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16节
顺着通道进行搜索。很快,一个一个的密室大门被找到,一、二、三、四、五、六,咦,不是说有八个密室吗?怎么只找到六个?还有两个呢?曹子卿先让爆破组在六个密室的大门上安装炸药,他带着其它同志继续搜寻剩下的两个秘门。十分钟又过去了,终于找到了第七个,但那李思华讲述的第八密库,却始终没找到。
曹子卿担心时间,只好让同志们放弃继续搜寻。开始准备爆破。其实对大门的爆破不难,毕竟是几百年前的土邦,大门不过是包了铜皮的比较厚重的木门,不能和现代的金库相比。
曹子卿借着油灯,看了看表,命令通讯员,立即通知歌舞场,在8点45分准时开始第二场爆竹!现在不到8点15,2名通讯员跑过去需要20分钟左右,多留10分钟,足够调整了。
很快,7个密门的地面和把手上,都已布置了炸药包。在事先的“定向爆破”训练中,就试验过类似大门的爆炸装药,所以他们对于使用多少炸药,基本是心里有数的,而且这种大门,即使没有完全炸开,再用铁镐挖也挖得穿。
全部部署完毕,战士们都退到了安全的地方,坐下默默等待下一步行动的时间。
通讯员不到20分钟就已经赶到歌舞场,于是对接下来的节目进行了调整,提前2分钟,观众们都知道了第二场烟花爆竹表演马上要开始了。
8点44分30秒,爆破手点燃了第一根导火索。接着,其它的爆破手掐着手上的秒表,陆续点燃了其它导火索,这一次由于密门位置不一,因此需要的导火索长度不一,只有大家尽量控制一起引爆的时间,最长的一根导火索,恐怕要燃烧至少35秒以上。
就在大家开始听到歌舞场传来的爆竹声的时候,神庙现场的爆炸也开始响起,这一次没有那么整齐,不过好歹都是在5秒之内爆炸的。这样的结果,还是让曹子卿等人松了一口气。而在歌舞场现场的负责同志,注意力都集中在远处的声音,他听到后观察了一下现场,而在周边监控的同志也纷纷回报,没有发现观众有异常反应,他的心思才放了下来,这个掩护计划,成功了。
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可能的收获上。这个时候大家当然不会怀疑有没有宝藏了,而是有多少的问题。兴奋、雀跃和担心导致的七上八下,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里。
爆炸停歇,等到烟尘基本散去,同志们迅捷上前检查效果,曹子卿安排一个一个库地清理,所以大家先注意的,都是最近的一个库。有几名同志提着油灯先进去了, 曹子卿跟着进去,他注意到前面的同志站着前面不动,等他看到现场,虽然油灯不算太亮,但眼前的一切,仍然将他惊呆了。
眼前金光灿烂,被油灯照耀之下,无数的黄金,不管是金链,还是金币,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芒。就算是油灯昏暗,仍然让人感觉得到,什么叫做金碧辉煌!
过了一小会,曹子卿才醒过神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同志们,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大行动的军费。李力胜同志,果然为我们找到了需要的资金。”
同志们都醒过神来,有的人想欢呼雀跃,但被旁边的同志笑着制止了。行动只完成了一半,还需要将这些资财运输出去,等到全部成功的时候,我们再尽情欢呼吧。
大家冷静了下来,开始观察密室的藏宝,比大拇指还粗的金链,一块块堆叠着的金砖,满筐的西洋金币,还有一些珠宝。甚至他们还发现了一匹用金子铸造的小象,是按同比例铸造的,估计仅仅这匹小象,组成它身体的金子就不下2吨!
曹子卿命令外面的士兵,开始将空箱子逐一传送进来,开始对黄金装箱密封。至于那匹小象,太过引人注意,也不方便运输,他忍痛让战士们砸碎了它,将碎裂的金子再装箱。不过他保留了象头,准备到时让李思华观赏一下。
时间紧张,战士们开始拼命装运。后勤们装好一辆马车,就赶紧赶着马,向着河岸边送去,准备装到船屋里。而曹子卿派出了一个班,更远地警戒,主要是预防,会不会有人这个时候经过神庙。如果有,也只好先打晕处理了。
人多力量大,第一个库的黄金虽然多,但终究只有十吨左右,所以十多分钟后,已经被装运完成,留下两个人搜索有无遗留,其它人再去第二个库。
第二个库打开,又是一阵低低的惊呼,珠宝不太一样,但黄金都是大头。接下来一个库接一个库,到后来同志们也有一些麻木了,黄金见多了,有就没有开始的时候那么震撼了。
等到7个库全部将财宝送出,曹子卿又全部检查了一遍,而之前安排继续搜索第8个库的同志,还是没有找到这个库,曹子卿也只好放弃,他心想,有点遗憾也好,这第8个库就留给未来的印度人吧,不知道这个库还能不能被未来的人找到。他现在对李思华安排的这件事,是服气极了,根本没想过那第8个库到底是否存在,李思华说了有,那肯定有,但我们的缘分不到。
全部完成后,从地宫全部撤退,物流的同志们还在紧张地运输。而最后负责破坏整体现场的同志将所有刚才堆起的碎石土沙,尽量地扔到地宫中。然后对神庙的一些结构进行破坏,不能用炸药直接爆破,而是锯掉一些木结构的支撑,这个神庙,基座以石材为主,但建筑,多数还是木结构的。
曹子卿又看了看表,晚上10点半,表演到11点,快结束了,有些人估计已经开始散了。不过神庙附近的居家不多,估计都不会深夜到神庙来。但是速度还是要加快。他观察了现场,心里估算大概还需要半个多小时。
十一点过,运输终于全部完成。以黄金为主的财宝的总重量,估计有三十多吨,分配到二十多艘船屋上,每个每条船都要承载一吨半左右,所以就不能安排太多的人,曹子卿只好每条船屋上,派出两名战士化妆看守,其它人就没办法坐船了。明天一早天亮,船屋就全部启航,慢慢地返回科钦港。剩余后勤人员走陆路,而剩余的战士们则沿河潜行,沿途护送船队。
这会时间,并没有人来到神庙,所以全部完成,警戒的战士也撤离。最后就剩下破坏组的同志,他们等到大部队全部走远,然后自己也起身到边上,负责最后执行的战士,拼命地用力踢着最关键的那根支柱,一下、两下、三下,整个屋顶晃了起来,他赶紧向外跑。
屋顶开始明显地倾斜,最后终于轰隆地一声巨响,倒了下来,碎木瓦片四处溅射,神庙的现场顷刻间成为废墟,烟尘大起。
同志们避过碎石,彼此呵呵一笑。组长命令:“立即撤退!”
不远处有火把燃起,显然有人发现了神庙出事了。但是等到他们赶到,黑暗中是一片废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第二天看守人老头捶胸顿足的时候,也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个历史久远的神庙,就莫名其妙地坍塌了。
第28章 告别印度与计划推进
9月26日,天刚蒙蒙亮,20多艘船屋已经开始启航,团队早就将聘请的船屋划手安置在附近。现在一早就把他们带来,让战士们配合他们慢慢划动船屋,向着科钦港方向出发。划手们并不知道昨天神庙出的事情,只是上船后发现,船屋内多了一些密封好的沉重箱子,导致划起来有点吃力。不过这些老板给的报酬很高,总得把活干好。一艘一艘的船屋出发,没有人对这些船屋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神庙的废墟边,看守人老头大哭着,昨天那个被打晕,后来又被乙醚麻醉的看守,脸上是被老头用耳光煽得红肿,垂头丧气地坐在边上。他想破了头,也没有明白昨天是怎么回事。自己是被小偷给偷袭了?总不会是突然睡过去了吧?如果是小偷的话,怎么会把整栋神庙都给毁了?
当地的警察来看过,不过也不太关心,又没有死人,倒了间神庙有什么了不起的?敷衍了老头几句,他们就走了。
废墟边围了一群当地的闲人,对着废墟指指点点,猜测着为什么神庙会突然坍塌,什么离奇的想象都有。
总之,这间神庙的坍塌,就成为当地人很长时间的一桩谈资。
这时候的曹子卿,正和几个战士,骑在几匹印度著名的马瓦里马上,向着科钦港飞奔,他的心情很兴奋。想着早点拍电报给李思华,向她报喜。而他也知道,李思华需要尽早知道结果,以便对整体下一步行动做出部署。
“嘭”的一声响,桌子上的茶杯被震了起来,发出碰撞的声音,却是因为李思华兴奋地一拳擂在了桌子上。她的兴奋,自然来自于刚刚读完的曹子卿密电。
她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有点坐不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她想着,果然如此,这下子,海南、美国和缅甸三大计划,就有了执行的初步资本。万里征途,又前行了一大步,不由神清气爽。
按照曹子卿报给她的估测,三十余吨的资财,大部分是黄金,她已经可以估算出大致的价值,与她事先设想的差不多。直接的黄金总值大约不到三千万美元,而大量的金币和珠宝,可以在香港和上海出手,尤其是上海,大量西洋富商集中,在两地各卖一些,总值凑个五千万美元,应该差不多。而剩下的少量珍奇,带去美国,在1928年美国经济最高峰的时候,再搞个一两千万美元,也是很有可能的。算来算去,她有点眉开眼笑。
好一会,她才心情平静下来,进入了冷静模式。资金到手,各项计划已经可以推行。她盘算着,购买武器、海南攻略、缅甸计划、移民布局……,一桩又一桩的事情,在她的心里反复思忖着。
盘算完,她首先回电曹子卿部,要求他们尽快返航,将资财带回来。同时通知曹子卿,让他先返回淇澳岛,而不是直接去缅甸,缅甸先让吴长彩等人支撑一阶段。她的考虑当然是海南攻略计划插入后的调整。
接下里,曹子卿立即召开了总支部和参谋组联席会议。当她宣布了曹子卿他们的巨大收获后,全体同志,那就不是一个兴高采烈可以形容了,欢呼声似乎要把屋顶掀破。李思华笑着双手挥动,让大家平静下来,好一会大家才平静了下来,不过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笑容。
这件事的成功,让李思华在干部们心中变得更神奇,很多干部心里感叹着,幸好李力胜同志坚持了这个行动。她的威信变得更高了。李思华心里也清楚,只有不断的胜利,才能让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意见,变得更有力,没有比成功和胜利更强的说服力。
李思华接着开始说工作,随着她的讲话,大家的神情开始严肃了起来。
一、既然资金已经获得。那么海南岛攻略,就已经箭在弦上,需要立即全面筹备,而其他几项计划需要相应调整,或者同步开始准备执行。
二、山地团的基本训练预计在10月底完成,完成后立即登陆海南,与海南革命队伍迅速合流,发动全岛攻略,占领全岛,建立革命根据地,准备迎击国民党粤军反动派的进攻!
三、相关同志已经对海南攻略进行了详细规划,下一阶段要继续完善。我们将携带大量新采购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用以在海南扩军一个正规师和大量地方武装部队,建立起根据地的规模性武装力量。
会后,李思华立即安排拍电报给罗伯特,让他安排到香港谈判,这一次会采购超过1个师配置的多种武器,采购总额会比上一次高出数倍。而且她在迟疑,这一次需要直接在香港交货吗?这样方便。不过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对英国人保密是个问题,她还没下最后决心。
9月30日,曹子卿部终于完成了在印度的全部任务,准备当天返航。
就在昨天,那些慢吞吞的船屋终于将全部资财送到,曹子卿立即安排早已准备好的后勤人员开始装船——就在26日他电告李思华的时候,同时也拍了电报,让华海号速到科钦港。华海号本来就在附近的港口晃悠,很快在28日就已赶到科钦港停泊,等待大家登船。
昨天“考古学家们”去告别领事肯尼,老头还非常遗憾他们不能多玩一些日子,依依惜别,送了他们一堆本地特产,即印度红茶,老头甚至还不知道他们去考古的那个神庙居然塌了。要是知道了,或许会有点怀疑?不过一切都过去了。
上午十点左右,华海号鸣笛启航,终于返程了。他们返程的时间,比预计的最好情况晚了一些,不过整体还在计划之内,预计10月20日前可以抵达淇澳岛。
当海轮启航,离开了科钦港,许多同志都不由得放松了心情,有些人欢呼起来,他们兴奋的心情已经压抑很久了,曹子卿也笑了起来。
华明义听到了战士们的欢呼声,他有些好奇,昨天他已经注意到他们搬入船舱一批密封的沉重箱子,想必就是这一次的成果了。他们如此兴奋,是任务完成得很顺利吗?不知道走私的是什么货物?他可不相信是正常的贸易。
华明义漫无边际地想着,但他不知道,如果他真的知道了这批货物是什么,估计下巴都会惊掉的。
丹尼尔也听到了战士们的欢呼声,他走出客舱,来到曹子卿的面前,用粤语笑着问他:“收获很大?”
曹子卿看着他满眼的求知欲,哈哈笑了一声。他还记得几天前他刚回到科钦港他们的住所,丹尼尔就冲出来问他:“行动成功了吗?”他当时候回答丹尼尔:“完美的成功!”结果丹尼尔兴奋过后,是一脸的遗憾,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被那么信任,所以最关键的现场执行,还轮不到他,他只有在科钦等待行动的结果。
曹子卿对丹尼尔说:“是的,收获非常大。在老板事前做出预测前,没人敢相信,但现在的事实完全证明了老板的预判,大家都非常兴奋。”
丹尼尔神色变得坚决:“我要真正加入你们,可以吗?”
曹子卿收敛了笑容:“我现在不知道,这需要老板做出决定。”他很喜欢这个小伙子,这是行动能力非常强的好苗子,但我们是革命队伍,丹尼尔明显不具备我们的意识形态,李思华会同意吗?他不知道。
丹尼尔点点头,他了解这不是曹子卿可以单独决定的。他决定会向他们口中的“李力胜”小姐请求。他喜欢这样的全球冒险,一个团队,针对某个大目标,进行周详的计划,然后精密地执行大行动,获得大成功。至于丰厚的报酬,他倒是不怎么在乎。
克林特则在船舱里,他也很兴奋。不管这些人干的是什么事情,毕竟都顺利完成了。他是个有文化的聪明人,自然也猜测可能会是从那个神庙中取宝,或者在那里进行什么交易。他想着自己会获得丰厚的报酬,这点他有把握。因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已经了解,这个组织的成员并不是那种,最早自己想象中的,冷酷黑帮中没有人性的家伙。
想到获得这份报酬后,自己何去何从,他的脸色又开始纠结起来。如果有机会跟着这个组织继续干的话?自己要不要继续呢?说实话,他也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更刺激,但未来风险会不会更大呢?他在反复地思考着。
李思华这里,对于海南攻略的细节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基本上定案了。
海南攻略的主要计划是:
一、立即派遣一个小队,到海南联系当地我党的领导人王武明、冯百驹和杨善中等人,将我们的登陆计划和海南根据地计划与之协商,让当地军民准备好登陆行动的前置准备。冯百驹等同志和周恩来他们很熟悉,大革命前基本都在广东从事革命工作,因此在李思华部的同志中也有认识他们的。而李思华的记忆中,他们已经在9月起义,前期形势还不错。
二、登陆目标首选文昌清澜港,次选文昌铺前港。李思华记忆中,海南纵队开始起义,应该有结合了文昌的队伍,说明在文昌的影响力较大。
三、登陆文昌后,沿海向南,攻占琼海、万宁、陵水等地,建立起沿海临山的根据地雏形。这样选择的好处是,这几个地方的革命群众基础较好,而且都临海,便于物资补充以及获得充分人口。这个阶段不会去进攻海口,还需要麻痹敌人。
四、完成上述步骤后,不急于扩大红区,而是全力整合,建立起根据地党、政、军的基础体系,利用丰沛的人口,招兵买马,开始全力建军,实现1个师正规部队和2.5万人地方部队的初级建设。
五、对于前期地方国民党的围剿,击破即可,不急于扩大战果,并且尽量对根据地的信息实现封闭,避免在大陆的粤军过早重视。当地方国民党发现无法清缴后,粤军才会出动。如能争取这段时间,则3万多人的军队建军、初级训练都可完成,届时就可以以绝对优势,击败后继粤军的“讨伐”。
六、击败粤军可能的春季攻势后,趁势向西北进军,拿下海口一带的主要海南经济区和人口聚集区,海口及附近也是离开大陆最近的区域。因此以此为重心,建立对大陆国民党的防御体系。然后主要部队转身向南,横扫整个海南,全面掌控,开始建设这个3.4万平方公里的海岛根据地。
七、在海南计划实施期间,华海航运要和缅甸的同志们一起,向海南输入稻米,除了解决初期的粮食问题外,正好可以扩大与缅甸的贸易,使得缅甸的同志,可以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并得到很好的表面身份掩护。
八、淇澳岛其后只留下一个连队,由该连队和岛上已经建立起来的民兵,进行守卫,其余全军,全部参加海南登陆作战。
九、未来建设海南根据地,我们将组建自己的政府,而政府如何管理,对我党则是崭新的课题。我党在海南的工作,也会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不管是土地革命,清除剥削食利阶层,还是建立基层组织,开始实践农村无产阶级的共同富裕,甚至还有城市治理等,非常多的新课题。这些课题现在就要开始准备、思考,逐步形成预案。“治理”二字,难度还远远超过了军事。
会后的第二天,海南联系小组就出发了,他们将从香港坐船到海南文昌清澜港,然后去寻找冯百驹他们。
罗伯特的动作很快,接到电报后,他9月30日就赶到了香港,他当然很兴奋,这是一笔天大的生意,他心里想着,无论如何要做成,有这笔生意,他在家族的地位,就和以前不一样了,而且和军队的关系就更密切了,所有人都会高看他一眼。来之前他甚至让人在菲律宾,搜集了一套名贵的中国古代瓷器作为礼品,那位小姐简直就是他的天使,而且这一次他不用再支付那个少校吉恩佣金了,上一次那个家伙可是敲诈了他5%的佣金,让他好一阵肉痛。
在香港一个幽静的茶馆里,罗伯特和他的助手,正在仔细阅读着这一次的武器采购清单,李思华则不急不忙地泡着茶。
罗伯特的心里快速思忖着,这一次的采购,大头是上一次的扩展,只不过是从一个团变成了三个团的采购量,区别在于,还增加了一个野战炮兵营,以及一些军事通讯包括无线和有线等设备的采购。炮兵营包括2个75mm炮兵连(24门)和1个155mm炮兵连(12门)。其它还有3英寸1918年型高射炮12门组成的1个高炮连。
罗伯特上次已经知道李思华精通美军的武器编制。他试探地对这批火炮报出了200万美元的高价,当即遭到李思华的驳斥,激烈的讨价还价开始了。李思华指出,这些采购并不是最新的炮种,基本都是一次大战的装备,如此高价实在离谱。罗伯特则说这样的装备,据他了解,在民国各路军队中,还前所未有,他的供给,将带给李思华服务的军阀,以前所未有的优势。
最后,全师的装备总和,还是在350万美元的总价上达成了一致。李思华也做出了让步,就是155mm火炮,不要求是最新的,可以是美军现役中的装备,不过要求状况良好。不过,罗伯特对于李思华要求的,用于武装地方部队的那些轻型武器,在300万美元的基础上,增加了数量。他的意思是不用全新的,他联系驻菲美军,提前退役一些武器,保证至少都是半新的。这里面自然有罗伯特和美军军官们的勾当,不过李思华当然也不关注。
这样,全部武器采购,总价650万美元,她知道美国人现在是在宰他们,谁让民国太弱呢,何况她现在也没有别的好渠道。不过这个数字确实让她心疼得要“龇牙咧嘴”了。
两人还讨论了交货问题,时间上还是一个月,武器的数量大了一些,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不过运输的距离就很短了,几天就能运到。
麻烦的是在香港交货,如何规避掉被英国人注意到?当时的美国人,在香港自然还不能在英国人面前拿大,这个问题让罗伯特也皱起了眉头。最后还是李思华决定冒一下险。淇澳岛在海南岛攻略后,重要性就不大了。所以她最后决定让罗伯特直接送货到淇澳岛。
她的说法是,通过香港的帮派组织的影响,她可以利用某个航运公司在香港附近一个小岛的中转码头作为交货点,不过那个小港,最多只能停泊4000吨级别的货轮。罗伯特爽快地答应,这个问题他来解决,装载量不够的话,多用两艘船就行了。李思华明天就会支付他32.5万美元的头款,协议时间就从明天开始计算,10月30日前要完成交货。
完成武器采购,她开始安排航运的计划。华洋号的船长袁坤生,已经给她拍来电报,已经找到了原来在新加坡的一家西方航运公司,愿意出售其二手的6500吨货运海轮,初步报价80万美元。价格比较高,但这艘船比较新,是因为那家航运公司近期财务紧张,才愿意出售。他预计可以70万美元出头的价格拿下。至于要求1.5万吨级别的客运邮轮,目前还没有消息,如果要订购新船,这个时候邮轮制造公司的生意太好,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间去。
所以她决定,继续寻找二手客运邮轮。对于这艘6500吨级别的货轮,一定要拿下,立即组织几个同志会同老袁,组成谈判小组,完成对货轮的采购。
第29章 海南攻略开始
10月10日,文昌北尾坡的一个小山村里,王武明、冯百驹和杨善中聚精会神地听着联络小组的同志们,给他们讲述李思华部的计划,脸色上看得出来,非常兴奋。
这对于他们完全是意外之喜。上个月的9月23日,他们领导由各县工农武装组成的“海南讨逆革命军”,进攻嘉积外围的椰子寨,揭开了海南武装总暴动的序幕。到目前,他们已经占领了一些农村地区,工农武装发展到了1400多人。然而武器装备极差,大部分人甚至没有枪支。
所以其实他们心里很担心,革命的烈火是点燃了,然而海南孤立无援,如果国民党反动派从大陆大举派遣反革命军队,他们能否抵挡住?虽然作为革命者,他们早已经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但他们要对革命的前途负责。
当冯百驹的一个以前在广州熟悉的同志,姚继英带着李思华部的联络小组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开始还以为是广东的领导们派来的。当姚继英说明了具体的情况,当然让他们极为吃惊和震动,原来我们还有这样一只军队!
他们并没有怀疑有什么猫腻,姚继英是熟悉的同志,而且他明确支出,广东的领导们,包括熊豪和刘尔崧等人,都对这只军队熟悉并寄予厚望。
所以随着姚继英越来越细的叙述,他们的眼睛也越来越亮。这只部队居然有三千多人,算得上是一个加强团了,关键是全套美械的武器装备,装备水平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所有民国军队。而且训练严格,组织严密,虽然还没有经过实际战斗的检验,但无疑是一只强军。
他们明白,如果这只军队完成登陆,那么海南的革命形势,无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占领海南,建立全岛的红色根据地,很有可能!
当听到李思华部抵达海南后,将迅速组建一个师的正规部队,以及2.5万人以上的地方部队,计划的总体武装力量要发展到近4万人的时候。海南纵队的军事领导人杨善中,激动得跳了起来,在屋子里快速地走着步子。
太好了,他心想着,作为军事领导,他的压力是最大的,他清楚地知道,眼下他们的革命军,其真实实力是何等的孱弱。这下好了,一直沉甸甸的心思,变得开朗了起来。冯百驹和王武明笑着看着他,他们一样的高兴啊。
大家定下心神,仔细协商了起来,按照李思华的计划,将在11月初登岛,开启海南攻略。第一步就是选择登陆的地点。
冯百驹比较老成,他已经领会了李思华的主要计划逻辑。前期不要弄得声势太大,以争取足够的时间来建军,然后再以绝对的实力横扫全岛。
曹子卿担心时间,只好让同志们放弃继续搜寻。开始准备爆破。其实对大门的爆破不难,毕竟是几百年前的土邦,大门不过是包了铜皮的比较厚重的木门,不能和现代的金库相比。
曹子卿借着油灯,看了看表,命令通讯员,立即通知歌舞场,在8点45分准时开始第二场爆竹!现在不到8点15,2名通讯员跑过去需要20分钟左右,多留10分钟,足够调整了。
很快,7个密门的地面和把手上,都已布置了炸药包。在事先的“定向爆破”训练中,就试验过类似大门的爆炸装药,所以他们对于使用多少炸药,基本是心里有数的,而且这种大门,即使没有完全炸开,再用铁镐挖也挖得穿。
全部部署完毕,战士们都退到了安全的地方,坐下默默等待下一步行动的时间。
通讯员不到20分钟就已经赶到歌舞场,于是对接下来的节目进行了调整,提前2分钟,观众们都知道了第二场烟花爆竹表演马上要开始了。
8点44分30秒,爆破手点燃了第一根导火索。接着,其它的爆破手掐着手上的秒表,陆续点燃了其它导火索,这一次由于密门位置不一,因此需要的导火索长度不一,只有大家尽量控制一起引爆的时间,最长的一根导火索,恐怕要燃烧至少35秒以上。
就在大家开始听到歌舞场传来的爆竹声的时候,神庙现场的爆炸也开始响起,这一次没有那么整齐,不过好歹都是在5秒之内爆炸的。这样的结果,还是让曹子卿等人松了一口气。而在歌舞场现场的负责同志,注意力都集中在远处的声音,他听到后观察了一下现场,而在周边监控的同志也纷纷回报,没有发现观众有异常反应,他的心思才放了下来,这个掩护计划,成功了。
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可能的收获上。这个时候大家当然不会怀疑有没有宝藏了,而是有多少的问题。兴奋、雀跃和担心导致的七上八下,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里。
爆炸停歇,等到烟尘基本散去,同志们迅捷上前检查效果,曹子卿安排一个一个库地清理,所以大家先注意的,都是最近的一个库。有几名同志提着油灯先进去了, 曹子卿跟着进去,他注意到前面的同志站着前面不动,等他看到现场,虽然油灯不算太亮,但眼前的一切,仍然将他惊呆了。
眼前金光灿烂,被油灯照耀之下,无数的黄金,不管是金链,还是金币,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芒。就算是油灯昏暗,仍然让人感觉得到,什么叫做金碧辉煌!
过了一小会,曹子卿才醒过神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同志们,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大行动的军费。李力胜同志,果然为我们找到了需要的资金。”
同志们都醒过神来,有的人想欢呼雀跃,但被旁边的同志笑着制止了。行动只完成了一半,还需要将这些资财运输出去,等到全部成功的时候,我们再尽情欢呼吧。
大家冷静了下来,开始观察密室的藏宝,比大拇指还粗的金链,一块块堆叠着的金砖,满筐的西洋金币,还有一些珠宝。甚至他们还发现了一匹用金子铸造的小象,是按同比例铸造的,估计仅仅这匹小象,组成它身体的金子就不下2吨!
曹子卿命令外面的士兵,开始将空箱子逐一传送进来,开始对黄金装箱密封。至于那匹小象,太过引人注意,也不方便运输,他忍痛让战士们砸碎了它,将碎裂的金子再装箱。不过他保留了象头,准备到时让李思华观赏一下。
时间紧张,战士们开始拼命装运。后勤们装好一辆马车,就赶紧赶着马,向着河岸边送去,准备装到船屋里。而曹子卿派出了一个班,更远地警戒,主要是预防,会不会有人这个时候经过神庙。如果有,也只好先打晕处理了。
人多力量大,第一个库的黄金虽然多,但终究只有十吨左右,所以十多分钟后,已经被装运完成,留下两个人搜索有无遗留,其它人再去第二个库。
第二个库打开,又是一阵低低的惊呼,珠宝不太一样,但黄金都是大头。接下来一个库接一个库,到后来同志们也有一些麻木了,黄金见多了,有就没有开始的时候那么震撼了。
等到7个库全部将财宝送出,曹子卿又全部检查了一遍,而之前安排继续搜索第8个库的同志,还是没有找到这个库,曹子卿也只好放弃,他心想,有点遗憾也好,这第8个库就留给未来的印度人吧,不知道这个库还能不能被未来的人找到。他现在对李思华安排的这件事,是服气极了,根本没想过那第8个库到底是否存在,李思华说了有,那肯定有,但我们的缘分不到。
全部完成后,从地宫全部撤退,物流的同志们还在紧张地运输。而最后负责破坏整体现场的同志将所有刚才堆起的碎石土沙,尽量地扔到地宫中。然后对神庙的一些结构进行破坏,不能用炸药直接爆破,而是锯掉一些木结构的支撑,这个神庙,基座以石材为主,但建筑,多数还是木结构的。
曹子卿又看了看表,晚上10点半,表演到11点,快结束了,有些人估计已经开始散了。不过神庙附近的居家不多,估计都不会深夜到神庙来。但是速度还是要加快。他观察了现场,心里估算大概还需要半个多小时。
十一点过,运输终于全部完成。以黄金为主的财宝的总重量,估计有三十多吨,分配到二十多艘船屋上,每个每条船都要承载一吨半左右,所以就不能安排太多的人,曹子卿只好每条船屋上,派出两名战士化妆看守,其它人就没办法坐船了。明天一早天亮,船屋就全部启航,慢慢地返回科钦港。剩余后勤人员走陆路,而剩余的战士们则沿河潜行,沿途护送船队。
这会时间,并没有人来到神庙,所以全部完成,警戒的战士也撤离。最后就剩下破坏组的同志,他们等到大部队全部走远,然后自己也起身到边上,负责最后执行的战士,拼命地用力踢着最关键的那根支柱,一下、两下、三下,整个屋顶晃了起来,他赶紧向外跑。
屋顶开始明显地倾斜,最后终于轰隆地一声巨响,倒了下来,碎木瓦片四处溅射,神庙的现场顷刻间成为废墟,烟尘大起。
同志们避过碎石,彼此呵呵一笑。组长命令:“立即撤退!”
不远处有火把燃起,显然有人发现了神庙出事了。但是等到他们赶到,黑暗中是一片废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第二天看守人老头捶胸顿足的时候,也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个历史久远的神庙,就莫名其妙地坍塌了。
第28章 告别印度与计划推进
9月26日,天刚蒙蒙亮,20多艘船屋已经开始启航,团队早就将聘请的船屋划手安置在附近。现在一早就把他们带来,让战士们配合他们慢慢划动船屋,向着科钦港方向出发。划手们并不知道昨天神庙出的事情,只是上船后发现,船屋内多了一些密封好的沉重箱子,导致划起来有点吃力。不过这些老板给的报酬很高,总得把活干好。一艘一艘的船屋出发,没有人对这些船屋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神庙的废墟边,看守人老头大哭着,昨天那个被打晕,后来又被乙醚麻醉的看守,脸上是被老头用耳光煽得红肿,垂头丧气地坐在边上。他想破了头,也没有明白昨天是怎么回事。自己是被小偷给偷袭了?总不会是突然睡过去了吧?如果是小偷的话,怎么会把整栋神庙都给毁了?
当地的警察来看过,不过也不太关心,又没有死人,倒了间神庙有什么了不起的?敷衍了老头几句,他们就走了。
废墟边围了一群当地的闲人,对着废墟指指点点,猜测着为什么神庙会突然坍塌,什么离奇的想象都有。
总之,这间神庙的坍塌,就成为当地人很长时间的一桩谈资。
这时候的曹子卿,正和几个战士,骑在几匹印度著名的马瓦里马上,向着科钦港飞奔,他的心情很兴奋。想着早点拍电报给李思华,向她报喜。而他也知道,李思华需要尽早知道结果,以便对整体下一步行动做出部署。
“嘭”的一声响,桌子上的茶杯被震了起来,发出碰撞的声音,却是因为李思华兴奋地一拳擂在了桌子上。她的兴奋,自然来自于刚刚读完的曹子卿密电。
她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有点坐不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她想着,果然如此,这下子,海南、美国和缅甸三大计划,就有了执行的初步资本。万里征途,又前行了一大步,不由神清气爽。
按照曹子卿报给她的估测,三十余吨的资财,大部分是黄金,她已经可以估算出大致的价值,与她事先设想的差不多。直接的黄金总值大约不到三千万美元,而大量的金币和珠宝,可以在香港和上海出手,尤其是上海,大量西洋富商集中,在两地各卖一些,总值凑个五千万美元,应该差不多。而剩下的少量珍奇,带去美国,在1928年美国经济最高峰的时候,再搞个一两千万美元,也是很有可能的。算来算去,她有点眉开眼笑。
好一会,她才心情平静下来,进入了冷静模式。资金到手,各项计划已经可以推行。她盘算着,购买武器、海南攻略、缅甸计划、移民布局……,一桩又一桩的事情,在她的心里反复思忖着。
盘算完,她首先回电曹子卿部,要求他们尽快返航,将资财带回来。同时通知曹子卿,让他先返回淇澳岛,而不是直接去缅甸,缅甸先让吴长彩等人支撑一阶段。她的考虑当然是海南攻略计划插入后的调整。
接下里,曹子卿立即召开了总支部和参谋组联席会议。当她宣布了曹子卿他们的巨大收获后,全体同志,那就不是一个兴高采烈可以形容了,欢呼声似乎要把屋顶掀破。李思华笑着双手挥动,让大家平静下来,好一会大家才平静了下来,不过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笑容。
这件事的成功,让李思华在干部们心中变得更神奇,很多干部心里感叹着,幸好李力胜同志坚持了这个行动。她的威信变得更高了。李思华心里也清楚,只有不断的胜利,才能让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意见,变得更有力,没有比成功和胜利更强的说服力。
李思华接着开始说工作,随着她的讲话,大家的神情开始严肃了起来。
一、既然资金已经获得。那么海南岛攻略,就已经箭在弦上,需要立即全面筹备,而其他几项计划需要相应调整,或者同步开始准备执行。
二、山地团的基本训练预计在10月底完成,完成后立即登陆海南,与海南革命队伍迅速合流,发动全岛攻略,占领全岛,建立革命根据地,准备迎击国民党粤军反动派的进攻!
三、相关同志已经对海南攻略进行了详细规划,下一阶段要继续完善。我们将携带大量新采购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用以在海南扩军一个正规师和大量地方武装部队,建立起根据地的规模性武装力量。
会后,李思华立即安排拍电报给罗伯特,让他安排到香港谈判,这一次会采购超过1个师配置的多种武器,采购总额会比上一次高出数倍。而且她在迟疑,这一次需要直接在香港交货吗?这样方便。不过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对英国人保密是个问题,她还没下最后决心。
9月30日,曹子卿部终于完成了在印度的全部任务,准备当天返航。
就在昨天,那些慢吞吞的船屋终于将全部资财送到,曹子卿立即安排早已准备好的后勤人员开始装船——就在26日他电告李思华的时候,同时也拍了电报,让华海号速到科钦港。华海号本来就在附近的港口晃悠,很快在28日就已赶到科钦港停泊,等待大家登船。
昨天“考古学家们”去告别领事肯尼,老头还非常遗憾他们不能多玩一些日子,依依惜别,送了他们一堆本地特产,即印度红茶,老头甚至还不知道他们去考古的那个神庙居然塌了。要是知道了,或许会有点怀疑?不过一切都过去了。
上午十点左右,华海号鸣笛启航,终于返程了。他们返程的时间,比预计的最好情况晚了一些,不过整体还在计划之内,预计10月20日前可以抵达淇澳岛。
当海轮启航,离开了科钦港,许多同志都不由得放松了心情,有些人欢呼起来,他们兴奋的心情已经压抑很久了,曹子卿也笑了起来。
华明义听到了战士们的欢呼声,他有些好奇,昨天他已经注意到他们搬入船舱一批密封的沉重箱子,想必就是这一次的成果了。他们如此兴奋,是任务完成得很顺利吗?不知道走私的是什么货物?他可不相信是正常的贸易。
华明义漫无边际地想着,但他不知道,如果他真的知道了这批货物是什么,估计下巴都会惊掉的。
丹尼尔也听到了战士们的欢呼声,他走出客舱,来到曹子卿的面前,用粤语笑着问他:“收获很大?”
曹子卿看着他满眼的求知欲,哈哈笑了一声。他还记得几天前他刚回到科钦港他们的住所,丹尼尔就冲出来问他:“行动成功了吗?”他当时候回答丹尼尔:“完美的成功!”结果丹尼尔兴奋过后,是一脸的遗憾,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被那么信任,所以最关键的现场执行,还轮不到他,他只有在科钦等待行动的结果。
曹子卿对丹尼尔说:“是的,收获非常大。在老板事前做出预测前,没人敢相信,但现在的事实完全证明了老板的预判,大家都非常兴奋。”
丹尼尔神色变得坚决:“我要真正加入你们,可以吗?”
曹子卿收敛了笑容:“我现在不知道,这需要老板做出决定。”他很喜欢这个小伙子,这是行动能力非常强的好苗子,但我们是革命队伍,丹尼尔明显不具备我们的意识形态,李思华会同意吗?他不知道。
丹尼尔点点头,他了解这不是曹子卿可以单独决定的。他决定会向他们口中的“李力胜”小姐请求。他喜欢这样的全球冒险,一个团队,针对某个大目标,进行周详的计划,然后精密地执行大行动,获得大成功。至于丰厚的报酬,他倒是不怎么在乎。
克林特则在船舱里,他也很兴奋。不管这些人干的是什么事情,毕竟都顺利完成了。他是个有文化的聪明人,自然也猜测可能会是从那个神庙中取宝,或者在那里进行什么交易。他想着自己会获得丰厚的报酬,这点他有把握。因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已经了解,这个组织的成员并不是那种,最早自己想象中的,冷酷黑帮中没有人性的家伙。
想到获得这份报酬后,自己何去何从,他的脸色又开始纠结起来。如果有机会跟着这个组织继续干的话?自己要不要继续呢?说实话,他也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更刺激,但未来风险会不会更大呢?他在反复地思考着。
李思华这里,对于海南攻略的细节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基本上定案了。
海南攻略的主要计划是:
一、立即派遣一个小队,到海南联系当地我党的领导人王武明、冯百驹和杨善中等人,将我们的登陆计划和海南根据地计划与之协商,让当地军民准备好登陆行动的前置准备。冯百驹等同志和周恩来他们很熟悉,大革命前基本都在广东从事革命工作,因此在李思华部的同志中也有认识他们的。而李思华的记忆中,他们已经在9月起义,前期形势还不错。
二、登陆目标首选文昌清澜港,次选文昌铺前港。李思华记忆中,海南纵队开始起义,应该有结合了文昌的队伍,说明在文昌的影响力较大。
三、登陆文昌后,沿海向南,攻占琼海、万宁、陵水等地,建立起沿海临山的根据地雏形。这样选择的好处是,这几个地方的革命群众基础较好,而且都临海,便于物资补充以及获得充分人口。这个阶段不会去进攻海口,还需要麻痹敌人。
四、完成上述步骤后,不急于扩大红区,而是全力整合,建立起根据地党、政、军的基础体系,利用丰沛的人口,招兵买马,开始全力建军,实现1个师正规部队和2.5万人地方部队的初级建设。
五、对于前期地方国民党的围剿,击破即可,不急于扩大战果,并且尽量对根据地的信息实现封闭,避免在大陆的粤军过早重视。当地方国民党发现无法清缴后,粤军才会出动。如能争取这段时间,则3万多人的军队建军、初级训练都可完成,届时就可以以绝对优势,击败后继粤军的“讨伐”。
六、击败粤军可能的春季攻势后,趁势向西北进军,拿下海口一带的主要海南经济区和人口聚集区,海口及附近也是离开大陆最近的区域。因此以此为重心,建立对大陆国民党的防御体系。然后主要部队转身向南,横扫整个海南,全面掌控,开始建设这个3.4万平方公里的海岛根据地。
七、在海南计划实施期间,华海航运要和缅甸的同志们一起,向海南输入稻米,除了解决初期的粮食问题外,正好可以扩大与缅甸的贸易,使得缅甸的同志,可以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并得到很好的表面身份掩护。
八、淇澳岛其后只留下一个连队,由该连队和岛上已经建立起来的民兵,进行守卫,其余全军,全部参加海南登陆作战。
九、未来建设海南根据地,我们将组建自己的政府,而政府如何管理,对我党则是崭新的课题。我党在海南的工作,也会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不管是土地革命,清除剥削食利阶层,还是建立基层组织,开始实践农村无产阶级的共同富裕,甚至还有城市治理等,非常多的新课题。这些课题现在就要开始准备、思考,逐步形成预案。“治理”二字,难度还远远超过了军事。
会后的第二天,海南联系小组就出发了,他们将从香港坐船到海南文昌清澜港,然后去寻找冯百驹他们。
罗伯特的动作很快,接到电报后,他9月30日就赶到了香港,他当然很兴奋,这是一笔天大的生意,他心里想着,无论如何要做成,有这笔生意,他在家族的地位,就和以前不一样了,而且和军队的关系就更密切了,所有人都会高看他一眼。来之前他甚至让人在菲律宾,搜集了一套名贵的中国古代瓷器作为礼品,那位小姐简直就是他的天使,而且这一次他不用再支付那个少校吉恩佣金了,上一次那个家伙可是敲诈了他5%的佣金,让他好一阵肉痛。
在香港一个幽静的茶馆里,罗伯特和他的助手,正在仔细阅读着这一次的武器采购清单,李思华则不急不忙地泡着茶。
罗伯特的心里快速思忖着,这一次的采购,大头是上一次的扩展,只不过是从一个团变成了三个团的采购量,区别在于,还增加了一个野战炮兵营,以及一些军事通讯包括无线和有线等设备的采购。炮兵营包括2个75mm炮兵连(24门)和1个155mm炮兵连(12门)。其它还有3英寸1918年型高射炮12门组成的1个高炮连。
罗伯特上次已经知道李思华精通美军的武器编制。他试探地对这批火炮报出了200万美元的高价,当即遭到李思华的驳斥,激烈的讨价还价开始了。李思华指出,这些采购并不是最新的炮种,基本都是一次大战的装备,如此高价实在离谱。罗伯特则说这样的装备,据他了解,在民国各路军队中,还前所未有,他的供给,将带给李思华服务的军阀,以前所未有的优势。
最后,全师的装备总和,还是在350万美元的总价上达成了一致。李思华也做出了让步,就是155mm火炮,不要求是最新的,可以是美军现役中的装备,不过要求状况良好。不过,罗伯特对于李思华要求的,用于武装地方部队的那些轻型武器,在300万美元的基础上,增加了数量。他的意思是不用全新的,他联系驻菲美军,提前退役一些武器,保证至少都是半新的。这里面自然有罗伯特和美军军官们的勾当,不过李思华当然也不关注。
这样,全部武器采购,总价650万美元,她知道美国人现在是在宰他们,谁让民国太弱呢,何况她现在也没有别的好渠道。不过这个数字确实让她心疼得要“龇牙咧嘴”了。
两人还讨论了交货问题,时间上还是一个月,武器的数量大了一些,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不过运输的距离就很短了,几天就能运到。
麻烦的是在香港交货,如何规避掉被英国人注意到?当时的美国人,在香港自然还不能在英国人面前拿大,这个问题让罗伯特也皱起了眉头。最后还是李思华决定冒一下险。淇澳岛在海南岛攻略后,重要性就不大了。所以她最后决定让罗伯特直接送货到淇澳岛。
她的说法是,通过香港的帮派组织的影响,她可以利用某个航运公司在香港附近一个小岛的中转码头作为交货点,不过那个小港,最多只能停泊4000吨级别的货轮。罗伯特爽快地答应,这个问题他来解决,装载量不够的话,多用两艘船就行了。李思华明天就会支付他32.5万美元的头款,协议时间就从明天开始计算,10月30日前要完成交货。
完成武器采购,她开始安排航运的计划。华洋号的船长袁坤生,已经给她拍来电报,已经找到了原来在新加坡的一家西方航运公司,愿意出售其二手的6500吨货运海轮,初步报价80万美元。价格比较高,但这艘船比较新,是因为那家航运公司近期财务紧张,才愿意出售。他预计可以70万美元出头的价格拿下。至于要求1.5万吨级别的客运邮轮,目前还没有消息,如果要订购新船,这个时候邮轮制造公司的生意太好,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间去。
所以她决定,继续寻找二手客运邮轮。对于这艘6500吨级别的货轮,一定要拿下,立即组织几个同志会同老袁,组成谈判小组,完成对货轮的采购。
第29章 海南攻略开始
10月10日,文昌北尾坡的一个小山村里,王武明、冯百驹和杨善中聚精会神地听着联络小组的同志们,给他们讲述李思华部的计划,脸色上看得出来,非常兴奋。
这对于他们完全是意外之喜。上个月的9月23日,他们领导由各县工农武装组成的“海南讨逆革命军”,进攻嘉积外围的椰子寨,揭开了海南武装总暴动的序幕。到目前,他们已经占领了一些农村地区,工农武装发展到了1400多人。然而武器装备极差,大部分人甚至没有枪支。
所以其实他们心里很担心,革命的烈火是点燃了,然而海南孤立无援,如果国民党反动派从大陆大举派遣反革命军队,他们能否抵挡住?虽然作为革命者,他们早已经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但他们要对革命的前途负责。
当冯百驹的一个以前在广州熟悉的同志,姚继英带着李思华部的联络小组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开始还以为是广东的领导们派来的。当姚继英说明了具体的情况,当然让他们极为吃惊和震动,原来我们还有这样一只军队!
他们并没有怀疑有什么猫腻,姚继英是熟悉的同志,而且他明确支出,广东的领导们,包括熊豪和刘尔崧等人,都对这只军队熟悉并寄予厚望。
所以随着姚继英越来越细的叙述,他们的眼睛也越来越亮。这只部队居然有三千多人,算得上是一个加强团了,关键是全套美械的武器装备,装备水平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所有民国军队。而且训练严格,组织严密,虽然还没有经过实际战斗的检验,但无疑是一只强军。
他们明白,如果这只军队完成登陆,那么海南的革命形势,无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占领海南,建立全岛的红色根据地,很有可能!
当听到李思华部抵达海南后,将迅速组建一个师的正规部队,以及2.5万人以上的地方部队,计划的总体武装力量要发展到近4万人的时候。海南纵队的军事领导人杨善中,激动得跳了起来,在屋子里快速地走着步子。
太好了,他心想着,作为军事领导,他的压力是最大的,他清楚地知道,眼下他们的革命军,其真实实力是何等的孱弱。这下好了,一直沉甸甸的心思,变得开朗了起来。冯百驹和王武明笑着看着他,他们一样的高兴啊。
大家定下心神,仔细协商了起来,按照李思华的计划,将在11月初登岛,开启海南攻略。第一步就是选择登陆的地点。
冯百驹比较老成,他已经领会了李思华的主要计划逻辑。前期不要弄得声势太大,以争取足够的时间来建军,然后再以绝对的实力横扫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