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1节
陈太后抄好了一行,搁了笔:“今儿就这样,收了吧。”
高姑姑上前给应物事都收了,陈太后招手叫崔兰愔近前,“坐吧,下回不用拘谨,我抄经是为着静心,抄坏了再抄就是。”
“您抄了这些年也就那样,叫我说该换样了。”夏姑姑推着崔兰愔在离炕边最近的锦凳上坐了。
“是啊!”陈太后低叹了声,转向崔兰愔,“原以为卫王是个冷心冷肺的,却一再为你的事上心破例,我竟错看了他。”
崔兰愔怕陈太后有所误会,“表叔用了我提去的点心,他是吃人嘴软却不过。”
陈太后被她逗笑了:“你这孩子确实讨喜,还怕我难为你那好表叔么?”
她摆摆手道,“我只是有感而发,五岁时的事他都记着,好的坏的……你祖母给你结了个善缘呐!”
第14章 不用扮丑了又打了回秋风
昨天青麟送出来的时候,崔兰愔又问了,才知道姚家小一辈就去了卫王府,卫王也都没见。
其实这才符合卫王的行事,只为何待她不同呢,崔兰愔回去后想了很久,也想到了会不会是因为谭氏。
这会儿陈太后如此说,果然就是了。
“我小时候曾听祖母偶尔提了一嘴,说当年姚妃在时她往宫里去过几回。”
“若只是普通来往,卫王府的大门你可进不去,卫王就不是会同人走亲戚的。”陈太后大略说了,“当年他们母子处境艰难,别个都避着走,就你祖母还去走动,后来姚妃去了,该是你祖母指点卫王来找的我……”
只这么寥寥数语,崔兰愔已能想像当年的惊心动魄。
看出她不好接话,夏姑姑过来指着她身上道,“你这一身搭的好看。”岔开了话。
崔兰愔这回穿的就是那匹石榴红妆花做的方领短衫,下身是一条墨青百迭裙,恰好压住上身的浓丽,头上还是陈太后寿宴戴的那个累丝金嵌玉海棠花分心,耳上是一对小小的赤金万字形耳钉,明明是中规中矩的打扮,雪肤乌发下却是那样清丽婀娜,坐在那里自成一幅华美万千的仕女图。
陈太后欣赏的目光落到她的脸上时,“你脸上故意擦的暗粉?”
“何止脸上。”夏姑姑撩起崔兰愔厚厚的头发帘,“这头帘还有这粗眉毛都多难看,她是生怕自己不丑呢。”
“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头回见。”陈太后来回仔细打量着崔兰愔,说了实话,“我原最厌如你这样长相的,仗着自己脸好什么都抢,觉着什么好的都该可着她来,却还要矫揉造作地说是不得以,什么都做尽了还要占着好名声……呵……”
这样明显是意有所指的话,崔兰愔不敢听下去了:“太后是头回见我这样憨大胆的吧,我祖母在时就说我是男胎错投了女胎,让我掩着点儿脸,省得人家被我的脸唬住当我是娇妻娶了,那因果就大了。”
回转来的高姑姑正指挥着小内侍往炕桌上摆点心果子,一下绷不住笑倒在锦凳上,指着夏姑姑道:“快帮我给这孩子嘴堵住,再由着她说下去我要趴地上了。”
夏姑姑也正笑的揉肚子,闻言真走过来,手掌要触到崔兰愔脸颊时,“这嫩豆腐似的我下不去手。”只在她脸上轻点了下,“就没见过姑娘家这样大方说婚嫁的,还娇妻,你知道娇妻是哪样的啊?”
“我知道啊,娇滴滴的娘子呗。”
“我才的经白抄了,有她在没个静心。”陈太后笑出了声,才那点惆怅不平就散了。
“拿过来吧。”太后对高姑姑吩咐道。
高姑姑应着出了偏殿,很快拿着个小檀木匣子呈给太后。
太后打开来看了一会儿,递给崔兰愔,“是我做姑娘时家常戴的,不值什么,拿去戴吧。”
崔兰愔看过去,里面装着两套首饰,珍珠头花并一对儿珍珠耳坠,精巧之极的镂空金丝亭阁分心并一对儿镂空金丝宫灯耳坠,珍珠都是小珠,金丝亭阁分心也很小巧,这两套首饰在用料上不见贵重,难得的是别致的样式和精湛的工艺,低调又不寻常,世家高门里闺中贵女们所戴的首饰都是如此。
陈太后既给了,就不得推辞,崔兰愔双手接过:“来一回都不走空,论打秋风,我说第二,保准没人敢称第二。”
陈太后没想到崔兰愔会这样自我调侃,这个姑娘一再的让她刮目相看,遂道:“你小孩子家家的哪就知道打秋风了,没你引出来,我还当卫王是个养不熟的,这会儿我有数了,将来不至于没下场,你就当这是谢礼吧。”
又往她脸上看了一瞬,道,“往后不用扮丑了,他那表叔不是当摆设的。”
后面陪着陈太后用了点心,看着到用膳的时候,夏姑姑带着小太监亲自送了崔兰愔到了下马桥处,路上遇见的太监宫女都一再地注目。
临上马车的时候,夏姑姑拉着崔兰愔的手道,“你来这两趟,太后笑的比前面一个月加起来都多,要是得空就常来吧。”
崔兰愔应了,知道她都是为给自己做脸,还是没有当真。
眼瞧着就到家了,忽然马车一个急停,耿大有在外面说,“二小姐无事吧,有个蒙着头的突然窜出来往车上撞。”
“我无事,你快去瞧,那人若是伤了就赶紧送医馆。”
耿大有应了,没多会儿回来,挨着车窗边悄声回道:“二小姐,是刘黑皮。”
刘黑皮这样子明显不是碰巧撞上的,崔兰愔就道:“咱们先进府,回头你悄悄出来看是怎么回事。”
耿大有就往前面叫门房开门去了。
车里崔兰愔给帘子撩开一丝缝隙,不远处,刘黑皮想接近又顾忌的样子,竟有些可怜巴巴的。
白麟不在,昨儿出来的时候崔兰愔就问了青麟,说了刘黑皮还使漕帮的船工往茶铺子照顾她生意的事,青麟根本不当回事,“些许银钱,给二小姐铺子里的伙计压惊都不够,随他去吧。”
青麟那样说,崔兰愔就知道刘黑皮的大礼还没接完。
下了马车,她先没回后头,而是去了前厅东间理事的地方等着。
东间里才坐定,耿大有就回了,进来回她:“二小
姐,那个刘黑皮差点都要给我跪着了,死求活求地说想来给二小姐请安,那样子像遇到过不去的大事了,我好说歹说他也不肯走,还说反正都是没活路,二小姐要不见他,只好往咱门口跪着了,我就跟他直说白爷给咱了牌子,他要不走我就去找白爷出面,不想一提白爷,他对着我哭得眼泪鼻涕糊了一脸,说他就是想请二小姐帮着给白爷带话,若二小姐不肯见他,他只好去投了吴杨河,他死了活该,就可怜了他一家上下老小如何的。”
崔兰愔很好奇白麟他们做了什么?
刘黑皮这样明显是急病乱投医,又知道她能找到白麟他们,只怕她前脚打发耿大有往卫王府去,后脚他就跟上了,只能先敷衍了给人支走再说。
“你去清了门房,我过去见他。”
耿大有也觉着这样好些,匆匆往门房处去安排了。
又等了一刻,耿大有过来请,崔兰愔带着艾叶跟着去了门房那边给上门的人等回话的屋子。
崔兰愔才一进门,刘黑皮上来深揖到底,“求崔二小姐帮我给白爷带话,以后二小姐但有差遣,在下绝不推脱。”
“刘爷怕是误会了,白爷给我留牌子是为着那天牵连了我,那牌子我至今也未动用过,带话可以,旁的我无能为力,所以话带到后,还望刘爷不要往这里来了。”
“我知道,我知道,二小姐能帮我带到话已是感激不尽。”
“那刘爷说吧,要我带什么话?”
刘黑皮可能是无人可诉,崔兰愔一问,他给有的没的都说了出来,“耿兄弟回来跟二小姐学了吧,那日我带着人堵着定国公世子骂,还给他身边的护卫都打了,就是为着这桩事,定国公府现知会了五城马司要搜我出来,前几日还能躲船上,昨儿开始五城兵马司的人连进出的船也要查了,就东城这里怕惊扰了贵人们只堵了关键的几个路口,这样下去我在应城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可我已将整个身家都带来投了……”
崔兰愔实在听不得他这样没完没了:“刘爷叫我带话是想见白爷么?”
刘黑皮忙不迭点头:“外头行走了这么些年,我眼力还是有的,白麟提起定国公府一点不当回事,赵爷又是对那般做派,他身后定有高门大户撑着,原我是想请二小姐帮我打听下赵爷身后关着哪家,现二小姐能给白爷代话就更好了,求二小姐帮我多说几句好话,请白爷务必见我一回。”
卫王往姚家迁居宴去,肯定有带麟字的跟着,到时让耿大有找去说了也不会引人注意。
“三十日前会给你带到,刘爷等着吧。”
“不能再早些么?”
“那刘爷还是找别人吧。”
刘黑皮忙陪了笑:“我等二小姐好消息。”
第15章 礼遇姚家花园遇小内侍问“二小姐安”……
三月二十九,万事皆宜,听说姚家要办迁居宴,陛下早早发话三十日的休沐往前一日,除了李家,还没别家有这样的体面。
陛下发话后,李家主动同姚家要了请柬,说要来姚家的迁居宴。
卫王五岁上,宣宁帝迎了李太后的堂侄女入宫封为淑妃,摆明了想让李淑妃生个李家血脉的皇子,姚家身为卫王的外家就有些不尴不尬了,为避开李家才退回苏州。
李淑妃已生了端王,李家也已权倾朝野,犯不着再压着姚家了,如此同卫王结个好何乐而不为呢。
虽说李首辅不会出面,却已是非比寻常了,本来可来可不来的人家也都要来了。
时候还早,姚府前的巷道里各府马车已排起了长龙,管事们带着仆从一路排到巷子口,忙碌地来回通禀并引领车驾停靠。
大门洞开处,姚府的几位公子在门口迎客,小姐们则在二门里,热情地往府里让着客人们。
姚家是江南望族,在姚家族学附学考出来的官员就不少,姚家在仕林中的号召非同一般。
纵
姚家退了多年,影响仍在,姚家宴客还是原来的规矩,老爷辈的一般不会出来迎客,就连李家人来也一样,由姚五公子引着进了大门,姚三老爷并姚五老爷迎出半个院子,没人会觉着不妥。
一般宴客,未正的时候能来的客人该都到了,门口迎客的主家人就会回去,只留管事在门口看着。
这会儿姚家的几位公子仍搁那儿候着,来客们就知道这是等着卫王呢。
来了才知道,姚家四房的太夫人由儿媳和两个孙辈服侍着于昨日傍晚到了应城。
四房不同别个,姚妃出自四房,四房的太夫人是姚妃嫡亲的嫂子,卫王的亲舅母。
本朝重礼法,从皇帝起都会尊让母族的长辈,所以卫王无论如何都会来。
果然,没得一会儿,守在巷子口的管事望见了卫王的车驾,忙跑回去禀了姚家的几位公子,姚五公子忙遣人回去告诉了,很快姚三老爷并姚五老爷快步迎出了府门外。
几回下来,姚家已略知卫王的脾性,见礼后也不同他搭话,一行人簇拥着他入了府。
正要引着卫王往男宾处去,卫王停住了,身边的内侍代他说道,“王爷想先去给四房的太夫人请安。”
时下虽不像前朝那样讲男女大防,一家子亲戚男女欢坐一堂叙话宴饮都是有的。
可如今日这样正式的宴会却要守着礼法规矩,男女是要分席而坐的。
宴毕,未婚的男女倒是可以一处游戏赏园,不过都是隔着丫鬟仆妇们,想挨近些是不能够的。一般有意结亲的人家都会借此机会让两方的小儿女相看。
只是略站一会儿,往女眷处倒不用特意避开。
于是姚家一众老爷公子陪着卫王往女眷处去了。
女眷们的宴饮处设在姚府花园的影霞轩,那里最轩阔敞亮,带着能开合敞窗的连廊四面延伸得幽远,一年四季都合适赏景设宴。
影霞轩内遍植名贵的花木,其间点缀着奇巧玲珑的山石,一脉清澈的碧水时隐时现,几树西府海棠和廊下的名品牡丹正盛放着。
来了才知道,这处宅子不是姚家现置的,而是姚家的祖产。
这就是有传承的世家大族的底蕴,手里掌握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如此也就能理解当年李家为何那样忌惮姚家了。
见识了这样的姚家,崔兰愔心底的那点意难平彻底没了,项氏选姚家结亲才是明智的,谭绍的子孙后代以后必会是谭家最显的一支了。
今儿崔家大房五人均是陈太后所赐料子做的新衣,一家子本就个顶个好看,新衣裳抬得人越发好看了,于如云的宾客中很是显眼,因着不常往外走动,引来不少人打听是哪一家的。
姜氏于衣裳样式上极有巧思,那匹石榴红妆花愣是让她给崔兰愔姐妹各出了一件短衫外,又一人出了件褙子。
崔兰愔今儿上身是及腰的石榴红妆花褙子,下着玉色的宽襕裙,配的那套珍珠首饰。
得陈太后说了卫王不是摆设,让她不用扮丑后,崔兰愔听进去了,好好的谁乐意往脸上涂厚粉,她脸嫩,每回洗了脸上都要红痒两日,所以今儿来她就没敷粉没描眉,只唇上沾了点点口脂就出来了。
高姑姑上前给应物事都收了,陈太后招手叫崔兰愔近前,“坐吧,下回不用拘谨,我抄经是为着静心,抄坏了再抄就是。”
“您抄了这些年也就那样,叫我说该换样了。”夏姑姑推着崔兰愔在离炕边最近的锦凳上坐了。
“是啊!”陈太后低叹了声,转向崔兰愔,“原以为卫王是个冷心冷肺的,却一再为你的事上心破例,我竟错看了他。”
崔兰愔怕陈太后有所误会,“表叔用了我提去的点心,他是吃人嘴软却不过。”
陈太后被她逗笑了:“你这孩子确实讨喜,还怕我难为你那好表叔么?”
她摆摆手道,“我只是有感而发,五岁时的事他都记着,好的坏的……你祖母给你结了个善缘呐!”
第14章 不用扮丑了又打了回秋风
昨天青麟送出来的时候,崔兰愔又问了,才知道姚家小一辈就去了卫王府,卫王也都没见。
其实这才符合卫王的行事,只为何待她不同呢,崔兰愔回去后想了很久,也想到了会不会是因为谭氏。
这会儿陈太后如此说,果然就是了。
“我小时候曾听祖母偶尔提了一嘴,说当年姚妃在时她往宫里去过几回。”
“若只是普通来往,卫王府的大门你可进不去,卫王就不是会同人走亲戚的。”陈太后大略说了,“当年他们母子处境艰难,别个都避着走,就你祖母还去走动,后来姚妃去了,该是你祖母指点卫王来找的我……”
只这么寥寥数语,崔兰愔已能想像当年的惊心动魄。
看出她不好接话,夏姑姑过来指着她身上道,“你这一身搭的好看。”岔开了话。
崔兰愔这回穿的就是那匹石榴红妆花做的方领短衫,下身是一条墨青百迭裙,恰好压住上身的浓丽,头上还是陈太后寿宴戴的那个累丝金嵌玉海棠花分心,耳上是一对小小的赤金万字形耳钉,明明是中规中矩的打扮,雪肤乌发下却是那样清丽婀娜,坐在那里自成一幅华美万千的仕女图。
陈太后欣赏的目光落到她的脸上时,“你脸上故意擦的暗粉?”
“何止脸上。”夏姑姑撩起崔兰愔厚厚的头发帘,“这头帘还有这粗眉毛都多难看,她是生怕自己不丑呢。”
“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头回见。”陈太后来回仔细打量着崔兰愔,说了实话,“我原最厌如你这样长相的,仗着自己脸好什么都抢,觉着什么好的都该可着她来,却还要矫揉造作地说是不得以,什么都做尽了还要占着好名声……呵……”
这样明显是意有所指的话,崔兰愔不敢听下去了:“太后是头回见我这样憨大胆的吧,我祖母在时就说我是男胎错投了女胎,让我掩着点儿脸,省得人家被我的脸唬住当我是娇妻娶了,那因果就大了。”
回转来的高姑姑正指挥着小内侍往炕桌上摆点心果子,一下绷不住笑倒在锦凳上,指着夏姑姑道:“快帮我给这孩子嘴堵住,再由着她说下去我要趴地上了。”
夏姑姑也正笑的揉肚子,闻言真走过来,手掌要触到崔兰愔脸颊时,“这嫩豆腐似的我下不去手。”只在她脸上轻点了下,“就没见过姑娘家这样大方说婚嫁的,还娇妻,你知道娇妻是哪样的啊?”
“我知道啊,娇滴滴的娘子呗。”
“我才的经白抄了,有她在没个静心。”陈太后笑出了声,才那点惆怅不平就散了。
“拿过来吧。”太后对高姑姑吩咐道。
高姑姑应着出了偏殿,很快拿着个小檀木匣子呈给太后。
太后打开来看了一会儿,递给崔兰愔,“是我做姑娘时家常戴的,不值什么,拿去戴吧。”
崔兰愔看过去,里面装着两套首饰,珍珠头花并一对儿珍珠耳坠,精巧之极的镂空金丝亭阁分心并一对儿镂空金丝宫灯耳坠,珍珠都是小珠,金丝亭阁分心也很小巧,这两套首饰在用料上不见贵重,难得的是别致的样式和精湛的工艺,低调又不寻常,世家高门里闺中贵女们所戴的首饰都是如此。
陈太后既给了,就不得推辞,崔兰愔双手接过:“来一回都不走空,论打秋风,我说第二,保准没人敢称第二。”
陈太后没想到崔兰愔会这样自我调侃,这个姑娘一再的让她刮目相看,遂道:“你小孩子家家的哪就知道打秋风了,没你引出来,我还当卫王是个养不熟的,这会儿我有数了,将来不至于没下场,你就当这是谢礼吧。”
又往她脸上看了一瞬,道,“往后不用扮丑了,他那表叔不是当摆设的。”
后面陪着陈太后用了点心,看着到用膳的时候,夏姑姑带着小太监亲自送了崔兰愔到了下马桥处,路上遇见的太监宫女都一再地注目。
临上马车的时候,夏姑姑拉着崔兰愔的手道,“你来这两趟,太后笑的比前面一个月加起来都多,要是得空就常来吧。”
崔兰愔应了,知道她都是为给自己做脸,还是没有当真。
眼瞧着就到家了,忽然马车一个急停,耿大有在外面说,“二小姐无事吧,有个蒙着头的突然窜出来往车上撞。”
“我无事,你快去瞧,那人若是伤了就赶紧送医馆。”
耿大有应了,没多会儿回来,挨着车窗边悄声回道:“二小姐,是刘黑皮。”
刘黑皮这样子明显不是碰巧撞上的,崔兰愔就道:“咱们先进府,回头你悄悄出来看是怎么回事。”
耿大有就往前面叫门房开门去了。
车里崔兰愔给帘子撩开一丝缝隙,不远处,刘黑皮想接近又顾忌的样子,竟有些可怜巴巴的。
白麟不在,昨儿出来的时候崔兰愔就问了青麟,说了刘黑皮还使漕帮的船工往茶铺子照顾她生意的事,青麟根本不当回事,“些许银钱,给二小姐铺子里的伙计压惊都不够,随他去吧。”
青麟那样说,崔兰愔就知道刘黑皮的大礼还没接完。
下了马车,她先没回后头,而是去了前厅东间理事的地方等着。
东间里才坐定,耿大有就回了,进来回她:“二小
姐,那个刘黑皮差点都要给我跪着了,死求活求地说想来给二小姐请安,那样子像遇到过不去的大事了,我好说歹说他也不肯走,还说反正都是没活路,二小姐要不见他,只好往咱门口跪着了,我就跟他直说白爷给咱了牌子,他要不走我就去找白爷出面,不想一提白爷,他对着我哭得眼泪鼻涕糊了一脸,说他就是想请二小姐帮着给白爷带话,若二小姐不肯见他,他只好去投了吴杨河,他死了活该,就可怜了他一家上下老小如何的。”
崔兰愔很好奇白麟他们做了什么?
刘黑皮这样明显是急病乱投医,又知道她能找到白麟他们,只怕她前脚打发耿大有往卫王府去,后脚他就跟上了,只能先敷衍了给人支走再说。
“你去清了门房,我过去见他。”
耿大有也觉着这样好些,匆匆往门房处去安排了。
又等了一刻,耿大有过来请,崔兰愔带着艾叶跟着去了门房那边给上门的人等回话的屋子。
崔兰愔才一进门,刘黑皮上来深揖到底,“求崔二小姐帮我给白爷带话,以后二小姐但有差遣,在下绝不推脱。”
“刘爷怕是误会了,白爷给我留牌子是为着那天牵连了我,那牌子我至今也未动用过,带话可以,旁的我无能为力,所以话带到后,还望刘爷不要往这里来了。”
“我知道,我知道,二小姐能帮我带到话已是感激不尽。”
“那刘爷说吧,要我带什么话?”
刘黑皮可能是无人可诉,崔兰愔一问,他给有的没的都说了出来,“耿兄弟回来跟二小姐学了吧,那日我带着人堵着定国公世子骂,还给他身边的护卫都打了,就是为着这桩事,定国公府现知会了五城马司要搜我出来,前几日还能躲船上,昨儿开始五城兵马司的人连进出的船也要查了,就东城这里怕惊扰了贵人们只堵了关键的几个路口,这样下去我在应城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可我已将整个身家都带来投了……”
崔兰愔实在听不得他这样没完没了:“刘爷叫我带话是想见白爷么?”
刘黑皮忙不迭点头:“外头行走了这么些年,我眼力还是有的,白麟提起定国公府一点不当回事,赵爷又是对那般做派,他身后定有高门大户撑着,原我是想请二小姐帮我打听下赵爷身后关着哪家,现二小姐能给白爷代话就更好了,求二小姐帮我多说几句好话,请白爷务必见我一回。”
卫王往姚家迁居宴去,肯定有带麟字的跟着,到时让耿大有找去说了也不会引人注意。
“三十日前会给你带到,刘爷等着吧。”
“不能再早些么?”
“那刘爷还是找别人吧。”
刘黑皮忙陪了笑:“我等二小姐好消息。”
第15章 礼遇姚家花园遇小内侍问“二小姐安”……
三月二十九,万事皆宜,听说姚家要办迁居宴,陛下早早发话三十日的休沐往前一日,除了李家,还没别家有这样的体面。
陛下发话后,李家主动同姚家要了请柬,说要来姚家的迁居宴。
卫王五岁上,宣宁帝迎了李太后的堂侄女入宫封为淑妃,摆明了想让李淑妃生个李家血脉的皇子,姚家身为卫王的外家就有些不尴不尬了,为避开李家才退回苏州。
李淑妃已生了端王,李家也已权倾朝野,犯不着再压着姚家了,如此同卫王结个好何乐而不为呢。
虽说李首辅不会出面,却已是非比寻常了,本来可来可不来的人家也都要来了。
时候还早,姚府前的巷道里各府马车已排起了长龙,管事们带着仆从一路排到巷子口,忙碌地来回通禀并引领车驾停靠。
大门洞开处,姚府的几位公子在门口迎客,小姐们则在二门里,热情地往府里让着客人们。
姚家是江南望族,在姚家族学附学考出来的官员就不少,姚家在仕林中的号召非同一般。
纵
姚家退了多年,影响仍在,姚家宴客还是原来的规矩,老爷辈的一般不会出来迎客,就连李家人来也一样,由姚五公子引着进了大门,姚三老爷并姚五老爷迎出半个院子,没人会觉着不妥。
一般宴客,未正的时候能来的客人该都到了,门口迎客的主家人就会回去,只留管事在门口看着。
这会儿姚家的几位公子仍搁那儿候着,来客们就知道这是等着卫王呢。
来了才知道,姚家四房的太夫人由儿媳和两个孙辈服侍着于昨日傍晚到了应城。
四房不同别个,姚妃出自四房,四房的太夫人是姚妃嫡亲的嫂子,卫王的亲舅母。
本朝重礼法,从皇帝起都会尊让母族的长辈,所以卫王无论如何都会来。
果然,没得一会儿,守在巷子口的管事望见了卫王的车驾,忙跑回去禀了姚家的几位公子,姚五公子忙遣人回去告诉了,很快姚三老爷并姚五老爷快步迎出了府门外。
几回下来,姚家已略知卫王的脾性,见礼后也不同他搭话,一行人簇拥着他入了府。
正要引着卫王往男宾处去,卫王停住了,身边的内侍代他说道,“王爷想先去给四房的太夫人请安。”
时下虽不像前朝那样讲男女大防,一家子亲戚男女欢坐一堂叙话宴饮都是有的。
可如今日这样正式的宴会却要守着礼法规矩,男女是要分席而坐的。
宴毕,未婚的男女倒是可以一处游戏赏园,不过都是隔着丫鬟仆妇们,想挨近些是不能够的。一般有意结亲的人家都会借此机会让两方的小儿女相看。
只是略站一会儿,往女眷处倒不用特意避开。
于是姚家一众老爷公子陪着卫王往女眷处去了。
女眷们的宴饮处设在姚府花园的影霞轩,那里最轩阔敞亮,带着能开合敞窗的连廊四面延伸得幽远,一年四季都合适赏景设宴。
影霞轩内遍植名贵的花木,其间点缀着奇巧玲珑的山石,一脉清澈的碧水时隐时现,几树西府海棠和廊下的名品牡丹正盛放着。
来了才知道,这处宅子不是姚家现置的,而是姚家的祖产。
这就是有传承的世家大族的底蕴,手里掌握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如此也就能理解当年李家为何那样忌惮姚家了。
见识了这样的姚家,崔兰愔心底的那点意难平彻底没了,项氏选姚家结亲才是明智的,谭绍的子孙后代以后必会是谭家最显的一支了。
今儿崔家大房五人均是陈太后所赐料子做的新衣,一家子本就个顶个好看,新衣裳抬得人越发好看了,于如云的宾客中很是显眼,因着不常往外走动,引来不少人打听是哪一家的。
姜氏于衣裳样式上极有巧思,那匹石榴红妆花愣是让她给崔兰愔姐妹各出了一件短衫外,又一人出了件褙子。
崔兰愔今儿上身是及腰的石榴红妆花褙子,下着玉色的宽襕裙,配的那套珍珠首饰。
得陈太后说了卫王不是摆设,让她不用扮丑后,崔兰愔听进去了,好好的谁乐意往脸上涂厚粉,她脸嫩,每回洗了脸上都要红痒两日,所以今儿来她就没敷粉没描眉,只唇上沾了点点口脂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