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63节
  侯赛因·胡塞从装甲车上下来,冷冷地看着总统府里的骚乱,火光和爆炸时而可见,他很清楚,总统萨利赫以及他的亲信卫兵,不过是在垂死挣扎而已。
  也门是个战乱不停的地方。1994年之前,是南北也门之间的冲突,北部虽然占优,但南部不服,1994年内战,北方战胜了南方,才实现了统一。
  两年多以前,胡塞是萨利赫的盟友,因为他们宗教上都是什叶派的分支,属于栽德教派。
  但问题是,接下来也门的路线,两个人分道扬镳了。总统萨利赫是温和派,企图弥合什叶派信徒与逊尼派信徒之间的宗教冲突,但问题是,胡塞是虔诚的什叶派信徒,是绝对的激进派。胡塞和他建立的“青年信仰者”组织,根本不相信与逊尼派合作的可能性,在他们看来,这个国家,只能由什叶派统治,否则迟早什叶派,会被逊尼派残酷地清洗。
  胡塞这样考虑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也门2000多万人中,有2/3大约是逊尼派,而1/3大约是什叶派,虽然什叶派一直在政治上主导也门,但毕竟逊尼派的人数要多一倍。这种宗教上的巨大分歧,长期的宗教仇杀,使得也门这样的人口比例,其结果就是完全不能稳定。
  胡塞的梦想就是建立“神权也门”,实行政教合一,什叶派完全控制也门,才能让也门逐渐变成一个什叶派为主的国家,而不是再让逊尼派,逐渐侵蚀也门的什叶派宗教根基。
  胡塞想这样搞,他是很有信心的,原因就是伊朗什叶派政府,已经给他树立了典范。
  在新时空,霍梅尼虽然“中道崩殂”,但他的弟子们都是牛人,所以他的很多思想,仍然对伊朗世俗政府影响很深,而在宗教上,最关键的是实现了一种“教法创治”的逻辑——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什叶派法学概念:即依据经书、圣人语录,通过类比和公议方式,有针对性地创建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法条款和律例,说白了就是现代社会的制度创新。
  举个例子,就是说现在遇见一个新鲜事物,伊斯兰宗教传统经书上没有说过怎么办?伊朗什叶派按照教法创制的逻辑,就可以通过过去的案例、经验、精神,来创制出新的宗教内容,而因为这些新的内容是现代人创制的,所以就能创制出符合现代工业文明的内容。
  这种伊斯兰新法学,大概可以算是在传统伊斯兰宗教与工业现代化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使得两者之间,不再是水火不容。
  虽然这种“宗教革命”,肯定是不彻底的,说白了是一种双向妥协,宗教与世俗现代化,各退一步。但在伊斯兰世界,这已经是最先进的。而新时空伊朗又有中国的支持,因此伊朗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伊斯兰世界唯一可以称之为“工业国”的国家,能够生产大部分的基础工业产品。
  相反,逊尼派的海湾七国,胡塞对他们是看不起的,这些国家,其实还保持着部族制度,甚至比不上以前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那毕竟还是“帝制”,总比部族制度要强吧?逊尼派混了几百年,反而倒退回去了。
  逊尼派的这种格局,就让其上层与底层,几乎完全割裂了,上层基本上是西方化,而底层则是传统宗教完全不变。更讨厌的是,由于伊朗是波斯人而不是阿拉伯人,在他们看来,什叶派就是窃取了阿拉伯人对穆斯林宗教的解释权和领导权,因此伊朗支持的,他们就必须坚决反对——伊朗既然搞出了教法创制,那逊尼派就绝不能采取这种方法,而逊尼派的对策就是,更加强调遵守过去的穆斯林法规,一点都不能变。
  所以胡塞认为,这些逊尼派的国家,虽然因为石油资源而暴富,但根本没有能够解决国家进步的路径。现在靠的,不过是因为石油资源丰富,可以收买和养活全体国民。如果没有了石油资源,他们就会现出原型,国家必然崩溃。
  也门可没有海湾七国那么多的石油资源,也门只有少量的石油开采。所以选择什叶派还是逊尼派,在胡塞看来那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走伊朗的道路,也门才能得到拯救,作为也门的什叶派领袖之一,这毫无疑问是安拉赋予他的使命。
  正因为这种认知,对于总统萨利赫对逊尼派妥协的“温和路线”,胡塞是完全嗤之以鼻的,妥协能解决也门的问题吗?唯有完全的伊朗什叶派化,才是也门的出路,激进才能拯救这救个沉沦的国度,也门哪里还有妥协的余地?
  虽然信念坚定,但胡塞之前,并没有能找到契机,他与萨利赫的矛盾越来越大,但他也深知,自己“青年信仰者”组织的实力,并不足以推翻萨利赫,掌控也门。胡塞只能是不断地蓄积力量,等待契机的出现。
  采取这种缓进策略也是不得已,因为胡塞组织的主要支持者是伊朗,但并不是伊朗世俗政府,而是其中的部分宗教人士。伊朗的世俗政府,心力都放在伊朗的现代化上,并不愿意过多地支持也门什叶派,那样的话,必然与也门的最大邻国即逊尼派的沙特阿拉伯发生激烈冲突,两国毕竟在协调石油利益上,是有共同点的。
  胡塞当然不知道,由于在新时空伊朗的政局,在中国维护下一直比较稳定,宗教情绪没有那么激烈,所以才导致了伊朗政府,并不愿意介入也门的两派争端——自己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干嘛要去挑事呢?
  当然,伊朗的什叶派宗教组织,态度还是积极的,扩展什叶派宗教的势力,显然被他们认为是天职,胡塞组织得到的支持,主要来自这些宗教团体的支援。但他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胡塞组织因此实力也是有限的。
  契机最终还是出现了,完全没有想到,美国人转了180度的大弯,愿意全力支持胡塞组织。去年(1995年)10月,美国人找上了他,愿意“无条件”地全力支持胡塞组织夺取也门政权,建立一个完全由什叶派掌权的新也门。
  美国人当然是不怀好意,所谓的“无条件”,其实还是有条件的。他们的意图胡塞现在也搞清楚了——如果胡塞组织夺取了也门全国的政权,由于在沙特的卧榻之侧,出现了一个宗教激进的什叶派政权,沙特必然全力以赴试图扑灭胡塞的新也门,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是几乎肯定的事情。
  所以美国人要把这种趋势变成现实,他们要大力强化胡塞组织的军事能力,让胡塞组织能够打败沙特阿拉伯,让胡塞组织能够侵入沙特乃至阿曼等国,毁掉海湾国家的大量油田。
  美国人虽然过去与海湾七国,都是所谓的“盟友”,但现在他们的竞争性越来越强,因为美国出口的油气越来越多,正因为如此,他们似乎逐渐把海湾七国,看成了敌手,如果能毁掉这些国家部分的油气田,那么一方面美国可以占据更大的油气出口份额,另一方面油气的价格也会暴涨。
  胡塞震惊于美国人的狠毒,过去的盟友,转眼就被他们当成了敌人,果然只有利益是永恒的,所谓的友谊在利益面前,一钱不值。
  但美国人的提议,太让他心动了。熊熊的野心燃烧 ,让他感到不能拒绝,因为这可能是也门,也是他的胡塞组织,唯一的胜利机会。
  胡塞一向以“青年信仰者”的组织力而自豪,如果能够获得充足的武器弹药和正规的军事训练,建立的军队一定比那些王爷们养的狗要强得多,美国人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支援。
  获得了美国人的援助,不仅可以建立起他梦寐以求的新也门,还有可能打败逊尼派的海湾七国,将什叶派的事业,向这些国度推进。而且也门的石油资源很有限,如果能得到部分的海湾石油,那么也门就有了发展的资本。
  海湾的石油,是所有阿拉伯人的宝贵财富,凭什么让那些王爷的家族完全挥霍呢?也门与这些海湾国家,原来都是哈里发制下的一部分。
  美国人甚至还承诺隐秘行事,即虽然提供武器弹药和军事训练,但不公开宣扬,只要胡塞组织能打败沙特,满足他们的目的。这样的话,就能减少整个阿拉伯世界对胡塞组织的批判,不会认为他们背叛了伊斯兰世界,向美国人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胡塞对于美国人并没有好感,以前甚至仇视美国人,这几乎是每一个正常的阿拉伯人的态度,因为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的缘故嘛。
  所以起初的时候,胡塞对于美国人的示好嗤之以鼻,觉得这帮魔鬼,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但在美国人给出了他们的方案,并且直接向他提供了一个步兵团的美械装备后,他犹豫了。
  美国人愿意为他武装20万大军,建立正规的陆军和空军,使其完全拥有与沙特对垒的实力,甚至愿意再提供足以武装30万人的轻武器,让胡塞可以组织类似国民警卫队这样的守卫部队。而这些武器弹药,无需胡塞组织立即付款,而是未来可以用从沙特那里夺取的油田所产出的石油来付账。
  沙特的正规军,总兵力约23万人,其中陆军8.5万人,海军4万余人,防空军和导弹军3万余人,空军6万余人。在胡塞看来,如果真有了20万大军,打败沙特还是有可能的,他一向觉得那些沙特逊尼派都是老爷兵,其军队的战斗力,一定比不上也门虔诚的什叶派战士。
  所以在半信半疑之间,他还是决定尝试与美国人合作,这种决策在胡塞组织内部,争论也是激烈的,但最终大家都看到了巨大的好处,也许真主也能同意他们,暂时利用魔鬼的力量。
  西元1995年11月,胡塞组织终于与美国,达成了战略合作的协议。那以后,美国人开始秘密地向胡塞组织的老巢——也门萨达省,大量运送了武器弹药,派遣了军事顾问团,甚至还提供了很多其它物资,包括一些资金的支持。
  不算武器弹药,单单是其它的物资和资金支持,就高达10亿美元。这使得胡塞组织的高层,都认知了美国人对于这个事情,是非常严肃的,不是忽悠,而是真的希望胡塞组织能够成事,这让他们信心大增。
  也门人普遍贫困,青年没有多少出路。胡塞组织很容易就利用这些资本,在什叶派贫苦青年中,募集了大批的士兵投入军事训练。在美国人帮助下,胡塞组织,建立起了大量的军营和训练基地,在美国教官的训练下,来掌握现代化的作战方法。
  经过差不多一年时间的准备,在第一批5万大军成型后,胡塞组织终于发动了政变,先夺取全国政权。这正是今天胡塞本人亲临总统府来观看的旧政权最后的一幕。
  接下来,就要控制全国各地,并快速地扩大正规部队,形成20万人的大军,以应对沙特必然激励的反对。好在这一年的时间,对于扩军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例如最优秀的一批青年,都送到美国去进行训练,以武装新也门的空军。
  美国人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需要胡塞建立起新也门,他们才会继续投资,帮助也门建立起那只设定的强军。而有了这样的强军和美国继续的物资支持,也门才能有打败沙特的可能性,一个强大的新也门才能真正诞生。
  想到这里,胡塞瞥了一眼在他身边的那个美国顾问约翰逊,希望美国人可不要掉链子。他也提醒自己,对于美国人一定要警惕,他们可不是善人,现在大家是相互利用而已。
  美国顾问约翰逊,看着火光和爆炸中的也门总统府,脑子里也在思考着相关的事宜,胡塞组织终于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步,美国的计划,到目前为止是顺利的。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等到完成了对新也门的武装,那么摧毁海湾部分石油生产能力的大计划,就可以实施了。不过当然不能完全摧毁,美国石油的质地与海湾石油不同,仍然是需要进口部分海湾石油的,一些炼油厂,只能是使用海湾的石油,这些石油的来源,未来最好是由胡塞组织控制,这是他们欠美国的。
  约翰逊穿着传统的阿拉伯大袍,如果不走到他的面前,是分辨不出这是个西方人的。虽然表面上,他很遵从也门的宗教习俗,但内心,却是非常瞧不起这个国家和民族的。
  在他刚来也门的时候,按照他的观察,他对于利用这个国家,几乎是绝望的,看看那些也门人都是些什么垃圾吧——这个国家几乎是个全民吸毒的民族,他们嗜好一种名叫“卡特”的软毒品,约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年男性,以及半数以上的成年女性,每天都要咀嚼卡特叶3到4个小时。全国15到50岁的居民中,有70%~80%的人,都有咀嚼卡特叶的习惯,以至于大多数家庭平均收入的一半,都消耗在了这种毒品上。
  也门人将卡特树叶,塞入口腔,用力反复咀嚼,将它苦涩的汁水完全榨出,充盈整个口腔,再佐以水或者酒,将汁液混合吞下。整个过程耗时近20分钟,这20分钟产生的微妙快感,让他们如痴如醉。而嚼食过的树叶,他们也不着急吐出,而是如同猴子储食一般,储存在口腔另一侧,过多的残渣,使得脸颊鼓得,像是含着一个滚圆的球体,随着另一侧牙齿的动作而上下浮动。直到消磨完所有的树叶,才算结束。
  这他妈的是什么鬼?约翰逊不难看到,有辛苦工作一天的男人,拿着今日过半的酬劳,不顾一家老小的饥寒,匆匆地从小贩手里,拿过一份成人巴掌大小的卡特树叶,急不可耐地塞进嘴里。
  约翰逊专门请教了美国医学界的专家。这种“卡特”是不折不扣的毒品。它抑制神经系统,让人无法沉静下来,久久处于亢奋状态,尤其是伴着酒咽下,更容易造成失眠。而且卡特容易引起心悸、四肢湿冷出汗,增加心源性休克、中风和死亡的风险,高血压发病率,也要大大高于普通人。
  这个也门,原来可是阿拉伯地区拥有比较充裕的水资源和肥沃土地的地域,能够大量种植棉花、咖啡、高粱、谷子、玉米、大麦等作物,有着5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养活2000多万人口,本来是毫无问题的。
  但由于全民咀嚼卡特,在销量和需求的驱使下,也门的农民,开始大规模地种植卡特树。他们将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农田,用来种植卡特树,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则用贫瘠的土地,来草草了事,这直接导致国内的粮食无比紧缺,经济直线下降。现在也门的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半数国民的需求。
  卡特树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对土地是很不友善的。相较于其他植物,卡特树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才能生长。所以也门大范围地种植,对于水资源宝贵的地区,无疑是杀鸡取卵。随着地下水的锐减,也门未来的问题,越来越大。
  这他娘的就是一个自杀中的民族——已经不是躺平可以形容的了,完全是自杀。也门人总让约翰逊想起在美国街头偶尔看到的那些吸毒者,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希望?
  直到美军对胡塞组织军队的训练开始,约翰逊才逐步恢复了信心。虽然这个国家很垃圾,但还是不缺勇敢的战士的,穷苦的环境下,让胡塞组织能够获得轻生忘死的战士,甚至卡特也不是没有好处,咀嚼了卡特的战士,在战斗中更能够不顾自身的危险,勇猛作战。
  而胡塞这帮人的组织力,也让约翰逊刮目相看,由于宗教信仰坚定,他们可以做到令行禁止,纪律性不错。
  有了这样的优点,对于美国的需求已经足够了。在美国支持下,胡塞组织的新军,在中东地区,无疑是一只强军,而且胡塞组织肯定能得到伊朗暗地的支持,这也让美国的付出减少。
  只要他们帮助美国实现了目标,未来这个见鬼的国家会怎么样,谁去管呢?就让他们吸食毒品到死吧。胡塞组织也未必能扭转这种全民吸毒的格局,他们自己的战士,不还是有很多人,有着每天使用卡特叶的习惯?
  约翰逊冷冷的一笑,他开始考虑起下一步的行动。
  第426章 沙特的最后救赎准备
  中国cfia总部,局长何冠涛,正在阅读着也门政变的情报,良久他才放下了手中的情报,感叹了一声:“美国人终于发动了。”
  美国人与也门胡塞组织的勾勾搭搭,瞒得过缺乏现代情报组织体系的沙特和其它海湾国家,却瞒不过在全球有完善情报系统的中国cfia。
  从美国开始秘密向胡塞组织控制的萨达省运输武器弹药之后,很快cfia就注意到了这里的异常,此后cfia一直严密监控也门,发现美国不断地从红海也门边境,通过海运向萨达省运输各种物资,尤其以军事物资为主。在那个时候,已经判断美国果然要搞乱海湾国家的石油生产,而其设定的发动机,则是也门胡塞组织。
  其实cfia对此,有一定的预判,因为美国人除非自己下场,否则能够选择的代理人并不多。
  在海湾国家所在的“中东北部”,主要都是逊尼派国家,什叶派较强的两个国家,就是叙利亚和也门,原时空的“什叶派之弧”,无非就是伊朗为了对抗逊尼派,与叙利亚和也门胡塞组织暗中结盟而已。
  在新时空,叙利亚是美国难以发力的,这个国家有较强的组织力,目前大致稳定。而且叙利亚与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之间,可是多年累积的血海深仇,美国人很难影响叙利亚,给钱也改变不了。难道美国舍得抛弃以色列?犹太财团对于美国的控制越来越深,怎么可能呢?
  所以也门几乎成为美国的唯一选择,否则难道动员土耳其吗?美国人更控制不了土耳其。只有也门胡塞组织,反正是一无所有的穷棒子,这才能豁得出去,能够参与这样的一个赌局。
  关于中国的“中立策略”,中央随着情报的逐步明晰,早有定论,现在不过是按计划执行罢了。
  美国利用胡塞组织,是很厉害的一招,不要说中国根本不会介入,就算是想介入也很困难。
  这不是实力上的问题,而是处理两伊关系的难度。伊朗即使不公开表态,也会暗中支持胡塞组织,这毕竟是什叶派的“大事业”。而伊拉克虽然是逊尼派主控政府,明面上肯定反对胡塞组织的侵略,但问题是伊拉克境内,也是什叶派占据人口的多数,因此其政府不能太过向海湾国家倾斜。
  中国在中东的利益,主要就在两伊,如果中国支持海湾国家,肯定就会得罪伊朗,并得罪伊拉克的民间舆论。为了中东的王爷们,中国犯得着吗?真要大力支持他们,那才是真有病了。
  更不要说美国的这个战略,会让欧盟完全衰弱,并造成自己国家的通膨,这对于中国又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中国还是要给美国添堵的。何冠涛想到这里,叫来部下,命令他们按照原计划,将一些情报泄露给海湾国家,让他们明白美国人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敌人,现在想要他们的身家性命。
  西元1997年2月,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国防大臣苏尔坦,快速地走进法赫德国王的宫殿,走向国王的办公室。他的脸色严峻,宫廷的侍卫们看到他的神色,都有点害怕,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了。
  过了一会,侍卫和侍女们听到国王的办公室内,传来国王愤怒的呼喊:“美国这些王八蛋,他们怎么敢?”然后有东西碎裂的声音传来,显然国王极为愤怒,摔了东西。这让他们更加感到战战兢兢,希望自己不要被主人的怒火迁怒。
  法赫德国王终于平静了下来,对苏尔坦说道:“坐下吧。”两人沉闷地坐下,好一会都没有说话。
  苏尔坦正是来向国王报告中国人提供的情报的——美国人抛弃了海湾七国,而且将态度转为敌对,他们想通过武装也门胡塞组织,摧毁部分海湾国家的产油能力,这样可以托起全球的油价,而且可以扩大美国集合了加拿大、墨西哥,甚至委内瑞拉石油的市场份额。
  中国人提醒,美国人原来支持海湾国家,不过是为了美元霸权,购买海湾国家的石油,都要使用美元嘛。但美国始终不能实行全球的美元霸权,所以这种捆绑,对于他们而言越来越鸡肋。美国这些年的经济情况一直不好,但其控制的体系内产油能力越来越大,从油气出口欧洲等国的角度,沙特等国自然就变成了他们最大的竞争者,而美国具有军事上的优势,用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摧毁他们最大的竞争者,自然就变成了可能的选项。
  最近也门胡塞组织夺取了也门政权,本来对于沙特就是晴天霹雳,这可是一个邻接沙特的敌对什叶派国家!完全让沙特的南部边境,丧失了安全性。而且沙特以往军事力量的部署,当然以北面为主——面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嘛,这下可好,需要重新部署军队,南方的威胁一下子就变得很大了。
  沙特本来没有对也门太多关注,一个极为落后的国家,以往算是面对沙特这个富人,不断祈求援求助的乞丐,需要关注什么呢?所以直到政变,沙特才如梦初醒,赶紧安排搞清楚也门胡塞组织现在的情况。
  很容易就发现,胡塞组织的军队与沙特一样,全副美械,这让沙特大为震惊。沙特一直购买美械,是希望得到美国的长期支持,沙特是美国武器的最大客户嘛。要不然,沙特不能购买中国的武器吗?或者购买更多的法国武器?最主要的原因,是伊朗都是中式装备,沙特自然要与之区别。现在倒好,美国人武装了反对沙特的什叶派也门?
  沙特发现这个情况后,已经与美国严正交涉,要求美国解释他们武装胡塞组织的原因,但美国推诿说都是军火商的行为,并不属于美国的国家行为,这简直是扯淡,美国上层不同意,胡塞组织最多得到一些零散的美国武器,能够像现在沙特观察到的,胡塞军队已经是全副武装的美械正规军吗?甚至沙特已经发现了美军的顾问人员。
  美国不但否认,而且对沙特态度冷淡,并没有积极反馈。沙特高层最近已经深感不妙,美国会不会抛弃海湾国家,已经是萦绕在心头的一个大疑问。法赫德国王,本来就准备在近期,召集海湾七国的会议,讨论是否出兵也门,颠覆这个什叶派的见鬼的势力。胡塞组织威胁的可不只是沙特,而是整个的逊尼派中东。
  现在这个谜底总算被中国人的情报揭穿了,原来如此!法赫德听到中国的情报就相信了,因为中国没必要在这样的事情上撒谎——正因为他们是美国的最大敌人,所以才会提醒沙特。
  在新时空,现在各国高层,多多少少都学过一些中文,法赫德虽然贵为国王,也是一样,他不由得想起了中国人的一句名言“小儿持金闹市”,这就是海湾国家现在的处境,巨大的石油财富,并没有给海湾各国带来安全,而是引起了美国这个魔鬼的觊觎。当初的沙美联盟,是因为合作的利益足够大,现在美国人翻脸了,也是因为掠夺的利益更大吧,到底是英国的儿子,殖民者的嘴脸,现在又露出来了,这是要“图穷匕现”了呀。
  事情危急,沙特必须有完备的对策,法赫德国王对苏尔坦说:“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各大臣都要出席。”
  苏尔坦立即去安排了,法赫德则不断思考着对策,沙特建国以来,这是面临的最大危机了。
  沙特内部的会议吵闹了一通,其实大家都提不出比较有效的策略了,初步定下了3个方向:
  第一,仍然要努力做好美国的工作,美国此前石油界的利益,很多是与沙特共享的,两边合作的沙美公司就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巨头之一嘛。沙特在美国不是没有人,要全面动员沙特在美国的影响力,游说美国停止支持也门胡塞组织,哪怕向美国进一步让利都行。
  第二,是向中国求援,用购买中国武器弹药和提供更多的工程作为代价,希望中国能够介入,因为只有中国能够压制住美国。
  第三,则是沙特军队,以及联系其它海湾的军队全面动员,组成联军,准备好对胡塞组织开战,不能让他们在也门站住脚,否则后患无穷。
  会议之后,法赫德国王有点疲惫,他觉得这些提议除了最后一条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外,头两条根本没用。
  美国那帮人要是靠得住,就不会有今天的问题了,他们肯定早就向沙特通风报信,并且双方联合起来,力图在美国内部搞定一切问题了。但既然这帮家伙都不愿意透露风声,反而是中国人提供的情报,就说明他们内部肯定取得了一致,说实话,沙特能提供多少利益,才比得上例如让油价上涨一倍带来的利润呢?肯定不可能了,而且这帮家伙估计都想着要是沙特垮台了,他们直接控制沙特的油田,不用分成给沙特,不是更香吗?
  第二条向中国求援,中国凭什么援助海湾国家呢?中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是在两伊,尤其是伊朗,那是什叶派的天下,伊朗与胡塞组织的关系,本来就比较密切,他们肯定暗地支持胡塞嘛,中国人凭什么为了沙特,去得罪伊朗呢?
  而且油价暴涨,真的对中国有害吗?他们国内的石油储量,容易开采的部分超过100亿吨;两伊有300亿吨,非洲至少150亿吨,现在还有亚俄和中亚的至少150亿吨以上,所以他们能掌控的石油储量高达700亿吨。而现在这些地方开采的油田中,估计有40%50%的油田都是中国人入股的。中国人掌控的全球石油出口量,还超过了美国。
  所谓中国吃亏,无非就是说他们是石油的最大消费国,每年的进口石油量超过了8亿吨。但问题是,从海湾的进口量不过是1亿多吨,其余的石油进口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可以控制的地域。而从海湾之所以进口石油,只不过是因为与海湾国家“石油换产品”的贸易因素,否则中国在上述地域,扩产一些不就行了?
  石油涨价,对于中国来说,无非是“左手换右手”的利润交换,石油开采和销售上的利润增加,但消费物价上涨利润下降。其实消费物价上涨,成本是全世界消化的,所有产品的成本都涨嘛,中国人肯定通过产品上涨,来消化石油上升的成本嘛,他们的制造业优势足够大,油价上涨,说不定反而让他们产品的竞争力更强,说到底利润也未必下降多少。
  所以对于油价暴涨的后果,中国人多半的反应是“中性”的,并不会暴跳如雷,又有着伊朗的关系制约,包括伊拉克其实也是什叶派占人口主流的,凭什么为逊尼派的沙特来火中取栗呢?当然,如果沙特愿意购买中国武器,他们当然愿意出售,肯定不会顾忌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