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夫人 第1节
朕与夫人
作者:阮阮阮烟罗
简介:
偷偷生了皇帝的儿子——
身为冲喜新娘的慕晚,为避免在病痨丈夫死后,被吃绝户的宗族强行发卖了,必须要有个“遗腹子”。
她暗中救下一名负伤男子,来实施“遗腹子”计划,却不知,那男子竟是流落在外的太子……
荏苒经年,再相会时,她是臣子的未婚妻,而对方已是天子。
年轻的皇帝高高在上,一声似笑非笑后,潜藏着雷霆万钧。
“朕觉夫人熟悉,宛是故人,夫人同否?”
慕晚不敢做声,她低下头去,默默握紧了身边儿子的小手。
注:内含强取豪夺元素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
主角视角:慕晚 萧离配角:谢疏临 宋挽舟
一句话简介:偷偷生了皇帝的儿子
立意:身在逆境也心向光明相信真爱。
第1章
◎吸人精元的狐狸精◎
春来柳枝爆青时,一则传闻也在京城爆传开来,说是谢尚书之子谢疏临,竟向谢尚书夫妇求请,娶一商妇为妻。
谢疏临其人,京中无人不晓,他出身名门望族,既是圣上的表兄,又是圣上的肱股之臣,年初不过才刚二十五岁,就被授东阁大学士,进入朝廷中枢。
这般俊杰,自是京中勋贵豪门竞相争抢的乘龙快婿,但谢疏临不但总是婉拒婚事,多年来身边也无半个侍妾。
遂世人以为,为人高洁俊雅、有谪仙风范的谢疏临,是想寻个同样飘然若仙的女子,看不上寻常俗世佳人,若他哪日娶妻,他的夫人定似姑射神女冰清玉洁、高雅绝尘。
谁能想到,谢疏临竟想娶一市井红尘里的小妇人,那女子不但是个出身低下、抛头露面的绣商,且还曾嫁过人,有个三四岁的儿子。堂堂谢学士,清冷如仙的谢学士,竟想娶个带拖油瓶的经商寡妇!
此事因过于匪夷所思,不仅在京中流传甚广,还传到了深宫之中,连皇帝都有所耳闻。这日皇帝在与几名亲信朝臣议完政事后,独将谢疏临留了下来,道:“谢卿且慢,朕还有事要问你。”
谢疏临以为皇帝还有朝事相询,就肃颜拱手聆听,却见皇帝从御案后起身,边舒展着身体向西侧暖阁走,边含着笑音道:“不是朝事是私事,别拘礼了,过来边喝茶边说。”
谢疏临不仅是皇帝表兄,幼少时亦是皇帝的伴读,后来又有从龙之功,遂深受皇帝信任重用,常蒙沐圣恩礼遇。但他为人庄谨,从不因圣眷在身而自傲忘形,尽管此刻皇帝要他莫拘礼,但他跟至西暖阁后,还是如仪谢过圣恩,方双手捧盏而坐。
因皇帝说是私事,语气又衔着点促狭,谢疏临已大抵猜知皇帝要问什么,他默等片刻,果然听皇帝含笑问他道:“朕听说,你想娶个女商,还是个带着孩子的守寡女商?”
“是”,谢疏临毫无隐瞒,“她是京中慕记的东家,姓慕名晚,早年丧夫,有一子阿沅养在身边。”说罢,谢疏临就放下茶盏,起身向皇帝叩请道:“臣与慕晚两情相悦,斗胆求请陛下赐婚。”
不是临时起意,在百般无法求得父母同意婚事后,谢疏临只能将他和慕晚成亲的希望,寄托在君命上。他早有此意,既今日皇帝提起,他就趁势叩请君命,唯有君命能大过父母之命,谢疏临想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只有此路可走。
皇帝本来只是想拿这件传闻打趣下表兄,却见表兄忽然求他赐婚,心里也犯了难,“朕自然乐见你早日成家,可也听说舅舅舅妈对你这件事极为反对,要是朕下旨为你赐婚,舅舅舅妈是不会抗旨,但有可能会气出病来。”
谢疏临本是忠孝之人,也不能不顾念父母,闻言默然无语,堂堂国士,此时却是无计可施、忧怅难掩的失意人。
皇帝将谢疏临的失意看在眼里,对他道:“你别急于求成,事情得缓着来,至少得将那慕氏女的身份抬高一些。”又问:“你说的慕记,是做什么营生?”
谢疏临道:“主营绣品,兼卖少许胭脂首饰。”
“主营绣品?”皇帝问,“她的绣品生意如何?”
谢疏临道:“慕记虽才经营三年,但因绣品殊佳,在京中已小有名气。慕记的绣技源自吴越之地,与京绣之豪放艳丽不同,更尚细腻自然、淡雅清新,由于慕记的成功,近来不少京中绣馆都开始兼卖江南绣品了。”
皇帝想了想道:“太皇太后的寿诞快到了,让慕氏女进到宫中尚功局,用江南绣艺为太皇太后绣幅观音像贺寿。到时她绣得好,朕就趁势褒奖,封她为尚功局女官,等她有品级在身,朕再赐婚,那时舅舅舅妈纵对你这桩婚事还是生气,气也会小些。”
谢疏临素来性情沉稳,但这时面上忍不住展露喜色,感激拜谢道:“陛下圣恩,臣无以为报。”
皇帝让谢疏临平身,笑着“威胁”他道:“说什么无以为报,眼下就有件事要你担当。今科春闱就要到了,朕打算让你当这届的主考官,你可得好好替朕选出一批可用良才,要是你选的差了少了,这赐婚的事,也就不作数了。”
谢疏临自然恭谨领命,道必鞠躬尽瘁,不负圣恩。因天色近暮,宫门就将下钥,皇帝不能留表兄久坐,再与谢疏临闲说几句,赐了他一盒御膳房点心后,就让他先退下了。
还未到用膳的时辰,谢疏临走后,皇帝百无聊赖地临窗自弈,边把玩棋子,边心里还是会想到谢疏临求他赐婚时的恳切神情。
自有记事起,皇帝就与谢疏临相识,这些年里,谢疏临通共只求过他两次,一次是他幼时不堪父皇冷待惠妃欺凌,一时赌气说要离开东宫时,比他大不了几岁的谢疏临,苦苦叩求他隐忍韬光图谋将来,还有一次,就是今日了。
谢疏临于皇帝,既是国之栋梁亦是友人家人,皇帝当然惦记着谢疏临成家的事,早在几年前,就询问谢疏临为何迟迟不娶妻,热心要帮他张罗婚事,但谢疏临一再婉拒,时日久了,皇帝都以为他这表兄心中唯有社稷无意情爱,不想谢疏临竟会坠入情网,坠得世人瞠目结舌。
若那慕氏女是个才情无双的绝世佳人,纵出身低微,也算与谢疏临相配,也不至于引得世人咋舌,可一个穿梭市井的女商,一个嫁过人、还有孩子的女商?!
尽管已因谢疏临恳求答应赐婚,但皇帝这会儿还是越想越觉难以理解,他失笑一声,问一旁侍立的内侍陈祯,“你怎么看谢疏临这事?”
陈祯是御前总管,最擅揣摩附和君心,他觑着皇帝眉眼间的笑意,噙笑凑趣道:“奴婢是没根的人,不懂谢大人怎就对那女商那般钟情,但听到宫外有流言说,那女子是吸人精元的狐狸精变的,谢大人是被狐狸精迷惑了心智。”
“吸人精元的狐狸精”皇帝听到这等民间流言,不由笑出声来。
陈祯说这荒唐流言,本就是为博皇帝一笑,此刻见皇帝笑得开怀,原也沾沾自喜在旁跟着陪笑,却见皇帝笑着笑着忽然沉了脸色,忙将自己脸上的笑意敛得一干二净。
日色已晚,渐暗的暮色笼着皇帝周身,皇帝眸光如日影沉水,幽晦不明。陈祯伴侍皇帝多年,知道皇帝有时忽然就会这般,像是因陡然想起某件并不愿想起的往事,而心境晦暗不堪。
但究竟是为何事,身为御前总管、理当最晓天子事的陈祯,这几年也是一头雾水,只能在此刻皇帝心境不佳时,屏声静息,以免被圣怒波及。
未得传唤,掌灯宫女不敢擅自入内,随着日光敛尽,紫宸宫渐尽沉入暗色,几乎不可视物。皇帝却熟悉这种黑暗,在总是纠缠他的噩梦里,梦里漆黑一片,被囚于密室的他双目被障,什么也看不见。
那是在四年前,皇帝还是太子时。因父皇宠妃霍氏常年挑唆,还是太子的皇帝与父皇的关系一年比一年紧张,终在十五年那年,被父皇派至边关“历练”。虽人在边关,但皇帝有眼线探知京中动向,在十八岁那年秋天,得到父皇病重的密报后,即刻踏上归途。
惠妃霍氏有子齐王,霍党定会为拥护齐王,不择手段阻拦他回京登基。皇帝未走官道,秘密改走偏僻山道回京,此法本来风险较低,但因有亲信背叛泄露行踪,皇帝在深山老林里还是遭到了激烈的追杀,负伤坠下山崖。
醒来时,却是不知日夜的黑暗,皇帝双目被绸布缠缚,手脚也被锁链锁住。起先皇帝以为自己落入霍党之手,但将他囚在密室的人,却没有要他的性命,而像是志怪话本里的山野妖狐,夜夜吸人精元。
混沌的黑暗中,皇帝不知自己被关了多少时日,某夜他被灌下迷药,再醒来时,已身在一艘顺流而下的轻舟上。江风浩荡,两岸景色如飞,轻舟已不知驶过多少水程,皇帝无法知晓自己先前究竟是被囚在何地,更别提转杀回去。
因急着回京掌控大局,皇帝只能暂忍这阴沟里翻船的奇耻大辱。等到登临帝座、平定朝局,皇帝有心派密卫探查,揪出那歹毒女子,为自己雪耻,却无法下达具体命令,因他不仅不知自己当时究竟是被关在何地,也不知那歹毒女子生的是何容貌,无法摹出画像令密卫按画寻人。
像是只能这口气硬咽下去,但皇帝始终咽不下去,夜梦常是为之所扰。纠缠不休的噩梦还会延伸到日常之中,早在登基之初,皇帝就因太皇太后安排选秀有了后宫,但几年过去,宫中仍未有婴儿啼声,皇帝因他自己不可言说的心理阴影,对世间女子皆难生亲近之意。
心境幽沉时,皇帝又想起了那个慕氏女,觉得自己在表兄求请赐婚这事上,答应得太快了。这世间有的女子毒如蛇蝎,不知那慕氏女到底是何品性,是否真似狐狸精迷惑了表兄,实则表里不一心如毒蝎,日后会闹得表兄家宅不宁。
幸未今日就仓促赐婚,还有时间考察那慕氏女品性。既已说要令慕氏女进宫为太皇太后绣像,皇帝想,不如就趁绣像那段时日,见一见这女子,替表兄好好考察一番。
【作者有话说】
皇帝(上一秒):吸人精元的狐狸精?好好笑!
皇帝(下一秒):天杀的!我被狐狸精吸过!
第2章
◎光明正大地做我的妻子。◎
将暮时,慕晚在法净寺还愿,她身边的蒲团,爱子阿沅端端正正地跪着,小手合十,向莲座上的观音大士稚声拜道:“谢谢观音菩萨保佑,阿沅已经好全了。”
前段时日,阿沅反复发烧不退时,慕晚有来法净寺上香,请观音大士保佑阿沅早日病愈,今日是特地携子前来还愿。
含笑看阿沅一本正经地拜完,慕晚抚着他的脸颊,柔声道:“你先和云姨出去玩一会儿好不好,娘亲还要在这儿待半炷香,和观音菩萨说会儿话。”
阿沅一向乖巧,答应了一声就牵着侍女云琴的手出了佛殿。殿内,慕晚双手合十默默祝祷,祈望菩萨保佑,她现在平安顺遂的人生,不会被无常世事侵扰,阿沅身体健康,慕记蒸蒸日上,她与谢疏临长长久久。
菩萨金身塑得慈圣庄严,目光似能看透众生,让一切无所遁形。慕晚在菩萨的注视下,又想起了那件事,那件她平生唯一感到亏心的事,每每思绪飘回至天水城外渡月山,慕晚心中都会浮起羞愧。
慕晚并非京城人士,故土在江州天水城,家中是当地的小商人。她幼年刚记事不久,生母就病逝,续弦的生父没几年就有了新的儿女。生父冷眼继母苛待,慕晚从小在自家寄人篱下处境艰难,长到十五岁时,被贪财的生父和继母,卖给了当地大户做冲喜新娘。
慕晚冲喜的人家,是天水城大户宋氏,她嫁的,是宋家的病痨半瘫少爷宋扶风。宋扶风因身体病残,性情十分乖僻阴冷,他虽实际不能人道,但为所谓男子颜面,将此事瞒得死死的,不叫宋家任何人知晓。
慕晚在宋家熬了三年后,宋扶风的身体先熬不住了。慕晚知道,宋氏宗族许多人都觊觎宋扶风这一房的财产,宋扶风病死后,那些人为能吃上绝户,定会联手找理由迫害她,将她发卖。
慕晚已是忧心忡忡时,冷酷无情的宋扶风,又给了她一击,写了封休书要将她扫地出门,生怕她在他死后占他遗产分毫。慕晚没有可依靠的娘家,她若被休回慕家,她的生父继母只会盘算着将她卖给下一户人家。
那时慕晚真是处处绝路,若留在宋家,可能被迫害发卖,若被休回慕家,同样会被生父继母卖了赚钱。绝望之际,慕晚想到了一个法子,如果她隐瞒休书的存在,并怀了宋扶风的遗腹子,在宋扶风死后,她可凭孩子保全自己,并拿到宋扶风的遗产。
宋扶风给她休书时身边没有旁人,慕晚假装接受了被休弃的事实,在临走前最后一次伺候他喝药。宋扶风喝下那碗特殊的药汤后,昏睡过去,从此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都未再醒来。
慕晚以宋扶风需好生养病的名义,将宋扶风移居到天水城外渡月山脚的别院,自己也跟过去“照顾”。慕晚想在这儿掩人耳目地找一男子实施“遗腹子”计划,但愁人选,那男子必须不可能泄露秘密,她短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借种人,可昏迷病重的宋扶风看着活不过一个月,时间实在不等人。
在慕晚最是忧急时,老天爷帮了她一把。在来到渡月山别院的第二天夜里,慕晚因忧愁失眠独自外出散步时,见到临江别院外的水滩上,就躺着一名负伤昏迷的年轻男子。
那夜,慕晚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她悄悄地救下了这名男子,给他包扎伤口,给他上药喂药,却也擅自向男子索要了她想要的报酬,将他囚在暗室,蒙住他的眼睛,锁住他的手脚,逼他委身于她。在与男子云雨七夜后,强迫他人的羞愧,终累夜积压得慕晚无法承受,她在最后一夜,将男子药晕过去,悄悄将其送走。
七夜而已,能否有孕,全看天意。最终苍天再次护佑了她,慕晚不仅怀上了宋扶风的“遗腹子”,后来孩子还早产了些时日,使宋氏宗族无话可说。因为阿沅的存在,慕晚在宋扶风死后保全自身并得到了宋扶风的遗产。
那之久没几个月,宋家老太爷忽然病死了,为争得老太爷的遗产,宋家几房闹着要打官司分家。慕晚没有参与进去多要一个铜板,而是趁着宋家闹分家的大好时机,尽快名正言顺地带阿沅离开了宋家。
故土不但没有值得留恋的,还潜藏着一定风险,慕晚带阿沅离开了江州天水,千里迢迢地来到京城,用宋扶风那笔遗产作为生意本钱。从路边的绣品摊,到敞阔的临街店面,慕晚在京城的三年,不仅将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也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慕晚对现状已然无憾,曾在慕家和宋家的不堪往事,也不会再在她心中激起波澜,只是天水城外渡月山的那七夜,犹似暗刺扎在她心底,时不时会刺她一下,那是她曾经犯下的罪过,即使面对深爱的谢疏临,她也无法言说。
每次来拜神佛,慕晚都会为自己曾犯下的罪行忏悔,并遥祝那人顺遂平安。天下偌大,人海茫茫,此生至死,她应都不会再见到那个人,她祝他人生无虞,所行皆坦途,所遇皆善人,不会再遇见像她这样的人。
从法净寺出来,坐马车行一炷香时间,便至明锦长街,慕晚的绣馆“慕记”就在这条街上。天色将晚,绣馆绣娘正在门前挂灯笼,慕晚携阿沅下车时,绣娘们都迎了上来,笑唤“东家”、“少东家”,街上的行人和绣馆内的顾客,则投来了各式异样目光。
因为和谢疏临的关系,慕晚成了京城的“红人”,她的这家慕记也名声大躁,近来每日客流极多。慕晚让侍女云琴带阿沅去绣馆后的住宅休息,自己就要进馆亲自招呼客人时,她的二掌柜琼芳拦住了她,琼芳轻声笑对她道:“这里有我,有人在后面等东家呢,东家快去吧。”
看琼芳面上促狭笑意,慕晚就知是谁在等她,明明夕阳已经下山,却似还有日光残留,灼得她面上一红。慕晚道一声“知道了”,抬手挽了挽鬓发,又扶了扶长钗流苏,方向馆后走去。
慕记绣馆后,是一座小院,院内一半屋舍用作库房,一半是她和阿沅平日的住处。院子正中有株杏树,慕晚从绣馆后门出去,正能看见在春风里摇曳的粉白花枝,薄云似的花影下,早她一步的阿沅,已扑进谢疏临怀里,仰首笑唤:“谢叔叔!”
谢疏临抚着阿沅的头顶,温声问道:“头还疼不疼了?”
阿沅前段时日常是头疼发烧,娘亲寻的大夫不管用,还是谢叔叔请来一位曾在太医院供职的老先生,才治好他了。
阿沅喜欢谢叔叔,欢声嚷道:“一点都不疼了,娘亲今天还带我去还愿了呢!”又看向谢叔叔拎着的食盒,“谢叔叔又带什么好吃的来了?”
“是陛下赐的点心”,谢疏临微笑着问,“阿沅想不想吃?”
阿沅当然点头,宫里来的点心,一定非常美味。他迫不及待想要品尝时,又想起了娘亲,忙张望寻找,见娘亲就站在不远处的后檐下,忙挥舞着小手叫道:“快来吃点心啊,娘亲!”
慕晚含笑上前,与阿沅、谢疏临一起进屋。皇帝赐下的点心有十几种之多,摆上桌后琳琅满目,叫阿沅看直了眼也挑花了眼,他一会儿吃吃这个,一会儿尝尝那个,忙得不亦乐乎。
作者:阮阮阮烟罗
简介:
偷偷生了皇帝的儿子——
身为冲喜新娘的慕晚,为避免在病痨丈夫死后,被吃绝户的宗族强行发卖了,必须要有个“遗腹子”。
她暗中救下一名负伤男子,来实施“遗腹子”计划,却不知,那男子竟是流落在外的太子……
荏苒经年,再相会时,她是臣子的未婚妻,而对方已是天子。
年轻的皇帝高高在上,一声似笑非笑后,潜藏着雷霆万钧。
“朕觉夫人熟悉,宛是故人,夫人同否?”
慕晚不敢做声,她低下头去,默默握紧了身边儿子的小手。
注:内含强取豪夺元素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
主角视角:慕晚 萧离配角:谢疏临 宋挽舟
一句话简介:偷偷生了皇帝的儿子
立意:身在逆境也心向光明相信真爱。
第1章
◎吸人精元的狐狸精◎
春来柳枝爆青时,一则传闻也在京城爆传开来,说是谢尚书之子谢疏临,竟向谢尚书夫妇求请,娶一商妇为妻。
谢疏临其人,京中无人不晓,他出身名门望族,既是圣上的表兄,又是圣上的肱股之臣,年初不过才刚二十五岁,就被授东阁大学士,进入朝廷中枢。
这般俊杰,自是京中勋贵豪门竞相争抢的乘龙快婿,但谢疏临不但总是婉拒婚事,多年来身边也无半个侍妾。
遂世人以为,为人高洁俊雅、有谪仙风范的谢疏临,是想寻个同样飘然若仙的女子,看不上寻常俗世佳人,若他哪日娶妻,他的夫人定似姑射神女冰清玉洁、高雅绝尘。
谁能想到,谢疏临竟想娶一市井红尘里的小妇人,那女子不但是个出身低下、抛头露面的绣商,且还曾嫁过人,有个三四岁的儿子。堂堂谢学士,清冷如仙的谢学士,竟想娶个带拖油瓶的经商寡妇!
此事因过于匪夷所思,不仅在京中流传甚广,还传到了深宫之中,连皇帝都有所耳闻。这日皇帝在与几名亲信朝臣议完政事后,独将谢疏临留了下来,道:“谢卿且慢,朕还有事要问你。”
谢疏临以为皇帝还有朝事相询,就肃颜拱手聆听,却见皇帝从御案后起身,边舒展着身体向西侧暖阁走,边含着笑音道:“不是朝事是私事,别拘礼了,过来边喝茶边说。”
谢疏临不仅是皇帝表兄,幼少时亦是皇帝的伴读,后来又有从龙之功,遂深受皇帝信任重用,常蒙沐圣恩礼遇。但他为人庄谨,从不因圣眷在身而自傲忘形,尽管此刻皇帝要他莫拘礼,但他跟至西暖阁后,还是如仪谢过圣恩,方双手捧盏而坐。
因皇帝说是私事,语气又衔着点促狭,谢疏临已大抵猜知皇帝要问什么,他默等片刻,果然听皇帝含笑问他道:“朕听说,你想娶个女商,还是个带着孩子的守寡女商?”
“是”,谢疏临毫无隐瞒,“她是京中慕记的东家,姓慕名晚,早年丧夫,有一子阿沅养在身边。”说罢,谢疏临就放下茶盏,起身向皇帝叩请道:“臣与慕晚两情相悦,斗胆求请陛下赐婚。”
不是临时起意,在百般无法求得父母同意婚事后,谢疏临只能将他和慕晚成亲的希望,寄托在君命上。他早有此意,既今日皇帝提起,他就趁势叩请君命,唯有君命能大过父母之命,谢疏临想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只有此路可走。
皇帝本来只是想拿这件传闻打趣下表兄,却见表兄忽然求他赐婚,心里也犯了难,“朕自然乐见你早日成家,可也听说舅舅舅妈对你这件事极为反对,要是朕下旨为你赐婚,舅舅舅妈是不会抗旨,但有可能会气出病来。”
谢疏临本是忠孝之人,也不能不顾念父母,闻言默然无语,堂堂国士,此时却是无计可施、忧怅难掩的失意人。
皇帝将谢疏临的失意看在眼里,对他道:“你别急于求成,事情得缓着来,至少得将那慕氏女的身份抬高一些。”又问:“你说的慕记,是做什么营生?”
谢疏临道:“主营绣品,兼卖少许胭脂首饰。”
“主营绣品?”皇帝问,“她的绣品生意如何?”
谢疏临道:“慕记虽才经营三年,但因绣品殊佳,在京中已小有名气。慕记的绣技源自吴越之地,与京绣之豪放艳丽不同,更尚细腻自然、淡雅清新,由于慕记的成功,近来不少京中绣馆都开始兼卖江南绣品了。”
皇帝想了想道:“太皇太后的寿诞快到了,让慕氏女进到宫中尚功局,用江南绣艺为太皇太后绣幅观音像贺寿。到时她绣得好,朕就趁势褒奖,封她为尚功局女官,等她有品级在身,朕再赐婚,那时舅舅舅妈纵对你这桩婚事还是生气,气也会小些。”
谢疏临素来性情沉稳,但这时面上忍不住展露喜色,感激拜谢道:“陛下圣恩,臣无以为报。”
皇帝让谢疏临平身,笑着“威胁”他道:“说什么无以为报,眼下就有件事要你担当。今科春闱就要到了,朕打算让你当这届的主考官,你可得好好替朕选出一批可用良才,要是你选的差了少了,这赐婚的事,也就不作数了。”
谢疏临自然恭谨领命,道必鞠躬尽瘁,不负圣恩。因天色近暮,宫门就将下钥,皇帝不能留表兄久坐,再与谢疏临闲说几句,赐了他一盒御膳房点心后,就让他先退下了。
还未到用膳的时辰,谢疏临走后,皇帝百无聊赖地临窗自弈,边把玩棋子,边心里还是会想到谢疏临求他赐婚时的恳切神情。
自有记事起,皇帝就与谢疏临相识,这些年里,谢疏临通共只求过他两次,一次是他幼时不堪父皇冷待惠妃欺凌,一时赌气说要离开东宫时,比他大不了几岁的谢疏临,苦苦叩求他隐忍韬光图谋将来,还有一次,就是今日了。
谢疏临于皇帝,既是国之栋梁亦是友人家人,皇帝当然惦记着谢疏临成家的事,早在几年前,就询问谢疏临为何迟迟不娶妻,热心要帮他张罗婚事,但谢疏临一再婉拒,时日久了,皇帝都以为他这表兄心中唯有社稷无意情爱,不想谢疏临竟会坠入情网,坠得世人瞠目结舌。
若那慕氏女是个才情无双的绝世佳人,纵出身低微,也算与谢疏临相配,也不至于引得世人咋舌,可一个穿梭市井的女商,一个嫁过人、还有孩子的女商?!
尽管已因谢疏临恳求答应赐婚,但皇帝这会儿还是越想越觉难以理解,他失笑一声,问一旁侍立的内侍陈祯,“你怎么看谢疏临这事?”
陈祯是御前总管,最擅揣摩附和君心,他觑着皇帝眉眼间的笑意,噙笑凑趣道:“奴婢是没根的人,不懂谢大人怎就对那女商那般钟情,但听到宫外有流言说,那女子是吸人精元的狐狸精变的,谢大人是被狐狸精迷惑了心智。”
“吸人精元的狐狸精”皇帝听到这等民间流言,不由笑出声来。
陈祯说这荒唐流言,本就是为博皇帝一笑,此刻见皇帝笑得开怀,原也沾沾自喜在旁跟着陪笑,却见皇帝笑着笑着忽然沉了脸色,忙将自己脸上的笑意敛得一干二净。
日色已晚,渐暗的暮色笼着皇帝周身,皇帝眸光如日影沉水,幽晦不明。陈祯伴侍皇帝多年,知道皇帝有时忽然就会这般,像是因陡然想起某件并不愿想起的往事,而心境晦暗不堪。
但究竟是为何事,身为御前总管、理当最晓天子事的陈祯,这几年也是一头雾水,只能在此刻皇帝心境不佳时,屏声静息,以免被圣怒波及。
未得传唤,掌灯宫女不敢擅自入内,随着日光敛尽,紫宸宫渐尽沉入暗色,几乎不可视物。皇帝却熟悉这种黑暗,在总是纠缠他的噩梦里,梦里漆黑一片,被囚于密室的他双目被障,什么也看不见。
那是在四年前,皇帝还是太子时。因父皇宠妃霍氏常年挑唆,还是太子的皇帝与父皇的关系一年比一年紧张,终在十五年那年,被父皇派至边关“历练”。虽人在边关,但皇帝有眼线探知京中动向,在十八岁那年秋天,得到父皇病重的密报后,即刻踏上归途。
惠妃霍氏有子齐王,霍党定会为拥护齐王,不择手段阻拦他回京登基。皇帝未走官道,秘密改走偏僻山道回京,此法本来风险较低,但因有亲信背叛泄露行踪,皇帝在深山老林里还是遭到了激烈的追杀,负伤坠下山崖。
醒来时,却是不知日夜的黑暗,皇帝双目被绸布缠缚,手脚也被锁链锁住。起先皇帝以为自己落入霍党之手,但将他囚在密室的人,却没有要他的性命,而像是志怪话本里的山野妖狐,夜夜吸人精元。
混沌的黑暗中,皇帝不知自己被关了多少时日,某夜他被灌下迷药,再醒来时,已身在一艘顺流而下的轻舟上。江风浩荡,两岸景色如飞,轻舟已不知驶过多少水程,皇帝无法知晓自己先前究竟是被囚在何地,更别提转杀回去。
因急着回京掌控大局,皇帝只能暂忍这阴沟里翻船的奇耻大辱。等到登临帝座、平定朝局,皇帝有心派密卫探查,揪出那歹毒女子,为自己雪耻,却无法下达具体命令,因他不仅不知自己当时究竟是被关在何地,也不知那歹毒女子生的是何容貌,无法摹出画像令密卫按画寻人。
像是只能这口气硬咽下去,但皇帝始终咽不下去,夜梦常是为之所扰。纠缠不休的噩梦还会延伸到日常之中,早在登基之初,皇帝就因太皇太后安排选秀有了后宫,但几年过去,宫中仍未有婴儿啼声,皇帝因他自己不可言说的心理阴影,对世间女子皆难生亲近之意。
心境幽沉时,皇帝又想起了那个慕氏女,觉得自己在表兄求请赐婚这事上,答应得太快了。这世间有的女子毒如蛇蝎,不知那慕氏女到底是何品性,是否真似狐狸精迷惑了表兄,实则表里不一心如毒蝎,日后会闹得表兄家宅不宁。
幸未今日就仓促赐婚,还有时间考察那慕氏女品性。既已说要令慕氏女进宫为太皇太后绣像,皇帝想,不如就趁绣像那段时日,见一见这女子,替表兄好好考察一番。
【作者有话说】
皇帝(上一秒):吸人精元的狐狸精?好好笑!
皇帝(下一秒):天杀的!我被狐狸精吸过!
第2章
◎光明正大地做我的妻子。◎
将暮时,慕晚在法净寺还愿,她身边的蒲团,爱子阿沅端端正正地跪着,小手合十,向莲座上的观音大士稚声拜道:“谢谢观音菩萨保佑,阿沅已经好全了。”
前段时日,阿沅反复发烧不退时,慕晚有来法净寺上香,请观音大士保佑阿沅早日病愈,今日是特地携子前来还愿。
含笑看阿沅一本正经地拜完,慕晚抚着他的脸颊,柔声道:“你先和云姨出去玩一会儿好不好,娘亲还要在这儿待半炷香,和观音菩萨说会儿话。”
阿沅一向乖巧,答应了一声就牵着侍女云琴的手出了佛殿。殿内,慕晚双手合十默默祝祷,祈望菩萨保佑,她现在平安顺遂的人生,不会被无常世事侵扰,阿沅身体健康,慕记蒸蒸日上,她与谢疏临长长久久。
菩萨金身塑得慈圣庄严,目光似能看透众生,让一切无所遁形。慕晚在菩萨的注视下,又想起了那件事,那件她平生唯一感到亏心的事,每每思绪飘回至天水城外渡月山,慕晚心中都会浮起羞愧。
慕晚并非京城人士,故土在江州天水城,家中是当地的小商人。她幼年刚记事不久,生母就病逝,续弦的生父没几年就有了新的儿女。生父冷眼继母苛待,慕晚从小在自家寄人篱下处境艰难,长到十五岁时,被贪财的生父和继母,卖给了当地大户做冲喜新娘。
慕晚冲喜的人家,是天水城大户宋氏,她嫁的,是宋家的病痨半瘫少爷宋扶风。宋扶风因身体病残,性情十分乖僻阴冷,他虽实际不能人道,但为所谓男子颜面,将此事瞒得死死的,不叫宋家任何人知晓。
慕晚在宋家熬了三年后,宋扶风的身体先熬不住了。慕晚知道,宋氏宗族许多人都觊觎宋扶风这一房的财产,宋扶风病死后,那些人为能吃上绝户,定会联手找理由迫害她,将她发卖。
慕晚已是忧心忡忡时,冷酷无情的宋扶风,又给了她一击,写了封休书要将她扫地出门,生怕她在他死后占他遗产分毫。慕晚没有可依靠的娘家,她若被休回慕家,她的生父继母只会盘算着将她卖给下一户人家。
那时慕晚真是处处绝路,若留在宋家,可能被迫害发卖,若被休回慕家,同样会被生父继母卖了赚钱。绝望之际,慕晚想到了一个法子,如果她隐瞒休书的存在,并怀了宋扶风的遗腹子,在宋扶风死后,她可凭孩子保全自己,并拿到宋扶风的遗产。
宋扶风给她休书时身边没有旁人,慕晚假装接受了被休弃的事实,在临走前最后一次伺候他喝药。宋扶风喝下那碗特殊的药汤后,昏睡过去,从此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都未再醒来。
慕晚以宋扶风需好生养病的名义,将宋扶风移居到天水城外渡月山脚的别院,自己也跟过去“照顾”。慕晚想在这儿掩人耳目地找一男子实施“遗腹子”计划,但愁人选,那男子必须不可能泄露秘密,她短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借种人,可昏迷病重的宋扶风看着活不过一个月,时间实在不等人。
在慕晚最是忧急时,老天爷帮了她一把。在来到渡月山别院的第二天夜里,慕晚因忧愁失眠独自外出散步时,见到临江别院外的水滩上,就躺着一名负伤昏迷的年轻男子。
那夜,慕晚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她悄悄地救下了这名男子,给他包扎伤口,给他上药喂药,却也擅自向男子索要了她想要的报酬,将他囚在暗室,蒙住他的眼睛,锁住他的手脚,逼他委身于她。在与男子云雨七夜后,强迫他人的羞愧,终累夜积压得慕晚无法承受,她在最后一夜,将男子药晕过去,悄悄将其送走。
七夜而已,能否有孕,全看天意。最终苍天再次护佑了她,慕晚不仅怀上了宋扶风的“遗腹子”,后来孩子还早产了些时日,使宋氏宗族无话可说。因为阿沅的存在,慕晚在宋扶风死后保全自身并得到了宋扶风的遗产。
那之久没几个月,宋家老太爷忽然病死了,为争得老太爷的遗产,宋家几房闹着要打官司分家。慕晚没有参与进去多要一个铜板,而是趁着宋家闹分家的大好时机,尽快名正言顺地带阿沅离开了宋家。
故土不但没有值得留恋的,还潜藏着一定风险,慕晚带阿沅离开了江州天水,千里迢迢地来到京城,用宋扶风那笔遗产作为生意本钱。从路边的绣品摊,到敞阔的临街店面,慕晚在京城的三年,不仅将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也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慕晚对现状已然无憾,曾在慕家和宋家的不堪往事,也不会再在她心中激起波澜,只是天水城外渡月山的那七夜,犹似暗刺扎在她心底,时不时会刺她一下,那是她曾经犯下的罪过,即使面对深爱的谢疏临,她也无法言说。
每次来拜神佛,慕晚都会为自己曾犯下的罪行忏悔,并遥祝那人顺遂平安。天下偌大,人海茫茫,此生至死,她应都不会再见到那个人,她祝他人生无虞,所行皆坦途,所遇皆善人,不会再遇见像她这样的人。
从法净寺出来,坐马车行一炷香时间,便至明锦长街,慕晚的绣馆“慕记”就在这条街上。天色将晚,绣馆绣娘正在门前挂灯笼,慕晚携阿沅下车时,绣娘们都迎了上来,笑唤“东家”、“少东家”,街上的行人和绣馆内的顾客,则投来了各式异样目光。
因为和谢疏临的关系,慕晚成了京城的“红人”,她的这家慕记也名声大躁,近来每日客流极多。慕晚让侍女云琴带阿沅去绣馆后的住宅休息,自己就要进馆亲自招呼客人时,她的二掌柜琼芳拦住了她,琼芳轻声笑对她道:“这里有我,有人在后面等东家呢,东家快去吧。”
看琼芳面上促狭笑意,慕晚就知是谁在等她,明明夕阳已经下山,却似还有日光残留,灼得她面上一红。慕晚道一声“知道了”,抬手挽了挽鬓发,又扶了扶长钗流苏,方向馆后走去。
慕记绣馆后,是一座小院,院内一半屋舍用作库房,一半是她和阿沅平日的住处。院子正中有株杏树,慕晚从绣馆后门出去,正能看见在春风里摇曳的粉白花枝,薄云似的花影下,早她一步的阿沅,已扑进谢疏临怀里,仰首笑唤:“谢叔叔!”
谢疏临抚着阿沅的头顶,温声问道:“头还疼不疼了?”
阿沅前段时日常是头疼发烧,娘亲寻的大夫不管用,还是谢叔叔请来一位曾在太医院供职的老先生,才治好他了。
阿沅喜欢谢叔叔,欢声嚷道:“一点都不疼了,娘亲今天还带我去还愿了呢!”又看向谢叔叔拎着的食盒,“谢叔叔又带什么好吃的来了?”
“是陛下赐的点心”,谢疏临微笑着问,“阿沅想不想吃?”
阿沅当然点头,宫里来的点心,一定非常美味。他迫不及待想要品尝时,又想起了娘亲,忙张望寻找,见娘亲就站在不远处的后檐下,忙挥舞着小手叫道:“快来吃点心啊,娘亲!”
慕晚含笑上前,与阿沅、谢疏临一起进屋。皇帝赐下的点心有十几种之多,摆上桌后琳琅满目,叫阿沅看直了眼也挑花了眼,他一会儿吃吃这个,一会儿尝尝那个,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