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想到这里,夏时哼哼唧唧表示不满:家里都多久没有备酒了,你偏说这个,故意的是不是?
楚棠笑眯眯没接话,但这模样显然就是默认了。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着返乡,马车走得也不快,时不时就有车马交错或者超过她们。两人见了也不着急,晒着暖阳吹着清风,瞧着沿途风景,不紧不慢往丰乐县的方向走。
这条路两人也不是头一回走了,还记得当初匆忙出逃时正是新年。彼时风雪漫天,路上尽是积雪,两人从丰乐县逃到庆阳城,足足走了四五天。而这次回乡却是气候正好,通往丰乐县的官道虽有些颠簸,却没了积雪泥泞,当初四五天的行程,这次只用了一半不到就走完了。
*********************************************************
时隔数载,再次回到丰乐县城,这小小的偏远小镇与当初没有丝毫变化。
进城后夏时和楚棠就下了马车,两人牵着马从县城中穿行而过,目之所及不仅城中街道建筑没变,就连道旁的各种铺子也没什么变化。所谓的百年老店虽不常见,但像是丰乐县这样的小地方,一家店铺经营个一两代人都是常事,几年时间根本不算什么。
穿过半个县城,两人熟门熟路的找到了县城中最好的客栈,暂时落脚云雾山上什么情况暂且不知,但两人都不觉得回去之后,那小院还能住人,干脆便在县城落脚了。
两人在客栈里休息了一夜,翌日才又驾着马车回云雾山。
出城前两人想起了卖馄饨的吴叔,还特地去了一趟。可惜馄饨摊虽然还在,卖馄饨的人却已经变了,成了吴叔那年轻的儿子。打听一番,据说吴叔年纪大了,去岁年底的时候出门摆摊,踩到冰滑了一跤,摔坏了腿也就不方便出来摆摊了。
两人尝了尝新摊主的手艺,和吴叔当初煮的馄饨有八分像,但终究还是有些不同了。
夏时惆怅的叹了口气,也没说要去家里探望对方,只在付账时偷偷在桌上留了锭银子给吴叔的儿子,便带着楚棠离开了。
两人离开馄饨摊,直接出了城,驾着马车往云雾山方向走。
丰乐县距离云雾山就很近了,当初两人花钱乘牛车也不过大半个时辰就能到,如今自己驾马车走得更快。还不到半个时辰,马车便晃晃悠悠驶入了石田村。
五月中旬,田间已有绿意,楚棠和夏时隔着老远便看到有人在田间忙碌农人便是这般,伺候着几亩良田,播种、施肥、除草、收割,一年四季都不得闲。
距离村口最近的几亩天是刘家的,楚棠还记得当初那个莽撞的跑上山打猎的刘家小子,如今一眼扫过,不仅在田中看到了对方身影,在他身旁还看到了几个更加稚嫩的人影。
恰巧,楚棠看过去时,刘生正好抬起了头,听到马蹄声望了过来。
双方短暂的视线交汇,刘生愣了愣,终于认出了马车上的两人。他目光虽有些惊讶,却已经不会再像年少时那样憧憬和莽撞,甚至没有跟上去看看热闹,收回心神后便再次埋首田间。
当然,石田村注意到有马车进村的不仅刘生一个人,附近田地里的村民都听到了动静。
寻常有外人进村,她们或许还不十分在意,但夏时两人可是驾着马车来的。这时候能养得起马,用得起马车的可都是富贵人家,村中少有这样的客人,因此纷纷抬头看来。
有人抬头看,自然就有人认出了车辕上的人。
夏时原本和石田村的人不算多熟稔,但和楚棠在一起后,两人还是不可避免的和山下打交道更多。因此乍然见到失踪已久的夏时两人,村里还是生出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不多时,田村长便带着几个人跑了出来,他看着越发苍老了,但腿脚倒是依旧灵活。
夏时也没打算立刻上山,毕竟这次她们驾了马车来,总不能人上山了车留在山下,届时被人连马带车偷走了都不知道。因此见到田村长露面,她倒也主动上前打了招呼:老村长,许久不见。
田村长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却见二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穿着打扮虽低调却看得出都是好料子。这一看就是没吃苦头,甚至算得上是衣锦还乡了。不过田村长依旧没放松心弦,他先是点点头应下招呼,旋即小心问道:夏猎户,你这这几年在外面过得还好吧?
楚棠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想问什么,毕竟当年可是除夕夜就有官差上山抓人,两人又是之后失踪的,在这些村民眼中她俩估计算得上是逃犯了。
夏时也不傻,显然也想到了这一茬,便笑道:村长放心,我们过得挺好,这几年在京城也置办下一份家业了。
田村长听到这话吓了一跳,虽说他只是个偏远小县城外的村长,但也听说过京城的富贵迷人。要在那样的地方置办下一份家业,可不是件容易事。更重要的是京城天子脚下,应该没哪个逃犯敢往那边跑吧?
想到这儿,田村长胡乱应下:好好好,你们过得好就行。说完又问:既然已经在外面安家,你们这次怎么忽然想起回来了?
夏时摸摸鼻子,看向山上:我爹还在这儿呢,怎么能不回来。
田村长一怔,旋即赞同的点头:也是,走得再远,也总该回来一趟的。
短暂的寒暄过后,夏时将马车托付给村里人暂时照看,便拎着只大篮子,和楚棠往山上去了。
山路还是那一条,直通山上的猎户小院。夏时和楚棠还以为这路几年没人走,恐怕早就被野草覆盖了。哪知真走到近前,却发现这山路虽是杂草丛生,但当初走出的小路竟还清晰可见。
两人也没有多想,径自上了山。
楚棠养尊处优几年,这上山路又走得她气喘吁吁。
只不过如今她可不会委屈自己,扯了扯夏时衣袖,撒娇道:走累了,你背我上山。
这当然不成问题,做了几年羽林的夏时不仅没将一身本事丢了,时常操练还让她的体力比从前更好。当下弯腰俯身,等到楚棠往她背上一趴,立刻将人背起,小跑着冲上了山道。
130☆、番外二
◎回乡(二)◎
走过千百遍的山道一如既往的熟悉,夏时背着人一口气冲到了尽头。而山道的尽头正是夏时曾经的家,那座虽然简陋却也庇护她多年,更留存两人许多记忆的猎户小屋。
上山之前,两人便已经想过了,荒废几年的屋舍不可能完好如初。她们已经做好了看到满目破败,甚至屋子已经被野兽占据的心理准备。哪知真到了门前,却发现院门紧闭,比起当年虽然确实破败了不少,却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糟糕。
楚棠和夏时都有些意外,面面相觑片刻,楚棠不由猜测道:这屋子,怎么像是有人打理的样子?难不成是山下有人看上了这里,住了进去?
夏时却摇头:应该不会,山里的屋子不太安全,他们也怕山中野兽的。再说村里人的田地都在山下,每日耕种上山下山的,得多费功夫?有这多余的力气,还不如将村里那些破屋修整修整,也比直接住到山里的好。
两人说着话,已经来到了小院门前,夏时尝试着伸手推了推,那院门竟是纹丝不动。
不过这也难不倒她,这院子是她一手布置的,哪里有陷阱哪里安全她一清二楚。当下将衣摆一撩,接着轻身一跃,轻而易举便翻过院墙跳了进去。
这一进院子,看得更清,小院明显被人好好收拾过,地上的落叶都不多,显然不是荒废多年的模样。她一眼扫过,还看到当初给楚棠做的那把躺椅,正如从前一样放在屋檐下乍一眼看去,这院子不*仅没有荒废,也不像是有了新主人,倒像是主人只是短暂的离开过一段时间。
夏时心里暗暗称奇,但也没多耽搁,转头就将院门打开了。
楚棠随后进来,一眼扫过也得出了和夏时一样的结论。又想起两人上山前见过村长,后者听说她们要上山也没说过什么,便认定多半不是村里人帮忙收拾的。
一个人选忽然自她脑海中滑过,旋即又有些迟疑:这,不会是田二嫂她们帮忙收拾的吧?
夏时想了想,摇头:应该不是。当初官差除夕登门,影响不小。再后来我们都走了,田二嫂应该也不会冒险上山,收拾这屋子也没什么意义。
成年人做事总是要计较利益得失的,当初田二嫂和她俩走得近,也是有所图谋。除夕那天让大丫上山送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两人留下的屋子如何根本没必要在意。再说那时她俩走得狼狈,村里人都不知道她们还会不会回来,做这些实在是没必要。
想到这里,夏时忽的迟疑,看向了楚棠:不会是田二嫂,那会不会是大丫?
楚棠心里猜的其实也是大丫,也只有小孩子还会惦记狼狈离开的老师。
楚棠笑眯眯没接话,但这模样显然就是默认了。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着返乡,马车走得也不快,时不时就有车马交错或者超过她们。两人见了也不着急,晒着暖阳吹着清风,瞧着沿途风景,不紧不慢往丰乐县的方向走。
这条路两人也不是头一回走了,还记得当初匆忙出逃时正是新年。彼时风雪漫天,路上尽是积雪,两人从丰乐县逃到庆阳城,足足走了四五天。而这次回乡却是气候正好,通往丰乐县的官道虽有些颠簸,却没了积雪泥泞,当初四五天的行程,这次只用了一半不到就走完了。
*********************************************************
时隔数载,再次回到丰乐县城,这小小的偏远小镇与当初没有丝毫变化。
进城后夏时和楚棠就下了马车,两人牵着马从县城中穿行而过,目之所及不仅城中街道建筑没变,就连道旁的各种铺子也没什么变化。所谓的百年老店虽不常见,但像是丰乐县这样的小地方,一家店铺经营个一两代人都是常事,几年时间根本不算什么。
穿过半个县城,两人熟门熟路的找到了县城中最好的客栈,暂时落脚云雾山上什么情况暂且不知,但两人都不觉得回去之后,那小院还能住人,干脆便在县城落脚了。
两人在客栈里休息了一夜,翌日才又驾着马车回云雾山。
出城前两人想起了卖馄饨的吴叔,还特地去了一趟。可惜馄饨摊虽然还在,卖馄饨的人却已经变了,成了吴叔那年轻的儿子。打听一番,据说吴叔年纪大了,去岁年底的时候出门摆摊,踩到冰滑了一跤,摔坏了腿也就不方便出来摆摊了。
两人尝了尝新摊主的手艺,和吴叔当初煮的馄饨有八分像,但终究还是有些不同了。
夏时惆怅的叹了口气,也没说要去家里探望对方,只在付账时偷偷在桌上留了锭银子给吴叔的儿子,便带着楚棠离开了。
两人离开馄饨摊,直接出了城,驾着马车往云雾山方向走。
丰乐县距离云雾山就很近了,当初两人花钱乘牛车也不过大半个时辰就能到,如今自己驾马车走得更快。还不到半个时辰,马车便晃晃悠悠驶入了石田村。
五月中旬,田间已有绿意,楚棠和夏时隔着老远便看到有人在田间忙碌农人便是这般,伺候着几亩良田,播种、施肥、除草、收割,一年四季都不得闲。
距离村口最近的几亩天是刘家的,楚棠还记得当初那个莽撞的跑上山打猎的刘家小子,如今一眼扫过,不仅在田中看到了对方身影,在他身旁还看到了几个更加稚嫩的人影。
恰巧,楚棠看过去时,刘生正好抬起了头,听到马蹄声望了过来。
双方短暂的视线交汇,刘生愣了愣,终于认出了马车上的两人。他目光虽有些惊讶,却已经不会再像年少时那样憧憬和莽撞,甚至没有跟上去看看热闹,收回心神后便再次埋首田间。
当然,石田村注意到有马车进村的不仅刘生一个人,附近田地里的村民都听到了动静。
寻常有外人进村,她们或许还不十分在意,但夏时两人可是驾着马车来的。这时候能养得起马,用得起马车的可都是富贵人家,村中少有这样的客人,因此纷纷抬头看来。
有人抬头看,自然就有人认出了车辕上的人。
夏时原本和石田村的人不算多熟稔,但和楚棠在一起后,两人还是不可避免的和山下打交道更多。因此乍然见到失踪已久的夏时两人,村里还是生出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不多时,田村长便带着几个人跑了出来,他看着越发苍老了,但腿脚倒是依旧灵活。
夏时也没打算立刻上山,毕竟这次她们驾了马车来,总不能人上山了车留在山下,届时被人连马带车偷走了都不知道。因此见到田村长露面,她倒也主动上前打了招呼:老村长,许久不见。
田村长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却见二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穿着打扮虽低调却看得出都是好料子。这一看就是没吃苦头,甚至算得上是衣锦还乡了。不过田村长依旧没放松心弦,他先是点点头应下招呼,旋即小心问道:夏猎户,你这这几年在外面过得还好吧?
楚棠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想问什么,毕竟当年可是除夕夜就有官差上山抓人,两人又是之后失踪的,在这些村民眼中她俩估计算得上是逃犯了。
夏时也不傻,显然也想到了这一茬,便笑道:村长放心,我们过得挺好,这几年在京城也置办下一份家业了。
田村长听到这话吓了一跳,虽说他只是个偏远小县城外的村长,但也听说过京城的富贵迷人。要在那样的地方置办下一份家业,可不是件容易事。更重要的是京城天子脚下,应该没哪个逃犯敢往那边跑吧?
想到这儿,田村长胡乱应下:好好好,你们过得好就行。说完又问:既然已经在外面安家,你们这次怎么忽然想起回来了?
夏时摸摸鼻子,看向山上:我爹还在这儿呢,怎么能不回来。
田村长一怔,旋即赞同的点头:也是,走得再远,也总该回来一趟的。
短暂的寒暄过后,夏时将马车托付给村里人暂时照看,便拎着只大篮子,和楚棠往山上去了。
山路还是那一条,直通山上的猎户小院。夏时和楚棠还以为这路几年没人走,恐怕早就被野草覆盖了。哪知真走到近前,却发现这山路虽是杂草丛生,但当初走出的小路竟还清晰可见。
两人也没有多想,径自上了山。
楚棠养尊处优几年,这上山路又走得她气喘吁吁。
只不过如今她可不会委屈自己,扯了扯夏时衣袖,撒娇道:走累了,你背我上山。
这当然不成问题,做了几年羽林的夏时不仅没将一身本事丢了,时常操练还让她的体力比从前更好。当下弯腰俯身,等到楚棠往她背上一趴,立刻将人背起,小跑着冲上了山道。
130☆、番外二
◎回乡(二)◎
走过千百遍的山道一如既往的熟悉,夏时背着人一口气冲到了尽头。而山道的尽头正是夏时曾经的家,那座虽然简陋却也庇护她多年,更留存两人许多记忆的猎户小屋。
上山之前,两人便已经想过了,荒废几年的屋舍不可能完好如初。她们已经做好了看到满目破败,甚至屋子已经被野兽占据的心理准备。哪知真到了门前,却发现院门紧闭,比起当年虽然确实破败了不少,却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糟糕。
楚棠和夏时都有些意外,面面相觑片刻,楚棠不由猜测道:这屋子,怎么像是有人打理的样子?难不成是山下有人看上了这里,住了进去?
夏时却摇头:应该不会,山里的屋子不太安全,他们也怕山中野兽的。再说村里人的田地都在山下,每日耕种上山下山的,得多费功夫?有这多余的力气,还不如将村里那些破屋修整修整,也比直接住到山里的好。
两人说着话,已经来到了小院门前,夏时尝试着伸手推了推,那院门竟是纹丝不动。
不过这也难不倒她,这院子是她一手布置的,哪里有陷阱哪里安全她一清二楚。当下将衣摆一撩,接着轻身一跃,轻而易举便翻过院墙跳了进去。
这一进院子,看得更清,小院明显被人好好收拾过,地上的落叶都不多,显然不是荒废多年的模样。她一眼扫过,还看到当初给楚棠做的那把躺椅,正如从前一样放在屋檐下乍一眼看去,这院子不*仅没有荒废,也不像是有了新主人,倒像是主人只是短暂的离开过一段时间。
夏时心里暗暗称奇,但也没多耽搁,转头就将院门打开了。
楚棠随后进来,一眼扫过也得出了和夏时一样的结论。又想起两人上山前见过村长,后者听说她们要上山也没说过什么,便认定多半不是村里人帮忙收拾的。
一个人选忽然自她脑海中滑过,旋即又有些迟疑:这,不会是田二嫂她们帮忙收拾的吧?
夏时想了想,摇头:应该不是。当初官差除夕登门,影响不小。再后来我们都走了,田二嫂应该也不会冒险上山,收拾这屋子也没什么意义。
成年人做事总是要计较利益得失的,当初田二嫂和她俩走得近,也是有所图谋。除夕那天让大丫上山送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两人留下的屋子如何根本没必要在意。再说那时她俩走得狼狈,村里人都不知道她们还会不会回来,做这些实在是没必要。
想到这里,夏时忽的迟疑,看向了楚棠:不会是田二嫂,那会不会是大丫?
楚棠心里猜的其实也是大丫,也只有小孩子还会惦记狼狈离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