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张贵大喜,连连磕头:“多谢贵人怜惜。”
  顾佑安指着牙人道:“你该谢谢她,若不是她心好带你过来,你们只怕还要在蓄奴所煎熬着。”
  张贵膝盖调转方向给牙人磕头:“多谢张婆,我给您磕头了。”
  张婆轻哼:“谢我做什么,也就是贵人心善肯要你们这些拖家带口吃闲饭的。你们去了贵人家中,好好给贵人干活,要对得起人家的搭救之恩。”
  “多谢张婆指点,我都知道了。”
  张贵的妻小和族亲加起来总共有四十五人,青壮男女二十余人,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年幼的孩子,顾佑安照单全收。
  另外,牙人张婆推荐了三十个有看家护院经验的青壮,这些人个个瘦弱,身上有伤的不在少数,看起来跟平安镖局的镖师差老远了。
  “老婆子我在洛阳城里不做欺上瞒下的黑心生意,话我跟贵人要讲清楚了,你别看这些人看起来不太像样,底子是不差的,您带回家给养半年就能帮您看家护院了。”
  “说句实在话,卖相好的早就给那些富贵人家选走了,那些人身价贵,您花钱买那些人也不划算。我今天带来的这些人都是我细心选过的,人品都还过得去,买回去略调教调教,肯定得用。”
  张夫人也道:“顾掌柜放心,张婆子信得过,她虽要价贵,办事也牢靠,她的名声不作假。”
  顾佑安略想了会儿,就答应下来,这些人她都要了。
  三十个人排成两排站到顾佑安面前,顾佑安叫他们选个领头的人出来,静等了两息,没人说话。
  这时,站在后排最左边的青年道:“小的高金,愿听主子差遣。”
  顾佑安目光落在高金身上:“那好,你先应声,这二十九个人我就交给你管,他们若是行事有差,我只找你说话。”
  “是,小的一定管好他们。”
  至此,顾佑安选人结束,七个顾家老仆,管家王全领头。四十五个种地的奴仆,庄头张贵领头。三十个护卫,高金领头。
  一共八十二个奴仆,花了顾佑安近一千两银子。
  张婆子笑道:“贵人别嫌贵,贵人虽买的不是什么容貌身段出色的年轻丫头,可我给贵人选的这些护卫身价并不便宜。还有您点名要的顾家老仆,为了给您寻这些人,着实费了我不少力气,这些都要花银子打点周全的。”
  认真说起来,顾家七个老仆的身价,堪比张贵领的那四十五个男女老少。
  只要事情办得好,顾佑安不嫌价贵,十分痛快地付了一千两银子。
  “多出来的六两银子算是赏钱,多谢你费心。”
  张婆子哈哈一笑:“贵人真是大气,祝贵人事事顺遂,大吉大利,财源广进!”
  顾佑安这里了事儿了,张隐山那边已经见过张家原来的老仆,老少共十三人。这十三家中有三个孩子,剩下的有四五个懂点医药的,要送去家中药铺帮忙,剩下的几个留在家中伺候。
  算起来,张家种地还是缺人,张隐山在牙人那儿买了十二个种地的奴才,花了不到一百两银子,跟顾佑安比起来,简直太便宜了。张隐山看那婆子一眼,怀疑她是不是暗中收了张家的好处,才给他算这般便宜。
  张夫人立刻道:“你这孩子就是不懂行情了,碰到灾荒年间,一袋粮食就能买来一个青壮奴仆,纵使这几年年景还行,买个普通奴才几两银子顶天了。你选的这十二个各方面都不出色,若你去外头买,八十两银子都能买来。”
  张婆子忙道:“夫人,这话可不能这样讲,老婆子我带来的人可都是选过的,可不是外头街上随手拉来的懒汉。”
  “知道你选过的,我只是教导这孩子两句罢了。”
  张隐山知道他爹不愿意跟族里有什么牵扯,他们家日子过得还行,也不愿意受族里接济。
  不过,他们家的老仆是张家族里帮忙收拢的,这个不好算银子,就算张隐山肯给钱,张夫人肯定不会要。所以啊,大家族真是砍断骨头连着筋,分也分不清。
  张隐山也顾不得许多,知道张夫人没有暗中贴银子后,张隐山结清银子,这就要走了。
  “还请夫人帮我问一问,回信可准备好了。”
  “都准备好了,不过这会儿已经是半下午了,你留下住一晚上再走?”
  “多谢好意,不用了。”
  张夫人留不住他,只能作罢,叫身边的丫头去书房把回信送来。
  事情办完,顾佑安和张隐山这就告辞了。
  出了张家的门后,顾佑安先带他们跟牙人一块儿去衙门给才买来的奴仆换了籍书,都落到她名下。
  送走牙人,顾佑安给管家王全拿了银子:“你点几个人,带他们去采购过冬要用的棉衣棉裤棉被等,鞋袜这些小物件也给配齐了,一人两套。”
  “听主子吩咐,小的这就去办。”
  八十多人的衣裳鞋袜棉被,并不是小物件,人少了肯定不成。
  王全点了老熟人陈昌给他打下手,又叫上他儿子王虎,随后才去跟高金商量,叫他领二十个人跟他一起去。
  高金立刻应下:“要搬什么东西,您只管吩咐。”
  这时,庄头张贵主动走过来,道:“我们中有十来个半大孩子,我熟悉他们的身量,买衣裳我帮得上忙。”
  张贵私心里,还是想给自家儿女买一身合身的衣裳,这样穿着才暖和。
  高金明白张贵的心思,也没多说,只叫他跟上。
  顾佑安和张隐山领着其他买来的奴仆先出城,郭素见他们带一大帮人进客栈,都惊了。
  “你们买了这么多人,花了多少银子?”
  张隐山道:“我家就二十多口人,剩下的全是顾家的人。这还只是一部分,还有二十多人去采买棉被去了。”
  郭素略算了算,不得了了,竟买了八十多人,顾家可住得下?
  “住得下,村里还有官府没有赁出去的空房子,叫他们住那儿去。等明年开春后,我们家也修一套大宅子,把全家人都安顿进去。”
  顾佑安现在手里的银子不是小数目,留下明年采买货物的银子后,她能动用的银子除了够她建宅子买铺子外,还能存下不少。
  “你们家添了这么多人,冬日里家中柴火肯定不够用,粮食也不够吃吧。”
  “应该是够的,我爹娘他们知道家中要添人,我们家今年秋收的粮食不仅不卖,还跟村里人买了些囤着。”
  顾佑安跟郭素说话时,小菊已经跟小二要了茶水来,倒好了茶水放到不烫嘴了,才送到顾佑安手里。
  曾经顾佑安屋里的管事媳妇儿魏嫂子已经去屋里走了一圈,把屋里细细打扫了一遍,把小姐换下来的衣裳洗了晾上。怕明天出发前衣裳晾不干,魏嫂子去厨房要了一盆炭火烘烤着。
  等到用晚食的时候,顾家的厨娘杨婆子钻进厨房,做了三道顾佑安从前爱吃的菜端出来,红烧素茄、冬瓜丸子汤、炝炒醋白菜。
  杨婆子做的菜是跟客栈厨子做的菜一起上来的,顾佑安一口就吃出这三道菜是杨婆子做的,回头笑着夸了句:“杨婆的手艺越发好了。”
  杨婆子站在大堂后门处瞧着,见小主子夸她手艺好,杨婆子放下心中忐忑,笑道:“您打小跟着夫人一块儿用饭,口味也随了夫人,爱吃香嫩可口,蒜香麻辣的菜,这里菜蔬少,也没有好肉,就捡几样新鲜的菜蔬给您做几道素
  口的。”
  “很好吃,有您在,以后我们家可有口福了。”
  杨婆子欢喜笑道:“老婆子我这两年学了新的菜,等到了松江城,我做给您尝尝。”
  顾佑安点头答应,叫她别候着,快去用饭吧。
  郭素吃了口红烧肉,这么好的肉菜,顾家那个厨娘怎么说肉不好?不缺肉吃是多好的日子啊,以前她别说肉了,粥饭能吃饱都算好日子。
  郭素想什么就说什么,她把这话说出口,顾佑安就说:“好日子坏日子都能过,不过若是有挑选的余地,谁不想吃点合胃口的?”
  “你说得也是。”
  这话又引来张隐山感叹,以前他也是个食不厌精的公子哥,流放了一回,如今他也什么都不挑了,只要没毒,有什么吃什么。
  郭素震惊:“好家伙,谁家饭菜里还放毒啊!”
  张隐山:“哎,我就是随口说罢了。再说,你又不懂这个,毒发之前,谁知有毒没毒?”
  “呸,只有你们这些会放毒的才想得这么脏。”
  “你这话我就不同意了,你问问那些常年在外行走的老镖师,有没有听说过被人下毒害命偷货物的?”
  桌上一个四十多岁的镖师道:“走熟路不容易碰到,若是走生镖就要多加小心了。特别是荒郊野外在别人家借宿的,说不准就着了道了。”
  一身好衣裳都能值不少钱,更别说能请得起镖师的商队货物价值肯定不小。听说,专门有那黑心的在荒郊野外修房子引人借宿,谋财害命的手段比山上的盗匪还狠厉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