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他不想黑灯瞎火,什么都摸着黑,他披着宋彦泽宽松的外袍,短了一大截,看着很滑稽,衣领也不好好系一下,什么都没遮住。
宋彦泽看了一眼就别开头,蒋亭渊一笑,烛火映照他的侧脸,深邃立体的面容看着有种情|欲|勃|发的生涩劲,像个贪欢的毛头小子。
为着这档子事,他算是尽心尽力。
“马车早几日就备好了,软垫,茶水,点心什么都有,也宽敞,你躺着睡都没事。”
宋彦泽呆了两秒,而后赶紧掀开被子死死拽着被角让他滚。蒋亭渊不滚也不着急,先专心把手里的烛台换好,而后撑着床榻伸手探进去拽被子。
“老爷的奖励还没给完呢。”
刁奴吃得满嘴流油,心满意足,第二天看着那么神气,一扫前几日隐隐的阴沉危险。困顿地睁不开眼的小宋大人却满脸隐忍的火气,慢吞吞地走着,时不时捶捶腰。
玄青料想是宋大人日夜操劳批文书批的,顿时肃然起敬。
徽州离这里有个一整日的路程,马车确实舒适,宋彦泽几乎睡了全程。本来蒋亭渊还沉浸在吃得满足的雀跃里,如今越到徽州,越躁动不安。
宋彦泽趴在窗边看风景,徽州也是受灾的之地,但现在处处井然有条,一点看不出迹象,只有从城外几条河还浑浊才能看出一二。
“你怎么了?”
蒋亭渊打马走在马车旁边,脸上表情看不出什么,但宋彦泽扫过他微皱着的眉,有点撇的嘴角。
“你害怕祖母?祖母没你想的那样不通人情,再者,你也算她看着长大的。”
蒋亭渊自然知道老太太没有不通人情,她还曾为一对契兄弟做证婚。只是……
车还没进了城镇,不少百姓就聚集在河岸边跪拜,高呼青天。
宋彦泽只同祖母提过要回,还嘱咐了不要多说,没想到还是受了此大礼。
宋彦泽赶紧下车回拜,又去同他们说话,一一问了现下的生活情况,慢慢人散了,才看见祖母站在人群外笑眯眯地看着他。
“祖母!”
宋彦泽顿时一点沉稳气场也无,快步走到祖母面前,她笑着拍拍他的手背,一连说了好几个好,笑得合不拢嘴。
“我一切都好,身子骨好着呢,你不停地往家送补品送东西,我都用不上。”
宋彦泽本是想接祖母去京都,只是当时情况不明,自己的性命不定能保住,便不能拖累祖母,而且祖母也不想离开老家。
“祖母,我带了一人回来……”
祖母却拍了一下他的手背,看向站在人群后的蒋亭渊一眼,什么话都没多说,只让他们都先回家。
宋彦泽拉着他走到前面,看看心不在焉的蒋亭渊,又看了半点讶异之色也无的祖母,一肚子疑问。
用过晚饭,终于能说说话。祖母一摆手让他们都下去,蒋亭渊却心不在焉地就要跟着丫鬟小厮一起下去。
宋彦泽一急抓住了他的手,疑惑地看着他:“蒋亭渊?”
祖母只喝茶,脸上带着淡笑,看了一眼两人交握的手,轻咳了一声。
蒋亭渊就要撒手,宋彦泽却抓住了他的手,看向祖母。
“祖母,他是七年前的庭雁。如今也是我一心一意要一辈子的人。”
宋彦泽一撩衣袍要跪,蒋亭渊却抓住了他,扑通一声先跪下了。
“是我毁诺……但我无论如何不能再放手了……”
祖母看看错愕的宋彦泽,又垂眼看着那个死心眼的孩子。
“倒也不算你毁诺,十年未到,但我这个孙儿已经满心满眼都是你了。”
“他也是个执着认死理的孩子,你们兜兜转转的缘分,不管是天意,人为,顺其自然,还是你强求得来,总归他喜欢。”
宋彦泽被他们这出弄懵了,愣怔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蒋亭渊,又去看祖母。
“你可知,你们同在官场,又同为男子,生前不得名分,死后也见不得光。官场上,也不会有姻亲帮助,没有家族支持。”
“我……”蒋亭渊刚要说话,祖母就打断了。“不是问你,你是最撒不开手的那个。我是问你,彦泽。”
“你想明白了?情爱会冷,漫长岁月间什么都会发生,若是结局狼狈不堪,你能承受,能接受吗?”
宋彦泽跪在蒋亭渊身边,拉着他的手一同向祖母跪拜。
“祖母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但无论如何,此生不悔。”
祖母叹了一口气,她年岁高,见证了太多爱侣变怨偶,男女之间尚且有婚书,有责任有家族。
而他们之间的联系只有在她看来,细脆如蛛丝的情爱,能经得起什么?
但……她的孙儿她了解,执拗,赤诚之心不改。蒋亭渊她更是清楚,有时候他那拼了命豁出一切的劲,让她也觉得不可思议。
曾经她反复担忧,觉得他是个麻烦,怕他日后会忍不住用什么手段强逼她的孙儿……
现在倒也算圆满。
年少时的赤诚,不容怀疑,但历经了那么多世事,见过那么多人,依然坚定的赤诚和热烈,她又能再说什么。
“我知晓了,不会拦着你们,只当我又多了一个孙儿。”
宋彦泽知道会这样,因为祖母爱护他,真心希望他快乐。蒋亭渊倒是懵住了,一脸的不可思议,竟是悄无声息地砸下泪。
“好了,你们别在这晃了。回去吧。”
这里的陈设一点没变,他们都很熟悉,但那时没觉得这抄手游廊那么矮,这院子那么小。
“你和祖母到底……”
蒋亭渊一直沉默着,看过来的眼睛都是发懵的,好像是以为自己要被砍头,结果只是轻飘飘说了两句就给放了一样。
宋彦泽觉得他这个表情很好笑,停住了脚步。
这院子还是那样,廊下灯笼朦胧,月亮清辉洒在小竹林和芭蕉上,一棵梅花已谢的梅树在窗前。
他们都这样大了。
宋彦泽捧着他的脸颊,仰头亲亲他的唇瓣,轻笑了一声。
“回神了,夫君。”
七年前到底是怎么了,又为什么说什么毁诺?
这个家伙也是能藏,还有瞒着他的事。
第117章
七年前的不告而别, 宋彦泽心里不是毫无芥蒂的。
可看到他身上的那些疤痕又到底选择了不问,等他想说了再说,但怎么也没想到还有祖母的事。
小院的卧房也一点没变, 里间的卧房隔着屏风的放的床都还在。
那时候宋彦泽觉得小雁哥哥总有一天会回来的,不肯撤走这床, 久而久之,便如本来就是这样一般。
蒋亭渊走进来时看着这张床也明显一愣, 没想到还会在。
宋彦泽笑笑,没有多说,只是拍拍床榻:“如今怕是根本不够你睡了, 小了好多。”
那些春夜里荒唐, 粘腻的梦境和记忆呼啸向他而来, 蒋亭渊一时怔然, 直直看着坐在床边,拉着他的手的宋彦泽。
无数个日夜里, 他趴在这张床上透过屏风去看他朦胧的身影,只觉得春山遥远,梦里的甜蜜转瞬即逝。
可如今不同了。
蒋亭渊缓缓长出一口气, 笑了一下。“七年前我觉得这辈子都不会有这样的一刻。”
“如今竟是美梦成真。”
宋彦泽猛地瞪大了眼, 他的意思是七年前他就……
蒋亭渊坐到这张小床上, 同他腿贴着腿,又觉得不够,蜷着长腿抱他缩在这张小床上。
“你还记得那个玉娘吗?”
宋彦泽愣了一瞬, 想起了七年前的往事……
那时候蒋亭渊已留在宋宅整整一年,又是一年春。
蒋亭渊习武,宋彦泽上族学,每日闲暇, 宋彦泽就会教他识文断字。
他算得上是个耐心的夫子,即使蒋亭渊怎么写都写得不好看,他也只是耐心地捏着他的手重新来。
“你日后不是要做将军?一军将领,大字不识可不成。”
蒋亭渊没有回话,他并不想做将军,只是知道宋彦泽是要做状元的,日后平步青云,做文臣之首。
他现在读书也来不及,只有成了将军,才好和他相配。
“庭雁?我应邀明日要去听曲,你去不去?”宋彦泽同他一起收拾笔墨纸张,手肘亲昵地拐他一下,蒋亭渊面色古怪地一躲,低声应了。
江南这里的听曲便是水榭台子上隔着帘子,里面歌伶抱着琵琶唱些小调,有贵客便可去包厢听,也可点了戏。
徽州里有不少名角,但宋彦泽之前一向都不感兴趣。
乌篷船轻晃,撞上了亭台的石阶,宋彦泽拉着蒋亭渊一同去,路上果然碰见了不少族学里相熟的同窗,言语间不出蒋亭渊所料,是几个世家子推不掉的邀约。
只是不同寻常的是,不少姑娘家也来了。
宋彦泽原本站在船头吹风,一身月白流云锦帕皎皎如月,不少姑娘撩开纱帘去瞧他。他自己毫无所觉,惹得蒋亭渊拉他进去。
宋彦泽看了一眼就别开头,蒋亭渊一笑,烛火映照他的侧脸,深邃立体的面容看着有种情|欲|勃|发的生涩劲,像个贪欢的毛头小子。
为着这档子事,他算是尽心尽力。
“马车早几日就备好了,软垫,茶水,点心什么都有,也宽敞,你躺着睡都没事。”
宋彦泽呆了两秒,而后赶紧掀开被子死死拽着被角让他滚。蒋亭渊不滚也不着急,先专心把手里的烛台换好,而后撑着床榻伸手探进去拽被子。
“老爷的奖励还没给完呢。”
刁奴吃得满嘴流油,心满意足,第二天看着那么神气,一扫前几日隐隐的阴沉危险。困顿地睁不开眼的小宋大人却满脸隐忍的火气,慢吞吞地走着,时不时捶捶腰。
玄青料想是宋大人日夜操劳批文书批的,顿时肃然起敬。
徽州离这里有个一整日的路程,马车确实舒适,宋彦泽几乎睡了全程。本来蒋亭渊还沉浸在吃得满足的雀跃里,如今越到徽州,越躁动不安。
宋彦泽趴在窗边看风景,徽州也是受灾的之地,但现在处处井然有条,一点看不出迹象,只有从城外几条河还浑浊才能看出一二。
“你怎么了?”
蒋亭渊打马走在马车旁边,脸上表情看不出什么,但宋彦泽扫过他微皱着的眉,有点撇的嘴角。
“你害怕祖母?祖母没你想的那样不通人情,再者,你也算她看着长大的。”
蒋亭渊自然知道老太太没有不通人情,她还曾为一对契兄弟做证婚。只是……
车还没进了城镇,不少百姓就聚集在河岸边跪拜,高呼青天。
宋彦泽只同祖母提过要回,还嘱咐了不要多说,没想到还是受了此大礼。
宋彦泽赶紧下车回拜,又去同他们说话,一一问了现下的生活情况,慢慢人散了,才看见祖母站在人群外笑眯眯地看着他。
“祖母!”
宋彦泽顿时一点沉稳气场也无,快步走到祖母面前,她笑着拍拍他的手背,一连说了好几个好,笑得合不拢嘴。
“我一切都好,身子骨好着呢,你不停地往家送补品送东西,我都用不上。”
宋彦泽本是想接祖母去京都,只是当时情况不明,自己的性命不定能保住,便不能拖累祖母,而且祖母也不想离开老家。
“祖母,我带了一人回来……”
祖母却拍了一下他的手背,看向站在人群后的蒋亭渊一眼,什么话都没多说,只让他们都先回家。
宋彦泽拉着他走到前面,看看心不在焉的蒋亭渊,又看了半点讶异之色也无的祖母,一肚子疑问。
用过晚饭,终于能说说话。祖母一摆手让他们都下去,蒋亭渊却心不在焉地就要跟着丫鬟小厮一起下去。
宋彦泽一急抓住了他的手,疑惑地看着他:“蒋亭渊?”
祖母只喝茶,脸上带着淡笑,看了一眼两人交握的手,轻咳了一声。
蒋亭渊就要撒手,宋彦泽却抓住了他的手,看向祖母。
“祖母,他是七年前的庭雁。如今也是我一心一意要一辈子的人。”
宋彦泽一撩衣袍要跪,蒋亭渊却抓住了他,扑通一声先跪下了。
“是我毁诺……但我无论如何不能再放手了……”
祖母看看错愕的宋彦泽,又垂眼看着那个死心眼的孩子。
“倒也不算你毁诺,十年未到,但我这个孙儿已经满心满眼都是你了。”
“他也是个执着认死理的孩子,你们兜兜转转的缘分,不管是天意,人为,顺其自然,还是你强求得来,总归他喜欢。”
宋彦泽被他们这出弄懵了,愣怔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蒋亭渊,又去看祖母。
“你可知,你们同在官场,又同为男子,生前不得名分,死后也见不得光。官场上,也不会有姻亲帮助,没有家族支持。”
“我……”蒋亭渊刚要说话,祖母就打断了。“不是问你,你是最撒不开手的那个。我是问你,彦泽。”
“你想明白了?情爱会冷,漫长岁月间什么都会发生,若是结局狼狈不堪,你能承受,能接受吗?”
宋彦泽跪在蒋亭渊身边,拉着他的手一同向祖母跪拜。
“祖母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但无论如何,此生不悔。”
祖母叹了一口气,她年岁高,见证了太多爱侣变怨偶,男女之间尚且有婚书,有责任有家族。
而他们之间的联系只有在她看来,细脆如蛛丝的情爱,能经得起什么?
但……她的孙儿她了解,执拗,赤诚之心不改。蒋亭渊她更是清楚,有时候他那拼了命豁出一切的劲,让她也觉得不可思议。
曾经她反复担忧,觉得他是个麻烦,怕他日后会忍不住用什么手段强逼她的孙儿……
现在倒也算圆满。
年少时的赤诚,不容怀疑,但历经了那么多世事,见过那么多人,依然坚定的赤诚和热烈,她又能再说什么。
“我知晓了,不会拦着你们,只当我又多了一个孙儿。”
宋彦泽知道会这样,因为祖母爱护他,真心希望他快乐。蒋亭渊倒是懵住了,一脸的不可思议,竟是悄无声息地砸下泪。
“好了,你们别在这晃了。回去吧。”
这里的陈设一点没变,他们都很熟悉,但那时没觉得这抄手游廊那么矮,这院子那么小。
“你和祖母到底……”
蒋亭渊一直沉默着,看过来的眼睛都是发懵的,好像是以为自己要被砍头,结果只是轻飘飘说了两句就给放了一样。
宋彦泽觉得他这个表情很好笑,停住了脚步。
这院子还是那样,廊下灯笼朦胧,月亮清辉洒在小竹林和芭蕉上,一棵梅花已谢的梅树在窗前。
他们都这样大了。
宋彦泽捧着他的脸颊,仰头亲亲他的唇瓣,轻笑了一声。
“回神了,夫君。”
七年前到底是怎么了,又为什么说什么毁诺?
这个家伙也是能藏,还有瞒着他的事。
第117章
七年前的不告而别, 宋彦泽心里不是毫无芥蒂的。
可看到他身上的那些疤痕又到底选择了不问,等他想说了再说,但怎么也没想到还有祖母的事。
小院的卧房也一点没变, 里间的卧房隔着屏风的放的床都还在。
那时候宋彦泽觉得小雁哥哥总有一天会回来的,不肯撤走这床, 久而久之,便如本来就是这样一般。
蒋亭渊走进来时看着这张床也明显一愣, 没想到还会在。
宋彦泽笑笑,没有多说,只是拍拍床榻:“如今怕是根本不够你睡了, 小了好多。”
那些春夜里荒唐, 粘腻的梦境和记忆呼啸向他而来, 蒋亭渊一时怔然, 直直看着坐在床边,拉着他的手的宋彦泽。
无数个日夜里, 他趴在这张床上透过屏风去看他朦胧的身影,只觉得春山遥远,梦里的甜蜜转瞬即逝。
可如今不同了。
蒋亭渊缓缓长出一口气, 笑了一下。“七年前我觉得这辈子都不会有这样的一刻。”
“如今竟是美梦成真。”
宋彦泽猛地瞪大了眼, 他的意思是七年前他就……
蒋亭渊坐到这张小床上, 同他腿贴着腿,又觉得不够,蜷着长腿抱他缩在这张小床上。
“你还记得那个玉娘吗?”
宋彦泽愣了一瞬, 想起了七年前的往事……
那时候蒋亭渊已留在宋宅整整一年,又是一年春。
蒋亭渊习武,宋彦泽上族学,每日闲暇, 宋彦泽就会教他识文断字。
他算得上是个耐心的夫子,即使蒋亭渊怎么写都写得不好看,他也只是耐心地捏着他的手重新来。
“你日后不是要做将军?一军将领,大字不识可不成。”
蒋亭渊没有回话,他并不想做将军,只是知道宋彦泽是要做状元的,日后平步青云,做文臣之首。
他现在读书也来不及,只有成了将军,才好和他相配。
“庭雁?我应邀明日要去听曲,你去不去?”宋彦泽同他一起收拾笔墨纸张,手肘亲昵地拐他一下,蒋亭渊面色古怪地一躲,低声应了。
江南这里的听曲便是水榭台子上隔着帘子,里面歌伶抱着琵琶唱些小调,有贵客便可去包厢听,也可点了戏。
徽州里有不少名角,但宋彦泽之前一向都不感兴趣。
乌篷船轻晃,撞上了亭台的石阶,宋彦泽拉着蒋亭渊一同去,路上果然碰见了不少族学里相熟的同窗,言语间不出蒋亭渊所料,是几个世家子推不掉的邀约。
只是不同寻常的是,不少姑娘家也来了。
宋彦泽原本站在船头吹风,一身月白流云锦帕皎皎如月,不少姑娘撩开纱帘去瞧他。他自己毫无所觉,惹得蒋亭渊拉他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