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帐内,陈昭正盯着面前舆图一动不动。
是夜,夜半三更。
夜色如墨,一队士卒持剑而行,皮靴踏过硬土,发出沉闷的声响。营火摇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细长,映在营帐上。远处传来战马窸窸窣窣咀嚼豆料的咔嚓声,夹杂着更夫沉重的梆子声。
祢衡睡不着,坐在自己帐前对月哀叹。
刚升上去的官职还没捂热就降了一级。谁知道他提拔的官吏上任三日就敢贪污军粮啊……贪污军粮的官吏被斩首了,他也受了连坐,官降一级。
果然是天忌英才啊。祢衡吸吸鼻子,用“贾谊也被贬长沙,多才者未必仕途顺利”来安慰自己,丝毫不顾睡在隔壁营帐中的贾谊真后人贾诩,连年升官,仕途亨通。
他眼神余光瞬间捕捉到一个身影,祢衡定睛一看,冷哼一声。
大半夜的那个小白脸赵云还往陈昭大帐里钻,果然是媚上之徒。
祢衡摸摸自己被晒得再也白不回当初模样的脸,心中骤然升起恼怒,从怀中取出他特意写信向母亲讨要的脂膏,细细在脸上抹了一层。
唉,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白回去,他顶着这张脸走在路上,旁人看不出他是名士,都以为他是种田的农夫……
哪怕是在深夜忽然被陈昭召唤,赵云衣衫也是一丝不苟,连头发都是束好了才来见陈昭。
陈昭随意多了,一头半湿的黑发披在背后,翘着个二郎腿,大摇大摆坐在兽皮毯子上,身侧摆满了舆图和炭笔。
“子龙可曾听闻过釜底抽薪之计?”陈昭上来就扔下一句宛如惊雷般的话。
“我欲潜入冀州,直攻邺城。”
赵云立刻起身,拱手:“末将愿领兵攻打邺城。”
他也不问陈昭有什么计策能绕过袁绍大军,将士卒运至冀州内部。
“不是你去,是我去。”陈昭摇摇手指,神秘一笑。
她骂了袁绍曹操这两个缺德家伙一下午,或许是老天也觉得他们二人缺德,陈昭临睡之前心中忽然蹦出四个字来。
直捣黄龙。
一棍子就能把袁绍打死,让他再也翻不了身。
“此计甚危。”赵云没有反对陈昭,而是顺着陈昭的思路往下想,他一向对自家主公百依百顺。
“大军过河,必定会引起冀州警惕。兵少,打不下邺城,兵多,到不了邺城。”赵云仔细分析,生出几分为难。
陈昭哂笑,双手枕在脑后,打趣:“你领兵去兵少就行?我领兵去兵少就不行?”
赵云骤然瞪大了眼睛,不知该怎么争辩。
“天下不可失主公。”赵云轻声争辩了一句。
陈昭想出了对敌的计策,心中有了底气,性格里喜欢欺负老实人的恶劣性子又浮现了上来,她笑眯眯道:“我亦不可失子龙将军。”
如愿看到了某人不敢抬头的模样。
“先说正事吧。我只需带三百人渡河去冀州。”陈昭从满地的狼藉中捡出一张舆图递给赵云。
“三百人如何够?”赵云声音一变。
“本神女自有撒豆成兵之术。”陈昭眉宇间满是自信,“过河之后,我会在冀州打出神女旗号,招兵买马。昔日黄巾军如何攻下冀州,如今我便要如何攻下冀州!”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他们轻视庶民,那就再让庶民的刀剑架在他们脖子上一次!何须大军渡河?渡河之后自有大军!
————————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蔡琰《胡茄十八拍》
第131章
赵云张了张口,见烛火下陈昭一双眼睛亮的像寒星,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云该如何配合主公?”赵云深吸了一口气。
总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他始终与主公并肩而战。
“我在敌后,你在敌前。时机恰当之时,你率领大军正面牵制袁绍,我直击邺城,咱们直接挖袁绍的根。”陈昭侃侃而谈,拿起另一幅阵图,招呼赵云来看。
上面用朱砂和雄黄标出了布阵行军的路线,对照着另一幅冀州地形图,一左一右摆在兽皮毯子上。
这些是陈昭想出的作战方案,拿不准是不是最好的方案,就再与赵云一同商量一遍。赵云十分重视陈昭那份突袭冀州的行军路线,尤其是知道他自己要领兵在正面对抗袁绍,不能贴身护卫主公之后,更是恨不得单骑冲阵一枪。刺死袁绍与曹操。
直到五更天,赵云才离开大帐。
正对月长叹的祢衡看到赵云鬼鬼祟祟离开陈昭营帐,翻了个白眼,暗骂一声谄媚主上。心中酸唧唧想着他乃孤高之士,绝不会做巧言令色的佞臣。
被打扰了顾影自怜兴致的祢衡打算回帐内独自哀叹,顺便背地里骂骂只看容貌不重才华的某人,眼角余光忽然看到另一道熟悉身影正往陈昭大营方向去,顿时如遭雷劈。
蔡公之女为何会深夜去陈昭帐中?祢衡脸色一白。世间祢衡尊敬的人不多,大儒蔡邕正是其一,眼睁睁看着蔡文姬深夜独往陈昭帐中,祢衡只觉痛心疾首。
却又不忍骂蔡琰,只能在心中埋怨陈昭,不管男女,只要是美人就都不放过,世上哪有如此主君,此等人怎能为天子……祢衡忽然脸色煞白,只觉天旋地转。
险些忘了大汉的天子都这样啊!大汉还真有国情在此!
翌日,陈昭精神十足顶着两个黑眼圈在营内巡视。
走到辎重营,就看到也顶着两个硕大黑眼圈的祢衡在被人责骂,远远还能听到“……戴罪立功……晌午不至……”,大概就是祢衡就职迟到了。
陈昭扯扯嘴角,心道她忧国忧民大半夜没睡,难道祢衡也忧国忧民大半夜睡不着?
结果转身还没走两步,陈昭就听到了那边的惊呼声,她立刻转身张望,心中像一根羽毛挠着一样想凑过去看热闹。
“去看看出了何事?”陈昭轻咳一声,吩咐左右。
很快护卫就带来了消息。
“祢仓曹掾把王军司马揍了。”
陈昭惊讶:“军司马是武职,祢衡一个文人能把将领揍了?”要说祢衡嘴贱被军中将领揍了倒是很有可能。
陈昭一问,护卫立刻把祢衡的事从头到尾交代了个清楚。陈昭痛痛快快听了一路的八卦。
祢衡在昭明军中也是个出名人物,要说他的能耐比起大部分中层官吏其实还要强上一些,陈昭偶尔会用他那张嘴去干点缺德事,也能让他攒下不少功劳。
可他的官职一直升升降降,坏事就坏事在他这张嘴上,昭明军中大多都是武人……嗯,总归挨揍挨多了,祢衡就痛定思痛,日日跟着士卒训练,他家里也有钱支持他拜师学艺,一来二去,祢衡也能和寻常小将领打个有来有回。
“倒是先让他练成文武双全了。”陈昭觉得实在好笑。
巡营半途,陈昭就命人将她几个心腹谋臣将领召入中军大帐。
入帐之后,命重兵在中军大帐之外十步把守,陈昭才缓缓开口把自己的计划告知众人。
寂静,大帐内一片寂静。
武将都看向赵云,文臣都看向沮授。
这事大多人都觉得太过冒险,指望一文一武两个能劝住主公之人出言劝一劝。
赵云面不改色拱手:“云以为主公之策妙绝。”
沮授瞪了赵云一眼,跳出来道:“主公不可,常言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军麾下又不是没有可靠将领,主公当遣一心腹爱将去绕后突围。”
“且我军如今已占优势,便是稳扎稳打,困死袁绍亦不过时日长短。当以正面围困为上策,长此以往,则敌军不战自败矣。”
沮授不赞同陈昭只带寥寥数人就深入敌方腹地冒险。
昭明军势力存亡全在陈昭一人身上,说句不好听的话,陈昭的安危远比这场大战的胜负重要。打仗输了还有下一次,主公可就这一个。
“稳扎稳打……只怕打下冀兖之前,二州庶民就要先死光了。”陈昭讥讽一句。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陈昭低声叹息:“没有万民,空有江山又有何用?”
只是这个道理谁都不明白。谁都屠城、谁都掠地,只看眼前,不顾百世,生生屠尽了中原气数。
“或还有其他良策。”沮授咬紧了牙关不松口,“若必行此计,还请主公留在营内,遣授入冀。”
但凡是陈昭命令他或者其他人深入冀州,沮授一个字的异议都不会有,可陈昭是要自己去,还只带三百人。三百人够干什么?昭明军和袁绍军大仗小仗打了十几次,哪次都要留下上千的尸首。
“除我之外,谁能举得起昭明大旗?”陈昭只用一句话就让沮授哑口无言。
讨论了大半个时辰,沮授就是咬牙不松口,加上其他几个谋士也明里暗里支持沮授,最终也没能定下主意。
是夜,夜半三更。
夜色如墨,一队士卒持剑而行,皮靴踏过硬土,发出沉闷的声响。营火摇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细长,映在营帐上。远处传来战马窸窸窣窣咀嚼豆料的咔嚓声,夹杂着更夫沉重的梆子声。
祢衡睡不着,坐在自己帐前对月哀叹。
刚升上去的官职还没捂热就降了一级。谁知道他提拔的官吏上任三日就敢贪污军粮啊……贪污军粮的官吏被斩首了,他也受了连坐,官降一级。
果然是天忌英才啊。祢衡吸吸鼻子,用“贾谊也被贬长沙,多才者未必仕途顺利”来安慰自己,丝毫不顾睡在隔壁营帐中的贾谊真后人贾诩,连年升官,仕途亨通。
他眼神余光瞬间捕捉到一个身影,祢衡定睛一看,冷哼一声。
大半夜的那个小白脸赵云还往陈昭大帐里钻,果然是媚上之徒。
祢衡摸摸自己被晒得再也白不回当初模样的脸,心中骤然升起恼怒,从怀中取出他特意写信向母亲讨要的脂膏,细细在脸上抹了一层。
唉,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白回去,他顶着这张脸走在路上,旁人看不出他是名士,都以为他是种田的农夫……
哪怕是在深夜忽然被陈昭召唤,赵云衣衫也是一丝不苟,连头发都是束好了才来见陈昭。
陈昭随意多了,一头半湿的黑发披在背后,翘着个二郎腿,大摇大摆坐在兽皮毯子上,身侧摆满了舆图和炭笔。
“子龙可曾听闻过釜底抽薪之计?”陈昭上来就扔下一句宛如惊雷般的话。
“我欲潜入冀州,直攻邺城。”
赵云立刻起身,拱手:“末将愿领兵攻打邺城。”
他也不问陈昭有什么计策能绕过袁绍大军,将士卒运至冀州内部。
“不是你去,是我去。”陈昭摇摇手指,神秘一笑。
她骂了袁绍曹操这两个缺德家伙一下午,或许是老天也觉得他们二人缺德,陈昭临睡之前心中忽然蹦出四个字来。
直捣黄龙。
一棍子就能把袁绍打死,让他再也翻不了身。
“此计甚危。”赵云没有反对陈昭,而是顺着陈昭的思路往下想,他一向对自家主公百依百顺。
“大军过河,必定会引起冀州警惕。兵少,打不下邺城,兵多,到不了邺城。”赵云仔细分析,生出几分为难。
陈昭哂笑,双手枕在脑后,打趣:“你领兵去兵少就行?我领兵去兵少就不行?”
赵云骤然瞪大了眼睛,不知该怎么争辩。
“天下不可失主公。”赵云轻声争辩了一句。
陈昭想出了对敌的计策,心中有了底气,性格里喜欢欺负老实人的恶劣性子又浮现了上来,她笑眯眯道:“我亦不可失子龙将军。”
如愿看到了某人不敢抬头的模样。
“先说正事吧。我只需带三百人渡河去冀州。”陈昭从满地的狼藉中捡出一张舆图递给赵云。
“三百人如何够?”赵云声音一变。
“本神女自有撒豆成兵之术。”陈昭眉宇间满是自信,“过河之后,我会在冀州打出神女旗号,招兵买马。昔日黄巾军如何攻下冀州,如今我便要如何攻下冀州!”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他们轻视庶民,那就再让庶民的刀剑架在他们脖子上一次!何须大军渡河?渡河之后自有大军!
————————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蔡琰《胡茄十八拍》
第131章
赵云张了张口,见烛火下陈昭一双眼睛亮的像寒星,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云该如何配合主公?”赵云深吸了一口气。
总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他始终与主公并肩而战。
“我在敌后,你在敌前。时机恰当之时,你率领大军正面牵制袁绍,我直击邺城,咱们直接挖袁绍的根。”陈昭侃侃而谈,拿起另一幅阵图,招呼赵云来看。
上面用朱砂和雄黄标出了布阵行军的路线,对照着另一幅冀州地形图,一左一右摆在兽皮毯子上。
这些是陈昭想出的作战方案,拿不准是不是最好的方案,就再与赵云一同商量一遍。赵云十分重视陈昭那份突袭冀州的行军路线,尤其是知道他自己要领兵在正面对抗袁绍,不能贴身护卫主公之后,更是恨不得单骑冲阵一枪。刺死袁绍与曹操。
直到五更天,赵云才离开大帐。
正对月长叹的祢衡看到赵云鬼鬼祟祟离开陈昭营帐,翻了个白眼,暗骂一声谄媚主上。心中酸唧唧想着他乃孤高之士,绝不会做巧言令色的佞臣。
被打扰了顾影自怜兴致的祢衡打算回帐内独自哀叹,顺便背地里骂骂只看容貌不重才华的某人,眼角余光忽然看到另一道熟悉身影正往陈昭大营方向去,顿时如遭雷劈。
蔡公之女为何会深夜去陈昭帐中?祢衡脸色一白。世间祢衡尊敬的人不多,大儒蔡邕正是其一,眼睁睁看着蔡文姬深夜独往陈昭帐中,祢衡只觉痛心疾首。
却又不忍骂蔡琰,只能在心中埋怨陈昭,不管男女,只要是美人就都不放过,世上哪有如此主君,此等人怎能为天子……祢衡忽然脸色煞白,只觉天旋地转。
险些忘了大汉的天子都这样啊!大汉还真有国情在此!
翌日,陈昭精神十足顶着两个黑眼圈在营内巡视。
走到辎重营,就看到也顶着两个硕大黑眼圈的祢衡在被人责骂,远远还能听到“……戴罪立功……晌午不至……”,大概就是祢衡就职迟到了。
陈昭扯扯嘴角,心道她忧国忧民大半夜没睡,难道祢衡也忧国忧民大半夜睡不着?
结果转身还没走两步,陈昭就听到了那边的惊呼声,她立刻转身张望,心中像一根羽毛挠着一样想凑过去看热闹。
“去看看出了何事?”陈昭轻咳一声,吩咐左右。
很快护卫就带来了消息。
“祢仓曹掾把王军司马揍了。”
陈昭惊讶:“军司马是武职,祢衡一个文人能把将领揍了?”要说祢衡嘴贱被军中将领揍了倒是很有可能。
陈昭一问,护卫立刻把祢衡的事从头到尾交代了个清楚。陈昭痛痛快快听了一路的八卦。
祢衡在昭明军中也是个出名人物,要说他的能耐比起大部分中层官吏其实还要强上一些,陈昭偶尔会用他那张嘴去干点缺德事,也能让他攒下不少功劳。
可他的官职一直升升降降,坏事就坏事在他这张嘴上,昭明军中大多都是武人……嗯,总归挨揍挨多了,祢衡就痛定思痛,日日跟着士卒训练,他家里也有钱支持他拜师学艺,一来二去,祢衡也能和寻常小将领打个有来有回。
“倒是先让他练成文武双全了。”陈昭觉得实在好笑。
巡营半途,陈昭就命人将她几个心腹谋臣将领召入中军大帐。
入帐之后,命重兵在中军大帐之外十步把守,陈昭才缓缓开口把自己的计划告知众人。
寂静,大帐内一片寂静。
武将都看向赵云,文臣都看向沮授。
这事大多人都觉得太过冒险,指望一文一武两个能劝住主公之人出言劝一劝。
赵云面不改色拱手:“云以为主公之策妙绝。”
沮授瞪了赵云一眼,跳出来道:“主公不可,常言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军麾下又不是没有可靠将领,主公当遣一心腹爱将去绕后突围。”
“且我军如今已占优势,便是稳扎稳打,困死袁绍亦不过时日长短。当以正面围困为上策,长此以往,则敌军不战自败矣。”
沮授不赞同陈昭只带寥寥数人就深入敌方腹地冒险。
昭明军势力存亡全在陈昭一人身上,说句不好听的话,陈昭的安危远比这场大战的胜负重要。打仗输了还有下一次,主公可就这一个。
“稳扎稳打……只怕打下冀兖之前,二州庶民就要先死光了。”陈昭讥讽一句。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陈昭低声叹息:“没有万民,空有江山又有何用?”
只是这个道理谁都不明白。谁都屠城、谁都掠地,只看眼前,不顾百世,生生屠尽了中原气数。
“或还有其他良策。”沮授咬紧了牙关不松口,“若必行此计,还请主公留在营内,遣授入冀。”
但凡是陈昭命令他或者其他人深入冀州,沮授一个字的异议都不会有,可陈昭是要自己去,还只带三百人。三百人够干什么?昭明军和袁绍军大仗小仗打了十几次,哪次都要留下上千的尸首。
“除我之外,谁能举得起昭明大旗?”陈昭只用一句话就让沮授哑口无言。
讨论了大半个时辰,沮授就是咬牙不松口,加上其他几个谋士也明里暗里支持沮授,最终也没能定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