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屋里光线不好,空气中有一股药渣混着潮气的味道。炭炉昏昏沉沉地燃着,角落里堆着一些风干药材,桌上的碗碟大多数都有裂痕和缺口。
她妈妈自顾自坐下来,显然并不打算客套。
时易走到桌边,把布包放在桌上,一层层摊开。
先是她这些年存下的干草药:金银花、桔梗、板蓝根等等。随后是几个玻璃小瓶,里面是当年从山外带来的西药:止咳糖浆、退烧片、消炎药等等。
“我带了一些干草药,还有一些……西药。”时易尽量让语气温和,“听遥音说镇上最近在闹风寒。”
她妈妈站在旁边看着,那眼神依旧警惕,但眉头微微松开了一些。终于,她冷淡又敷衍地说了一句:“谢谢。”
说完,她突然转向还站在门边的遥音:“这就是你说的,送你小鸡的山里朋友?”
遥音像被点到似的一震,连忙应了一声:“嗯嗯,对的……”
她妈妈“嗯”了一声,接着又质疑地扫了时易一眼。
“家里是忙不过来,没空整天往外跑。”她妈妈慢慢踱着步,“你还年轻,要把心放在正事上,别总和乱七八糟的人一起玩。”
遥音脸色白了一下,嘴唇颤动着:“她不是……”
她母亲猛地抬头看了她一眼。
遥音声音立刻断在喉咙里。她低下头去,手指揪紧了衣角。
她妈妈不再看时易,她收起药,咳嗽着转身去灶台边烧水。
时易并不意外,也不想责怪。毕竟自己是来历不明的“山里人”,在这样传统封闭的小镇里,本身就是“不安稳”、“不可信”的信号,不该奢求太多的。
时易拍了拍衣角,站起身,小声对遥音说:“药的服法,我画在纸上了。每一个药后面画了几条线,就是一天吃几次;画了几个圈,就是一次吃几颗。”
遥音点点头,声音轻得像蚊子:“谢谢你。”
时易还是不放心,她看起来太累了,况且,也不确定她认不认识药的名字。
时易犹豫了片刻,最好的法子就只能是这样了。于是,她低声补了一句:“你要是看不懂的话……就听晚上的电台,我会在电台里讲一遍。”
遥音点点头,刚想习惯性地说“好”,却忽然怔住了。
她睁大眼睛看着时易,嘴微张,像是猛地意识到了什么,眼神里闪过一丝错愕。
她轻声发出一句几乎听不见的“你……?”
但她们没有时间多说了。
遥音的母亲已经在灶台那边喊“过来——”。时易只好给了遥音一个“之后再说”的眼神,转身快步往门外走去。
走到街上时,时易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
遥音还站在昏暗的屋里,神情恍惚,嘴唇微微颤动,手里还攥着那张写了药品服法的纸。
她定定地看着时易,眼睛里翻涌着太多复杂的情绪。
时易没说话,只冲她点了点头;到路口再回头时,屋门已经合上了。
作者有话说: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好,这里是山谷电台。”】
【“有点酸涩的伤心剧情要开始了,不过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请点个收藏吧~拜托拜托~”】
【“希望读到这里的朋友今天开开心心,事事顺利!”】
第13章
【“晚上好,这里是山谷电台。是我。”】
【“今晚的电台开始前,想先跟一个人说一些话:对不起,我没有早点告诉你我是电台那头的声音。”】
【“不是因为不信任你,而是……我其实一直希望,当你听这些故事的时候,可以更自在地做梦,不需要把它和一个具体的人挂钩。”】
【“我想让你听到候鸟、潮汐、银河、奔马……我想让你听到无拘无束的世界,而不是听到‘我’。”】
【“我怕,如果你知道是我,你会对这些声音有了‘关系’的负担。那样你就不能只是一个单纯的听众,而成为…必须回应的对象。”】
【“可我从来没指望你回应。我只是想在你每个孤单的夜里,能有一点点不孤单——和我在讲电台时一样。”】
【“如果你愿意,我以后依然会在这个频道,讲一些你可以放心倾听、不用回答的故事,就像从前一样。你在听的,对吗?对不起。”】
【“但今晚,我们先不讲故事,而是讲这些药:退烧药,是白色小药片,一天三次温水送服,大人每次两片,小孩减半;止咳糖浆,在深棕色的小瓶子里,用勺子量,早晚饭后各一次,大人每次一勺,小孩每次半勺……”】
……
【“你要是累了,就关掉电台,好好睡吧。暂时记不住也没关系的,我还会重复,明天、后天……一直重复讲到这次风寒过去。”】
【“别一个人撑着,我们会好起来的。晚安。”】
啪——发射键断开。
时易伏在桌上,沉沉睡去。
------------------------------------------------------
第一束晨光照进山谷时,时易已经在溪边翻找鱼腥草、金银花和一些清热止咳的草药了。
虽然觉得遥音应该不会上山来,但时易还是在离开木屋前,写了一张字条贴在门上:“出门,一会儿回,桌上有吃的,去吃”,又在屋里的桌上给她摆好了她爱吃的红薯干、糖饼和一些水果。
待篮子被草药装满,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
时易提着篮子匆匆回家,遥音果然没来过。门上纸条和桌上的零食都没有被动过的痕迹。
她把篮子用布盖好,出门去鸡棚收了今天的鸡蛋,又挤了两罐山羊奶;随后把在不远处吃草的minnow叫回来,备鞍、启程下山。
哒哒,哒哒,马蹄声回荡在山路上。
此时下山是合适的吗?时易不知道。但此刻,她无法多考虑什么,只记得遥音站在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忧愁的双眼、单薄的臂膀。
时易只想见到她,无论做什么事都好。
她夹夹马腹,minnow心领神会,步伐加快了许多。
终于抵达镇上时,已经是午后了。相较于昨天清晨她到访时的冷清,此时镇上倒是有些人。只不过她们大多低着头、神色匆匆。
一个男人提着药包从巷子里钻出来,一边咳嗽一边消失在街角。
尽管如此,时易还是能感受到一道道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它们从窗后、门缝、帘子间透过来,带着本能的不安。
她并不意外,因为自己是这个镇上最不和谐的人:没有病容,也不是常客;没有家人,衣着陈旧,独自行走在街巷中……
或许下次,她应该找个人少一点的时间来会更合适……
正这样胡思乱想着,遥音家的房子已经出现在眼前。时易深吸一口气,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轻轻叩响那扇门。
片刻,门开了,是遥音的妈妈。
“阿姨,我又采了一些草药,和自己家的鸡蛋、羊奶这些,想带给你们……”
女人抱着臂挡在门口,皱了皱眉,语气仍旧生硬:“怎么又是你?你要多少钱?”
听起来,她妈妈的声音沙哑了许多,眼下的乌青也比昨天更加明显。
“我不是要钱的。我和遥音是朋友,只是想帮点忙。”
女人的眉头微微松开,鹰一样锐利的眼神在时易的脸上扫了又扫。许久,她把门又打开了一点,咳嗽着说:“多谢,放进来吧。”
时易小心地把篮子放进门内,刚起身,她突然又开口:“别耍什么花招!我家孩子心眼实,我可没那么傻。要钱?一分没有!”
时易苦笑着摇摇头:“真的不要钱的,你们用得上就好。对了阿姨,遥音呢?”
“遥音出门去了,”女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问这些做什么?她有她的事情做。”
随即,她把门关上一些,做出了送客的样子:“谢谢你送来的东西。没什么别的事,就请回吧。”
门在时易面前合上。她无奈转过身时,突然看到墙根的鸡窝顶上揣着一个小红布包,叠法很熟悉。
时易悄悄过去,拆开来一看,里面有一张泛黄的草纸,笔迹却很新,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但不让上山了”,旁边画了一个小爱心。
她心下了然,遂揣进怀里。
从遥音家那条小巷拐出来后,时易仍抱有一丝希望,在镇中停停走走、寻寻觅觅。她走过当时和遥音相遇的杂货店、后院有那条白狗的裁缝铺、村口的水井旁……但到处都没有她的身影。
反倒是看见她的人多了起来。
沿街的大门和窗帘,随着她路过时的脚步声被合上;压低的议论声夹杂在咳嗽中,隐隐约约传到她耳边;去年在杂货店门口欺负她的那几个孩子,好像也在街对面指指点点,但很快就被家长拽走了……
聚焦在时易身上的目光中带着怀疑,不安,猎奇:一个平时隐居在山里的“巫婆”,随着瘟疫来到了镇上。
她妈妈自顾自坐下来,显然并不打算客套。
时易走到桌边,把布包放在桌上,一层层摊开。
先是她这些年存下的干草药:金银花、桔梗、板蓝根等等。随后是几个玻璃小瓶,里面是当年从山外带来的西药:止咳糖浆、退烧片、消炎药等等。
“我带了一些干草药,还有一些……西药。”时易尽量让语气温和,“听遥音说镇上最近在闹风寒。”
她妈妈站在旁边看着,那眼神依旧警惕,但眉头微微松开了一些。终于,她冷淡又敷衍地说了一句:“谢谢。”
说完,她突然转向还站在门边的遥音:“这就是你说的,送你小鸡的山里朋友?”
遥音像被点到似的一震,连忙应了一声:“嗯嗯,对的……”
她妈妈“嗯”了一声,接着又质疑地扫了时易一眼。
“家里是忙不过来,没空整天往外跑。”她妈妈慢慢踱着步,“你还年轻,要把心放在正事上,别总和乱七八糟的人一起玩。”
遥音脸色白了一下,嘴唇颤动着:“她不是……”
她母亲猛地抬头看了她一眼。
遥音声音立刻断在喉咙里。她低下头去,手指揪紧了衣角。
她妈妈不再看时易,她收起药,咳嗽着转身去灶台边烧水。
时易并不意外,也不想责怪。毕竟自己是来历不明的“山里人”,在这样传统封闭的小镇里,本身就是“不安稳”、“不可信”的信号,不该奢求太多的。
时易拍了拍衣角,站起身,小声对遥音说:“药的服法,我画在纸上了。每一个药后面画了几条线,就是一天吃几次;画了几个圈,就是一次吃几颗。”
遥音点点头,声音轻得像蚊子:“谢谢你。”
时易还是不放心,她看起来太累了,况且,也不确定她认不认识药的名字。
时易犹豫了片刻,最好的法子就只能是这样了。于是,她低声补了一句:“你要是看不懂的话……就听晚上的电台,我会在电台里讲一遍。”
遥音点点头,刚想习惯性地说“好”,却忽然怔住了。
她睁大眼睛看着时易,嘴微张,像是猛地意识到了什么,眼神里闪过一丝错愕。
她轻声发出一句几乎听不见的“你……?”
但她们没有时间多说了。
遥音的母亲已经在灶台那边喊“过来——”。时易只好给了遥音一个“之后再说”的眼神,转身快步往门外走去。
走到街上时,时易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
遥音还站在昏暗的屋里,神情恍惚,嘴唇微微颤动,手里还攥着那张写了药品服法的纸。
她定定地看着时易,眼睛里翻涌着太多复杂的情绪。
时易没说话,只冲她点了点头;到路口再回头时,屋门已经合上了。
作者有话说: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好,这里是山谷电台。”】
【“有点酸涩的伤心剧情要开始了,不过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请点个收藏吧~拜托拜托~”】
【“希望读到这里的朋友今天开开心心,事事顺利!”】
第13章
【“晚上好,这里是山谷电台。是我。”】
【“今晚的电台开始前,想先跟一个人说一些话:对不起,我没有早点告诉你我是电台那头的声音。”】
【“不是因为不信任你,而是……我其实一直希望,当你听这些故事的时候,可以更自在地做梦,不需要把它和一个具体的人挂钩。”】
【“我想让你听到候鸟、潮汐、银河、奔马……我想让你听到无拘无束的世界,而不是听到‘我’。”】
【“我怕,如果你知道是我,你会对这些声音有了‘关系’的负担。那样你就不能只是一个单纯的听众,而成为…必须回应的对象。”】
【“可我从来没指望你回应。我只是想在你每个孤单的夜里,能有一点点不孤单——和我在讲电台时一样。”】
【“如果你愿意,我以后依然会在这个频道,讲一些你可以放心倾听、不用回答的故事,就像从前一样。你在听的,对吗?对不起。”】
【“但今晚,我们先不讲故事,而是讲这些药:退烧药,是白色小药片,一天三次温水送服,大人每次两片,小孩减半;止咳糖浆,在深棕色的小瓶子里,用勺子量,早晚饭后各一次,大人每次一勺,小孩每次半勺……”】
……
【“你要是累了,就关掉电台,好好睡吧。暂时记不住也没关系的,我还会重复,明天、后天……一直重复讲到这次风寒过去。”】
【“别一个人撑着,我们会好起来的。晚安。”】
啪——发射键断开。
时易伏在桌上,沉沉睡去。
------------------------------------------------------
第一束晨光照进山谷时,时易已经在溪边翻找鱼腥草、金银花和一些清热止咳的草药了。
虽然觉得遥音应该不会上山来,但时易还是在离开木屋前,写了一张字条贴在门上:“出门,一会儿回,桌上有吃的,去吃”,又在屋里的桌上给她摆好了她爱吃的红薯干、糖饼和一些水果。
待篮子被草药装满,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
时易提着篮子匆匆回家,遥音果然没来过。门上纸条和桌上的零食都没有被动过的痕迹。
她把篮子用布盖好,出门去鸡棚收了今天的鸡蛋,又挤了两罐山羊奶;随后把在不远处吃草的minnow叫回来,备鞍、启程下山。
哒哒,哒哒,马蹄声回荡在山路上。
此时下山是合适的吗?时易不知道。但此刻,她无法多考虑什么,只记得遥音站在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忧愁的双眼、单薄的臂膀。
时易只想见到她,无论做什么事都好。
她夹夹马腹,minnow心领神会,步伐加快了许多。
终于抵达镇上时,已经是午后了。相较于昨天清晨她到访时的冷清,此时镇上倒是有些人。只不过她们大多低着头、神色匆匆。
一个男人提着药包从巷子里钻出来,一边咳嗽一边消失在街角。
尽管如此,时易还是能感受到一道道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它们从窗后、门缝、帘子间透过来,带着本能的不安。
她并不意外,因为自己是这个镇上最不和谐的人:没有病容,也不是常客;没有家人,衣着陈旧,独自行走在街巷中……
或许下次,她应该找个人少一点的时间来会更合适……
正这样胡思乱想着,遥音家的房子已经出现在眼前。时易深吸一口气,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轻轻叩响那扇门。
片刻,门开了,是遥音的妈妈。
“阿姨,我又采了一些草药,和自己家的鸡蛋、羊奶这些,想带给你们……”
女人抱着臂挡在门口,皱了皱眉,语气仍旧生硬:“怎么又是你?你要多少钱?”
听起来,她妈妈的声音沙哑了许多,眼下的乌青也比昨天更加明显。
“我不是要钱的。我和遥音是朋友,只是想帮点忙。”
女人的眉头微微松开,鹰一样锐利的眼神在时易的脸上扫了又扫。许久,她把门又打开了一点,咳嗽着说:“多谢,放进来吧。”
时易小心地把篮子放进门内,刚起身,她突然又开口:“别耍什么花招!我家孩子心眼实,我可没那么傻。要钱?一分没有!”
时易苦笑着摇摇头:“真的不要钱的,你们用得上就好。对了阿姨,遥音呢?”
“遥音出门去了,”女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问这些做什么?她有她的事情做。”
随即,她把门关上一些,做出了送客的样子:“谢谢你送来的东西。没什么别的事,就请回吧。”
门在时易面前合上。她无奈转过身时,突然看到墙根的鸡窝顶上揣着一个小红布包,叠法很熟悉。
时易悄悄过去,拆开来一看,里面有一张泛黄的草纸,笔迹却很新,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但不让上山了”,旁边画了一个小爱心。
她心下了然,遂揣进怀里。
从遥音家那条小巷拐出来后,时易仍抱有一丝希望,在镇中停停走走、寻寻觅觅。她走过当时和遥音相遇的杂货店、后院有那条白狗的裁缝铺、村口的水井旁……但到处都没有她的身影。
反倒是看见她的人多了起来。
沿街的大门和窗帘,随着她路过时的脚步声被合上;压低的议论声夹杂在咳嗽中,隐隐约约传到她耳边;去年在杂货店门口欺负她的那几个孩子,好像也在街对面指指点点,但很快就被家长拽走了……
聚焦在时易身上的目光中带着怀疑,不安,猎奇:一个平时隐居在山里的“巫婆”,随着瘟疫来到了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