亲。”
  他这一句就跟一道焦雷炸在了头顶,一家人茫然四顾后,理解了皇帝话中的意思后,一帮老实人就爆发了。
  “欺负我女儿,皇帝我也一样打。”崔晟夺过钱和手里的戒尺就要上前抽皇帝,被姜氏死死抱住腰,“他是皇帝,打了咱们都得赔命,愔姐儿还需咱们接回来呢。”
  那边崔谡将手指掰得咔咔响,“爹你力气小,让我来。”
  他迈步上前,噗通一声先往皇帝面前跪了,“臣的二姐于臣是仅次于父母的存在,她受了委屈,臣万死也是要替她找回来的,只臣的一身功夫都是陛下恩典来的,如此,待臣冒犯了陛下后,陛下就将臣发配边关,臣就用这一身功夫同胡虏拼杀至死,好歹别让臣这一身的功夫白瞎了。”
  话落,他杀气腾腾地捏着拳头就要往皇帝身上招呼,而皇帝也是不躲不避地等着。
  洪佶学着姜氏,扑上去死死箍着崔谡,“你先等等。”
  崔兰芝和崔戬又一起过去拖着洪佶,气愤质问道,“你帮着外人!”
  洪佶死撑着不撒手,费力地解释着,“要是愔姐儿和他情投意合,打完了咱们再怎么面对愔姐儿,先问清楚了。”
  他这一说,给屋里的一团乱暂时止住了,钱和顾不上抹汗,连连点头,“总算有一个明白的,陛下要是带着一身伤回去,愔姐儿正养胎呢,哪见得了这些。”
  皇帝出来前,已叮嘱过,他要由着崔家大房的人打骂,让哪个也别出来拦着。
  对上皇帝不赞同的神色,钱和正色道,“陛下要是被打了回去,愔姐儿怕是要在陛下面前不自在了。”
  钱和又喊了不言,“不言,出门前二小姐是怎样态度?”
  不言这会儿也觉着皇帝的安排不贴切了,忙道,“出门前,二小姐选了又选,才让陛下换的这一身,又吩咐我帮着多描补。”
  皇帝于世俗的人情往来就是不通的,这下也不确准了,“女婿来请罪,不是要拿出最大的诚意么?”
  皇帝看来,他由着崔家大房打了出气,就是最大的诚意。
  “我的陛下欸,可不是这个理儿。”钱和哭笑不得,“办喜事都是喜喜兴兴的,动手了意头可不好,以后还怎么和和美美一家亲呢。”
  不言犹豫了一下,小声提醒皇帝道,“我觉着二小姐会让陛下继续睡外间……”
  一家人总算听明白了,崔晟问向钱和,“两个是你情我愿?”
  钱和点头,“早前我都问过愔姐儿了,是……”想到崔兰愔那些话,他一时不知该怎么恰当地说出来。
  皇帝没让他为难,自己说道,“愔姐儿想一年后出宫,我们就瞒着了。”
  皇帝的语气,分明是,这个瞒着不是出自他本意。
  想到崔兰愔宫里宫外来去自如着,皇帝的潜邸随她住,六品的长史仍留在府里供她差遣,就是永嘉公主这样真正的金枝玉叶都要求她办事,哪里有勉强的样子。
  这下又都过意不去了,请皇帝上座,皇帝坚持不肯,到底崔晟和姜氏坐了主位,皇帝于东首坐了。
  崔晟和姜氏想到软糯可爱的洪芬,这就要再添一个外孙或是外孙女了,还是一直以为不能生养的崔兰愔生的,于崔家大房来说,简直是双喜临门了。
  就是孩子的爹是皇帝这事儿,还是有些消化不来。
  一直当皇帝是崔兰愔的好表叔,从没往那上头想,现在两人不但好上了,还有了孩子,心里真是很难回转。
  崔晟见皇帝虽比前几回召见时话多了些,却也没比闷葫芦强多少,若没有钱和这些帮着分说,凭着皇帝说一句藏半句的,一家子又是脑子不会转弯的,怕是到这会儿也解不开误会。
  崔兰
  愔却是爱说爱笑的,一家子实在想不明白,这样性情迥异的两个人是怎么好上的。
  皇帝自称“女婿”,一心要守女婿的礼,崔晟和姜氏就觉着面前一座高山凌然堵在那儿,没办法淡定以对。
  崔晟记起来,“皇室里不许有错辈儿的婚事,现在是什么章程?”
  皇帝回了句长的,“今日主要是来向岳父岳母请罪,随后会正试遣媒过来,一应的仪式礼节都不会少。”
  怕会错了意,崔晟和姜氏犹豫着问不出口。
  钱和笑道,“陛下已将皇后凤印给了愔姐儿,陛下要迎愔姐儿做皇后。”
  这一会儿起起伏伏的,从惊吓到惊喜,姜氏觉着再来一遭她就该躺下了,“愔姐儿要做皇后?”
  什么时候做皇后成了这样简单的事?不得选了又选,宫中朝中争执到精疲力尽了才会有结果?
  姜氏这样不通朝事的都知道,崔晟就更要怀疑了,“错辈儿的婚事,朝臣们那里要通不过……”
  皇帝回道,“岳父安心,我自有安排。”
  皇帝真是能人所不能,这就开始喊岳父母了,一点没有毛脚女婿的样子,想到自己当初的紧张笨拙,洪佶很是钦佩。
  对着这样连“朕”都不称了的皇帝,岳母看女婿,越看越顺眼,没多会儿,姜氏就觉着皇帝年纪虽大了些,话少了些,同二女儿还是有些般配的。
  皇帝很快察觉了这一点滴的变化,他对姜氏道,“我和愔姐儿的婚礼不能少了舅父,不日舅父一家就会到应城。”
  姜氏的兄长于广西梧州通判任上已八年,因着两家的日子都不宽裕,八年来竟是一面未见。
  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姜氏还想着明年找个时候往梧州探回亲,没想到皇帝就要调兄长一家回应城了。
  姜氏喜极而泣,“托陛下的福,我们兄妹能团聚了。”
  随后皇帝交代了一番,一家子开始没能完全领会,由洪佶解释了,知道皇帝已有了诸多准备,又安心了许多。
  临走,皇帝又邀了一家子几日后进宫陪崔兰愔说话,经过洪佶身边时,皇帝说道,“我等廉方明岁高中。”
  直到晚上,洪佶还没能从激动中走出来,拉着崔兰芝一会儿一句,“陛下金口玉言,我明年兴许就中了。”“我竟同陛下做了连襟!”“陛下知道我的表字。”
  还有崔冕和常氏闻讯赶来,得知皇帝已走的扼腕失态样子,崔兰芝都能理解,她也一样不平静,亲妹妹做了皇后意味着什么,就算她从未想过攀附,都忍不住想了很多很远。
  边上洪佶恢复了些,握着她手道,“岳父和谡哥儿两个太单薄了,回头我要狠狠用功了,戬哥儿那里也是,咱们一家子得快点立起来给愔姐儿做靠,皇后不是那么好当的。”
  崔兰芝回握住他的手,“你安心带着戬哥儿读书,我会帮娘管家,带好芬哥儿。”
  皇帝于傍晚时分往崔家大房去了一趟的消息,在崔家大房左右邻居的奔走相告下,都没过晚,很多人家都知晓了。
  都在猜,可能皇帝是觉着崔二小姐养在他那里,如今崔二小姐怀了孩子,皇帝觉着他没管好,所以专程来向崔家大房解释了?
  再想到冯阁老说了崔二小姐孩子一句“私孩子”,就被皇帝赏了二十杖送回家了,后面能不能保住差事还两说。
  皇帝怎么就对崔二小姐如此偏爱,实在让人不能理解。
  有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女眷,还往姚家去问了,不想姚家四夫人说漏了嘴,“四月的时候我家的几个孩子同二小姐几姐弟往天福寺赏樱,那会儿崔家大小姐给二小姐求了个上上签,说是能嫁贵婿的签,只孩子们回来给我学,倒像是形容凤命的签……唉,瞧我的嘴,不说了,不说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出了姚家,那女眷四处学舌后,又招集了一帮往天福寺去问,不想解签的僧人还真记得,“太宗曹皇后后,多少年了这根签再没被人求到过,那日被求到后,空寂大师还特意问了,没多久好似卫……陛下使人找过空寂大师,后面如何了就不是我等能知晓的了。”
  那竟是一支凤命签,却被崔二小姐求到了,然后皇帝还使人找过空寂大师,如今崔二小姐怀孕了,皇帝听不得人讲“私孩子”,宫里多一步都不走动的人却出宫去了趟崔家大房,天爷呀,那孩子不会是皇帝的吧!
  第94章 威胁二小姐出马
  十二月八日朝会,有佥都御史狄年对上询问,“陛下,外头谣言纷起,都说崔二小姐怀的是陛下的孩子,若置之不理,恐折损陛下的天颜,需得陛下对外有个说法才是。”
  他又道,“帝德昭昭,四海承辉,陛下的光伟代表的是国事,不仅仅是家事私事。”
  大殿里霎时肃静起来,前有韩阁老,后有冯阁老,都因着妄议陛下的私事被打回家养伤去了,狄年真有胆呐!
  盘腿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往下看了圈,哼了声,“光伟?”
  朝臣们都是敛气息声,唯有狄年固执地站那里,等着皇帝一个回答。
  皇帝这回没有发作,坦荡承认道,“孩子是朕的。”
  大殿里喧哗开来,抽气声、惊呼声此起彼伏着。
  隐约猜到,和皇帝亲口承认是两回事!
  在他们眼里清心寡欲,本元殿和延华殿里连个宫女都不允许存在的皇帝,私下里却和崔二小姐有私情,连孩子都怀上了。
  大郢皇室不允许有隔辈婚,皇帝明知道还没控制自己,被问道就直接了当承认了,这是要置礼法规矩于何地?
  更甚的是,于满殿哗然中,皇帝就点了礼部古尚书上前,“朕要立工部员外郎崔大人家的二小姐为后,礼部着手筹备吧。”
  皇帝要立崔二小姐为后?不说辈分上不允许,就是允许,同人未婚先孕的女子怎堪为后!
  古志硬着头皮上前,于六部轮换中,他才从户部侍郎升到礼部尚书没几日,还没坐稳就遇上这样棘手的局面,他这是应还是不应?
  想到皇帝无所不知的脑子,他忽然在想,皇帝是不是为着这一刻才给他提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上?
  之前小女儿和申阁老家的孙女等六人被宣宁帝挑出来送到福宁宫,做为卫王妃妾的后选,别无他法之下,他和申阁老打听着崔二小姐的酒楼和点心铺子开业,打发仆从往点心铺子买了好些点心分给众亲友,算是给崔二小姐捧了场。
  原没抱着多大的希望,不想第二日,当时还是卫王的陛下就发话让六位备选的闺秀都回了家。
  之前他和申阁老没少往卫王面前晃悠,可理好政事后,卫王不是打盹就是打坐,连搭句话都不能。
  所以,小女儿得以回家,必是因着他们往崔二小姐那里捧场,崔二小姐找卫王提了,卫王才有闲心管这样事儿。
  于崔二小姐,他和申阁老是欠着她人情的。
  可隔辈婚是大郢皇室越不过去的规矩,太宗时定王的例子摆在那里呢,这让他怎么接皇帝差事。
  接了,他就要成为众矢之的,御史们就要往死了参他,一个阿谀媚上的名声是落定了。
  可不接,就是大不敬,以皇帝的脾气,他的下场不会比韩阁老和冯阁老好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