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养家日常 第35节
陆谦便从舱里出来,坐在她旁边,仰头注视着小姑娘笑靥如花,河水的湿气扑面而来,心情也不由变得轻快起来,慢吞吞说:“既然这样,不如便把我押在船上。不过在下呢,只会写几个字,没别的大用,可能还得三碗馄饨才能填饱肚子!”
“喂,我这是船资没收回来,还得倒贴晚饭”
林白棠笑弯了腰:“就没见过这么无赖的船客。”她做出忍痛模样:“算了算了,姑娘我好心,就载你一程不收钱了!”
陆谦拱手作揖:“那就多谢姑娘了!”
船儿缓行,撒下一路笑声。
伍顺远远看着,隐约还能听到风里传来的笑声,不由攥紧了拳头,一口气怎么都咽不下去。
追在姑娘身后一年,结果到最后还敌不过从天而降的发小。
他垂头丧气回家,追问母亲:“娘,你昨儿说要去卓家串门,可有去问过了?”
“顺子别急,等娘多去几次再问。”
她没敢告诉儿子,去卓家的时候,已经有帮里几位相熟的妇人围着林青枝聊天,都在旁敲侧击的问她娘家侄女之事。
自林白棠进了漕帮,跟在罗三娘子身边做事,随着她年纪渐长,模样儿越来越出挑,便有人家盯上了她。
有一阵子林青枝还跟丈夫吹嘘:“最近我的人缘越来越好,帮里许多嫂子都跑来跟我聊天,都喜欢跟我来往。”
卓水生搂着媳妇笑倒在榻上:“那是你人缘越来越好吗?”
有意的人家可不止女眷跑来与林青枝联络感情,还有支使了丈夫去卓水生面前打探消息的。
男人家聊起儿女婚事都直来直去,被派来打探消息的张口便提林白棠与自家小子相配,还有的向卓水生许诺事成之后的谢礼,可没有曲里拐弯这套。
林青枝还不知缘由:“难道不是吗?”
卓水生笑着为媳妇解惑:“可能不是你的人缘变好了,是咱们家白棠啊,出落得越来越好看了。”
林青枝:“什么意思?”在丈夫戏谑的眼神里回过味来:“你是说这帮小子盯上了咱家白棠?”
卓水生自家闺女尚未到嫁娶之龄,自不必操心这些事情,可内侄女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他也很是喜欢,骂道:“这帮臭小子,旁的不说,眼睛倒是毒,早早盯上了白棠,如今可都铆足了劲儿,想当咱们家侄女婿呢。”
林青枝后知后觉:“他们想的也太早了,家里宝棠都还没着落呢。”靠在丈夫身上也想笑:“不说外面的人惦记着白棠,咱们家庆儿从小就嚷嚷着要娶了白棠姐姐家来一起玩呢。这几年渐渐大了,才不喊了,可你没瞧见过这小子见到白棠的眼神,啧啧。”
她也是过来人,见到儿子那副傻模样,便觉得好笑。
卓水生抚摸着妻子柔顺的头发感叹:“既然庆儿有意,咱们就更不能为这些臭小子牵线了。”
后来有交好的妇人向林青枝倾诉:“我现在是知道了,水生当初追着你在河上跑的光景。我家小子犯了痴病,可不正跟当初的水生一样嘛。”拉着她的手不肯放:“你可得帮帮嫂子啊,不然我得被家里的小子给烦死!”
林青枝便回握住了那妇人的手,叹道:“非是我不帮嫂子,旁的事情答应也就答应了。可侄女的婚事,我哪
里插得上手啊。你是不知道,我嫂子那人向来主意正,连她养的闺女也有自己的主意。孩子们的事情,我也就干看着。”到底婉拒了。
回娘家的时候还跟龚氏提起此事,笑道:“娘是不知道咱们白棠多招人喜欢,也不知将来便宜哪家的臭小子。”
******
招人喜欢的林白棠跟陆谦一路说笑,到得芭蕉巷便心情沉重起来。
她听说方珍已经回了娘家,便将自己在罗府份例里的点心提了回来,跟陆谦前往方家探望。
曹氏这两日守在家里,外面接生的差使暂时停了,谁来请也不挪窝,留在家里守着女儿。
见到林白棠跟陆谦过来,便握住了小姑娘的手:“好孩子快坐,这两日多亏了你们!”
宋氏身为亲祖母,连溺水的小孙女都不愿意抱。
林白棠一个小姑娘,却抱着冰冷的孩子站在一旁。
她当时不知道多感谢这俩孩子陪着方虎过去,只是家里事忙,也一直没顾上谢他们。
陆谦摇头:“婶子不必客气,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大忙。”
林白棠小声问:“方珍姐姐怎么样了?伤心坏了吧。可也得注意身体。这是我们东家家里厨子做的茯苓糕,我想着方珍姐姐可能吃不下东西,便提一点过来给她改改味儿。”
罗家时常宴客,家里司厨的各种菜系面点点心足足有十几位厨子候着,日常各房的点心不断,林白棠在罗府做事,最喜欢她家的茯苓糕。
曹氏接过点心放在一旁,难过的直掉泪:“难为你记挂着珍儿。”又愤愤骂道:“邻居都记挂着我家珍儿。杀千刀的荣家,一家子狼心狗肺,害人不浅!”
方珍回娘家之后便病倒了,不吃不喝只糊里糊涂喊着女儿的名字,引得一家子都心疼,请了大夫过来,只说伤心过度要好好静养,开了汤药灌下去,也不见好转。
林白棠安慰了曹氏好一会,才与陆谦一起告辞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忽道:“也不知这荣家可有做过什么亏心事?”
陆谦与她对视,瞬间猜出了她的心思:“你想查查荣家?”
毫无预兆的,兜头一阵急雨忽降了下来,将两人分开。
陆谦淋着雨往家跑,林白棠被急雨赶进家门,进门才发现父亲跟兄长竟已经到家,正跟阿婆一起坐着,只有懵懂不知事的幼棠在雨里跑。
“爹爹今儿这样早回家,可是店里没活了?”她抖着身上的雨珠,正准备回房去换衣服,却发现父亲一脸愁绪,而兄长也站在廊下发呆,不由奇了:“发生什么事了?”
陈记家具店这几年生意一直很好,父兄每年歇息的时间有限。
好在陈老板厚道,给的工钱也高,按件数计钱,倒也没有亏待林家父子。
林宝棠瞧一眼妹妹,又低下了头。
他向来是个闷葫芦,有什么心事也藏着,总不肯说出来。
林白棠扯着幼棠的脖领子将人拉回廊下,狠狠瞪了他一眼,小家伙便往阿婆身后藏,被老太太拉回房去换衣裳了。
“老东家病重,可能就在这两日了。”
陈嵘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咋好,可儿子不争气,还是拖着病躯打理着家具店。好在这些年他带出来的徒弟都成了大师傅,倒不用他亲自干活,只需要接单再收款,也能维护陈记运转。
近来雨多,他的身体尤其不好,听说前两日回去又跟儿子吵了一架,便一病不起。
这两日的陈家主院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大夫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波,就没有一个拍着胸脯说能治的。
时常为陈嵘看病的这位跟陈家人说了句实话:“陈老板这病,也非一日功夫。往日我还劝他一定要平心静气,万不可生闲气,饮食要清淡,不可劳累,好生养着或能多拖延几年。可他不听,可不得把身子熬垮了?”
陈家老太太前两年过世,陈盛在家中没了撑腰的人,陈嵘倒也狠管过一阵子,可少东家其人都已经娶妻生子,他的儿女都能立住了,再让父亲时常罚跪在祠堂也不像样子。
为着儿子在孙辈面前还能留几分面子,陈嵘便渐渐对儿子松了手。
也不知前两日回去又是为着何事,父子间竟又大吵起来,听说当时便气得陈嵘捂着胸口倒在地上,嘴唇青紫,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林白棠干巴巴的问:“要去探望老东家吗?”
她小时候年节也跟着龚氏去过陈家拜年,老东家慈祥和蔼,见到她还问候几句,塞一个小荷包给她,里面装着崭新的铜钱。
钱不多,但足以给小孩子惊喜。
后来陈盛在店里干活,脸色不好看,年节便只有父兄上门拜年。
檐下急雨落了一盏茶有余,便化作细雨往下落,衬得林青山的声音里也带着湿意似的:“老东家当年给了我一口饭吃,他是咱们全家的恩人,明儿咱们全家去陈家探病。”
林宝棠怔怔盯着雨幕,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次日一大早,林白棠便跑去陆家,让陆谦去罗家的时候跟东家说一声,她家中有事,下午再去上工,让陆谦自己撑船过去。
陆家人原本还想着让陆谦在家用功读书备考,谁知他不肯,非要出去找份工补贴,攒点科考的银子。
家里人劝不住他,还想着也没那么快找到活儿,谁知他回来第三日便去上工,听说还是林白棠东家的弟弟,便猜到:“可是白棠帮的忙?”
陆谦大方承认:“是啊,白棠东家在招先生,听说银子不老少。那孩子我也见过,来林记吃饭,很是机灵。”
他离家读书多年,小时候的玩伴也就方虎跟林白棠依旧联系的密切。
陆文泰笑道:“也亏得是白棠帮你,要是虎子帮你,保不齐你就去武馆扫地了。”
一家子习惯了三小儿在一处厮混,现在陆谦每日跟白棠一起去上工,暗地里还交换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陆谦听说让他捎信,满口应了下来:“家里有事?”
林白棠便讲明缘由,与陆家人道别,又忙忙去了。
陈家大门敞着,林家全家过去的时候,家里进进出出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
陈盛胡子拉碴,阴着一张脸待客,而厅内来的除了陈家同族姻亲,还有陈嵘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们,多年与陈嵘交好的故旧乡邻,皆面色凝重,来见陈嵘最后一面。
林白棠跟阿婆母亲一起,随着引路的丫环一路直达后院,在偏厅见到憔悴的陈太太,她身后还站着大着肚子的儿媳妇。
陈太太身边已经围坐着几名妇人,也不知是亲戚还是乡邻,林白棠一概不认识,只随着母亲上前见礼,便悄悄侍立在长辈身后。
也不知她们进来之时,众人正说着什么,陈太太还拭着泪,便拉住了龚氏的手:“我家这人,总也不听劝,累死累活撑着家具店,这下子可好,彻底病倒了。”
林白棠听着,陈太太话里话外,倒像是在为自己儿子开脱。
第50章 第五十章却在枝头开了颤微微一朵桃花……
陈嵘一辈子为人宽厚守信,故旧亲朋不少,听到他病了的消息,都赶着来探望。
龚氏跟金巧娘便守在罗太太身边,问些陈嵘的病情,间或宽慰两句:“老东家宅心仁厚,定能逢凶化吉,太太还要打起精神来。”
陈太太便捂着帕子掉眼泪:“苏州城里有名有姓的大夫全都请了来,恐怕是不成了……”正哭得厉害,一个小丫头慌慌张张冲了进来,扑到了她面前:“太太,不好了……”
旁边大着肚子的陈盛媳妇先要往后跌,被她身边站着的一个年轻姑娘眼疾手快扶住了:“表婶小心!”
陈太太手软脚软,自有亲眷媳妇子扶住了她,便要往卧房赶过去:“方才还睡得好好儿……”她出来之前,陈嵘正陷入昏睡,还打起了小呼,倒好像平日安睡的模样,比之前两日要好上许多。
她当时便盼着陈嵘能够转危为安,先自出来招呼前来探望的亲眷。
谁知还不到半个时辰,变故突起。
陈太太去卧房不过一盏茶功夫,留在偏厅的众妇人正翘首以待,紧跟着便听到外面一声号哭。
陈嵘一口气喘不上来,竟自去了。
外面顿时乱了起来,前来探病的都帮忙动起来,净身穿衣的、搭灵棚的、张罗挂孝帐的、去店里后面库房抬棺的……按着本地习俗开始准备办丧事。
所幸前两日接二连三的大夫们都早早叮嘱过,就这几日光景,让家里能预备的都备着,陈太太便作主吩咐下去,及早准备。
陈盛虽不顶事,只抬着一张嘴,也说不到点上,张嘴便呛得人一个跟头,但却是灵堂内不可缺的人物,等盛棺停灵,便带着儿女跪在堂前守灵。
前来探病的女眷们此时都动起来,有婆子丫头抱了麻绳麻布过来,有年长的便开始现裁孝衫做麻冠,要让孝子贤孙们都换上孝服。
林白棠既不会针线活,留在偏厅也帮不上什么忙,母亲跟祖母都去帮忙,她便躲在角落向外张望,忽有人轻拍她的肩,轻唤:“林姑娘?”
她转头才发现,唤她的正是方才扶了陈盛媳妇的少女,生就一张鹅蛋脸,大约是早得了嘱咐,身上衣衫尽皆素色。
那少女一脸局促,似乎是鼓足勇气才来唤她:“姑娘在此无聊,不如去园子里透口气?”
陈家往上数三代都做着家具生意,听说当时生意做的极大,还置办了大宅子。雇来打家具的师傅们都有几十号人,还有扬州南京等地的富商找上门来为女儿置办嫁妆家具,送来的定金都是成箱的银子。
后来渐渐衰落下来,师傅们逐渐四散而去,留下来的也少了许多,到底老手艺还在,还能维持几分旧日荣光。
“喂,我这是船资没收回来,还得倒贴晚饭”
林白棠笑弯了腰:“就没见过这么无赖的船客。”她做出忍痛模样:“算了算了,姑娘我好心,就载你一程不收钱了!”
陆谦拱手作揖:“那就多谢姑娘了!”
船儿缓行,撒下一路笑声。
伍顺远远看着,隐约还能听到风里传来的笑声,不由攥紧了拳头,一口气怎么都咽不下去。
追在姑娘身后一年,结果到最后还敌不过从天而降的发小。
他垂头丧气回家,追问母亲:“娘,你昨儿说要去卓家串门,可有去问过了?”
“顺子别急,等娘多去几次再问。”
她没敢告诉儿子,去卓家的时候,已经有帮里几位相熟的妇人围着林青枝聊天,都在旁敲侧击的问她娘家侄女之事。
自林白棠进了漕帮,跟在罗三娘子身边做事,随着她年纪渐长,模样儿越来越出挑,便有人家盯上了她。
有一阵子林青枝还跟丈夫吹嘘:“最近我的人缘越来越好,帮里许多嫂子都跑来跟我聊天,都喜欢跟我来往。”
卓水生搂着媳妇笑倒在榻上:“那是你人缘越来越好吗?”
有意的人家可不止女眷跑来与林青枝联络感情,还有支使了丈夫去卓水生面前打探消息的。
男人家聊起儿女婚事都直来直去,被派来打探消息的张口便提林白棠与自家小子相配,还有的向卓水生许诺事成之后的谢礼,可没有曲里拐弯这套。
林青枝还不知缘由:“难道不是吗?”
卓水生笑着为媳妇解惑:“可能不是你的人缘变好了,是咱们家白棠啊,出落得越来越好看了。”
林青枝:“什么意思?”在丈夫戏谑的眼神里回过味来:“你是说这帮小子盯上了咱家白棠?”
卓水生自家闺女尚未到嫁娶之龄,自不必操心这些事情,可内侄女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他也很是喜欢,骂道:“这帮臭小子,旁的不说,眼睛倒是毒,早早盯上了白棠,如今可都铆足了劲儿,想当咱们家侄女婿呢。”
林青枝后知后觉:“他们想的也太早了,家里宝棠都还没着落呢。”靠在丈夫身上也想笑:“不说外面的人惦记着白棠,咱们家庆儿从小就嚷嚷着要娶了白棠姐姐家来一起玩呢。这几年渐渐大了,才不喊了,可你没瞧见过这小子见到白棠的眼神,啧啧。”
她也是过来人,见到儿子那副傻模样,便觉得好笑。
卓水生抚摸着妻子柔顺的头发感叹:“既然庆儿有意,咱们就更不能为这些臭小子牵线了。”
后来有交好的妇人向林青枝倾诉:“我现在是知道了,水生当初追着你在河上跑的光景。我家小子犯了痴病,可不正跟当初的水生一样嘛。”拉着她的手不肯放:“你可得帮帮嫂子啊,不然我得被家里的小子给烦死!”
林青枝便回握住了那妇人的手,叹道:“非是我不帮嫂子,旁的事情答应也就答应了。可侄女的婚事,我哪
里插得上手啊。你是不知道,我嫂子那人向来主意正,连她养的闺女也有自己的主意。孩子们的事情,我也就干看着。”到底婉拒了。
回娘家的时候还跟龚氏提起此事,笑道:“娘是不知道咱们白棠多招人喜欢,也不知将来便宜哪家的臭小子。”
******
招人喜欢的林白棠跟陆谦一路说笑,到得芭蕉巷便心情沉重起来。
她听说方珍已经回了娘家,便将自己在罗府份例里的点心提了回来,跟陆谦前往方家探望。
曹氏这两日守在家里,外面接生的差使暂时停了,谁来请也不挪窝,留在家里守着女儿。
见到林白棠跟陆谦过来,便握住了小姑娘的手:“好孩子快坐,这两日多亏了你们!”
宋氏身为亲祖母,连溺水的小孙女都不愿意抱。
林白棠一个小姑娘,却抱着冰冷的孩子站在一旁。
她当时不知道多感谢这俩孩子陪着方虎过去,只是家里事忙,也一直没顾上谢他们。
陆谦摇头:“婶子不必客气,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大忙。”
林白棠小声问:“方珍姐姐怎么样了?伤心坏了吧。可也得注意身体。这是我们东家家里厨子做的茯苓糕,我想着方珍姐姐可能吃不下东西,便提一点过来给她改改味儿。”
罗家时常宴客,家里司厨的各种菜系面点点心足足有十几位厨子候着,日常各房的点心不断,林白棠在罗府做事,最喜欢她家的茯苓糕。
曹氏接过点心放在一旁,难过的直掉泪:“难为你记挂着珍儿。”又愤愤骂道:“邻居都记挂着我家珍儿。杀千刀的荣家,一家子狼心狗肺,害人不浅!”
方珍回娘家之后便病倒了,不吃不喝只糊里糊涂喊着女儿的名字,引得一家子都心疼,请了大夫过来,只说伤心过度要好好静养,开了汤药灌下去,也不见好转。
林白棠安慰了曹氏好一会,才与陆谦一起告辞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忽道:“也不知这荣家可有做过什么亏心事?”
陆谦与她对视,瞬间猜出了她的心思:“你想查查荣家?”
毫无预兆的,兜头一阵急雨忽降了下来,将两人分开。
陆谦淋着雨往家跑,林白棠被急雨赶进家门,进门才发现父亲跟兄长竟已经到家,正跟阿婆一起坐着,只有懵懂不知事的幼棠在雨里跑。
“爹爹今儿这样早回家,可是店里没活了?”她抖着身上的雨珠,正准备回房去换衣服,却发现父亲一脸愁绪,而兄长也站在廊下发呆,不由奇了:“发生什么事了?”
陈记家具店这几年生意一直很好,父兄每年歇息的时间有限。
好在陈老板厚道,给的工钱也高,按件数计钱,倒也没有亏待林家父子。
林宝棠瞧一眼妹妹,又低下了头。
他向来是个闷葫芦,有什么心事也藏着,总不肯说出来。
林白棠扯着幼棠的脖领子将人拉回廊下,狠狠瞪了他一眼,小家伙便往阿婆身后藏,被老太太拉回房去换衣裳了。
“老东家病重,可能就在这两日了。”
陈嵘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咋好,可儿子不争气,还是拖着病躯打理着家具店。好在这些年他带出来的徒弟都成了大师傅,倒不用他亲自干活,只需要接单再收款,也能维护陈记运转。
近来雨多,他的身体尤其不好,听说前两日回去又跟儿子吵了一架,便一病不起。
这两日的陈家主院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大夫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波,就没有一个拍着胸脯说能治的。
时常为陈嵘看病的这位跟陈家人说了句实话:“陈老板这病,也非一日功夫。往日我还劝他一定要平心静气,万不可生闲气,饮食要清淡,不可劳累,好生养着或能多拖延几年。可他不听,可不得把身子熬垮了?”
陈家老太太前两年过世,陈盛在家中没了撑腰的人,陈嵘倒也狠管过一阵子,可少东家其人都已经娶妻生子,他的儿女都能立住了,再让父亲时常罚跪在祠堂也不像样子。
为着儿子在孙辈面前还能留几分面子,陈嵘便渐渐对儿子松了手。
也不知前两日回去又是为着何事,父子间竟又大吵起来,听说当时便气得陈嵘捂着胸口倒在地上,嘴唇青紫,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林白棠干巴巴的问:“要去探望老东家吗?”
她小时候年节也跟着龚氏去过陈家拜年,老东家慈祥和蔼,见到她还问候几句,塞一个小荷包给她,里面装着崭新的铜钱。
钱不多,但足以给小孩子惊喜。
后来陈盛在店里干活,脸色不好看,年节便只有父兄上门拜年。
檐下急雨落了一盏茶有余,便化作细雨往下落,衬得林青山的声音里也带着湿意似的:“老东家当年给了我一口饭吃,他是咱们全家的恩人,明儿咱们全家去陈家探病。”
林宝棠怔怔盯着雨幕,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次日一大早,林白棠便跑去陆家,让陆谦去罗家的时候跟东家说一声,她家中有事,下午再去上工,让陆谦自己撑船过去。
陆家人原本还想着让陆谦在家用功读书备考,谁知他不肯,非要出去找份工补贴,攒点科考的银子。
家里人劝不住他,还想着也没那么快找到活儿,谁知他回来第三日便去上工,听说还是林白棠东家的弟弟,便猜到:“可是白棠帮的忙?”
陆谦大方承认:“是啊,白棠东家在招先生,听说银子不老少。那孩子我也见过,来林记吃饭,很是机灵。”
他离家读书多年,小时候的玩伴也就方虎跟林白棠依旧联系的密切。
陆文泰笑道:“也亏得是白棠帮你,要是虎子帮你,保不齐你就去武馆扫地了。”
一家子习惯了三小儿在一处厮混,现在陆谦每日跟白棠一起去上工,暗地里还交换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陆谦听说让他捎信,满口应了下来:“家里有事?”
林白棠便讲明缘由,与陆家人道别,又忙忙去了。
陈家大门敞着,林家全家过去的时候,家里进进出出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
陈盛胡子拉碴,阴着一张脸待客,而厅内来的除了陈家同族姻亲,还有陈嵘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们,多年与陈嵘交好的故旧乡邻,皆面色凝重,来见陈嵘最后一面。
林白棠跟阿婆母亲一起,随着引路的丫环一路直达后院,在偏厅见到憔悴的陈太太,她身后还站着大着肚子的儿媳妇。
陈太太身边已经围坐着几名妇人,也不知是亲戚还是乡邻,林白棠一概不认识,只随着母亲上前见礼,便悄悄侍立在长辈身后。
也不知她们进来之时,众人正说着什么,陈太太还拭着泪,便拉住了龚氏的手:“我家这人,总也不听劝,累死累活撑着家具店,这下子可好,彻底病倒了。”
林白棠听着,陈太太话里话外,倒像是在为自己儿子开脱。
第50章 第五十章却在枝头开了颤微微一朵桃花……
陈嵘一辈子为人宽厚守信,故旧亲朋不少,听到他病了的消息,都赶着来探望。
龚氏跟金巧娘便守在罗太太身边,问些陈嵘的病情,间或宽慰两句:“老东家宅心仁厚,定能逢凶化吉,太太还要打起精神来。”
陈太太便捂着帕子掉眼泪:“苏州城里有名有姓的大夫全都请了来,恐怕是不成了……”正哭得厉害,一个小丫头慌慌张张冲了进来,扑到了她面前:“太太,不好了……”
旁边大着肚子的陈盛媳妇先要往后跌,被她身边站着的一个年轻姑娘眼疾手快扶住了:“表婶小心!”
陈太太手软脚软,自有亲眷媳妇子扶住了她,便要往卧房赶过去:“方才还睡得好好儿……”她出来之前,陈嵘正陷入昏睡,还打起了小呼,倒好像平日安睡的模样,比之前两日要好上许多。
她当时便盼着陈嵘能够转危为安,先自出来招呼前来探望的亲眷。
谁知还不到半个时辰,变故突起。
陈太太去卧房不过一盏茶功夫,留在偏厅的众妇人正翘首以待,紧跟着便听到外面一声号哭。
陈嵘一口气喘不上来,竟自去了。
外面顿时乱了起来,前来探病的都帮忙动起来,净身穿衣的、搭灵棚的、张罗挂孝帐的、去店里后面库房抬棺的……按着本地习俗开始准备办丧事。
所幸前两日接二连三的大夫们都早早叮嘱过,就这几日光景,让家里能预备的都备着,陈太太便作主吩咐下去,及早准备。
陈盛虽不顶事,只抬着一张嘴,也说不到点上,张嘴便呛得人一个跟头,但却是灵堂内不可缺的人物,等盛棺停灵,便带着儿女跪在堂前守灵。
前来探病的女眷们此时都动起来,有婆子丫头抱了麻绳麻布过来,有年长的便开始现裁孝衫做麻冠,要让孝子贤孙们都换上孝服。
林白棠既不会针线活,留在偏厅也帮不上什么忙,母亲跟祖母都去帮忙,她便躲在角落向外张望,忽有人轻拍她的肩,轻唤:“林姑娘?”
她转头才发现,唤她的正是方才扶了陈盛媳妇的少女,生就一张鹅蛋脸,大约是早得了嘱咐,身上衣衫尽皆素色。
那少女一脸局促,似乎是鼓足勇气才来唤她:“姑娘在此无聊,不如去园子里透口气?”
陈家往上数三代都做着家具生意,听说当时生意做的极大,还置办了大宅子。雇来打家具的师傅们都有几十号人,还有扬州南京等地的富商找上门来为女儿置办嫁妆家具,送来的定金都是成箱的银子。
后来渐渐衰落下来,师傅们逐渐四散而去,留下来的也少了许多,到底老手艺还在,还能维持几分旧日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