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8节
太后已看见了,又打量了崔兰愔好一会儿,“倒是个活泼孩子,看着不像。”
“可不是,瞧着娇娇怯怯的,没想到是这样直爽有趣的。”高姑姑顺着说道。
陈太后眼神和缓下来,“去端些果子点心给她吃着,等她觉着时候够了再走。”
崔兰愔明白了,陈太后只打算叫她坐会儿就走。进一趟宫于她已是不同,她所求不多,所以这会儿也没什么失望,仍是恬然笑坐在那里。
高姑姑就过来拉住崔兰愔的手,“多好看的人呢,哪舍得叫这么
干坐着的。不如叫她陪着抹几把牌吧,我趁机也多瞅几眼。”
“那你们玩罢。”陈太后无可无不可道。
“您可真是。”高姑姑一点都不怕陈太后,不依道,“没您这个财主,我们赚什么?您多少年没给机会了,小姑娘面前给我些脸面吧。”
“至多一个时辰。”陈太后拗不过她,还是允了。
“不会误了您抄经呢。”
随后高姑姑就喊人往炕前搬了张桌子过来,又打发小宫女去请了位夏姑姑过来。
崔兰愔有点懵,不是叫她坐坐就走么,怎么就要打牌了?
艾叶身上装的两荷包银锞子,加起来至多有十两银子,她袖子里的两个荷包装的珠花和玉镯倒是能值些银子,可拿这个出来做本钱等于给陈太后没脸。
陈太后这样直硬的性子,还是坦诚些好。
崔兰愔赧然道,“臣女囊中羞涩,只有不到十两的本钱。”
高姑姑和夏姑姑皆讶然不已,哪个进宫来都是将最好的一面摆出来,她们就没见过往陈太后面前道穷的,这位崔小姐是绝无仅有的。
陈太后再一次看过来,在她头上的银镀金分心上停了一瞬,见崔兰愔不亢不卑地坐在那里,眼神无伪清澈,她点了下头,“可着十两的来吧,输没了就不玩了。”
于是让崔兰愔和陈太后对坐着,高姑姑和夏姑姑分坐两边,四人抹起了叶子牌。
高姑姑和夏姑姑哪是真想打牌,不过是想引着陈太后说话动一动,不要总枯坐在那里。
打牌时两个人配合着给陈太后让牌,五把里陈太后赢了四回,可陈太后却越来越兴致缺缺,胡乱出着牌,一副早打完早算的样子。
谭氏还在时,崔兰愔常陪她打叶子牌,知道老人家最不喜让着她玩儿,用谭氏的话说,“那不就成了憨吃憨喝的老废物了么。”
再一轮时,崔兰愔俏皮地握拳挥了两下,“先输不叫输,我要发力了。”
“有本事就来。”一直闷声摸牌的陈太后竟回了一句。
高姑姑和夏姑姑对视一眼后,有些明白了。
后面看崔兰愔连诈带蒙地连赢陈太后两把,陈太后不但没恼,也不胡乱出牌了,偶尔还要多想一会儿。
高姑姑和夏姑姑给了崔兰愔好几个赞许的眼神,也开始放开了出牌,你来我往间很快忘了时间,等崔兰愔输光时,陈太后还有些意犹未尽,“你这发完力怎么输的更快了。”
高姑姑和夏姑姑笑的不行,两人都是赢家,服侍陈太后这么些年都是身家丰厚的,自不会在意这点儿输赢,两人心喜的是陈太后的变化,虽只是些微的,却给她们指出了新路子。
如此,两人对崔兰愔很是感激。
都是宫里的人精子,崔兰愔的穿着打扮摆在这里,刚她又是直言不讳地说只带了十两银子,高姑姑和夏姑姑就知崔家的光景不是一般的落魄了。
十两银子对她们不算什么,在捉襟见肘的人家却能顶不少用。
高姑姑抓了两把银锞子,掂量着十两只多不少,给装到荷包里塞到崔兰愔手里,“光顾着拉你打牌,连点心都没叫你吃上,拿去路上给你买糖甜甜嘴。”
崔兰愔哪能接,给荷包放桌上两步躲开,笑嘻嘻道,“我还想着回去好生练练牌技,下回好赢回来呢,原来是我自做多情了么,高姑姑不想再带我玩了?”
高姑姑笑点着她,“这孩子嘴巧的……我竟进退不能了。”
“能巧过你那张嘴的,我喜欢。”夏姑姑凑着热闹,转头对崔兰愔道,“往后你只管来,她不带你,我带你玩儿。”
守着的小太监小宫女也都笑开来,一时殿里满是欢声笑语。
陈太后有些恍惚,她招手叫崔兰愔近前,“应了卫王抬举下你,没想到反是你哄我们开心。老婆子现在做不了什么了,不过你小孩子家家该也没大事,到时来问一声吧。”
有陈太后这一句话,她适当地放出些话去,再时不时往卫王那里请安,她求的不就是这个么?
崔兰愔没想到只陪着打了会儿牌陈太后就给了这样一句应承,陈太后真的是难得的性情中人,和坊间传闻有很大出入。
“臣女谢过太后。”崔兰愔发自内心地谢道。
“我记得早年打了不少样式的金锞子金豆子的,还在么?”陈太后问道。
“在呢,足有十几样呢。”夏姑姑回道。
“拣好看的装些拿回去给她玩,送来的料子里看有合她穿的也拿几匹罢。”
“太后……”崔兰愔有些不知所措。贵人赏赐是不得推辞的,可这输了银子又拿回去,也太……
“这些年一直无人可赐,放那里堆了多少年灰,今儿有你可赏,哀家很高兴。”
崔兰愔只得再次谢过。
去一趟福宁宫,一文的打点没出,反赚了十两金子四匹料子,还有高姑姑给装的一匣子宫里的点心,直到下马桥处坐上马车,她还是有些不真实。
第10章 进退之间下得厨房的好爹
听着车行的辚辚声,崔兰愔的心境格外明快起来。
艾叶来回摩挲着料子看不够,“多久没见过宫造的好料子了,夫人才想的样式正合这几样料子,回去我就给小姐缝出来。”
高姑姑很有心,四匹料子,一匹石榴红妆花缎,一匹紫丁香色暗花绸,一匹沉香色暗花绸,一匹石青色素绸,一家子男女都有合穿的。
“先给大姐的做出来捎去。”
"有知春姐姐她们一起做,一人一身很快就得了,小姐不还得往卫王府请安么。”
崔兰愔不由笑了,“打一趟秋风回来还穿的寒酸,表叔看着确实不像。”
“就是这么说,长辈们最喜欢自己的心意被小辈真心领受了。”艾叶高兴道。
崔兰愔忽地定在那里,抓着装金锞子的荷包,事儿好像不大对。
那天在茶铺子里,卫王先是问她是不是“很缺银子”,她回说“很缺”后,卫王才扔下那声“等着”的。
卫王张口何其难得,所以让陈太后抬举她之外,陈太后的应承和赏赐也该不是意外。
卫王料定了她进宫一趟会有怎样的结果,捎带脚又送了她后两桩好处。
她有什么表现,陈太后会是怎样的做法,卫王提前就预判了,那这得是什么脑子啊?
越想越觉着是这么回事,崔兰愔很庆幸自己从开始就没跟卫王藏着掖着。
很快到了家,家里少有的热闹,常氏、罗氏,崔兰亭、丁氏都来了。
见到艾叶和耿顺家的捧进来的四匹料子,都围过来看着问着。
“没想到陈太后能留你这样久,她怎么会赏你这些料子。”常氏问,“南来后宫里日子也不好过,李太后那里都很少有厚赏了。”
卫王不表态,认表叔的事不好往外说,陈太后这里既应承了她遇事可去找,这面旗就可以举起来了。
“说我今儿让她老人家开心了,陈太后还赏了我这一袋金锞子。”崔兰愔施施然从袖袋里拿出荷包放到炕桌上。
丁氏手才快,抢先捧过荷包,“这得有十两吧,太后所赐,是不是要供起来?”
“哪用着,陈太后叫我拿着玩儿的。”崔兰愔轻描淡写道。
“果然愔姐儿最得老人家的缘法,大伯娘在时就最喜欢你陪着。”常氏拉崔兰愔坐到身边儿,“快说说你是怎么哄的陈太后喜欢的,叫亭姐儿也学学,万一哪回她沾你的光也能去开回眼界呢,你放心,到时得的好东西都给你,我只求亭姐能谋个好夫婿。”
“娘你说什么呢。”崔兰亭羞恼地捂住耳朵。
常氏才意识到心切之下忘了避开她,不过想到崔兰愔都能自己作主婚事了,如今更是连宫里都独自去了,崔兰亭却哪哪都顶不起,只会做小女儿态,就改了一惯的想法,“嫁人关着女人家的一辈子,多听听多问问不羞人,自家人面前不怕说。”
有崔兰亭这一打岔,崔兰愔正好不用接前面常氏的话了。
她和崔兰亭处得还好,没到姐妹情深,却也比谭莲和姜家洪家的表妹亲近,可也只是这样了,余的得看二房要怎么做了。
崔兰愔笑看着常氏,“伯娘回去同大伯说一下,戬哥儿不是练弓马的料,明儿开始换了谡哥儿吧。”
常氏不自在地转了下眼:“戬哥儿小还罢了,谡哥儿读了这么些年书,这会儿叫他换了练弓马,能
转得过弯么?”
“转不过也得转,他读不进书,那一身的蛮力也是白放着,练起弓马也能少往外跑,我是真怕他哪日打抱不平打抱到不该惹到的人家,到时可有的头疼了。咱家也没军中的路子,出不了远门,伯娘不用舍不得他,还是多心疼下见天跟着担惊受怕的我吧。”
“怪道陈太后喜欢,什么话到了愔姐儿嘴里就这样中听。”常氏指着笑道。
孟家的婚事已推了,陈太后那里却是眼见的希望,常氏松了口,“你们大哥将来还是要想法子走军途的,谡哥儿是大房长子,你大伯就想着让他走文路,他俩个一武一文在前面打样,下面的弟弟们才好跟着走,崔家才能重新兴盛起来。谁能想到谡哥儿读不来书呢,私下里你大伯好一个愁,前儿还跟我说是不是给谡哥儿换个书院,既你这样说,回去我就同你大伯说,瞧着吧,晚上他又要往祠堂里找大伯父陪罪了。”
“是谡哥儿不争气,伯娘回去好好开解下大伯,他做的很够了。”又道,“书院那边也不用退了,让戬哥儿去读吧。”
崔戬于兄弟中最小,也最不显,崔甫崔冉二月都过了县试,崔禹崔重明年也要下场,差的不是一年两年,常氏这回很痛快地应了。
崔兰愔指着那匹紫丁香色的暗花绸道,“回头我叫艾叶缝件比甲给亭姐儿送过去。”
来应城后,二房已同大房说的明白,每月的月银五十两,崔谡同崔戬进学的花用外,公中再不能出别个了,所以三年来两边实是各过各的,这回过年时,大房没余钱制新衣裳,二房也只当没见着。
现四匹料子,大房一人一身后顶多能多出两身来,崔兰愔却想着给崔兰亭出件比甲,真的很会做人了。
本来还想着继续问陈太后宫里的事儿,见崔兰愔脸上显了疲态,常氏就大好意思了,带着二房几个告辞走了。
等崔谡兄弟回来,听说两人所学的换了个儿,崔谡乐疯了,当地儿举起崔戬转了好几圈,又过来给崔兰愔作揖,“二姐,等我从军挣来爵位给你撑腰。”
“我觉着二姐指望我更快些。”崔戬不甘示弱道。
崔晟一点没有当爹的样子,看热闹不嫌事大地道,“要不你俩立个赌约?”
“爹,我这儿还有活儿派给你呢。”崔兰愔拦住人,“你帮我琢磨两样不油不腻能佐茶的吃食吧?”
“多会儿用?”
“当然是越快越好。”
“瞧好吧,至多两日就得了。”
“我爹出马就没有不成的。”崔兰愔按着崔晟坐下,给他捶着肩背。
给崔晟哄得眉花眼笑着:“你不是想要清雅些的熏香么,爹新琢磨了个方子,这两日一起给你制出来。”
“爹,你应我的好弓呢?”“还有我的笔。”崔谡和崔戬也围过来讨起了债。
“都有,都有,等先忙了你二姐的。”
谭氏早产生的崔晟,他又是崔信唯一的血脉,谭氏是小心再小心地给他养大的,凡事都由着,等发现他文不成武不就,今儿学炼丹,明儿夜观起天象,再不久又爱起了制笔,专用心于杂学偏门时,崔晟已经定了性子掰不回来了。
事已至此又能怎样,谭氏只能认了,当初让出爵位的不甘也散了。她给崔晟娶了小官之家的姜氏,儿子顶不起门户,还要倚仗二房,所以明知道崔谡天生的大力是走军途的好料子,却因二房顾忌他压过崔昶,压着崔谡读了书,又由着二房安排崔戬陪着崔昶练起了弓马。
“可不是,瞧着娇娇怯怯的,没想到是这样直爽有趣的。”高姑姑顺着说道。
陈太后眼神和缓下来,“去端些果子点心给她吃着,等她觉着时候够了再走。”
崔兰愔明白了,陈太后只打算叫她坐会儿就走。进一趟宫于她已是不同,她所求不多,所以这会儿也没什么失望,仍是恬然笑坐在那里。
高姑姑就过来拉住崔兰愔的手,“多好看的人呢,哪舍得叫这么
干坐着的。不如叫她陪着抹几把牌吧,我趁机也多瞅几眼。”
“那你们玩罢。”陈太后无可无不可道。
“您可真是。”高姑姑一点都不怕陈太后,不依道,“没您这个财主,我们赚什么?您多少年没给机会了,小姑娘面前给我些脸面吧。”
“至多一个时辰。”陈太后拗不过她,还是允了。
“不会误了您抄经呢。”
随后高姑姑就喊人往炕前搬了张桌子过来,又打发小宫女去请了位夏姑姑过来。
崔兰愔有点懵,不是叫她坐坐就走么,怎么就要打牌了?
艾叶身上装的两荷包银锞子,加起来至多有十两银子,她袖子里的两个荷包装的珠花和玉镯倒是能值些银子,可拿这个出来做本钱等于给陈太后没脸。
陈太后这样直硬的性子,还是坦诚些好。
崔兰愔赧然道,“臣女囊中羞涩,只有不到十两的本钱。”
高姑姑和夏姑姑皆讶然不已,哪个进宫来都是将最好的一面摆出来,她们就没见过往陈太后面前道穷的,这位崔小姐是绝无仅有的。
陈太后再一次看过来,在她头上的银镀金分心上停了一瞬,见崔兰愔不亢不卑地坐在那里,眼神无伪清澈,她点了下头,“可着十两的来吧,输没了就不玩了。”
于是让崔兰愔和陈太后对坐着,高姑姑和夏姑姑分坐两边,四人抹起了叶子牌。
高姑姑和夏姑姑哪是真想打牌,不过是想引着陈太后说话动一动,不要总枯坐在那里。
打牌时两个人配合着给陈太后让牌,五把里陈太后赢了四回,可陈太后却越来越兴致缺缺,胡乱出着牌,一副早打完早算的样子。
谭氏还在时,崔兰愔常陪她打叶子牌,知道老人家最不喜让着她玩儿,用谭氏的话说,“那不就成了憨吃憨喝的老废物了么。”
再一轮时,崔兰愔俏皮地握拳挥了两下,“先输不叫输,我要发力了。”
“有本事就来。”一直闷声摸牌的陈太后竟回了一句。
高姑姑和夏姑姑对视一眼后,有些明白了。
后面看崔兰愔连诈带蒙地连赢陈太后两把,陈太后不但没恼,也不胡乱出牌了,偶尔还要多想一会儿。
高姑姑和夏姑姑给了崔兰愔好几个赞许的眼神,也开始放开了出牌,你来我往间很快忘了时间,等崔兰愔输光时,陈太后还有些意犹未尽,“你这发完力怎么输的更快了。”
高姑姑和夏姑姑笑的不行,两人都是赢家,服侍陈太后这么些年都是身家丰厚的,自不会在意这点儿输赢,两人心喜的是陈太后的变化,虽只是些微的,却给她们指出了新路子。
如此,两人对崔兰愔很是感激。
都是宫里的人精子,崔兰愔的穿着打扮摆在这里,刚她又是直言不讳地说只带了十两银子,高姑姑和夏姑姑就知崔家的光景不是一般的落魄了。
十两银子对她们不算什么,在捉襟见肘的人家却能顶不少用。
高姑姑抓了两把银锞子,掂量着十两只多不少,给装到荷包里塞到崔兰愔手里,“光顾着拉你打牌,连点心都没叫你吃上,拿去路上给你买糖甜甜嘴。”
崔兰愔哪能接,给荷包放桌上两步躲开,笑嘻嘻道,“我还想着回去好生练练牌技,下回好赢回来呢,原来是我自做多情了么,高姑姑不想再带我玩了?”
高姑姑笑点着她,“这孩子嘴巧的……我竟进退不能了。”
“能巧过你那张嘴的,我喜欢。”夏姑姑凑着热闹,转头对崔兰愔道,“往后你只管来,她不带你,我带你玩儿。”
守着的小太监小宫女也都笑开来,一时殿里满是欢声笑语。
陈太后有些恍惚,她招手叫崔兰愔近前,“应了卫王抬举下你,没想到反是你哄我们开心。老婆子现在做不了什么了,不过你小孩子家家该也没大事,到时来问一声吧。”
有陈太后这一句话,她适当地放出些话去,再时不时往卫王那里请安,她求的不就是这个么?
崔兰愔没想到只陪着打了会儿牌陈太后就给了这样一句应承,陈太后真的是难得的性情中人,和坊间传闻有很大出入。
“臣女谢过太后。”崔兰愔发自内心地谢道。
“我记得早年打了不少样式的金锞子金豆子的,还在么?”陈太后问道。
“在呢,足有十几样呢。”夏姑姑回道。
“拣好看的装些拿回去给她玩,送来的料子里看有合她穿的也拿几匹罢。”
“太后……”崔兰愔有些不知所措。贵人赏赐是不得推辞的,可这输了银子又拿回去,也太……
“这些年一直无人可赐,放那里堆了多少年灰,今儿有你可赏,哀家很高兴。”
崔兰愔只得再次谢过。
去一趟福宁宫,一文的打点没出,反赚了十两金子四匹料子,还有高姑姑给装的一匣子宫里的点心,直到下马桥处坐上马车,她还是有些不真实。
第10章 进退之间下得厨房的好爹
听着车行的辚辚声,崔兰愔的心境格外明快起来。
艾叶来回摩挲着料子看不够,“多久没见过宫造的好料子了,夫人才想的样式正合这几样料子,回去我就给小姐缝出来。”
高姑姑很有心,四匹料子,一匹石榴红妆花缎,一匹紫丁香色暗花绸,一匹沉香色暗花绸,一匹石青色素绸,一家子男女都有合穿的。
“先给大姐的做出来捎去。”
"有知春姐姐她们一起做,一人一身很快就得了,小姐不还得往卫王府请安么。”
崔兰愔不由笑了,“打一趟秋风回来还穿的寒酸,表叔看着确实不像。”
“就是这么说,长辈们最喜欢自己的心意被小辈真心领受了。”艾叶高兴道。
崔兰愔忽地定在那里,抓着装金锞子的荷包,事儿好像不大对。
那天在茶铺子里,卫王先是问她是不是“很缺银子”,她回说“很缺”后,卫王才扔下那声“等着”的。
卫王张口何其难得,所以让陈太后抬举她之外,陈太后的应承和赏赐也该不是意外。
卫王料定了她进宫一趟会有怎样的结果,捎带脚又送了她后两桩好处。
她有什么表现,陈太后会是怎样的做法,卫王提前就预判了,那这得是什么脑子啊?
越想越觉着是这么回事,崔兰愔很庆幸自己从开始就没跟卫王藏着掖着。
很快到了家,家里少有的热闹,常氏、罗氏,崔兰亭、丁氏都来了。
见到艾叶和耿顺家的捧进来的四匹料子,都围过来看着问着。
“没想到陈太后能留你这样久,她怎么会赏你这些料子。”常氏问,“南来后宫里日子也不好过,李太后那里都很少有厚赏了。”
卫王不表态,认表叔的事不好往外说,陈太后这里既应承了她遇事可去找,这面旗就可以举起来了。
“说我今儿让她老人家开心了,陈太后还赏了我这一袋金锞子。”崔兰愔施施然从袖袋里拿出荷包放到炕桌上。
丁氏手才快,抢先捧过荷包,“这得有十两吧,太后所赐,是不是要供起来?”
“哪用着,陈太后叫我拿着玩儿的。”崔兰愔轻描淡写道。
“果然愔姐儿最得老人家的缘法,大伯娘在时就最喜欢你陪着。”常氏拉崔兰愔坐到身边儿,“快说说你是怎么哄的陈太后喜欢的,叫亭姐儿也学学,万一哪回她沾你的光也能去开回眼界呢,你放心,到时得的好东西都给你,我只求亭姐能谋个好夫婿。”
“娘你说什么呢。”崔兰亭羞恼地捂住耳朵。
常氏才意识到心切之下忘了避开她,不过想到崔兰愔都能自己作主婚事了,如今更是连宫里都独自去了,崔兰亭却哪哪都顶不起,只会做小女儿态,就改了一惯的想法,“嫁人关着女人家的一辈子,多听听多问问不羞人,自家人面前不怕说。”
有崔兰亭这一打岔,崔兰愔正好不用接前面常氏的话了。
她和崔兰亭处得还好,没到姐妹情深,却也比谭莲和姜家洪家的表妹亲近,可也只是这样了,余的得看二房要怎么做了。
崔兰愔笑看着常氏,“伯娘回去同大伯说一下,戬哥儿不是练弓马的料,明儿开始换了谡哥儿吧。”
常氏不自在地转了下眼:“戬哥儿小还罢了,谡哥儿读了这么些年书,这会儿叫他换了练弓马,能
转得过弯么?”
“转不过也得转,他读不进书,那一身的蛮力也是白放着,练起弓马也能少往外跑,我是真怕他哪日打抱不平打抱到不该惹到的人家,到时可有的头疼了。咱家也没军中的路子,出不了远门,伯娘不用舍不得他,还是多心疼下见天跟着担惊受怕的我吧。”
“怪道陈太后喜欢,什么话到了愔姐儿嘴里就这样中听。”常氏指着笑道。
孟家的婚事已推了,陈太后那里却是眼见的希望,常氏松了口,“你们大哥将来还是要想法子走军途的,谡哥儿是大房长子,你大伯就想着让他走文路,他俩个一武一文在前面打样,下面的弟弟们才好跟着走,崔家才能重新兴盛起来。谁能想到谡哥儿读不来书呢,私下里你大伯好一个愁,前儿还跟我说是不是给谡哥儿换个书院,既你这样说,回去我就同你大伯说,瞧着吧,晚上他又要往祠堂里找大伯父陪罪了。”
“是谡哥儿不争气,伯娘回去好好开解下大伯,他做的很够了。”又道,“书院那边也不用退了,让戬哥儿去读吧。”
崔戬于兄弟中最小,也最不显,崔甫崔冉二月都过了县试,崔禹崔重明年也要下场,差的不是一年两年,常氏这回很痛快地应了。
崔兰愔指着那匹紫丁香色的暗花绸道,“回头我叫艾叶缝件比甲给亭姐儿送过去。”
来应城后,二房已同大房说的明白,每月的月银五十两,崔谡同崔戬进学的花用外,公中再不能出别个了,所以三年来两边实是各过各的,这回过年时,大房没余钱制新衣裳,二房也只当没见着。
现四匹料子,大房一人一身后顶多能多出两身来,崔兰愔却想着给崔兰亭出件比甲,真的很会做人了。
本来还想着继续问陈太后宫里的事儿,见崔兰愔脸上显了疲态,常氏就大好意思了,带着二房几个告辞走了。
等崔谡兄弟回来,听说两人所学的换了个儿,崔谡乐疯了,当地儿举起崔戬转了好几圈,又过来给崔兰愔作揖,“二姐,等我从军挣来爵位给你撑腰。”
“我觉着二姐指望我更快些。”崔戬不甘示弱道。
崔晟一点没有当爹的样子,看热闹不嫌事大地道,“要不你俩立个赌约?”
“爹,我这儿还有活儿派给你呢。”崔兰愔拦住人,“你帮我琢磨两样不油不腻能佐茶的吃食吧?”
“多会儿用?”
“当然是越快越好。”
“瞧好吧,至多两日就得了。”
“我爹出马就没有不成的。”崔兰愔按着崔晟坐下,给他捶着肩背。
给崔晟哄得眉花眼笑着:“你不是想要清雅些的熏香么,爹新琢磨了个方子,这两日一起给你制出来。”
“爹,你应我的好弓呢?”“还有我的笔。”崔谡和崔戬也围过来讨起了债。
“都有,都有,等先忙了你二姐的。”
谭氏早产生的崔晟,他又是崔信唯一的血脉,谭氏是小心再小心地给他养大的,凡事都由着,等发现他文不成武不就,今儿学炼丹,明儿夜观起天象,再不久又爱起了制笔,专用心于杂学偏门时,崔晟已经定了性子掰不回来了。
事已至此又能怎样,谭氏只能认了,当初让出爵位的不甘也散了。她给崔晟娶了小官之家的姜氏,儿子顶不起门户,还要倚仗二房,所以明知道崔谡天生的大力是走军途的好料子,却因二房顾忌他压过崔昶,压着崔谡读了书,又由着二房安排崔戬陪着崔昶练起了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