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两人度过了一个宁静的一天,直到傍晚时分,李家大哥他们回来。
  第62章 食无定式
  次日清晨, 李修远收拾好行装准备出门时,顾笙还在熟睡。
  他站在床前静静看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在熟睡中的夫郎额头上印下一吻, 这才转身离去。
  顾笙醒来时, 已是七点了。
  他去明月楼用了早餐,如今的明月楼在周林安的打理下,不再需要他费心。
  于是又休息了一会儿, 便带着张良出门去了。
  张良跟在自家公子身后,二人就这样漫无目的地逛了许久。
  “公子, 咱们这是去哪儿?”他们已经逛了大半天了。
  顾笙抬头看了看天色, 忽然开口:“看铺子,我想再开一家食坊。”
  “啊?”张良惊讶地抬起头,公子竟然还想要再开一家食铺?!!
  似乎看出了他的不解, 顾笙解释道:“不是明月楼那样的大酒楼, 也不是食味坊那样的小食铺。”
  “这个铺子就我一个人当厨子, 每天只做五桌菜,做什么客人就吃什么。”
  “啊!”张良惊叹道:“这听着倒是新鲜, 但……但这样能有客人吗?能赚到钱?”
  “不知道啊,试试呗。”顾笙笑道。
  自家公子是个闲不住的主,张良很快便接受了这个消息, 笑着说道:“行,那我就给公子打下手。”
  “对了,新铺子叫什么名字?”
  顾笙思索片刻, 拍手道:“叫‘食无定式’。”
  取自“法无定法”的变体, 这个很符合他现在这不拘一格的烹饪理念。
  顾笙想着,他毕竟穿越而来,如果一定要在这个时代留下一些什么, 那就美食吧,各式各样的佳肴。
  他要将中华美食的丰富菜式悉数呈现,无须迎合大众口味。
  “食无定式?”张良点头,虽不是很懂什么意思,但听起来倒是挺有意思的。
  顾笙很快便在城西租到了理想的铺面。
  这家铺子临街却不吵闹,前后两进,前厅刚好能摆下五张桌子,后院有口老井和一间小厨房。
  顾笙当场付了三个月租金,主仆二人又花了半日时间打扫布置。
  第二日,“食无定式”低调开张。
  没有鞭炮锣鼓,只在门前挂了块木牌,上书“每日五席,随缘而食”八个字。
  张良按照顾笙的吩咐,在明月楼向熟客们透露了这个消息。
  “城西新开了家怪店,厨子做什么,食客吃什么……”
  开张第一日,直到午时才有第一位客人上门。
  那是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在店门前驻足良久,才迈步进来。
  “老先生请坐。”顾笙从厨房探出头,“一位吗?”
  老者捋须点头,“老朽赵德明,平生最好美食,听闻此处有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厨子,特来一见。”
  顾笙心头一跳。
  赵德明是川州府有名的老饕客,家财万贯却独爱寻访各地美味,舌头刁钻得很。
  他笑道:“请稍等。”
  厨房里,顾笙深吸一口气。
  他原计划第一日做些简单的家常菜试试水,没想到来了这么位行家。
  思索片刻,他决定拿出真本事。
  半个时辰后,三道菜陆续上桌。
  清蒸鲈鱼上点缀着几片嫩黄的枸橼(柠檬的祖先),蜜汁火方用的是现代叉烧的做法;时蔬则是清炒芦笋,淋了他特制的酱汁。
  赵德明先是对着枸橼端详许久,继而夹了一筷子鱼肉送入口中。
  鱼肉入口即化,枸橼的清香恰到好处地中和了腥味,却又不会喧宾夺主。
  “妙!”赵德明眼睛一亮,“未想到这枸橼还有这效果,老朽平生第一天尝到。”
  接着,赵德明夹起了第二道菜——蜜汁火方。
  入口先是蜜糖的甜,继而猪肉的鲜香在舌尖绽放,外酥里嫩,肥而不腻。
  他连吃三块,才放下筷子叹道:“老夫走南闯北,从未吃过如此做法的猪肉。”
  正当赵德明准备品尝第三道菜时,店门又被推开。
  一个锦衣青年摇着折扇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小厮。
  “这就是新开的什么‘食无定式’?”青年环视四周,语气中带着些许质疑,“就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真能做出好吃的?”
  赵德明皱眉:“钱少爷,老夫还在此呢。”
  被称作钱少爷的青年见到赵德明,态度立刻恭敬了几分:“原来是赵老在此,晚辈钱世荣,家父常提起您老。”
  姓钱?顾笙约莫猜出了这青年的身份,城中酒庄的少东家。
  赵德明也不在意对方的态度,继续品尝起眼前的清炒芦笋。
  芦笋的口感脆嫩,酱汁的酸甜咸香交织得恰到好处,令人回味无穷。
  “甚好。”最后,赵德明留下这两个字的评价后才起身离开。
  钱世荣见状,转向顾笙,态度变得不再那么傲慢:“听说你这儿每日只做五桌菜?今日可还有席位?”
  顾笙笑着点了点头,“公子几位?”
  钱世荣径直走到赵德明对面的空位坐下:“一位。”
  “请稍等。”顾笙说完便转进了后厨。
  钱世荣坐在桌前,手指不耐烦地敲击着桌面,眼神时不时往厨房方向瞟。
  “怎么这么久啊?”他嘀咕着,心里已经开始怀疑这家店是不是徒有虚名。
  终于,张良端着托盘走了出来,上面摆着三道菜——
  第一道,红油翻滚,豆腐块浸泡在浓稠的酱汁里,上面撒着细碎的肉末和青葱,香气扑鼻;
  第二道,深红色的汤底里浮着鸭血、毛肚、黄喉,红油上飘着花椒和干辣椒,光是看着就让人喉咙发紧;
  第三道,薄如蝉翼的牛杂片层层叠叠,浇着红亮的辣油,撒着花生碎和香菜,色泽鲜亮诱人。
  钱世荣盯着这三道菜,眉头皱得死紧。
  “这……都是些什么?”他指着那道红得刺眼的毛血旺,语气里满是嫌弃,“这汤里泡的是血?还有这些下水?能吃?”
  张良笑道:“这位公子,‘食无定式’就是做什么,吃什么。”
  “我家公子能做出来,它自然就是能吃的!”说着,他依次介绍完三道菜式的名字后便恭敬地放下碗筷,返回后院了。
  钱世荣犹豫了。
  他自幼锦衣玉食,吃的都是精细菜肴,哪见过这样粗犷的菜式?
  可偏偏,那麻辣鲜香的气息一个劲儿往鼻子里钻,勾得他喉咙发痒。
  挣扎半晌,他终于夹起一块麻婆豆腐,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
  “咳!咳咳咳!”
  豆腐刚入口,辛辣感瞬间炸开,钱世荣猛地呛住,脸一下子涨红,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下意识想吐出来,可舌尖却不由自主地碾磨着豆腐的嫩滑,那麻辣鲜香的滋味在口腔里层层递进,竟让他舍不得吐。
  他猛地灌了一口茶水,缓过劲来,却发现自己又夹了一块豆腐。
  “怪了……”他喃喃自语,“明明辣得难受,怎么还想吃?”
  这一次,他学乖了,小口品尝,细细感受。
  豆腐入口即化,肉末的咸香、豆瓣酱的醇厚、花椒的麻、辣椒的辣,层层叠叠地在舌尖绽放,最后竟有一丝回甘。
  “这……”钱世荣瞪大眼睛,“这豆腐竟能做得这么有滋味?!”
  他迫不及待地转向下一道菜——毛血旺。
  鸭血滑嫩,毛肚脆爽,黄喉弹牙,而最绝的是那汤底,麻辣鲜香,浓郁得让人头皮发麻。
  钱世荣吃得额头冒汗,嘴唇发麻,却根本停不下来。
  “公子,您……您慢点吃……”
  一旁的小厮看得心惊胆战。
  他看着自家少爷又难受又享受的模样,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劝还是保持沉默。
  最终,他见少爷吃得津津有味,也就没再阻止。
  这会儿,钱世荣已经顾不上形象了。
  他一边擦汗,一边往嘴里塞菜,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这厨子……有点本事……”
  最后一道夫妻肺片,牛杂薄如蝉翼,入口先是麻辣,随后是浓郁的卤香,花生碎的酥脆和香菜的清香交织,越嚼越香。
  钱世荣吃得酣畅淋漓,最后连盘底的辣油都蘸着米饭刮干净了。
  等他终于放下筷子,才发现自己已经满头大汗,嘴唇微微发肿,可心里却莫名畅快。
  “这厨子……不简单。”他擦了擦嘴,眼神复杂地看向厨房方向。
  这顿饭,吃得他心服口服。
  用完餐后,钱世荣并不着急着离开,因为这时又有客人上门了,他想看看,这个古怪的厨子还能做出什么花样来。
  张良见状,给他上了一壶新茶,他便慢悠悠地品起了茶。
  这次来的客人都是老熟人,赵月芸、林雨棠和付洛泱三人。
  赵月芸一袭藕荷色罗裙,她身后跟着的林雨棠显得温婉可人,而付洛泱则活泼灵动,三人的组合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