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就是我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昭明书院,我十二岁才开始学认字……”聊着聊着,范桃丧气道。
这话她不敢和弟妹说,三个人活命的希望都在她身上,说了怕弟妹害怕。可实际上范桃也害怕,她一直觉得这么好的书院只有那些富贵人家的郎君娘子配读,她又丑又笨。
“十二岁,正是干大事的好年纪啊。”陈昭接过话头,“我十二岁的时候还在村里偷隔壁老头家的梨吃。”
“后来呢?那个老头骂你了吗?”范桃心提了起来。
陈昭耸耸肩:“那个老头被拉去打仗了,没能回来。”
“两年前,我爹被衙役拉走了也没能回来。”范桃轻描淡写,在这个世道,人走了回不来太常见了。
“还有更惨的,我那个村子粮食都被官府抢走了,人也被当楯驱逐挡在城墙面前。”陈昭长叹一声。
范桃斩钉截铁:“神女一定去救你了。我们村就是,本来我二叔也要被抓去从军,神女打到了冀州,就没人来抓我二叔了。”
陈昭眉眼弯成月牙,肩膀轻颤,大笑:“对,神女带人把昏官宰了,举旗起事。”
“我十二岁的时候也什么都没有。”陈昭起身,面带笑意低头望着范桃,“现在已经略有薄名了。我得走了,好好读书,希望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
范桃手忙脚乱起来,想送陈昭几步,在看到不远处的人影时却骤然愣在了原地。
“赵将军——”范桃磕磕绊绊道。
陈昭睨了赵云一眼,“我就说子龙太显眼吧。”
“主公见谅。”赵云含笑拱拱手。
范桃愣在原地,脑中一片浆糊。
赵将军的主公……是神女吗?
“记住,十二岁正是做大事的年纪!”陈昭对范桃挥挥手告辞。
半响,范桃才反应过来,眼泪从眼眶里往外冒。
“主公心情甚好?”回城路上,赵云驱马跟在陈昭身侧,听到陈昭轻哼跑调的小曲,也跟着笑了起来。直到进入州牧府,陈昭心情依然很好。
“本神女救人于危难之间。”陈昭轻甩马缰,跳下马。
郭嘉已经在厅中等候了。
————————
本章评论前一百小红包
第158章
不多会,荀彧等其他谋士也依次来到厅内落座。
这算是个小型朝会。陈昭早已命人备好会议纪要,人手一册,笔墨纸砚俱全。
书册正面写着一行大字——《关于防范与治理蝗灾》。
一众谋士纷纷颦眉。
“明岁,关中蝗灾,青冀兖三州都会被波及。”陈昭这句话仿佛一块巨石,惊起一池波涛。
荀彧轻叹一声:“还是没逃过。”
大旱之后多生蝗灾,荀彧本还怀着一丝侥幸的心态,希望不要再生蝗灾,可陈昭一句话,就把他那薄薄一层的侥幸打了个粉碎。
跟随陈昭时间长了,对自家主公“神女”的名头到底有几分真假,虽不明说,可一众谋士心中都有数。
陈昭正色,“沮授来信,兖州战况势如破竹,开春之前就能把兖州全境拿下。明年以防灾为主。”
众谋士均无异议。在陈昭影响下,”天下即土地加百姓”已成共识。
”我有两策:一是征百姓捡蝗卵抵徭役;二是养鸭灭蝗。”陈昭娓娓道来。
东汉还处于迷信阶段,认为蝗灾是阴阳失衡或天谴导致。蝗灾发生之前根本没有预防一说,蝗灾发生之后第一件事则是找找执政者错处,君主让令百官议政失……陈昭评价有那议政失的工夫还不如让百官去抓两兜蝗虫实在。
陈昭毫不客气抄了元明清的灭蝗方式——总结了几千年的防蝗办法,好用!
“书院的活干完了,正好让这些流民趁着春种之前去各处河滩把地翻一遍,翻出来的蝗卵可以喂鸡喂鸭,明岁蝗起,又能再长一批鸡鸭。”陈昭精确给这些受灾的流民安排好了作息。
饿不死,也闲不着,保证明年秋收之前一直都有活干,有饭吃。
直到暮色四合,烛影摇红,众人才终于拟定出一份详尽的章程。
一本规整完善的章程从陈昭传到陈宫手上,文书绕厅一周,所有人都觉得已经十分完善了,才又传回陈昭手中。
“把这份章程抄写几分,送往洛阳和附近几州。”陈昭接过最终定稿,指尖抚过纸面上未干的墨痕。
郭嘉眯了眯眼,询问:“敢问主公,再命人抄写四份?”
青徐兖三州加上洛阳,一共四处。
“七份,给曹操、公孙瓒和袁术也各送一份去。”陈昭垂目,烛火倒映在她冷白的侧脸上。
己方辛苦整理出的东西就这么送给敌人?
一众谋士互相对了下眼色,齐刷刷看向了郭嘉。
你和主公最熟,你说。
这群没同僚义气的家伙,郭嘉翻了个白眼,刚要开口,荀彧却先一步开口。
“此三人盘踞四方,与主公终有一战,是敌非友。”彧的声音如冰珠坠玉盘,字字清冽。
他是陈昭之臣,劝谏主公就是他的责任。
“三人为我之敌,三州之民为我之民。如何能为我一人野心弃万民于不顾?有民才有君,无民便无君。”
陈昭的声音清晰落在每一个人耳边,一众谋士不约而同屏息。
久久,荀彧挺直如青松缓缓弯下,拱手:“主公英明,荀彧远不及也。”
“文若亦是为我考虑。此民生之事,方能告示天下,若是军备要务,咱们自然要好生保密。”陈昭上身前探,强行握住荀彧双手,将他高举的双手压了下去。
“知我者,文若也。”
陈昭深知麾下臣子劝谏的好处,尽管臣子劝谏不一定都是对的,可要是没人敢直言劝谏,那才是离坏事不远了。
曹操赤壁之战输的那么惨,不就是因为打仗之前信心膨胀,听不进谋士劝谏吗。
“我还记着呢,方才议事,若非文若提醒,我险些就要错估税赋。”陈昭虚虚轻拍荀彧胳膊,惹得荀彧脸刷一下就红了。
太亲近了。荀彧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主公超出君臣的亲昵,他一向不是能和上官玩到一处的性格。
站在二人中间的郭嘉面无表情看着自己面前这两双交叠在一起的手。
要不然我走?
郭嘉磨磨牙,冷不丁瞪了自己友人一眼。
好你个荀文若,生得一副如玉君子模样,竟也干起了勾搭主公的事。
分明(ycxg)是我先来的!
郭嘉扬起一个假笑,轻咳一声:“那便由嘉派人将章程送与各处诸侯?”
荀彧多负责冀州内政,对外谋划是由郭嘉领头负责,此事的确分属他的责任范围。
再不努力干活,就要让荀彧后来居上了!郭嘉难得生出了一股紧迫感。
“那此事便交给奉孝了。”陈昭借着桌子遮掩,笑眯眯在桌下轻踢了郭嘉一脚。
好啦好啦,咱俩才是狐朋狗友嘛。
曹操拿到这份足有两个指节厚的防蝗策论,翻看过后,负手长叹了一声。
“胸怀何其宽广也。”曹操心情复杂。
扪心自问,他有了好事定会藏着掖着,哪能这么慷慨“资敌”?敌方多死一个青壮,自己在战场上就能少一个敌人。天下诸侯,几乎人人都这么想。
除了陈昭。
就如这半年以来的并州内政一样,他一开始偷偷摸摸学陈昭,以为陈昭发现之后会嘲笑他——毕竟他爹欠债五十万石的事都已经被编成童谣人尽皆知了。
偏偏陈昭就装作不知道,任由自己大摇大摆“抄”,还主动要卖给自己龙骨水车和曲辕犁这等能有利于农耕之物。
“她的确是太平道神女啊……”曹操长叹一声,带着几分苦涩。
兵败一塌涂地之时,曹操没有认输;得知自己妻儿被俘之际,曹操没有丧气。可如今他局势稳定,甚至随着卢植去世,洛阳无人,他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似乎一切都如他所愿……曹操却忽然看到了身前那座大山的巍峨。
曹操站在庭院中良久,直到手指冰冷才哂然一笑,自言自语:“我走到如今,天下英杰,又有谁是真高不可攀呢?”
何进、董卓、袁绍,他曾经都需仰望,如今都已不在了。
曹操裹紧貂裘,快步走回了内室……
寿春。
袁术冷笑,命人将陈昭派来送信的使者赶出了府邸。
“那竖子将袁绍妻儿送来,给我找了好大麻烦,如今竟还敢来卖我人情!”袁术斟了一杯热酒,热酒入肚,寒气尽散,浑身酥融。
他翻翻案上厚书,嗤笑道:“豫州在南,关中大旱与我何干?竟敢送书恐吓于我,真荒谬也。”
说着,袁术便将书册扔到案侧暖炉中,火光忽得窜起,十几息的工夫,书册就化作飞灰,闪烁着未燃尽的火星。
袁术自诩豫州地理位置好,去年坐山观虎斗了一年,把陈昭和袁绍当成乐子看。知道袁绍是为了丁点粮草就送了命之后,更是乐得笑出了泪花。
这话她不敢和弟妹说,三个人活命的希望都在她身上,说了怕弟妹害怕。可实际上范桃也害怕,她一直觉得这么好的书院只有那些富贵人家的郎君娘子配读,她又丑又笨。
“十二岁,正是干大事的好年纪啊。”陈昭接过话头,“我十二岁的时候还在村里偷隔壁老头家的梨吃。”
“后来呢?那个老头骂你了吗?”范桃心提了起来。
陈昭耸耸肩:“那个老头被拉去打仗了,没能回来。”
“两年前,我爹被衙役拉走了也没能回来。”范桃轻描淡写,在这个世道,人走了回不来太常见了。
“还有更惨的,我那个村子粮食都被官府抢走了,人也被当楯驱逐挡在城墙面前。”陈昭长叹一声。
范桃斩钉截铁:“神女一定去救你了。我们村就是,本来我二叔也要被抓去从军,神女打到了冀州,就没人来抓我二叔了。”
陈昭眉眼弯成月牙,肩膀轻颤,大笑:“对,神女带人把昏官宰了,举旗起事。”
“我十二岁的时候也什么都没有。”陈昭起身,面带笑意低头望着范桃,“现在已经略有薄名了。我得走了,好好读书,希望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
范桃手忙脚乱起来,想送陈昭几步,在看到不远处的人影时却骤然愣在了原地。
“赵将军——”范桃磕磕绊绊道。
陈昭睨了赵云一眼,“我就说子龙太显眼吧。”
“主公见谅。”赵云含笑拱拱手。
范桃愣在原地,脑中一片浆糊。
赵将军的主公……是神女吗?
“记住,十二岁正是做大事的年纪!”陈昭对范桃挥挥手告辞。
半响,范桃才反应过来,眼泪从眼眶里往外冒。
“主公心情甚好?”回城路上,赵云驱马跟在陈昭身侧,听到陈昭轻哼跑调的小曲,也跟着笑了起来。直到进入州牧府,陈昭心情依然很好。
“本神女救人于危难之间。”陈昭轻甩马缰,跳下马。
郭嘉已经在厅中等候了。
————————
本章评论前一百小红包
第158章
不多会,荀彧等其他谋士也依次来到厅内落座。
这算是个小型朝会。陈昭早已命人备好会议纪要,人手一册,笔墨纸砚俱全。
书册正面写着一行大字——《关于防范与治理蝗灾》。
一众谋士纷纷颦眉。
“明岁,关中蝗灾,青冀兖三州都会被波及。”陈昭这句话仿佛一块巨石,惊起一池波涛。
荀彧轻叹一声:“还是没逃过。”
大旱之后多生蝗灾,荀彧本还怀着一丝侥幸的心态,希望不要再生蝗灾,可陈昭一句话,就把他那薄薄一层的侥幸打了个粉碎。
跟随陈昭时间长了,对自家主公“神女”的名头到底有几分真假,虽不明说,可一众谋士心中都有数。
陈昭正色,“沮授来信,兖州战况势如破竹,开春之前就能把兖州全境拿下。明年以防灾为主。”
众谋士均无异议。在陈昭影响下,”天下即土地加百姓”已成共识。
”我有两策:一是征百姓捡蝗卵抵徭役;二是养鸭灭蝗。”陈昭娓娓道来。
东汉还处于迷信阶段,认为蝗灾是阴阳失衡或天谴导致。蝗灾发生之前根本没有预防一说,蝗灾发生之后第一件事则是找找执政者错处,君主让令百官议政失……陈昭评价有那议政失的工夫还不如让百官去抓两兜蝗虫实在。
陈昭毫不客气抄了元明清的灭蝗方式——总结了几千年的防蝗办法,好用!
“书院的活干完了,正好让这些流民趁着春种之前去各处河滩把地翻一遍,翻出来的蝗卵可以喂鸡喂鸭,明岁蝗起,又能再长一批鸡鸭。”陈昭精确给这些受灾的流民安排好了作息。
饿不死,也闲不着,保证明年秋收之前一直都有活干,有饭吃。
直到暮色四合,烛影摇红,众人才终于拟定出一份详尽的章程。
一本规整完善的章程从陈昭传到陈宫手上,文书绕厅一周,所有人都觉得已经十分完善了,才又传回陈昭手中。
“把这份章程抄写几分,送往洛阳和附近几州。”陈昭接过最终定稿,指尖抚过纸面上未干的墨痕。
郭嘉眯了眯眼,询问:“敢问主公,再命人抄写四份?”
青徐兖三州加上洛阳,一共四处。
“七份,给曹操、公孙瓒和袁术也各送一份去。”陈昭垂目,烛火倒映在她冷白的侧脸上。
己方辛苦整理出的东西就这么送给敌人?
一众谋士互相对了下眼色,齐刷刷看向了郭嘉。
你和主公最熟,你说。
这群没同僚义气的家伙,郭嘉翻了个白眼,刚要开口,荀彧却先一步开口。
“此三人盘踞四方,与主公终有一战,是敌非友。”彧的声音如冰珠坠玉盘,字字清冽。
他是陈昭之臣,劝谏主公就是他的责任。
“三人为我之敌,三州之民为我之民。如何能为我一人野心弃万民于不顾?有民才有君,无民便无君。”
陈昭的声音清晰落在每一个人耳边,一众谋士不约而同屏息。
久久,荀彧挺直如青松缓缓弯下,拱手:“主公英明,荀彧远不及也。”
“文若亦是为我考虑。此民生之事,方能告示天下,若是军备要务,咱们自然要好生保密。”陈昭上身前探,强行握住荀彧双手,将他高举的双手压了下去。
“知我者,文若也。”
陈昭深知麾下臣子劝谏的好处,尽管臣子劝谏不一定都是对的,可要是没人敢直言劝谏,那才是离坏事不远了。
曹操赤壁之战输的那么惨,不就是因为打仗之前信心膨胀,听不进谋士劝谏吗。
“我还记着呢,方才议事,若非文若提醒,我险些就要错估税赋。”陈昭虚虚轻拍荀彧胳膊,惹得荀彧脸刷一下就红了。
太亲近了。荀彧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主公超出君臣的亲昵,他一向不是能和上官玩到一处的性格。
站在二人中间的郭嘉面无表情看着自己面前这两双交叠在一起的手。
要不然我走?
郭嘉磨磨牙,冷不丁瞪了自己友人一眼。
好你个荀文若,生得一副如玉君子模样,竟也干起了勾搭主公的事。
分明(ycxg)是我先来的!
郭嘉扬起一个假笑,轻咳一声:“那便由嘉派人将章程送与各处诸侯?”
荀彧多负责冀州内政,对外谋划是由郭嘉领头负责,此事的确分属他的责任范围。
再不努力干活,就要让荀彧后来居上了!郭嘉难得生出了一股紧迫感。
“那此事便交给奉孝了。”陈昭借着桌子遮掩,笑眯眯在桌下轻踢了郭嘉一脚。
好啦好啦,咱俩才是狐朋狗友嘛。
曹操拿到这份足有两个指节厚的防蝗策论,翻看过后,负手长叹了一声。
“胸怀何其宽广也。”曹操心情复杂。
扪心自问,他有了好事定会藏着掖着,哪能这么慷慨“资敌”?敌方多死一个青壮,自己在战场上就能少一个敌人。天下诸侯,几乎人人都这么想。
除了陈昭。
就如这半年以来的并州内政一样,他一开始偷偷摸摸学陈昭,以为陈昭发现之后会嘲笑他——毕竟他爹欠债五十万石的事都已经被编成童谣人尽皆知了。
偏偏陈昭就装作不知道,任由自己大摇大摆“抄”,还主动要卖给自己龙骨水车和曲辕犁这等能有利于农耕之物。
“她的确是太平道神女啊……”曹操长叹一声,带着几分苦涩。
兵败一塌涂地之时,曹操没有认输;得知自己妻儿被俘之际,曹操没有丧气。可如今他局势稳定,甚至随着卢植去世,洛阳无人,他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似乎一切都如他所愿……曹操却忽然看到了身前那座大山的巍峨。
曹操站在庭院中良久,直到手指冰冷才哂然一笑,自言自语:“我走到如今,天下英杰,又有谁是真高不可攀呢?”
何进、董卓、袁绍,他曾经都需仰望,如今都已不在了。
曹操裹紧貂裘,快步走回了内室……
寿春。
袁术冷笑,命人将陈昭派来送信的使者赶出了府邸。
“那竖子将袁绍妻儿送来,给我找了好大麻烦,如今竟还敢来卖我人情!”袁术斟了一杯热酒,热酒入肚,寒气尽散,浑身酥融。
他翻翻案上厚书,嗤笑道:“豫州在南,关中大旱与我何干?竟敢送书恐吓于我,真荒谬也。”
说着,袁术便将书册扔到案侧暖炉中,火光忽得窜起,十几息的工夫,书册就化作飞灰,闪烁着未燃尽的火星。
袁术自诩豫州地理位置好,去年坐山观虎斗了一年,把陈昭和袁绍当成乐子看。知道袁绍是为了丁点粮草就送了命之后,更是乐得笑出了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