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64节
  沙特终究在过去的时代,没有与中国的利益捆绑呀,这是一个大失误,但现在弥补,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到底能怎么办呢?法赫德陷入了苦思中。过了一会,他突然眼前一亮——只有欧洲,才可能协助沙特对抗这一次危机!
  他有点激动,站了起来,在宫殿中不断地踱步思考着。
  如果海湾七国陷入战火,最倒霉的肯定就是欧洲,除了拥有北海油田的英国和挪威。欧洲整体上是个油气资源非常贫瘠的大陆,石油和天然气都要依靠进口。他们现在的油气来源,主要还是海湾国家,因为欧俄的两大产油区,目前的产能相比需求,还是不足的,欧俄的产能,目前大约只有1.3亿吨左右。
  所以海湾一旦陷入战火,尤其是沙特和阿曼正当前线,那么欧洲的油气价格,必然上涨到最疯狂的程度,这将极大地影响欧盟的经济,动摇他们的产业基础。所以,最能够帮助沙特反对也门的,必然是欧洲,他们需要低廉的油气,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发电的主要方向就是天然气,因为欧洲的煤炭质量也不好,杂质太多污染严重。
  因此沙特的出路在于,向欧盟,不,实质是向法国和德国求援,只有这两个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法国仍然算是一个军事大国,而德国则是欧盟中最缺乏能源的,他们的积极性也会最高。
  欧盟对沙特的支持,可以通过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的海运,有同为逊尼派的埃及在,这条运输线的风险不大,美国人总不可能疯狂到干掉法国或者德国人,他们是为了利益,可不是成为所有人的敌人。
  打定主意,法赫德决定多管齐下,一方面刚才会议商定的三条路径,当然都要去做,但还必须加上两条:
  第一条,就是向欧盟求援,派遣外交大臣出访法国和德国,寻求联盟。要求法国派出军事代表团,参与沙特军队的指挥和参谋。
  第二条,在巴勒斯坦和埃及招募士兵,法赫德对自己的沙特军队的信心不强,埃及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逊尼派国家,有大量的人力,而巴勒斯坦的战士,与以色列多年对抗,勇敢是肯定的,现在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沙特必须要扩军,使用这些战士是最便利的,能够最快速度地成军。
  沙特确定了应变的五条国策后,立即在相关国家开展了全面的外交活动,而美国正在执行中的阴谋,也因此扩散到了全球相关国家的高层中。
  希拉克满面微笑地送走了沙特的外交大臣,然后他的脸色就变得极为愤怒,回到办公室,他实在按捺不住,拿起咖啡杯就摔在了地上。
  去他妈的美国佬,太下作了!中国人最早“好意”地向法国和德国提供情报的时候,他与科尔都不太相信——美国人与海湾七国之间,算是盟国几十年了,虽然近年来,由于美国出口石油占据的份额扩大,双边的嫌隙有所扩大,但怎么会一下子就从盟友变成了敌人了呢?
  到了也门胡塞组织夺取政权的时候,法国和德国对美国的怀疑已经是很大了,明摆着胡塞组织的军队,都是美国人武装的嘛,而也门那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美国人为什么跑去凑热闹?当然就是为了打击沙特与其它海湾国家嘛。
  沙特现在向法德求援,两边的情报一对照,合拢过后,如果法德再不相信,那就真的是傻子了。
  但确信了美国人的阴谋后,希拉克与科尔,在极大的愤怒之下,两人也都陷入了困境——几十年来,国内积累的亲美势力太庞大了。如果明确去支持沙特,如果美国公开反对,那么法国和德国能够驳回美国吗?两国的高层能够形成压倒性的支持吗?如果反对的力量居多呢?他娘的两人前期还在讨论欧盟对付欧俄的大计,现在就是一大桶冰水浇了下来!没有实力那都是妄想!
  美国现在这样做,明摆着完全不考虑欧盟的利益,甚至就是中国人指出的,打击欧盟本来就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海湾如果毁于战火,未来欧盟就主要不得不用来自美国的高价能源,那么美国人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欧洲吸血,而欧盟还能剩下什么?本来制造业都快被中国人都抢完了,没有足够的产业,能源又高价,用不了多少年,欧洲大概就变成发展中国家了。
  所以必须支持海湾国家,否则欧盟就输定了完蛋了。为了减轻前期的内部政治障碍,必须立即行动,采取“石油换武器”的“正常贸易”,在美国人还不能大肆反对的当前,向沙特输出大量的法国武器,以及军官团,务必要让沙特和海湾国家,抵抗住也门胡塞可能的进攻。那么战争虽然不能阻止,但战争爆发后,欧盟能够换取大量海湾的低价能源,降低油价暴涨的影响。
  美国人的力量,当然远远比法德合力要强,更不要说其实只有法国是独立的,而德国仍然难以完全摆脱美国这个二战战胜国的制约。但是可以采取法国提供军事资源,而德国在背后提供经济和其它资源的办法。
  希拉克不由得想起了前些天,在他与德国总理科尔会晤的时候,科尔的感慨——苏联解体之后,欧洲盟国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大大下降了,所以现在他们为了石油利益,根本不会考虑欧洲盟国的利益了,欧洲盟国在他们对抗中国的背景下,能有多少帮助呢?恐怕在美国的高层中,不少人确实想着要从欧洲盟国这里,拿回他们几十年来的“投资”——为了对抗前苏联,他们确实付出了不少,尤其是军事,大多数都是美国自己投入的。当年欧洲盟国占了便宜,现在美国人要一次性拿回去了。
  中国人的情报一点都没错,现在欧洲盟国,至少在希拉里民主党政府那里,恐怕已经变成了一头肥猪,养肥了可以开宰了。这就是中国人说的“内卷”,美国人没办法掠夺中国体系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只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内卷掠食,海湾七国与欧盟,就是这一次“美国盛宴”的目标。
  无论如何,不能让美国人完全如意,希拉克决定立即会晤科尔,法德两国协调一致,启动对沙特和海湾国家的支持行动。
  地中海沿岸,一场外交大戏开场了。
  第427章 短暂还是漫长的海湾战争?
  西元1997年3月,华盛顿白宫。
  新任总统希拉里皱着眉头,对cia局长多伊奇说道:“法国和德国为什么反应如此剧烈?”
  多伊奇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们已经了解到,是中国人向他们披露了关于我们行动的分析报告,从我们搞到的德国文件看,中国人完美地分析出了我们通过胡塞摧毁海湾石油的主要策略,并且指出我们要通过高油价,驱赶欧洲的资本和产业转移美国。”
  希拉里:“中国人怎么会知道呢?”
  多伊奇摇了摇头:“自从胡塞组织夺取了也门的政权,就不可能瞒得过中国人了,我们胡塞他们夺取也门政权,使用了美国的武器弹药并有美国顾问,难以隐瞒意图,怎么可能瞒得过中国人呢?”
  “实际上,我个人以为这算一个好消息,中国人通知了法国和德国,显然自身并没有意愿直接干预我们的行动,只是利用此事件挑起法德与美国的矛盾,这本来就无可避免,中国人只不过加快了这个过程而已。”
  希拉里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多伊奇说得不错,按照美国原来的计划,最终相关各国,也不免于这样的冲突,中国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让矛盾更早暴露了而已,美国本来就有所准备了。
  不过法国和德国反应的激烈,还是超出美国的预料的,他们直接与沙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法军的顾问团都已经抵达了沙特,据说“石油换武器”的大合同正在谈判。德国也与沙特签署了大量石油的采购协议。看起来,法德两国虽然不敢直接谴责美国,但无疑感到了不妙,开始在着手准备。这可不利于美国接下来的战略,该死的中国佬!
  希拉里感到一阵可笑,事情要演变成为美国与欧盟这两大盟友之间,通过也门和沙特,发起一场代理人战争?这个世界变得真荒唐。
  她的脸色冷肃起来,对多伊奇说道:“既然欧洲人不愿意接受美国对他们的安排,不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偿还对前苏联冷战中欠下我们的债务,那么就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吧。他们是维护现状,我们的目标却是破坏现状,破坏总比维护简单。”
  多伊奇同意,他并不担心欧洲人对沙特和海湾国家的支持,能够改变策划中的海湾战争的结局。欧洲人几十年来都躲藏在美国人的羽翼下,军力孱弱,即使是最强的法国,也与美军相差极远。法国军事支持沙特,肯定会对也门胡塞军造成一些麻烦,但在美军支持下,怎么可能改变结果?
  他提醒希拉里说:“我们原来认为武装20万胡塞军队就足够了,现在看起来很可能不够,沙特加上其它几国,至少有短期内扩充到80万军队的能力。法国军官团抵达沙特,就是为了训练和扩军的。cia认为需要将也门军队,扩充到5060万人。中国人快速地向这些国家泄露情报,恐怕就有增加我们行动难度的意图。”
  希拉里又皱起了眉头,她这个新任总统,是美国破天荒的由老婆接任老公的位置。希拉里在克林顿任期内,就深度参与了当时的很多核心政务,可以说没有一个新总统,是像她那样,对于美国的现状是如此清楚的
  去年即1996年,美国gdp大约是4.2万美元,但债务总量,已经达到了5.3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25%。债务负担已经很沉重,关键就是该死的澳日病毒疫情,大大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去年gdp是负增长约4%。
  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财政非常紧张。按照多伊奇的预判,美国为海湾战争准备的约100亿美元的秘密拨款,恐怕根本是不够的,扩军要3倍,再加上后继的损耗,恐怕要准备500亿美元了。也门完全是个穷棒子,一点油水都压榨不出来,唯有等到他们占领了一些沙特或者其它海湾国家的油田,才有可能通过石油回血。
  这也让她感到庆幸,如果不是说服了石油集团提高缴纳石油相关税费比例的法案,美国政府就太困难了。整个战略是不能动摇的,自己这个美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总统的地位,完全是这个战略交换来的,否则再隔20年,也未必有机会。以为谁都能是李思华吗?人类历史不也只有这一个异数?
  不管要加大多少投入,美国政府的决心不能动摇!成功后未来的回报,会让现在任何的投资,都变得小数字,在本质上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想到这里,希拉里对多伊奇说道:“我会说服所有人的。cia先按照胡塞军队至少扩充3倍的规模,开始相关的策划和准备吧。”
  多伊奇离去,她冷静了一下,打电话给克林顿:“亲爱的,我有重要的事与你商量。”虽然丈夫在去职后,仍然被拉链门所困扰,不过这并没有动摇她与克林顿通过夫妻关系实现的政治联盟,克林顿仍然是她最重要的政治参谋。
  战争的规模准备,显著地扩大了,美国也意识到,要实行他们原来的战略,需要加大投入。胡塞军队的扩充,开始疯狂加速。而随着胡塞军控制了整个也门,在也门与沙特的边境,两国的小规模军事摩擦,开始不断发生,气氛日益紧张,
  沙特、阿曼等海湾七国也开始了疯狂扩军,尤其是沙特和阿曼这两个也门的邻国,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地理上首当其冲。冲过去年份积累的石油财富,开始向着军队敞开采购和武装。幸好过去几年,由于与美国的竞争关系开始加剧,而美国的经济又比较糟,海湾国家从美国撤出了大量投资。否则他们可能要欲哭无泪,因为美国的银行,已经开始以各种理由,阻碍他们从美国调动资金,这分明是想直接抢了,但现在海湾国家也没有其它办法,只能是尽量调到欧洲,让这些海外财富,在法国和德国的羽翼下。
  美国的舆论也开始转向,他们的媒体,挖掘了大量海湾国家王子们的“劣迹”,其实他们都不用造谣,很多事实本来就存在,这些封建王爷能是什么善人才奇怪。所谓的劣迹,自然是一抓一大把。包括对女性的残酷,占据石油财富后的奢靡无度,都是现实存在的。
  所以美国国内的舆论动员是非常顺利的,逐渐的,这些海湾王子们,在美国媒体上的形象,逐渐都变成了性变态和暴君,说他们是独裁者都是客气的。美国记者们大声疾呼海湾国家需要另外一次现代化革命,实现“民主和自由”,解放他们的人民,不能让国家财富,都被少数的独裁者占有和挥霍。
  美国人当然也在欧洲媒体上,掀起了这样的舆论战,这使得希拉克和科尔都有些被动,因为欧洲的亲美势力太大了,尤其是政客们,他们可不在乎什么自己国家的利益,而是配合美国就有自己的好处。所以美国的舆论很快席卷了欧洲媒体,使得欧洲这几十年被“牧羊化”的天真民众,大多数都倾向于美国人告诉他们的事实——这些海湾国家,就是中世纪暴君统治的国度,需要被民主和自由所拯救。
  希拉克和科尔叫苦不迭,这让他们用国家力量支持海湾国家的战略,执行起来很困难。不过他们可不知道,如果在李思华原时空的2020年以后,欧洲政坛已经完全变成了美国傀儡的情况下,他们这样的还想支持海湾国家,早就被欧洲的舆论,自己给干掉了。幸好这是新时空,美国没有那么强大,所以他们还能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西元1997年的5月,海湾战争终于爆发,沙特首先对也门发起了攻击。
  这是在法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执行的。原因很简单,此前也门只有5万正规军队,而沙特有20多万,还有其它海湾国家的军队,大家抽出“精锐”,先抽个20万不成问题,对于也门正规军在规模上优势明显。
  大家都在扩军,新军形成战斗力,以及全面武装,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法国顾问的意思,其实就是利用现有的军事优势,提前打击也门,不要等待大家都扩军好了,再大规模地干硬仗。
  沙特另外一个信心的来源,则是中国。中国虽然顾忌什叶派的反应,不愿意明确支持沙特,不过他们可以通过埃及这个逊尼派国家,向沙特实时提供卫星情报,这就使得也门胡塞组织,本来拥有的美国卫星情报优势,荡然无存。
  所以沙特才加快了组织,并在5月8日,开始大举进攻也门,他们公开宣布的,自然也是要恢复也门的民主和自由,要恢复民选总统,而把胡塞组织,称之为恐怖组织,他们政变并杀害了前总统以及其它大量官员,根本是十恶不赦的恶魔。
  胡塞组织反过来宣传,沙特等海湾国家是伊斯兰的叛徒,他们身为逊尼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帮腐朽之人,只顾着家族的荣华富贵,却对于阿拉伯和穆斯林的事业,口是心非,例如他们都承认了以色列,与这个最恶劣的敌人握手言和,却根本不关心大量巴勒斯坦信徒的命运云云。
  双方的嘴炮虽然犀利,但武器和军队的批判,才是最根本的。沙特与也门的边境,大部分是沙漠,所以真正的战线,就是在也门的西北和沙特的西南构成的两国边境。
  沙特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胡塞组织的老巢萨达省,这个省正好就在沙特越过其西南边境之后,而如果占领了这个省,就抵达了也门的首都萨那。所以这是一条明确的战线,可以说得上是别无选择的方向。
  沙特一开始的进攻是顺利的,这个狗大户这些年积累了丰富的军备,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尤其是空军拥有一定的优势,毕竟训练了那么多年,不像也门胡塞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也不过训练了1年多。
  所以从5月到6月的攻势,在沙特看来是成果很大的,海湾联军几乎占领了萨达省的主要市镇,兵临萨那城下,而且在6月19日,就攻占了也门首都萨那,当时海湾国家一片欢腾。
  但此后就陷入了僵局,也门人的新军,在战斗中成长很快,他们又有着美国人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支持,美国甚至用战略空军运输武器弹药,其顾问团甚至介入了对胡塞军队的直接指挥——面临灭国之祸,胡塞本人及其高层,也顾不得对美国人的警惕了。
  再有就是胡塞组织,广泛开展了游击战,海湾军队果然不适应这种战法,这些王爷军队老爷兵的劣势逐渐暴露——不耐久战,一败即溃。随着也门新军逐渐适应了与海湾军队的战斗,他们逐步开始逆转了形势,在美国支持下,其武器装备逐渐赶上了沙特等国,而防空系统的完善,也让海湾国家有限的空中优势,逐步难以发挥。
  双方都有着比较完善的中美卫星情报支持,所以主要的军团级行动,几乎都是“双向透明”的,这让大的行动,表现出了硬实力之间的决斗。当胡塞军的实力,逐步赶上了沙特海湾联军之后,在连续的战斗中挫败了他们的进攻,而随着胡塞军的不断反攻,最终海湾联军不得不狼狈地从也门撤军。而从占领也门首都到不得不撤退,也不过是2个月不到的时间。
  打到这个程度,胡塞军已经算得上是威震阿拉伯世界,在3个月的“卫国战争”期间,他们消灭了海湾联军近10万人。
  随后,胡塞军队攻入了沙特本土,本来想分兵阿曼的,但是美国制止了胡塞的行动,建议他们集中兵力打垮沙特,而沙特作为海湾七国的领袖,它只要跨了,其它海湾国家自然就拉稀了。其实这是美国的私心,它并不愿也门去进攻别的海湾国家,尤其是阿曼,还有美国的重要军事基地呢,阿曼也没敢让美国人滚蛋,他们还赖在阿曼呢。
  美国的战略,是只想干掉沙特,沙特完蛋,其余海湾国家美国就能完全操纵,要他们增加或者减少产能,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干嘛要打掉他们呢?事实上,美国近期重要的外交工作之一,就是试图分解海湾国家之间的联盟。不过这些国家也不是傻子,美国的这种意图也看得出来,不可能轻易就范的,因为满足美国,其实就意味着国家变成了美国的傀儡。
  胡塞军队攻入沙特,几乎重演了此前沙特攻入也门的故事。初期的进展非常迅速,沙特在其国土的西南部组织的防线,根本无法抵挡胡塞军的进攻,让胡塞军,很快攻击到了其首都利雅得区域。不过在这里,战事陷入了长期的僵持。
  关键是,现在整个逊尼派的世界,都开始动员起来了,埃及和苏丹没钱,但是有点军事经验又勇敢的战士并不少,急红眼的沙特和海湾其它王爷们又舍得出钱,所以来参加圣战的外籍士兵们,络绎不绝,这填补了沙特本土人员战斗意志不行的弱点。
  这些外籍士兵混合沙特本土人员,被法国军事顾问团和埃及等国的军官团,迅速地组织成为军队,不断替补上那个现在全球著名的“血腥绞肉机”利雅得战场,大量的人员死去,但终究是暂时守住了沙特的首都利雅得。
  也门胡塞军队对利雅得发起过三次会战,虽然大量杀伤了沙特等海外国家的军队,但终究没能突破防线,一直到1998年2月,胡塞军不得不停下连续的进攻,而沙特也一时无力反攻,双方都有自己的伤口,需要向休整,整个战线大致稳定了下来。当然,这都是暂时的,未来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美国对于没有能一下子干掉沙特,不能算满意,但也可以接受。此前美国没有想到欧洲和其它逊尼派国家,对沙特的支持如此坚决,而中国的身影又隐约在背后开始显露,因此美国也非常顾忌,而且美国也达成了初步的目的,沙特南部的油田要么被毁掉,要么被胡塞组织占领,而这些油田实际上都被美国的公司控制了,不过是与也门分成而已。
  在这样的背景下,油价从此前的不到40美元/桶,上涨到了6570美元一桶,美国的金融机构们,一直试图将油价拉高到80美元/桶以上,但发现只要超过70美元/桶,就会有中国体系的天量石油抛售出来,显然中国只能忍受70美元/桶以下的油价。在几次较量之后,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打了折扣的价格区间。
  新时空全球石油的定价权,实际上是分裂的,美国的定价权,只能大致控制西方的石油市场,而根本无法延伸到中国体系。美国的nymex原油期货,相对于中国的大庆原油期货,影响力恐怕还要稍逊一筹。中国这里的交易所保持70美元/桶以下,而美国那里拉高了,就会出现价差,自然买家都来中国这里买,而卖家都跑到美国那里卖,问题是,中国体系有能力满足增加的买家啊,而美国那里反而缺乏足够的买家了。所以最后,当美国人发现中国石油期货交易量,开始大大超过美国这边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再持续下去,影响力都丢光了。
  发展到这个程度,希拉里克林顿他们,以及美国的战略家们,评估在石油战略上,大致可以认为完成了原来目标的70%左右,虽然不是最满意,但起码还是可以接受。
  这种格局的形成,自然有着中国在其中的操控。按照李思华的指示,这是对美国的“牧狗”,由于核威慑的存在,中国在拥有足以克制美国核威慑的武器之前,无法考虑热战;而美国国内虽然经济走向困难,但也不会一时崩塌,其韧性还是很强的。所以就像要放狗绳,美国拼命要跑的时候,就放松一点,让它的活动空间大一些;“累”了的时候,则要拉紧。通过这样的一松一紧,不断拉大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直到最后彻底战胜美国的契机出现。
  李思华在中国国内,一直对中央有明确的要求,就是要避免自我膨胀,搞什么对美国的速胜论。她原时空的2021年,美国的gdp是俄罗斯的13倍,类似新时空现在中国与美国的gdp差距。原时空美国就能保证战胜俄罗斯吗?新时空还不是一样?中国也无法保证战胜美国。只要核威慑这个紧箍咒在,就不要轻言速胜。
  第428章 欧洲沉沦与美国复兴
  西元1998年的1月,欧洲天寒地冻,不过比天气更寒冷的,是欧洲的经济,开始进入了酷寒期。
  石油和天然气涨价,欧洲虽然困难,还能勉强承受。毕竟新时空欧洲并没有自己作死,不去进口欧俄的油气,而且中东的供给,也是彻底满足的,无非就是价格贵了,成本高了,这还是可以抵挡的。
  但问题是,伴随着海湾战争,美国开始加息了,理由是非常充分的——油价一涨,物价就涨,美国的通膨就上升,通膨率高了,加息不是最典型的应对手段吗?
  可是美国的加息太狠了,短短四五个月,现在的利息率已经突破了6%,如此高息之下,美元暴涨,正在筹备中的欧元一下子哑火了,而欧洲各国的货币暴跌,资本都跑路去美国了。
  更要命的是,很多产业,都开始有点转移美国的迹象了。明摆着,欧洲的劣势开始“大暴露”,财经媒体上连篇累牍地讨论欧洲的4大弱点:
  一是能源劣势。欧洲就是个缺乏能源的大陆,美国人既然与海湾国家翻脸,那么未来海湾就没有宁日,而中国体系的各大石油输出国,并没有大幅扩产的意愿。这意味着,欧洲很可能要承受长期高昂的能源成本,就算是欧洲倒退回去,使用煤炭,情况也改善不了多少,这些能源的价格都是联动的,石油暴涨,也推动了煤炭涨价。
  更关键的是,无论使用哪一种化石能源,趋势都很明显了,欧洲就是全球能源成本最高的国家,石油涨价的背景下,中国却宣布,其本土的基准电价,预计每年下跌1分/度,原因是中国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混合堆的大发展,火电的比例正在快速下降。
  再加上中国新能源车的大发展,从长期看油气和煤炭作为能源的时代,正在过渡到新能源,但问题是,欧洲并没有能够跟得上中国的发展啊。即使未来因为中国对油气煤的用量下降,而导致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下降,欧洲的能源价格,必然也是全球最高的。
  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欧洲能源价格长期高于美国也是必然的,美国的化石能源丰富,而且最近的十年左右,经过了一轮大开发,通过向外高价出口补贴国内消费,化石能源的价格远低于欧洲,现在的差距几乎是倍数。
  在新时空,欧洲根本没有跟得上ict产业革命的趋势,工业上完全靠传统工业支撑,能源价格在成本上,多数要在所有成本中占据15%甚至更高,在能源成本问题尖锐化后,欧洲的传统工业的劣势就突出了——确实比美国人的成本要高很多呀,甚至可能完全冲销了利润。
  二是资源劣势。除了能源外,欧洲在其它自然资源上也没有优势,而且几百年的发展,甚至连煤炭铁矿石之类的最基础工业原料,都要依赖进口。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这些工业相关的大宗物资,也统统上涨,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系统,例如非洲那40多个国家,现在对于欧洲的出口越来越少,他们都是在中国体系内进行贸易,倒不是因为什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势不两立,而是因为欧洲没有可以交换的东西了,这些国家的工业产品,来自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欧洲还能对他们出口什么?奢侈品吗?他们模仿中国的体制,就决定了不可能。既然欧洲货币不可靠,那么他们出口欧洲干什么呢?
  所以欧洲现在很多的原料进口,除了欧俄,甚至要找到南美去。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几乎毁了,现在连开矿都很少。不找到南美去能怎么办呢?但这样的话,光是漫长的海运时间以及海运成本,都让欧洲企业的成本更高。
  三是人才劣势。美国的ict已经够落后了,而这个时空的欧洲更是如此,电子工业因此出奇的落后,这导致欧洲能够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的人才很少。而制造业大量地被中国本土及其体系国家替代,整体上是不景气的。这导致欧洲的创新企业变得更少,就业困难,诞生人才就更少,这完全是一个恶性循环。
  法国和德国,已经在考虑更多的贸易保护政策了,没有这个,不能维持欧洲大企业们自身的本土市场,必然会被中国体系国家的产品打垮他们。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也就意味着欧盟的企业,脱离了全球的主要市场——中国及其体系国家,几乎占到了全球市场的80%。总不能你对中国市场禁入,中国还向你开放市场,你算老几?
  不过也没办法,法国和德国寻思的,就是组成欧盟自己的市场小圈,先市场闭关锁国活下来,否则真的要逐步退化为发展中国家了。可是欧盟以及潜在的可加入欧盟国家有20多个,尤其那些东欧国家,更看重美国人。要整合统一市场哪有那么容易?
  四是货币劣势。现在没有人对欧元有信心,作为一种信用货币,你总要有背托嘛,欧元的背托是什么?能源没有、资源没有、产业劣势、军事弱势,尼玛,虽然还有过去发达国家的架子,但本质上已经是发展中国家的里子了。现在产业的完备度,大致也就是与中国体系的次大陆那些国家类似。
  所以计划发行的欧元,除了欧洲国家自己,在全球都没什么人当一回事,也没人觉得欧元会是一种比肩美元的货币,多数国家觉得是多此一举。
  在如此的4大劣势的基础上,欧洲的企业信心,可谓是全面动摇,未来企业靠什么活下去呢?真以为欧洲的“企业家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都强过其它国家,所以在4大劣势下仍然能保有竞争力?
  资本没有祖国,资本只看利润,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大概是他们未来唯一的活路。加上美国商务部和cia的不断私下工作,所以企以业转向美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潮流。当然这些企业也不会得罪自身政府,无非是用在美国投资方式转移,例如掏空欧洲本部,强化美国分部这样的方式。有些欧洲资本确实认为,未来资本主义国家,只会剩下美国一个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