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所以他们立刻密谋,决定先发动起来,看看有谁对他们不满,就斩草除根。】
吕台怪异的看了两个弟弟一眼,很想问问他们是耳朵有毛病还是脑子有毛病。
这是怎么能理解的,差这么多的。那种危机时刻,一步行差踏错就完了!
【这时候有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就是之前说过的朱虚侯刘章。他娶得妻子,正是吕禄的女儿,本人也在宫中担任侍卫,随侍在吕后身边。
刘章这些年来一直身在吕营心在汉,见到这种情况,他立马派人给在齐国的大哥刘襄送了一封密信。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描述了一下现下长安城紧绷的局势,表明现在可是乱中取胜的好时机!他建议大哥刘襄现在立刻起兵清君侧,以齐王的名义攻入长安,诛灭吕氏,但时候他刘章会和三弟刘兴居一起在朝中接应。
如果顺利的话,皇位说不定就要落到他们齐王一系,那岂不是美滋滋?
于是刘襄欣然答应,点起兵马就杀向了关中。】
吕禄暗暗记在心里,以后绝对不把女儿嫁给这个刘章!
不过他摸了摸下巴,他家女孩子的婚姻好像也不是他能说的算的
【当然啦,以上这个说法都是史料中记载的。我前面说过,诸吕之乱这一段,肯定是用了春秋笔法进行掩饰过得,毕竟要保证文帝一系继位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因此只能把吕家人写的傻一点,坏一点,才能凸显他们起兵是为了正义,是为了匡扶汉室江山,而不是搞什么反攻倒算。
至于真实的历史里,吕家人到底有没有率先发动政变的心思,只有天知道了,但up仍旧认为可能性不大。
毕竟吕后的安排是阳谋。皇帝在他们手里,正统大义在他们手里,南北禁军在他们手里,连外地的藩王都被控制了一半。只要权力能够平稳过渡,只要时间安然向前,吕后的安排就能愈发稳妥,最后真的走向她安排的那样:保住刘盈一脉,让吕家与刘家共享世代富贵。
这才是吕家人心思才对。】
对对对,就是这样!吕产赶紧附和天幕之言。
他和吕禄虽然资质可能平庸,但是绝对听话,不会搞什么幺蛾子的!
【不管怎么说,刘襄还是正式起兵了。
他起兵后,把自己的舅舅驷均、手下郎中令祝午等人喊到了一起,几个人暗中谋划,商量接下来应该怎么进宫。结果他们刚进屋还没说几句话,就被人带兵堵在门口。
带兵的人是齐国的相国召平。
朝廷对于各地藩王都是有一定控制的,最起码藩国里最大的官相国,一定是中央朝廷派出去的,相当于派过来监视的眼睛和关键时刻的情报通传,不可能真的任由诸侯王在藩地里瞎胡闹。比如曹参,就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齐国相国。
召平也是中央朝廷的人,所以他一得知齐国要起兵,就立马带着手下的士兵给刘襄围起来了,打算来个先下手为强。】
曹参现在还是在担任齐国的相国,因此有关齐国的事情听得格外认真。
虽然这是二十年后的事情,跟他关系不大。
但有些事情,能早做预防也是好的。
【但是搞笑的是,这两边都不太聪明,就这么尬住了。
对于屋外的召平而言,你说人家齐王要谋反,可人齐王还没起兵呐,你没证据你理亏啊,刘襄完全可以反驳自己就是拉着舅舅和手下一起喝酒宴会,这总不犯法吧?
反而是你这个相国,无缘无故带兵围困诸侯王,你才是要造反呐!】
刘邦无语,这个召平嗯还是挺忠心的。
【这时候来了一个武官,是负责执掌禁卫军的一个中尉,名字叫魏勃,也就是召平带领的这些士兵的直属小领导。
魏勃见双方都尬住了,就悄悄跟召平说:不如我在这里带领士兵,帮助相国看守齐王,相国自去召集其他人手,坐实齐王谋反之事。
其实召平心里显然是不放心这个魏勃的,因为他们毕竟是齐国的兵,没有自己压在这里,很难说他会站在哪一边。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召平眼一闭心一横,打算赌一把。】
吕后拍了下面前的桌案,心想:完蛋!
【我只能说,赌狗没有好下场的。
召平一走,魏勃果然跳反。他不仅没有围困齐王,还反手领人去把回家了召平,堵在了相国府。
攻守易型了属于是。
召平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然后自杀了。】
这个召平,真是个蠢货。那魏勃是齐国的将领,怎么可能跟着你一个相国建功立业呢,真是愚不可及。吕嬃气鼓鼓说道。
吕台宽慰道:至少这个召平还是忠于皇室的。
这个皇室,自然指的是他兄弟刘盈的血脉,四舍五入也就是忠于他们吕家了。
【刘襄的危机解除了。但是他还是不能立马攻打关中。
因为齐国本为天下第一藩,下辖七郡七十三县,但是经过吕后这十几年来的复杂操作。整个齐国被一分为四,割去了至少三个郡,所以刘襄这个齐王实力大减,手中的钱粮兵马并不足以支撑他闯入关中。更何况齐国周围的藩国,要么是刘泽、刘太这种割出去的新藩,要么就是吕禄吕产这种纯吕家人,简直就是四面楚歌。
刘襄怕他前脚起兵冲关中,后脚就得被四周的邻居把家给偷了。
所以他想了一个注意,把目光看向了隔壁的琅琊王刘泽。】
刘泽这两天过的也太刺激了,真的。
他已经后悔来到长安谋一条出路了。
如果他真是天选之子,能有一路诸侯王这个福分,那老天就偷偷告诉他呀,哪怕托梦也行!
非要搞得这么大张旗鼓,让宫里和大臣都知道他下半辈子的事迹么?
可怜他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郎中,在这长安城里像个小蚂蚁一般诶!
【刘泽这个琅琊王,虽然基本是靠田生给忽悠出来的,但是封他当王是一步好棋,刘泽心里是向着吕家人的。而对于齐国三兄弟来说,这个琅琊国就是从他们齐国身上割出来的肉!是吕家对齐国一脉的侮辱。
刘襄当即派使者,给刘泽送出去一封信。这封信里,刘襄大肆夸赞刘泽,给他一顿吹捧。说您是高皇帝的兄弟,那就是我们爷爷辈的人呐,是宗室里德高望重的存在!
现在吕氏兄弟马上就要作乱,我们这些小辈为了自保,打算出兵去拨乱反正。可我们几个都是齐二代,领兵打仗的本事没有多少,现在就是有些慌乱的不知所措捏。所以说还是的靠您老人家,领过兵,平过叛,当过大将军,所向披靡,戎马半生,我们都愿意听您的指挥,只有您老人家才有资格当咱们联军的首领呐!】
刘泽:在自闭,勿扰。
【刘泽呢,不知道是打算去探听一下情况,然后再汇报给吕家兄弟,还是真的上了年纪,被吹捧的忘乎所以,信了刘襄他们的鬼话。总之刘泽就直接去了,都没多带几个人。
结果就被当场扣押。】
好家伙,这么玩是吧。
曹参差点憋不住笑出声,没想到刘肥的后代还会耍这种招数。
倒是刘邦听了哈哈大笑,直夸赞道:这个孙子有他爷爷我的风范!
【刘襄他们这些齐二代啊,不讲武德,偷袭刘泽这个爷爷辈的老同志。平日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但是绝口不提什么领导联军,什么发兵关中。刘泽待了几天,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就试探性的提出说想回家。刘襄他们极力挽留,坚决不放他走。
刘泽这个时候才确认自己确实是上当了。
不过他也很快转变了心态,他心知肚明刘襄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其实就是想要他的兵马呗。于是他开始跟刘襄谈判。
他言辞恳切的对刘襄说:咱都是实在亲戚,还是邻居,实在用不着这样。你们想要我琅琊国的兵马,直说就是,那我还能不给么?你看你这么一搞,显得我这个老同志多小心眼,多不顾大局一样。这样,我马上修书一封送回国内,让他们把军队都召集过来,就让你们来指挥,我只在旁边当一个军师就足够了,你看行不行?
刘襄一听,自然觉得这样最好呗,于是带着琅琊王刘泽和他的兵马,以及他们齐国本来的军队一起,出发去关中。】
吕嬃愤愤不平:这刘泽好不知趣,他这个身份能当一路诸侯王,该对我们吕家感恩戴德才对,现在助纣为虐不说,连消息也不通报一声。
吕后思索了一下局势,断言道:刘襄不会成功的。
现下刚刚平定了卢绾的叛乱,朝廷在代国、燕国一代屯驻了二十万兵马。若有事,可轻而易举的南下,足够保关中无虞。
这支兵马的地位举足轻重,她相信就算是二十年后也不会裁撤。
吕台怪异的看了两个弟弟一眼,很想问问他们是耳朵有毛病还是脑子有毛病。
这是怎么能理解的,差这么多的。那种危机时刻,一步行差踏错就完了!
【这时候有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就是之前说过的朱虚侯刘章。他娶得妻子,正是吕禄的女儿,本人也在宫中担任侍卫,随侍在吕后身边。
刘章这些年来一直身在吕营心在汉,见到这种情况,他立马派人给在齐国的大哥刘襄送了一封密信。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描述了一下现下长安城紧绷的局势,表明现在可是乱中取胜的好时机!他建议大哥刘襄现在立刻起兵清君侧,以齐王的名义攻入长安,诛灭吕氏,但时候他刘章会和三弟刘兴居一起在朝中接应。
如果顺利的话,皇位说不定就要落到他们齐王一系,那岂不是美滋滋?
于是刘襄欣然答应,点起兵马就杀向了关中。】
吕禄暗暗记在心里,以后绝对不把女儿嫁给这个刘章!
不过他摸了摸下巴,他家女孩子的婚姻好像也不是他能说的算的
【当然啦,以上这个说法都是史料中记载的。我前面说过,诸吕之乱这一段,肯定是用了春秋笔法进行掩饰过得,毕竟要保证文帝一系继位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因此只能把吕家人写的傻一点,坏一点,才能凸显他们起兵是为了正义,是为了匡扶汉室江山,而不是搞什么反攻倒算。
至于真实的历史里,吕家人到底有没有率先发动政变的心思,只有天知道了,但up仍旧认为可能性不大。
毕竟吕后的安排是阳谋。皇帝在他们手里,正统大义在他们手里,南北禁军在他们手里,连外地的藩王都被控制了一半。只要权力能够平稳过渡,只要时间安然向前,吕后的安排就能愈发稳妥,最后真的走向她安排的那样:保住刘盈一脉,让吕家与刘家共享世代富贵。
这才是吕家人心思才对。】
对对对,就是这样!吕产赶紧附和天幕之言。
他和吕禄虽然资质可能平庸,但是绝对听话,不会搞什么幺蛾子的!
【不管怎么说,刘襄还是正式起兵了。
他起兵后,把自己的舅舅驷均、手下郎中令祝午等人喊到了一起,几个人暗中谋划,商量接下来应该怎么进宫。结果他们刚进屋还没说几句话,就被人带兵堵在门口。
带兵的人是齐国的相国召平。
朝廷对于各地藩王都是有一定控制的,最起码藩国里最大的官相国,一定是中央朝廷派出去的,相当于派过来监视的眼睛和关键时刻的情报通传,不可能真的任由诸侯王在藩地里瞎胡闹。比如曹参,就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齐国相国。
召平也是中央朝廷的人,所以他一得知齐国要起兵,就立马带着手下的士兵给刘襄围起来了,打算来个先下手为强。】
曹参现在还是在担任齐国的相国,因此有关齐国的事情听得格外认真。
虽然这是二十年后的事情,跟他关系不大。
但有些事情,能早做预防也是好的。
【但是搞笑的是,这两边都不太聪明,就这么尬住了。
对于屋外的召平而言,你说人家齐王要谋反,可人齐王还没起兵呐,你没证据你理亏啊,刘襄完全可以反驳自己就是拉着舅舅和手下一起喝酒宴会,这总不犯法吧?
反而是你这个相国,无缘无故带兵围困诸侯王,你才是要造反呐!】
刘邦无语,这个召平嗯还是挺忠心的。
【这时候来了一个武官,是负责执掌禁卫军的一个中尉,名字叫魏勃,也就是召平带领的这些士兵的直属小领导。
魏勃见双方都尬住了,就悄悄跟召平说:不如我在这里带领士兵,帮助相国看守齐王,相国自去召集其他人手,坐实齐王谋反之事。
其实召平心里显然是不放心这个魏勃的,因为他们毕竟是齐国的兵,没有自己压在这里,很难说他会站在哪一边。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召平眼一闭心一横,打算赌一把。】
吕后拍了下面前的桌案,心想:完蛋!
【我只能说,赌狗没有好下场的。
召平一走,魏勃果然跳反。他不仅没有围困齐王,还反手领人去把回家了召平,堵在了相国府。
攻守易型了属于是。
召平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然后自杀了。】
这个召平,真是个蠢货。那魏勃是齐国的将领,怎么可能跟着你一个相国建功立业呢,真是愚不可及。吕嬃气鼓鼓说道。
吕台宽慰道:至少这个召平还是忠于皇室的。
这个皇室,自然指的是他兄弟刘盈的血脉,四舍五入也就是忠于他们吕家了。
【刘襄的危机解除了。但是他还是不能立马攻打关中。
因为齐国本为天下第一藩,下辖七郡七十三县,但是经过吕后这十几年来的复杂操作。整个齐国被一分为四,割去了至少三个郡,所以刘襄这个齐王实力大减,手中的钱粮兵马并不足以支撑他闯入关中。更何况齐国周围的藩国,要么是刘泽、刘太这种割出去的新藩,要么就是吕禄吕产这种纯吕家人,简直就是四面楚歌。
刘襄怕他前脚起兵冲关中,后脚就得被四周的邻居把家给偷了。
所以他想了一个注意,把目光看向了隔壁的琅琊王刘泽。】
刘泽这两天过的也太刺激了,真的。
他已经后悔来到长安谋一条出路了。
如果他真是天选之子,能有一路诸侯王这个福分,那老天就偷偷告诉他呀,哪怕托梦也行!
非要搞得这么大张旗鼓,让宫里和大臣都知道他下半辈子的事迹么?
可怜他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郎中,在这长安城里像个小蚂蚁一般诶!
【刘泽这个琅琊王,虽然基本是靠田生给忽悠出来的,但是封他当王是一步好棋,刘泽心里是向着吕家人的。而对于齐国三兄弟来说,这个琅琊国就是从他们齐国身上割出来的肉!是吕家对齐国一脉的侮辱。
刘襄当即派使者,给刘泽送出去一封信。这封信里,刘襄大肆夸赞刘泽,给他一顿吹捧。说您是高皇帝的兄弟,那就是我们爷爷辈的人呐,是宗室里德高望重的存在!
现在吕氏兄弟马上就要作乱,我们这些小辈为了自保,打算出兵去拨乱反正。可我们几个都是齐二代,领兵打仗的本事没有多少,现在就是有些慌乱的不知所措捏。所以说还是的靠您老人家,领过兵,平过叛,当过大将军,所向披靡,戎马半生,我们都愿意听您的指挥,只有您老人家才有资格当咱们联军的首领呐!】
刘泽:在自闭,勿扰。
【刘泽呢,不知道是打算去探听一下情况,然后再汇报给吕家兄弟,还是真的上了年纪,被吹捧的忘乎所以,信了刘襄他们的鬼话。总之刘泽就直接去了,都没多带几个人。
结果就被当场扣押。】
好家伙,这么玩是吧。
曹参差点憋不住笑出声,没想到刘肥的后代还会耍这种招数。
倒是刘邦听了哈哈大笑,直夸赞道:这个孙子有他爷爷我的风范!
【刘襄他们这些齐二代啊,不讲武德,偷袭刘泽这个爷爷辈的老同志。平日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但是绝口不提什么领导联军,什么发兵关中。刘泽待了几天,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就试探性的提出说想回家。刘襄他们极力挽留,坚决不放他走。
刘泽这个时候才确认自己确实是上当了。
不过他也很快转变了心态,他心知肚明刘襄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其实就是想要他的兵马呗。于是他开始跟刘襄谈判。
他言辞恳切的对刘襄说:咱都是实在亲戚,还是邻居,实在用不着这样。你们想要我琅琊国的兵马,直说就是,那我还能不给么?你看你这么一搞,显得我这个老同志多小心眼,多不顾大局一样。这样,我马上修书一封送回国内,让他们把军队都召集过来,就让你们来指挥,我只在旁边当一个军师就足够了,你看行不行?
刘襄一听,自然觉得这样最好呗,于是带着琅琊王刘泽和他的兵马,以及他们齐国本来的军队一起,出发去关中。】
吕嬃愤愤不平:这刘泽好不知趣,他这个身份能当一路诸侯王,该对我们吕家感恩戴德才对,现在助纣为虐不说,连消息也不通报一声。
吕后思索了一下局势,断言道:刘襄不会成功的。
现下刚刚平定了卢绾的叛乱,朝廷在代国、燕国一代屯驻了二十万兵马。若有事,可轻而易举的南下,足够保关中无虞。
这支兵马的地位举足轻重,她相信就算是二十年后也不会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