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比起吕彦这个兄长,也许吕雪君这个妹妹更明白吕家应低调做人的道理。
郭崇不免冷笑:“不错,吕彦那个畜生既不懂事,教也教不好,那就把他宰了,也免得他继续祸害。死了好啊,死了才是一件幸事。”
吕雪君面色变幻,终究没有反驳,蓦然紧紧咬住了唇瓣。也许她看出来了,不但郭崇十分畅快,连办案的裴郎君也对吕家冷嘲热讽,她说什么都是自取其辱。兄长如此,没人会可怜同情苦主。
她没放声哭,眼中泪水却流得更多。
薛凝忽而想起,据说就是因为吕彦轻狂,所以误了吕雪君的亲事。因吕雪君贤良宽和,许多人替吕雪君觉得可惜。
许是因
兄长之死,吕雪君面上染满泪痕,一瞬间竟有几分憔悴之色。可吕雪君不过二十一二,搁大夏虽是大龄未嫁,但也正是女子繁盛花期。
上得山多终遇虎,吕彦总会遇到非要较真的硬骨头。
郭崇杀人这桩事无论是现场痕迹,还是杀人动机,都已被捋得清清楚楚。
那么就此落案,谁也挑不出错。
沈偃目光落在了薛凝身上,心中微微一动。方才郭崇还情绪十分激烈,不过在薛凝轻缓言语引导下,也渐渐情绪平复,还能有问有答。
廷尉府审犯人时也会软硬皆施,不过仿佛没有薛娘子这般的细致入微。
裴无忌心里却冷哼一声。
薛凝那日在宁川侯府咄咄逼人,仿佛不懂给人留情面,如今却这么会引导人。可见薛凝根本没打算给宁川侯府留脸,巴不得将事情闹大,也是朵睚眦必报的黑莲花。自己所作所为根本是正中薛凝下怀。
就沈偃这个老实人心生怜惜,以为薛凝受了天大的委屈。
真相虽水落石出,但裴无忌心尖仍有燥意,总觉得有些不痛快,又觉得为何竟这般巧?
刚刚查到吕彦头上,这吕家大郎就被寻仇了?
裴无忌一但决意做一件事,就好似猛兽咬住了猎物,眼底也不觉透出几分专注之色,眸子也沉了沉。
薛凝目不转睛望着郭崇:“天佑七年,娥娘身故,如今已是天佑九年,等了两年后,你才起心替娥娘报仇。”
郭崇嗤笑一声:“我也以为自己放得下。”
他如今这般泰然,显然复仇是深思熟虑,早知晓自己会有什么下场。
郭崇喃喃说道:“我与吕家闹过,折腾年余,我也想过放下这桩事,娶妻生子,过些安生日子。可我终究是做不到,当真不能啊。”
他面颊凝结一缕酸楚恨色,这样的真情流露也做不得假。
退一步越想越气,郭崇可能也想过这样算了,可思前想后,终究决意复仇。
裴无忌冷眼旁观,郭崇这些真情流露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薛凝也轻点一下头,表示认可郭崇心路流程。
若说郭崇这些真性情是演出来的,那郭崇演技也未免太好。
薛凝继续说道:“两年前娥娘身死,郭郎君闹腾了一番,但并没有闹出什么动静。吕娘子,你仔细想想,吕彦虐死妾室的故事是何时在京中广为流传?”
吕雪君捏着手帕擦泪的手蓦然一僵,似想到了什么,大声说道:“是近些日子才传得沸沸扬扬的。”
薛凝:“准确来说,是三个月前,京中才开始流传吕家不仁,吕彦虐死妾室的故事。”
薛凝是半年前才穿越到这个世界,直到三个月前,她方才听说吕家旧事。这旧料新放,连养在宁川侯府的薛凝都听说了。
郭崇人微言轻,两年前哪怕心有不甘,也没闹腾出什么动静。直到三月前,这桩旧事才重新传得沸沸扬扬。放料的人还很有水平,故事里增加了一些容易煽动情绪的痛点,譬如骨肉分离,陈丹又因吕家恶奴殴打亡故。娥娘变为强纳为妾,被迫委身杀父仇人,最后被吕彦丧心病狂折磨而死。
一者受害者必须要“完美”,如果提及娥娘一家因为吕家富贵生出了顺从之意,那么便不“完美”了。市井百姓虽不是什么喝露水视富贵如无物的圣人,却只有圣人般受害者方能激发更强烈的仇恨。
再来就是故事最忌平,情节总是要大开大合,方才够刺激吸睛。
这背后造势之人颇有心机。
裴无忌已被薛凝言语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第21章 除害
薛凝轻轻说道:“郭郎君,你是个重情重义的鲁男子,心思简单,不会这些弯弯绕绕的,这并非你能讲出来的故事。”
“如果有人不喜吕家,吕彦这么一个纨绔子弟,有许多可供攻讦之处,可偏偏闹得最厉害的,却是吕彦两年前虐死小妾娥娘这件事。大家听得多了,于是心里也有些印象,之后再听说吕彦被娥娘义兄所杀,是不是便觉得理所当然?”
此前薛凝已跟郭崇聊了会儿天,恰到好处附和了几句,又时不时说中郭崇心思,郭崇已情不自禁与之生出几分共鸣。
可听薛凝说到此处,郭崇望向她时眼底已流淌一缕警惕。
薛凝没有回避郭崇目光,直直的望过去。
她说道:“郭郎君,有人助你报仇。”
“吕彦身上必定有什么,否则这位裴郎君,不,应该说是裴署长,也不会过问一桩寻常凶杀案。”
薛凝虽不知晓是怎么回事,但玄隐署刚刚成立,以裴无忌那张扬性子必然会搞件大事情出风头。裴无忌不会无缘无故查一个京中纨绔。
裴无忌也没否认,只轻轻哼了一声。他那俊美漂亮脸孔上虽流淌一缕忿色,却并没打断薛凝说话。
他显然也觉得薛凝的推断颇有道理。
薛凝心里也轻轻哼了一声,她当然也亲身体会到裴无忌性子有多偏执,一旦认定什么目标,定不会轻易撒手。
被裴无忌这种奇葩咬住,没那么容易脱身。
她说道:“灭口容易,但要做得不留痕迹却难。派自己部曲死士易被顺藤摸瓜,买凶杀人则又多了一个知情人。于是那幕后之人便想了一个很巧妙办法,寻一个原本与吕彦有仇之人,教唆杀人。”
吕彦死了,哪怕裴无忌查出来,也只是一桩私人恩怨。
郭崇没有回答。
他不说,薛凝却继续说道:“吕娘子,你兄长平时出门,想来也绝不会独自一人出门,是不是?”
吕家虽大不如前,底子却还是有的,更不必说吕彦还是个讲面子好排场一个人。
吕雪君尚自消化薛凝说的话,一时还未反应过来,回过神来后喃喃说道:“不错,家兄十分讲究排场,出入必是前呼后拥,七八个仆人长随总是有的。”
不单是家里仆人长随,还有外头凑趣捧场的闲人,族里奉承讨好的后辈,这些人总是围绕在吕彦身边。
在京城做纨绔,怎少得了前呼后拥的气派?
可吕彦却独身死在京城近郊。
有人想要吕彦死,自是会创造郭崇复仇机会。
若吕彦身边一大堆人,郭崇便是有心复仇,成功率也不高。
郭崇是会些武技,下手也干脆利索,可若吕彦身边之人拦一拦,吕彦难道不会跑?冷兵器时代,又没有枪突突,哪怕郭崇身怀杀人利刃,也抵不过人多。
薛凝说道:“那个人如此用心,一定安排得万无一失。对了,郭郎君,你杀死吕彦后,身上手上也沾满了血污。”
吕彦是被割破了颈动脉,因而喷出大量鲜血。如今郭崇衣衫未换,衣襟上仍有大量喷溅式血迹,那当时执利刃的手掌亦沾染了血污。
“你随手拿吕彦衣襟擦手,故在吕彦衣摆处留下血掌印,不过却并没有将你手掌完全擦干净。那时你已泄过愤,不过却并没有离开,而是搜身吕彦,甚至拆开了他的钱囊,故留下你的血指印。”
“钱囊中有几块金饼,你并不感兴趣,因为你认定自己是将死之人,多半会为吕彦抵命。可你不想连累那个看似好意帮衬你的人,你在找一样东西,我猜是书信便条一样的东西。”
“有人替你将吕彦约至京郊,使吕彦独自一人,利于你下手杀之。你将相约凭证毁去,便认定无人知晓,此局也必是天衣无缝。”
薛凝摇摇头:“可你错了!”
“一来就是咱们这位裴署长,疑心病重,又不讲道理,人家怀疑上什么,没那么容易松口。无论这局设得如何的巧妙,裴郎君绝不会理会。吕彦死得这样凑巧,他一定会不依不饶,绝不能松口。”
裴无忌确实是这样想的。哪怕吕彦之死看着好似不相干的私仇,他也没打算轻轻放过。然而薛凝这样说,裴无忌总觉得薛凝话里有话,有那么点含沙射影的意思。
是嘲自己对她不依不饶?
这些吐槽薛凝脸上却看不出来,她继续说道:“再者这幕后之人,绝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一封书信,就能让吕彦撇开身边人,独自一人来京郊。说明两人关系匪浅,吕彦不是怕极了他,就是对之十分信任。这样的人,也绝不是什么好人。郭郎君,你何妨说出来?”
郭崇不免冷笑:“不错,吕彦那个畜生既不懂事,教也教不好,那就把他宰了,也免得他继续祸害。死了好啊,死了才是一件幸事。”
吕雪君面色变幻,终究没有反驳,蓦然紧紧咬住了唇瓣。也许她看出来了,不但郭崇十分畅快,连办案的裴郎君也对吕家冷嘲热讽,她说什么都是自取其辱。兄长如此,没人会可怜同情苦主。
她没放声哭,眼中泪水却流得更多。
薛凝忽而想起,据说就是因为吕彦轻狂,所以误了吕雪君的亲事。因吕雪君贤良宽和,许多人替吕雪君觉得可惜。
许是因
兄长之死,吕雪君面上染满泪痕,一瞬间竟有几分憔悴之色。可吕雪君不过二十一二,搁大夏虽是大龄未嫁,但也正是女子繁盛花期。
上得山多终遇虎,吕彦总会遇到非要较真的硬骨头。
郭崇杀人这桩事无论是现场痕迹,还是杀人动机,都已被捋得清清楚楚。
那么就此落案,谁也挑不出错。
沈偃目光落在了薛凝身上,心中微微一动。方才郭崇还情绪十分激烈,不过在薛凝轻缓言语引导下,也渐渐情绪平复,还能有问有答。
廷尉府审犯人时也会软硬皆施,不过仿佛没有薛娘子这般的细致入微。
裴无忌心里却冷哼一声。
薛凝那日在宁川侯府咄咄逼人,仿佛不懂给人留情面,如今却这么会引导人。可见薛凝根本没打算给宁川侯府留脸,巴不得将事情闹大,也是朵睚眦必报的黑莲花。自己所作所为根本是正中薛凝下怀。
就沈偃这个老实人心生怜惜,以为薛凝受了天大的委屈。
真相虽水落石出,但裴无忌心尖仍有燥意,总觉得有些不痛快,又觉得为何竟这般巧?
刚刚查到吕彦头上,这吕家大郎就被寻仇了?
裴无忌一但决意做一件事,就好似猛兽咬住了猎物,眼底也不觉透出几分专注之色,眸子也沉了沉。
薛凝目不转睛望着郭崇:“天佑七年,娥娘身故,如今已是天佑九年,等了两年后,你才起心替娥娘报仇。”
郭崇嗤笑一声:“我也以为自己放得下。”
他如今这般泰然,显然复仇是深思熟虑,早知晓自己会有什么下场。
郭崇喃喃说道:“我与吕家闹过,折腾年余,我也想过放下这桩事,娶妻生子,过些安生日子。可我终究是做不到,当真不能啊。”
他面颊凝结一缕酸楚恨色,这样的真情流露也做不得假。
退一步越想越气,郭崇可能也想过这样算了,可思前想后,终究决意复仇。
裴无忌冷眼旁观,郭崇这些真情流露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薛凝也轻点一下头,表示认可郭崇心路流程。
若说郭崇这些真性情是演出来的,那郭崇演技也未免太好。
薛凝继续说道:“两年前娥娘身死,郭郎君闹腾了一番,但并没有闹出什么动静。吕娘子,你仔细想想,吕彦虐死妾室的故事是何时在京中广为流传?”
吕雪君捏着手帕擦泪的手蓦然一僵,似想到了什么,大声说道:“是近些日子才传得沸沸扬扬的。”
薛凝:“准确来说,是三个月前,京中才开始流传吕家不仁,吕彦虐死妾室的故事。”
薛凝是半年前才穿越到这个世界,直到三个月前,她方才听说吕家旧事。这旧料新放,连养在宁川侯府的薛凝都听说了。
郭崇人微言轻,两年前哪怕心有不甘,也没闹腾出什么动静。直到三月前,这桩旧事才重新传得沸沸扬扬。放料的人还很有水平,故事里增加了一些容易煽动情绪的痛点,譬如骨肉分离,陈丹又因吕家恶奴殴打亡故。娥娘变为强纳为妾,被迫委身杀父仇人,最后被吕彦丧心病狂折磨而死。
一者受害者必须要“完美”,如果提及娥娘一家因为吕家富贵生出了顺从之意,那么便不“完美”了。市井百姓虽不是什么喝露水视富贵如无物的圣人,却只有圣人般受害者方能激发更强烈的仇恨。
再来就是故事最忌平,情节总是要大开大合,方才够刺激吸睛。
这背后造势之人颇有心机。
裴无忌已被薛凝言语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第21章 除害
薛凝轻轻说道:“郭郎君,你是个重情重义的鲁男子,心思简单,不会这些弯弯绕绕的,这并非你能讲出来的故事。”
“如果有人不喜吕家,吕彦这么一个纨绔子弟,有许多可供攻讦之处,可偏偏闹得最厉害的,却是吕彦两年前虐死小妾娥娘这件事。大家听得多了,于是心里也有些印象,之后再听说吕彦被娥娘义兄所杀,是不是便觉得理所当然?”
此前薛凝已跟郭崇聊了会儿天,恰到好处附和了几句,又时不时说中郭崇心思,郭崇已情不自禁与之生出几分共鸣。
可听薛凝说到此处,郭崇望向她时眼底已流淌一缕警惕。
薛凝没有回避郭崇目光,直直的望过去。
她说道:“郭郎君,有人助你报仇。”
“吕彦身上必定有什么,否则这位裴郎君,不,应该说是裴署长,也不会过问一桩寻常凶杀案。”
薛凝虽不知晓是怎么回事,但玄隐署刚刚成立,以裴无忌那张扬性子必然会搞件大事情出风头。裴无忌不会无缘无故查一个京中纨绔。
裴无忌也没否认,只轻轻哼了一声。他那俊美漂亮脸孔上虽流淌一缕忿色,却并没打断薛凝说话。
他显然也觉得薛凝的推断颇有道理。
薛凝心里也轻轻哼了一声,她当然也亲身体会到裴无忌性子有多偏执,一旦认定什么目标,定不会轻易撒手。
被裴无忌这种奇葩咬住,没那么容易脱身。
她说道:“灭口容易,但要做得不留痕迹却难。派自己部曲死士易被顺藤摸瓜,买凶杀人则又多了一个知情人。于是那幕后之人便想了一个很巧妙办法,寻一个原本与吕彦有仇之人,教唆杀人。”
吕彦死了,哪怕裴无忌查出来,也只是一桩私人恩怨。
郭崇没有回答。
他不说,薛凝却继续说道:“吕娘子,你兄长平时出门,想来也绝不会独自一人出门,是不是?”
吕家虽大不如前,底子却还是有的,更不必说吕彦还是个讲面子好排场一个人。
吕雪君尚自消化薛凝说的话,一时还未反应过来,回过神来后喃喃说道:“不错,家兄十分讲究排场,出入必是前呼后拥,七八个仆人长随总是有的。”
不单是家里仆人长随,还有外头凑趣捧场的闲人,族里奉承讨好的后辈,这些人总是围绕在吕彦身边。
在京城做纨绔,怎少得了前呼后拥的气派?
可吕彦却独身死在京城近郊。
有人想要吕彦死,自是会创造郭崇复仇机会。
若吕彦身边一大堆人,郭崇便是有心复仇,成功率也不高。
郭崇是会些武技,下手也干脆利索,可若吕彦身边之人拦一拦,吕彦难道不会跑?冷兵器时代,又没有枪突突,哪怕郭崇身怀杀人利刃,也抵不过人多。
薛凝说道:“那个人如此用心,一定安排得万无一失。对了,郭郎君,你杀死吕彦后,身上手上也沾满了血污。”
吕彦是被割破了颈动脉,因而喷出大量鲜血。如今郭崇衣衫未换,衣襟上仍有大量喷溅式血迹,那当时执利刃的手掌亦沾染了血污。
“你随手拿吕彦衣襟擦手,故在吕彦衣摆处留下血掌印,不过却并没有将你手掌完全擦干净。那时你已泄过愤,不过却并没有离开,而是搜身吕彦,甚至拆开了他的钱囊,故留下你的血指印。”
“钱囊中有几块金饼,你并不感兴趣,因为你认定自己是将死之人,多半会为吕彦抵命。可你不想连累那个看似好意帮衬你的人,你在找一样东西,我猜是书信便条一样的东西。”
“有人替你将吕彦约至京郊,使吕彦独自一人,利于你下手杀之。你将相约凭证毁去,便认定无人知晓,此局也必是天衣无缝。”
薛凝摇摇头:“可你错了!”
“一来就是咱们这位裴署长,疑心病重,又不讲道理,人家怀疑上什么,没那么容易松口。无论这局设得如何的巧妙,裴郎君绝不会理会。吕彦死得这样凑巧,他一定会不依不饶,绝不能松口。”
裴无忌确实是这样想的。哪怕吕彦之死看着好似不相干的私仇,他也没打算轻轻放过。然而薛凝这样说,裴无忌总觉得薛凝话里有话,有那么点含沙射影的意思。
是嘲自己对她不依不饶?
这些吐槽薛凝脸上却看不出来,她继续说道:“再者这幕后之人,绝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一封书信,就能让吕彦撇开身边人,独自一人来京郊。说明两人关系匪浅,吕彦不是怕极了他,就是对之十分信任。这样的人,也绝不是什么好人。郭郎君,你何妨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