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三皇子不可置信,又满心的不甘。尤其当他再次抬头,瞧见老皇帝那如释重负又深恶痛绝的表情时,心中的怨恨更是达到了顶点下令射出这一箭的安平不在近前,他没办法在临死之前亲手报仇,可眼前这满脸恶意的老东西又凭什么独活?!
  这个念头冒出来的那一刻,三皇子已经拼着最后的力气出手了。临死反扑,他手里又正好还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自然是轻而易举的捅入了眼前仇人的胸膛。
  你老皇帝捂着胸口,惊骇欲绝。
  三皇子笑了,笑得有些疯癫:死吧,一起死,有父皇陪葬我也不亏!
  身边的亲信这时才反应过来,有的喊着殿下,匆忙簇拥而来,也有的见势不妙,已经转身逃走。倒是老皇帝捂着胸口倒下的时候,本来无人问津,还是梁忠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偷偷将人给拖走了。
  *********************************************************
  随着三皇子的死亡,这场宫变也迅速的结束了。
  叛军们士气一泄,原本就处于下风的他们再无还手余地,很快便被羽林尽数镇压。夏时也在这时悄无声息的回到了长公主身边,并且收好了弓箭。
  她亲手射出了那支至关重要的箭,并且亲眼见证了三皇子的临死反扑,这会儿心跳得还有些快。
  稳了稳心神,夏时靠近长公主几步,压低身影向对方禀报了这一切。包括后来看到梁忠偷偷拖走了被捅刀的老皇帝,现在也不知对方是生是死。
  长公主面不改色的听完了,倒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夏时一眼她原以为这家伙就是个呆子,除了武力和射术略微可取之外,满心满眼都只有楚棠,毫无进取之心。没找到今夜这家伙灵机一动,倒真给了她个极好的消息。
  皇家自古轻薄,尤其长公主和老皇帝之间,父女之情更是淡薄。比起对方平平安安活着,然后在年老之际越发猜忌折腾,长公主心里自然是更希望对方能够和她那三弟一起去的。
  不过就算老皇帝命大挺过来也没关系,当胸一刀的伤害,对方不死也得去半条命!
  长公主眸光略沉,回过头依然是一副一无所知的模样。她一面令人将眼前的叛军压下,一面命人去寻找老皇帝等人的踪迹,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也不紧不慢。
  不过在梁忠带着老皇帝找过来之前,却有另一队人马先到了。
  夏时探头看了一眼,却是个熟人,那匆匆而来的不正是和她们一起南下回来的羽林校尉吗?她和对方打交道不多,只知道是姓秦,难不成今夜恰好轮到对方值夜?
  这边夏时还在为遇到熟人而意外,另一边秦校尉却看也没看她,径自向长公主禀报道:殿下,方才卑职在庆安宫发现一队兵马,现已带人拿下。
  长公主一听就猜到问题所在,问道:是何人带的兵?
  秦校尉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神色:回殿下,是四皇子。顿了顿又道:只是在双方交战之际,四皇子不幸被杀。此乃卑职之罪,还请殿下责罚。
  长公主要不要责罚对方夏时不知道,反正听到这个消息的她忍不住偷偷吸了口凉气她再是不关心朝堂也知道,老皇帝成年的儿子死的差不多了,如今够年龄和长公主争夺的也就三皇子和四皇子两个人。这一场宫变下来可好,三皇子被她干掉了,四皇子也死于非命,长公主简直是最大赢家啊。
  如果老皇帝也被三皇子那最后一刀给捅死了的话,长公主明天是不是就能换上龙袍登基了啊?!
  夏时想入非非,长公主依旧面不改色,亲自上前扶起了秦校尉,并轻飘飘给这件事定了性:今夜三皇子阴谋发动宫变,四皇子附从*谋逆。校尉不过是尽忠职守,斩杀叛逆本是有功,又何罪之有?
  三皇子是真的发动宫变谋反了没错,四皇子究竟是不是附从尚未可知。不过成王败寇,对方既然出现在了皇宫里,还死在了皇宫里,自然是长公主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秦校尉沉声应是,周围也无人反驳,一个皇子的死就这样轻飘飘揭过了。
  过不多时,收拾残局的羽林终于找到了老皇帝,他被梁忠拖到角落里藏了起来。也不知是他运气好还是命大,羽林们寻到他时,老皇帝居然还没咽气,还能捂着伤口哼唧着喊痛。
  夏时跟着长公主过去看到这一幕时,眼中可惜一闪而过,倒是长公主依旧面不改色,还能吩咐人去请太医。
  【作者有话说】
  长公主(面不改色):没关系,如今一切尽在我手,死不死的不是我一句话的事儿?
  112☆、第112章
  ◎长公主行礼,告退,走得毫不留恋◎
  夏时再次回到公主府,已经是第二天傍晚了。
  楚棠得到消息迎了出来,一眼看见夏时虽满身疲惫,但依旧算是神采奕奕的样子就知道,昨夜的宫变长公主不仅没有惹祸上身,应该还是占了极大好处的。
  夏时见到老婆也很高兴,张开手臂就将人抱住了,接着在楚棠耳边哼唧:昨夜真是吓死我了。
  这话楚棠只能信一半,毕竟夏时这模样可一点没有受惊后的表现,不过她还是拍了拍夏时的后背,关心的问了一句:怎么了,昨夜很凶险吗?
  夏时依依不舍的松开了手,又揽着楚棠往回走:走,咱们回去再说。
  楚棠也没有拒绝,回去的路上拉着夏时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发现她身上一点伤都没有,提了一天一夜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至于宫变的具体情况,反正长公主肯定是没吃亏的,不然现在可轮不到她们如此自在,公主府都得提前被羽林围了。
  两人回到暂居的客院,又打发了院中仆从,等到整个客院只剩她们二人,夏时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昨夜死的人可不少,三皇子、四皇子全都殁了,就是可惜皇帝捡回了一条命。
  说到老皇帝,夏时撇了撇嘴,脸上隐约透出些不屑来这老皇帝可不是什么圣明君主,根本就是个只知享乐的糊弄的糊涂虫,不然江南能出那样的事?她老丈人能死得不明不白还满身污名?更重要的是他明知有错却连翻案都不肯,又害得她老婆在大牢里待了那么久!
  总而言之,夏时心里对老皇帝颇多怨怼,昨夜也是真心希望这人就这么被三皇子干掉的。可惜就可惜在他是真的命大,不仅等到了宫变结束,还真被太医救回了一条命。
  夏时在楚棠面前从不掩饰,她想些什么几乎都明明白白写在了脸上,让人一眼就能看得明白。
  楚棠牵住夏时的手捏了捏,却是摇头道:不,人活着有活着的好处。若昨夜父子皆亡,殿下即便能登上大位,恐怕也要落得一身污名。
  本朝原就没有女帝的先例,长公主想要登临大位已算是打破陈规,若再没有个好名声,对她来日坐稳皇位是很不利的。尤其老皇帝还挺能生,别看他成年的儿子都没了,可还有几个小的呢。这些弟弟不论能否长大,对于长公主来说都是一桩麻烦。
  楚棠想得清楚,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夏时想要快刀斩乱麻的心。她倒也不和夏时解释太多,一边领着人进屋,一边又问道:陛下如今什么情况,你说他捡回一条命,是受伤了吗?
  夏时跟着楚棠进了屋,就见桌上已经备好了一桌饭菜,还都是她爱吃的菜式。夏时原本不觉得饿的,看到这一桌子菜也有些饥肠辘辘了,于是一边在桌边落坐一边回道:可不是。我看三皇子挺疯的,临死都不忘带上他爹一起,当胸一刀毫不犹豫就捅了进去。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筷子,先给楚棠夹了两筷子菜,然后开始埋头苦吃起来。
  楚棠何等敏锐,很快就从夏时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了关键:你这么清楚,是亲眼看见了?
  夏时塞了满嘴的饭菜,闻言一时也开不了口,只用力点了点头她当然看见了,她不仅看见了,甚至这一幕还有她的算计在,想想都有点得意。
  而夏时的这点小得意也没有被楚棠错过,她胆大又心细,很快猜到了什么:昨夜天色昏暗,你怎么这么巧看得清楚?莫不是你做的吧?
  夏时的眼睛唰一下就亮了,三两下咽下嘴里的饭菜,这才得意洋洋的比划起来:可不是。昨夜我本来是准备跟在长公主身边保护她安全的,结果到了皇帝寝宫跟前,她就给了我一把弓。你知道什么意思的吧?后来我正好看到三皇子挟持皇帝离开,就顺手给了他一箭。本来我打算射脖子的,后来想了想,还是射在了胸口。
  射胸口不会立刻就死。而夏时虽不是个精于算计的人,却听长公主和楚棠说过,三皇子是被皇帝逼迫至此的,甚至还连累了亲娘。他心中多半有怨,临死反扑找上老皇帝,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