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顾佑安说稳当,一是说从松江城到山海关这一路上稳当,二是说人参都存在空间里稳当。
  若不是空间不够大,又不好掩人耳目,顾佑安甚至想把药材都装空间里,这样才跟安稳。
  不过嘛,人总要知足,有总比没有好,空间能用来保存一些珍贵货物就足够了。
  杜二叔显然只听明白了第一个稳当,他道:“前年你们流放去松江城,路上祁王府杀干净了一窝大土匪,听说后面这一两年关外安稳了许多,小偷小摸的有,大盗都绝迹了?”
  顾佑安听平安镖局的人提到过这件事
  ,有没有劫匪这事儿谁说得准。
  杜二叔道:“当初你们在什么地方碰到的劫匪?”
  “就下一个驿站前方不远处的山谷里。”
  顾佑安对那个地方记的可劳了。
  今日才出门,大伙儿精神头足,加上这几日天气好,又无风雨又无烈日当空的,第二天傍晚就赶到了当日遭遇劫匪的山谷。
  顾文卿和田二郎两人坐在骏马上忍不住感叹唏嘘,三年前的流放真跟梦一样。
  往前走了一段路,田二郎指着一条上山的小路笑话顾文卿:“当时咱们从这儿分开跑,要不是你摔了个狗啃屎叫的太大声,引的我回头瞧一眼,耽误了我,说不得当时我都逃掉了,也不会被劫匪抓住。”
  顾文卿一个白眼扔过去:“少找借口,你若真有本事怎么会被抓?”
  “你是头一个被抓的,你还有脸翻白眼?”
  顾文卿轻哼一声,根本不搭理他。
  田二郎也觉得自己没理,催动□□的马追上顾文卿,笑道:“要换现在,咱们兄弟俩就算不能生擒了那劫匪头子,也能护着一家人躲开了。”
  顾文卿目光沉沉,心里面何尝不这样想,在这个世道,学武比学文有用多了。
  当初,若不是运气好,若不是安安聪明抓住了机会,他们一家子只怕就交代在这儿了。
  杜家族人听田二郎和顾文卿两人说前年在这儿遇到劫匪,紧张地东瞧西看,杜二叔叹息:“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啊。”
  人生在世,哪里有容易的?
  郭素意气风发地骑马赶上来:“安安,你的弓箭可带上了?”
  “带上了,放在马车里。”
  “安安你射箭准头好,若是来了劫匪,你拿着弓箭躲开,一箭一个人头,杀的劫匪屁滚尿流。”
  田二郎哈哈大笑,指着郭素笑话道:“你比我还能吹牛。”
  郭素狠瞪他一眼:“要跟我比划?”
  田二郎识趣地闭嘴,他可打不过郭素。
  郭素轻哼,趾高气扬地越过田二郎,冲到了队伍最前头。
  从关外到关内,越往南走人烟越稠密,等到了山海关附近,商队赶路的步伐也慢了。
  顾佑安换了身男子的衣裳,头发束在头顶,露在外面的肤色也变深了,顾佑安从马车里出来走路,偶尔跟同行入关的山民说两句话。
  已经是夏天了,这个时节皮毛不好卖,山民这会儿下山都是卖药材换食盐布匹的。
  顾佑安若是瞧见他们的药材不错,都花银子买了过来,拉药材的大车上又多了几麻袋药材。
  傍晚前赶到山海关,办了通关文书后,车队缓慢过关,中间自然少不了打点。
  顾文卿瞧见守关的那个千户眼熟,田二郎小声道:“咱们流放的时候见过。”
  听说当年苏大人花钱找人打点,求人去祁王府送消息,消息没送去,最后他们都被劫匪抓了。
  毕竟是流放过的,犯官即使如今已换了身份,苏大人也不会回来追究当初拿钱不办事的人,是是非非都过去了。
  “咱们这片地方有三伙驻军,东北军靠草原,辽东军靠海,燕州军守着山海关,我看呐,燕州军最富裕。”
  守着山海关吃拿卡要,油水多得很。
  “那可不一定,若是上头主事是个会经营的,东北军和辽东军都穷不了。”
  东北军靠草原,可以和草原上的部落做牛马皮毛等生意,辽东军靠海,冬日里靠贩卖海货也能赚不少。
  顾文卿听他爹说过,朝廷对各地驻军管理不如前朝严格,许多胆大的官眷甚至会借槽船之便做生意。
  官和民不是一类人,只要当上了官,来钱的路子就多了。
  田二郎哼笑:“这般说来,李洪文流放前是正三品的户部侍郎,又有个当礼部尚书的先生,还娶了贵妃的堂姐为妻,在洛阳是一等一的人家,下头人孝敬,自己再想些生钱的手段,李家被抄家后还偷藏许多金银珠宝也不足为奇。”
  哪像他们家,他爹娘经营几十年,流放前,他娘想尽法子只偷藏下来一千两银子,这么久过去了,也不知道那银子还在不在。
  今晚上歇在海潮客栈,入关后向南行五六里路就是了,顾佑安翻身下马,看牌匾还新得很。
  杜二叔走过来,卷起袖子擦汗,抬头望着牌匾道:“今年才新修的,去年我从这儿过的时候还没有。”
  海潮客栈的掌柜笑着迎出来,忙附和道:“这位老爷说的是,咱们家客栈是去年才新建的,宽敞,里头住宿、用饭、存放货物都方便,各项价钱也便宜,往来的商队都爱来我们这儿。”
  杜二叔跟顾佑安道:“这话倒是不假,北边几家客栈我们来的时候都问过。”
  客栈掌柜欣喜,偏又要装出友爱同行的模样,十分不真诚地客气道:“北边今年新修建的客栈比我们这儿当道,出关比我们客栈方便,价钱稍贵一点也正常。”
  “掌柜的,我跑松江城也好几回了,你们这两年日子眼见着越发好了。”
  “哈哈哈,这一二年是不错。原来这儿原来靠着北边,朝廷跟北边打来打去的不安生,当地百姓能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只能提心吊胆过日子,一年里除了人多胆大的商队偶尔从这儿过,也没什么其他人来。”
  “如今不同了,自从先皇在位时把北方收归到咱们自己手里,又有将士们守着边疆,关内关外的商队来往越来越频繁,咱们这儿也越来越好过了。”
  掌柜一边引路往客栈里去,一边笑呵呵道:“不怕几位贵客知道,也就是这两年,若是往前倒腾几年,我们家也不敢在这儿开客栈。这呀,还要多谢祁王殿下。”
  顾佑安眉头微挑,这位掌柜倒是个敢说的,在关内竟敢当众感谢祁王殿下。
  “几位要定几间房啊?”
  杜二叔出面跟掌柜定房间,又买了中等草料若干,送去喂拉车的马匹等。
  “安安,你跟郭素一屋。”
  顾佑安点点头:“这里麻烦二叔了,我先去屋里放包袱。”
  “去吧。”
  放好包袱后,顾佑安先去客栈后院走了一趟,平安镖局的人正在给马卸装备,喂水喂食。
  郭素从马背上拿下来一套弓箭,跟顾佑安道:“不须担心,晚上镖局会安排人睡在后院,马匹货物丢不了。”
  顾佑安环顾一圈,道:“今晚上在这儿过夜的商队只有咱们吧。”
  “好像是。”
  这会儿还没天黑,顾佑安想起再往南走一段路有个集市,就想去转转。
  郭素忙问:“你等等,一会儿我陪你去。”
  顾佑安说不用:“你忙你的吧,我一会儿就回来。”
  往南穿过一片小树林,顾佑安想到李洪文的小妾张氏,那会儿瞧见张氏在跟一个男人说话,那时候那个男人就对张氏动心思了吧。
  也是个有心的。
  顾佑安赶到集市,市场有往外扩建了一段,集市两边林立的商铺宅子,叫这个集市瞧起来有镇的规模了。
  走到门外有口水缸的干货铺,掌柜站在下板子,门关了一半了。
  掌柜瞧见顾佑安站在门口,忙笑道:“小哥要买甚?不怕别人说我吹嘘,我家店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我这儿昆布和各类鱼虾干货都是齐全的,只要你要的,我这儿都有。”
  跟三年前差不多的说辞。
  顾佑安笑着抬脚往里走:“掌柜,昆布怎么卖啊?”
  一身男子打扮,张口又是小娘子的音调,掌柜一拍脑袋,眨眨眼后,好似也不太确定,犹豫问道:“贵客是不是来过我家小店?”
  “三年前秋天来过,还在你家店门口买了几条海鱼。”
  掌柜顿时想起来了,他上下打量着道:“哎哟,怪我眼拙,竟没瞧出来你是个小娘子。”
  顾佑安笑道:“您家的昆布还卖十二文一斤?”
  掌柜连忙摆手道:“不是那个价了,如今昆布没有二十文钱一斤,不须谈。”
  “掌柜的不厚道啊,我来照顾你家生意,你这般宰老客可不好。”
  掌柜的愁眉苦脸道:“真不行,这一二年里来往的商队多了,商队无论是出关还是入关,都随手带些海货走,买的人多了,海里打上来的又是有数的,价格自然要涨些。”
  “既生意好做了,没有其他人搬到你们这儿来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