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世子千里迢迢从渭州过来,得知娘子不在府中,又马不停蹄地上山来接您,这可不是天大的情分吗,要傅家那些人看看,我们家娘子可不是没人撑腰的。”
相比胭脂的兴奋,傅棠梨却显得过分冷静,她只是挑了挑眉毛,表示知道了,工工整整地将那一页经文抄写完毕,阖上经书,又净了手,才慢慢地走了出去。
奴仆们早已经将韩子琛迎了进来,端茶看座,十分殷勤。
韩子琛年纪虽轻,却有十分威仪,他端坐正堂,身后带着一干西宁伯府的护卫,气度高贵逼人。
傅方绪身边的老管事傅全也跟了过来,在一旁陪着笑脸:“二娘子在山上小住,下头伺候的人和家里一样,一应吃穿用度也都是最好的,老太爷前两天还念叨着,眼看着天气越发冷了,要叫三老爷接二娘子回家去,可不是表公子正好就来了。”
韩子琛脸色淡淡的,只对严五叔说话:“你们怎么做事的,这个院子当初是给姑母夏日消暑用的,冬天怎么住人?况且又是十几年的老宅子,破落不成样,纵是表妹不计较,你们也该和我说,叫人重新来修建一番,怎么敢叫表妹住在这里,莫不是欺负她性子软?”
严五叔无从分辨,赶紧跪下了。
傅全听得十分尴尬:“世子误会了,二娘子将来可是太子妃娘娘,我们家顶顶金贵的人,谁敢怠慢她,没有的事。”
“大表兄稍安勿躁。”婢女挑开帘子,傅棠梨走了进来,微微地笑了一下,“山中景致自然宜人,我自己愿意过来住些日子,偷得清闲,不算什么。”
韩子琛起身,望着傅棠梨,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话虽如此,到底是下人伺候不周到。”他的语气亲近而熟稔,叹了一口气,“两年不见,你好像瘦了些,可见长安水土不养人,苦了你。”
面对韩子琛的关切,傅棠梨未予置喙,她施施然坐下,做了个手势,命下人重新端了热茶上来,客气地道:“府里事情多,处处都离不开大表兄,你这么大老远的到长安来,可是有什么要务?”
韩子琛神态自若:“依着祖母的遗命,渭州那座银矿每年的收益,有一半是你的嫁妆,我想着明年你就要出嫁了,赶紧把这笔银子先给你送过来。”
他看了傅棠梨一眼,目中别又深意,“况且,你的生辰快到了,明年你嫁入东宫,或许再见一面也难了,大表兄今年特意过来,为你庆生,希望你不要怪我唐突。”
明日十二月十三,就是傅棠梨的生辰之日。
傅棠梨站了起来,对着韩子琛叉手为礼:“让大表兄费心了,实在叫我感激不尽。”
她神情娴雅,姿态端庄,一言一行无可挑剔。
韩子琛的笑容却淡了下来:“梨花,你变了许多,原先不是这般拘谨的。”
他唤她旧日的乳名,梨花,自从外祖母故去后,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唤过她了。
傅棠梨面上波澜不动,慢慢地道:“傅氏世代诗书传家,最重礼仪规矩,比不得北地民风豪放,祖父和父亲不喜我过分跳脱,我为人子女,岂能令长者不悦,自然要谨言慎行,过去种种,都是年幼不更事,如今,使不得了。”
韩子琛欲言又止,半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什么话也不说了。
——————————
因为西宁伯府来了人,傅方绪格外嘱咐,务必要把二娘子接回家去,傅家奴仆不敢有违,匆匆收拾了一番,拥着傅棠梨下山去了。
山路难行,待得回到傅府,已经近了黄昏。
傅方绪从官署回来,特意为韩子琛办了一场洗尘宴。
华庭盛宴,烛火通明,仆从如云,真真是珍肴溢玉俎,郁金盈酒觞。
傅方旭和三个儿子并四个孙子皆在座,给足了韩子琛脸面。
席间,韩子琛温谦恭和,笑语晏晏,对傅家上下执晚辈礼,又叫人呈上了从渭州带来的礼仪,言行恭敬。
傅方旭却佯做不悦:“子琛如此生疏,以傅相呼老夫,老夫岂敢收此厚礼?”
韩子琛赶紧端起酒杯,躬身道:“老太爷说得是,是子琛不对,自罚三杯。”
傅方旭捋须而笑。
两年前,傅棠梨刚刚从渭州回来的时候,西宁伯府曾遣人问候傅家,言语不过客套而已,及至如今,傅棠梨被钦定为太子妃,韩子琛骤然热络起来,个中意味,傅方绪自然心领神会。
西宁伯府来日需要借助太子妃的势头,傅家需要这门有力的姻亲,各取所需。
一时宾主尽欢。
因有外人在,男女不同席,家中女眷在隔间花厅另开了一席。
管事嬷嬷带着人过去,把前厅的情形说了一遍,末了笑道:“表公子和老太爷相谈甚欢,稍后再过来给各位婶婶请安,这边有表公子给二娘子带来的礼物,先拿过来给二娘子过目。”
这时候差不多用膳完毕,傅家的夫人和娘子们正在喝茶,仆妇便将几口箱子抬了上来。
第13章 祖坟的青烟全冒在太子妃……
一一打开来看,是些香料和皮草,珍稀的龙涎、笃耨、金颜、沉水蜜等,难得的紫貂、玄狐、海龙、乌云豹等,都是上等的珍品。
傅家大房的夫人严氏是个八面玲珑的人,惯会见风使舵,马上夸道:“不愧是西宁伯府,当年三弟妹在日,也是这般大方,送出手的礼仪啊,既体面又贵气,如今韩家的侄儿一脉相承,是个有心的,雀娘,你这个表兄极好。”
傅棠梨轻轻地抿了一口茶,微笑而已。
管事妈妈的笑容愈发殷勤:“除了这些礼物,还有一千三百五十两黄金,直接叫人抬到二娘子的房里去了,表公子说,那是渭州银矿今年收益的一半,按着亲家老夫人留下的嘱咐,是二娘子的嫁妆,往后渭州年年都会遣人给送过来。”
这是韩子琛刻意在傅家众人面前的张扬了。
众人又应景地恭维起来。
杨氏听得眼睛都红了。
眼见得傅棠梨风头无二,而她的女儿傅芍药却被老太爷关到祠堂中,迄今还没放出来,傅之贺去求了几次,差点被老太爷连着一起打了,可恨傅棠梨却躲在外头逍遥快活,也不管妹妹的死活,实在是个没心没肺的东西。
杨氏一念及此,面上堆起笑,拿捏着强调,道:“西宁伯府是好的,韩家的侄儿也是好的,当初啊,韩家老夫人还写信来,说有意把雀娘许配给韩家的侄儿。”
她说到这里,故意停了一下,看了看众人的脸色,一拍手,惋惜地道:“谁知道呢,舅老爷偏偏相中了陇西李家的娘子,你们说,这不是可惜了吗?”
旁人的脸色有些尴尬了起来。
傅棠梨慢慢地放下了茶盏,面上似笑非笑的。
大夫人严氏笑了起来:“那可不是,雀娘命格贵重,转眼就要做太子妃了,这份尊荣谁及得上?别嫌我说得不中听,韩家的侄儿,那终究还是差一点的,也无怪乎西宁伯爷不敢应承。”
三夫人杨氏仗着夫婿的官职高,不太把兄嫂放在眼里,日常各种不恭,严氏对杨氏不满由来已久,习惯要和杨氏唱对台戏。
傅棠梨顺着严氏的话头,神态自若地开口:“这无非是傅家历代先祖的功德深厚,若说和长安城中其他的小娘子比起来,我呢,其实容貌也一般、家世也一般,谁知竟得圣上看重。”
她叹了一口气,用谦逊的语气道:“我自己心里也不安,功德这东西是有定数,我若是用得太狠了,岂不是误了后头的燕娘?但转念又想,我们是嫡亲姐妹,不分彼此,我好就是她好,她必然是不介意的,母亲,您说是不是?”
杨氏脸色发青,却说不出一个“不”字。
严氏也是个妙人,马上接口道:“这天底下,可再没
有比太子殿下更尊贵的郎君了,不管傅家祖先的功德还剩下多少,燕娘的姻缘必然是比不上雀娘。”她故意学着杨氏方才的语气,“你们说,这不是可惜了吗?”
杨氏差点拍案而起,旁边的二夫人张氏赶紧把她拉住了。
“大伯母老提这个作甚,没意思。”傅棠梨见好就收,打住了严氏的话,轻轻松松地换了个语调,“对了,大伯母方才说夜间眠浅,这一盒笃耨香您拿去,晚上点着看看,或许闻着味道好,能睡得踏实些,哦,还有这件乌云豹,瞧着花里胡哨的,我不太爱,不若您顺道一并带走算了。”
这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了。严氏笑眯眯地道:“以雀娘的身家,这些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伯母不和你客气,就收下了。”
杨氏冷笑着插了一句:“那可不是,我从来就没见大嫂客气过。”
傅棠梨十分体贴,转过头,又对杨氏道:“可怜见的,燕娘还在祠堂里出不来,过会儿我带着这些东西去探望她,她若爱什么,尽管拿去,要知道,大表兄送的东西大多是来自域外的珍品,就算有钱也买不着,舅舅疼我,千里迢迢地送过来,让燕娘一道看看,替我欢喜。”
相比胭脂的兴奋,傅棠梨却显得过分冷静,她只是挑了挑眉毛,表示知道了,工工整整地将那一页经文抄写完毕,阖上经书,又净了手,才慢慢地走了出去。
奴仆们早已经将韩子琛迎了进来,端茶看座,十分殷勤。
韩子琛年纪虽轻,却有十分威仪,他端坐正堂,身后带着一干西宁伯府的护卫,气度高贵逼人。
傅方绪身边的老管事傅全也跟了过来,在一旁陪着笑脸:“二娘子在山上小住,下头伺候的人和家里一样,一应吃穿用度也都是最好的,老太爷前两天还念叨着,眼看着天气越发冷了,要叫三老爷接二娘子回家去,可不是表公子正好就来了。”
韩子琛脸色淡淡的,只对严五叔说话:“你们怎么做事的,这个院子当初是给姑母夏日消暑用的,冬天怎么住人?况且又是十几年的老宅子,破落不成样,纵是表妹不计较,你们也该和我说,叫人重新来修建一番,怎么敢叫表妹住在这里,莫不是欺负她性子软?”
严五叔无从分辨,赶紧跪下了。
傅全听得十分尴尬:“世子误会了,二娘子将来可是太子妃娘娘,我们家顶顶金贵的人,谁敢怠慢她,没有的事。”
“大表兄稍安勿躁。”婢女挑开帘子,傅棠梨走了进来,微微地笑了一下,“山中景致自然宜人,我自己愿意过来住些日子,偷得清闲,不算什么。”
韩子琛起身,望着傅棠梨,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话虽如此,到底是下人伺候不周到。”他的语气亲近而熟稔,叹了一口气,“两年不见,你好像瘦了些,可见长安水土不养人,苦了你。”
面对韩子琛的关切,傅棠梨未予置喙,她施施然坐下,做了个手势,命下人重新端了热茶上来,客气地道:“府里事情多,处处都离不开大表兄,你这么大老远的到长安来,可是有什么要务?”
韩子琛神态自若:“依着祖母的遗命,渭州那座银矿每年的收益,有一半是你的嫁妆,我想着明年你就要出嫁了,赶紧把这笔银子先给你送过来。”
他看了傅棠梨一眼,目中别又深意,“况且,你的生辰快到了,明年你嫁入东宫,或许再见一面也难了,大表兄今年特意过来,为你庆生,希望你不要怪我唐突。”
明日十二月十三,就是傅棠梨的生辰之日。
傅棠梨站了起来,对着韩子琛叉手为礼:“让大表兄费心了,实在叫我感激不尽。”
她神情娴雅,姿态端庄,一言一行无可挑剔。
韩子琛的笑容却淡了下来:“梨花,你变了许多,原先不是这般拘谨的。”
他唤她旧日的乳名,梨花,自从外祖母故去后,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唤过她了。
傅棠梨面上波澜不动,慢慢地道:“傅氏世代诗书传家,最重礼仪规矩,比不得北地民风豪放,祖父和父亲不喜我过分跳脱,我为人子女,岂能令长者不悦,自然要谨言慎行,过去种种,都是年幼不更事,如今,使不得了。”
韩子琛欲言又止,半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什么话也不说了。
——————————
因为西宁伯府来了人,傅方绪格外嘱咐,务必要把二娘子接回家去,傅家奴仆不敢有违,匆匆收拾了一番,拥着傅棠梨下山去了。
山路难行,待得回到傅府,已经近了黄昏。
傅方绪从官署回来,特意为韩子琛办了一场洗尘宴。
华庭盛宴,烛火通明,仆从如云,真真是珍肴溢玉俎,郁金盈酒觞。
傅方旭和三个儿子并四个孙子皆在座,给足了韩子琛脸面。
席间,韩子琛温谦恭和,笑语晏晏,对傅家上下执晚辈礼,又叫人呈上了从渭州带来的礼仪,言行恭敬。
傅方旭却佯做不悦:“子琛如此生疏,以傅相呼老夫,老夫岂敢收此厚礼?”
韩子琛赶紧端起酒杯,躬身道:“老太爷说得是,是子琛不对,自罚三杯。”
傅方旭捋须而笑。
两年前,傅棠梨刚刚从渭州回来的时候,西宁伯府曾遣人问候傅家,言语不过客套而已,及至如今,傅棠梨被钦定为太子妃,韩子琛骤然热络起来,个中意味,傅方绪自然心领神会。
西宁伯府来日需要借助太子妃的势头,傅家需要这门有力的姻亲,各取所需。
一时宾主尽欢。
因有外人在,男女不同席,家中女眷在隔间花厅另开了一席。
管事嬷嬷带着人过去,把前厅的情形说了一遍,末了笑道:“表公子和老太爷相谈甚欢,稍后再过来给各位婶婶请安,这边有表公子给二娘子带来的礼物,先拿过来给二娘子过目。”
这时候差不多用膳完毕,傅家的夫人和娘子们正在喝茶,仆妇便将几口箱子抬了上来。
第13章 祖坟的青烟全冒在太子妃……
一一打开来看,是些香料和皮草,珍稀的龙涎、笃耨、金颜、沉水蜜等,难得的紫貂、玄狐、海龙、乌云豹等,都是上等的珍品。
傅家大房的夫人严氏是个八面玲珑的人,惯会见风使舵,马上夸道:“不愧是西宁伯府,当年三弟妹在日,也是这般大方,送出手的礼仪啊,既体面又贵气,如今韩家的侄儿一脉相承,是个有心的,雀娘,你这个表兄极好。”
傅棠梨轻轻地抿了一口茶,微笑而已。
管事妈妈的笑容愈发殷勤:“除了这些礼物,还有一千三百五十两黄金,直接叫人抬到二娘子的房里去了,表公子说,那是渭州银矿今年收益的一半,按着亲家老夫人留下的嘱咐,是二娘子的嫁妆,往后渭州年年都会遣人给送过来。”
这是韩子琛刻意在傅家众人面前的张扬了。
众人又应景地恭维起来。
杨氏听得眼睛都红了。
眼见得傅棠梨风头无二,而她的女儿傅芍药却被老太爷关到祠堂中,迄今还没放出来,傅之贺去求了几次,差点被老太爷连着一起打了,可恨傅棠梨却躲在外头逍遥快活,也不管妹妹的死活,实在是个没心没肺的东西。
杨氏一念及此,面上堆起笑,拿捏着强调,道:“西宁伯府是好的,韩家的侄儿也是好的,当初啊,韩家老夫人还写信来,说有意把雀娘许配给韩家的侄儿。”
她说到这里,故意停了一下,看了看众人的脸色,一拍手,惋惜地道:“谁知道呢,舅老爷偏偏相中了陇西李家的娘子,你们说,这不是可惜了吗?”
旁人的脸色有些尴尬了起来。
傅棠梨慢慢地放下了茶盏,面上似笑非笑的。
大夫人严氏笑了起来:“那可不是,雀娘命格贵重,转眼就要做太子妃了,这份尊荣谁及得上?别嫌我说得不中听,韩家的侄儿,那终究还是差一点的,也无怪乎西宁伯爷不敢应承。”
三夫人杨氏仗着夫婿的官职高,不太把兄嫂放在眼里,日常各种不恭,严氏对杨氏不满由来已久,习惯要和杨氏唱对台戏。
傅棠梨顺着严氏的话头,神态自若地开口:“这无非是傅家历代先祖的功德深厚,若说和长安城中其他的小娘子比起来,我呢,其实容貌也一般、家世也一般,谁知竟得圣上看重。”
她叹了一口气,用谦逊的语气道:“我自己心里也不安,功德这东西是有定数,我若是用得太狠了,岂不是误了后头的燕娘?但转念又想,我们是嫡亲姐妹,不分彼此,我好就是她好,她必然是不介意的,母亲,您说是不是?”
杨氏脸色发青,却说不出一个“不”字。
严氏也是个妙人,马上接口道:“这天底下,可再没
有比太子殿下更尊贵的郎君了,不管傅家祖先的功德还剩下多少,燕娘的姻缘必然是比不上雀娘。”她故意学着杨氏方才的语气,“你们说,这不是可惜了吗?”
杨氏差点拍案而起,旁边的二夫人张氏赶紧把她拉住了。
“大伯母老提这个作甚,没意思。”傅棠梨见好就收,打住了严氏的话,轻轻松松地换了个语调,“对了,大伯母方才说夜间眠浅,这一盒笃耨香您拿去,晚上点着看看,或许闻着味道好,能睡得踏实些,哦,还有这件乌云豹,瞧着花里胡哨的,我不太爱,不若您顺道一并带走算了。”
这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了。严氏笑眯眯地道:“以雀娘的身家,这些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伯母不和你客气,就收下了。”
杨氏冷笑着插了一句:“那可不是,我从来就没见大嫂客气过。”
傅棠梨十分体贴,转过头,又对杨氏道:“可怜见的,燕娘还在祠堂里出不来,过会儿我带着这些东西去探望她,她若爱什么,尽管拿去,要知道,大表兄送的东西大多是来自域外的珍品,就算有钱也买不着,舅舅疼我,千里迢迢地送过来,让燕娘一道看看,替我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