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今年扩张迅速,并州关中有曹操留下的微薄底子,可幽州凉州没有,公孙瓒、马腾韩遂都是武将,治政的本事却一个比一个糙。
得从各州抽调能臣、加开科举选拔官吏,还得安抚新旧部属……
除了贾诩还安稳窝在自己院中,大门都不出一步的度假,俨然一副“世界纷纷扰扰,与我无关”的闲适模样。而其他文臣可就没这般好命了,个个忙得脚不沾地,案牍劳形。
武将们更是不得清闲。往日无战事时还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如今却都在江上操练水战,吐得七荤八素。
守孝归来的孙策一马当先,在水战演练中屡拔头筹。偏生这少年郎藏不住得意,赢了便呲着口白牙笑得灿烂,惹得一众晕船的同僚怒目而视。
陈昭站在主舰上观战,竟也有样学样地跟着孙策咧嘴笑。仗着主公的身份无人敢瞪,还故意踱到那些抱着桅杆呕吐的臣子身边。
“奉孝啊奉孝,坐马车晕车就罢了,怎么这坐船还晕船啊?” 陈昭坏心戳戳抱着船杆,柔弱比西子更胜三分的郭嘉。
郭嘉有气无力抱着船杆,连与陈昭打趣的力气都没有。
“征荆州就不带你了,你就乖乖留守后方吧。”陈昭见郭嘉蔫头耷脑的模样,从袖中摸出一颗山楂,塞进郭嘉嘴里。
郭嘉被山楂酸的一激灵,精神恢复了些,他嘴硬道:“嘉多坐几回船便适应了,明年定能随主公南征荆州。”
“平日政务少偷懒便是给我分忧了。”陈昭语气坚决,她麾下又不缺谋士了,身娇体弱的小狐狸还是老实窝在家里吧。
郭嘉刚想争辩,胃中又翻滚,连忙啃了一口酸掉牙的山楂,蔫蔫低头,再不说随军之事了。
荀彧站在船头,呆愣愣望着江面,连陈昭到了他身后也没有反应。
直到一阵凉意隔着衣袖传来,他才猛然回神,正要行礼,却被陈昭一把扶住。
“文若清瘦许多。”陈昭松开握着荀彧手腕的五指,淡淡说了一句。
荀彧垂下眼眸,“劳烦主公挂念,兴许是近来天气炎热,彧便少用了些饭食。”
“孤贵为昭王,总不能让心腹爱臣挨饿。”陈昭用一种打趣的语气道。
原本封号应当是陈昭出身的赵地或发家的齐地,陈昭觉得赵王和昭王听起来也差不多,干脆便把封号改成了昭。
也算品牌效应,人人都知道昭侯,昭王一听便是昭侯更进一步了。
荀彧睫毛轻颤,含笑道:“彧去找仲景开副开胃的方子便好。”
“那便好。”陈昭戏谑挑眉,就在荀彧以为主公还要再追问的时候,陈昭却戛然而止中断了对话,让荀彧悄悄松了口气。
荀彧从归顺陈昭的那一日便知陈昭是反贼,那时他也只是觉得前主袁绍还比不上陈昭,便没思索多少就欣然跳槽……可真听闻陈昭封王的时候,荀彧还是有些别扭。
他知道陈昭心怀天下,乱世结束之后天下最需要的便是陈昭这种能休养生息的明主。在陈昭与一众同僚兴致勃勃讨论封王事宜时,荀彧也没有提过反对。
天下和黎民都需要陈昭。
……他只是有些别扭,觉得自己像是“主公坐在龙椅嚣张叉腰,谄媚围着主公说哪哪都好”的佞臣。
很怪异的感受,分明他入仕那一日,发誓要匡扶汉室,如今他却丝毫不觉得主公封王称帝有何不对。
让荀彧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初心。
陈昭望着荀彧落荒而逃的背影,斜倚船杆,眉梢轻挑,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欺负这种羽毛漂亮的小鸵鸟,她有的是手段和力气。
邺城周围的这条黄河支流水流还是不够湍急,孙策拔得头筹,便昂首挺胸请命南下去长江练兵。
听得其他将领各个攥紧了拳头。什么练兵,这小子分明是想要拔得头筹,在攻打荆州之时先立军功!
原本瘫在船舷喘息的将领们,此刻一个个咬牙爬起。
练!人还能被船晃死不成?只要晃不死,就往死里练!
作为主公,陈昭双手鼓励这种武将自发内卷行为。谋士则没这样的迫切,纷纷返回邺城处理公务。
荀彧刚批阅了一会文书,抬头便看到陈昭身边的亲卫提着食盒在门外等候。
“主公特命后厨置办饭菜。”亲卫恭敬将食盒放于案上,便退了出去。
荀彧摸摸肚子,在江上晃悠了一上午之后还真有些饿了。
掀开食盒,满满当当一食盒饭菜堆的冒尖。
羊肉烤得油光锃亮,还冒着热气。拿小刀划开几道口子,羊油便“滋啦”一声溅出来,混着茴香与茱萸的辛香,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青瓷碗里卧着条烧鲤鱼,鱼身划了花刀,浇了豉汁,撒一把青葱。雪白的蒜瓣肉蘸着酱汁,还有一小碟子芥酱,这芥酱是用蜀地来的芥子捣的。原本芥酱脍鲤是用生鲤鱼片蘸芥酱,后来不准吃生鱼片了,厨子便改了做法。
还有一碗莲子银耳羹,银耳炖得胶质溶化,羹面浮着几粒枸杞,红白相映。银耳滑嫩,莲子粉糯,里面还隔着几块冰块,凉爽开胃。荀彧知晓陈昭最爱吃这道汤,尤其是入夏,每回他陪伴主公批阅文书留下用膳,十回有七回能吃到这道汤。
最后是一碟枣泥米糕,枣泥是大枣蒸熟捣烂的,米糕用蜂蜜粘合,软糯不粘牙。枣香混着蜜香,还未吃香气便先扑入口鼻。
再配上一“盆”比他脸还大的白米饭。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不是他的食量,这一食盒的菜拿去喂吕布都够了。荀彧对着食盒苦恼,提着筷子无从下手。
算了,先吃米饭。荀彧艰难把米饭盆从饭盒中抱出来,露出了压在饭盆下的一张纸条。
【府中采购之事,暂交于文若】
荀彧捏着纸条怔住。
让他去管府中采购?府中打算采购几万石粮食吗?
揣摩不透主公深意,他只得默默收好字条,决定饭后先去库房巡视一番。
另一初。
曹操望着桌上掀开盖的空食盒,陷入了沉思。
方才陈昭忽然派人送了一个食盒给他,主公为表示君臣情谊赐饭食给臣子也是常有之事,谁知他一掀开盖里面竟空空如也。
莫非是……
“盒中无禄,我当自取。这是暗示我要自己寻差事去做啊。”曹操抚须感慨,厚着脸皮忽略了另一个“无汉禄可食”的猜测。
什么无汉禄可食?他曹前丞相何曾是大汉忠臣?
饭后,荀彧在府中各处巡视一圈,库房、后厨挨个巡视,巡视到后厨时,正巧遇上来送菜的村民。
“府中之菜都是王三村供应,王三村就在城南七里外,离得近菜也新鲜,每日都来送菜。”管事小心翼翼解释,拿不准为何这位平日他话都说不上一句的荀使君为何会忽然来后厨巡视,生怕说错了话。
打头的是个黑脸老汉,脖子上的汗巾早湿透了,他一边卸车,一边朝厨娘咧嘴笑:“今早现摘的葵菜,露水都没干哩!”
几个半大孩子跟在车后,胳膊上挎着柳条筐,里头码着新挖的藠头,紫皮上还带着湿土。一个小丫头踮脚往厨房张望,被厨娘瞪了一眼,冲着荀彧这边使了个眼色,示意有贵人在此。丫头忙缩回阿娘身后,那妇人正弯腰搬一篓苋菜,紫红的菜叶衬得她粗布袖子更显灰扑。
荀彧立在廊下,看那老汉用皴裂的手指点算菜钱。老汉点完了钱,顺着小丫头眼神看到了站在廊下的荀彧,扭过头和几个村民商量了一下,拎着一个竹篮走过来。
他生疏套着近乎,把竹篮推向荀彧:“见过使君……这是咱们村人自家鸡下的鸡卵,好着哩,贵人尝尝。”
他“贿赂”的手法并不娴熟,只一味把竹篮推向荀彧。
老叟以为荀彧是后厨新来的管事,于是想套套近乎。这几年冀州虽然没了饥荒,可也不是人人都能吃上肉,鸡蛋算肉食,半竹篮鸡蛋在老叟看来就能充当送给府中使君的礼了。
一旁的小管事吓得脸色煞白,想要出言训斥老叟,却见荀彧抬手接过竹篮,斥责之言又咽了回去。
荀彧面上浮现一个温和的笑容:“那苋菜也是你们种的?我今日吃过苋菜饼,很新鲜。”
老叟自豪挺起了干瘪的胸膛:“都是俺们自家种的!使君爱吃,俺们明个儿便多送一筐来。”
他很骄傲,他们王三村种出的菜就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听听,府衙里这好看的跟仙人下凡一样的使君都说好吃!
送走了这些乡民,荀彧将竹篮递给管事,温声吩咐:“算在明日菜钱里。”
小管事慌忙应下,点头哈腰把荀彧送出了后厨。
荀彧回到自己院子后,望着亲卫又送来的晚膳食盒,手指摩挲主公亲笔写的那张纸条,唇角轻扬。
他荀彧所食并非汉禄,而是民禄啊。
主公对他……用心良苦。
于是,半夜郭嘉便等到了扶着肚子来找他要山楂消食的荀彧。
得从各州抽调能臣、加开科举选拔官吏,还得安抚新旧部属……
除了贾诩还安稳窝在自己院中,大门都不出一步的度假,俨然一副“世界纷纷扰扰,与我无关”的闲适模样。而其他文臣可就没这般好命了,个个忙得脚不沾地,案牍劳形。
武将们更是不得清闲。往日无战事时还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如今却都在江上操练水战,吐得七荤八素。
守孝归来的孙策一马当先,在水战演练中屡拔头筹。偏生这少年郎藏不住得意,赢了便呲着口白牙笑得灿烂,惹得一众晕船的同僚怒目而视。
陈昭站在主舰上观战,竟也有样学样地跟着孙策咧嘴笑。仗着主公的身份无人敢瞪,还故意踱到那些抱着桅杆呕吐的臣子身边。
“奉孝啊奉孝,坐马车晕车就罢了,怎么这坐船还晕船啊?” 陈昭坏心戳戳抱着船杆,柔弱比西子更胜三分的郭嘉。
郭嘉有气无力抱着船杆,连与陈昭打趣的力气都没有。
“征荆州就不带你了,你就乖乖留守后方吧。”陈昭见郭嘉蔫头耷脑的模样,从袖中摸出一颗山楂,塞进郭嘉嘴里。
郭嘉被山楂酸的一激灵,精神恢复了些,他嘴硬道:“嘉多坐几回船便适应了,明年定能随主公南征荆州。”
“平日政务少偷懒便是给我分忧了。”陈昭语气坚决,她麾下又不缺谋士了,身娇体弱的小狐狸还是老实窝在家里吧。
郭嘉刚想争辩,胃中又翻滚,连忙啃了一口酸掉牙的山楂,蔫蔫低头,再不说随军之事了。
荀彧站在船头,呆愣愣望着江面,连陈昭到了他身后也没有反应。
直到一阵凉意隔着衣袖传来,他才猛然回神,正要行礼,却被陈昭一把扶住。
“文若清瘦许多。”陈昭松开握着荀彧手腕的五指,淡淡说了一句。
荀彧垂下眼眸,“劳烦主公挂念,兴许是近来天气炎热,彧便少用了些饭食。”
“孤贵为昭王,总不能让心腹爱臣挨饿。”陈昭用一种打趣的语气道。
原本封号应当是陈昭出身的赵地或发家的齐地,陈昭觉得赵王和昭王听起来也差不多,干脆便把封号改成了昭。
也算品牌效应,人人都知道昭侯,昭王一听便是昭侯更进一步了。
荀彧睫毛轻颤,含笑道:“彧去找仲景开副开胃的方子便好。”
“那便好。”陈昭戏谑挑眉,就在荀彧以为主公还要再追问的时候,陈昭却戛然而止中断了对话,让荀彧悄悄松了口气。
荀彧从归顺陈昭的那一日便知陈昭是反贼,那时他也只是觉得前主袁绍还比不上陈昭,便没思索多少就欣然跳槽……可真听闻陈昭封王的时候,荀彧还是有些别扭。
他知道陈昭心怀天下,乱世结束之后天下最需要的便是陈昭这种能休养生息的明主。在陈昭与一众同僚兴致勃勃讨论封王事宜时,荀彧也没有提过反对。
天下和黎民都需要陈昭。
……他只是有些别扭,觉得自己像是“主公坐在龙椅嚣张叉腰,谄媚围着主公说哪哪都好”的佞臣。
很怪异的感受,分明他入仕那一日,发誓要匡扶汉室,如今他却丝毫不觉得主公封王称帝有何不对。
让荀彧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初心。
陈昭望着荀彧落荒而逃的背影,斜倚船杆,眉梢轻挑,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欺负这种羽毛漂亮的小鸵鸟,她有的是手段和力气。
邺城周围的这条黄河支流水流还是不够湍急,孙策拔得头筹,便昂首挺胸请命南下去长江练兵。
听得其他将领各个攥紧了拳头。什么练兵,这小子分明是想要拔得头筹,在攻打荆州之时先立军功!
原本瘫在船舷喘息的将领们,此刻一个个咬牙爬起。
练!人还能被船晃死不成?只要晃不死,就往死里练!
作为主公,陈昭双手鼓励这种武将自发内卷行为。谋士则没这样的迫切,纷纷返回邺城处理公务。
荀彧刚批阅了一会文书,抬头便看到陈昭身边的亲卫提着食盒在门外等候。
“主公特命后厨置办饭菜。”亲卫恭敬将食盒放于案上,便退了出去。
荀彧摸摸肚子,在江上晃悠了一上午之后还真有些饿了。
掀开食盒,满满当当一食盒饭菜堆的冒尖。
羊肉烤得油光锃亮,还冒着热气。拿小刀划开几道口子,羊油便“滋啦”一声溅出来,混着茴香与茱萸的辛香,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青瓷碗里卧着条烧鲤鱼,鱼身划了花刀,浇了豉汁,撒一把青葱。雪白的蒜瓣肉蘸着酱汁,还有一小碟子芥酱,这芥酱是用蜀地来的芥子捣的。原本芥酱脍鲤是用生鲤鱼片蘸芥酱,后来不准吃生鱼片了,厨子便改了做法。
还有一碗莲子银耳羹,银耳炖得胶质溶化,羹面浮着几粒枸杞,红白相映。银耳滑嫩,莲子粉糯,里面还隔着几块冰块,凉爽开胃。荀彧知晓陈昭最爱吃这道汤,尤其是入夏,每回他陪伴主公批阅文书留下用膳,十回有七回能吃到这道汤。
最后是一碟枣泥米糕,枣泥是大枣蒸熟捣烂的,米糕用蜂蜜粘合,软糯不粘牙。枣香混着蜜香,还未吃香气便先扑入口鼻。
再配上一“盆”比他脸还大的白米饭。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不是他的食量,这一食盒的菜拿去喂吕布都够了。荀彧对着食盒苦恼,提着筷子无从下手。
算了,先吃米饭。荀彧艰难把米饭盆从饭盒中抱出来,露出了压在饭盆下的一张纸条。
【府中采购之事,暂交于文若】
荀彧捏着纸条怔住。
让他去管府中采购?府中打算采购几万石粮食吗?
揣摩不透主公深意,他只得默默收好字条,决定饭后先去库房巡视一番。
另一初。
曹操望着桌上掀开盖的空食盒,陷入了沉思。
方才陈昭忽然派人送了一个食盒给他,主公为表示君臣情谊赐饭食给臣子也是常有之事,谁知他一掀开盖里面竟空空如也。
莫非是……
“盒中无禄,我当自取。这是暗示我要自己寻差事去做啊。”曹操抚须感慨,厚着脸皮忽略了另一个“无汉禄可食”的猜测。
什么无汉禄可食?他曹前丞相何曾是大汉忠臣?
饭后,荀彧在府中各处巡视一圈,库房、后厨挨个巡视,巡视到后厨时,正巧遇上来送菜的村民。
“府中之菜都是王三村供应,王三村就在城南七里外,离得近菜也新鲜,每日都来送菜。”管事小心翼翼解释,拿不准为何这位平日他话都说不上一句的荀使君为何会忽然来后厨巡视,生怕说错了话。
打头的是个黑脸老汉,脖子上的汗巾早湿透了,他一边卸车,一边朝厨娘咧嘴笑:“今早现摘的葵菜,露水都没干哩!”
几个半大孩子跟在车后,胳膊上挎着柳条筐,里头码着新挖的藠头,紫皮上还带着湿土。一个小丫头踮脚往厨房张望,被厨娘瞪了一眼,冲着荀彧这边使了个眼色,示意有贵人在此。丫头忙缩回阿娘身后,那妇人正弯腰搬一篓苋菜,紫红的菜叶衬得她粗布袖子更显灰扑。
荀彧立在廊下,看那老汉用皴裂的手指点算菜钱。老汉点完了钱,顺着小丫头眼神看到了站在廊下的荀彧,扭过头和几个村民商量了一下,拎着一个竹篮走过来。
他生疏套着近乎,把竹篮推向荀彧:“见过使君……这是咱们村人自家鸡下的鸡卵,好着哩,贵人尝尝。”
他“贿赂”的手法并不娴熟,只一味把竹篮推向荀彧。
老叟以为荀彧是后厨新来的管事,于是想套套近乎。这几年冀州虽然没了饥荒,可也不是人人都能吃上肉,鸡蛋算肉食,半竹篮鸡蛋在老叟看来就能充当送给府中使君的礼了。
一旁的小管事吓得脸色煞白,想要出言训斥老叟,却见荀彧抬手接过竹篮,斥责之言又咽了回去。
荀彧面上浮现一个温和的笑容:“那苋菜也是你们种的?我今日吃过苋菜饼,很新鲜。”
老叟自豪挺起了干瘪的胸膛:“都是俺们自家种的!使君爱吃,俺们明个儿便多送一筐来。”
他很骄傲,他们王三村种出的菜就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听听,府衙里这好看的跟仙人下凡一样的使君都说好吃!
送走了这些乡民,荀彧将竹篮递给管事,温声吩咐:“算在明日菜钱里。”
小管事慌忙应下,点头哈腰把荀彧送出了后厨。
荀彧回到自己院子后,望着亲卫又送来的晚膳食盒,手指摩挲主公亲笔写的那张纸条,唇角轻扬。
他荀彧所食并非汉禄,而是民禄啊。
主公对他……用心良苦。
于是,半夜郭嘉便等到了扶着肚子来找他要山楂消食的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