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223节
“底下再把我们厂的地址写上,联系人就写陆先生。”
六子指了指自己:“让我来招人?”
沈靳点头:“你看人比较准,你来招人最合适。”
六子听到这话,嘴角没压住,笑得有点得意。
蒋仁写完招工启事,问:“这工钱会不会给得太高了?杭市现在普通职工的工资都还没到五十块呢。”
沈靳:“没事,工钱高,对于手工的要求也高。况且高两三块钱,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对于刚办的厂子来说,工人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况且工资高,也会对口碑有一定的影响。”
沈靳从创业开始,最难的时候,都不会特意压低工资来节省开源。
况且,不管是哪一家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下,员工薪资待遇也是行业里头最好的。
六子赞同道:“工钱高一点,也不用太担心被挖走。”
蒋仁见他们都这么说了,道:“那我一会多写几张,下午我去张贴。”
沈靳继而道:“工人的工资定了,你们的工资,之后我会找你们细谈,肯定会比普通工人要高,这点你们不用担心。”
蒋仁讶异道:“我都觉得普通工人的工钱都不低了,我们还能比他们高呀?”
沈靳无言看了他一会,才说:“你好歹读了个大学,算是骨干,我能用普通职工的工资把你们招过来?”
蒋仁摇了摇头,没敢说自己来羊城的时候,就已经设想了最差的结果。
就是包吃包住,等开单后再开工资。
六子倒是没为这点工资的事情忧愁过。
之前和夏向东合作过,分成的事,从不多啰唆,几乎都是一锤定音。
是个大气的。
而且来之前,就承诺过了,等厂子做大后,在工资的基础上,年底有分红。而且他跑销售的,也会有相对的提成,开越多的单,就能拿越多的钱,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会被亏待。
沈靳和蒋仁,六子他们开完了会,从办公室出来,喊了声与狗子在厂区玩耍的两个孩子。
“苗丫,禾子,该回家了。”
禾子抱着大黄,可怜巴巴地看着沈靳:“爹,咱们真的不能把大黄也带回去吗?”
夏苗也道:“大黄自己一个狗待在这,好可怜的。”
沈靳:“你蒋仁叔叔,还有六子叔叔都在这呢,怎么算是一只狗……”
话一顿,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六子和蒋仁默默对视了一眼。
他们可不是狗。
沈靳改了口,说:“有你们蒋仁叔叔和六子叔叔帮忙照看,没事。而且楼不能养狗,会被赶出来的。”
蒋仁道:“你们放心,晚上咱们就把大黄的链子解开,让它在院子里撒欢,比在楼房里自由多了。”
夏苗仔细想了想,好像在厂子里头确实比小房子里头要好。
但夏禾就没那么容易说通了,他直接说:“爹,我们也搬来厂子里住,行不行?”
沈靳果断拒绝:“不行,没得商量。”
这里之后开工,有时候还要加班,肯定会影响到他们作息和学习,再者离学校也要走二十来分钟,太远了。
夏禾扁了嘴,但也没有闹,只说:“我们为什么要住楼房,不能住像生产队的房子。”
晚上起来想要尿尿,还得到黑漆漆的楼道尽头。
在生产队的时候,院子里还装了灯,茅房里也有灯,一点都不黑。
沈靳听了他的话,若有所思了几秒。
他原本听说羊城要建商品房了,打算买一套住着也可以升值,但现在想想,好像不一定只有买商品房才行。
这时候,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房屋也是可以进行买卖的,只是手续会麻烦一点。
就算现在还买不起,或许也该去了解了解现在独院地价,有钱了就第一时间买下,可以先住着。
沈靳思索了一会后,收起了思绪,和蒋仁说:“那你明天一大早就去把招工启事给贴了。”
又看向六子:“估计很快就有人来应聘,你自己看着来,让她们先试用缝纫机,没问题再让她们第二天早上八点准时来上班。”
“我明天上午得带孩子去学校办入学流程,就不过来了。”
两人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沈靳骑着自行车把孩子载回家。
六子这趟是跟着货车过来的,把自己的家当,自行车带到羊城的同时,顺道也把沈靳家里的自行车给带来了。
回家路上顺道买了番石榴,到了家里,沈靳洗了两个给孩子啃,就开始收拾收拾。
看到屋子里边处处都有苏窈留下的痕迹,不由自主地笑了。
苏窈在羊城待了八天,把出租房简单地布置了一番。
去饭桌铺上了碎花浅色桌布,就是两个屋子和客厅的窗户都挂上了同色的床帘。
墙上挂了他们一家四口的相片,还有夏苗和夏禾奖状,之前在玉平县绘的画也够带来了,沈靳用几条木条做了简易画框,色彩鲜艳,好看的都给框了起来。
这出租房,竟给她收拾成了一个家的模样。
现在,这个家就差苏窈了。
*
第二天一早,沈靳就带着两个孩子到附近的小学,找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说明了来意。
招生的老师看向面前穿着棉外套配冬裙,白白嫩嫩小女孩,问:“小姑娘多少岁了?”
夏苗应:“快十岁了。”
老师点了点头,又问:“那这是年几年级了?”
夏苗:“五年级下学期。”
老师听到这年龄,心算了一下,问:“是五岁念的一年级?”
夏苗一点也不胆怯,解释道:“我快七岁念的一年级,念了一个学期后,直接跳级到了三年级下学期。”
老师看了眼站在旁边,牵着另一个孩子的父亲。这位父亲也不说话,好似让孩子自己发挥,完全不担心的模样。
老师看回小姑娘,问:“那你的学习能力肯定很好了?”
小姑娘重重地点头:“我娘和我老师们都说我很聪明。”
老师笑了笑:“可是我们这个学校和你们家乡的学校教学方式不大一样,我们四年级开始就已经有英语课程了,你要是直接读五年级,肯定是跟不上的。”
“还有呀,你们不是本地户口,就算只是四年级入学,也是要考试才能入学。”
夏苗很是自信的应对:“我娘教过我英语,我会读,默写二十六个字母,还会自我介绍,也会写。”
老师诧异道:“你真会默写二十六个字母,还会自我介绍?”
虽说从四年级就开始有英语课,但也都是从最简单的字母开始学。
这自我介绍,还是五年级才开始学的。
见这孩子也不像说谎,而且不仅是做父亲的,就是姐弟两人的穿着打扮都非常时髦,这家庭环境肯定是很好的。
老师想了想,看向孩子的家长:“我让你女儿先考去年四年级的期末考,要是她能双科八十分以上,加上英语合格,就能入学五年级,怎么样?”
沈靳完全不担心夏苗的学业,点了点头:“考吧,我到外头等着。”
老师道:“做三张卷肯定要花点时间,最起码得四个小时,或者更久。不如上午就先做数学和英语,下午再来做语文?”
夏苗却是道:“老师,我想先试试,要是我数学写得快,那我能不能三科一块在上午都给考了?”
老师愣了一瞬,点头:“你要是能写得快,那当然没问题。”
说着转身在课桌上找了去年四年级的试卷出来,把数学卷子给了她,再给了一张空白的纸做草稿纸。
夏苗拿到试卷,就按照老师安排的位置坐下来,认真地做起卷子。
沈靳和夏苗说了声,带着弟弟先去厂子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夏苗点了点头,独立自主得也不害怕。
沈靳也和老师说了一声,中午之前会来把孩子接回去,也就先回去了。
数学卷子的作答时间是九十分钟时间。但夏苗还没到点,就花了七十多分钟就写完了。
“老师,我做好了。”
老师讶异道:“这么快?”
她接过试卷看了眼,就看了前面的题目,答案都是对的。
这孩子的确是聪明的。
接着又把语文和英语一块给了她:“做完就给我。”
沈靳中午来接夏苗的时候,夏苗已经把三张卷子做完半个小时了,正坐在办公室外的长板凳上,无聊地晃着脚。
见到沈靳,夏苗跑了过来:“爹,弟弟呢?”
沈靳:“你蒋仁叔叔帮忙带着。”
又问:“怎么样了?”
他才问完,老师就走出来喊了他:“夏苗父亲,请进来说话。”
毫无疑问,夏苗通过了入学考试。
老师欢喜道:“夏苗小同学非常的优秀,数学和英语都靠了满分,就是语文扣了两分。这成绩入学五年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还可以考五年级的试卷,要是成绩好,也可以直接念六年级。”
沈靳拒绝道:“孩子的母亲不想让她太早进入大学,所以还是先按部就班地来。”
苏窈觉得十六岁进入大学,就已经够早了,不需要更早了。不然这思想上不够成熟,也融入不进大学的圈子,容易被孤立。
老师点了点头:“确实,这个年纪还是太小了。那行,我给你们写个入学证明,明天直接过来交学费就可以入学了。”
六子指了指自己:“让我来招人?”
沈靳点头:“你看人比较准,你来招人最合适。”
六子听到这话,嘴角没压住,笑得有点得意。
蒋仁写完招工启事,问:“这工钱会不会给得太高了?杭市现在普通职工的工资都还没到五十块呢。”
沈靳:“没事,工钱高,对于手工的要求也高。况且高两三块钱,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对于刚办的厂子来说,工人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况且工资高,也会对口碑有一定的影响。”
沈靳从创业开始,最难的时候,都不会特意压低工资来节省开源。
况且,不管是哪一家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下,员工薪资待遇也是行业里头最好的。
六子赞同道:“工钱高一点,也不用太担心被挖走。”
蒋仁见他们都这么说了,道:“那我一会多写几张,下午我去张贴。”
沈靳继而道:“工人的工资定了,你们的工资,之后我会找你们细谈,肯定会比普通工人要高,这点你们不用担心。”
蒋仁讶异道:“我都觉得普通工人的工钱都不低了,我们还能比他们高呀?”
沈靳无言看了他一会,才说:“你好歹读了个大学,算是骨干,我能用普通职工的工资把你们招过来?”
蒋仁摇了摇头,没敢说自己来羊城的时候,就已经设想了最差的结果。
就是包吃包住,等开单后再开工资。
六子倒是没为这点工资的事情忧愁过。
之前和夏向东合作过,分成的事,从不多啰唆,几乎都是一锤定音。
是个大气的。
而且来之前,就承诺过了,等厂子做大后,在工资的基础上,年底有分红。而且他跑销售的,也会有相对的提成,开越多的单,就能拿越多的钱,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会被亏待。
沈靳和蒋仁,六子他们开完了会,从办公室出来,喊了声与狗子在厂区玩耍的两个孩子。
“苗丫,禾子,该回家了。”
禾子抱着大黄,可怜巴巴地看着沈靳:“爹,咱们真的不能把大黄也带回去吗?”
夏苗也道:“大黄自己一个狗待在这,好可怜的。”
沈靳:“你蒋仁叔叔,还有六子叔叔都在这呢,怎么算是一只狗……”
话一顿,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六子和蒋仁默默对视了一眼。
他们可不是狗。
沈靳改了口,说:“有你们蒋仁叔叔和六子叔叔帮忙照看,没事。而且楼不能养狗,会被赶出来的。”
蒋仁道:“你们放心,晚上咱们就把大黄的链子解开,让它在院子里撒欢,比在楼房里自由多了。”
夏苗仔细想了想,好像在厂子里头确实比小房子里头要好。
但夏禾就没那么容易说通了,他直接说:“爹,我们也搬来厂子里住,行不行?”
沈靳果断拒绝:“不行,没得商量。”
这里之后开工,有时候还要加班,肯定会影响到他们作息和学习,再者离学校也要走二十来分钟,太远了。
夏禾扁了嘴,但也没有闹,只说:“我们为什么要住楼房,不能住像生产队的房子。”
晚上起来想要尿尿,还得到黑漆漆的楼道尽头。
在生产队的时候,院子里还装了灯,茅房里也有灯,一点都不黑。
沈靳听了他的话,若有所思了几秒。
他原本听说羊城要建商品房了,打算买一套住着也可以升值,但现在想想,好像不一定只有买商品房才行。
这时候,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房屋也是可以进行买卖的,只是手续会麻烦一点。
就算现在还买不起,或许也该去了解了解现在独院地价,有钱了就第一时间买下,可以先住着。
沈靳思索了一会后,收起了思绪,和蒋仁说:“那你明天一大早就去把招工启事给贴了。”
又看向六子:“估计很快就有人来应聘,你自己看着来,让她们先试用缝纫机,没问题再让她们第二天早上八点准时来上班。”
“我明天上午得带孩子去学校办入学流程,就不过来了。”
两人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沈靳骑着自行车把孩子载回家。
六子这趟是跟着货车过来的,把自己的家当,自行车带到羊城的同时,顺道也把沈靳家里的自行车给带来了。
回家路上顺道买了番石榴,到了家里,沈靳洗了两个给孩子啃,就开始收拾收拾。
看到屋子里边处处都有苏窈留下的痕迹,不由自主地笑了。
苏窈在羊城待了八天,把出租房简单地布置了一番。
去饭桌铺上了碎花浅色桌布,就是两个屋子和客厅的窗户都挂上了同色的床帘。
墙上挂了他们一家四口的相片,还有夏苗和夏禾奖状,之前在玉平县绘的画也够带来了,沈靳用几条木条做了简易画框,色彩鲜艳,好看的都给框了起来。
这出租房,竟给她收拾成了一个家的模样。
现在,这个家就差苏窈了。
*
第二天一早,沈靳就带着两个孩子到附近的小学,找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说明了来意。
招生的老师看向面前穿着棉外套配冬裙,白白嫩嫩小女孩,问:“小姑娘多少岁了?”
夏苗应:“快十岁了。”
老师点了点头,又问:“那这是年几年级了?”
夏苗:“五年级下学期。”
老师听到这年龄,心算了一下,问:“是五岁念的一年级?”
夏苗一点也不胆怯,解释道:“我快七岁念的一年级,念了一个学期后,直接跳级到了三年级下学期。”
老师看了眼站在旁边,牵着另一个孩子的父亲。这位父亲也不说话,好似让孩子自己发挥,完全不担心的模样。
老师看回小姑娘,问:“那你的学习能力肯定很好了?”
小姑娘重重地点头:“我娘和我老师们都说我很聪明。”
老师笑了笑:“可是我们这个学校和你们家乡的学校教学方式不大一样,我们四年级开始就已经有英语课程了,你要是直接读五年级,肯定是跟不上的。”
“还有呀,你们不是本地户口,就算只是四年级入学,也是要考试才能入学。”
夏苗很是自信的应对:“我娘教过我英语,我会读,默写二十六个字母,还会自我介绍,也会写。”
老师诧异道:“你真会默写二十六个字母,还会自我介绍?”
虽说从四年级就开始有英语课,但也都是从最简单的字母开始学。
这自我介绍,还是五年级才开始学的。
见这孩子也不像说谎,而且不仅是做父亲的,就是姐弟两人的穿着打扮都非常时髦,这家庭环境肯定是很好的。
老师想了想,看向孩子的家长:“我让你女儿先考去年四年级的期末考,要是她能双科八十分以上,加上英语合格,就能入学五年级,怎么样?”
沈靳完全不担心夏苗的学业,点了点头:“考吧,我到外头等着。”
老师道:“做三张卷肯定要花点时间,最起码得四个小时,或者更久。不如上午就先做数学和英语,下午再来做语文?”
夏苗却是道:“老师,我想先试试,要是我数学写得快,那我能不能三科一块在上午都给考了?”
老师愣了一瞬,点头:“你要是能写得快,那当然没问题。”
说着转身在课桌上找了去年四年级的试卷出来,把数学卷子给了她,再给了一张空白的纸做草稿纸。
夏苗拿到试卷,就按照老师安排的位置坐下来,认真地做起卷子。
沈靳和夏苗说了声,带着弟弟先去厂子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夏苗点了点头,独立自主得也不害怕。
沈靳也和老师说了一声,中午之前会来把孩子接回去,也就先回去了。
数学卷子的作答时间是九十分钟时间。但夏苗还没到点,就花了七十多分钟就写完了。
“老师,我做好了。”
老师讶异道:“这么快?”
她接过试卷看了眼,就看了前面的题目,答案都是对的。
这孩子的确是聪明的。
接着又把语文和英语一块给了她:“做完就给我。”
沈靳中午来接夏苗的时候,夏苗已经把三张卷子做完半个小时了,正坐在办公室外的长板凳上,无聊地晃着脚。
见到沈靳,夏苗跑了过来:“爹,弟弟呢?”
沈靳:“你蒋仁叔叔帮忙带着。”
又问:“怎么样了?”
他才问完,老师就走出来喊了他:“夏苗父亲,请进来说话。”
毫无疑问,夏苗通过了入学考试。
老师欢喜道:“夏苗小同学非常的优秀,数学和英语都靠了满分,就是语文扣了两分。这成绩入学五年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还可以考五年级的试卷,要是成绩好,也可以直接念六年级。”
沈靳拒绝道:“孩子的母亲不想让她太早进入大学,所以还是先按部就班地来。”
苏窈觉得十六岁进入大学,就已经够早了,不需要更早了。不然这思想上不够成熟,也融入不进大学的圈子,容易被孤立。
老师点了点头:“确实,这个年纪还是太小了。那行,我给你们写个入学证明,明天直接过来交学费就可以入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