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81节
  米尔斯海默笑了笑:“大家可能都觉得,当年欧洲毅然决然地扩大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似乎不缺乏与美国敌对的勇气。但我认为,这种勇气不是他们自己有的,而是因为中国人,他们知道,如果我们干涉,中国人就会与我们作对。说到底,要是不关中国人的事情,他们哪里有这个勇气?”
  “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的事实。法国在二战失败时向德国投降,他们英勇的贝当元帅说过一句名言:投降并不是对战败的惩罚,而是一个新的开端,是保证不朽的法兰西,永世长存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于是,德国拿走了法国3/5的领土,而且拿走的全部都是北方的工业区,维希法国仅仅只剩下南方的农业区和边疆穷困地区。在签署投降协议后,二战期间,德国仅仅靠20万军队驻守法国,就彻底控制了法国的一切,而且维希法国需要向德国缴纳保护费,承担纳粹德国驻军的军费。同时,法国的所有军队,削减到10万人以内,仅用于保障维希法国的治安。”
  “然后呢?法国有154万军队,作为俘虏,成为了第一批的劳工,为德国生产物资;几乎100%的煤炭钢铁业、80%的冶金加工业、60%的橡胶业,50%的纺织业,持续的为德国生产产品,仅仅在1941年,法国就给德国提供了70个师的装备;整个战争期间,法国生产的72.5%的小麦、100%的食糖、87%的黄油、64.6%的牛肉,都被德国强行征收。到了1943年,法国人一天吃的所有食物是5-6片面包,另外的食品是一个月,可以分两个鸡蛋、两盎司黄油。”
  “在二战前,巴黎一共有35万辆轿车,二战结束后,仅仅剩下不到4500辆。所有的车辆,基本上都被德国人抢走了。”
  “法国人反抗德国人了吗?据说是反抗了,号称有30万的游击队,如此庞大规模的游击队,4年的时间干掉了352个德军!平均每850个游击队员,4年才能干掉一个德军。嗯,法国人确实英勇。”
  台下的将军们都放肆地大笑,“辱法”对于盎格鲁人,确实是件心旷神怡的事情。
  “二战后法国人自己也感到羞愧,所以他们干脆利落地报复了,他们对当过德国人情妇的10万法国女人,给予剃光头,剥光衣服游行等各种折磨。法国全民在“荡妇羞辱”中狂欢,仿佛自己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弥补了自己在二战中,没有做英雄的遗憾。这就是法国的勇气。”
  台下鸦雀无声,众人都陷入了思考中。米尔斯海默继续说道:
  “至于德国人,我个人认为两次世界大战,这个民族的脊梁已经垮了,不会比法国人更勇敢。更何况,他们是战败国,本来就是我国的殖民地。为什么不剥削他们?”
  “请各位一定要高估欧洲人的忍耐力,因为其阀值,一定远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别以为他们会轻易地反抗,唯一的变量,不过是中国人罢了。除非中国人撑腰,欧洲人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历史上,中国的统治者压榨民众,导致了成千上万次的农民起义,反抗统治者。但在欧洲历史上,我们听说过有几次?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被贵族和教会,剥削得几乎都活不下去,他们反抗了吗?”
  “请别忘了,当年美国支持欧洲复兴,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对抗前苏联,那个时代我们希望有强劲的盟友,但到了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全球霸主了,有必要维持这种盟友吗?他们真的能帮我们分解负担中国的压力吗?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育欧洲市场,我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中国人说的,这是为了养猪,现在猪养肥了,不该杀了吃肉吗?”
  台下有些人忍不住热烈地鼓掌,而另一些人仍然皱着眉头,这样激进的“现实主义战略”,真的行得通吗?
  台下的所有人,听米尔斯海默阐述到现在,都已经听懂了他的战略:承认美国现在的衰败,放弃对全球霸权的争夺。重新以本土和加拿大为根基,一定程度上闭关锁国,实现内循环发展,不与中国争锋。但是在这个霸权撤退的过程中,用一切的手段,收割欧洲以及其它美国霸权仍然笼罩的国家,以之为美国复兴的资本。总之避强割弱,放弃结盟战略,而代之以彻底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弱肉强食。
  总统奥巴马没有太说话,他此前就与米尔斯海默彻底地沟通过,正因为他本人赞赏这样的战略,他才把米尔斯海默推到了美国上层的面前。
  此时他又听了一遍这个战略的阐述,内心感慨:怪不得米尔斯海默称之为“自由霸权的战略”,将霸权缩小到美国可以强力控制的北美,但另有一重深意,今天米尔斯海默没有在这里讲,那就是“自由”——未来美国应该成为全球追求“自由”者的人间天国,让那些不满于中国那种虽然高效公平,但不能让个人成为人上人体制的人士,都尊崇美国、向往美国。吸收这些能力者,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美国缩小霸权后的人才和财富损失。
  奥巴马决定,要让美国的“元老会”,尽快对米尔斯海默的战略做出觉得,他个人要尽力地说服美国的老板们,此时此刻,恐怕米尔斯海默的战略,才是真正能够有效的美国长期战略。
  第457章 欧洲变成了砧板上的猪
  默克尔跌坐在沙发上,她的浑身都在颤抖,太气愤了,以至于一向冷静的她,现在完全控制不了自己。
  美国人要下狠手了,他们已经撕去了一切的伪善的伪装,而是要赤裸裸地掠夺,因为欧洲对于他们,已经没有了地缘政治上的利益,美国已经放弃了与中国竞争全球霸主,所以欧洲对于美国,现在就是能掠夺多少利益,就掠夺多少利益,美国人,要回到孤立主义的怀抱了,战略发生了大转变,欧洲的价值,就只是砧板上的猪了。
  这才是资本主义国家间赤裸裸的本质,弱肉强食。资本主义兴盛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虽然自己本质是强盗,但一定要打扮成绅士,这样才有品位和文化嘛,才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可是当资本主义衰败的时候,谁还顾得上打扮成绅士呢?当然是尽量地掠夺,让自己吃饱变得强壮,才更重要。
  默克尔的内心都在绞痛,德国复兴的机会,又一次彻底地失去了。想起自己导师即前总理科尔当年的期许,她实在是太难过了。二战之后,德国一代代人忍辱负重,七十多年过去了,没有等到复兴的时刻,却又一次被美国人打入了深渊!一战、二战,加上这一次,三次德国兴盛的契机,都是美国人摧毁的,默克尔的内心,此时对于美国,是无比的憎恶!
  她刚刚勉强抑制着自己无穷的怒火,送走了来“下最后通牒”的美国驻德国大使,这个平时一向“谦逊客气”的老头,用最谦逊的语言,却说出了美国最霸道无耻的要求:从2014年起,德国gdp的10%,必须缴纳给美国,作为美国负担德国“国家安全和民主自由”的费用;美国将在德国政府的配合下,控制德国的主要媒体,以宣传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对抗gc主义思想的侵略;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对抗gc主义和复兴的中心,理应得到德国的全面支持,德国企业中属于美国需要的部分,应该可以联合一体,在以美国为中心的体制下共同发展。
  以前德国没有军事主权,但大体还有经济和舆论主权,现在美国人是要干脆地全部拿走,让德国成为它的完全殖民地,让德国政府成为美国的完全傀儡政府。
  那个老头还威胁她:美国在大国有大量驻军和军事基地,例如精锐的美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和美陆军第1装甲师都在德国,德国是二战战败国,德国有今天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是因为美国人的大度和怜悯,德国人不要搞错了自己的实质地位。现在美国的国策已定,德国人如果反抗,其后果将会非常惨烈。
  他甚至还威胁了默克尔本人,不要让家族,因为对抗美国而消逝。有足够的德国政客,可以配合美国的政策,并不是非她默克尔不行。当然,如果默克尔配合,美国人对于朋友,一向很大方。
  老头走的时候公然说,他还会拜访德国的其它重要政客,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珍惜与美国的友谊。
  默克尔痛苦地闭上眼睛。德国该怎么办?自己该怎么办?想起此前她还想雄心勃勃地试图说服美国,在波兰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对欧俄形成军事震慑,这样欧盟才能对欧俄又拉又打,形成欧洲的平衡。现在想来,她的思考多么天真!美国人评估的,完全是另一码事,什么欧洲安全,对他们而言,现在完全是扯淡。
  她努力平静了下来,思考着对策。向中国求援吗?想了一会,她又摇了摇头,虽然这样的暗中企图,德国一定要尝试,但恐怕终究很难得到中国的支持。
  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斗争的激烈,对于中国而言反而是好事。默克尔本人可是在东德长大的,对于社会主义的了解,可以说西方领导人中无人可及。她猜想着中国人的反应:美国如此凶狠地撕破脸皮地收割欧洲,欧洲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会快速地跌落,整个欧洲殖民地化,也就能孕育革命的星星之火。
  中国人一向认为“越穷越革命”,这是因为如果底层人民困苦不堪,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不会顾忌自己的财富和资产损失,那么自然革命的积极性就高。就算中国不指望欧洲社会主义化,但一半的资本主义世界,由此而沉沦,变成全球的落后国家,对于中国而言,这不是很好的结果吗?有一天如果连非洲国家,都超越了老欧洲的生活水平,那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欧洲包括德国,向中国献媚也媚没有用,中国人根本不会信任。默克尔自己,还不是中国人眼中的社会主义叛徒吗?中西欧的沦落,会导致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群体,经济上更大的困难,以及生活水平的长期低落,对照着亚俄和中亚的蓬勃发展和高度的生活水平,这些国家的民众会怎样想?如果未来有国家重返社会主义体制,默克尔一点都不会意外。
  关键是中国根本无需墙头草一样的资本主义欧洲,来制衡美国。重返孤立主义的美国,只剩下了北美这全球的一隅之地,真的能够复兴对抗中国?中国会控制整个亚洲、非洲、南美、次大陆,这是全球2/3以上的地域和人口,经济发展的空间哪里是美国赶得上的呢?美国这也不过是不得已的退缩,实力差太多了嘛,但作为他们退缩的代价,德国和欧洲成为了他们的祭品。
  她叹了一口气,想起年轻时读过的社会主义理论:帝国主义总是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他国,使之变成自身的经济殖民地,贪婪地掠夺一切财富,让殖民地人民永远处于困苦残酷的生活之中。
  以前自己以为这种帝国主义的残酷性,是不会施加到同为白人的欧洲民族身上,现在看来,何其天真,以前没有残酷地掠夺,只不过是美国有着其它的掠夺对象罢了,现在情况不同了,他们开始直接掠夺白人民族,完全没有例外。
  除了德国以外,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北欧三国,一个个国家都接到了美国的“友好条约要求”,提醒他们过去的安全,都是美国人为了民主自由的牺牲和奉献,现在,到了他们“偿债”的时候了。
  其中,对法国人的要求最低——gdp的5%,这是因为戴高乐当年高瞻远瞩的贡献,让法国没有美国的驻军,在国防上是欧洲最独立自主的国家。但美国人也认为,法国人肯定不敢反抗美国的要求,就他们那点勇气,能让他们只缴纳5%gdp,已经足以让法国的政客,觉得能够对法国人有所交待,毕竟美国人当年,帮助了法国从德国手中解放出来,不该回报吗?
  美国人没有“征税”的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和东欧各国。英国自然是因为与美国关系最好,美国还指望未来英国继续为美国当狗,作为美国在欧洲的黑手。至于东欧各国,本来就太过穷困,征不了几个钱。不收他们的税,可以让他们觉得,美国人才是他们的朋友,从而死心塌地地帮助美国,牵制老欧洲,也牵制欧俄。
  美国掌控的欧洲媒体,面对欧洲汹涌的民意,拼命地替美国辩护,而大批的欧洲政客,更是知道至少短期内,如果不唯美国之意是从,那自己就没有未来了。所以美国政客和军界,惊奇地看到,果然如米尔斯海默这个老头所料,欧洲人除了一张嘴,根本不敢反抗美国的压迫和掠夺。这使得美国接下来的动作,更加肆无忌惮。
  欧洲开始沉沦,法国和德国,首先改革了高福利体制,底层人民被抛弃了,原来的福利待遇都被取消,一切都变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能不能活下来活好,要看个人的“能力”。至于由此激发的游行示威等一切的社会动荡,都改变不了政客们的决心——既然要被美国掠夺,那么当然要全民来承担,这里的全民,当然主要就是底层的人民。一些试图利用民众情绪,让自己上位的政客,离奇地失踪或者直接死亡,使得他们变得噤若寒蝉——显然这个时候,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本国的政府,都不需要其它的声音。
  到2014年底的时候,包括美国在内,欧洲这些被征税的国家,都松了一口气,几个月的动荡,一些国家不得不更换了执政党政府,但终究没有能够酿成革命的大祸,欧洲人的“富贵生活”变成了过去式,民间虽然满腹牢骚,却没有多少人敢于反抗,既然二战时每天6片面包都能忍受,现在至少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贫苦的生活也不是不能过。摇摇晃晃了一阵后,欧洲居然又稳定了下来。
  米尔斯海默这个老头,得意地观察着这一切,果然,老欧洲就是没有社会主义的土壤,欧洲人本身才是最好的殖民地的顺民。几个月前的满腔怒火,几个月后就变成了麻木呆滞,就像是六七十年代的学生和社会运动,当初那些人的满口革命,最后都被证明,不过是些小布尔乔亚的矫情。
  当然,他也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平静,如果一直是这样,恐怕还是有人会站起来反抗,法国人不敢,还有其它的欧洲人。现在不过是欧洲底层的民众,还没有绝望而已,他们总是在向上帝祈祷,希望未来会有所改善。
  所以美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媒体洗脑等多重手段,让欧洲底层民众“印度化”,那个次大陆的国大党印度,它周围的社会主义国家,生活水平都是印度人的至少10倍以上,但那又如何?那里的贱民,比现在的欧洲人生活,更是凄惨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但还不是老老实实地认命?靠着宗教麻醉“赎罪祈求来生”?
  当然,还要在欧洲底层民众中,树立极少数实现了“阶层穿越”梦想的迷幻案例,让欧洲底层人,以为自己还有努力工作劳动,实现梦想的机会,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麻醉他们的思想。
  欧洲的一切发展,让观察中的普京目瞪口呆,他本来的压力非常大,一直担心着欧美接下来对于欧俄的严厉报复,是否会在现在的军事敌对和经济制裁上不断升级,虽然他在公开的场合,总是信心满满,充满了自信。但一个人的时候,却总是心事重重——欧俄实在是太孤立了。
  但这几个月欧洲魔幻一样的变化,根本不是他此前设想的方向,没想到美国佬干脆地放弃了全球霸权,转而收割欧洲,把这些原来对欧俄嚣张的国家,都当成了美国的殖民地,手段之狠,不下于原来英法在全球殖民的时候。
  这样在短期内,欧洲就不能形成对欧俄的巨大压力,5月结束乌克兰战争以来,一直到现在,老欧洲都忙于自身应对美国的压力,对于乌克兰流亡反俄分子的支持,主要限于口头而不是实质,甚至那些在乌克兰战争期间,疯狂反俄的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例如波兰和立陶宛,都降低了调门,实际上普京知道,他们现在很恐惧,因为担心老欧洲,不再支持他们反俄。
  普京苦笑了一声,怎么可能不反俄?从美国的宣传调门来看,他们会拼命地把美国殖民剥削欧洲,说成是因为欧俄吞并乌克兰,对欧洲形成了强大的威胁,欧洲不得不加强防务,而美国这些年已经为欧洲安全奉献了很多,总不能让同样经济危机中的美国,继续承担欧洲自己的责任。所以美国对欧洲“收税”,一切都是“邪恶的俄国人”的缘故。
  老欧洲的政府,也会配合美国人的这种宣传,欧洲民众的怒火,总要有出口,他们不敢让民众的怒火,对准罪魁祸首美国人,就只有另外找个替罪羊,而欧俄当然是最理想的替罪羊。舆论引导嘛,欧洲底层人本来就蠢——几十年的高福利和洗脑,让很多人,失去了最起码的理性逻辑和独立思考能力。
  不过总体而言,普京还是欣慰的,因为欧美对欧俄的实质威胁下降了。欧洲经此一劫,实力必然下降,美国人现在收割老欧洲,本身就说明他们已经不太在乎欧洲了,对欧俄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小,无非是一直保持欧盟与欧俄之间的敌对关系、分裂欧洲罢了,军事上的压力,反而缩小。
  而且那些反俄最厉害的东欧国家,以后的经济状况,肯定很糟,老欧洲自顾不暇,怎么再肯支援东欧呢?他们对东欧的态度,肯定也是越来越严厉。美国把老欧洲当殖民地,老欧洲就会把东欧当殖民地,其经济掠夺恐怕会只会加剧,反正东欧国家,不都要靠老欧洲活着吗?
  想到这里,普京不由得有些快意,叫你们这些东欧国家,明明知道前苏联的继承人其实是亚俄,欧俄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资本主义国家,却坚定反俄,如果不是这些国家,恐怕欧俄与欧盟之间,合作的气氛,至少也要好很多。
  普京又不由得失笑了一下。当初他像叶利钦一样,对于美国充满了期待。现在看来真是愚蠢,简直辜负了自己在克格勃那么多年的历练。美国人现在暴露的真面目,简直是恐怖,这才是真正的盎格鲁民族吧,所有的其它国家和民族,最终都是他们吞噬的对象。和平与合作,永远不过是他们的手段,欧洲今日之祸,其实早就埋下了。欧俄现在还可以庆幸,虽然吃亏不小于老欧洲,但终究没有完全跌入美国人的陷阱。
  欧俄下一步的策略,已经很清楚,虽然欧洲反俄的舆论会一直“高潮”,但这些国家也要吃饭,欧洲缺乏资源,欧俄拥有资源,包括油气,他们没钱了,不就更需要廉价能源,与廉价资源吗?生意还是可以做的,这就足够了。
  欧俄的战略核心,还是要尽快消化乌克兰,尤其是相对稳定的乌克兰东部,本身乌克兰的工业体系,也主要在乌东。有了乌东,其实欧俄的工业体系,完整程度已经相差原苏联不远了,当然规模,比当年差远了。
  缺钱啊,普京叹息了一声,要重振乌克兰-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条工业带,需要的资本是海量的,欧俄前期的积蓄,已经在乌克兰战争中消耗殆尽。只能是慢慢来,但这样对于欧俄的经济改善,短期就是有限的,这可能造成民众的一些不满。
  所以还是必须与东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光是忌讳是不行的,还要合作,如果能从中国那里,得到一些资本是最好的了。不过国内上层对于他们太过警惕,在国内都不一定能通得过,自己并不是什么都能无所顾忌地发号施令。
  英国首相卡梅伦,这几个月也是痛苦不堪。美国虽然没有向英国“征税”,但是英国的经济,这下子彻底地崩了,美国财团纷纷从英国这个所谓的“欧洲金融中心”撤资,欧洲各国,也日益减少使用美元和英镑,导致英国的金融业断崖式下跌。现在可好,美国人向老欧洲“征税”,让老欧洲一下子陷入了经济萧条,英国连带也跌入了深渊——欧洲的经济不好,英国哪能独善其身?
  卡梅伦内心不能不抱怨美国人,这些表兄弟太狠了,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干,至少会导致欧洲的经济萎缩?一个更小的市场,难道就有利于美国的企业了吗?但他也只是抱怨,还能怎么办呢?美国人肯定精算过,对欧洲的收割拿到的收益,肯定会远远超过正常利用欧洲这个大市场,能够得到的收益。
  永不停歇的游行示威,此起彼伏的罢工,现在仿佛成为了伦敦和英国其它城市街头的新景象,苏格拉人、北爱尔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对于走向独立毫不掩饰,而破落的大英帝国,使得这些地区的普通民众,日益倾向于独立建国。大英帝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风雨飘摇,似乎随时都可能是帝国末日。
  自己这个“裱糊匠”,还能维持这种局面多久呢?或许,是该考虑辞职的时候了,让那些更有野心的家伙,自己到这个烫屁股的位置上来试试吧。
  美国和老欧洲,是资本主义的两翼,但终于开始走到了“大难临头只能剩下一个”的最高垄断阶段。历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演变期。
  第458章 中国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西元2015年1月的一天,新任政治局委员、中g西南局书记彭国丰,来到重庆,看望赵云腾。
  赵云腾看着眼前精干的彭国丰,内心很满意。唐山大地震时认识的那个父亲牺牲后的坚强少年,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栋梁。他知道,其实彭国丰已经是中央考虑下一任总书记的几个重点人选之一。
  赵云腾已经是89岁的高龄,不过他的身体出奇的好,到这个年龄也还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重庆是赵云腾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城市,他可以说是在这里渡过了最早的成长阶段(西华时代),所以这几年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会呆在重庆,不过夏天除外。
  两人非常熟悉,对彭国丰而言,赵云腾犹如是他的另一个父亲。这些年彭国丰有机会就会来探望赵云腾,两人之间没有顾忌,对很多问题,能够谈得很深很透彻。
  彭国丰今天与赵云腾探讨的,就是中国接下来对美欧的相关策略问题,虽然前期中央做出了不干预美国收割老欧洲的决定,但全球的形势因此而变,中国必须有后继的应对策略,这个课题,也是现任黄总书记,交给彭国丰的“作业”,让他给中央提出策略建议。
  彭国丰自己认为,美国收割老欧洲,很明确的一点,是美国的新战略中,已经不考虑欧洲作为盟友对抗中国或者其它国家的价值,而是对其彻底的殖民地化,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包税体系”,实际上,美国开始对老欧洲各国征税,而各国资本主义政府,变成了所在国的“包税人”。
  这样的一种策略,无疑破坏了过去美国的全球霸权竞争体系,所以其在中国压力下,终于放弃了全球霸权,而是收缩回到北美,作为其延续大国存继的基础。例如,美国并没有收割加拿大,而是加紧了对加拿大的控制,这是把加拿大本土化。
  去盟友、去霸权、高筑墙、广积粮、肥自体、强根基。这样的一套策略,可以视为美国新的 “孤立主义战略”,过去几十年,美国从进攻转为攻防兼备,现在开始向本土防御转变。这既反应了美国国力应对中国竞争的力不从心,也反应美国上层建筑终于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不能求胜,他们就力图求不失败。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既然无法操控全球,那就控制一个“缩小的世界”,在其强势控制的北美,力图重振制造业和科技,即所谓的韬光养晦,试图在这个缩小的世界让美国的国力能够休养生息,避免外界过多的竞争,等到养好伤,重新变成了壮汉,再向全球卷土重来,参与世界竞争。
  至于欧洲,接下来政治上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类似二战前纳粹的极右翼势力必然崛起,这是会视美国为仇敌的势力,代表所在国民粹主义的势力。美国把欧洲当成殖民地,原来的欧洲主流政党,会失去自身在欧洲的大量影响力,未必能够在选举和其它政治领域,压制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当年纳粹之所以崛起,不就是因为英法对德国压榨过甚,而德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堪这种压榨,与极右翼一拍即合。今天美国替代了英法的角色,而被压榨的对象,则由德国扩大到了除了英国以外的整体老欧洲,情形是类似的。历史螺旋转了一圈,以另一种相似的模式正在重演,这种极右翼的崛起,代表着欧洲政坛的法西斯化趋势。
  当年英法并没有能阻止德国的重新建军,未来美国也不可能。极右翼会给美国制造许多麻烦,让他们的“税收”逐步变小,而美国在欧洲剩余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压制极右翼武装力量的崛起。不过美国很可能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现在征税那么狠,估计就是抱着能捞一票算一票的打算,无非就是最终放弃殖民地而已。
  彭国丰认为,中国既有的政策体系,已经足以应对美国的新战略,所以所谓的应对策略,无非是“顺水推舟、攻其弱势”。例如美国想要复兴制造业,中国就要阻断这种可行性。中国建成初级数字化社会后,在高端制造业上的优势不可动摇;全球社会主义产业体系的完整,也不会给美国产品出口有大的机会。而未来随着美国复兴制造业的具体动作,打击其重点发展的方向。使得美国只能蜷缩在他们内部3亿多人的市场,这样的一个人口规模,是无法发展全产业链的,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循环”,其实还是必须有大规模的出口和进口,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完全有可能制止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在美国收割欧洲后,美元已经完全失去了全球化货币的基础,其惯性应用也会很快消失。所以未来美国的金融业同样只能以北美为“业务范围”,只能少量溢出到本来就没有太大价值的墨西墨哥和中美洲。所以如果美国制造业没有振兴,那么其金融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一定萎缩。
  此外,美国的农牧业由于其高度的污染性(农药、转基因、快速催肥等造成的农产品劣质化),也已经无法与华盟体系的农产品相比,所以通过全球的舆论和优势成本,同样可以将美国的农牧业产品阻击在北美。
  金融、制造业(工业)、农牧业全都不振,那么依附其上的消费服务业,也就难以振兴。在这样的一个体系压力下,美国经济的复苏,肯定要比美国上层建筑现在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这样的竞争战略,本质是让美国不得不变得更加的“闭关锁国”,因此出口不振,那么进口量也只能减小,就只能逼迫其国民,消费北美不具全球竞争力的价高质次产品,强行形成内循环。这样的内循环,恐怕只能让美国变成全球最大的走私市场,而不是让自身的产业,再次成长起来。
  所以逼迫到最后,还是要让美国陷入过去领袖李思华给美国设定的角色:一个以出售自然资源为主的大号前苏联,当然会有一定的变种,因为油气的重要性下降了嘛,未来必须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总和。
  没有强大制造业的资源供应国,通常就会在金融上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本币不断贬值,资源的优势,并不足以支撑本币的价值,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时候,资源的供给,通常短期会超过市场可消化的幅度;二是由于本币的应用范围狭窄化(只能用来购买资源嘛),所以外国肯定不愿意持有资源供应国的货币,哪怕其是所谓的自由市场浮动汇率。而附加的效应是,如果美元真的到了这种程度,美国反而需要持有大量的外汇,因为出口单一而进口多元。
  如此循环,美国的经济体系,将日益落后于华盟体系,最终“内爆”,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美国去盟友去霸权的地域,例如欧洲,就进一步加强中国体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这些国家为了在美国重压之下,保留更多的元气,当然要与华盟展开更多的贸易,包括出口赚钱和低成本进口。再如加强对欧洲人才的吸纳,动荡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才,要另寻出路。
  在根本上,可以推动东欧乃至西欧的中国模式gc党组织,重新开始发展了,这些社会土壤的条件变化,虽然尚不至于带来明显的革命契机,但可以提供发展空间,则是明显的,所以中国可以推动这些“打根基”的工作了。
  虽然在这些欧洲国家内部,起初很难与极右翼势力竞争,但华盟的整体力量对于新法西斯肯定是压倒性的,这就有着非常多的操作余地,逐步争取在欧洲打开缺口,让社会主义具备“蔓延发展”的可行性。
  赵云腾听完了彭国丰的阐述,他微笑着说道:“你刚才对美国策略的总结,用了“去盟友、去霸权、高筑墙、广积粮、肥自体、强根基”这18个字,很精确。你所主张的策略,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不过我觉得,不要单纯重视经济体系的竞争,要注意根据美国政体格局的变化而设置相应的策略。”
  彭国丰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想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不同想法。他说道:“愿闻其详。”
  赵云腾说道:“我的看法,虽然内容大相径庭,但从美国历史发展的顶层设计来看,这就是美国的一次王安石变法,都是觉得过去的模式,已经无法维持,需要改革实行新的模式,来实现国家中兴。”
  彭国丰听到“王安石变法”这几个字,觉得脑子里有灵光闪过,但一下子没能抓得住。赵云腾不紧不慢地说道:
  “美国这个新战略,对于他们内部的实业资本而言,毫无疑问会支持。但是那些金融寡头资本呢?他们也赞同吗?美国的实业资本,会是金融寡头资本的对手吗?”
  彭国丰思路豁然开朗,原来如此!他反应过来,对赵云腾说道:
  “对啊!其内部的斗争,很可能让美国这场改革,只能做前一小段,不可能完全实施下去。”
  “王安石时代,斗争的焦点是兼并。宋神宗支持王安石新党,其实是试图逆转当时北宋国内土地兼并快速发展和恶化的格局,而司马光等代表的旧党,其实就是既得利益的士绅阶层的团体。美国现在的格局,新战略代表着一个以实业资本为基础的新党,试图改革美国体制,但既得利益的金融寡头资本,则会自动形成犹如旧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