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又告状似的小声补充:“是北阳说的。”
红叶松了口气:“你不就是亚兽人?你也说了你连兔子都不会抓,要是以后我跟你阿父年纪大了,松原就算不去别的部落,也要养自己的孩子,能分给你多少,你天天都要吃肉,光靠部落里分的,够你吃吗?”
这么现实的吗?
顾篱恍恍惚惚,心想以北阳的兽形来说,确实是个钻石王老、呃不老,男高吧。
第43章
两辈子都是早恋的年纪, 忽然被家长鼓励去谈恋爱,顾篱感觉有点怪。
红叶让他跟北阳好好说,他也胡乱点头, 虽然他是很喜欢北阳,爱跟他一起玩, 喜欢贴贴蹭蹭, 但那是兽形啊, 人形, 人形也太奇怪了。
顾篱光是想想北阳那张帅脸就开始脸热, 搓搓脸,他把柳藤筐捡起来重新编, 先把摔散的部分修一修压紧实,再编新的进去,一边动手一边回忆。
其实也不是没有端倪,北阳这两年莫名其妙地开始跟他保持距离, 虽然没什么用,他还是会找各种机会贴贴,如果因为这些事是伴侣之间才能做的,好像就能理解了。
那这么说他岂不是一直在耍流氓?
耍了好多年, 还当众说不负责!
北阳那个反应,也不是因为被误会避嫌, 而是因为他的话, 因为……喜欢他?
可是、顾篱没可是下去,他没想出来跟北阳在一起有半点不好。
实际一点,像阿母说的,不愁没肉吃。从他个人喜好来说,随时可以挼大猫。他俩一起长大的, 互相了解,知根知底,他早就想过跟北阳一起生活。
也就是,不直了呗。
……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看样子整个部落都没这个概念。
顾篱后知后觉地得意起来,哼哼,原来是因为喜欢我。
松原带着薄荷松针回来,看他一脸傻笑,问红叶:“阿母,要薄荷松针干什么?”
红叶说:“熬獾子油。”
松原记得家里的用完了:“这哪来的,阿父新抓了?”
顾篱回过神:“北阳拿来的。”
他语气平常地提起北阳,松原故作诧异地说:“又好啦?”
红叶笑笑,顾篱冲他晃晃拳头。
柳枝韧性很足,最好一次性编完定型,不然容易散开,顾篱腾不开手,就喊松原:“阿兄,你帮我熬一下獾子油,熬化了把薄荷松针加进去。”
松原把獾子油放到火塘上,掀开洞口的草帘,已经到了山洞里烧火会热的天气了。
獾子油很快化开,松原把薄荷和松针放进去,过去帮顾篱一块儿编藤筐,怕柳条不够,顾篱编得筐不大,眼看要收尾了还剩不少柳条。
一家人编藤筐的手艺都是互相取长补短的,方法差不多,松原也会,顾篱就交给他收尾,自己用剩下的柳条编了个小包出来,方方正正巴掌大小两指宽,袋口那加个藤钮防止里面东西掉出来。
小包编起来很快,松原那边刚弄完他也做好了,部落里没人用这么小的筐,松原没见过,问他干什么用。
“放石刀,石片刀太脆了,磕到容易断,这个可以挂腰上,要用的时候拿着方便。”顾篱捏捏小包,觉得自己手艺真好。
松原当即就说:“我也要。”
红叶也说:“这个好。”
“那我再多编几个。”柳条用完了用树皮其实也是一样的,就是要略微处理一下。
没有镜子,顾篱端了个盆去太阳底下照水,还是看不清,只能明显感觉眼皮还在肿。
獾子油没什么疗效,只能让皮肤舒服一点,恢复还得靠自己。
知道北阳不是嫌弃自己,就没那么讨厌了,顾篱想找他说话的,但是大早起来路过他家山洞北阳已经不在了。
顾篱嘀嘀咕咕:“这么早出去不知道干什么。”
其实是知道的,就是早点起来把要做的事做完,剩下的时间可以去凿山洞。
但他也没法等,采集这两天都在外面,没有去地里看,再晚太阳大了,干活太热,得早点去。
他的豆子稻子看起来长势都还不错,绿油油嫩生生一片,没有辜负他的辛劳。
顾篱头一次种水稻,只知道稻子要水,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水,要多少水,只能一直都维持一个不多不少的水量,能看见积水但是不多。
这个水量还是有不少草能长,拔了一茬还有一茬,总也拔不干净。
豆田里就更多了。
湿润的泥土里拔草不难,但长时间弯腰很累,顾篱拔了两垄坐到大树下喝水休息,他弄了个吸管水杯,吸管是芦苇管,水杯是竹筒钻了个孔,之前干旱少水的时候用竹筒取水产生的灵感,这样就灌水的时候麻烦一点,带出来很方便。
泡过薄荷的凉水下肚,毛孔仿佛都张开了,他吸了满满一大口,脸颊鼓起来慢慢往下咽,听见有人喊:“篱——”
顾篱抬眼看去,是竹鸣他们几个兽人。
他放下水杯站起来:“你们来抓鱼吗?”
几个兽人互相看看,最后还是竹鸣说:“篱,我们来帮你。”
“帮我拔草吗?”顾篱以为是松原喊他们来的,往他们身后看,没看见人,奇怪道,“松原没来?”
“没有。”说话的兽人顾篱还挺熟,叫一条,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么个名字,顾篱看见他就想到幺鸡,他跟松原关系挺好,兽形就是猫,还是狸花,他小时候手痒还摸过两把,后来都被松原拦下来。
一条笑笑,指着稻田问他:“是拔这里的草?”
顾篱觉得奇怪,亚兽人们偶尔采集路上给他帮两把也正常,年轻兽人们有空都爱去抓点小猎物,怎么想着来除草了,但也不好问他们怎么心血来潮给他帮忙,有人帮忙干活总比没有好吧。
豆田里的草他刚才就拔差不多了,就让他们去清稻田。
他不是很信任这些几乎不参与采集的兽人,仔细讲了要拔的草,再三强调绝对不能把稻子拔了!
这两天没下雨,太阳又大,稻田里水少了,顾篱刚放过,大概是引水的时候放进来了几条小鱼,竹鸣一把抓住捧在手里给顾篱看:“篱,你看有小鱼。”
他一向喜欢吃鱼,顾篱以为是馋了,正好这么多人来给他帮忙他也得招待一下,就说:“那等会儿草拔完抓几条鱼吧,我回去烤鱼给你们吃。”
整个部落都知道顾篱做的东西好吃,当下几个人干活更卖力了,除完了草就下水去抓鱼,一条找了根直直的木棍,用石刀削尖一头就往水里去。
种族天赋在,竹鸣抓鱼一向喜欢变成兽形,顾篱还记得冬天他想吃鱼吃不着的事,就说:“你也学学叉鱼,这样冬天不下水也能来抓。”
不远处一条已经叉到鱼,竹鸣有些着急,看看顾篱又看看水,嗫嚅道:“我叉不到鱼。”
竹鸣是这一群兽人里年纪最小的了,现在天气好食物多,他脸颊上的肉又养回来了,顾篱记得北阳跟自己都是夏天生的,竹鸣是冬天,看他有点看弟弟的感觉,笑道:“抓不到就抓不到,这么多人呢,你现在练好了,冬天也能吃鱼。”
竹鸣就没变兽形,也找了木棍去叉鱼。
顾篱没去叉,他没那个手眼协调能力,而且水里能吃的又不只有鱼。
现在白天已经非常热,但膝盖入水还是有点凉,他没往水深的地方走,就在河边,弯着腰,两条胳膊伸进水里,有时候翻开石头还能看见小鱼螃蟹,小鱼很多还没小指头长,螃蟹也不大,看着没几口肉,都逃过一劫。
因为有人帮忙干活,即便后面还又抓了鱼,还是回来得比平时早一些,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提着鱼。
正巧碰见北阳和松原在搬木头,松原以为顾篱跟他们是正好碰上,就说:“刚要找你们,不是说好来帮忙的,怎么抓鱼去了?”
顾篱说:“帮我拔草了,顺便抓几条鱼回来烤。”
他话音一落,北阳直直看过来,眼神锐利带着几分捕猎时才有的凶悍,顾篱心跳都漏了一拍,北阳从来没用这样的眼神看过他,随即就是生气,干嘛啊,怪他带人去抓鱼耽误了给他帮忙?
又不是他喊的。
顾篱瞪回去,怀疑红叶是为了他以后能吃上肉乱点鸳鸯谱,怀疑自己推测出错,北阳根本就不是喜欢他,幸好早上没看见人,不然万一这样那样一说,自作多情了他多丢脸。
顾篱本来想喊他俩一块儿吃鱼的,这下连带着松原也不喊了,拉着脸往山洞走:“我去烤鱼。”
兽人们把鱼给他送进来之后又出去了,大概是去给北阳帮忙,顾篱没多问,找了点花椒出来用擂钵磨碎。
他还晒了点薄荷、水芹这些有香味的草,一块儿加进去磨成粉。
他身上过敏还没好,现在天又热,坐在火堆边上没一会儿就燥起来,好不容易耐着性子烤完了,竹鸣他们也不知道干嘛去了,都到该吃饭的时间了也没回来。
过一会儿,一声虎啸传来。
红叶松了口气:“你不就是亚兽人?你也说了你连兔子都不会抓,要是以后我跟你阿父年纪大了,松原就算不去别的部落,也要养自己的孩子,能分给你多少,你天天都要吃肉,光靠部落里分的,够你吃吗?”
这么现实的吗?
顾篱恍恍惚惚,心想以北阳的兽形来说,确实是个钻石王老、呃不老,男高吧。
第43章
两辈子都是早恋的年纪, 忽然被家长鼓励去谈恋爱,顾篱感觉有点怪。
红叶让他跟北阳好好说,他也胡乱点头, 虽然他是很喜欢北阳,爱跟他一起玩, 喜欢贴贴蹭蹭, 但那是兽形啊, 人形, 人形也太奇怪了。
顾篱光是想想北阳那张帅脸就开始脸热, 搓搓脸,他把柳藤筐捡起来重新编, 先把摔散的部分修一修压紧实,再编新的进去,一边动手一边回忆。
其实也不是没有端倪,北阳这两年莫名其妙地开始跟他保持距离, 虽然没什么用,他还是会找各种机会贴贴,如果因为这些事是伴侣之间才能做的,好像就能理解了。
那这么说他岂不是一直在耍流氓?
耍了好多年, 还当众说不负责!
北阳那个反应,也不是因为被误会避嫌, 而是因为他的话, 因为……喜欢他?
可是、顾篱没可是下去,他没想出来跟北阳在一起有半点不好。
实际一点,像阿母说的,不愁没肉吃。从他个人喜好来说,随时可以挼大猫。他俩一起长大的, 互相了解,知根知底,他早就想过跟北阳一起生活。
也就是,不直了呗。
……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看样子整个部落都没这个概念。
顾篱后知后觉地得意起来,哼哼,原来是因为喜欢我。
松原带着薄荷松针回来,看他一脸傻笑,问红叶:“阿母,要薄荷松针干什么?”
红叶说:“熬獾子油。”
松原记得家里的用完了:“这哪来的,阿父新抓了?”
顾篱回过神:“北阳拿来的。”
他语气平常地提起北阳,松原故作诧异地说:“又好啦?”
红叶笑笑,顾篱冲他晃晃拳头。
柳枝韧性很足,最好一次性编完定型,不然容易散开,顾篱腾不开手,就喊松原:“阿兄,你帮我熬一下獾子油,熬化了把薄荷松针加进去。”
松原把獾子油放到火塘上,掀开洞口的草帘,已经到了山洞里烧火会热的天气了。
獾子油很快化开,松原把薄荷和松针放进去,过去帮顾篱一块儿编藤筐,怕柳条不够,顾篱编得筐不大,眼看要收尾了还剩不少柳条。
一家人编藤筐的手艺都是互相取长补短的,方法差不多,松原也会,顾篱就交给他收尾,自己用剩下的柳条编了个小包出来,方方正正巴掌大小两指宽,袋口那加个藤钮防止里面东西掉出来。
小包编起来很快,松原那边刚弄完他也做好了,部落里没人用这么小的筐,松原没见过,问他干什么用。
“放石刀,石片刀太脆了,磕到容易断,这个可以挂腰上,要用的时候拿着方便。”顾篱捏捏小包,觉得自己手艺真好。
松原当即就说:“我也要。”
红叶也说:“这个好。”
“那我再多编几个。”柳条用完了用树皮其实也是一样的,就是要略微处理一下。
没有镜子,顾篱端了个盆去太阳底下照水,还是看不清,只能明显感觉眼皮还在肿。
獾子油没什么疗效,只能让皮肤舒服一点,恢复还得靠自己。
知道北阳不是嫌弃自己,就没那么讨厌了,顾篱想找他说话的,但是大早起来路过他家山洞北阳已经不在了。
顾篱嘀嘀咕咕:“这么早出去不知道干什么。”
其实是知道的,就是早点起来把要做的事做完,剩下的时间可以去凿山洞。
但他也没法等,采集这两天都在外面,没有去地里看,再晚太阳大了,干活太热,得早点去。
他的豆子稻子看起来长势都还不错,绿油油嫩生生一片,没有辜负他的辛劳。
顾篱头一次种水稻,只知道稻子要水,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水,要多少水,只能一直都维持一个不多不少的水量,能看见积水但是不多。
这个水量还是有不少草能长,拔了一茬还有一茬,总也拔不干净。
豆田里就更多了。
湿润的泥土里拔草不难,但长时间弯腰很累,顾篱拔了两垄坐到大树下喝水休息,他弄了个吸管水杯,吸管是芦苇管,水杯是竹筒钻了个孔,之前干旱少水的时候用竹筒取水产生的灵感,这样就灌水的时候麻烦一点,带出来很方便。
泡过薄荷的凉水下肚,毛孔仿佛都张开了,他吸了满满一大口,脸颊鼓起来慢慢往下咽,听见有人喊:“篱——”
顾篱抬眼看去,是竹鸣他们几个兽人。
他放下水杯站起来:“你们来抓鱼吗?”
几个兽人互相看看,最后还是竹鸣说:“篱,我们来帮你。”
“帮我拔草吗?”顾篱以为是松原喊他们来的,往他们身后看,没看见人,奇怪道,“松原没来?”
“没有。”说话的兽人顾篱还挺熟,叫一条,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么个名字,顾篱看见他就想到幺鸡,他跟松原关系挺好,兽形就是猫,还是狸花,他小时候手痒还摸过两把,后来都被松原拦下来。
一条笑笑,指着稻田问他:“是拔这里的草?”
顾篱觉得奇怪,亚兽人们偶尔采集路上给他帮两把也正常,年轻兽人们有空都爱去抓点小猎物,怎么想着来除草了,但也不好问他们怎么心血来潮给他帮忙,有人帮忙干活总比没有好吧。
豆田里的草他刚才就拔差不多了,就让他们去清稻田。
他不是很信任这些几乎不参与采集的兽人,仔细讲了要拔的草,再三强调绝对不能把稻子拔了!
这两天没下雨,太阳又大,稻田里水少了,顾篱刚放过,大概是引水的时候放进来了几条小鱼,竹鸣一把抓住捧在手里给顾篱看:“篱,你看有小鱼。”
他一向喜欢吃鱼,顾篱以为是馋了,正好这么多人来给他帮忙他也得招待一下,就说:“那等会儿草拔完抓几条鱼吧,我回去烤鱼给你们吃。”
整个部落都知道顾篱做的东西好吃,当下几个人干活更卖力了,除完了草就下水去抓鱼,一条找了根直直的木棍,用石刀削尖一头就往水里去。
种族天赋在,竹鸣抓鱼一向喜欢变成兽形,顾篱还记得冬天他想吃鱼吃不着的事,就说:“你也学学叉鱼,这样冬天不下水也能来抓。”
不远处一条已经叉到鱼,竹鸣有些着急,看看顾篱又看看水,嗫嚅道:“我叉不到鱼。”
竹鸣是这一群兽人里年纪最小的了,现在天气好食物多,他脸颊上的肉又养回来了,顾篱记得北阳跟自己都是夏天生的,竹鸣是冬天,看他有点看弟弟的感觉,笑道:“抓不到就抓不到,这么多人呢,你现在练好了,冬天也能吃鱼。”
竹鸣就没变兽形,也找了木棍去叉鱼。
顾篱没去叉,他没那个手眼协调能力,而且水里能吃的又不只有鱼。
现在白天已经非常热,但膝盖入水还是有点凉,他没往水深的地方走,就在河边,弯着腰,两条胳膊伸进水里,有时候翻开石头还能看见小鱼螃蟹,小鱼很多还没小指头长,螃蟹也不大,看着没几口肉,都逃过一劫。
因为有人帮忙干活,即便后面还又抓了鱼,还是回来得比平时早一些,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提着鱼。
正巧碰见北阳和松原在搬木头,松原以为顾篱跟他们是正好碰上,就说:“刚要找你们,不是说好来帮忙的,怎么抓鱼去了?”
顾篱说:“帮我拔草了,顺便抓几条鱼回来烤。”
他话音一落,北阳直直看过来,眼神锐利带着几分捕猎时才有的凶悍,顾篱心跳都漏了一拍,北阳从来没用这样的眼神看过他,随即就是生气,干嘛啊,怪他带人去抓鱼耽误了给他帮忙?
又不是他喊的。
顾篱瞪回去,怀疑红叶是为了他以后能吃上肉乱点鸳鸯谱,怀疑自己推测出错,北阳根本就不是喜欢他,幸好早上没看见人,不然万一这样那样一说,自作多情了他多丢脸。
顾篱本来想喊他俩一块儿吃鱼的,这下连带着松原也不喊了,拉着脸往山洞走:“我去烤鱼。”
兽人们把鱼给他送进来之后又出去了,大概是去给北阳帮忙,顾篱没多问,找了点花椒出来用擂钵磨碎。
他还晒了点薄荷、水芹这些有香味的草,一块儿加进去磨成粉。
他身上过敏还没好,现在天又热,坐在火堆边上没一会儿就燥起来,好不容易耐着性子烤完了,竹鸣他们也不知道干嘛去了,都到该吃饭的时间了也没回来。
过一会儿,一声虎啸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