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她轻轻咬了下唇角,半是笑意半是柔情:
“我输了。”
下一瞬,他将她扣得更紧些,再无退路。
花楼深处红帘不落,香帐深垂,丝竹声歇,灯未熄,情意未尽,棋局却早已散尽。
沈念之什么都不说,只将身心一并交予那人,而苍晏,亦只用尽他所有的温柔,去一点点地回应。
天刚亮。
平昌坊花楼内,香气未散,檀火尚温,房中却已无她的身影。
苍晏醒来时,尚未睁眼,手边还留着余温。他伸手向旁,却扑了空。
他睁开眼,屋内静得出奇,榻上凌乱的绣被被她叠好,帐帘落下,光线透进来,暖而清。
他坐起身,薄衫半披,衣襟微敞,目光一扫,便在小几上看到那一封短笺。
熟悉的字迹,素笺未封,只一句话:
“昨夜一局,我输。今日换我落子。
——阿之”
苍晏静静看完,指尖拂过纸面,心只觉得像是被重重的锤了一下,一时间头晕目眩,呼吸很困难。
他没有去追。
只是坐在窗边,望着渐亮的天光,长久未语。
同一时辰,京城东街。
沈念之衣裙极艳,一袭明红,绣以芍药流云,鬓边一枚步摇,随风作响。
沈念之刚转过最后一条街,齐王府高墙已近,忽听得身后一阵马蹄疾响。
她尚未回头,一道熟悉的声音带着些压抑的怒意,在她耳后响起:
“你真的要这么做?”
沈念之转身,便看见顾行渊翻身下马,尚未卸甲,额角汗湿,显是一路快赶而来。
他站在街口,望着她这一身明红嫁色,眉心狠狠一跳:“你疯了吗?”
沈念之看着他,忽然笑了。
那笑意没带半点情绪,只有戏谑与凉意。
“顾大人这样子……”
她语调拖得长,像是真正端详了一圈才下结论,“还真像条小狗。”
“你拦得住我吗?”
顾行渊神色一僵,拳头在身侧紧了又松,终是道:“你明知道——”
“我知道什么?”她打断他,眼神明亮,唇边笑意极浓。
“知道我沈念之倾慕齐王容貌俊俏,又是皇族贵胄,出身显赫?”
“我这人,一向爱慕虚荣,巴不得能嫁他为妃、登堂入室,区区一个晋国公府千金,如今我到有些看不上了。”
她说得轻快,分毫不惧,偏偏句句扎人心窝。
顾行渊看着她,一字一顿:
“你在说谎,你跟我走。”
沈念之却偏过头来,眼尾勾着风光,拖长尾音:“顾大人,你不会以为,我们亲过三次,我便会喜欢你吧?”
“回去告诉你的好兄弟,你们兄弟二人,真是好骗的很。”
她笑着,像极了无心无肺的艳冶女子,可顾行渊却站在原地,像被针扎了一下,唇线紧抿,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又偏偏拦在她面前,丝毫不肯退让。
沈念之看他一眼,轻轻推开。
“不用多管闲事了,顾行渊。”
可她转过身,脚步未停,心里却默念了一句:
苍晏啊,我们也就此别过,你将来封侯拜相,我祝你万事皆顺。
她眼神微收,扶着门边铜狮,指节轻敲。
“通禀你家殿下,晋国公府沈念之,前来回话。”
她的声音不大,语气不紧不慢,却字字不让人回避。而门扉缓缓打开,一道道目光从深宅中投来。
她扬着头,眼神明艳,却冷如冰霜,步步走入王府。
风起时,金簪微颤,她眉眼间却无半分羞色。
第45章 “可殿下想赢我……总得亲……
齐王府书阁。
宫人引沈念之入内时,李珣早已端坐于榻后,着一袭墨金常服,袖口暗纹绣了云龙飞腾,贵气逼人。
他执着茶盏,听见脚步声,不紧不慢地抬头,“沈娘子大早入府,倒叫本王诧异。”
沈念之一身明红罗裙,鬓发高挽,步摇在耳畔作响,她抬眼望他一眼,笑得端方又懒意:“昨夜睡得不安稳,想着殿下当日所言,不如主动来问问,还能不能算数。”
李珣笑了,放下茶盏,眼角微挑:“哦?你指的是……‘我想娶你’?”
“你若还记得。”沈念之语气轻飘,似是漫不经心。
她一步步走向李珣,步步生风,步步都响着杀意。
李珣看她走近,也不躲不让,只静静倚着榻坐着,眼神清淡如雾,唯独嘴角挂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笑。
“那沈娘子如今,是真想嫁我了?”
沈念之扬起下巴,笑意不减:“我这人嘛,最没骨气。你贵为王爷,容貌也好,心思也深,嫁了你,好过日后被挑剩了吧?”
“再说了——”她屈身坐在他对面,双腿交叠,一手轻扶衣襟,含笑望他:“我听说,王爷向来喜欢驯鹰。”
李珣指节轻扣茶盏,声音低哑:“可驯不住的鹰,若自己套上绳索,倒叫人失了兴趣。”
沈念之轻笑:“那不巧,你说我是野马,我不是鹰,今日把缰绳交给王爷,只是识时务。”
两人你来我往,字字交锋,厅内却无半□□味。
李珣看着她,忽地笑出声来:“沈念之,你嘴里没一句实话。”
“那殿下为何不拆我台?”
“因为你演得好,本王也想看看你能演到哪一步。”
沈念之眸光一凝,她知道自己是在演,是在赌,她其实早已无路可退,不为了沈淮景,也为了沈家、为了她自己。
可她偏偏不愿跪着,她要站着把这门亲事求下来,也要让天下人都信,是李珣动了心,是齐王非她不娶。
她甚至已经准备好,等他松口,可李珣偏不接她的话,只缓缓转开眼,声音低慢:“沈娘子既是主动来问,那我也直说了,若你真心想嫁我——你亲口说。”
沈念之一怔,她盯着他,笑意微微僵了一下:“殿下这法子,也未免太没趣了些。”
李珣却不笑了,坐直身,眼神锐利如刀光:“你来我王府、穿红衣、说软话……做得都很好。”
“你是聪明人,沈娘子,你知道我想听什么——你愿不愿意,亲口告诉我。”
厅内静得像风都停了。
沈念之半晌不语,只紧了紧指尖藏着的绢帕,唇边笑意一寸寸冷下来。
她终于明白了——李珣不是没动心,而是从头到尾,只想看她低头。
厅内沉默半晌。
李珣手指落在几案上,缓缓拨着盏边,似笑非笑:“怎么,沈娘子不肯开这个口?”
沈念之望着他,目光清亮,忽然也笑了。
她轻轻一叹,扶着茶盏坐直了些,眼波潋滟,语气温温柔柔,却句句带着刺:
“殿下这话说得,好生叫人难办。”
“方才是我穿红衣登门,叫人说我厚颜;若我再开口说‘愿意’,那便是我沈念之上赶着贴上来。”
她慢慢起身,裙摆在地上绽出一圈红梅似的褶皱。
沈念之抬眸望他,轻声开口,字字清晰:“殿下若真有意娶我,倒不如亲口开这个口,我答应,便是我的真心,这才叫顺理成章,众望所归,不是么?”
她这话一出,厅中一片寂静。
李珣原本敛着笑的眼眸微沉,指节在茶盏边敲了一下。
一瞬,气氛微妙得像极了暴风前的压抑静默。
他看着她,眼底翻起一点点不易察觉的锋芒。
“沈娘子——”他语声低哑,唇角似笑非笑,“你这是在拒我?”
沈念之笑着摇头,眸光清透:“我哪儿敢拒绝殿下呢?”
这一句落地,李珣没再说话。
沈念之缓缓起身,明艳的红衣在光下宛若火焰翻卷。
她轻轻理了理袖角,眼角却仍带着三分笑意,仿佛刚才的每句话都只是茶余笑谈。
她顿了顿,缓缓走近几步,站定在他面前。目光静静地望着他,明艳中带着几分沉冷。
李珣没有说话,只看着
她,像是在评估她的价值,也像是在欣赏一场演得极妙的戏。
沈念之目光不闪,唇角笑意却缓缓敛去,只剩淡淡一句:
“我知道,我输了。”
“可殿下想赢我……总得亲自落这一子。”
厅中静极了,连檐下风吹帘角都像被压住。
片刻后,李珣轻笑一声,站起身来,目光意味不明:“那就看你值不值得我这一子了。”
李珣倚在榻上,手指拨着茶盏,眼神淡漠中透着几分兴趣。
像是在等她崩溃,又像是在欣赏一场困兽之斗。
沈念之没有立刻开口。
可终于,在漫长的寂静之后,她抬起头,看着李珣那双幽深而无情的眼。
她低声开口,唇间吐出的,是今生最难启齿的几个字:“求殿下,娶我。”
这句话一出口,她仿佛听见自己心里的某处“咔哒”一声,断了。
“我输了。”
下一瞬,他将她扣得更紧些,再无退路。
花楼深处红帘不落,香帐深垂,丝竹声歇,灯未熄,情意未尽,棋局却早已散尽。
沈念之什么都不说,只将身心一并交予那人,而苍晏,亦只用尽他所有的温柔,去一点点地回应。
天刚亮。
平昌坊花楼内,香气未散,檀火尚温,房中却已无她的身影。
苍晏醒来时,尚未睁眼,手边还留着余温。他伸手向旁,却扑了空。
他睁开眼,屋内静得出奇,榻上凌乱的绣被被她叠好,帐帘落下,光线透进来,暖而清。
他坐起身,薄衫半披,衣襟微敞,目光一扫,便在小几上看到那一封短笺。
熟悉的字迹,素笺未封,只一句话:
“昨夜一局,我输。今日换我落子。
——阿之”
苍晏静静看完,指尖拂过纸面,心只觉得像是被重重的锤了一下,一时间头晕目眩,呼吸很困难。
他没有去追。
只是坐在窗边,望着渐亮的天光,长久未语。
同一时辰,京城东街。
沈念之衣裙极艳,一袭明红,绣以芍药流云,鬓边一枚步摇,随风作响。
沈念之刚转过最后一条街,齐王府高墙已近,忽听得身后一阵马蹄疾响。
她尚未回头,一道熟悉的声音带着些压抑的怒意,在她耳后响起:
“你真的要这么做?”
沈念之转身,便看见顾行渊翻身下马,尚未卸甲,额角汗湿,显是一路快赶而来。
他站在街口,望着她这一身明红嫁色,眉心狠狠一跳:“你疯了吗?”
沈念之看着他,忽然笑了。
那笑意没带半点情绪,只有戏谑与凉意。
“顾大人这样子……”
她语调拖得长,像是真正端详了一圈才下结论,“还真像条小狗。”
“你拦得住我吗?”
顾行渊神色一僵,拳头在身侧紧了又松,终是道:“你明知道——”
“我知道什么?”她打断他,眼神明亮,唇边笑意极浓。
“知道我沈念之倾慕齐王容貌俊俏,又是皇族贵胄,出身显赫?”
“我这人,一向爱慕虚荣,巴不得能嫁他为妃、登堂入室,区区一个晋国公府千金,如今我到有些看不上了。”
她说得轻快,分毫不惧,偏偏句句扎人心窝。
顾行渊看着她,一字一顿:
“你在说谎,你跟我走。”
沈念之却偏过头来,眼尾勾着风光,拖长尾音:“顾大人,你不会以为,我们亲过三次,我便会喜欢你吧?”
“回去告诉你的好兄弟,你们兄弟二人,真是好骗的很。”
她笑着,像极了无心无肺的艳冶女子,可顾行渊却站在原地,像被针扎了一下,唇线紧抿,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又偏偏拦在她面前,丝毫不肯退让。
沈念之看他一眼,轻轻推开。
“不用多管闲事了,顾行渊。”
可她转过身,脚步未停,心里却默念了一句:
苍晏啊,我们也就此别过,你将来封侯拜相,我祝你万事皆顺。
她眼神微收,扶着门边铜狮,指节轻敲。
“通禀你家殿下,晋国公府沈念之,前来回话。”
她的声音不大,语气不紧不慢,却字字不让人回避。而门扉缓缓打开,一道道目光从深宅中投来。
她扬着头,眼神明艳,却冷如冰霜,步步走入王府。
风起时,金簪微颤,她眉眼间却无半分羞色。
第45章 “可殿下想赢我……总得亲……
齐王府书阁。
宫人引沈念之入内时,李珣早已端坐于榻后,着一袭墨金常服,袖口暗纹绣了云龙飞腾,贵气逼人。
他执着茶盏,听见脚步声,不紧不慢地抬头,“沈娘子大早入府,倒叫本王诧异。”
沈念之一身明红罗裙,鬓发高挽,步摇在耳畔作响,她抬眼望他一眼,笑得端方又懒意:“昨夜睡得不安稳,想着殿下当日所言,不如主动来问问,还能不能算数。”
李珣笑了,放下茶盏,眼角微挑:“哦?你指的是……‘我想娶你’?”
“你若还记得。”沈念之语气轻飘,似是漫不经心。
她一步步走向李珣,步步生风,步步都响着杀意。
李珣看她走近,也不躲不让,只静静倚着榻坐着,眼神清淡如雾,唯独嘴角挂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笑。
“那沈娘子如今,是真想嫁我了?”
沈念之扬起下巴,笑意不减:“我这人嘛,最没骨气。你贵为王爷,容貌也好,心思也深,嫁了你,好过日后被挑剩了吧?”
“再说了——”她屈身坐在他对面,双腿交叠,一手轻扶衣襟,含笑望他:“我听说,王爷向来喜欢驯鹰。”
李珣指节轻扣茶盏,声音低哑:“可驯不住的鹰,若自己套上绳索,倒叫人失了兴趣。”
沈念之轻笑:“那不巧,你说我是野马,我不是鹰,今日把缰绳交给王爷,只是识时务。”
两人你来我往,字字交锋,厅内却无半□□味。
李珣看着她,忽地笑出声来:“沈念之,你嘴里没一句实话。”
“那殿下为何不拆我台?”
“因为你演得好,本王也想看看你能演到哪一步。”
沈念之眸光一凝,她知道自己是在演,是在赌,她其实早已无路可退,不为了沈淮景,也为了沈家、为了她自己。
可她偏偏不愿跪着,她要站着把这门亲事求下来,也要让天下人都信,是李珣动了心,是齐王非她不娶。
她甚至已经准备好,等他松口,可李珣偏不接她的话,只缓缓转开眼,声音低慢:“沈娘子既是主动来问,那我也直说了,若你真心想嫁我——你亲口说。”
沈念之一怔,她盯着他,笑意微微僵了一下:“殿下这法子,也未免太没趣了些。”
李珣却不笑了,坐直身,眼神锐利如刀光:“你来我王府、穿红衣、说软话……做得都很好。”
“你是聪明人,沈娘子,你知道我想听什么——你愿不愿意,亲口告诉我。”
厅内静得像风都停了。
沈念之半晌不语,只紧了紧指尖藏着的绢帕,唇边笑意一寸寸冷下来。
她终于明白了——李珣不是没动心,而是从头到尾,只想看她低头。
厅内沉默半晌。
李珣手指落在几案上,缓缓拨着盏边,似笑非笑:“怎么,沈娘子不肯开这个口?”
沈念之望着他,目光清亮,忽然也笑了。
她轻轻一叹,扶着茶盏坐直了些,眼波潋滟,语气温温柔柔,却句句带着刺:
“殿下这话说得,好生叫人难办。”
“方才是我穿红衣登门,叫人说我厚颜;若我再开口说‘愿意’,那便是我沈念之上赶着贴上来。”
她慢慢起身,裙摆在地上绽出一圈红梅似的褶皱。
沈念之抬眸望他,轻声开口,字字清晰:“殿下若真有意娶我,倒不如亲口开这个口,我答应,便是我的真心,这才叫顺理成章,众望所归,不是么?”
她这话一出,厅中一片寂静。
李珣原本敛着笑的眼眸微沉,指节在茶盏边敲了一下。
一瞬,气氛微妙得像极了暴风前的压抑静默。
他看着她,眼底翻起一点点不易察觉的锋芒。
“沈娘子——”他语声低哑,唇角似笑非笑,“你这是在拒我?”
沈念之笑着摇头,眸光清透:“我哪儿敢拒绝殿下呢?”
这一句落地,李珣没再说话。
沈念之缓缓起身,明艳的红衣在光下宛若火焰翻卷。
她轻轻理了理袖角,眼角却仍带着三分笑意,仿佛刚才的每句话都只是茶余笑谈。
她顿了顿,缓缓走近几步,站定在他面前。目光静静地望着他,明艳中带着几分沉冷。
李珣没有说话,只看着
她,像是在评估她的价值,也像是在欣赏一场演得极妙的戏。
沈念之目光不闪,唇角笑意却缓缓敛去,只剩淡淡一句:
“我知道,我输了。”
“可殿下想赢我……总得亲自落这一子。”
厅中静极了,连檐下风吹帘角都像被压住。
片刻后,李珣轻笑一声,站起身来,目光意味不明:“那就看你值不值得我这一子了。”
李珣倚在榻上,手指拨着茶盏,眼神淡漠中透着几分兴趣。
像是在等她崩溃,又像是在欣赏一场困兽之斗。
沈念之没有立刻开口。
可终于,在漫长的寂静之后,她抬起头,看着李珣那双幽深而无情的眼。
她低声开口,唇间吐出的,是今生最难启齿的几个字:“求殿下,娶我。”
这句话一出口,她仿佛听见自己心里的某处“咔哒”一声,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