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嗯,跟他二哥一个样!
  他又瞥了眼李修远,见他正慢条斯理地剥着螺肉,动作优雅得不像是在吃田螺,倒像是在品什么珍馐美味。
  “怎么样?”顾笙凑近他,小声问。
  李修远抬眸,深邃的目光落在他脸上,“……很好吃。”
  顾笙心头一跳,莫名觉得耳根发热,连忙低头扒饭,掩饰自己的异样。
  真是,又菜,又爱撩!
  下午的时候,李修远从屋内取出一叠泛黄的宣纸和几支毛笔,对顾笙和双胞胎说道:“歇息好了,便过来开始今日的学习。”
  “好呀好呀!”李茹立刻拍手,小辫子随着动作晃荡,李星远虽皱着眉看了眼沾了油渍的指尖,却也默默跟了过去。
  李家小院的东南角有棵老桃树,开春后粉白花朵叠缀,好不漂亮。
  树下摆着木桌凳,凉风拂过时,偶尔飘落一两片叶子和花瓣,正巧落在砚台边上,像被墨香吸引的蝶。
  顾笙很喜欢这处地方——这简直就是他梦中退休养老的桃源!
  “今日先教五个字。”李修远铺开宣纸,笔尖蘸墨,腕骨悬转间,“天、地、人、和、蠃”五个字便如行云流水般落在纸上。
  双胞胎凑过来看,李茹的鼻尖险些蹭到墨迹。
  “二哥,二哥,这最后一个字好复杂啊,我们换一个吧,好不好?”她撒着娇,看那繁多的笔画的字实在小脑瓜子疼。
  “不换,你刚才不是还说最喜欢吃蠃吗,这是它们的名字,你都把它们吃了,总要识得它们的名字怎么写吧。”他才不吃李茹撒娇这套。
  顾笙……这也能行?
  李茹……这个二哥好讨厌!
  趁着李老师去教李星远的空隙,顾笙拿起一旁的毛笔,回忆着刚才李修远的笔顺,一笔一划开始模仿写出了几个字。
  李修远眸光微动,拿起一旁的笔,写下“紫苏”“茱萸”等更复杂的词。
  顾笙看了一遍后便稍提笔续写,甚至无意识用了现代简笔字,反应过来才慌忙补上繁体笔画。
  “顾笙……”李修远忽然按住他执笔的手,掌心温度透过薄茧传来,“你当真第一次习字?”
  树影婆娑间,顾笙看见对方眼底晃动的惊疑,他心头一紧,正想搪塞,却听李星远突然道:“二哥,这几个字我也要学。”
  太阳下山,风忽然停了。
  “今天就学到这儿,这几日记得多加勤练。”李修远淡淡道。
  “是。”三人异口同声回答。
  又一阵风吹过,桃花簌簌落在木桌上,顾笙正收拾着笔墨纸砚,忽然听见院墙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
  他抬头望去,只见墙头几根手指正悄悄扒拉着土墙边缘,似乎有人在努力踮脚张望。
  “李修远,你们家墙头好像……”挂着个人。
  他的话未说完,李修远已经一个箭步冲到墙边,冷声道:“谁在那里?”
  “哎哟!”
  只听见一声惊叫,墙外传来重物落地的闷响。
  随后便听见王婶那标志性的大嗓门:“李家二郎,是我啊!我……我家的鸡飞上墙头了,我来逮鸡!”
  李茹眨巴着大眼睛,转头四处查看:“王婶婶家的鸡,会飞这么高的吗?”
  她们家的老母鸡就不会,还整日趴在窝里睡觉。
  李茹的小脑袋使劲在想象那画面。
  额,没想象出来。
  李星远面无表情地说道:“她家只有一只瘸腿老母鸡。”
  顾笙……
  “今天真是奇怪,王婶子已是第三波‘逮鸡’的人了,大家的鸡,今天是集体越狱了?!!”
  李茹在一旁捂嘴偷笑。
  顾笙大概是不会想到,这些前来逮鸡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李家飘出的奇异香味。
  “他们才不是来逮什么鸡的,是被香味勾到了,馋的。”李星远注视着这个与李茹一样没心眼的人,直言道。
  “啊?”
  顾笙后知后觉,随后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是我的厨艺太招摇了!”
  “不是好事,”李修远走了过来,神色有些凝重,“村里人好奇心重,若引来太多注意……”
  他的目光在顾笙身上停留片刻,欲言又止。
  顾笙好像突然间就明白了他的顾虑。
  自从他跳湖醒来之后,整个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熟悉他的人还好,但对于深知底细之人,一经接触不难察觉到端倪。
  古人可是对那鬼神之事深信不疑的,特别是这农村!
  他的情况如果真被有心人发现并趁机借题发挥,大肆渲染……
  顾笙想到这,浑身一哆嗦。
  第13章 我想家了...
  顾笙抖了抖身子,他可不想被当作跳大神的对象!
  弄不好还小命难保。
  可看着李修远严肃的表情,他又忍不住想逗逗这个过分谨慎的少年。
  “那怎么办?要不我以后做饭不放调料了?清水煮白菜?”说完又故意垮下脸,“可怜的茹茹和星远正在长身体呢……”
  “不行!”双胞胎立即异口同声地抗议,这次出奇的有默契。
  李修远瞪了顾笙一眼,嘴角却微微上扬,“是不是要去准备晚饭了?今天……简单些。”
  说是简单,可当顾笙站在灶台前,看着新鲜的食材,野菜,春笋和菌菇。
  他瞥了眼窗外——李修远正在井边打水洗笔墨,背影挺拔如松。
  “那就……做点简单的。”他小声嘀咕着。
  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再次从李家厨房飘散开来。
  这次是春笋炒菌菇、春笋煲汤的香味,那汤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八角味和肉香气,与村民惯常炒出的香味截然不同。
  香味飘出院子,正在家门口剥豆子的张叔猛地抬头,鼻子使劲嗅了嗅:“这李家又做什么好吃的了?香得人心里发慌!”
  隔壁刘婆婆拄着拐杖走出来:“这味儿,比县城酒楼还香哩!李家什么时候这般富裕,大鱼大肉了?”
  实在不怪刘婆这般想,在她的记忆里,只有大鱼大肉才会有这等香味。
  正在打扫院子的赵里干脆放下扫帚,循着香味走到李家附近,假装在修自家篱笆,眼睛却忍不住往李家院子里瞟。
  李修远此时正在院子里看书,敏锐地注意到墙外越来越多的“路人”。
  他叹了口气,收起手上的书走到厨房边,正看见顾笙哼着小曲翻炒锅中的竹笋,脸颊被灶火映得通红。
  “顾笙。”他沉声唤道。
  “啊!”顾笙吓了一跳,锅铲差点脱手,“你走路怎么没声音!”
  “不是说弄些简单的就行?”李修远皱眉,“你又加了什么?普通的炒笋子可不会这么香。”
  顾笙心虚地摸了摸鼻子:“就......正常做法啊。”
  李修远不信,走到灶台前,俯身嗅了嗅,他俊挺的鼻尖几乎碰到锅沿。
  “诶,你这人,注意些。”顾笙慌乱地去拉人,投降道,“我就只加了一点点香料,但真的只是一点点!”
  他用拇指和食指比了个微小的距离。
  李修远正要说什么,院门突然被敲响。
  “丽芳,丽芳啊,在家吗?”是王婶洪亮的声音。
  李修远看了顾笙一眼,走去开门门,顾笙吐了吐舌头,赶紧盖上锅盖,但为时已晚——香气已经飘出去了。
  王婶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碗黑木耳:“是二郎啊,这是自家新采摘的,送些来给你们尝尝。”
  她边说边往院子里张望,“哎哟,这是在做什么,这么香?”
  李修远接过碗,不动声色地挡住她的视线:“多谢王婶,只是些家常菜。”
  “家常菜?”王婶不信。
  “我活了五十多年,还没闻过这么香的家常菜!”说完她又忍不住探头去看,奈何李修远挡得严严实实。
  这时,顾笙从厨房探出头来:“李修远,给我打点水......”他一眼看见王婶,尴尬地僵在原地。
  王婶眼睛一亮:“这,这不是笙哥儿嘛,这么香的菜原来是你炒出来的?”
  她忍不住上下打量着顾笙,目光在他不同于村里人的白皙皮肤和精致五官上停留,许久后惊叹道:“这笙哥儿……修养好后,简直就像变了个人。”
  李修远的心猛地一缩,旋即便听到对方夸赞:“变得更俊俏,人也精神了!”
  王婶夸赞完突然凑近李修远,小声道,“笙哥儿也快二十了吧?”
  李修远微微蹙眉,一言不发,礼貌而坚定地将王婶送出了门去。
  门一关上,他便深深地呼出一口气,转过身来,发现顾笙正捂着嘴在偷笑。
  “还笑。”李修远无奈,“这下全村都知道我家有个很会做饭的哥儿了。”
  顾笙眨眨眼:“这不是挺好的吗?”反正早晚都会知道。
  晚饭时,双胞胎吃得满嘴油光。
  顾笙炒菜很舍得放油,炒的菜也好吃,最近李家人的面色明显变得红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