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再加上王氏姐妹盛宠不衰,两个人加在一起生了三女五男,还有和王娡定了婚约的馆陶公主在说好话。
刘启真是越看刘彻越顺眼,将他当备份然后立为太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次别说中朝官,就是刘邦夫妻、刘启君臣还有刘彻都震惊了。
多少?子孙一百二十多个?!
就算他三代,一百二十多人也不少了,别说羊了,豕彘都没这么能生啊。
刘启心想:老六,看不出来,真是六啊。
【不过,馆陶虽然和王娡私下结盟,立了双重婚约没错,除了我们熟知的刘彻和馆陶女儿陈阿娇,其实还有馆陶的二儿子陈蟜和王娡的小女儿隆虑公主。
但金屋藏娇的故事并不是记载在正史里的,而是出自一本叫《汉武故事》的志怪小说。
《汉武故事》是一本奇书啊,虽然它的分类是志怪小说,但是后世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典故都出自这里,包括相如论赋、还有刘彻小名叫刘彘刘小猪,甚至陈阿娇这个名字都出自这里。】
什么?朕的小名?胡说八道!
刘彻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这汉武大帝是说的朕?
大司马,你听见了没?
没点名的卫青回道:陛下雄才伟略,天人之姿,被评价为大帝是应有之意。
刘彻这下高兴了,抖着袖子在台阶来回踱步,走了几下,才发现大家都低着头。于是他下令把大殿的桌案都搬到殿前空地上,他要好好听一听神仙怎么说的。
【好了,总之景帝在硬撑了十六年之后,撒手人寰,我们本期的主人公刘彻正式登场。
第一个要说的,自然是汉武帝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打击匈奴。】
【up曾经看过有人提出过疑问:战国时期的北方诸国一样要防备更北方的草原部落,但是不管是秦还是赵,大游牧都不费劲啊,为什么汉朝就那么费劲,还要送钱送女人,是不是汉朝太弱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都忽略了时代和环境的不同。
春秋战国时,中原汉地在吃鸡争霸,人家草原游牧也没闲着啊,也是各种大小部落互相攻伐吞并,所以战国北方的各个国家,面对的是分散的草原部落,相对来说好对付一点。
到了战国末期,中原争霸基本有了结果,草原那边的匈奴,也迎来了一位大汗头曼单于。头曼单于早年比较有能力,带着统合过的匈奴部落渐渐壮大。但是头曼单于并没有能够同意草原,当初除了匈奴,东边还有诸部杂居的东胡,和西边同样不弱的月氏。
更何况同时期的中原已经进入到秦始皇的时代,头曼单于自然是捞不到什么油水。
但是,马上天下形势风云突变,秦始皇暴毙在沙丘,中原再一次板荡,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而草原那边,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任主人,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最有名的典故,莫过于鸣镝弑父。
就是说冒顿啊,原来本来是他父亲头曼单于的太子。但是后来,头曼单于所爱的阏氏生了个小儿子,头曼单于就想杀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然后就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
但是的草原就是东胡、匈奴、月氏三国分立,这本是常事。
但是头曼单于有点过于阴鸷了。他儿子冒顿刚到月氏,他居然马上去攻打月氏。
那人家月氏能忍?管你是什么父子情仇,反正立马就要杀了冒顿。冒顿英武不凡,弓马娴熟,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它最后逃回匈奴。
头曼单于看自己这太子有点东西,很勇猛啊,就命令他统领一万骑兵。
咱也不知道头曼是什么脑回路,你之前攻打月氏,父子已然成仇了,现在你还放心他领兵?是嫌自己活的长了是吧?】
【冒顿就制造了一种响箭,训练他的部下骑马射箭的本领,并且下令说:凡是我的响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谁不跟着我全力去射击它,就斩首。
之后,冒顿对他这一万部下开始了绝对忠诚的服从性测试。
首先,冒顿射猎鸟兽,有人不射响箭所射的目标,冒顿就把他们杀了。
不久,冒顿以响箭射击自己的爱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击的,冒顿立即杀了他们。
过了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的心爱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惧的,不敢射击,冒顿又把他们杀了。
又过了些日子,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单于的马,左右之人都跟着射。
到了这里,冒顿的训练已经成功了,于是冒顿他跟随父亲头曼单于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头曼单于的头,他左右的人也都跟着把箭射向头曼单于,头曼当场身亡。
之后,冒顿又把他的后母及弟弟还有不服从他的大臣全部杀死。自立为单于。】
【冒顿的上位史虽然说是个更残酷版的玄武门,不过冒顿也和二凤一样,上位之后给本国带来了高分答卷。
匈奴部落在冒顿的带领下一飞冲天,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北屯丁零,基本统一了整个北方草原,疆域从北方的贝加尔湖到河套附近的贺兰山,从东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到西面的阿尔泰山。
新生的匈奴帝国像是乌云盖顶一样的压在中原的上方。
而这时候,刘邦还在跟项羽打楚汉争霸。】
刘邦:乃公若是生来就是王子,也必要和这冒顿好好较量一番,哼!
【所以,留大汉成立一开始,他们面对的情况就和战国时期不同,不是零散的部落,而是一个在雄主带领下的、统一而庞大的、能快速动员的、有三十万控弦战士的游牧帝国。
所以说句良心话,刘邦那时候发生了白登之围,也不算很耻辱哈哈哈。】
这是自然!
【但是!如果不是刘老三心态飘了非要冒进,白登之围根本不会发生。】
刘邦:
提这个还怎么做朋友啊。
【最后,还是因为双方一个攻不进、一个出不去在那里尬住了,靠着陈平给单于老婆送金银珠宝说好话才解围的。
回来之后刘邦就认清了显示差距,所以决定先和亲稳住匈奴,自己这边要安心苟发展。】
【但是选谁去和亲呢?
太中大夫刘敬就提议遣鲁元公主去和亲。理由是鲁元公主是陛下的嫡长女,身份尊贵,匈奴一定会心悦诚服奉为正妻,生了儿子必定是匈奴太子。到时候冒顿就是刘邦的女婿,等冒顿死了,新单于就是刘邦的外孙。
我大汉赢麻了。
up认为这番话咋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大家想象清朝中前期的公主们就知道了。
顺治、康熙时,蒙古对清廷还是有点影响力的,所以那时候的公主都是实打实要到蒙古草原去生活的。而蒙古那些王爷、台吉是怎么对待这些朝廷公主的?要么一辈子没儿子,要么年纪轻轻香消玉殒,能像海蚌公主那样超额完成和亲公主的任务称霸漠北的,简直凤毛麟角。
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帝女,最差也是亲王之女,可不是随便拉来的宗室。
所以,up认为即便真是鲁元公主嫁过去了,在冒顿这个狠人面前,刘敬畅想的那种情况也不可能出现。】
额虽然不知道蒙古在哪里,但是听着和草原差不多。
刘邦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道理。
吕后则在一旁幽幽的说道:我自然是不能让我的女儿去送死。
不像亲爹,居然还想把她往火坑里推。
她想起来了,刘邦居然还去睡了女婿的小妾,将来生了儿子还让她来抚养!
给他一锤子算了。
【这事儿指望刘盈这完蛋玩意儿肯定没用,所以还得是吕后出马,又哭又求,好赖话都说尽了,刘邦才退而求其次找了宗室女和亲。
额,就是说,总得有一个女子来背负。】
【在刘邦的时代,冒顿忙着消化那些吞并的领土,并没有怎么主动挑衅,大体来说还算相安无事。
当然,这种暂时的和平,是以汉廷低头送东西换来的。
等到了吕后执政,她就迎来了一波对面的侮辱】
吕后:什么还有我的事儿?!
第73章 汉武帝2
◎刘小猪:我忍不了这个!◎
【汉惠帝三年,匈奴的冒顿单于听说刘邦死了,现在大汉朝廷是个十几岁的小皇帝和他的寡妇娘当家,就存了试探的心思,看看换了当家人的汉廷是什么实力和风向。
一旦要是惹怒他们主动进攻,再来一次白登之围,那匈奴这边岂不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毕竟和亲公主的重点从来不是公主,而是陪嫁过来的大量财宝物资、形形色色的手工艺人和各种经济作物、生产技术,使得匈奴能够从中学习先进技术与文化,改善自身的经济与科技,比生啃汉廷这个硬骨头划算的多。】
刘启真是越看刘彻越顺眼,将他当备份然后立为太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次别说中朝官,就是刘邦夫妻、刘启君臣还有刘彻都震惊了。
多少?子孙一百二十多个?!
就算他三代,一百二十多人也不少了,别说羊了,豕彘都没这么能生啊。
刘启心想:老六,看不出来,真是六啊。
【不过,馆陶虽然和王娡私下结盟,立了双重婚约没错,除了我们熟知的刘彻和馆陶女儿陈阿娇,其实还有馆陶的二儿子陈蟜和王娡的小女儿隆虑公主。
但金屋藏娇的故事并不是记载在正史里的,而是出自一本叫《汉武故事》的志怪小说。
《汉武故事》是一本奇书啊,虽然它的分类是志怪小说,但是后世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典故都出自这里,包括相如论赋、还有刘彻小名叫刘彘刘小猪,甚至陈阿娇这个名字都出自这里。】
什么?朕的小名?胡说八道!
刘彻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这汉武大帝是说的朕?
大司马,你听见了没?
没点名的卫青回道:陛下雄才伟略,天人之姿,被评价为大帝是应有之意。
刘彻这下高兴了,抖着袖子在台阶来回踱步,走了几下,才发现大家都低着头。于是他下令把大殿的桌案都搬到殿前空地上,他要好好听一听神仙怎么说的。
【好了,总之景帝在硬撑了十六年之后,撒手人寰,我们本期的主人公刘彻正式登场。
第一个要说的,自然是汉武帝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打击匈奴。】
【up曾经看过有人提出过疑问:战国时期的北方诸国一样要防备更北方的草原部落,但是不管是秦还是赵,大游牧都不费劲啊,为什么汉朝就那么费劲,还要送钱送女人,是不是汉朝太弱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都忽略了时代和环境的不同。
春秋战国时,中原汉地在吃鸡争霸,人家草原游牧也没闲着啊,也是各种大小部落互相攻伐吞并,所以战国北方的各个国家,面对的是分散的草原部落,相对来说好对付一点。
到了战国末期,中原争霸基本有了结果,草原那边的匈奴,也迎来了一位大汗头曼单于。头曼单于早年比较有能力,带着统合过的匈奴部落渐渐壮大。但是头曼单于并没有能够同意草原,当初除了匈奴,东边还有诸部杂居的东胡,和西边同样不弱的月氏。
更何况同时期的中原已经进入到秦始皇的时代,头曼单于自然是捞不到什么油水。
但是,马上天下形势风云突变,秦始皇暴毙在沙丘,中原再一次板荡,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而草原那边,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任主人,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最有名的典故,莫过于鸣镝弑父。
就是说冒顿啊,原来本来是他父亲头曼单于的太子。但是后来,头曼单于所爱的阏氏生了个小儿子,头曼单于就想杀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然后就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
但是的草原就是东胡、匈奴、月氏三国分立,这本是常事。
但是头曼单于有点过于阴鸷了。他儿子冒顿刚到月氏,他居然马上去攻打月氏。
那人家月氏能忍?管你是什么父子情仇,反正立马就要杀了冒顿。冒顿英武不凡,弓马娴熟,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它最后逃回匈奴。
头曼单于看自己这太子有点东西,很勇猛啊,就命令他统领一万骑兵。
咱也不知道头曼是什么脑回路,你之前攻打月氏,父子已然成仇了,现在你还放心他领兵?是嫌自己活的长了是吧?】
【冒顿就制造了一种响箭,训练他的部下骑马射箭的本领,并且下令说:凡是我的响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谁不跟着我全力去射击它,就斩首。
之后,冒顿对他这一万部下开始了绝对忠诚的服从性测试。
首先,冒顿射猎鸟兽,有人不射响箭所射的目标,冒顿就把他们杀了。
不久,冒顿以响箭射击自己的爱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击的,冒顿立即杀了他们。
过了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的心爱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惧的,不敢射击,冒顿又把他们杀了。
又过了些日子,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单于的马,左右之人都跟着射。
到了这里,冒顿的训练已经成功了,于是冒顿他跟随父亲头曼单于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头曼单于的头,他左右的人也都跟着把箭射向头曼单于,头曼当场身亡。
之后,冒顿又把他的后母及弟弟还有不服从他的大臣全部杀死。自立为单于。】
【冒顿的上位史虽然说是个更残酷版的玄武门,不过冒顿也和二凤一样,上位之后给本国带来了高分答卷。
匈奴部落在冒顿的带领下一飞冲天,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北屯丁零,基本统一了整个北方草原,疆域从北方的贝加尔湖到河套附近的贺兰山,从东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到西面的阿尔泰山。
新生的匈奴帝国像是乌云盖顶一样的压在中原的上方。
而这时候,刘邦还在跟项羽打楚汉争霸。】
刘邦:乃公若是生来就是王子,也必要和这冒顿好好较量一番,哼!
【所以,留大汉成立一开始,他们面对的情况就和战国时期不同,不是零散的部落,而是一个在雄主带领下的、统一而庞大的、能快速动员的、有三十万控弦战士的游牧帝国。
所以说句良心话,刘邦那时候发生了白登之围,也不算很耻辱哈哈哈。】
这是自然!
【但是!如果不是刘老三心态飘了非要冒进,白登之围根本不会发生。】
刘邦:
提这个还怎么做朋友啊。
【最后,还是因为双方一个攻不进、一个出不去在那里尬住了,靠着陈平给单于老婆送金银珠宝说好话才解围的。
回来之后刘邦就认清了显示差距,所以决定先和亲稳住匈奴,自己这边要安心苟发展。】
【但是选谁去和亲呢?
太中大夫刘敬就提议遣鲁元公主去和亲。理由是鲁元公主是陛下的嫡长女,身份尊贵,匈奴一定会心悦诚服奉为正妻,生了儿子必定是匈奴太子。到时候冒顿就是刘邦的女婿,等冒顿死了,新单于就是刘邦的外孙。
我大汉赢麻了。
up认为这番话咋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大家想象清朝中前期的公主们就知道了。
顺治、康熙时,蒙古对清廷还是有点影响力的,所以那时候的公主都是实打实要到蒙古草原去生活的。而蒙古那些王爷、台吉是怎么对待这些朝廷公主的?要么一辈子没儿子,要么年纪轻轻香消玉殒,能像海蚌公主那样超额完成和亲公主的任务称霸漠北的,简直凤毛麟角。
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帝女,最差也是亲王之女,可不是随便拉来的宗室。
所以,up认为即便真是鲁元公主嫁过去了,在冒顿这个狠人面前,刘敬畅想的那种情况也不可能出现。】
额虽然不知道蒙古在哪里,但是听着和草原差不多。
刘邦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道理。
吕后则在一旁幽幽的说道:我自然是不能让我的女儿去送死。
不像亲爹,居然还想把她往火坑里推。
她想起来了,刘邦居然还去睡了女婿的小妾,将来生了儿子还让她来抚养!
给他一锤子算了。
【这事儿指望刘盈这完蛋玩意儿肯定没用,所以还得是吕后出马,又哭又求,好赖话都说尽了,刘邦才退而求其次找了宗室女和亲。
额,就是说,总得有一个女子来背负。】
【在刘邦的时代,冒顿忙着消化那些吞并的领土,并没有怎么主动挑衅,大体来说还算相安无事。
当然,这种暂时的和平,是以汉廷低头送东西换来的。
等到了吕后执政,她就迎来了一波对面的侮辱】
吕后:什么还有我的事儿?!
第73章 汉武帝2
◎刘小猪:我忍不了这个!◎
【汉惠帝三年,匈奴的冒顿单于听说刘邦死了,现在大汉朝廷是个十几岁的小皇帝和他的寡妇娘当家,就存了试探的心思,看看换了当家人的汉廷是什么实力和风向。
一旦要是惹怒他们主动进攻,再来一次白登之围,那匈奴这边岂不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毕竟和亲公主的重点从来不是公主,而是陪嫁过来的大量财宝物资、形形色色的手工艺人和各种经济作物、生产技术,使得匈奴能够从中学习先进技术与文化,改善自身的经济与科技,比生啃汉廷这个硬骨头划算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