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傅棠梨听得心惊,偷偷看了一眼,却见玄衍并未抬头,依旧静坐抚琴。
  她放下心来,继续潜行,好不容易靠近了白鹤,不太敢探身出去,只伸出一只手,摸、摸、摸。
  那只白鹤正用鸟喙啄着白宝石,冷不防,有只手从树后面伸出来,戳了戳它的爪子,这是只胆小的,吓得抖了一下,“嘎”的一声,直接把那颗小小的白宝石吞了下去。
  “啊?”傅棠梨傻眼了,情急之下,扑了过去,抓住鸟喙,试图强行掰开,“给我吐出来、快吐!”
  白鹤惊恐万状,疯狂地“嘎嘎”大叫,大翅膀扇起地上的雪,混合着泥,“噗嗤噗嗤”地兜头撒过来。
  “别叫,快把东西还给我。”傅棠梨手忙脚乱,又要去按它的翅膀。
  白鹤惨叫着,扑腾得更厉害了,和傅棠梨滚做了一团。
  就在不可开交之际,还是先前那双手,伸了过来,一手提着傅棠梨的后衣领、一手捏住白鹤脖子,强行一掰。
  “嘶”的一声,人和鸟分开了,半截袖子挂在鸟爪子上。
  这只白鹤真比不上昨日那只,“嘎”的一下,直接晕死过去,软趴趴的,在玄衍的手里一动不动。
  玄衍容貌俊美若天人,凛然有华贵之气,又兼之身形高大,神情冷肃,气息如同山岳压顶一般,迫面而来。
  傅棠梨并非怯懦之人,却没来由地打了个寒战。
  “又是你?”玄衍眉头一皱,丢开傅棠梨、扔掉白鹤,当即掏出帕子擦手。
  他的声音如同经年不化的雪,冷到骨子里:“蓬头垢面,不事边幅,胡不自知?反屡屡至此,究竟有何图谋?”
  蓬头垢面,不事边幅?
  他在说谁?傅棠梨睁大了眼睛,用手指了指自己,手指都有些颤抖。
  玄衍瞥了她一眼,那眼神十分明确。
  岂、有、此、理!
  傅棠梨一时气极,反而很快冷静下来,她点了点头,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简单干脆地道:“道长昨日唆使白鹤,无故伤我,令我一只耳珰遗失此处。”她指了指地上的那只,“今日,它又将我的耳珰吞下,若不能取回,少不得,明日还要过来叨扰道长。”
  她嫣然一笑,越发从容,双手笼在袖中,气定神闲地问道:“我倒想问问道长,你引我屡屡至此,究竟有何图谋?”
  这女郎,此刻袖子缺了一角,衣裳皱巴巴、脏乎乎,头发乱得像杂草,脸上还带着雪和泥巴的印子,但她笑起来的时候,眼波似春光,明媚又张扬。
  就如同一只灰毛麻雀,跳在枝头,叉着翅膀,悍然挑衅。
  玄衍沉下脸,断喝一声:“玄安、玄度。”
  两个道士闻得召唤,忙不迭飞奔而来:“师兄有何吩咐?”
  到了这边,看见傅棠梨站在那里,玄安和玄度皆是大惊:“女善信,你怎么又来了?”
  玄衍拂了拂衣襟上的落花,挑了挑眉毛:“嗯,她怎么又来了?”
  他的脸色淡淡的,也不见得有什么怒意,玄安和玄度却出了一身大汗,“刷”的跪下了,把头低低地伏下去,不敢吭声。
  傅棠梨镇定自若,慢悠悠地把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顺便,替玄衍问了他两个师弟:“你们要如何赔我的耳珰?”
  玄安和玄度对视了一眼。
  玄安清了清嗓子,吞吞吐吐地道:“其实无妨,珍珠和白玉日常也吞些小石子,过两天就拉出来了……”
  “闭嘴!”玄衍的脸都黑了,恨不得把玄安和珍珠一起扔了。
  他本来就不多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抬手指了指傅棠梨,简单地道:“叫她走,若再来,你们两个自去领罚。”
  言罢,拂袖而去,走得比昨日还快一些。
  胭脂躲在梅花树下,方才被玄衍的气势所摄,不敢露头,这会儿急急跑了过来:“娘子,怎么又把一身衣裳弄成这样,可怜见的。”
  玄安和玄度从地上起身,苦着脸,抱怨道:“我们才可怜,女善信再来
  一趟,我们两个回头就要挨板子了。”
  傅棠梨扶着胭脂的手,抬起下颌,她虽然容形狼狈,但依旧仪态端庄,说起话来轻声细气,十分诚恳:“明儿我肯定不来这里了,两位道长大可放心。”
  玄安有些怀疑:“真的?那耳珰……”
  “哦,先欠着。”傅棠梨轻描淡写地应道,她举步离去,想了想,又回头,微微地笑了笑,补了一句,“早晚我讨得回来,不急。”
  ……
  走回去的路上,傅棠梨始终面带微笑,如春风拂面,说不出的温婉恬静,看得胭脂心惊肉跳。
  及至回到家中,傅棠梨依旧笑容不变,甚至拿起镜子的时候,笑得露出了雪白的小牙齿,极其灿烂:“嗯,蓬头垢面,不事边幅,是不是?”
  胭脂的汗都下来了,使劲摇头:“没有的事,我们家娘子端方娴雅,再高贵不过了,谁人敢造谣中伤?”
  黛螺悄悄地扯了扯胭脂:“怎么了?又遇见昨天那道人?”
  “不错,有缘人总是相逢。”难为傅棠梨咬牙切齿的时候,还能继续微笑,“深山野道,不通人情、不知礼仪、目下无尘,他何来这般底气,对我百般鄙夷,还要质疑我对他有所图谋,这世间竟有如此自大之人,真真匪夷所思。”
  黛螺毕竟稳重,闻言劝道:“娘子莫气,您是金尊玉贵的人,只因样样都好,才惹得那些轻狂之辈嫉妒诋毁,往日您都不在意,怎么这回竟生这么大的气,这可不是抬举那个道人了,他哪里配?我们不理他就是了,不算什么。”
  黛螺一边说着,一边和胭脂一起为傅棠梨更换了衣裳,下面的小婢奉上了热汤与巾帕等,服侍傅棠梨沃面净手,又为她重新梳理头发。
  小巧的博山琉璃香炉点在妆台上,里面点着雪中春信香,甜味香软,烟絮袅袅,凭空生出一点曼妙的虚影。
  傅棠梨的手指头在琉璃小炉上叩了叩,发出清脆的“叮当”之声,她突然笑了一下:“我呢,是个特别小心眼的人,偏生受不得这种气,山间岁月无聊,既如此,不若找点乐子耍耍?”
  黛螺和胭脂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
  第6章 家里有矿,阔气
  隔了一天,傅棠梨照样出去了,这回去的是道观。
  天寒负雪,稍远处白梅掩隐,云麓观殿阁斑驳,有两三道士持着竹帚在廊前阶下扫雪,发出一点点沙沙的声响。
  这道观名不经传,隐在深山,如今正值暮冬,更是寂寥,天尊宝殿中,值殿的老道士盘腿坐在那里,头一点一点地打瞌睡,香炉中袅袅一线轻烟,须臾便散了。
  傅棠梨进得殿中,黛螺去取水,胭脂去点香。
  老道士惊醒了,见有香客来,立即精神抖擞,上前来,手中拂尘一甩,作了一揖:“福生无量天尊,贫道青虚子,乃此间住持,这厢有礼了。”
  傅棠梨躬身回礼:“见过青虚师父。”
  黛螺用紫铜小盆接了水来,傅棠梨不顾天冷,仔细净了手,用帕子擦干,胭脂取了香来,傅棠梨举至眉心高,三礼三叩,敬了三宝香。
  礼仪周全,姿态端庄,恭敬又虔诚。
  看得青虚子不停点头,待傅棠梨上香毕,含笑道:“女善信有心了,我这云麓观虽然香火清冷,但天尊多有灵验,女善信有所求,尽可祈愿。”
  傅棠梨愈发恭谨,柔声道:“信女此来,是为先外祖母、先母祈福,愿以十两香火灯油供奉,求观中真人为我书太上救苦经七七四十九遍,令上达天宫,度先人苦难。”
  就是因为云麓观地处僻远,等闲无人上门,当初青虚子才被人勒令搬至此处,这么几年来守着一座孤零零的观院,底下不过七八个徒弟,日子乏味得令人发指,如今难得有人上门烧香,还要供奉香火银钱,十两,真是大手笔,简直是云麓观的贵人。
  老道士两眼发光,骄傲地挺起了胸膛:“这个好说,老道出身于元真宫,本是青阳真人的师弟,有神游八极之能、触手生春之术,今日老道亲自抄经,自有功德加倍,不负女善信心意虔诚。”
  这老道士生得高且瘦,面容清癯,三绺长须,端的是一幅仙风道骨之态,可惜却是个浮夸之辈。
  元真宫乃天下第一观,青阳真人更是被章武、元延前后两位帝王奉为国师,妙法崇高,凡人不可企及也,这小小云麓观居然也敢攀扯关系。
  黛螺和胭脂齐齐撇了撇嘴。
  傅棠梨神色不动,和和气气地与老道士商量起来:“这倒不必劳烦师父,贵观有一道长,名曰玄衍,我曾偶遇,见其风华清雅,有登仙之意,想来道法高深,但求玄衍道长为我抄经,庶可以为先人祈极乐之福。”
  青虚子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忍不住多看了傅棠梨几眼。
  傅棠梨今日穿了一袭素色的直袖束腰襦衣,形若华茂春松,仪静体闲,气质似荣曜秋菊,清淡雅致,怎么瞧,都是无可挑剔的端庄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