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公主府的侍卫依然听话的跟随,一行人浩浩荡荡冲进了皇宫。
  这是夏时第一次踏进皇宫,高大的宫门内是一片广阔的空地,远远地只能瞧见重重宫阙在月色下轮廓深深。这实在是一片极大极广的地方,以至于遥远的喊杀声随着夜风传过来时,已经微弱得险些让人忽视,更难以分辨声音的来处究竟是哪个方向。
  好在听到这些声响,夏时心头最后的忧虑也被打消了。她摸了摸腰侧的刀柄,再看一眼走在前方的长公主,下定决心今晚再做一回合格的护卫。
  与夏时不同,长公主也听到了那些微弱的喊杀声,但她几乎立刻就分辨出了声音的来处不管今夜造反的人是谁,想要做成这件事,第一要务自然是抓住老皇帝。而皇帝寝宫的所在,身为长公主自然不会不清楚,她立刻便带着人马直奔而去。
  果不其然,随着长公主一行人的前进,夜色下的喊杀声也越发清晰起来。
  约莫跑了半刻钟之后,夏时等人便遇到了第一波正在厮杀的人群。她冷眼看去,颇是意外的发现双方的装扮都是羽林,只不过一方手臂帮着白布作为标识,另一方没有。
  长公主几乎立刻就做出了判断:来人,帮羽林拿下手绑白布的逆贼!
  女子声音清亮,即便是在一片喊杀声中,也清晰的传入到了所有人耳中。有羽林抽空抬头,一眼就看到了骑在马上的长公主,当即眼前一亮,喊道:长公主前来救驾了。
  公主府人马有限,羽林们也很清楚长公主不会带来太多人,可既然对方已经收到消息并赶来救驾,那其他人呢?皇城之外能调动的人马也不少,救驾的人能来一个就能来第二个,羽林们因此信心大增。再加上公主府的三百侍卫虽然不多,但多少是股助力,很快便帮羽林压下了叛逆。
  夏时没有上前帮忙,她只跟在长公主身侧,如以往一般护卫对方安危。不过她抽空偷偷瞧了长公主好几眼,心中总有股说不出的微妙说是救驾,就带了这么点人还耽搁在这里,总感觉不像长公主的作风。正常来说,她不该直接带着人绕过这处战场,直奔皇帝寝宫吗?
  心里泛着嘀咕,夏时面上还是一派严肃,时刻观察着周围,免得哪里射出支暗箭来。
  好在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这处交战也很快停歇,长公主直接下令击杀了逆贼,然后收拢人马带着自己的侍卫和那些羽林,一起想着皇帝寝宫赶去。
  这一路她们又遇见了好几次交锋,长公主每次都停下让人帮忙。虽然每次都顺利将逆贼解决,也渐渐收拢了更多人马,但等一行人赶到皇帝寝宫前时,也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之后了。
  夏时手里又被塞了一把弓,长公主难得叮嘱了她一句:待会儿见机行事。
  双方目光交接,夏时立刻意会到了长公主的言下之意。她点点头接过了弓箭,翻身下马藏在了暗处,一点点靠近着寝宫大门。
  而另一边,长公主既然带人感到了,双方自然免不了一场交锋。
  夏时也不清楚这场谋逆的动静究竟算不算大,但之前对方几次分兵拖住羽林,此刻聚拢在寝宫外的人马并不十分充足。而长公主沿途却收拢了不少人马,这时候双方冲击起来,反倒是一开始只带了三百人进宫救驾的长公主一方占了优势。
  双方激斗不过片刻,对方死伤惨重,终是有人扛不住,折身奔回了后方寝殿之中。
  而此刻的皇帝寝宫,早就被逆贼控制住了。而作为这一场叛乱的发起者,三皇子正以胜利者的姿态俯视着狼狈的君父:父皇,没想到吧,你最看不起的儿子,如今也能掌握你的生死了。
  老皇帝闻言抬头,愤恨的看向眼前的逆子,可哪怕怒火攻心也没敢贸然开口,他惜命得很。
  直到寝宫之外忽然传来了喊杀声和打斗声,老皇帝知道援兵来了,这才开口怒斥:混账,还不束手就擒。你若此刻悬崖勒马,朕念在父子之情,还可饶你一命。
  【作者有话说】
  长公主(递弓):待会儿见机行事
  夏时(点头):懂了,待会儿看情况是射死一个,还是直接送走俩
  111☆、第111章
  ◎冲冲冲!◎
  不好了,殿下,外面长公主带人过来救驾了!有侍从匆匆奔入殿中报信。
  正在对峙的父子俩闻言都是一怔,显然没料到第一个赶来救驾的人会是长公主,而且还来得这样快。不过无论来的人是谁,就眼前的局面而言,对老皇帝都是更加有利的。而且两人心知肚明,这人会匆匆跑来报信,就证明外面的情况已经于己方不利了。
  老皇帝又抖擞起来,收起了之前的狼狈:逆子,你最好
  然而根本不等他将话说完,脖子上就已经架上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寒凉的刀锋贴在他的颈侧,让他有种肌肤被割裂的轻微痛楚。
  老皇帝的话一下子就卡在了喉咙里,他稍稍抬眼看向三皇子,就见这个在他面前惯来唯唯诺诺的儿子,此刻的表情阴沉又狠戾。尤其是那双眼,里面仿佛写满了仇恨和孤注一掷,让人毫不怀疑他真有鱼死网破的决心!
  啪的一声,一卷空白的圣旨被摊开放在了老皇帝跟前,仔细一看上面还有一张写满字的纸。三皇子旋即将一支笔塞进了老皇帝手中,阴恻恻开口:要么写,要么死。
  老皇帝目光匆匆往那纸上一扫,毫不意外是一封传位诏书这逆子为了逼迫他,连传位诏书都提前准备好了,这哪儿是要他写啊,这分明是要他抄!再看那诏书上的内容,什么仁明孝友,天下归心,简直是胡说八道,这就是个犯上作乱的逆贼!
  心中咒骂不断,但颈侧的匕首却逼迫得老皇帝不得不冷静下来。他捏着笔没有第一时间动手,而是说道:安平不是傻子,满朝臣工也不是傻子,这样一份诏书就算朕写了,也不会有人信的。安平如今就在殿外,你以为这样一份假诏书,就能让她退兵吗?
  三皇子闻言目光越发阴鸷,也不答这话,只是将匕首又往老皇帝颈边压了压。
  这是他特地带来的匕首,吹毛断发,削铁如泥。此时不过轻轻用了点力,锋利的刀锋立刻割破了老皇帝颈边的皮肤,一丝殷红鲜血顺着刀锋滑落,分外刺目。
  老皇帝自然也感觉到了疼痛,垂眸一看就见鲜血滴滴落在寝衣上,刚生出来的几分底气立刻丧了个干净。他忙开口叫停:好好好,我写,我写。
  这次他倒是一点不敢耽搁了,当真提笔沾墨便在空白圣旨上书写起来。短短百余字的传位诏书在他手下一挥而就,只是写完之后,这封诏书也还差最后一步皇帝的玉玺并没有放在寝宫,原本派人去取也不过耽搁片刻的功夫而已,可现在这寝殿却是被人包围了。
  老皇帝既不提醒,也不辩解,写完之后只抬头看向三皇子。
  三皇子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意,他一手扯过未盖印的圣旨,另一只手直接将老皇帝扯了起来:好好好,这诏书就差最后一步了,便有劳父皇陪我去取吧。
  随后他一手挟持着老皇帝,在重重护卫的保护下,当真就这样走出了寝宫。
  殿前的交战还在继续,三皇子麾下的人马已是节节败退,但此刻他却是看也不看,径自带着老皇帝避开战场,匆匆往殿宇一侧走去。
  早就隐藏在周围的夏时看到了这一幕,虽然她既不认识三皇子也不认识老皇帝,但两人的衣着和所处的位置却轻易的暴露了这些。她眼看着老皇帝即将被挟持离开,一时间拿不准要不要动手,下意识便回头向着长公主所在的方向看去。
  长公主自然没有亲临战场,她正被几十个侍卫保护着待在安全的位置。许是夜色昏暗,她并没有看见三皇子一行,自然也没有给予夏时任何暗示。
  不过夏时回头这一眼,还是看到了她想要的答案就在这千钧一发的重要时刻,夏时又看到了那只有她能看到的字迹出现。
  长公主头顶分明悬着三个大字:冲冲冲!
  夏时自来以为这是天意的指示,因此她回过头,决定顺从天意,冲了。
  弯弓搭箭,弓如满月,锋利的箭簇对准了正迅速远离的背影。即将松手的刹那,夏时忽然灵光一闪,略略调整了方向,将箭簇所指下压了几分。
  下一面,手指一松,随着弓弦震动箭矢破空而去
  正挟持着老皇帝离开的三皇子身体忽的一颤,他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低头看去。就见一截箭矢从后心而来,射穿了他的胸膛,带出一片血色,迅速侵染了他的衣袍。
  明明只差一步,只差最后一步,拿到诏书的他就会成为名正言顺的新皇。就算安平此刻占据上风又怎样?成王败寇,天亮之后她才是今晚谋逆的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