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是。”
  顾佑安和张隐山进城去张家,张御医的夫人请他们两坐,又叫丫头上了茶来。
  张夫人笑着跟顾佑安道:“你们顾家的下人呐,前些年抄家后都被卖了,去东家的,去西家的,
  短时间内真难以找全。我叫常在富贵人家后院行走的牙人去打听了,好歹给你家找回了些人。”
  张夫人贴心补充了一句:“找来的这些人提前都问过了,他们都乐意追随旧主,答应跟你去松江城。”
  顾佑安没想到张夫人办事竟这般细致,起身认真跟张夫人道谢:“让您费心了。”
  “不费心,事都是底下人办的,我只是使使嘴罢了。”
  张夫人对张隐山道:“你家被抄家时,张家族人们也使劲儿了,你家的下人除了铁了心要背主的,其他人都被张家族人想法子拿到了身契。”
  “按理,前年就该把仆从给你们送去,可……你爹太倔,因为养生方的事情跟族里起了嫌隙,这才没给送去。”
  “你爹有你爹的打算,族里也有族里的无奈,我做这事也不是盼着你们家谅解。到底一家人,闹得跟仇人一样也不好瞧不是?”
  “多谢夫人费心。”
  张隐山不管心里如何想,嘴上却不肯应张夫人一句,张夫人也只能暗中叹息。
  “夫人,牙人到了。”
  “快请。”
  牙人是个五十来岁的婆子,只见她穿着一身紫红的袄裙,头上着一对银簪子,耳朵上戴着一对绞丝银耳坠子,手腕伸出来,也是一对银镯子,穿着很是体面。
  那牙人进门就笑着跟诸位请安,嘴皮子利索上下一翻就道:“老婆子我这些日子为了找齐夫人要的这些人,可是跑遍了洛阳城里各家官眷富户家的后院,不知道借了多少关系,花了多少银子打点才把这些人买回来。”
  张夫人笑道:“知道你是个能人,要不这事儿我也不会头一个想到你。”
  那婆子大笑一声:“这里头的门道没有您不清楚的,不过咱们话说在前头,您点名要的那几个不比其他卖身为奴的找来容易,他们的身价可不能按照市面上的价钱给,要不我可不依。”
  “老货,只管把人点出来,该你的银子,一文钱不少。”
  张夫人跟那婆子寒暄时,顾佑安已经认出了站在第一排的奴才,都曾经是他们顾家的下人。
  “小姐!”
  小菊做事细心,人也踏实,小菊打从十岁起,就被杜氏放在女儿身边照顾,小菊对小姐的长相最熟悉不过,纵使她做男子打扮,小菊也一眼认出了她来。
  小菊泪眼汪汪一声小姐脱口而出,站在小菊旁边,一直低头做鹌鹑状的几人顿时都抬起头来。
  “真是小姐!”曾经是顾佑安身边的管事媳妇儿的魏嫂子又是惊就是欢喜。
  顾佑安对她微微一笑,魏嫂子顿时悲从中来,眼泪顺着粗黄的脸颊流下。
  魏嫂子的丈夫王全,他是顾家的大管家,王全颤抖着声音问:“小姐,老爷和夫人可都还在?”
  “在,一家子都在,虽比不得以前了,至少活得还有个人样儿,爹娘就是惦记着你们。”
  顾佑安没说假话,她提出要买奴仆开荒时,爹娘都跟她说过,若是有法子,尽量把家中的老仆找回来。
  顾佑安温声道:“家里的情况你们都知道,前些年过得艰难,手里没有银子也没人脉,你们落到何处我们也不知,就算想找你们回来也没法子。也就是今年,我带人走商赚了点钱财,又有张夫人肯帮我费心,才找到你们。”
  王全是顾家的大管家,对外头的事情他最是了解,只是想一想就能猜到,小姐一个小娘子掩藏身份行商还能赚到银子,这有多不容易。”
  “我们给小姐添乱了。”
  “哪里的话,顾家遭难,你们也没能躲开,你们不怨我们顾家就好。”
  站在王全旁边的陈昌曾经是顾稳身边的长随,他连忙道:“主子惦记我们,肯把我们救出来,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陈昌的媳妇儿张嫂子忙点头赞同当家的话,若不是小姐伸手,他们夫妻这样被搓磨下去,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牙人这次找来小菊,王全魏嫂子一家三口,陈昌夫妻俩,还有顾家曾经的厨房管事杨婆子。
  杨婆子长相显老,原来在顾家时,杨婆子年纪才三十岁上下,看起来却像四十出头,年纪轻轻就被人称杨婆子。
  王全夫妻,陈昌夫妻都是家里的管事,明明比杨婆子年纪还大几岁,看起来却比杨婆子年轻。
  顾家流放抄家后,王全夫妻被卖去一户姓张的刑部主事家干杂活儿,那户人家使唤下人使唤得很,对王全夫妻这种罪官家出身的奴才就更不当人了,这才几年呀,王全夫妻瘦削苍老,竟生出白发了,看着比杨婆子还老。
  陈昌夫妻比王全夫妻也好不了几分,左右都是受罪吧。陈昌夫妻跟王全夫妻不同的是,陈昌夫妻不仅身体受罪,心里也受罪。
  陈昌夫妻都是能干人,碰到顾稳和杜氏都是讲理的,他们夫妻一儿两女都被他们脱了奴籍。
  两个女儿嫁的是身家清白的平头百姓,儿子儿媳在益州府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很不错,时常来顾家看望他们夫妻。
  顾家败落以前,陈昌夫妻俩都很得意他们的儿女孝顺,顾家败落后,女儿对他们的悲惨处境不闻不问,儿子也只当不知,他们心里那个滋味啊,简直别提了。
  他们夫妻都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还有被主子搭救的一日啊。
  杨婆子是除了王全儿子王虎,还有小菊之外最显年轻的人,她能过的稍好,凭的就是治得一手好饭菜的本事。
  也是因为买她的人喜欢她的厨艺,杨婆子才借口小菊是她的徒弟,要小菊给她打下手,小菊才免了许多悲惨。
  小菊一抹眼泪,哭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以后我给师傅养老送终。”
  顾佑安笑着看着几人:“都别哭了,擦擦眼泪,明日我带你们去松江城过好日子。”
  “哎!”
  第40章 忠心关外
  顾家仆人们收拾好眼泪,规规矩矩站在一旁,顾佑安又看站在后一排的奴仆。
  牙人道:“这些个原来的主家坏了事,他们都被发卖充做了官奴,那些有门路的,长得好的,能说会道的都被买走了,剩下这些锯了嘴的葫芦还没人要。”
  “我老婆子有一说一,他们虽嘴笨,但人老实,都是种地的农民,贵人买他们回去照顾田地,肯定给你家的地伺候得妥妥当当,那叫一个粮满盆谷满仓。”
  这牙人可真敢说!谁敢保证年年丰收?
  顾佑安打量他们的手掌,无论男女都是一双粗糙的大手,一看便知是干活的人,可见牙人在这方面没有说谎。
  顾佑安指着一个身量最高的青年男人道:“你叫什么名字,原来是做什么的?”
  “回贵人的话,小的姓张,行三,学名叫张贵。”
  张贵回话很有规矩,并不像普通农人,顾佑安又问:“你原来是做什么的,祖籍何处?”
  张贵躬身答道:“小的原是开封府南和县张家村人,十年前县里遭了灾,许多人家卖身为奴,小的和三十余个族亲,并几个邻村人一起卖身给原太常寺徐少卿家为奴,负责为徐家耕种。”
  “你读过书?”
  “遭灾前,小的父亲把小的送到村学里念了一年书,略识得几个字。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小的在徐家当庄头,管着徐家一个农庄。”
  识字,有当庄头的经验,这就是顾佑安要的人才。有张贵管着家里的田地,她娘就可以松开手了。
  顾佑安看张贵十分顺眼,就道:“你可愿意跟我去松江城?”
  “小的愿意。”
  张贵突然扑通跪下,求道:“小的家小还在蓄奴所,求贵人把小的家小都买了吧。”
  牙人怒斥道:“放肆,这里焉有你一个官奴张嘴的道理?不懂规矩!”
  那婆子从袖中掏出皮鞭,作势要打他,张贵顿时吓得哆嗦。
  顾佑安抬手阻止,道:“张贵,说说你家人口。”
  张贵恍如抓到最后一根稻草般,忙道:“小的内人
  也略识得几个字,都是小的教的,使唤她做什么都行。还有小的两个儿女,都年过五岁了,懂事听话得很,贵人买了他们给家中小主子们端水倒茶也可,这两个孩子肯定能派上用场,不会吃白饭。”
  张贵当过庄头,还识字,他这样的奴才不愁卖的。可他一不想跟妻小分开,又想跟张家村出来的人卖到同一家,这才一直在蓄奴所待到如今。
  贵人既肯听他解释,张贵大着胆子多说了几句,除了他家小外,跟他一块儿卖身为奴的同族和邻村的人,都是勤奋肯干的,虽都有家小拖累,换个说法,他们全家老小都在,也不怕青壮跑了,或是给主人家使坏。
  顾佑安耐心听完张贵解释,道:“我家正缺能种地的人,你碰到我也算得偿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