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公主殿下。
啊,陈玉祥假装自己被胡杨林吓了一跳:胡大人,您在这里啊。
胡杨林思考着自己的措辞。
陈玉祥干咳:您请平身。
胡大人慢慢起身,但却没想好要怎样开口,两人相视无言。
公主殿下,下官告辞了。
胡杨林走出大殿外,擦了把汗,心想今后都要在这里当差就心酸,还是巴望着秦王早点改换主意,这个大官自己还真是当不了。晚饭的点儿,当了大官的胡大人还在一本一本的看着各地的呈情,胡杨林读的书不是特别多,干这些事情就感到更加费劲。
再沏杯浓茶来。胡杨林看了看茶杯。
大人,您还没用晚饭呢。
啊!不看了不看了!胡杨林觉得头晕眼花:把这些都拿给书办,那些我明天再看。
等了片刻,副官却没带来晚饭,带来了一位公公。
胡杨林以为是皇上有事情找他,赶紧换了衣服进宫,这位公公却绕了一个圈把他带到了合德宫。胡陈两人又陷入了尴尬,陈玉祥更是欲言又止:胡大人,找您过来主要是问问皇上近期瞧了哪些官员的陈情。
胡杨林赶紧做了汇报,把那些看了的都照本宣科搬了出来,又拉了些没看的来凑数。可惜脑子里存得不多,说了几句就没话可说了,出了一脸的汗。
陈玉祥习惯了沈扬那样的大人物,并没想到自己随便一问就给这个人带来了这样大的难堪,心中略有些尴尬:胡大人请起来回话。
宫婢搬来了个凳子。
胡大人在锦衣卫当了多久的差了?陈玉祥只好开始聊家常。
算来有五年了。
胡大人家中有几口人?
父母都健在,还有两个弟弟。
胡大人哪里的人呢?
回公主的话,就是京郊的。
哦,听说胡大人是独居,为何不把家妻接到京城?陈玉祥看这个人老实,以为有人为难他。
臣,臣还不曾娶妻。胡杨林脸都绿了。
啊?陈玉祥失态的张大了嘴。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这谈话是继续不下去了。
陪本宫到外面走走。陈玉祥思索良久,只得开口。
这个季节天黑得晚,此刻西边尚有一丝余辉,暑气退了不少,陈玉祥示意胡杨林陪她到湖边走走。合德宫是京城最美的宫殿,胡杨林第一次得以见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湖边种的并不是寻常的柳树,而是一种卷着叶子的藤蔓,有一部分飘在水中,上面有粉色的花朵,随着波浪,离岸时远时近。这种花的叶子并不茂密,可以看到在花丛中栖息的的天鹅和鸳鸯。
陈玉祥从宫女手上接过饵料递给胡杨林:胡大人没见过天鹅?
不曾这样近,胡杨林惊奇的看着这些优雅的鸟:竟然如此的美。
学着陈玉祥的样子,胡杨林也抛洒了一些饵料到湖面,有几只鸳鸯游了过来,但天鹅们似乎不为所动。
奴婢让人把天鹅赶过来?宫婢看天鹅们不动,便过来问。
不必了。胡杨林赶紧摆摆手。
陈玉祥被胡杨林手足无措的样子逗笑了:既然胡大人不愿意就不必了,那里有个小亭,从上面说不定能瞧见,陪本宫过去看看。
可惜到了这个小亭,却没看到天鹅了,只有些别的水鸟在亭边休憩。胡杨林有些失望,陈玉祥便有些好奇:胡大人似乎很喜欢天鹅。
说不上喜欢,是第一次见到,实在是没想到有如此美丽,以往都看到它们在天边飞过,看不真切。
看来胡大人对天鹅一见钟情了。陈玉祥笑道,这个胡大人似乎和她预想的大不同:若实在是喜欢,那不必客气,这湖里都是驯养的天鹅,不会飞的,本宫叫人捉一只来胡大人好好看。
殿下,真不必了。胡杨林连连摆手:如此尊贵优雅的鸟,怎能强迫着捉来?这样远远的看着,挺好,不用勉强。
这句话似乎是触动了陈玉祥的心事,她的脸色顿时暗沉了许多,胡杨林心中一惊,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失言了。
胡大人为何还不娶妻呢?陈玉祥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赌气,突然发问。
啊。胡杨林哑口无言。
是因为胡大人的意中人像天鹅那样不愿靠近?胡大人又不愿意捉了她来?
臣的天鹅不喜欢臣。胡杨林对陈玉祥是有畏惧的,但此刻他突然忘了戒备,坦然的脱口而出。
陈玉祥不由得有点脸红:胡大人打探过了?
打探过了。
哦。
未出阁的公主似乎不应该和一个外臣谈这些话题,宫婢有些紧张的咳了咳。
陈玉祥却懒得理她:胡大人可不可以告诉本宫,是哪家的姑娘?
这个胡大人其实长得挺好看的,是哪家的姑娘这样高傲,竟然看不上他?陈玉祥还真是好奇。
胡杨林苦笑:啊,这个。
陈玉祥的心情似乎好了些:说出来给本宫听听,若是中听,本宫帮你做了这个媒,算是偿还了你当年救太子的恩情。
他,已经,那个婚配了。
哦。
宫婢松了一口气。
本宫!
殿下!胡杨林打断了陈玉祥的话:臣不是他的意中人,真的不必了。
哦,陈玉祥看着胡杨林平静的脸,有些不解:胡大人不觉得遗憾?
不觉得,胡杨林看着亭边的水鸟:臣认为,能够认识他就足够了。
太阳收起了余辉,陈玉祥感到了一丝冷意,但这位魏池的好友却引起了她十足的兴趣,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魏池为何会和他成为挚友呢?
胡大人,咱们算是朋友么?
殿下,臣不敢。
不,胡大人,咱们可以算得上是朋友了,下次再见。
走出皇宫,胡杨林把这位公主的每一句话都回味了一遍,实在不明白为何要对自己的事情穷根问底,是因为同病相怜?
哎!
若你不是公主,那么我一定直言劝你放过且过,不要因为错爱了一个人而荒芜了青春年华,可你却贵为至尊,我怕你真的会把他锁入你的湖中。
我的这一生,我是想通了,明白了,放下了,你能吗?
京城夏季花卉开始绽放了,没有了春季的繁荣,却更加绿意浓厚,在周文元的不懈努力下,几个遭灾的省艰难的度过了春荒,因为战争的拖耗,京城百官的官饷终于是在这个季度补发齐备了。短短半年,大齐竟然不复当年的繁荣,因为陈鍄的离去,江南的各种贷款都没能按期收齐,战事的消耗又令许多商户破产,外患稍平,内忧便至,周文元这半年老了许多。
大考临近,太皇太后竟然又张罗他进宫商议陈玉祥的婚事,周文元真是忙得有点喘不过气了。
太皇太后的意思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找个好人家赶紧把她的宝贝公主嫁了,要是再拖,大齐的长公主就要成为全国的笑话了!意思简单,活儿却不好办,周文元得仔细琢磨才能拿出人选的名单。
周文元给出的名单上有文官之后,有武官之后,有世家之后,有皇亲国戚,总算起来有十多个,太皇太后听他一一介绍着长相、品行,觉得个个都十分的满意。便寻思着问问玉祥本人的意思,好赶在皇帝大婚之前定了。
赶到了合德宫,却不见陈玉祥在宫内。
公主在湖边。贴身宫婢赶紧回话。
你怎么不陪着?太皇太后皱了皱眉,觉得到底不如糖糖贴心得力。
公主不让陪,太皇太后赎罪。
太皇太后有事在心里,懒得数落,便差她快找陈玉祥回来。这位叫如意的贴身宫婢赶紧到湖边去找公主,找到公主的时候,她正呆呆的看着湖上的天鹅,满腹心事的样子。
果不其然,陈玉祥似乎对自己的婚事并不关心,草草应付了太皇太后就罢了。太皇太后以为陈玉祥只是没看上,边收拾了名册,想着再让几个老臣找一找。如意送太皇太后出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好孩子,你可有话要说?
如意磕了一个头:奴婢想说的话关乎公主名誉,奴婢不敢乱说。
太皇太后摈退了左右:你有话且说。
如意又磕了一个头:奴婢以为,公主有中意之人,只是不在太皇太后的名册之内。说罢,又把公主近来的事情都一一说了。
啊,陈玉祥假装自己被胡杨林吓了一跳:胡大人,您在这里啊。
胡杨林思考着自己的措辞。
陈玉祥干咳:您请平身。
胡大人慢慢起身,但却没想好要怎样开口,两人相视无言。
公主殿下,下官告辞了。
胡杨林走出大殿外,擦了把汗,心想今后都要在这里当差就心酸,还是巴望着秦王早点改换主意,这个大官自己还真是当不了。晚饭的点儿,当了大官的胡大人还在一本一本的看着各地的呈情,胡杨林读的书不是特别多,干这些事情就感到更加费劲。
再沏杯浓茶来。胡杨林看了看茶杯。
大人,您还没用晚饭呢。
啊!不看了不看了!胡杨林觉得头晕眼花:把这些都拿给书办,那些我明天再看。
等了片刻,副官却没带来晚饭,带来了一位公公。
胡杨林以为是皇上有事情找他,赶紧换了衣服进宫,这位公公却绕了一个圈把他带到了合德宫。胡陈两人又陷入了尴尬,陈玉祥更是欲言又止:胡大人,找您过来主要是问问皇上近期瞧了哪些官员的陈情。
胡杨林赶紧做了汇报,把那些看了的都照本宣科搬了出来,又拉了些没看的来凑数。可惜脑子里存得不多,说了几句就没话可说了,出了一脸的汗。
陈玉祥习惯了沈扬那样的大人物,并没想到自己随便一问就给这个人带来了这样大的难堪,心中略有些尴尬:胡大人请起来回话。
宫婢搬来了个凳子。
胡大人在锦衣卫当了多久的差了?陈玉祥只好开始聊家常。
算来有五年了。
胡大人家中有几口人?
父母都健在,还有两个弟弟。
胡大人哪里的人呢?
回公主的话,就是京郊的。
哦,听说胡大人是独居,为何不把家妻接到京城?陈玉祥看这个人老实,以为有人为难他。
臣,臣还不曾娶妻。胡杨林脸都绿了。
啊?陈玉祥失态的张大了嘴。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这谈话是继续不下去了。
陪本宫到外面走走。陈玉祥思索良久,只得开口。
这个季节天黑得晚,此刻西边尚有一丝余辉,暑气退了不少,陈玉祥示意胡杨林陪她到湖边走走。合德宫是京城最美的宫殿,胡杨林第一次得以见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湖边种的并不是寻常的柳树,而是一种卷着叶子的藤蔓,有一部分飘在水中,上面有粉色的花朵,随着波浪,离岸时远时近。这种花的叶子并不茂密,可以看到在花丛中栖息的的天鹅和鸳鸯。
陈玉祥从宫女手上接过饵料递给胡杨林:胡大人没见过天鹅?
不曾这样近,胡杨林惊奇的看着这些优雅的鸟:竟然如此的美。
学着陈玉祥的样子,胡杨林也抛洒了一些饵料到湖面,有几只鸳鸯游了过来,但天鹅们似乎不为所动。
奴婢让人把天鹅赶过来?宫婢看天鹅们不动,便过来问。
不必了。胡杨林赶紧摆摆手。
陈玉祥被胡杨林手足无措的样子逗笑了:既然胡大人不愿意就不必了,那里有个小亭,从上面说不定能瞧见,陪本宫过去看看。
可惜到了这个小亭,却没看到天鹅了,只有些别的水鸟在亭边休憩。胡杨林有些失望,陈玉祥便有些好奇:胡大人似乎很喜欢天鹅。
说不上喜欢,是第一次见到,实在是没想到有如此美丽,以往都看到它们在天边飞过,看不真切。
看来胡大人对天鹅一见钟情了。陈玉祥笑道,这个胡大人似乎和她预想的大不同:若实在是喜欢,那不必客气,这湖里都是驯养的天鹅,不会飞的,本宫叫人捉一只来胡大人好好看。
殿下,真不必了。胡杨林连连摆手:如此尊贵优雅的鸟,怎能强迫着捉来?这样远远的看着,挺好,不用勉强。
这句话似乎是触动了陈玉祥的心事,她的脸色顿时暗沉了许多,胡杨林心中一惊,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失言了。
胡大人为何还不娶妻呢?陈玉祥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赌气,突然发问。
啊。胡杨林哑口无言。
是因为胡大人的意中人像天鹅那样不愿靠近?胡大人又不愿意捉了她来?
臣的天鹅不喜欢臣。胡杨林对陈玉祥是有畏惧的,但此刻他突然忘了戒备,坦然的脱口而出。
陈玉祥不由得有点脸红:胡大人打探过了?
打探过了。
哦。
未出阁的公主似乎不应该和一个外臣谈这些话题,宫婢有些紧张的咳了咳。
陈玉祥却懒得理她:胡大人可不可以告诉本宫,是哪家的姑娘?
这个胡大人其实长得挺好看的,是哪家的姑娘这样高傲,竟然看不上他?陈玉祥还真是好奇。
胡杨林苦笑:啊,这个。
陈玉祥的心情似乎好了些:说出来给本宫听听,若是中听,本宫帮你做了这个媒,算是偿还了你当年救太子的恩情。
他,已经,那个婚配了。
哦。
宫婢松了一口气。
本宫!
殿下!胡杨林打断了陈玉祥的话:臣不是他的意中人,真的不必了。
哦,陈玉祥看着胡杨林平静的脸,有些不解:胡大人不觉得遗憾?
不觉得,胡杨林看着亭边的水鸟:臣认为,能够认识他就足够了。
太阳收起了余辉,陈玉祥感到了一丝冷意,但这位魏池的好友却引起了她十足的兴趣,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魏池为何会和他成为挚友呢?
胡大人,咱们算是朋友么?
殿下,臣不敢。
不,胡大人,咱们可以算得上是朋友了,下次再见。
走出皇宫,胡杨林把这位公主的每一句话都回味了一遍,实在不明白为何要对自己的事情穷根问底,是因为同病相怜?
哎!
若你不是公主,那么我一定直言劝你放过且过,不要因为错爱了一个人而荒芜了青春年华,可你却贵为至尊,我怕你真的会把他锁入你的湖中。
我的这一生,我是想通了,明白了,放下了,你能吗?
京城夏季花卉开始绽放了,没有了春季的繁荣,却更加绿意浓厚,在周文元的不懈努力下,几个遭灾的省艰难的度过了春荒,因为战争的拖耗,京城百官的官饷终于是在这个季度补发齐备了。短短半年,大齐竟然不复当年的繁荣,因为陈鍄的离去,江南的各种贷款都没能按期收齐,战事的消耗又令许多商户破产,外患稍平,内忧便至,周文元这半年老了许多。
大考临近,太皇太后竟然又张罗他进宫商议陈玉祥的婚事,周文元真是忙得有点喘不过气了。
太皇太后的意思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找个好人家赶紧把她的宝贝公主嫁了,要是再拖,大齐的长公主就要成为全国的笑话了!意思简单,活儿却不好办,周文元得仔细琢磨才能拿出人选的名单。
周文元给出的名单上有文官之后,有武官之后,有世家之后,有皇亲国戚,总算起来有十多个,太皇太后听他一一介绍着长相、品行,觉得个个都十分的满意。便寻思着问问玉祥本人的意思,好赶在皇帝大婚之前定了。
赶到了合德宫,却不见陈玉祥在宫内。
公主在湖边。贴身宫婢赶紧回话。
你怎么不陪着?太皇太后皱了皱眉,觉得到底不如糖糖贴心得力。
公主不让陪,太皇太后赎罪。
太皇太后有事在心里,懒得数落,便差她快找陈玉祥回来。这位叫如意的贴身宫婢赶紧到湖边去找公主,找到公主的时候,她正呆呆的看着湖上的天鹅,满腹心事的样子。
果不其然,陈玉祥似乎对自己的婚事并不关心,草草应付了太皇太后就罢了。太皇太后以为陈玉祥只是没看上,边收拾了名册,想着再让几个老臣找一找。如意送太皇太后出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好孩子,你可有话要说?
如意磕了一个头:奴婢想说的话关乎公主名誉,奴婢不敢乱说。
太皇太后摈退了左右:你有话且说。
如意又磕了一个头:奴婢以为,公主有中意之人,只是不在太皇太后的名册之内。说罢,又把公主近来的事情都一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