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养家日常 第105节
方虎卖了个关子:“等你们过去就知道了。”
陆谦衙门事了,腿伤养好之后,又去罗家私塾教书,近来静极思动,还想约两人出门游玩,结果遭到二人一致反对。
方虎道:“咱们还是在城里转转就得了,别往城外跑了。”上次出城游玩,三人差点把性命都丢在虎丘山上。
林宝棠缩缩脖子:“我现在听到虎丘山都心悸。”
陆谦无奈解释:“谁说我一定约你们去虎丘山玩啊?只是闲来无事,找点乐子而已。再说邓英还在潜逃,满城都贴着缉拿他的告示,谁知他有没有藏在城外哪处民居内养伤。”
方林二人总算展颜:“不是出城便好。”
结案之后,邓英迟迟不曾落网,三人便一直提着心,只怕他几时冒出来。
三人不知道的是,数日之前邓英已经病死在一条渔船上。
当日虎丘山上,邓英身受重伤,回去之后还未曾好生治疗,徐佶便带人了端了邓家老巢,将他的几房妾室庶女以及亲信爪牙全都抓走了。
邓威只来得及送出重伤的儿子。
他原还想着能保住自己血脉,却不知邓英内脏受伤,经不起到处躲藏。
邓威入狱之后,官府还在大肆搜捕水匪余孽,导致邓英东躲西藏,不敢请大夫,更不能静心休养,体内器官衰竭,被手下安置在一条破渔船上。
天寒地冻,他不能好生养病,加剧伤情,日渐昏迷,最终在林宝棠成婚当日咽了气,睁着一双眼睛直直瞪着苏州城的方向,至死都不能瞑目。
照顾他的帮众已成惊弓之鸟,随便找了一处山坳,用船上旧草席裹身,便草草下葬,连块碑也没立。
后来满城缉拿邓英的告示,他却早已经命丧黄泉,再不见踪影。
徐佶虽已离开苏州府,但新任知府岑玮生怕水匪死为复燃,带着手下深挖漏网之鱼,还专门派人提着铜锣四处宣讲水匪的危害,还有邓威其及爪牙的下场,准备从思想上杜绝隐患。
三人在丰乐楼二楼雅间落座,方虎特意点了几样招牌菜,等到酒菜齐备,举杯敬二人:“实不相瞒,过几日我准备离开苏州城,这才约了你们吃酒。”
“离开苏州?”林白棠大吃一惊:“你要去哪?”
陆谦约莫听过一点,猜出他的去向:“马上便要过年了,就算你要投军去东南水军营,也不必急于一时吧?”
方虎原本跟着邓英赚钱,贩私盐也算触犯了国法,但他在虎丘山上奋勇杀敌,后来又配合徐佶抓水匪,算得将功赎罪。
徐佶见他身手出众,便起了惜才之意,临走之时便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举荐他往东南水军营刘真将军帐下效力。
此举正合方虎之意。
他拿到举荐信之后,特意与父母商议此事。
曹氏吃完林宝棠的喜酒,还憧憬着自家孝期过后,也能为儿子娶一房媳妇进门。猛不丁听到儿子要去投军,当即便炸了:“不行不行!咱们一家子在苏州生活的好好的,你跑去东南当什么兵?”
方厚也很是反对:“你阿姐毕竟是女儿家,将来还会再嫁人。你要是走了,咱们家铺子传给谁去?”
他纯粹是从男人继承家业的角度来阻止儿子的远行:“咱们家又不似林家跟方家,他们家里还有小儿子呢。”说着眼神还轻瞄了妻子一眼。
曹氏跟点了的爆竹似的,当场便炸了:“你那是什么意思?我这把年纪,难道还指着我再生个儿子?”
方厚:“……我不是这个意思。”
方虎道:“我练了这么多年的武,难道以后就要被困在杀猪铺子里过完一生?”
虎丘山与倭寇拼杀,鲜血尸体没吓到他,反而激发出了他骨子里的血性:“我不能白白浪费了自己一身武功。”
一时半会无法说服父母,他便日日磨着父母答应。
“方叔跟婶子最后怎么答应了?”林白棠挟一筷子银芽虾仁,好奇追问:“你不会以死相逼吧?”
方虎笑道:“哪儿啊!最后是阿姐看不过去了,她说让我放心去投军,家业就交由她来继承。我阿娘说她也该找个人嫁出去,结果阿姐说她准备招个赘婿进门,连人选都有了。”
林白棠拊掌而乐:“方珍姐姐真了不起!”没有一味沉湎于旧事,反而从荣家吸取经验,规划好了将来要走的路。
“方珍姐姐瞧中了谁?”
提起此事,方虎也颇觉可乐:“哪里是阿姐瞧中了谁,而是人家瞧中了阿姐。你们可还记得豨巷养猪的伍叔,常年向我们家店里供货?他家有个伙计父母双亡,生得眉眼周正,姓狄名唤平钊。这几年伍叔年纪大了腿脚不大好,便让狄平钊每日来送货,谁知他竟瞧中了阿姐……”
方珍自跟着方厚在大肉铺子里开始干活,渐渐在忙碌中走出了失女之痛,面上重新有了笑意。
狄平钊每日来送肉,见到铺子里有些重活,便搭把手。
一来二去,便同方珍熟悉起来。
他手脚勤快,见活儿就干,还跟方珍说过:“铺子里有什么力气活儿能放一放的,留着我早晨送肉过来做。”
方珍比他大了五岁,起初也没往这方面想,只是见他辛苦,也不好意思白使唤人家,家里拿了吃食过去,偶尔也给他留一份。
狄平钊从小孤苦,吃尽了苦头,后来得伍新达收留,才吃上了饱饭,更不曾被人记挂。
天长日久,竟生出不该有的想头。
后来还是同行的伍家伙计瞧出端倪,便讽刺他“想做方家女婿”。此话传到伍新达耳里,还当他瞧中了方家二女儿方瑶,便叫他过去训话。
狄平钊被训得抬不起头,涨红了脸分辩:“我不是……”
伍新达骂道:“不是什么?方家儿子都没媳妇,二女儿年纪还小,这件事情你别想了。”
“我……我中意的是方家大女儿!”狄平钊憋了半天终于说了句实话。
“方珍?珍姐儿可比你大了好几岁啊。”伍新达目瞪口呆。
“方大姑娘勤快能干还细心,大几岁怎么了?”既然说开了,狄平
钊便不再藏着掖着。
“她还嫁过一回,生过一个孩子啊。”伍新达不解。
“那是她前婆家没福气,这么好的媳妇不疼惜,可不是方大姑娘的错。她要不和离,我也不敢想!”狄平钊颇为惆怅:“我倒是想做方家女婿,可我地无一垅,房无一间,也娶不起方大姑娘啊。”
伍新达:“……”
狄平钊:“等我攒够了娶媳妇的银钱,只怕方大姑娘早都再嫁了。”他露出些伤感的神色,骂多嘴的伙计:“都怪倪二多嘴多舌,不然我每日帮她干点重活累活,就心满意足了。”
有感于狄平钊的心意,伍新达上方家门去探口风。正赶上方厚被儿子磨缠得没办法了,每日躲着方虎走。但方虎近来无事,除了家里便是大肉铺子,他又能躲去哪儿?
伍新达隐约透露一点口风,方厚便道:“我家珍姐儿再嫁之人家世父母不挑,但唯有一样要考察清楚,人品必要过关,心里不能有旁的人,牵三挂四再过不好的。”
“这个你放心,我亲自问过的,这小子对你家大闺女上了心,心里再没旁人的。只是……家里委实太穷了些,年纪比珍姐儿小了好几岁。”伍新达颇觉自己不够厚道,上赶着向方厚提起此事。
但狄平钊除了命苦了些,其余地方委实不错,为人和气性情好,手脚还勤快,算是个不错的小子。
方厚正犹豫时,方珍掀帘子进来,提出一个要求:“伍叔,要不您老问问狄平钊,他要愿意入赘我家,这门亲事我便同意。”
等到伍新达离开,方厚要再劝女儿:“你不如再考虑考虑?”反被女儿给堵了回去:“阿爹,虎子既然有建功立业的心思,不如便放他去投军?您老不是担心家里没人管嘛。狄平钊父母双亡,正好招赘来家里。这样我也不必再去旁人家受委屈,虎子也能得偿所愿,两全其美。您不如考虑考虑?”
方虎听说此事,还担心方珍为了家里人而委屈了自己:“阿姐千万别将就。就算爹娘不同意,我再想办法就是了。”
“谁说我在将就?”方珍笃定道:“我当年从荣家门里踏出来,便在心里发誓,将来再不会嫁去别人家受委屈。正好你要投军,阿爹担心家业无人继承。狄平钊手脚勤快性情也不错,既然爹娘都想让我再嫁,招个女婿进门正合我意。”
伍新达去的很快,再回来时还带着狄平钊。他亲自向方厚夫妻保证:愿意入赘方家,并且好生待方珍。
有了方珍招婿进门,为方虎做后盾,方厚夫妻很快便同意了儿子投军之事。
方虎生怕迟则生变,不敢再滞留下去,这才有了请小伙伴喝酒一事。
“我还是尽早出发,省得哪天我爹娘回过味儿,再反对我投军。”方虎向俩小伙伴敬酒。
“家里的事情,往后就拜托你俩了!”方虎一口饮尽杯中酒:“你俩成亲之时,只怕我也来不了,到时候早点写信过来,我好给你俩准备新婚贺礼!”
三人吃饭饮酒,下楼之时外面已经扬扬洒洒下起了雪。
林白棠扬手接着几片雪花,冰凉的雪花落在脸上。
方珍都要再婚,她忽想起她前夫一家:“谦哥哥,你可知荣家之事?”
严家东窗事发,荣来福作为严家长房的奴才,自然也被抓进牢里。至此,荣来福为严家长房大爷挡刀之事的真相才揭开。
原来那年盐帮内乱,邓威手底下有人篡权,严家长房大爷坐船去送粮,不知究里,正赶上两方械斗,差点成为盐帮内乱的亡魂。
荣来福倒也算不得严家长房最贴心的奴才,只是比较好使唤,于严家内中隐秘之事并不知晓。
荣来福自被抓之后,便将自己所知一五一十全部交待,最后被判了流刑,已经被差役押着离开了苏州城。
至此,荣家已是四分五裂。
荣常明深感家中有拖累自己之嫌,对科考也失去了信心,离开了书院不知所踪。
家中如今只剩下宋氏跟荣常林。
宋氏经过田兰香的多番磋磨,神情苍老眼神迟钝,已不似过去手巧,再做梳头娘子的活儿便被人嫌弃。家中失去了赚钱的人,便四处收些衣物回来浆洗,一双手冻得红肿,说不出的辛苦。
荣常林不曾被严家牵连,可事发之前田兰香便带着孩子们离开了葫芦巷,他不必再为严明利养孩子,可也成了光棍一个。
失去了最后的遮羞布,他自暴自弃,镇日在家喝得醉醺醺的,一不顺心便找宋氏发脾气,还在巷子周围各家店里赊酒喝,末了让宋氏去还账。
宋氏洗衣为生,哪得许多钱供他花销。
昨儿娘俩还大吵一架,宋氏拖着醉得半死的儿子嚷嚷着要投河:“你有手有脚,每日还指着老娘赚钱来付酒钱!这日子过下去何时是个头?不如咱们娘俩一起死吧!”
荣常林躺在地上笑得讽刺:“不过就不过!一起死便一起死吧!”他望着阴沉的天空:“这种日子活着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宋氏一口气憋得不上不下,使劲捶着儿子,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都怨你!都怨你!”
荣常林早都不再意:“不管怨你还是怨我,反正日子已经过成了这样,不如早点死了吧?”
昨夜子时,宋氏梳好了头发,换了最体面的一身衣裳,拖着荣常林一起往河边走。
她倒是不想活了,可儿子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原想着当着儿子的面跳下河去,也好警醒酗酒的儿子,让他自己从此振作。
娘俩一起站在河堤上,不知为何她忽然便想起早已溺水的荣盈盈。
小姑娘那时候活泼好动,她不过是想拿捏儿媳妇,谁知最终闹到不可收场。
“说到底你是怨我,等我跳下去给盈盈抵命,往后你一个人好生过吧!”当着儿子的面,宋氏一头跳了下去。
她前脚刚落了水,后脚荣常林怪笑一声,也跟着跳了下去。
宋氏不会水,在冰冷的河水中挣扎,眼角的余光瞧见儿子落入水中,才要破口大骂,便猛呛了一口水,沉了下去,手脚不由自主便挣扎起来。
子夜时分,河边一个人影也无,娘俩随波浮沉,很快便被河水吞没。
此刻林白棠提起荣家人,陆谦便道:“荣来福已经流放,荣常林一个半死之人,不足上虑。”
旧的篇章已经翻了过去,而方珍即将要奔赴她的新生活。
那些旧人旧事,再不值得萦绕在怀。
三人一起踩着落雪往回走,街上人行色匆匆,都着急往家里赶,只有他们慢悠悠走在路上。
方虎笑着问道:“谦哥守孝期满,是要进京当官,还是继续留在苏州府当先生?”
陆谦道:“官场尔虞我诈,实在太费神。我已经同先生商量过,想留在苏州府开个书院,就是不知道白棠同不同意?”
陆谦衙门事了,腿伤养好之后,又去罗家私塾教书,近来静极思动,还想约两人出门游玩,结果遭到二人一致反对。
方虎道:“咱们还是在城里转转就得了,别往城外跑了。”上次出城游玩,三人差点把性命都丢在虎丘山上。
林宝棠缩缩脖子:“我现在听到虎丘山都心悸。”
陆谦无奈解释:“谁说我一定约你们去虎丘山玩啊?只是闲来无事,找点乐子而已。再说邓英还在潜逃,满城都贴着缉拿他的告示,谁知他有没有藏在城外哪处民居内养伤。”
方林二人总算展颜:“不是出城便好。”
结案之后,邓英迟迟不曾落网,三人便一直提着心,只怕他几时冒出来。
三人不知道的是,数日之前邓英已经病死在一条渔船上。
当日虎丘山上,邓英身受重伤,回去之后还未曾好生治疗,徐佶便带人了端了邓家老巢,将他的几房妾室庶女以及亲信爪牙全都抓走了。
邓威只来得及送出重伤的儿子。
他原还想着能保住自己血脉,却不知邓英内脏受伤,经不起到处躲藏。
邓威入狱之后,官府还在大肆搜捕水匪余孽,导致邓英东躲西藏,不敢请大夫,更不能静心休养,体内器官衰竭,被手下安置在一条破渔船上。
天寒地冻,他不能好生养病,加剧伤情,日渐昏迷,最终在林宝棠成婚当日咽了气,睁着一双眼睛直直瞪着苏州城的方向,至死都不能瞑目。
照顾他的帮众已成惊弓之鸟,随便找了一处山坳,用船上旧草席裹身,便草草下葬,连块碑也没立。
后来满城缉拿邓英的告示,他却早已经命丧黄泉,再不见踪影。
徐佶虽已离开苏州府,但新任知府岑玮生怕水匪死为复燃,带着手下深挖漏网之鱼,还专门派人提着铜锣四处宣讲水匪的危害,还有邓威其及爪牙的下场,准备从思想上杜绝隐患。
三人在丰乐楼二楼雅间落座,方虎特意点了几样招牌菜,等到酒菜齐备,举杯敬二人:“实不相瞒,过几日我准备离开苏州城,这才约了你们吃酒。”
“离开苏州?”林白棠大吃一惊:“你要去哪?”
陆谦约莫听过一点,猜出他的去向:“马上便要过年了,就算你要投军去东南水军营,也不必急于一时吧?”
方虎原本跟着邓英赚钱,贩私盐也算触犯了国法,但他在虎丘山上奋勇杀敌,后来又配合徐佶抓水匪,算得将功赎罪。
徐佶见他身手出众,便起了惜才之意,临走之时便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举荐他往东南水军营刘真将军帐下效力。
此举正合方虎之意。
他拿到举荐信之后,特意与父母商议此事。
曹氏吃完林宝棠的喜酒,还憧憬着自家孝期过后,也能为儿子娶一房媳妇进门。猛不丁听到儿子要去投军,当即便炸了:“不行不行!咱们一家子在苏州生活的好好的,你跑去东南当什么兵?”
方厚也很是反对:“你阿姐毕竟是女儿家,将来还会再嫁人。你要是走了,咱们家铺子传给谁去?”
他纯粹是从男人继承家业的角度来阻止儿子的远行:“咱们家又不似林家跟方家,他们家里还有小儿子呢。”说着眼神还轻瞄了妻子一眼。
曹氏跟点了的爆竹似的,当场便炸了:“你那是什么意思?我这把年纪,难道还指着我再生个儿子?”
方厚:“……我不是这个意思。”
方虎道:“我练了这么多年的武,难道以后就要被困在杀猪铺子里过完一生?”
虎丘山与倭寇拼杀,鲜血尸体没吓到他,反而激发出了他骨子里的血性:“我不能白白浪费了自己一身武功。”
一时半会无法说服父母,他便日日磨着父母答应。
“方叔跟婶子最后怎么答应了?”林白棠挟一筷子银芽虾仁,好奇追问:“你不会以死相逼吧?”
方虎笑道:“哪儿啊!最后是阿姐看不过去了,她说让我放心去投军,家业就交由她来继承。我阿娘说她也该找个人嫁出去,结果阿姐说她准备招个赘婿进门,连人选都有了。”
林白棠拊掌而乐:“方珍姐姐真了不起!”没有一味沉湎于旧事,反而从荣家吸取经验,规划好了将来要走的路。
“方珍姐姐瞧中了谁?”
提起此事,方虎也颇觉可乐:“哪里是阿姐瞧中了谁,而是人家瞧中了阿姐。你们可还记得豨巷养猪的伍叔,常年向我们家店里供货?他家有个伙计父母双亡,生得眉眼周正,姓狄名唤平钊。这几年伍叔年纪大了腿脚不大好,便让狄平钊每日来送货,谁知他竟瞧中了阿姐……”
方珍自跟着方厚在大肉铺子里开始干活,渐渐在忙碌中走出了失女之痛,面上重新有了笑意。
狄平钊每日来送肉,见到铺子里有些重活,便搭把手。
一来二去,便同方珍熟悉起来。
他手脚勤快,见活儿就干,还跟方珍说过:“铺子里有什么力气活儿能放一放的,留着我早晨送肉过来做。”
方珍比他大了五岁,起初也没往这方面想,只是见他辛苦,也不好意思白使唤人家,家里拿了吃食过去,偶尔也给他留一份。
狄平钊从小孤苦,吃尽了苦头,后来得伍新达收留,才吃上了饱饭,更不曾被人记挂。
天长日久,竟生出不该有的想头。
后来还是同行的伍家伙计瞧出端倪,便讽刺他“想做方家女婿”。此话传到伍新达耳里,还当他瞧中了方家二女儿方瑶,便叫他过去训话。
狄平钊被训得抬不起头,涨红了脸分辩:“我不是……”
伍新达骂道:“不是什么?方家儿子都没媳妇,二女儿年纪还小,这件事情你别想了。”
“我……我中意的是方家大女儿!”狄平钊憋了半天终于说了句实话。
“方珍?珍姐儿可比你大了好几岁啊。”伍新达目瞪口呆。
“方大姑娘勤快能干还细心,大几岁怎么了?”既然说开了,狄平
钊便不再藏着掖着。
“她还嫁过一回,生过一个孩子啊。”伍新达不解。
“那是她前婆家没福气,这么好的媳妇不疼惜,可不是方大姑娘的错。她要不和离,我也不敢想!”狄平钊颇为惆怅:“我倒是想做方家女婿,可我地无一垅,房无一间,也娶不起方大姑娘啊。”
伍新达:“……”
狄平钊:“等我攒够了娶媳妇的银钱,只怕方大姑娘早都再嫁了。”他露出些伤感的神色,骂多嘴的伙计:“都怪倪二多嘴多舌,不然我每日帮她干点重活累活,就心满意足了。”
有感于狄平钊的心意,伍新达上方家门去探口风。正赶上方厚被儿子磨缠得没办法了,每日躲着方虎走。但方虎近来无事,除了家里便是大肉铺子,他又能躲去哪儿?
伍新达隐约透露一点口风,方厚便道:“我家珍姐儿再嫁之人家世父母不挑,但唯有一样要考察清楚,人品必要过关,心里不能有旁的人,牵三挂四再过不好的。”
“这个你放心,我亲自问过的,这小子对你家大闺女上了心,心里再没旁人的。只是……家里委实太穷了些,年纪比珍姐儿小了好几岁。”伍新达颇觉自己不够厚道,上赶着向方厚提起此事。
但狄平钊除了命苦了些,其余地方委实不错,为人和气性情好,手脚还勤快,算是个不错的小子。
方厚正犹豫时,方珍掀帘子进来,提出一个要求:“伍叔,要不您老问问狄平钊,他要愿意入赘我家,这门亲事我便同意。”
等到伍新达离开,方厚要再劝女儿:“你不如再考虑考虑?”反被女儿给堵了回去:“阿爹,虎子既然有建功立业的心思,不如便放他去投军?您老不是担心家里没人管嘛。狄平钊父母双亡,正好招赘来家里。这样我也不必再去旁人家受委屈,虎子也能得偿所愿,两全其美。您不如考虑考虑?”
方虎听说此事,还担心方珍为了家里人而委屈了自己:“阿姐千万别将就。就算爹娘不同意,我再想办法就是了。”
“谁说我在将就?”方珍笃定道:“我当年从荣家门里踏出来,便在心里发誓,将来再不会嫁去别人家受委屈。正好你要投军,阿爹担心家业无人继承。狄平钊手脚勤快性情也不错,既然爹娘都想让我再嫁,招个女婿进门正合我意。”
伍新达去的很快,再回来时还带着狄平钊。他亲自向方厚夫妻保证:愿意入赘方家,并且好生待方珍。
有了方珍招婿进门,为方虎做后盾,方厚夫妻很快便同意了儿子投军之事。
方虎生怕迟则生变,不敢再滞留下去,这才有了请小伙伴喝酒一事。
“我还是尽早出发,省得哪天我爹娘回过味儿,再反对我投军。”方虎向俩小伙伴敬酒。
“家里的事情,往后就拜托你俩了!”方虎一口饮尽杯中酒:“你俩成亲之时,只怕我也来不了,到时候早点写信过来,我好给你俩准备新婚贺礼!”
三人吃饭饮酒,下楼之时外面已经扬扬洒洒下起了雪。
林白棠扬手接着几片雪花,冰凉的雪花落在脸上。
方珍都要再婚,她忽想起她前夫一家:“谦哥哥,你可知荣家之事?”
严家东窗事发,荣来福作为严家长房的奴才,自然也被抓进牢里。至此,荣来福为严家长房大爷挡刀之事的真相才揭开。
原来那年盐帮内乱,邓威手底下有人篡权,严家长房大爷坐船去送粮,不知究里,正赶上两方械斗,差点成为盐帮内乱的亡魂。
荣来福倒也算不得严家长房最贴心的奴才,只是比较好使唤,于严家内中隐秘之事并不知晓。
荣来福自被抓之后,便将自己所知一五一十全部交待,最后被判了流刑,已经被差役押着离开了苏州城。
至此,荣家已是四分五裂。
荣常明深感家中有拖累自己之嫌,对科考也失去了信心,离开了书院不知所踪。
家中如今只剩下宋氏跟荣常林。
宋氏经过田兰香的多番磋磨,神情苍老眼神迟钝,已不似过去手巧,再做梳头娘子的活儿便被人嫌弃。家中失去了赚钱的人,便四处收些衣物回来浆洗,一双手冻得红肿,说不出的辛苦。
荣常林不曾被严家牵连,可事发之前田兰香便带着孩子们离开了葫芦巷,他不必再为严明利养孩子,可也成了光棍一个。
失去了最后的遮羞布,他自暴自弃,镇日在家喝得醉醺醺的,一不顺心便找宋氏发脾气,还在巷子周围各家店里赊酒喝,末了让宋氏去还账。
宋氏洗衣为生,哪得许多钱供他花销。
昨儿娘俩还大吵一架,宋氏拖着醉得半死的儿子嚷嚷着要投河:“你有手有脚,每日还指着老娘赚钱来付酒钱!这日子过下去何时是个头?不如咱们娘俩一起死吧!”
荣常林躺在地上笑得讽刺:“不过就不过!一起死便一起死吧!”他望着阴沉的天空:“这种日子活着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宋氏一口气憋得不上不下,使劲捶着儿子,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都怨你!都怨你!”
荣常林早都不再意:“不管怨你还是怨我,反正日子已经过成了这样,不如早点死了吧?”
昨夜子时,宋氏梳好了头发,换了最体面的一身衣裳,拖着荣常林一起往河边走。
她倒是不想活了,可儿子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原想着当着儿子的面跳下河去,也好警醒酗酒的儿子,让他自己从此振作。
娘俩一起站在河堤上,不知为何她忽然便想起早已溺水的荣盈盈。
小姑娘那时候活泼好动,她不过是想拿捏儿媳妇,谁知最终闹到不可收场。
“说到底你是怨我,等我跳下去给盈盈抵命,往后你一个人好生过吧!”当着儿子的面,宋氏一头跳了下去。
她前脚刚落了水,后脚荣常林怪笑一声,也跟着跳了下去。
宋氏不会水,在冰冷的河水中挣扎,眼角的余光瞧见儿子落入水中,才要破口大骂,便猛呛了一口水,沉了下去,手脚不由自主便挣扎起来。
子夜时分,河边一个人影也无,娘俩随波浮沉,很快便被河水吞没。
此刻林白棠提起荣家人,陆谦便道:“荣来福已经流放,荣常林一个半死之人,不足上虑。”
旧的篇章已经翻了过去,而方珍即将要奔赴她的新生活。
那些旧人旧事,再不值得萦绕在怀。
三人一起踩着落雪往回走,街上人行色匆匆,都着急往家里赶,只有他们慢悠悠走在路上。
方虎笑着问道:“谦哥守孝期满,是要进京当官,还是继续留在苏州府当先生?”
陆谦道:“官场尔虞我诈,实在太费神。我已经同先生商量过,想留在苏州府开个书院,就是不知道白棠同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