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小孩儿家家的,别那么多愁,就是顾家那一家子,睡地窝子,连间正经屋子都没有,若不是我们家接济,大冬天的连饭都吃不上,好被子都没一床,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一点出路都没有,他们难不难?”
  “你娘我以前是出身大家族的贵人,如今要跟那些粗鲁不堪的妇人捧着笑脸寒暄,我难不难?大家各有各的难处,你若是不能狠心即刻一头撞死,那就鼓足了劲儿好好活,活出个人样来。”
  陆氏咬牙发狠:“你若是个真厉害的,那就想法子嫁给祁王,你若是成了祁王妃,什么袁家的孟家的,统统都给你跪下。”
  苏香吓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她如何敢嫁给祁王!
  “没出息,你爹当过祁王的先生,你们若是要论关系,师兄妹也说得,你怕什么?”
  “娘,您就不怕吗?”
  苏香想起去年冬天里,头一回见祁王,他顶着风雪,一身玄衣从外头走进来,冷眼扫过她,苏香只觉得浑身
  都被冻上了,再不敢抬头看他。
  说什么尊师重道,祁王对她爹什么时候尊敬过?她爹在祁王跟前也是做臣子之态,祁王不叫她爹坐,她爹也只能站着。
  这样的人,她怎么敢想……
  陆氏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祁王做她的女婿,陆氏也有点不敢想。
  不过……陆氏低头看自己这个畏畏缩缩的女儿,心想,万一祁王眼瞎了,或是就是喜欢性子弱好拿捏的,也没准儿。
  苏香吓得一哆嗦:“娘,求您了,您别去说,我不敢的。”
  她若是敢动这个心思,不管成不成,叫袁家孟家那些贵女知道了,还不得活撕了她。
  陆氏也歇气了,恨铁不成钢:“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丫头来。”
  被她娘训惯了,苏香更不敢吭声。
  七月初二,袁家老夫人做寿,这日杜二叔跟着平安镖局已经出发好几日了,一路骑马坐车,若是行得快,还有三五日,只怕都快要到山海关了。
  郭师傅安顿好平安镖局里的事务,到邻山村顾家当先生,田家两兄弟和顾家兄妹三个跟着郭师傅学拳脚功夫。
  看起来郭师傅教了五个弟子,这五个弟子中还要分出三等来,头一等就是决心要走武将路子的顾文卿和田二郎,二等就是田大郎和顾佑安,三等嘛,就是跟着姐姐哼哼哈嘿喊几声,学了没半刻钟就一屁股坐地上喊累的阿萱。
  阿萱就是小捣蛋鬼,杜氏怕她影响哥哥姐姐们学本事,顾稳和杜氏早上去地里锄草时,就把她放背篓里背走。
  罗家婆媳四口人这几日在顾家干活儿,顾家人口多,做饭不方便,杜氏跟罗家说好了,除了工钱外,每人每天多添十文钱饭钱。
  能多得银钱,罗家自然欣喜,按照现在的米价,十文钱能买七八两米了,这可比顾家包两顿饭好多了。
  能多得银钱自然好,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一亩地得三石粮,除开上缴给官府的,还有请人干活的花费,顾家三十八亩地,一年到头也得不了多少银钱。
  罗大郎听他媳妇儿这般算计,就笑道:“顾家除了那个最小的,家中个个读书识字,听说顾家在倒腾药材,如今还请了武师傅教导,他们那样的人家多的是活路,跟咱们家不一样。”
  “哎,话是这样说,到底是节约些好。”
  罗大郎翻身睡觉:“行了,快睡吧,明儿早上还要起来干活。”
  郭师傅教田家顾家的孩子一个来月,渐渐地也看出来了,田二郎和顾大郎教得出来,田大郎和顾家那个姑娘,向学的心是有的,不过自身有限,跟着他学硬功夫,花再多时间也白费功夫。
  郭师傅跟顾稳和田清德商量一番,进入八月后,顾文卿和田二郎跟着郭师傅继续学武,田大郎回家跟他爹读书。
  顾佑安么,她不愿意放弃,就是自己身体素质有限,怎么着也要学个保命的本事。
  郭师傅听她这般说,想了想,道:“要学保命的本事也容易,下毒、暗器,你随便选一样。”
  “还有没有其他的?我的意思是能当众使出来的。”
  “这个么,射箭学不学?我有个义女名叫郭素,她射箭准头极好,你若是学了她半分功夫,在外行走也有几分底气。”
  “我学。”
  硬功夫她学不了,射箭这种考验技巧的,她觉得自己能行。
  第23章 人算不如天算顾稳的机会来了
  郭素是个孤儿,一出生就被家里人丢到路边,平安镖局的镖师们路过时发现,把孩子带回镖局养大。
  今年郭素年十三岁,长得也不高挑,但是手上功夫极好,镖局里从上到下,论射箭的准头就没有人比得过她。
  郭素本想跟镖局里的哥哥姐姐们一块儿去走镖的,但僧多粥少,她一个半大姑娘根本抢不过。
  郭素没法子,前些日子城里的大户人家短工,她去报名了,人家没选上她,这些日子只去南街上跟镖局的兄弟姐妹们一块儿扛活,挣点银钱补贴家用。
  郭素收到义父传信,说主家聘她给家中小姐当弓箭师傅,她欢喜得不行,当即收拾行李去邻山村。
  郭素见到顾佑安,明明她比顾佑安强壮,但是在她面前,她的目光打量下,郭素就是抬不起头来。
  郭素想了又想,才摆出师傅的谱儿来,她小声道:“听师傅说,小姐想跟我学弓箭?”
  “正是,以后要辛苦你了。”
  郭素欣喜道:“不辛苦不辛苦,我愿意的。”
  郭素先是低头不安,这会儿又高兴起来,顾佑安嘴角露出个笑来,这是个性情中人。
  “义父说你们家没有弓箭用,我来时给您带了两把弓箭,您选一选。”郭素摆出两把弓来。
  “怎么选?”
  郭素上前指导:“我不知道您力气大小,带了两把轻些的弓箭,等你练熟了,手上有劲儿了,再慢慢换重弓。”
  说到弓箭,郭素的话渐渐多起来,从弓箭的样式大小、做弓箭的材质选用等等,她都如数家珍。
  “我义父原来常使一把柘木弓,义父说等我大了,能跟护卫商队去走镖了,就把那把弓给我使。”
  “你现在用竹弓?”顾佑安低头瞧,郭素带来的两把弓箭都是竹制的。
  “嗯,竹木弓箭常见好用便宜,用的人最多。”
  顾佑安试着拉弓弦,两把都试了,两把弓都能拉开,但要说顺手的话,她如今只能用最小的那把弓。
  郭素直白地说:“这是我们镖局十岁以下孩子练习用的弓。”
  顾佑安:“……”
  顾佑安叹气,跟郭师傅练了一个月,她本来以为自己长力气了,没想到还是这般不堪。
  “这个不妨事,多练练,总会越来越好的。”
  顾佑安瞧着郭素绷紧的手臂肌肉线条有些羡慕,她估计很难练成郭素这样了。
  顾佑安羡慕郭素的好体格,郭素却羡慕顾佑安会读书识字,脑子还聪明。
  顾佑安在家闲暇时多,除了照看家里菜园子的果蔬、跟着郭素锻炼身体练习射箭外,空闲时她最喜欢看书。
  每次顾佑安看书时,郭素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问她在看什么。
  郭素多问两次,顾佑安就知道她的心思了,问她愿不愿意跟她识字,郭素连忙点头,拍着胸口说一定好好学。
  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郭素反应过来,不好意思道:“请教书先生花费不少,我白跟你学,我跟我学弓箭却是给了银钱的,这样不太好。”
  镖局里养着一大群孩子,对郭素来说,赚钱给镖局减轻负担是最重要的,她想学认字,不想占顾家便宜,但是她又舍不得顾家给的银钱,顿时纠结起来。
  顾佑安笑道:“我又不是整日只教你读书,偶尔抽空教一教罢了,你若是心里过意不去,帮我家干些活儿,就当我教你的束脩吧。”
  “好,一言为定,家里有什么活儿要干的,你只管叫我。”郭素满口应下。
  自打郭素跟着顾佑安学认字,在顾家越发勤勉了,除了勤勤恳恳教顾佑安射箭外,顾家的杂活儿她都快包全了。
  若不是挑水是郭师傅交给顾文卿每日锻炼的功课,挑水的活儿也要被郭素抢了去。
  杜氏就喜欢郭素这样的孩子,一看到就高兴,杜氏喜欢人的时候就喜欢给吃的,家里若是做了什么肉菜或是好吃的,杜氏就叫郭素去尝尝味道,给她开小灶。
  “素素呀,今儿烧了酱炖鱼,你来尝尝咸淡合不合适。”
  “哎,我这就来。”
  站在扫院子的郭素立马大声应一声,欢欢喜喜跑去厨房。
  阿萱见状,也不玩儿墙角的蚂蚁窝了,甩开小短腿也跟着去:“素素姐姐,你等等我。”
  今日郭师傅带着顾文卿和田二郎去山上练功夫了,这会儿院子里只有顾稳父女俩。
  顾稳:“喜欢这丫头?”
  “
  嗯,喜欢,是个可造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