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卫长昀拿起官帽,“那我出门了。”
姜宁嗯了声,“事事顺利,一路平安。”
房间门关上,屋内又陷入昏暗中。
姜宁听着屋内动静,还有外面院子里的声响,直到一切都安静下来,才裹紧了被子,彻底陷入梦中。
待这一场回笼觉睡醒,几乎都快要到午时。
姜宁坐起身时,意识还未完全恢复,无意识地往摇篮看起,有些懵地想。
孩子中途有醒过吗?
念头刚起,姜宁倏地清醒过来,连忙挪到床尾,拿手轻轻去碰孩子额头,又探了探他呼吸。
正常体温,呼吸绵软。
啊,是活着的。
姜宁松了口气,坐在床边,被自己的脑回路逗笑。
怎么人长大了还跟小时候一样,他小时候就喜欢这样干,每次爸妈在沙发睡着,睡得久了,他都会凑过去探呼吸。
“叩叩。”
姜宁听到敲门声,回头看去,“阿娘吗?”
门外朱红答应,“醒了?我给你把鸡汤和粉端进来,你先吃一些。”
姜宁说了句好,便见朱红端着东西进来。
姜宁立即披上外衫,穿好鞋走过去,发现盆里有温水,应当是他睡着时,朱红就进来过一趟。
“我睡到这个时辰,幼安就跟我一块睡到这会儿,不哭不闹的,我还以为他病了。”
“小孩子呸呸呸,这话不能乱说。”
朱红瞥他一眼,走过去摇篮边看孩子。
姜宁坐在那儿,原本想打趣一句“阿娘现在眼里只有孙子没有他”,忽地想起什么,咽了回去。
这话说出来,怪伤人的。
有眼睛有心的人都看得出来,朱红待他有多好。
“阿娘,孩子多久能吃别的东西啊?日日这么喝羊奶也不行,而且他好像不怎么爱喝,估计是喝腻了。”
姜宁洗漱完,坐在那儿吃东西,“比如喝点米汤、米糊之类的。”
“孩子还太小,你说的这些,起码要三个月后才行。”朱红正要回桌旁,闭着眼的孩子忽然醒了。
“有些家里,半岁了都还在喝奶。”
半岁?
姜宁完全没这个概念,思考要不干脆请一个乳娘算了。
“那要不要请一个乳娘?反正过几天就搬到新的宅子。”姜宁看向被朱红抱起来的卫幼安,匆忙吃了几口,立即走过去。
“我来抱吧。”
朱红失笑,倒也痛快撒了手。
如今孩子还小,正是依赖人的时候。
姜宁和卫长昀应该多接触孩子,免得日后孩子因为长期不待在一块生分了。
姜宁抱着孩子,低头逗他玩,“阿娘,你觉得我刚的提议行吗?”
朱红坐下,替他拿出羊奶来温着,“可以是可以,你们也能轻松些。”
“那晚上我和长昀商量。”姜宁坐在一边,伸出手指去跟他玩,“夜里还挨着我们睡就好,也不会生分。”
“对了,等会儿我要去酒楼,恐怕要夜里才回来,阿娘你能照顾得过来吗?”
要不是孩子太小,都还未满月,他是想带着一块去酒楼的。
“小小和小宝都听话,也不要我盯着,再说还有子书在家里呢。”朱红道:“你去便是。”
“辛苦阿娘了。”姜宁朝朱红卖乖一笑,“我尽量早一些回来。”
朱红嗔怪看他一眼,“担心我还是担心幼安啊?”
姜宁勾住卫幼安的手,“当然是都担心了。”
“是不是呀,幼安。”
卫幼安还小,哪里听得懂姜宁的话,但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情绪。
姜宁开心,他自然也会跟着开心。
尚不会说话的小孩,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怪招人喜欢的。
-
时隔快一个月,姜宁回到酒楼,进入大堂时,有一瞬的怔愣。
正好要出去的顾苗看到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立即上前,拍了拍他肩膀。
“在门口发什么愣?”
姜宁被顾苗动作吓一跳,回头对着他笑了一下,“我是觉得才不到一个月,再回到酒楼,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顾苗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多走两圈就不觉得了。”
姜宁点头,跟着他一块往二楼走,“还是酒楼做生意适合我。”
“你这话说得,好似——”顾苗下意识想跟他一块开玩笑,忽地想到什么,“长昀是调到大理寺去了吧。”
“今天是第一日去报到。”姜宁点头,“大理寺和翰林院,还是差挺多的。”
“那差再多,那也还是升了一点。”顾苗是从沈明尧那儿知道的,大理寺寺正,比起原来的编修,手里的实权多了些。
姜宁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大理寺寺正要负责审讯,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做的事的确更实。
“升不升的,都不如平安就好。”姜宁知道卫长昀要入大理寺的原因,是想利用大理寺的职务,能名正言顺地调查吴掌柜一案。
三皇子动手太早,还牵扯到他,差点丢了条命,卫长昀便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要查,那就得有个理由。
其他公衙无法去查的事,到大理寺这里就容易得多。
这不算是利用职务之便,顶多算是为了查明真相,还受害人一个公道,自己靠近了司法单位。
“这倒是。”顾苗有同感地点点头,“明尧在太常寺,我就安心得多,尽管看着就不是什么升迁的好去处,可胜在稳定,不掺和那些危险的事。”
姜宁看了眼二楼的雅座,午饭的时辰,还是有不少人。
去三楼的途中,碰到一两个熟人,见到他,纷纷恭喜他喜得麟儿。
一路说着话到了三楼议事的房间里,姜宁看见谢蕴正跟周庚坐那儿商量事。
两人看到他走过来,倒是不诧异。
今天一早,周庚过来的时候,就说了今天姜宁会来酒楼,只不过要晚一些。
只是他们还以为要再晚一点,过了午饭的时辰再来。
“你身子恢复了吗?这一阵天凉,这么出来会不会受寒?”谢蕴关心道:“不过酒楼里热闹,人多还暖和些。”
“早就恢复了,要不是长昀管着,我前几日就过来了。”姜宁坐下,看眼桌上的单子,发现周庚的字又进步了不少。
“这写的什么?”
“这不是还有一阵就要到十月,正好是你说的一个季度,讨论上什么新菜。”
谢蕴笑着道:“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可以给些建议,免得我们理一遍,后面又改。”
顾苗看他们说话,刚想坐下,倏地想起什么,“差点忘了,我还有事,不跟你们一块聊,先走了。”
姜宁一脸疑惑,看他匆匆忙忙出门,“什么事这么急?”
谢蕴解释道:“前两日大堂里,两个小孩玩闹,不小心撞到架子,东西摔碎了几样,好在人无事。”
姜宁点头,倒不在意东西碎了,“人没事就好。”
做生意的人,不怕摔碎东西和碗筷,就怕闹出点沾血的事,什么打架斗殴,或者是吃东西中毒。
不管哪个,都够酒楼元气大伤的。
人家一听就觉得煞,不愿意来。
“嗳,周庚说,你们过几日要搬家,连幼安的满月宴一起办了?”
“什么满月宴,不过是请亲朋好友吃一顿便饭。”
卫长昀才从翰林院去大理寺,多少双眼睛盯着,办满月宴有些铺张,还容易给人发挥的理由。
反正他们又不是送出去多少礼,得回回血。
第240章
“这个时辰还不回家,待在这里,是在等人来接吗?”
坐在灯旁的姜宁,听到声音,诧异抬头看去,发现卫长昀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房间,正一脸笑意看他。
姜宁拿眼瞪他,唇边却不自觉牵起笑意。
转回去坐正,懒得搭理他。
卫长昀负手,偏过头身子探头,好言哄道:“这是在怪我来得迟了吗?我向姜老板赔礼道歉,下回一定早些。”
姜宁微微歪了头,掀起眼打量他,“卫寺正的话,我可不敢当。”
身边的账本合上放好,“谁要你来接了,我又不是不会自己回去。”
卫长昀伸手,刚好姜宁把手递过来,手指收拢便轻易握住,“是我自己要来。”
姜宁站起身,朝外面看了眼,“那是来得迟了,谁家哄人开心,这时辰才来的。”
卫长昀轻轻摩挲他手背,“我不来,你连家都忘了回。”
闻言姜宁心虚地挪开眼,低咳了两声,“我只是看账簿看得入了神,毕竟有小一个月都没来,从账簿入手,能最快了解这段时间酒楼的情况。”
“就知道你肯定会忘了时辰。”
卫长昀无奈摇头,声音柔软,“那现在回了?马车在外面等着。”
姜宁点头,见外面没人,只有一楼还有伙计正在打扫、收拾准备关门,便拿另外一只手戳了他胳膊下,“这么凶的。”
姜宁嗯了声,“事事顺利,一路平安。”
房间门关上,屋内又陷入昏暗中。
姜宁听着屋内动静,还有外面院子里的声响,直到一切都安静下来,才裹紧了被子,彻底陷入梦中。
待这一场回笼觉睡醒,几乎都快要到午时。
姜宁坐起身时,意识还未完全恢复,无意识地往摇篮看起,有些懵地想。
孩子中途有醒过吗?
念头刚起,姜宁倏地清醒过来,连忙挪到床尾,拿手轻轻去碰孩子额头,又探了探他呼吸。
正常体温,呼吸绵软。
啊,是活着的。
姜宁松了口气,坐在床边,被自己的脑回路逗笑。
怎么人长大了还跟小时候一样,他小时候就喜欢这样干,每次爸妈在沙发睡着,睡得久了,他都会凑过去探呼吸。
“叩叩。”
姜宁听到敲门声,回头看去,“阿娘吗?”
门外朱红答应,“醒了?我给你把鸡汤和粉端进来,你先吃一些。”
姜宁说了句好,便见朱红端着东西进来。
姜宁立即披上外衫,穿好鞋走过去,发现盆里有温水,应当是他睡着时,朱红就进来过一趟。
“我睡到这个时辰,幼安就跟我一块睡到这会儿,不哭不闹的,我还以为他病了。”
“小孩子呸呸呸,这话不能乱说。”
朱红瞥他一眼,走过去摇篮边看孩子。
姜宁坐在那儿,原本想打趣一句“阿娘现在眼里只有孙子没有他”,忽地想起什么,咽了回去。
这话说出来,怪伤人的。
有眼睛有心的人都看得出来,朱红待他有多好。
“阿娘,孩子多久能吃别的东西啊?日日这么喝羊奶也不行,而且他好像不怎么爱喝,估计是喝腻了。”
姜宁洗漱完,坐在那儿吃东西,“比如喝点米汤、米糊之类的。”
“孩子还太小,你说的这些,起码要三个月后才行。”朱红正要回桌旁,闭着眼的孩子忽然醒了。
“有些家里,半岁了都还在喝奶。”
半岁?
姜宁完全没这个概念,思考要不干脆请一个乳娘算了。
“那要不要请一个乳娘?反正过几天就搬到新的宅子。”姜宁看向被朱红抱起来的卫幼安,匆忙吃了几口,立即走过去。
“我来抱吧。”
朱红失笑,倒也痛快撒了手。
如今孩子还小,正是依赖人的时候。
姜宁和卫长昀应该多接触孩子,免得日后孩子因为长期不待在一块生分了。
姜宁抱着孩子,低头逗他玩,“阿娘,你觉得我刚的提议行吗?”
朱红坐下,替他拿出羊奶来温着,“可以是可以,你们也能轻松些。”
“那晚上我和长昀商量。”姜宁坐在一边,伸出手指去跟他玩,“夜里还挨着我们睡就好,也不会生分。”
“对了,等会儿我要去酒楼,恐怕要夜里才回来,阿娘你能照顾得过来吗?”
要不是孩子太小,都还未满月,他是想带着一块去酒楼的。
“小小和小宝都听话,也不要我盯着,再说还有子书在家里呢。”朱红道:“你去便是。”
“辛苦阿娘了。”姜宁朝朱红卖乖一笑,“我尽量早一些回来。”
朱红嗔怪看他一眼,“担心我还是担心幼安啊?”
姜宁勾住卫幼安的手,“当然是都担心了。”
“是不是呀,幼安。”
卫幼安还小,哪里听得懂姜宁的话,但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情绪。
姜宁开心,他自然也会跟着开心。
尚不会说话的小孩,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怪招人喜欢的。
-
时隔快一个月,姜宁回到酒楼,进入大堂时,有一瞬的怔愣。
正好要出去的顾苗看到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立即上前,拍了拍他肩膀。
“在门口发什么愣?”
姜宁被顾苗动作吓一跳,回头对着他笑了一下,“我是觉得才不到一个月,再回到酒楼,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顾苗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多走两圈就不觉得了。”
姜宁点头,跟着他一块往二楼走,“还是酒楼做生意适合我。”
“你这话说得,好似——”顾苗下意识想跟他一块开玩笑,忽地想到什么,“长昀是调到大理寺去了吧。”
“今天是第一日去报到。”姜宁点头,“大理寺和翰林院,还是差挺多的。”
“那差再多,那也还是升了一点。”顾苗是从沈明尧那儿知道的,大理寺寺正,比起原来的编修,手里的实权多了些。
姜宁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大理寺寺正要负责审讯,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做的事的确更实。
“升不升的,都不如平安就好。”姜宁知道卫长昀要入大理寺的原因,是想利用大理寺的职务,能名正言顺地调查吴掌柜一案。
三皇子动手太早,还牵扯到他,差点丢了条命,卫长昀便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要查,那就得有个理由。
其他公衙无法去查的事,到大理寺这里就容易得多。
这不算是利用职务之便,顶多算是为了查明真相,还受害人一个公道,自己靠近了司法单位。
“这倒是。”顾苗有同感地点点头,“明尧在太常寺,我就安心得多,尽管看着就不是什么升迁的好去处,可胜在稳定,不掺和那些危险的事。”
姜宁看了眼二楼的雅座,午饭的时辰,还是有不少人。
去三楼的途中,碰到一两个熟人,见到他,纷纷恭喜他喜得麟儿。
一路说着话到了三楼议事的房间里,姜宁看见谢蕴正跟周庚坐那儿商量事。
两人看到他走过来,倒是不诧异。
今天一早,周庚过来的时候,就说了今天姜宁会来酒楼,只不过要晚一些。
只是他们还以为要再晚一点,过了午饭的时辰再来。
“你身子恢复了吗?这一阵天凉,这么出来会不会受寒?”谢蕴关心道:“不过酒楼里热闹,人多还暖和些。”
“早就恢复了,要不是长昀管着,我前几日就过来了。”姜宁坐下,看眼桌上的单子,发现周庚的字又进步了不少。
“这写的什么?”
“这不是还有一阵就要到十月,正好是你说的一个季度,讨论上什么新菜。”
谢蕴笑着道:“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可以给些建议,免得我们理一遍,后面又改。”
顾苗看他们说话,刚想坐下,倏地想起什么,“差点忘了,我还有事,不跟你们一块聊,先走了。”
姜宁一脸疑惑,看他匆匆忙忙出门,“什么事这么急?”
谢蕴解释道:“前两日大堂里,两个小孩玩闹,不小心撞到架子,东西摔碎了几样,好在人无事。”
姜宁点头,倒不在意东西碎了,“人没事就好。”
做生意的人,不怕摔碎东西和碗筷,就怕闹出点沾血的事,什么打架斗殴,或者是吃东西中毒。
不管哪个,都够酒楼元气大伤的。
人家一听就觉得煞,不愿意来。
“嗳,周庚说,你们过几日要搬家,连幼安的满月宴一起办了?”
“什么满月宴,不过是请亲朋好友吃一顿便饭。”
卫长昀才从翰林院去大理寺,多少双眼睛盯着,办满月宴有些铺张,还容易给人发挥的理由。
反正他们又不是送出去多少礼,得回回血。
第240章
“这个时辰还不回家,待在这里,是在等人来接吗?”
坐在灯旁的姜宁,听到声音,诧异抬头看去,发现卫长昀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房间,正一脸笑意看他。
姜宁拿眼瞪他,唇边却不自觉牵起笑意。
转回去坐正,懒得搭理他。
卫长昀负手,偏过头身子探头,好言哄道:“这是在怪我来得迟了吗?我向姜老板赔礼道歉,下回一定早些。”
姜宁微微歪了头,掀起眼打量他,“卫寺正的话,我可不敢当。”
身边的账本合上放好,“谁要你来接了,我又不是不会自己回去。”
卫长昀伸手,刚好姜宁把手递过来,手指收拢便轻易握住,“是我自己要来。”
姜宁站起身,朝外面看了眼,“那是来得迟了,谁家哄人开心,这时辰才来的。”
卫长昀轻轻摩挲他手背,“我不来,你连家都忘了回。”
闻言姜宁心虚地挪开眼,低咳了两声,“我只是看账簿看得入了神,毕竟有小一个月都没来,从账簿入手,能最快了解这段时间酒楼的情况。”
“就知道你肯定会忘了时辰。”
卫长昀无奈摇头,声音柔软,“那现在回了?马车在外面等着。”
姜宁点头,见外面没人,只有一楼还有伙计正在打扫、收拾准备关门,便拿另外一只手戳了他胳膊下,“这么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