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青石板上映着两人拉长的影子,李修远站定,拱手行了个端正的弟子礼:“苏小姐有事?”
“那日......”苏婉清的帕子绞成了麻花,“在集市上见你与一位哥儿同行,他......”
“是我夫郎。”李修远声音清朗,仿佛在诵读圣贤书般坦然,“明媒正娶的结发夫郎。”
山后的牡丹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
苏婉清脸色煞白,尽管早从柳青那知道,可亲耳听到的冲击仍让她晃了晃身子。
她盯着李修远看,忽然想起那日远远望见的场景:那个哥儿踮脚为李修远整理衣领,而素来清冷的书院才子竟低头配合,眼角眉梢都是化不开的温柔。
“我父亲常说......”苏婉清声音发颤,“你是难得的清贵门第。”
李修远眸光一沉。
这话听着是夸赞,可‘清贵’二字分明在暗指顾笙商贾身份。
他抬眼直视苏婉清,语调突然变得柔和了几分,“看人当观其品性,我夫郎虽从身商贾,却通晓诗书,通情达理,更难得有济世之心。”
李修远在整理书屋时偶然发现一张纸条,这才得知顾笙曾将明月楼一成的利润用于接济孤寡。
苏婉清看着李修远不自觉柔和下来的眉眼,胸口像被针扎般刺痛。
她突然上前半步:“若我父亲愿在秋闱中......”
“苏小姐慎言。”李修远猛地后退,“李修远寒窗十载,不求捷径。”
晚风卷着牡丹掠过两人之间的空隙。
苏婉清眼圈渐渐红了:“你可知多少学子求我父亲青眼?我......”
“小姐厚爱,修远愧不敢当。”
李修远拱手阻止了对方接下来要说的话,“只是我此生既与顾笙结发,便再容不下第二人。”
这话说得太重,苏婉清踉跄着扶住一旁的假山。
她想起小姐妹们常说的“男子三妻四妾本是常理”,更想起父亲那些学生如何变着法儿讨好自己。
可眼前这个人,竟把话说得如此决绝。
“你拒绝我,就不怕......”苏婉清声音发抖。
“怕。”李修远突然笑了,霞光照着他清俊的侧脸,“怕他听说我与小姐独处,会偷偷躲起来自己伤心。”
他自是不忍夫郎皱眉半分的,不管因为任何事!
远处传来柳青的轻咳声。
李修远整了整衣冠,郑重行礼:“小姐保重。”说罢转身离去,青衫很快隐入夜色。
苏婉清死死攥着帕子,直到那抹青色完全消失。
柳青匆匆跑来扶她,却被甩开手。
苏婉清盯着李修远消失的方向,声音变得有些清冷,“那个顾笙,当真这般好?”
这人甚至连自己的前途都不在意!
与此同时,李修远疾步穿过回廊,心跳如擂鼓。
他并非不知苏婉清话中深意——院长之女垂青,是多少寒门学子求之不得的青云梯。
可方才说那些话时,他眼前全是顾笙的模样。
李修远忽然轻笑出声,他的青云路,从来就不在什么院长之女身上。
---
另一边,陈府里,陈景荣正听着李四的汇报。
“公子,查清楚了,那顾笙以前每日差不多会卯时去明月楼,现在是绣庄,酉时返回城东小院。”
“途中必经杏花巷,巷子僻静,最适合……”
陈景荣把玩着一根麻绳,笑容阴冷:“找人盯着,找机会动手,记住,要做得干净,若走漏风声……”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四谄笑着点头哈腰:“公子放心,小的省得,那顾老板细皮嫩肉的,保准让您尽兴!”
杏花巷的槐树投下斑驳阴影,李四蹲在墙头已经两个时辰。
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在粗布衣领上洇出深色痕迹。
“四哥,还等吗?”瘦猴似的跟班揉着发麻的腿,“这都第三天了......”
李四狠狠啐了一口。
那顾笙简直邪门——要么整宿不归,要么身边总跟着那两个铁塔似的护院。
今早他亲眼看见其中一人单手提起百斤重的石锁,吓得他差点从墙头栽下去。
“撤!”李四不甘心地看了眼巷口,“去禀报公子。”
陈府,陈景荣正用匕首削着一支箭,听到回报,刀尖“咔嚓”戳进桌案:“废物!”
他猛地揪住李四的衣领,“不是说卯时酉时必经过杏花巷?”
李四缩着脖子:“那、那顾笙现在吃住都在铺子里......”
“铺子?”陈景荣突然松开手,阴森森地笑了,“你是说......那个还没开张的绣庄?”
他慢条斯理地拔出匕首,刀尖挑着李四的下巴:“去准备火油。”
此时的绣庄内,顾笙正踮脚调整大堂中央的灯。
连日的操劳让他清减不少,束腰的靛青长衫空荡荡地挂在肩上,衬得锁骨愈发分明。
“再往左半寸。”他指挥着工匠,突然眼前一黑,扶住梯子才没栽下来。
“顾掌柜!”赵师傅慌忙扶住梯子,“您这都两天没合眼了......”
顾笙摆摆手,正要说话,忽听门外传来清脆的喊声:“二哥夫!”
李倩提着食盒蹦进来,身后跟着慢走的周兰。
小姑娘一进门就瞪圆了眼睛。
大堂中央的琉璃灯折射着夕阳,在四面镶嵌的铜镜间来回反射,将整个空间照得如梦似幻。
“这、这也太......壮观了。”李倩转着圈,食盒差点脱手。
周兰却径直走到顾笙跟前,一把抓住他手腕:“瘦成这样!”指尖触到的骨头硌得他心头发酸,“小叔子回来该心疼死了。”
顾笙笑着抽回手:“哪有那么夸张。”
他接过食盒,掀开盖子时热气糊了满眼,红烧肉油亮亮地码在米饭上,旁边还卧着个金黄的煎蛋。
“哥夫特意给你炖的。”李倩凑过来邀功,“大哥都没这口福呢!”
三人就在尚未完工的曲水流觞旁席地而坐。
周兰变戏法似的又从食盒底层端出两碟小菜,絮絮叨叨说着家常。
顾笙埋头扒饭,这才发觉自己饿得发慌。
“慢点吃。”周兰给他盛了碗汤。
李倩突然“咦”了一声,指着二楼栏杆:“那些雕花里是不是藏着字?”
顾笙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
新漆的楠木栏杆上,缠枝花纹间确实隐约可见“修”“笙”二字交替出现,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赵师傅的手艺。”
顾笙耳根微热,急忙转移话题,“三楼还没装完,等全部完工再带你们参观。”
周兰却盯着他的侧脸看了许久,突然道:“值吗?”
这些藏在纹样里的小心思,或许永远只有工匠和顾笙自己知道。
“当然值。”顾笙望向三楼尚未悬挂的匾额位置,眼神温柔,“他值得最好的。”
吃完后,李倩在收拾碗筷,门外突然传来护院的厉喝:“什么人!”
顾笙猛地站起,将周兰和李倩护在身后。
只听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远去,张护院拎着个油罐进来:“公子,抓到个泼油的。”
灯光下,罐口渗出的液体泛着诡异的光泽。
顾笙瞳孔骤缩——是火油!
“先送她们回去。”顾笙当机立断,转头对周兰道,“近日你们也别单独出门。”
“这个人,就送去衙门吧。”他说道。
与此同时,陈府后院的地窖里传来凄厉的惨叫。
陈景荣甩了甩鞭子上的血珠,冷眼看着瘫软在地的李四:“连个火都搞不定,要你何用?”
“公子饶命!”李四涕泪横流
“废物。”陈景荣扔了鞭子,阴森森地笑了,“继续找人盯着,找机会下手。”
反正,他有的是时间!
第57章 相公回来了
四月底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 泼洒在青石板路上。
食味坊门前排起长队,新挂起的竹帘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为排队的人们投下一片阴凉。
阿秀麻利地打包好三杯奶茶, 系上特制的草绳提手:“您的桂花酿奶茶, 一共三十文。”
她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
自从做了店员管事,她特意在发髻上簪了朵小小的绢花, 这是周掌柜给管事的特殊标记。
“下一位!”阿秀抬头招呼,声音却突然卡在喉咙里。
队伍末端站着个穿杏红纱裙的女子, 正用团扇半遮着脸。
但那双眼尾上挑的丹凤眼, 阿秀闭着眼都能认出来。
“春香姐?”阿秀手中的木勺“当啷”掉进糖罐。
团扇缓缓放下,露出张敷着厚粉的脸。
春香嘴角扯出个笑:“还真是阿秀啊。”
她手腕上的金镯子随着动作叮当作响,“我当是谁呢, 原来真的是你, 你这是在这儿卖茶水?”
阿秀浑然不觉话里的刺, 惊喜地绕过柜台:“是的,进城后我就一直在这做活计。”
“那日......”苏婉清的帕子绞成了麻花,“在集市上见你与一位哥儿同行,他......”
“是我夫郎。”李修远声音清朗,仿佛在诵读圣贤书般坦然,“明媒正娶的结发夫郎。”
山后的牡丹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
苏婉清脸色煞白,尽管早从柳青那知道,可亲耳听到的冲击仍让她晃了晃身子。
她盯着李修远看,忽然想起那日远远望见的场景:那个哥儿踮脚为李修远整理衣领,而素来清冷的书院才子竟低头配合,眼角眉梢都是化不开的温柔。
“我父亲常说......”苏婉清声音发颤,“你是难得的清贵门第。”
李修远眸光一沉。
这话听着是夸赞,可‘清贵’二字分明在暗指顾笙商贾身份。
他抬眼直视苏婉清,语调突然变得柔和了几分,“看人当观其品性,我夫郎虽从身商贾,却通晓诗书,通情达理,更难得有济世之心。”
李修远在整理书屋时偶然发现一张纸条,这才得知顾笙曾将明月楼一成的利润用于接济孤寡。
苏婉清看着李修远不自觉柔和下来的眉眼,胸口像被针扎般刺痛。
她突然上前半步:“若我父亲愿在秋闱中......”
“苏小姐慎言。”李修远猛地后退,“李修远寒窗十载,不求捷径。”
晚风卷着牡丹掠过两人之间的空隙。
苏婉清眼圈渐渐红了:“你可知多少学子求我父亲青眼?我......”
“小姐厚爱,修远愧不敢当。”
李修远拱手阻止了对方接下来要说的话,“只是我此生既与顾笙结发,便再容不下第二人。”
这话说得太重,苏婉清踉跄着扶住一旁的假山。
她想起小姐妹们常说的“男子三妻四妾本是常理”,更想起父亲那些学生如何变着法儿讨好自己。
可眼前这个人,竟把话说得如此决绝。
“你拒绝我,就不怕......”苏婉清声音发抖。
“怕。”李修远突然笑了,霞光照着他清俊的侧脸,“怕他听说我与小姐独处,会偷偷躲起来自己伤心。”
他自是不忍夫郎皱眉半分的,不管因为任何事!
远处传来柳青的轻咳声。
李修远整了整衣冠,郑重行礼:“小姐保重。”说罢转身离去,青衫很快隐入夜色。
苏婉清死死攥着帕子,直到那抹青色完全消失。
柳青匆匆跑来扶她,却被甩开手。
苏婉清盯着李修远消失的方向,声音变得有些清冷,“那个顾笙,当真这般好?”
这人甚至连自己的前途都不在意!
与此同时,李修远疾步穿过回廊,心跳如擂鼓。
他并非不知苏婉清话中深意——院长之女垂青,是多少寒门学子求之不得的青云梯。
可方才说那些话时,他眼前全是顾笙的模样。
李修远忽然轻笑出声,他的青云路,从来就不在什么院长之女身上。
---
另一边,陈府里,陈景荣正听着李四的汇报。
“公子,查清楚了,那顾笙以前每日差不多会卯时去明月楼,现在是绣庄,酉时返回城东小院。”
“途中必经杏花巷,巷子僻静,最适合……”
陈景荣把玩着一根麻绳,笑容阴冷:“找人盯着,找机会动手,记住,要做得干净,若走漏风声……”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四谄笑着点头哈腰:“公子放心,小的省得,那顾老板细皮嫩肉的,保准让您尽兴!”
杏花巷的槐树投下斑驳阴影,李四蹲在墙头已经两个时辰。
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在粗布衣领上洇出深色痕迹。
“四哥,还等吗?”瘦猴似的跟班揉着发麻的腿,“这都第三天了......”
李四狠狠啐了一口。
那顾笙简直邪门——要么整宿不归,要么身边总跟着那两个铁塔似的护院。
今早他亲眼看见其中一人单手提起百斤重的石锁,吓得他差点从墙头栽下去。
“撤!”李四不甘心地看了眼巷口,“去禀报公子。”
陈府,陈景荣正用匕首削着一支箭,听到回报,刀尖“咔嚓”戳进桌案:“废物!”
他猛地揪住李四的衣领,“不是说卯时酉时必经过杏花巷?”
李四缩着脖子:“那、那顾笙现在吃住都在铺子里......”
“铺子?”陈景荣突然松开手,阴森森地笑了,“你是说......那个还没开张的绣庄?”
他慢条斯理地拔出匕首,刀尖挑着李四的下巴:“去准备火油。”
此时的绣庄内,顾笙正踮脚调整大堂中央的灯。
连日的操劳让他清减不少,束腰的靛青长衫空荡荡地挂在肩上,衬得锁骨愈发分明。
“再往左半寸。”他指挥着工匠,突然眼前一黑,扶住梯子才没栽下来。
“顾掌柜!”赵师傅慌忙扶住梯子,“您这都两天没合眼了......”
顾笙摆摆手,正要说话,忽听门外传来清脆的喊声:“二哥夫!”
李倩提着食盒蹦进来,身后跟着慢走的周兰。
小姑娘一进门就瞪圆了眼睛。
大堂中央的琉璃灯折射着夕阳,在四面镶嵌的铜镜间来回反射,将整个空间照得如梦似幻。
“这、这也太......壮观了。”李倩转着圈,食盒差点脱手。
周兰却径直走到顾笙跟前,一把抓住他手腕:“瘦成这样!”指尖触到的骨头硌得他心头发酸,“小叔子回来该心疼死了。”
顾笙笑着抽回手:“哪有那么夸张。”
他接过食盒,掀开盖子时热气糊了满眼,红烧肉油亮亮地码在米饭上,旁边还卧着个金黄的煎蛋。
“哥夫特意给你炖的。”李倩凑过来邀功,“大哥都没这口福呢!”
三人就在尚未完工的曲水流觞旁席地而坐。
周兰变戏法似的又从食盒底层端出两碟小菜,絮絮叨叨说着家常。
顾笙埋头扒饭,这才发觉自己饿得发慌。
“慢点吃。”周兰给他盛了碗汤。
李倩突然“咦”了一声,指着二楼栏杆:“那些雕花里是不是藏着字?”
顾笙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
新漆的楠木栏杆上,缠枝花纹间确实隐约可见“修”“笙”二字交替出现,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赵师傅的手艺。”
顾笙耳根微热,急忙转移话题,“三楼还没装完,等全部完工再带你们参观。”
周兰却盯着他的侧脸看了许久,突然道:“值吗?”
这些藏在纹样里的小心思,或许永远只有工匠和顾笙自己知道。
“当然值。”顾笙望向三楼尚未悬挂的匾额位置,眼神温柔,“他值得最好的。”
吃完后,李倩在收拾碗筷,门外突然传来护院的厉喝:“什么人!”
顾笙猛地站起,将周兰和李倩护在身后。
只听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远去,张护院拎着个油罐进来:“公子,抓到个泼油的。”
灯光下,罐口渗出的液体泛着诡异的光泽。
顾笙瞳孔骤缩——是火油!
“先送她们回去。”顾笙当机立断,转头对周兰道,“近日你们也别单独出门。”
“这个人,就送去衙门吧。”他说道。
与此同时,陈府后院的地窖里传来凄厉的惨叫。
陈景荣甩了甩鞭子上的血珠,冷眼看着瘫软在地的李四:“连个火都搞不定,要你何用?”
“公子饶命!”李四涕泪横流
“废物。”陈景荣扔了鞭子,阴森森地笑了,“继续找人盯着,找机会下手。”
反正,他有的是时间!
第57章 相公回来了
四月底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 泼洒在青石板路上。
食味坊门前排起长队,新挂起的竹帘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为排队的人们投下一片阴凉。
阿秀麻利地打包好三杯奶茶, 系上特制的草绳提手:“您的桂花酿奶茶, 一共三十文。”
她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
自从做了店员管事,她特意在发髻上簪了朵小小的绢花, 这是周掌柜给管事的特殊标记。
“下一位!”阿秀抬头招呼,声音却突然卡在喉咙里。
队伍末端站着个穿杏红纱裙的女子, 正用团扇半遮着脸。
但那双眼尾上挑的丹凤眼, 阿秀闭着眼都能认出来。
“春香姐?”阿秀手中的木勺“当啷”掉进糖罐。
团扇缓缓放下,露出张敷着厚粉的脸。
春香嘴角扯出个笑:“还真是阿秀啊。”
她手腕上的金镯子随着动作叮当作响,“我当是谁呢, 原来真的是你, 你这是在这儿卖茶水?”
阿秀浑然不觉话里的刺, 惊喜地绕过柜台:“是的,进城后我就一直在这做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