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房内一下陷入沉寂,卫长昀只是理好袖子,而后看向赵歧,起身向他行礼。
“刚才臣为家事所扰,故对殿下失礼,往太子殿下见谅。”卫长昀顿了顿,“只是今日之事,虽非殿下所为,却也因殿下而起,臣斗胆问一句——”
“姜宁遇险一事,刺客是冲着殿下,还是冲着他来的。”
赵歧眉头紧皱,问道:“你这是何意?”
卫长昀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又深不见底,“刺客若是冲着太子来,那姜宁便是无妄之灾,碰巧罢了。但若是冲着他来,选这个时机动手,或许是想让臣与太子生出嫌隙。”
今日傅易安能知道他在查牙行吴掌柜的事,那赵洵未必不知道。
如果知道,寻一个人跟着姜宁,伺机下手也不无可能。
只是刺客恐怕也未曾想到,跟着姜宁竟然还能钓出太子,故而才对姜宁下杀手。
“那不是太明显了?”
“朝堂之争一样明显,那又如何?”
卫长昀道:“只要姜宁出事,不管是谁,长昀都不可能再为其效力。”
赵歧一怔,不待他再细想,只听得门外有声音传来。
“卫大人,夫郎已经醒了。”
卫长昀神色微松,向太子告礼,“此处不是久留之地,多谢殿下备齐车马,臣与内子先行告退。”
赵歧知道此时再留卫长昀亦不会有结果,便放他离开。
片刻后,卫长昀从房里抱着姜宁上马车,又接过丫鬟怀里的襁褓,向她道谢,便让车夫驾车往家里回。
马车缓缓驶动,卫长昀把姜宁搂在怀里,免得他受颠簸。
姜宁又困又清醒,靠着他问:“今天的事,是冲着我来的对吗?查三皇子的事还是引起注意了,是不是?”
卫长昀不出声,却对上姜宁执着的眼神,只好道:“当时那箭的确是朝着你来的。”
姜宁唔了声,“那算我命大,太子也算救了我一命。”
当时赵歧提醒了他一声,不然他就完了。
卫长昀听他的话,眸色暗下去,“这件事我会和太子一起查,你安心休息。”
“好了,我知道。”姜宁蹭蹭他下巴,“吓坏你了吧。”
卫长昀紧绷的神经,被姜宁一句带着点笑意的话抚平,嗯了一声后,替他拉了拉薄被。
“还好你没事。”
第235章
夜色透着凉,马车缓缓驶入升平巷,停在卫家的院子外。
卫长昀向车夫道谢,低声对姜宁说了几句话,先行下马车,让车夫稍等片刻,便几步进了院子。
家里的灯几乎都亮着,见到他进来,坐在院子里、客堂里的人纷纷惊醒,站起来。
朱红眼圈微红,着急往他身后看,“二郎,宁哥儿没跟你一起吗?”
赵秋和王子书也在一边,等着卫长昀开口。
卫长昀看着他们,心里一松后变得踏实。
视线扫过后面的顾苗和沈明尧,道:“在外面马车里,娘你先跟我去一趟,孩子在襁褓,我抱不过来。”
提到孩子,每个人脸上的困意都瞬间消失,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们。
早上出门时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孩子就已经生了。
卫长昀无暇解释,和朱红一块往外走。
“宁哥儿还好吗?这孩子怎么突然就——”
“是我未照顾好他,才导致孩子早产,幸好他福大命大,大夫说养上两月就能恢复。”
朱红对卫长昀向来满意,然而此刻心里也难免生出偏颇,对没照顾这句话点了头。
还好姜宁没事,要是姜宁有个好歹,这个家她也待不住。
守在马车旁的车夫见他们来,立即叩了叩车板,提醒里面的姜宁。
卫长昀打开马车门,先把裹着襁褓的孩子抱出,交给尚在震惊的朱红,便小心翼翼地抱出姜宁。
盖在他身上的被子和斗篷,几乎把他整个人都罩住,免得受风。
“有劳送我们回来,烦请回去复命时替在下带一句话,此事,长昀不会就此作罢。”
卫长昀向车夫点头,便朝朱红低声道:“外面风大,我们回家。”
朱红哎了声,帮孩子掩好襁褓,跟着卫长昀一块进了院子。
一进家,卫长昀便直奔房间,随后把姜宁放到床上。
朱红和赵秋、顾苗跟在后面,先是把之前给孩子准备的东西翻出来,又端热水、盛热粥。
明眼人都知道,今夜必定是出了什么事情,才让姜宁早产。
只是眼下不是问的时候,等安顿好姜宁和孩子,该说的时候,卫长昀自然会说。
一大家子人,进进出出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忙中有序把所有事安排好。
庆幸的是,离姜宁生产的日子只有月余,所以东西家里都备得有,孩子要穿的衣服、姜宁要吃的补食,哪怕匆忙间也都能找到。
“时辰有些晚,你又耗了不少力气,先休息,明日等你睡够了,我们再看你。”
顾苗看了眼襁褓里睡得很香的孩子,“长得可真好看,像你多一点。”
旁边赵秋给他把喝了的杯子放好,“幸好你们回来了,再迟点,我们都要去外面寻你们。”
“还以为会是个女孩,没想到会是男孩。”
朱红正在理姜宁的衣服,把软的都拿出来,其他料子的先收一收。
“男孩女孩都一样,平安就好。”
“朱婶婶说得是,反正是宁哥儿和长昀的孩子。”赵秋跟着道:“只是小小得郁闷了,家里还是就她一个小姑娘。”
顾苗纠正,“我家潼潼不是吗?”
姜宁没什么力气,不大想说话。
但听他们说,也不会觉得烦扰,反而有种真实活着的感受。
“你把他们兄妹俩单独放家里,没事吗?”
“能有什么事?奶娘和嬷嬷都看着,我们一会儿就回去。”
姜宁嗯了声,目光在房间里扫了一圈,而后看向窗户。
他知道,卫长昀在外面。
其实,他这会儿没什么力气去管刺杀的事,实在是很累。
比他刚做生意、刚开店那一阵都要累。
但他有些担心,说不上来的不安,就像是,一切事情正朝着不可回转的方向去。
顾苗看他一脸忧心,不由跟着担心起来,“宁哥儿,怎么了?”
姜宁回过神,摇了摇头,看向身边躺着的孩子。
顺其自然好了,他相信卫长昀。
“孩子才出生,你要有什么心事,可千万别憋在心里,不想跟卫长昀说,那也要和我们说。”
顾苗语重心长道:“人家都说,这时候最容易心情郁闷了。”
边上赵秋走过来,弯腰给姜宁拉了下被子,笑眯眯的,“苗哥儿,他们俩哪有什么不能说的事。”
朱红听到顾苗的反驳,不禁也笑了。
紧绷了一晚的气氛,到此时才稍微缓和一些。
房间外,卫长昀拿着才搓洗好的衣服往绳子上挂,察觉沈明尧和王子书过来,动作并未停下,也未看向他们。
“那辆马车——”
沈明尧迟疑了下,最终还是开口,“马车并无问题,车夫也看着寻常,但套马的绳索,不是一般人家所用。”
卫长昀挽着袖子,把衣服抻开,“是。”
沈明尧和王子书一听,对视后道:“和姜宁的事有关系?”
卫长昀没有开口,等晾好了一件,弯腰时才回答,“事到如今,你还不明白吗?哪怕我们不入局,也早已身在局中。”
不管他们是不是一枚能做出杀局的棋子,早就成了别人棋盘上的一子。
闻言沈明尧无声叹息,“你有把握,在往后能护住自己和他吗?”
“现在我依旧没能护住他。”卫长昀擦掉手上的水,“他差点死了。”
王子书还没有功名,却也听闻不少。
从旁听到这句话,心里一惊,下意识往关着的房门看去。
“我们尚且有撇清的余地,毕竟普通进士,又无家族扶持,对他们而言算不得好棋。”
沈明尧扫过卫长昀的手臂,上面的纱布浸出血来,“但你深得馆阁重用,皇上更是赞扬过你的文章、拟诏、策论,与我们不一样。”
京城里、朝堂上的其他人,或许不明卫长昀为何受用,但他们不可能不明白。
天下士子里,人才众多,不乏有如温安臣一样的能人。
然而卫长昀却不一样,他的策论,不管是往前多少朝代里,都寻不出第二个来。
独一份的策论之道,从君、臣、民到士农工商的转换,每一处都一针见血,有些言论极为胆大,却又真正的起到了肃清政以贿成、藏垢纳污官场的作用。
卫长昀能走到今日,绝不仅仅是因为傅易安的器重,更多是他自己的才能,引起了注意。
“长昀,你当真下了决心?”
沈明尧和王子书看着他,不免担心起来。
“刚才臣为家事所扰,故对殿下失礼,往太子殿下见谅。”卫长昀顿了顿,“只是今日之事,虽非殿下所为,却也因殿下而起,臣斗胆问一句——”
“姜宁遇险一事,刺客是冲着殿下,还是冲着他来的。”
赵歧眉头紧皱,问道:“你这是何意?”
卫长昀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又深不见底,“刺客若是冲着太子来,那姜宁便是无妄之灾,碰巧罢了。但若是冲着他来,选这个时机动手,或许是想让臣与太子生出嫌隙。”
今日傅易安能知道他在查牙行吴掌柜的事,那赵洵未必不知道。
如果知道,寻一个人跟着姜宁,伺机下手也不无可能。
只是刺客恐怕也未曾想到,跟着姜宁竟然还能钓出太子,故而才对姜宁下杀手。
“那不是太明显了?”
“朝堂之争一样明显,那又如何?”
卫长昀道:“只要姜宁出事,不管是谁,长昀都不可能再为其效力。”
赵歧一怔,不待他再细想,只听得门外有声音传来。
“卫大人,夫郎已经醒了。”
卫长昀神色微松,向太子告礼,“此处不是久留之地,多谢殿下备齐车马,臣与内子先行告退。”
赵歧知道此时再留卫长昀亦不会有结果,便放他离开。
片刻后,卫长昀从房里抱着姜宁上马车,又接过丫鬟怀里的襁褓,向她道谢,便让车夫驾车往家里回。
马车缓缓驶动,卫长昀把姜宁搂在怀里,免得他受颠簸。
姜宁又困又清醒,靠着他问:“今天的事,是冲着我来的对吗?查三皇子的事还是引起注意了,是不是?”
卫长昀不出声,却对上姜宁执着的眼神,只好道:“当时那箭的确是朝着你来的。”
姜宁唔了声,“那算我命大,太子也算救了我一命。”
当时赵歧提醒了他一声,不然他就完了。
卫长昀听他的话,眸色暗下去,“这件事我会和太子一起查,你安心休息。”
“好了,我知道。”姜宁蹭蹭他下巴,“吓坏你了吧。”
卫长昀紧绷的神经,被姜宁一句带着点笑意的话抚平,嗯了一声后,替他拉了拉薄被。
“还好你没事。”
第235章
夜色透着凉,马车缓缓驶入升平巷,停在卫家的院子外。
卫长昀向车夫道谢,低声对姜宁说了几句话,先行下马车,让车夫稍等片刻,便几步进了院子。
家里的灯几乎都亮着,见到他进来,坐在院子里、客堂里的人纷纷惊醒,站起来。
朱红眼圈微红,着急往他身后看,“二郎,宁哥儿没跟你一起吗?”
赵秋和王子书也在一边,等着卫长昀开口。
卫长昀看着他们,心里一松后变得踏实。
视线扫过后面的顾苗和沈明尧,道:“在外面马车里,娘你先跟我去一趟,孩子在襁褓,我抱不过来。”
提到孩子,每个人脸上的困意都瞬间消失,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们。
早上出门时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孩子就已经生了。
卫长昀无暇解释,和朱红一块往外走。
“宁哥儿还好吗?这孩子怎么突然就——”
“是我未照顾好他,才导致孩子早产,幸好他福大命大,大夫说养上两月就能恢复。”
朱红对卫长昀向来满意,然而此刻心里也难免生出偏颇,对没照顾这句话点了头。
还好姜宁没事,要是姜宁有个好歹,这个家她也待不住。
守在马车旁的车夫见他们来,立即叩了叩车板,提醒里面的姜宁。
卫长昀打开马车门,先把裹着襁褓的孩子抱出,交给尚在震惊的朱红,便小心翼翼地抱出姜宁。
盖在他身上的被子和斗篷,几乎把他整个人都罩住,免得受风。
“有劳送我们回来,烦请回去复命时替在下带一句话,此事,长昀不会就此作罢。”
卫长昀向车夫点头,便朝朱红低声道:“外面风大,我们回家。”
朱红哎了声,帮孩子掩好襁褓,跟着卫长昀一块进了院子。
一进家,卫长昀便直奔房间,随后把姜宁放到床上。
朱红和赵秋、顾苗跟在后面,先是把之前给孩子准备的东西翻出来,又端热水、盛热粥。
明眼人都知道,今夜必定是出了什么事情,才让姜宁早产。
只是眼下不是问的时候,等安顿好姜宁和孩子,该说的时候,卫长昀自然会说。
一大家子人,进进出出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忙中有序把所有事安排好。
庆幸的是,离姜宁生产的日子只有月余,所以东西家里都备得有,孩子要穿的衣服、姜宁要吃的补食,哪怕匆忙间也都能找到。
“时辰有些晚,你又耗了不少力气,先休息,明日等你睡够了,我们再看你。”
顾苗看了眼襁褓里睡得很香的孩子,“长得可真好看,像你多一点。”
旁边赵秋给他把喝了的杯子放好,“幸好你们回来了,再迟点,我们都要去外面寻你们。”
“还以为会是个女孩,没想到会是男孩。”
朱红正在理姜宁的衣服,把软的都拿出来,其他料子的先收一收。
“男孩女孩都一样,平安就好。”
“朱婶婶说得是,反正是宁哥儿和长昀的孩子。”赵秋跟着道:“只是小小得郁闷了,家里还是就她一个小姑娘。”
顾苗纠正,“我家潼潼不是吗?”
姜宁没什么力气,不大想说话。
但听他们说,也不会觉得烦扰,反而有种真实活着的感受。
“你把他们兄妹俩单独放家里,没事吗?”
“能有什么事?奶娘和嬷嬷都看着,我们一会儿就回去。”
姜宁嗯了声,目光在房间里扫了一圈,而后看向窗户。
他知道,卫长昀在外面。
其实,他这会儿没什么力气去管刺杀的事,实在是很累。
比他刚做生意、刚开店那一阵都要累。
但他有些担心,说不上来的不安,就像是,一切事情正朝着不可回转的方向去。
顾苗看他一脸忧心,不由跟着担心起来,“宁哥儿,怎么了?”
姜宁回过神,摇了摇头,看向身边躺着的孩子。
顺其自然好了,他相信卫长昀。
“孩子才出生,你要有什么心事,可千万别憋在心里,不想跟卫长昀说,那也要和我们说。”
顾苗语重心长道:“人家都说,这时候最容易心情郁闷了。”
边上赵秋走过来,弯腰给姜宁拉了下被子,笑眯眯的,“苗哥儿,他们俩哪有什么不能说的事。”
朱红听到顾苗的反驳,不禁也笑了。
紧绷了一晚的气氛,到此时才稍微缓和一些。
房间外,卫长昀拿着才搓洗好的衣服往绳子上挂,察觉沈明尧和王子书过来,动作并未停下,也未看向他们。
“那辆马车——”
沈明尧迟疑了下,最终还是开口,“马车并无问题,车夫也看着寻常,但套马的绳索,不是一般人家所用。”
卫长昀挽着袖子,把衣服抻开,“是。”
沈明尧和王子书一听,对视后道:“和姜宁的事有关系?”
卫长昀没有开口,等晾好了一件,弯腰时才回答,“事到如今,你还不明白吗?哪怕我们不入局,也早已身在局中。”
不管他们是不是一枚能做出杀局的棋子,早就成了别人棋盘上的一子。
闻言沈明尧无声叹息,“你有把握,在往后能护住自己和他吗?”
“现在我依旧没能护住他。”卫长昀擦掉手上的水,“他差点死了。”
王子书还没有功名,却也听闻不少。
从旁听到这句话,心里一惊,下意识往关着的房门看去。
“我们尚且有撇清的余地,毕竟普通进士,又无家族扶持,对他们而言算不得好棋。”
沈明尧扫过卫长昀的手臂,上面的纱布浸出血来,“但你深得馆阁重用,皇上更是赞扬过你的文章、拟诏、策论,与我们不一样。”
京城里、朝堂上的其他人,或许不明卫长昀为何受用,但他们不可能不明白。
天下士子里,人才众多,不乏有如温安臣一样的能人。
然而卫长昀却不一样,他的策论,不管是往前多少朝代里,都寻不出第二个来。
独一份的策论之道,从君、臣、民到士农工商的转换,每一处都一针见血,有些言论极为胆大,却又真正的起到了肃清政以贿成、藏垢纳污官场的作用。
卫长昀能走到今日,绝不仅仅是因为傅易安的器重,更多是他自己的才能,引起了注意。
“长昀,你当真下了决心?”
沈明尧和王子书看着他,不免担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