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萧鸢身上的如雪水烹茶的信香气味,忽在此时逸散出来,涌入鼻腔肺腑。
“哦?”萧鸢挑眉,忽然抽走她手中书册。付昭伸手去够,却被她另一只手按住肩头,压得整个人陷进软垫里。烛火在萧鸢身后晃出巨大阴影,将她笼罩在一片鸦青里。
唯有萧鸢的眼底,淬着些薄冷的光,像冬夜结冰的湖面。
付昭心头震颤,不明白萧鸢接下来要做什么。
“是啊,《齐风》最是直白,”萧鸢低低地笑出声音,“昭昭可猜到我喜欢哪一首?”
书页哗啦翻响,纤长的指节,停在《南山》篇。
“哪一首?”付昭眼睫孱颤着,声音也颤抖着。
萧鸢指尖点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两句上,笑意愈发清浅,说的却是,“是《衡门》。”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话音一落如雷震,付昭想要开口,便被萧鸢用指尖按住嘴唇。
她看见那双墨瞳里晃着烛火,明明灭灭,像淬了毒的钩子,轻轻一勾便要剜走人的魂。
“夜深了。今晚早些睡吧。”
烛火在夜风里剧烈摇晃,将两人影子投在帐幕上。付昭看见萧鸢的影子张开手臂,像张开一张网,将她的影子死死困在中央,连挣扎的空隙都没留。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她只是想要嗅闻自己妻子身上的味道,想要知道,有没有别的乾元君……噢不。
不只是乾元君,就连坤泽君也不行。
不管是谁都不行,不可以在她的妻子身上留下气味。
她的就是她的,别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染指。
***
萧鸢从思绪中回笼,她还要回答三殿下孟瑞的问题。
“慕兰时那边并非无从知晓,”萧鸢语气依然淡定,“周大人如是办不到的话,鸢倒是有法子同她说上话。”
这回轮到孟瑞诧异了:“我此前可是专门让周元籁去问询过,从那人的口中似乎得不到什么。”
萧鸢喉头滚动,微微笑道:“慕大人那边是得不到什么,但是,她身边的人或许知道什么。”
孟瑞品咂了一下萧鸢话里面的意思。
他不知道萧鸢说的是何人,但是他知道,萧鸢总能有办法。
他历经过好几次危机,每次都是萧鸢为他化险为夷!纵然萧鸢没有告诉他慕兰时身边的人是谁,他仍旧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萧鸢会助他。
但是他仍旧好奇地问道:“萧大人说的是谁?慕兰时身边可还有什么你知晓的官……”
“不是官员。”萧鸢摇摇头,截断了孟瑞的话头。
她漆黑的墨瞳里面,又泛起了细碎的精芒。
萧鸢太知道自己在孟瑞心中的地位,时至今日,她已经可以随意开口打断——这也无妨。
呵。
“对了,三殿下,”萧鸢倏然又道,语气闲散,“除了那两个‘铁板一块’的姐妹,殿下还得提防那一位。”
孟瑞依然诧异:“提防哪一位?”
“方进京的那一位王,”萧鸢长睫垂敛,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赵王殿下。”
孟瑞奇怪地看她一眼:“赵神聆她怎么了?”
……此人在这之前,确实无比张扬。
“自从她分化成坤泽君后,感觉泄气不少,虽然有些强弩之末。”孟瑞道。
萧鸢微微一笑,却不置可否。
坤泽君还是乾元君,当真是她一张嘴就说了?当然,若是去查,定然也只能查到前者的记录。
赵家人怎么会不知道孟家人对自己的猜测?如何维持,又是新的问题。
“总之,我们都得提防着。”萧鸢总结道。
***
慕兰时回京后,很快便被皇帝召见。
老皇帝这些日子显然提振起了些精神,对慕兰时大加夸赞:“慕大人虽然年纪轻轻,办出的事却不简单。”
慕兰时谦虚地应了。
“慕爱卿眉眼间这抹清正,倒与令堂当年如出一辙啊,唉,当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令堂高寿,如今也抱病休养,朕起初还担心着呢。”
安华在旁边听得眼皮子颤。
陛下这是在说什么?
想让小慕大人接班么?
慕兰时眉眼含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陛下念及臣母,臣叩谢天恩。唯有殚精竭虑,方不负君父重托。”
皇帝又笑了起来,褶子在他的眼尾次第绽开:“好,好,有你这么一句话,朕却是放心……”
“只是现在慕大人,你如今在秘书省校勘典籍,每日与简牍墨香为伴,岂不是明珠蒙尘?又从沧州回来,立下赫赫功劳,朕,说什么也不能亏待了你。”
慕兰时纤长浓密的鸦睫一动。
皇帝今日的意思相当明显。且看他接下来想要说什么。
会给她一个怎么样的官位呢?想来不是什么小的职位——不然的话,方才也不会从她的母亲提起。
皇帝说着,忽然前倾了身子,苍老干枯的声音自喉间响起:“朕欲擢升你为中书令,总领枢机机务如何?”
怎么可能一下便从秘书郎到三品中书令!
慕兰时眼睫垂敛,自然是拒下。
“陛下知遇之恩,臣虽肝脑涂地……”话音微顿,她又抬眼直视御座上的明黄身影,“却恐才疏学浅,误了陛下千秋基业。”
老皇帝此时当然也不会将中书令这一职授予她。
两人又推辞几遍,慕兰时都固辞不受。
没办法,皇帝只能颇无奈地擢升她为御史中丞,慕兰时这才勉强应下。
接着,便是要向这个老东西谢恩了。
慕兰时嘴角扯起一抹旁人不察觉的笑。
她叩首时,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
慕兰时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却在起身时笑得温润如玉:“陛下洪恩,臣定当晨昏定省,不敢有负圣望。”
“无妨,朕,相信你。慕爱卿。”老皇帝兴味盎然地盯着慕兰时,最后招招手引来了安华,吩咐下去。
慕兰时脸上依旧挂着清浅的笑意。
虽然不能直视皇帝龙颜,但她却细细地想着,他还有多久可以活。
……戚映珠还对这老东西活到现在甚觉疑惑呢。
当然,他活到这么久,自然有他的作用。
譬如,太庙的青砖硬不硬?
慕兰时这么想着。
安华很快靠近慕兰时,笑嘻嘻地引着她走出去:“来,慕大人,这边请。”
***
安华毕竟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上次她听老皇帝夸赞过慕兰时沧州一案办得极好之后,便留了个心眼。
慕兰时既是慕司徒的女儿、慕氏家主,又颇有一番成就,这以后顶顶然炙手可热!
不管怎么样,不说现在就攀附,至少也得迎合。
慕兰时知道安华的心思。
“慕大人这沧州一案可做得极好,我可听陛下说过几回。”安华笑着。
慕兰时同样客气地应答,只不过,她也不曾忘记给安华示好。
“今后,慕大人指不定还有什么重任可受……”
两人正有说有笑着呢,出来的路上,却听见了遥遥的步摇声音传来。
慕兰时眉头一皱。
“是呀,慕大人今后定然有什么重任的。”女子银铃一般的笑声,和着她的头上金步摇的声音一并涌入慕兰时的耳朵。
慕兰时再熟悉不过。
孟珚。
安华尴尬地抽搐了嘴角,脸色急转直下,她看着孟珚,笑容凝固。
这些客套话嘛,当然是私下里面互相说说,让给别人听见了就不好了。
特别是,还给六殿下孟珚听见了——给同僚听见尴尬,给天潢贵胄听见就更为不妙。
“臣、臣安华,参见六殿下。”安华抿了抿唇,立刻道。
六殿下能以那么卑微的身份走至今日,决心魄力一样都不能少。
安华急急忙忙地行礼,生怕晚了一步,孟珚就追问起她方才不逊的对话。
“不用了,”孟珚没正眼看一眼安华,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慕兰时,“慕大人方才可听见了?”
安华行礼的动作凝滞在空中。
不用她行礼了?那岂不是要问……
一想到此,她就甚觉尴尬。
“慕大人今后,指不定要被委以怎样的重任,”孟珚笑着道,“慕大人可有预料?”
她的长相颇具异域风情,如画中精怪,一双桃花眼足以摄人心魄。
安华只觉豆大的汗珠,贴着额头渗下来。
妈呀,这六殿下还真是的……
慕大人而今的身份,的确炙手可热,不管是谁,现在都想要来同发她结交。
安华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干站在这里实在不方便,借故溜掉了。
等她回身走了好几步路,突然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个问题——方才她急急忙忙朝着六殿下下跪行礼的时候,慕大人似乎纹丝不动。
“哦?”萧鸢挑眉,忽然抽走她手中书册。付昭伸手去够,却被她另一只手按住肩头,压得整个人陷进软垫里。烛火在萧鸢身后晃出巨大阴影,将她笼罩在一片鸦青里。
唯有萧鸢的眼底,淬着些薄冷的光,像冬夜结冰的湖面。
付昭心头震颤,不明白萧鸢接下来要做什么。
“是啊,《齐风》最是直白,”萧鸢低低地笑出声音,“昭昭可猜到我喜欢哪一首?”
书页哗啦翻响,纤长的指节,停在《南山》篇。
“哪一首?”付昭眼睫孱颤着,声音也颤抖着。
萧鸢指尖点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两句上,笑意愈发清浅,说的却是,“是《衡门》。”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话音一落如雷震,付昭想要开口,便被萧鸢用指尖按住嘴唇。
她看见那双墨瞳里晃着烛火,明明灭灭,像淬了毒的钩子,轻轻一勾便要剜走人的魂。
“夜深了。今晚早些睡吧。”
烛火在夜风里剧烈摇晃,将两人影子投在帐幕上。付昭看见萧鸢的影子张开手臂,像张开一张网,将她的影子死死困在中央,连挣扎的空隙都没留。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她只是想要嗅闻自己妻子身上的味道,想要知道,有没有别的乾元君……噢不。
不只是乾元君,就连坤泽君也不行。
不管是谁都不行,不可以在她的妻子身上留下气味。
她的就是她的,别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染指。
***
萧鸢从思绪中回笼,她还要回答三殿下孟瑞的问题。
“慕兰时那边并非无从知晓,”萧鸢语气依然淡定,“周大人如是办不到的话,鸢倒是有法子同她说上话。”
这回轮到孟瑞诧异了:“我此前可是专门让周元籁去问询过,从那人的口中似乎得不到什么。”
萧鸢喉头滚动,微微笑道:“慕大人那边是得不到什么,但是,她身边的人或许知道什么。”
孟瑞品咂了一下萧鸢话里面的意思。
他不知道萧鸢说的是何人,但是他知道,萧鸢总能有办法。
他历经过好几次危机,每次都是萧鸢为他化险为夷!纵然萧鸢没有告诉他慕兰时身边的人是谁,他仍旧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萧鸢会助他。
但是他仍旧好奇地问道:“萧大人说的是谁?慕兰时身边可还有什么你知晓的官……”
“不是官员。”萧鸢摇摇头,截断了孟瑞的话头。
她漆黑的墨瞳里面,又泛起了细碎的精芒。
萧鸢太知道自己在孟瑞心中的地位,时至今日,她已经可以随意开口打断——这也无妨。
呵。
“对了,三殿下,”萧鸢倏然又道,语气闲散,“除了那两个‘铁板一块’的姐妹,殿下还得提防那一位。”
孟瑞依然诧异:“提防哪一位?”
“方进京的那一位王,”萧鸢长睫垂敛,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赵王殿下。”
孟瑞奇怪地看她一眼:“赵神聆她怎么了?”
……此人在这之前,确实无比张扬。
“自从她分化成坤泽君后,感觉泄气不少,虽然有些强弩之末。”孟瑞道。
萧鸢微微一笑,却不置可否。
坤泽君还是乾元君,当真是她一张嘴就说了?当然,若是去查,定然也只能查到前者的记录。
赵家人怎么会不知道孟家人对自己的猜测?如何维持,又是新的问题。
“总之,我们都得提防着。”萧鸢总结道。
***
慕兰时回京后,很快便被皇帝召见。
老皇帝这些日子显然提振起了些精神,对慕兰时大加夸赞:“慕大人虽然年纪轻轻,办出的事却不简单。”
慕兰时谦虚地应了。
“慕爱卿眉眼间这抹清正,倒与令堂当年如出一辙啊,唉,当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令堂高寿,如今也抱病休养,朕起初还担心着呢。”
安华在旁边听得眼皮子颤。
陛下这是在说什么?
想让小慕大人接班么?
慕兰时眉眼含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陛下念及臣母,臣叩谢天恩。唯有殚精竭虑,方不负君父重托。”
皇帝又笑了起来,褶子在他的眼尾次第绽开:“好,好,有你这么一句话,朕却是放心……”
“只是现在慕大人,你如今在秘书省校勘典籍,每日与简牍墨香为伴,岂不是明珠蒙尘?又从沧州回来,立下赫赫功劳,朕,说什么也不能亏待了你。”
慕兰时纤长浓密的鸦睫一动。
皇帝今日的意思相当明显。且看他接下来想要说什么。
会给她一个怎么样的官位呢?想来不是什么小的职位——不然的话,方才也不会从她的母亲提起。
皇帝说着,忽然前倾了身子,苍老干枯的声音自喉间响起:“朕欲擢升你为中书令,总领枢机机务如何?”
怎么可能一下便从秘书郎到三品中书令!
慕兰时眼睫垂敛,自然是拒下。
“陛下知遇之恩,臣虽肝脑涂地……”话音微顿,她又抬眼直视御座上的明黄身影,“却恐才疏学浅,误了陛下千秋基业。”
老皇帝此时当然也不会将中书令这一职授予她。
两人又推辞几遍,慕兰时都固辞不受。
没办法,皇帝只能颇无奈地擢升她为御史中丞,慕兰时这才勉强应下。
接着,便是要向这个老东西谢恩了。
慕兰时嘴角扯起一抹旁人不察觉的笑。
她叩首时,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
慕兰时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却在起身时笑得温润如玉:“陛下洪恩,臣定当晨昏定省,不敢有负圣望。”
“无妨,朕,相信你。慕爱卿。”老皇帝兴味盎然地盯着慕兰时,最后招招手引来了安华,吩咐下去。
慕兰时脸上依旧挂着清浅的笑意。
虽然不能直视皇帝龙颜,但她却细细地想着,他还有多久可以活。
……戚映珠还对这老东西活到现在甚觉疑惑呢。
当然,他活到这么久,自然有他的作用。
譬如,太庙的青砖硬不硬?
慕兰时这么想着。
安华很快靠近慕兰时,笑嘻嘻地引着她走出去:“来,慕大人,这边请。”
***
安华毕竟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上次她听老皇帝夸赞过慕兰时沧州一案办得极好之后,便留了个心眼。
慕兰时既是慕司徒的女儿、慕氏家主,又颇有一番成就,这以后顶顶然炙手可热!
不管怎么样,不说现在就攀附,至少也得迎合。
慕兰时知道安华的心思。
“慕大人这沧州一案可做得极好,我可听陛下说过几回。”安华笑着。
慕兰时同样客气地应答,只不过,她也不曾忘记给安华示好。
“今后,慕大人指不定还有什么重任可受……”
两人正有说有笑着呢,出来的路上,却听见了遥遥的步摇声音传来。
慕兰时眉头一皱。
“是呀,慕大人今后定然有什么重任的。”女子银铃一般的笑声,和着她的头上金步摇的声音一并涌入慕兰时的耳朵。
慕兰时再熟悉不过。
孟珚。
安华尴尬地抽搐了嘴角,脸色急转直下,她看着孟珚,笑容凝固。
这些客套话嘛,当然是私下里面互相说说,让给别人听见了就不好了。
特别是,还给六殿下孟珚听见了——给同僚听见尴尬,给天潢贵胄听见就更为不妙。
“臣、臣安华,参见六殿下。”安华抿了抿唇,立刻道。
六殿下能以那么卑微的身份走至今日,决心魄力一样都不能少。
安华急急忙忙地行礼,生怕晚了一步,孟珚就追问起她方才不逊的对话。
“不用了,”孟珚没正眼看一眼安华,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慕兰时,“慕大人方才可听见了?”
安华行礼的动作凝滞在空中。
不用她行礼了?那岂不是要问……
一想到此,她就甚觉尴尬。
“慕大人今后,指不定要被委以怎样的重任,”孟珚笑着道,“慕大人可有预料?”
她的长相颇具异域风情,如画中精怪,一双桃花眼足以摄人心魄。
安华只觉豆大的汗珠,贴着额头渗下来。
妈呀,这六殿下还真是的……
慕大人而今的身份,的确炙手可热,不管是谁,现在都想要来同发她结交。
安华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干站在这里实在不方便,借故溜掉了。
等她回身走了好几步路,突然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个问题——方才她急急忙忙朝着六殿下下跪行礼的时候,慕大人似乎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