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养家日常 第48节
第63章 第六十三章别是小两口私奔吧?”……
芭蕉巷林家大肉铺门口,周围邻居全都站着,等两名壮汉带着几名官差过来要抓捕方虎,皆怒目而视。
方厚愤怒的指着报官的壮汉质问:“他们闯进我家,对我家老人孩子动手,害死了我父亲,现在还要跑来抓我儿子,还有没有王法了?!”
他怀里还抱着方老汉:“我家也要报官!”
那两名壮汉带着官差过来,态度却很是嚣张:“你儿子伤了我们的人,我们只是还击而已!”
方婆子已经哭得快晕过去,被俩孙女一边一个扶着,听说要抓自己的大孙子,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挣扎着站起来往官差面前一杵:“你们闯进我家里,打死了我家老头子,竟然还报官?!还我老头子命来!”她颤颤微微向那壮汉扑了过去,竟是要跟对方拼命的架势。
其中一名壮汉眼现轻蔑,竟要跟方婆子下手,只听得众人七嘴八舌嚷嚷起来:“当着官差的面儿,你都敢打人,怎么好意思报官的?”
“官爷该抓的是他们吧,闯到方家大肉铺来,害死了方家老汉!”
那壮汉对方老汉的死一点愧疚都没有,反而催促官差:“赶紧锁了姓方的回去,韩大人还等着复命呢!”竟不怕官差,反而在指使对方,听口气竟与韩知府很熟稔。
官差奉韩知府之令前来拿人,可不管方老汉死活,要拿方虎回衙复命,被芭蕉巷众人拦着,方厚抱起方老汉道:“差爷既要回去复命,找不到我儿子,小人这就随差爷回去复命!”
不言不语的林青山从肉铺院子里推出个独轮车:“把方叔放到独轮车上,咱们这就去知府衙门见官!”
陆文泰也上前来帮忙,连同平日巷子里忙碌的另外几家男女一起上前,众人都拥在方厚身边,一起随官差回去复命。
金巧娘小食店的客人也不管了,听到动静过来,帮着方珍扶方婆子准备一起去衙门,见龚氏带着林幼棠也过来了,急匆匆叮嘱一句:“我跟青山去帮忙,阿娘你带着幼棠先回去吧。”
巷子口驶来一辆马车,赶车的汉子被迎面而来的人群堵在路口,与车里的主子请示:“二公子,人太多过不去了。”
马车车帘掀起,露出陆婉的脸,见到官差跟众邻居,顿时惊呆了,回头急道:“阿娘,好像出事了……”
她先下了马车,又扶了杨桂兰下车,同马车里的年轻男子道谢:“今日多谢二公子,我们这边还有事儿,这便回去了。”
马车里的人没有出来,只露出个瘦削的下巴:“陆娘子客气了。”
杨桂兰在绣庄崴了脚,才被来巡视的张记二公子撞上,便送了母女俩一程。
陆文泰见到妻女,打了声招呼,几句将方家之事讲完,见妻子肿起来的脚踝,便催促她们先回家去,在妻子耳边叮嘱:“见到谦儿,千万让虎子藏好,这里有我们大人顶着呢。”
同一条巷子里住着,几家孩子来往密切,便如同子侄辈一般,哪里忍心让方虎进牢房去受罪。
芭蕉巷众人怀着同样的心思,浩浩荡荡要跟着众官差与那壮汉去官衙。
两名壮汉原本趾高气昂,引着官差来拿人,谁想激起了方家人骨子里的血性,对方没有选择息事宁人,交出儿子,反而抱着气绝的老人要跟他们对簿公堂。
巷子最里面还住着一户姓侯的人家,是一位姓侯的光棍汉,家里还养着只猴,据说是特意去蜀中峨眉山上捉来的小猴,自小驯养,每日带出去在城内卖艺收钱。
他今日刚从外面回来,便撞上了方家惨事,肩上蹲着只猴儿,手里还提着破锣,见众邻居全都簇拥着方家人,便敲起破锣,边敲边喊:“大家都来看看啊,无辜老汉惨死,凶手反而上门来抓人……”
奉命而来抓人的正是袁捕头,仗着官府的势可没少去刁难普通百姓,没想到却在芭蕉巷遇上了刁民,扭头喝道:“你再胡说八道?!”
侯小强连敲两遍破锣,又换了词儿:“大家都来看看啊,无辜老汉惨死,官差上门主持正义……”他还谄媚笑道:“差爷,小人相信大人一定会秉公执法,还方家一个公道!”
袁捕头:“……”
公道不公道,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捕头说了算的。
侯小强听起来在夸他,但与事实相去甚远,这让他的厚脸皮都有点吃不住了。
领路的其中一名壮汉恶狠狠回头骂:“再乱喊试试,拧断你的脖子!”
芭蕉巷众人皆怒目而视,林青山推着独轮车,不紧不慢道:“差爷,他不会是知府大人家亲戚吧?分明行凶打死了人,敢这么嚣张,还不让人说话!”
方厚原本走在独轮车旁,见那壮汉的模样,索性回头讨要破锣,接过来便旁若无人的敲了起来:“冤枉啊!大家都来看看,我阿爹死的冤!被人活活害死,还要被凶手上门来抓人……”
苏州城内水、□□**通八达,南北商贾云集,入夜也不改热闹,本地自古以来都有酿酒的传统,尤其酒肆密布,离家在外的商贾们夜间最爱在各个酒肆流连,小酌一杯,洗去旅途劳累。
尤其近日,各地学子们刚刚考完未散,白日桂榜刚放,高中的举家欢庆,落榜的沮丧失落,难免约了三五知交好友进酒肆,或庆贺或安慰,总要寻到消解情绪的去处。
方厚嗓门洪亮,边走边喊,引得沿途听到的人皆伸长脖子张望,有好事的商贾,有吃过晚饭在河岸边消食的百姓都跟着过来凑个热闹;更多的还是各处来赶考的年轻学子们,刚刚经历过考
场的蹂躏,无事一身轻,正是爱凑热闹的年纪,酒喝到一半听到外面动静跑出来,身后还跟着追帐的酒肆老板,生怕这帮学子们忘付酒钱。
“什么事儿?”
“好像遇上什么冤枉了……”
“咱们也去瞧瞧!”
“好嚣张的凶手啊!”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真有此恶行?”
“……”
有好事的学子酒意上头,一腔热血激昂,总算有了用武之地,追着来问:“发生什么事了?”
金巧娘嘴皮子利索,将方家之事讲完,还激愤问道:“方家娘子接生了不知道多少孩子,也有遇上难产的,可那是阎王爷要收人,她能怎么办?要是每死一个产妇,便把接生婆家里人打死一个,这世上还有接生婆吗?”
这年头生孩子,产妇跟孩子出事的比比皆是,除非接生婆恶意使坏,否则产妇家也只能自认倒霉。
商贾们见多识广,很是认同她的话:“当然,生孩子丢了性命,只能说命不好,接生婆又不是神仙,还能保命的!”
年轻学子有家中姐妹或者母亲难产过世的,也深有感触:“有人生孩子很顺利,有的人生孩子,就能丢了性命,有什么办法。”
本地百姓家里生孩子,也有不少请过曹氏接生的,此时便出来作证:“我家孩子便是方家娘子接生的,她接生的手艺很好,但遇上孩子倒着的,就是老天不给产妇留活路,是死是活全看天意,可不是接生婆的错!哪有这样人家,还上门来打死了方家阿公!”
曹氏平日接生,多是普通百姓家中产妇,这一片几乎都算是熟人,有的人家里三年要去个两次,有的人家里五年也要去个三次,经手的产妇孩子越多,认识她的人也多。
以往不觉得有什么,至多走在大街上,打招呼的人比较多。可是真遇上她出事,便出人意料的引来了更多百姓,尤其这一路还是从芭蕉巷出来的,都想跟着看个究竟。
袁捕头原以为不过是一趟肥差,出门之时便接了那壮汉塞过来的银子,只要拿了人回去便算交差,谁知方家人骨头太硬,走了一路人却越来越多,听着后面七嘴八舌的议论,他真是后悔接了这趟差。
偏那两名壮汉不会瞧人脸色,或者已经习惯了对人颐指气使,还催促他:“这么多人,赶紧把他们轰走啊!”
袁捕头不高兴了:“要轰你们轰,我可不敢!”
他也就是逮着一家两家的薅,犯众怒的事情可不干。
打头的壮汉便回头骂起来,试图轰散众人,也不知道跟着的哪个年轻调皮的学子出来之前还从桌上拿了个茶叶蛋,皮剥到一半便来凑热闹,见他气焰实在嚣张,随手把茶叶蛋扔了出去,正砸中那壮汉,鸡蛋碎成几瓣,蛋黄全糊到了他的脑门上。
他何曾受过这种气,当即便朝着人群吼起来:“谁啊?谁扔的鸡蛋?”
有人引头,自然便有人跟随起哄,还有人群之中借机乱扔东西的,有扔一把咸酥豆的,也有位仁兄扔个酒碗砸过来,砸中那壮汉的肩膀,落到了地上。想是他从酒肆里跑出来看热闹,还端了半碗酒。
袁捕头原本便不情不愿,见激起众怒,忙往旁边避让开来,省得砸到了自己。
知府衙门里,韩永寿从入夜的酒局上被人紧急拖来审案,原本以为会很顺利,谁知见到乌压压一片人头,一身酒气被惊的散了个干净。
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早已经知道,只不过走个过场。
可惜事与愿违,他这头还没审案,那头方厚已经扑通一声跪倒在当地报案,“求青天大老爷为方家主持公道”,大帽子先扣上来,外面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头,袁捕头紧急凑过去通气儿,听说来者不但有南北商贾,最多的竟还有各地赶来秋闱的学子。
方家老汉此时被抬上堂来,安安静静躺在大堂上,方厚轻扶起老父亲,仿佛怕弄疼了他老人家,向韩永寿展示老人脑袋上凹进去的地方。
当着围观众人,韩永寿犯了难。
本地百姓在他的管辖内,南北的商贾逐利四方,唯有赶考的学子们最为棘手——这帮人还未入官场,却空怀一腔热血,最爱多管闲事。
管闲事也还罢了,谁知道他们出自谁人门下,哪个书院。
朝中科考入仕的官员,与各地方书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同乡同窗同门,或者师徒等等,总归不能轻忽。
他咳嗽两声,拍响惊堂木,等下面双方讲完因由,方厚咬死了他们打上门来害死了自己父亲,而那俩壮汉仗着背后有人撑腰,反而咬死了方老汉是自己跌倒摔死的,与他们无关。
他们只是上门为自家主母求个公道,谁知方家小子却打伤了同伴。
两方争执不下,韩永寿很头疼。
本来逮着方家小子,投进牢里一顿严刑逼供,多大的罪名他都得认下,能熬得住牢房里的各式刑具,也得算方家小子骨头硬。
到时候事情就简单多了。
韩永寿再拍惊堂木,大堂内外顿时全都一静,他厉声问道:“方虎既然已经逃逸,当时事情发生之时,可有证人?”
芭蕉巷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那俩壮汉见对方说不出话来,顿时抖擞起来:“连证人都没有,便想着污蔑我们兄弟?分明是你家妇人害死了我们家主母,这老头才自己寻死,还要赖到我们头上!”
他正洋洋得意,外面有人气喘吁吁赶了过来,向围观着的人群借道,很快便进了大堂,扬声道:“回大人话,学生当时恰在现场,亲眼目睹了案发过程,这两位还有另外受伤的几位进门便在肉铺里打砸,这才害死了方家老爷子!”
韩永寿问道:“堂下何人?”
来人向他拱手一礼:“学生陆谦!”原来是陆谦不放心,叮嘱林白棠带着方虎先找地方躲一躲,他回去探听一番。
谁知到半道上,便听到有人议论,说是一大堆人跑去凑热闹,知府大人要连夜审案云云,便猜到官差抓不到方虎,定然要带了方厚过去。
他紧赶慢赶,正赶上韩知府夜审。
僧渡桥下,方虎带着林白棠弃舟登岸,牵着她往一处临河的酒肆进去,直奔着掌柜的过去,问他:“邓兄可在?”
掌柜的以前也见过方虎两次,便引了他往里面去:“郎君请随我来。”
林白棠不知就里,小声问他:“你朋友?”
方虎道:“我与邓兄认识有一阵子了。谦哥刚回来那次,不是跟你讲过嘛,认识了一位朋友,最为豪爽讲义气,还胆大无比,身手也好,便是他们家公子。”
林白棠便想起荣常林挨打之事,压低了声音询问:“荣常林那次?”
方虎点点头。
那掌柜的将方虎带进后院一处静室,又端来了茶水点心,道:“我家郎君今日还未过来,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郎君既来便是有事,不如先在此间休息,等小人出去传信,看郎君几时过来,可好?”
既来之则安之,方虎已经出来了,便暂时留在静室。
林白棠不知方虎这位朋友的深浅,但想到上次能帮他出手惩治荣常林,想来交情不错,也只能坐下来等着。
她一边记挂着方家乱局,离开的陆谦,又怕方虎的爆脾气按捺不住,冲出去再酿出大祸,饮一口掌柜送来的热茶,慢慢劝他:“虎子哥哥,我听东家说,咱们这位韩知府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漕帮可没少往他家送东西,真要论清正廉明,比之前的周知府可是差远了。”
周知府便是他们小时候审过傅金宝拐卖案的那位大人。
“听说韩大人近来染上个毛病,谁家要是有官司要打,求上知府衙门,只要你银子多,总能解决问题。我只怕你被他们抓进去了,对方财大气粗,方叔就算倾家荡产都救不了你!”
方虎深吸一口气,揉一把发麻的脸:“我们家已经倾家荡产,还欠了一屁股债,连我娘尚且没救出来,哪有余钱救我?”
普通百姓之家,便有
二三十两白银,已经算小有积蓄,依旧得每日勤勤恳恳去做工,平日省吃俭用过日子,家里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孩子不舒服,去医馆抓几幅药,也还得心疼半天。
那家产妇家里张口便是三千两天价,便是要置他们家于死地,几辈子都还不清,哪里有余力救他。
“咱们先在外面避一避,等谦哥哥回来再说。”
方虎只觉得脑子要炸了:“可是我娘,还有我阿翁……”只要一想便悲从中来,恨不能砸碎了眼前的世界。
掌柜的从静室出去之后,便派了个伙计,小声叮嘱了几句,让他出去寻人。
芭蕉巷林家大肉铺门口,周围邻居全都站着,等两名壮汉带着几名官差过来要抓捕方虎,皆怒目而视。
方厚愤怒的指着报官的壮汉质问:“他们闯进我家,对我家老人孩子动手,害死了我父亲,现在还要跑来抓我儿子,还有没有王法了?!”
他怀里还抱着方老汉:“我家也要报官!”
那两名壮汉带着官差过来,态度却很是嚣张:“你儿子伤了我们的人,我们只是还击而已!”
方婆子已经哭得快晕过去,被俩孙女一边一个扶着,听说要抓自己的大孙子,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挣扎着站起来往官差面前一杵:“你们闯进我家里,打死了我家老头子,竟然还报官?!还我老头子命来!”她颤颤微微向那壮汉扑了过去,竟是要跟对方拼命的架势。
其中一名壮汉眼现轻蔑,竟要跟方婆子下手,只听得众人七嘴八舌嚷嚷起来:“当着官差的面儿,你都敢打人,怎么好意思报官的?”
“官爷该抓的是他们吧,闯到方家大肉铺来,害死了方家老汉!”
那壮汉对方老汉的死一点愧疚都没有,反而催促官差:“赶紧锁了姓方的回去,韩大人还等着复命呢!”竟不怕官差,反而在指使对方,听口气竟与韩知府很熟稔。
官差奉韩知府之令前来拿人,可不管方老汉死活,要拿方虎回衙复命,被芭蕉巷众人拦着,方厚抱起方老汉道:“差爷既要回去复命,找不到我儿子,小人这就随差爷回去复命!”
不言不语的林青山从肉铺院子里推出个独轮车:“把方叔放到独轮车上,咱们这就去知府衙门见官!”
陆文泰也上前来帮忙,连同平日巷子里忙碌的另外几家男女一起上前,众人都拥在方厚身边,一起随官差回去复命。
金巧娘小食店的客人也不管了,听到动静过来,帮着方珍扶方婆子准备一起去衙门,见龚氏带着林幼棠也过来了,急匆匆叮嘱一句:“我跟青山去帮忙,阿娘你带着幼棠先回去吧。”
巷子口驶来一辆马车,赶车的汉子被迎面而来的人群堵在路口,与车里的主子请示:“二公子,人太多过不去了。”
马车车帘掀起,露出陆婉的脸,见到官差跟众邻居,顿时惊呆了,回头急道:“阿娘,好像出事了……”
她先下了马车,又扶了杨桂兰下车,同马车里的年轻男子道谢:“今日多谢二公子,我们这边还有事儿,这便回去了。”
马车里的人没有出来,只露出个瘦削的下巴:“陆娘子客气了。”
杨桂兰在绣庄崴了脚,才被来巡视的张记二公子撞上,便送了母女俩一程。
陆文泰见到妻女,打了声招呼,几句将方家之事讲完,见妻子肿起来的脚踝,便催促她们先回家去,在妻子耳边叮嘱:“见到谦儿,千万让虎子藏好,这里有我们大人顶着呢。”
同一条巷子里住着,几家孩子来往密切,便如同子侄辈一般,哪里忍心让方虎进牢房去受罪。
芭蕉巷众人怀着同样的心思,浩浩荡荡要跟着众官差与那壮汉去官衙。
两名壮汉原本趾高气昂,引着官差来拿人,谁想激起了方家人骨子里的血性,对方没有选择息事宁人,交出儿子,反而抱着气绝的老人要跟他们对簿公堂。
巷子最里面还住着一户姓侯的人家,是一位姓侯的光棍汉,家里还养着只猴,据说是特意去蜀中峨眉山上捉来的小猴,自小驯养,每日带出去在城内卖艺收钱。
他今日刚从外面回来,便撞上了方家惨事,肩上蹲着只猴儿,手里还提着破锣,见众邻居全都簇拥着方家人,便敲起破锣,边敲边喊:“大家都来看看啊,无辜老汉惨死,凶手反而上门来抓人……”
奉命而来抓人的正是袁捕头,仗着官府的势可没少去刁难普通百姓,没想到却在芭蕉巷遇上了刁民,扭头喝道:“你再胡说八道?!”
侯小强连敲两遍破锣,又换了词儿:“大家都来看看啊,无辜老汉惨死,官差上门主持正义……”他还谄媚笑道:“差爷,小人相信大人一定会秉公执法,还方家一个公道!”
袁捕头:“……”
公道不公道,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捕头说了算的。
侯小强听起来在夸他,但与事实相去甚远,这让他的厚脸皮都有点吃不住了。
领路的其中一名壮汉恶狠狠回头骂:“再乱喊试试,拧断你的脖子!”
芭蕉巷众人皆怒目而视,林青山推着独轮车,不紧不慢道:“差爷,他不会是知府大人家亲戚吧?分明行凶打死了人,敢这么嚣张,还不让人说话!”
方厚原本走在独轮车旁,见那壮汉的模样,索性回头讨要破锣,接过来便旁若无人的敲了起来:“冤枉啊!大家都来看看,我阿爹死的冤!被人活活害死,还要被凶手上门来抓人……”
苏州城内水、□□**通八达,南北商贾云集,入夜也不改热闹,本地自古以来都有酿酒的传统,尤其酒肆密布,离家在外的商贾们夜间最爱在各个酒肆流连,小酌一杯,洗去旅途劳累。
尤其近日,各地学子们刚刚考完未散,白日桂榜刚放,高中的举家欢庆,落榜的沮丧失落,难免约了三五知交好友进酒肆,或庆贺或安慰,总要寻到消解情绪的去处。
方厚嗓门洪亮,边走边喊,引得沿途听到的人皆伸长脖子张望,有好事的商贾,有吃过晚饭在河岸边消食的百姓都跟着过来凑个热闹;更多的还是各处来赶考的年轻学子们,刚刚经历过考
场的蹂躏,无事一身轻,正是爱凑热闹的年纪,酒喝到一半听到外面动静跑出来,身后还跟着追帐的酒肆老板,生怕这帮学子们忘付酒钱。
“什么事儿?”
“好像遇上什么冤枉了……”
“咱们也去瞧瞧!”
“好嚣张的凶手啊!”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真有此恶行?”
“……”
有好事的学子酒意上头,一腔热血激昂,总算有了用武之地,追着来问:“发生什么事了?”
金巧娘嘴皮子利索,将方家之事讲完,还激愤问道:“方家娘子接生了不知道多少孩子,也有遇上难产的,可那是阎王爷要收人,她能怎么办?要是每死一个产妇,便把接生婆家里人打死一个,这世上还有接生婆吗?”
这年头生孩子,产妇跟孩子出事的比比皆是,除非接生婆恶意使坏,否则产妇家也只能自认倒霉。
商贾们见多识广,很是认同她的话:“当然,生孩子丢了性命,只能说命不好,接生婆又不是神仙,还能保命的!”
年轻学子有家中姐妹或者母亲难产过世的,也深有感触:“有人生孩子很顺利,有的人生孩子,就能丢了性命,有什么办法。”
本地百姓家里生孩子,也有不少请过曹氏接生的,此时便出来作证:“我家孩子便是方家娘子接生的,她接生的手艺很好,但遇上孩子倒着的,就是老天不给产妇留活路,是死是活全看天意,可不是接生婆的错!哪有这样人家,还上门来打死了方家阿公!”
曹氏平日接生,多是普通百姓家中产妇,这一片几乎都算是熟人,有的人家里三年要去个两次,有的人家里五年也要去个三次,经手的产妇孩子越多,认识她的人也多。
以往不觉得有什么,至多走在大街上,打招呼的人比较多。可是真遇上她出事,便出人意料的引来了更多百姓,尤其这一路还是从芭蕉巷出来的,都想跟着看个究竟。
袁捕头原以为不过是一趟肥差,出门之时便接了那壮汉塞过来的银子,只要拿了人回去便算交差,谁知方家人骨头太硬,走了一路人却越来越多,听着后面七嘴八舌的议论,他真是后悔接了这趟差。
偏那两名壮汉不会瞧人脸色,或者已经习惯了对人颐指气使,还催促他:“这么多人,赶紧把他们轰走啊!”
袁捕头不高兴了:“要轰你们轰,我可不敢!”
他也就是逮着一家两家的薅,犯众怒的事情可不干。
打头的壮汉便回头骂起来,试图轰散众人,也不知道跟着的哪个年轻调皮的学子出来之前还从桌上拿了个茶叶蛋,皮剥到一半便来凑热闹,见他气焰实在嚣张,随手把茶叶蛋扔了出去,正砸中那壮汉,鸡蛋碎成几瓣,蛋黄全糊到了他的脑门上。
他何曾受过这种气,当即便朝着人群吼起来:“谁啊?谁扔的鸡蛋?”
有人引头,自然便有人跟随起哄,还有人群之中借机乱扔东西的,有扔一把咸酥豆的,也有位仁兄扔个酒碗砸过来,砸中那壮汉的肩膀,落到了地上。想是他从酒肆里跑出来看热闹,还端了半碗酒。
袁捕头原本便不情不愿,见激起众怒,忙往旁边避让开来,省得砸到了自己。
知府衙门里,韩永寿从入夜的酒局上被人紧急拖来审案,原本以为会很顺利,谁知见到乌压压一片人头,一身酒气被惊的散了个干净。
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早已经知道,只不过走个过场。
可惜事与愿违,他这头还没审案,那头方厚已经扑通一声跪倒在当地报案,“求青天大老爷为方家主持公道”,大帽子先扣上来,外面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头,袁捕头紧急凑过去通气儿,听说来者不但有南北商贾,最多的竟还有各地赶来秋闱的学子。
方家老汉此时被抬上堂来,安安静静躺在大堂上,方厚轻扶起老父亲,仿佛怕弄疼了他老人家,向韩永寿展示老人脑袋上凹进去的地方。
当着围观众人,韩永寿犯了难。
本地百姓在他的管辖内,南北的商贾逐利四方,唯有赶考的学子们最为棘手——这帮人还未入官场,却空怀一腔热血,最爱多管闲事。
管闲事也还罢了,谁知道他们出自谁人门下,哪个书院。
朝中科考入仕的官员,与各地方书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同乡同窗同门,或者师徒等等,总归不能轻忽。
他咳嗽两声,拍响惊堂木,等下面双方讲完因由,方厚咬死了他们打上门来害死了自己父亲,而那俩壮汉仗着背后有人撑腰,反而咬死了方老汉是自己跌倒摔死的,与他们无关。
他们只是上门为自家主母求个公道,谁知方家小子却打伤了同伴。
两方争执不下,韩永寿很头疼。
本来逮着方家小子,投进牢里一顿严刑逼供,多大的罪名他都得认下,能熬得住牢房里的各式刑具,也得算方家小子骨头硬。
到时候事情就简单多了。
韩永寿再拍惊堂木,大堂内外顿时全都一静,他厉声问道:“方虎既然已经逃逸,当时事情发生之时,可有证人?”
芭蕉巷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那俩壮汉见对方说不出话来,顿时抖擞起来:“连证人都没有,便想着污蔑我们兄弟?分明是你家妇人害死了我们家主母,这老头才自己寻死,还要赖到我们头上!”
他正洋洋得意,外面有人气喘吁吁赶了过来,向围观着的人群借道,很快便进了大堂,扬声道:“回大人话,学生当时恰在现场,亲眼目睹了案发过程,这两位还有另外受伤的几位进门便在肉铺里打砸,这才害死了方家老爷子!”
韩永寿问道:“堂下何人?”
来人向他拱手一礼:“学生陆谦!”原来是陆谦不放心,叮嘱林白棠带着方虎先找地方躲一躲,他回去探听一番。
谁知到半道上,便听到有人议论,说是一大堆人跑去凑热闹,知府大人要连夜审案云云,便猜到官差抓不到方虎,定然要带了方厚过去。
他紧赶慢赶,正赶上韩知府夜审。
僧渡桥下,方虎带着林白棠弃舟登岸,牵着她往一处临河的酒肆进去,直奔着掌柜的过去,问他:“邓兄可在?”
掌柜的以前也见过方虎两次,便引了他往里面去:“郎君请随我来。”
林白棠不知就里,小声问他:“你朋友?”
方虎道:“我与邓兄认识有一阵子了。谦哥刚回来那次,不是跟你讲过嘛,认识了一位朋友,最为豪爽讲义气,还胆大无比,身手也好,便是他们家公子。”
林白棠便想起荣常林挨打之事,压低了声音询问:“荣常林那次?”
方虎点点头。
那掌柜的将方虎带进后院一处静室,又端来了茶水点心,道:“我家郎君今日还未过来,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郎君既来便是有事,不如先在此间休息,等小人出去传信,看郎君几时过来,可好?”
既来之则安之,方虎已经出来了,便暂时留在静室。
林白棠不知方虎这位朋友的深浅,但想到上次能帮他出手惩治荣常林,想来交情不错,也只能坐下来等着。
她一边记挂着方家乱局,离开的陆谦,又怕方虎的爆脾气按捺不住,冲出去再酿出大祸,饮一口掌柜送来的热茶,慢慢劝他:“虎子哥哥,我听东家说,咱们这位韩知府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漕帮可没少往他家送东西,真要论清正廉明,比之前的周知府可是差远了。”
周知府便是他们小时候审过傅金宝拐卖案的那位大人。
“听说韩大人近来染上个毛病,谁家要是有官司要打,求上知府衙门,只要你银子多,总能解决问题。我只怕你被他们抓进去了,对方财大气粗,方叔就算倾家荡产都救不了你!”
方虎深吸一口气,揉一把发麻的脸:“我们家已经倾家荡产,还欠了一屁股债,连我娘尚且没救出来,哪有余钱救我?”
普通百姓之家,便有
二三十两白银,已经算小有积蓄,依旧得每日勤勤恳恳去做工,平日省吃俭用过日子,家里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孩子不舒服,去医馆抓几幅药,也还得心疼半天。
那家产妇家里张口便是三千两天价,便是要置他们家于死地,几辈子都还不清,哪里有余力救他。
“咱们先在外面避一避,等谦哥哥回来再说。”
方虎只觉得脑子要炸了:“可是我娘,还有我阿翁……”只要一想便悲从中来,恨不能砸碎了眼前的世界。
掌柜的从静室出去之后,便派了个伙计,小声叮嘱了几句,让他出去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