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薛凝说道:“但我也查过,王娘子并不擅长用药,也不通医术。也不知王娘子你如何制香,如何调药?你是如何会这些?”
王润抬眼,她瞧着眼前薛凝,薛凝虽未明言,但是却猜疑与她交好王蔷。
王润默默无语,好似听不明白。
是,她与王蔷也并无极深情分,不过是照着镜子取暖。
她知晓些王蔷的事,而王蔷也替她出主意。
可话又说回来,她为什么要说给薛凝听呢?
王润冷冷说道:“以妻犯夫,本是死罪,还是若立了什么功劳,薛娘子还能饶我一命?可与其做苦役,我倒不如死了。”
薛凝想了想,然后说道:“而今世家大族私下处置女眷风气极盛,皇后筹谋新设了一处女子监,狱卒皆是女子,男子不得入。你虽有罪,我可游说使你入女监,审问过后,再明正典刑。”
“如此,也许你也多几分的,尊严?”
王蔷唇瓣蓦然动了动,薛凝察言观色,知晓王蔷已然是心动了。
这时临江王府之中,王蔷还在发脾气。
她素来枯木一样的人,火气早没了,而今王蔷却怒形于色,嗓音也是极大:“请不来?我不是说了,今日一定要请大父入府?阿弟之事,是可筹谋化解的。”
王蔷自不知晓潘家之事,此刻她之所以怒,怒的是家事。
如今王蔷胸口也似火在烧。
她貌似其母,只是母亲韩氏脸肥肥有些胖,她这个女儿却瘦。虽胖瘦不同,但五官却像,于是她样貌不好不差,谈不上多漂亮就是。
韩氏虽没什么能耐,却很疼女儿,母女间感情素来不错。
可去年韩氏染了病,便已故去。
阿父寻不到合适人选做续弦,于是家里便让柳姨娘管事。
柳姨娘那个妖精,阿母生前就极厌之!
可她一个外嫁女儿如何管父亲家里事?王蔷虽然气闷,也只好忍着。
然如今,她的同母胞弟王瑞却出了事。
第172章 她难得占一点儿上风
前些日子溧阳公主造反,而今京城倒也已然安歇,只是仍在清余孽,除旧障。
王蔷曾是太子良娣。
王瑞往俗些说也是前太子的小舅子。
于是便被人抓住,细细审问,如今已被关起来。
王蔷当然是心焦如焚!
她还能不知晓自己亲弟弟,王瑞性子软弱,又无机心城府,断不会掺和这档子事。
查自然是查不出什么来,可也要有个人在外头走动,早些将人给接出来。
大父不能不理会这些事!
太子故去后,临江王府门庭冷落,就连宫里也不甚在意。
家里也不甚在意她了,只王瑞这个弟弟会时而走动。
王瑞有几分憨气,行事也木讷,虽是嫡子,在父亲跟前却并不得意,说话也有几分磕巴。
倒是在阿姊跟前,王瑞言语流利许多。
每逢这时,王蔷见着亲弟弟,面上倒终于有点儿活气儿。
不行,阿弟绝不能出事。
那婢女受了惊,跪在地上,身躯瑟瑟发抖。
王蔷平日里跟木头一样,那婢女身为家中奴婢,从未见王蔷发过这般脾气。
不过有些话,那婢女也不敢不说。
“王,王家传来消息,只说,说舅父受了惊,已在狱中自尽。因此,也不忍相见,让孺人保重身子。”
说罢,那婢子取出一封信送上。
王蔷如五雷轰顶!
她跌跌撞撞坐下,拆了信一看,就如婢子所言一般,是不好的消息。
王瑞胆子也不大,一落狱,又受了点儿刑,于是愈发惊惧。
到晚上,他怕得不行,便解下腰带自尽。
那消息今早传去王府,如今才报给王蔷。
王蔷合上眼,挥挥手,打发婢子离去。
她想要哭,却似泪水也干涸了,哭也哭不出来。
自从萧圭故去,她便像个木头,整个人全无声气。
她茹素,整日里不沾荤腥,烧香拜佛,极是虔诚。
唯一癖好是大夏吃冰,将冰咬得咔咔作响。
如此自苦,别人说王蔷修佛诚心,只有王蔷自己知晓,她是在罚自己。
日日念佛,夜夜惊恐,是心下极难安。
她恐惧着,忏悔着,不得解脱——
而今王蔷将佛珠扯断,珠子散落一地。
她想大父根本没去看瑞儿。
王瑞那般性情,那样大个人了,可是始终像个孩子。一遇着事,便心慌人忙。
阿弟是沉不住气性子,大父也不肯尽心救他。
反倒是柳姨娘所出庶子王湘,倒颇显聪明,大父也很宠,也有心替人谋前程。
王瑞懦懦不肯争,她是恨铁不成钢,可平日里也没什么心力替阿弟谋划。
有些事不能太过分,平日里偏心也罢了,王瑞出了事,大父也不肯上心着急。
那扯断的佛珠在地上滴溜溜滚,王蔷也是恨毒了这一切。
她面上已尽是泪水,她知自己纵然失了弟弟,家里也不会有亲人来看顾她。
说到底还是因溧阳公主谋反时,却把太子给抬出来,只说裴后不慈,害死前太子,而今又因事露而对陛下无礼。那这要紧关头,家里人自会避着王蔷一些,不好多来往。
但从前并不是这样的!
那时她做了太子良娣,家里也十分奉承,阿母面上也有了光彩,阿父也时常凑她跟前嘘寒问暖。而王蔷也没跟家里人使性子,替家里人在太子跟前说话。她觉得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家里得势自己面上也有光彩。
可现在呢?
她知阿瑞死了,可庶弟王湘却会很有前程。她知柳姨娘女儿王兰也到了及笄之年,也正要说门好亲事。
王兰年纪轻,样子却生得很狐媚。这狐媚就是生得漂亮的意思。柳姨娘本就生得好看,所以方才得宠,所以生的一双子女也漂亮。
那小狐媚子样子也活泼讨喜,加上生得好,拢住男人的心也不难。柳姨娘也指望女儿高嫁,给她面上增光。
那一家子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热热闹闹。
可她呢?
独独撇着她这个王孺人在临江王府,没半点活人气!
王孺人嚼着这化解不了酸苦,手掌发颤将头发抓得乱糟糟!
她正十分痛楚时,门口却有婢子探头探脑。
那婢子恐王蔷生气,话也说得飞快:“孺人,薛娘子上门求见,似非要见你?”
王蔷一怔,薛娘子?薛凝?
她手指一根一根松开,忽而一拢乱糟糟发丝,说道:“见见又何妨?”
薛凝前来拜访,心里也思量说辞。
她名声在外,前来临江王府,府里这位王娘子不会不知晓自己为何而来。
王润倒是招了,说是王蔷教她行事,她用的药,调的香,都是王蔷所制。
在这桩事情上,王蔷出了许多主意。
虽有王润口供,但证据并不完全。王蔷虽有如此手段,却并不说她一定将之用在前太子萧圭身上。
薛凝还是想劝说,让王润主动说出真相。
她往外望了望,齐鸦鸦一片人。
前太子之死兹事体大,其实只要稍有嫌疑,便要郑重其事。
裴无忌领着玄隐卫士,本来直接捉了也无妨,不过薛凝还是不想太过于逼迫使其招供。
她准备见见这位王孺人。
薛凝轻侧俏眼,杏眼望向裴无忌。四目
相对,薛凝轻轻说道:“裴少君,还劳你在此处等一等。”
换旁人,裴无忌肯定一点儿面子都不给。不过薛凝这样说,裴无忌亦轻轻点了一下头。
他话不多,却顺了薛凝意思。
府里婢子哪里见过这阵仗?往常只听说裴少君貌美,私底下也偷偷八卦议论过。而今裴无忌真亲临了,貌美是貌美,但对方露出个要抄家气势,那婢女也受了惊吓惊慌失措,哪有半分旖旎心思。
裴无忌容色微凉,本来俊美面颊亦不禁透出几分凌厉之意。
实则若非溧阳公主已死,这阵仗会更大。
婢女不敢多看,匆匆领着薛凝入府。
薛凝却想起方才王润被押走时情景。
王润真带走了,情绪却激动起来,挣扎着对潘玉说道:“夫君为何如此对我?是我伺候你伺候得不够好?你心里疑我,任我被捉了,谁来伺候你?谁来照顾你谁还能将你服侍得妥妥贴贴,洗你尿湿的裤子都满心欢喜?你离了我,你可怎么办?”
潘玉倒不说话了,但他满眼皆是恐惧厌恶之色。
薛凝甩甩头,也不去多想了。
她被领入厅中,婢子奉上茶水,也不多时,王蔷也亲至。
王蔷恢复得倒也快,片刻前她还因亲弟死讯泪流满面,极是失态。
而今王蔷面上的泪水珠子被擦去了,头发亦梳理整齐,打扮体面,便是眼下红肿亦已用脂粉遮掩,并不明显。
王润抬眼,她瞧着眼前薛凝,薛凝虽未明言,但是却猜疑与她交好王蔷。
王润默默无语,好似听不明白。
是,她与王蔷也并无极深情分,不过是照着镜子取暖。
她知晓些王蔷的事,而王蔷也替她出主意。
可话又说回来,她为什么要说给薛凝听呢?
王润冷冷说道:“以妻犯夫,本是死罪,还是若立了什么功劳,薛娘子还能饶我一命?可与其做苦役,我倒不如死了。”
薛凝想了想,然后说道:“而今世家大族私下处置女眷风气极盛,皇后筹谋新设了一处女子监,狱卒皆是女子,男子不得入。你虽有罪,我可游说使你入女监,审问过后,再明正典刑。”
“如此,也许你也多几分的,尊严?”
王蔷唇瓣蓦然动了动,薛凝察言观色,知晓王蔷已然是心动了。
这时临江王府之中,王蔷还在发脾气。
她素来枯木一样的人,火气早没了,而今王蔷却怒形于色,嗓音也是极大:“请不来?我不是说了,今日一定要请大父入府?阿弟之事,是可筹谋化解的。”
王蔷自不知晓潘家之事,此刻她之所以怒,怒的是家事。
如今王蔷胸口也似火在烧。
她貌似其母,只是母亲韩氏脸肥肥有些胖,她这个女儿却瘦。虽胖瘦不同,但五官却像,于是她样貌不好不差,谈不上多漂亮就是。
韩氏虽没什么能耐,却很疼女儿,母女间感情素来不错。
可去年韩氏染了病,便已故去。
阿父寻不到合适人选做续弦,于是家里便让柳姨娘管事。
柳姨娘那个妖精,阿母生前就极厌之!
可她一个外嫁女儿如何管父亲家里事?王蔷虽然气闷,也只好忍着。
然如今,她的同母胞弟王瑞却出了事。
第172章 她难得占一点儿上风
前些日子溧阳公主造反,而今京城倒也已然安歇,只是仍在清余孽,除旧障。
王蔷曾是太子良娣。
王瑞往俗些说也是前太子的小舅子。
于是便被人抓住,细细审问,如今已被关起来。
王蔷当然是心焦如焚!
她还能不知晓自己亲弟弟,王瑞性子软弱,又无机心城府,断不会掺和这档子事。
查自然是查不出什么来,可也要有个人在外头走动,早些将人给接出来。
大父不能不理会这些事!
太子故去后,临江王府门庭冷落,就连宫里也不甚在意。
家里也不甚在意她了,只王瑞这个弟弟会时而走动。
王瑞有几分憨气,行事也木讷,虽是嫡子,在父亲跟前却并不得意,说话也有几分磕巴。
倒是在阿姊跟前,王瑞言语流利许多。
每逢这时,王蔷见着亲弟弟,面上倒终于有点儿活气儿。
不行,阿弟绝不能出事。
那婢女受了惊,跪在地上,身躯瑟瑟发抖。
王蔷平日里跟木头一样,那婢女身为家中奴婢,从未见王蔷发过这般脾气。
不过有些话,那婢女也不敢不说。
“王,王家传来消息,只说,说舅父受了惊,已在狱中自尽。因此,也不忍相见,让孺人保重身子。”
说罢,那婢子取出一封信送上。
王蔷如五雷轰顶!
她跌跌撞撞坐下,拆了信一看,就如婢子所言一般,是不好的消息。
王瑞胆子也不大,一落狱,又受了点儿刑,于是愈发惊惧。
到晚上,他怕得不行,便解下腰带自尽。
那消息今早传去王府,如今才报给王蔷。
王蔷合上眼,挥挥手,打发婢子离去。
她想要哭,却似泪水也干涸了,哭也哭不出来。
自从萧圭故去,她便像个木头,整个人全无声气。
她茹素,整日里不沾荤腥,烧香拜佛,极是虔诚。
唯一癖好是大夏吃冰,将冰咬得咔咔作响。
如此自苦,别人说王蔷修佛诚心,只有王蔷自己知晓,她是在罚自己。
日日念佛,夜夜惊恐,是心下极难安。
她恐惧着,忏悔着,不得解脱——
而今王蔷将佛珠扯断,珠子散落一地。
她想大父根本没去看瑞儿。
王瑞那般性情,那样大个人了,可是始终像个孩子。一遇着事,便心慌人忙。
阿弟是沉不住气性子,大父也不肯尽心救他。
反倒是柳姨娘所出庶子王湘,倒颇显聪明,大父也很宠,也有心替人谋前程。
王瑞懦懦不肯争,她是恨铁不成钢,可平日里也没什么心力替阿弟谋划。
有些事不能太过分,平日里偏心也罢了,王瑞出了事,大父也不肯上心着急。
那扯断的佛珠在地上滴溜溜滚,王蔷也是恨毒了这一切。
她面上已尽是泪水,她知自己纵然失了弟弟,家里也不会有亲人来看顾她。
说到底还是因溧阳公主谋反时,却把太子给抬出来,只说裴后不慈,害死前太子,而今又因事露而对陛下无礼。那这要紧关头,家里人自会避着王蔷一些,不好多来往。
但从前并不是这样的!
那时她做了太子良娣,家里也十分奉承,阿母面上也有了光彩,阿父也时常凑她跟前嘘寒问暖。而王蔷也没跟家里人使性子,替家里人在太子跟前说话。她觉得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家里得势自己面上也有光彩。
可现在呢?
她知阿瑞死了,可庶弟王湘却会很有前程。她知柳姨娘女儿王兰也到了及笄之年,也正要说门好亲事。
王兰年纪轻,样子却生得很狐媚。这狐媚就是生得漂亮的意思。柳姨娘本就生得好看,所以方才得宠,所以生的一双子女也漂亮。
那小狐媚子样子也活泼讨喜,加上生得好,拢住男人的心也不难。柳姨娘也指望女儿高嫁,给她面上增光。
那一家子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热热闹闹。
可她呢?
独独撇着她这个王孺人在临江王府,没半点活人气!
王孺人嚼着这化解不了酸苦,手掌发颤将头发抓得乱糟糟!
她正十分痛楚时,门口却有婢子探头探脑。
那婢子恐王蔷生气,话也说得飞快:“孺人,薛娘子上门求见,似非要见你?”
王蔷一怔,薛娘子?薛凝?
她手指一根一根松开,忽而一拢乱糟糟发丝,说道:“见见又何妨?”
薛凝前来拜访,心里也思量说辞。
她名声在外,前来临江王府,府里这位王娘子不会不知晓自己为何而来。
王润倒是招了,说是王蔷教她行事,她用的药,调的香,都是王蔷所制。
在这桩事情上,王蔷出了许多主意。
虽有王润口供,但证据并不完全。王蔷虽有如此手段,却并不说她一定将之用在前太子萧圭身上。
薛凝还是想劝说,让王润主动说出真相。
她往外望了望,齐鸦鸦一片人。
前太子之死兹事体大,其实只要稍有嫌疑,便要郑重其事。
裴无忌领着玄隐卫士,本来直接捉了也无妨,不过薛凝还是不想太过于逼迫使其招供。
她准备见见这位王孺人。
薛凝轻侧俏眼,杏眼望向裴无忌。四目
相对,薛凝轻轻说道:“裴少君,还劳你在此处等一等。”
换旁人,裴无忌肯定一点儿面子都不给。不过薛凝这样说,裴无忌亦轻轻点了一下头。
他话不多,却顺了薛凝意思。
府里婢子哪里见过这阵仗?往常只听说裴少君貌美,私底下也偷偷八卦议论过。而今裴无忌真亲临了,貌美是貌美,但对方露出个要抄家气势,那婢女也受了惊吓惊慌失措,哪有半分旖旎心思。
裴无忌容色微凉,本来俊美面颊亦不禁透出几分凌厉之意。
实则若非溧阳公主已死,这阵仗会更大。
婢女不敢多看,匆匆领着薛凝入府。
薛凝却想起方才王润被押走时情景。
王润真带走了,情绪却激动起来,挣扎着对潘玉说道:“夫君为何如此对我?是我伺候你伺候得不够好?你心里疑我,任我被捉了,谁来伺候你?谁来照顾你谁还能将你服侍得妥妥贴贴,洗你尿湿的裤子都满心欢喜?你离了我,你可怎么办?”
潘玉倒不说话了,但他满眼皆是恐惧厌恶之色。
薛凝甩甩头,也不去多想了。
她被领入厅中,婢子奉上茶水,也不多时,王蔷也亲至。
王蔷恢复得倒也快,片刻前她还因亲弟死讯泪流满面,极是失态。
而今王蔷面上的泪水珠子被擦去了,头发亦梳理整齐,打扮体面,便是眼下红肿亦已用脂粉遮掩,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