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丫鬟之间有争吵是常有的事,看不惯也正常,就说她自个,在青竹轩也不是人人都捧的热灶,可她们口中酸几句也罢,使这种让人去死的法子,倒真的不会有。
“她使这般手段,竟能瞒过府中老爷的眼力,定有人给她扫尾了。”南枝眉头皱起,“若说这些不过都是我的猜测,可那赖小子如何有银钱挥霍?指不定就是给的封口费。”
“你说的我也有想过,可,可谁会指使她对付我?我不过一个丫鬟,她能得甚么好处?”王娘子缓缓拍着胸口说,只是顺着南枝的话,她思考起来,眼里清明,似是想通了,“这回不单是我,老夫人也惊了,会不会——”
她看向南枝,就见她点了点头。
“不独你,这是一箭双雕的法子呢。”接下来,南枝便仔细讲了五夫人与七姑娘之间的恩怨,又道:“姐姐,你这是被我连累了,这才遭了殃。”
她语气里满是愧疚,王娘子正脑子乱着,过了会儿才搂住她的肩膀,安慰道:“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沾你的光漏了脸,没道理这有难了,我却埋怨你。也无甚不好的,你如今忙,你姐夫也家来,我在家还能给你们做吃食做衣裳,也好。”
林安听了,也连连点头,赞同王娘子的话,他挠挠头说道:“我正是这样想,不想你太过劳累,左右我的工钱都给你,由你支使。”
如此说开,王娘子与林安也知道了,五夫人与七姑娘正是一对仇人。
“姐夫,你为七姑娘办事,能在外行走,有了层便利,我有个想法,不若这般……”南枝压低嗓音,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末了添加一句,“不成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不要打草惊蛇,教五夫人觉出异样。”
从七姑娘的举动中,南枝猜出七姑娘应当是在使翠平追查慧能法师这条线,毕竟马娘子一事不是冲她来的,她自然就不会那么关心。
所以,想要浑水摸鱼,就必须由她们自己偷偷摸摸进行,说不定能跟在七姑娘身后一齐报仇呢?
王娘子与林安起先还有些无措,倒不是因着他们是奴仆不能对付主家,而是因着难度唯实不小,可听南枝详细的一步步的计划,他们忽的觉得:这也不难?
思量过后,王娘子咬牙,“便做了!”林安自然是跟着附和。
谁说奴仆就没有气性呢?纵使主子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可他们到底是个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稍有不顺心,往主子饭菜里吐口水还算小事。倘若像王娘子这般,遇上生死这样的大事,那便是不顾再难再艰,也要出了这口气。
曾经便有一桩事:一户人家对老奴非打即骂,时间长了,那老奴使了药,毒死了一家子。
可见,被压得久了,心里的气就越盛。
交代完,三人又吃了一顿饭,王娘子却说,“不许再回去,今日就在这儿睡,你与我讲讲那事,我还没听够呢。”
“成。”近日经历的事情多,她还没与姐姐说过,趁这个机会说了也好,免得她担心。
“我去给你们打水。”林安舀了热水到木盆里,又掺和了冷水,这才捧到姊妹二人脚下,“正合适泡,快些,待会儿冷了。”
“诶。”南枝把脚放进水里,热乎乎的,她揶揄道:“姐,姐夫对你可真贴心,我算是沾光啦。”
王娘子脸上浮现出一抹红色,在烛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显,她悄悄看了眼正在忙活的男人,他还没发觉娘子在偷看他,依旧弯着腰收拾柴火,宽大
的肩膀给她难以言喻的安全感。
“嘴贫,泡你的,别说这些。”王娘子捏了捏南枝的脸,“也算他老实,还得是我眼光好。”
当初她得了个好差事,多少人背地里想要算计她,那等上不得台面的人也敢往她跟前带,她当时就泼了一盆水,告诉她们,“收起你们那点子心思,我王南溪就算是去作姑子,也不嫁游手好闲、瞧不起女子的男人!”
王泼皮的名声就是那时传开的,不过她不后悔。挑中林安也是看他实在,纵使他也有不懂转变的缺点,可也不那么重要。
歇下后,南枝一一与王娘子说了,连春杏如何欺负茯苓,都讲了一遍。
王娘子听着,忽然坐起身,“你说,我要不提笔写话本子?”
“啊?”饶是南枝脑子转得再如何快,也没跟上王娘子这个逻辑。
怎的扯到这里了?
王娘子却是没注意一左一右两人的神情,自顾自地说道:“我想了很久,如何赚银子,听你讲了这些,我突然想到,为何不写话本子呢?左右我见过不少事,写那些后宅的事,甚么夫人与老夫人不睦,老爷养外室的事,外头市井最喜欢这些事了。”
“这可以,只要藏着身份,别教人发现你是李通判府上的丫鬟,旁的问题不大。”南枝也觉得可行。
“家里笔墨不多,我明日给你捎来。”林安说。
倒是没预料到家人们都支持,王娘子拨弄头发,略微羞涩地说道:“我就试试,还不定怎么样呢。”只她心里却不是这般想,必定要作出一番成绩!
*
第二日,南枝早早回了青竹轩,院门才开,与牛稳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她先回了一趟厢房取东西。
可巧正碰见往外走的满月,她一见南枝,便迫不及待地与她八卦道:“你可知,春杏被留在正院了。”
“发生了甚么事?”昨儿七姑娘回来就没见春杏跟着,也不知到底怎么了。
“昨儿七姑娘在正院,与夫人好一顿诉苦,说这两个丫鬟着实难教,她年轻,便求夫人留春杏,教春杏在正院学一番规矩,至于茯苓,则是带回来,由她管教。”满月解释,“姑娘可真是心善,要换了旁人,指不定如何罚春杏呢,她还让春杏在正院学规矩。”
心善吗?南枝不这么认为,她总觉得,七姑娘这个举动像是在酝酿着甚么计谋。
这事,翠平应当清楚,可她也不至于透底给她。
青竹轩的丫鬟里,聪明人不少,也不是个个都与她交好,譬如翠平,与她只算是共事一场。
南枝因着要学医术,忙起来便顾不上其他事情,待二十八这日,她问牛稳婆,“婆婆不家去过年?”
“在这也挺好。”牛稳婆丢下一句话,便自己忙活收拾药材,也不理一旁的南枝。
从后罩房出来,南枝遇上了新来的小丫头,她一口一个“南枝姐姐”,叫得可甜。
“姐姐,牛稳婆不回去过年麽?”
南枝摇摇头,“我没问呢,你若是想知道,可以去问她。”说罢,她反客为主,打听起来,“你与牛稳婆都是住后罩房,应当聊过几句?”
那小丫头嘴一撇,摇头说道:“没呢,她孤僻得很,我们去寻她一齐嗑瓜子,可她只拒绝,自个做自个的事,也不理咱们。”
都传开了,新来的牛稳婆怪人一个。她又不是顶顶火旺的热灶,谁愿意热脸贴冷屁股?
“不说了,姑娘寻我。”找了一个借口,南枝便想走了。
奈何那个小丫头实在热情,“诶,南枝姐姐且慢,我有事与你说呢,我嫂嫂生了一个女儿,要办几桌,邀你一起凑个热闹,便在明天,你可有空?”
她有些怕翠平,不仅是因为翠平年纪比她大几岁,更是因着翠平很有一套规矩,谁的脸面都不给,她也就不敢去邀。
倒是南枝,虽然也是大丫鬟,可平日里和气得很,说话都是笑着,从没有重话,自然,她也就带了几分亲近,邀她也不害怕。
“哟,原是这样,我正好得空,你回去告诉你家人,我必带着礼去。”南枝笑着说完,她向来不躲避社交。
明日早上,她与王娘子外出采买年货,顺便买份礼物。
七姑娘房中的事并不多,过年要用的衣裳首饰、给长辈弟妹准备的年礼、赴宴要备的各色打赏等等,都由翠平与南枝提前料理好了。
念着南枝还小,翠平便求了七姑娘,过年这几日,让南枝家去,她则伺候七姑娘。
甭管翠平出发点是甚么,也算好意,南枝受了,家来准备过年。
二十九这日,正与王娘子上街采买,聊到牛稳婆,王娘子便说,“你怎么不邀她一齐过年?左右我们家人少,也热闹。再说,她教你一场,有半师之谊。”
“我倒是想邀,可问她话,她也不搭理,我也不知她会不会外出见友人。”
“也罢。”不再讨论牛稳婆,两姊妹把心放在各色吃食上,这条长街一眼望不到头,有甚么煎炸的面果子,水煮的馄饨饺子,又或是烤制的肉食,应有尽有。
林安在一旁护着两人,今日人多,难保有拐子或者是盗贼。
她们早上没吃早饭,空着肚子从这头吃到那头,待肚子滚圆,这才收手。
南枝如今当差,有银钱,故而也大方,给姐姐与姐夫各买了两身衣裳,并香包挂坠各几样,都是出门能用得上的装饰物。
王娘子也是一样,只觉得这布料也好,那汗巾也不错,也不纠结,一窝蜂买了,“我给你买回去放好,要用了,只管告诉我。”
“她使这般手段,竟能瞒过府中老爷的眼力,定有人给她扫尾了。”南枝眉头皱起,“若说这些不过都是我的猜测,可那赖小子如何有银钱挥霍?指不定就是给的封口费。”
“你说的我也有想过,可,可谁会指使她对付我?我不过一个丫鬟,她能得甚么好处?”王娘子缓缓拍着胸口说,只是顺着南枝的话,她思考起来,眼里清明,似是想通了,“这回不单是我,老夫人也惊了,会不会——”
她看向南枝,就见她点了点头。
“不独你,这是一箭双雕的法子呢。”接下来,南枝便仔细讲了五夫人与七姑娘之间的恩怨,又道:“姐姐,你这是被我连累了,这才遭了殃。”
她语气里满是愧疚,王娘子正脑子乱着,过了会儿才搂住她的肩膀,安慰道:“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沾你的光漏了脸,没道理这有难了,我却埋怨你。也无甚不好的,你如今忙,你姐夫也家来,我在家还能给你们做吃食做衣裳,也好。”
林安听了,也连连点头,赞同王娘子的话,他挠挠头说道:“我正是这样想,不想你太过劳累,左右我的工钱都给你,由你支使。”
如此说开,王娘子与林安也知道了,五夫人与七姑娘正是一对仇人。
“姐夫,你为七姑娘办事,能在外行走,有了层便利,我有个想法,不若这般……”南枝压低嗓音,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末了添加一句,“不成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不要打草惊蛇,教五夫人觉出异样。”
从七姑娘的举动中,南枝猜出七姑娘应当是在使翠平追查慧能法师这条线,毕竟马娘子一事不是冲她来的,她自然就不会那么关心。
所以,想要浑水摸鱼,就必须由她们自己偷偷摸摸进行,说不定能跟在七姑娘身后一齐报仇呢?
王娘子与林安起先还有些无措,倒不是因着他们是奴仆不能对付主家,而是因着难度唯实不小,可听南枝详细的一步步的计划,他们忽的觉得:这也不难?
思量过后,王娘子咬牙,“便做了!”林安自然是跟着附和。
谁说奴仆就没有气性呢?纵使主子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可他们到底是个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稍有不顺心,往主子饭菜里吐口水还算小事。倘若像王娘子这般,遇上生死这样的大事,那便是不顾再难再艰,也要出了这口气。
曾经便有一桩事:一户人家对老奴非打即骂,时间长了,那老奴使了药,毒死了一家子。
可见,被压得久了,心里的气就越盛。
交代完,三人又吃了一顿饭,王娘子却说,“不许再回去,今日就在这儿睡,你与我讲讲那事,我还没听够呢。”
“成。”近日经历的事情多,她还没与姐姐说过,趁这个机会说了也好,免得她担心。
“我去给你们打水。”林安舀了热水到木盆里,又掺和了冷水,这才捧到姊妹二人脚下,“正合适泡,快些,待会儿冷了。”
“诶。”南枝把脚放进水里,热乎乎的,她揶揄道:“姐,姐夫对你可真贴心,我算是沾光啦。”
王娘子脸上浮现出一抹红色,在烛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显,她悄悄看了眼正在忙活的男人,他还没发觉娘子在偷看他,依旧弯着腰收拾柴火,宽大
的肩膀给她难以言喻的安全感。
“嘴贫,泡你的,别说这些。”王娘子捏了捏南枝的脸,“也算他老实,还得是我眼光好。”
当初她得了个好差事,多少人背地里想要算计她,那等上不得台面的人也敢往她跟前带,她当时就泼了一盆水,告诉她们,“收起你们那点子心思,我王南溪就算是去作姑子,也不嫁游手好闲、瞧不起女子的男人!”
王泼皮的名声就是那时传开的,不过她不后悔。挑中林安也是看他实在,纵使他也有不懂转变的缺点,可也不那么重要。
歇下后,南枝一一与王娘子说了,连春杏如何欺负茯苓,都讲了一遍。
王娘子听着,忽然坐起身,“你说,我要不提笔写话本子?”
“啊?”饶是南枝脑子转得再如何快,也没跟上王娘子这个逻辑。
怎的扯到这里了?
王娘子却是没注意一左一右两人的神情,自顾自地说道:“我想了很久,如何赚银子,听你讲了这些,我突然想到,为何不写话本子呢?左右我见过不少事,写那些后宅的事,甚么夫人与老夫人不睦,老爷养外室的事,外头市井最喜欢这些事了。”
“这可以,只要藏着身份,别教人发现你是李通判府上的丫鬟,旁的问题不大。”南枝也觉得可行。
“家里笔墨不多,我明日给你捎来。”林安说。
倒是没预料到家人们都支持,王娘子拨弄头发,略微羞涩地说道:“我就试试,还不定怎么样呢。”只她心里却不是这般想,必定要作出一番成绩!
*
第二日,南枝早早回了青竹轩,院门才开,与牛稳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她先回了一趟厢房取东西。
可巧正碰见往外走的满月,她一见南枝,便迫不及待地与她八卦道:“你可知,春杏被留在正院了。”
“发生了甚么事?”昨儿七姑娘回来就没见春杏跟着,也不知到底怎么了。
“昨儿七姑娘在正院,与夫人好一顿诉苦,说这两个丫鬟着实难教,她年轻,便求夫人留春杏,教春杏在正院学一番规矩,至于茯苓,则是带回来,由她管教。”满月解释,“姑娘可真是心善,要换了旁人,指不定如何罚春杏呢,她还让春杏在正院学规矩。”
心善吗?南枝不这么认为,她总觉得,七姑娘这个举动像是在酝酿着甚么计谋。
这事,翠平应当清楚,可她也不至于透底给她。
青竹轩的丫鬟里,聪明人不少,也不是个个都与她交好,譬如翠平,与她只算是共事一场。
南枝因着要学医术,忙起来便顾不上其他事情,待二十八这日,她问牛稳婆,“婆婆不家去过年?”
“在这也挺好。”牛稳婆丢下一句话,便自己忙活收拾药材,也不理一旁的南枝。
从后罩房出来,南枝遇上了新来的小丫头,她一口一个“南枝姐姐”,叫得可甜。
“姐姐,牛稳婆不回去过年麽?”
南枝摇摇头,“我没问呢,你若是想知道,可以去问她。”说罢,她反客为主,打听起来,“你与牛稳婆都是住后罩房,应当聊过几句?”
那小丫头嘴一撇,摇头说道:“没呢,她孤僻得很,我们去寻她一齐嗑瓜子,可她只拒绝,自个做自个的事,也不理咱们。”
都传开了,新来的牛稳婆怪人一个。她又不是顶顶火旺的热灶,谁愿意热脸贴冷屁股?
“不说了,姑娘寻我。”找了一个借口,南枝便想走了。
奈何那个小丫头实在热情,“诶,南枝姐姐且慢,我有事与你说呢,我嫂嫂生了一个女儿,要办几桌,邀你一起凑个热闹,便在明天,你可有空?”
她有些怕翠平,不仅是因为翠平年纪比她大几岁,更是因着翠平很有一套规矩,谁的脸面都不给,她也就不敢去邀。
倒是南枝,虽然也是大丫鬟,可平日里和气得很,说话都是笑着,从没有重话,自然,她也就带了几分亲近,邀她也不害怕。
“哟,原是这样,我正好得空,你回去告诉你家人,我必带着礼去。”南枝笑着说完,她向来不躲避社交。
明日早上,她与王娘子外出采买年货,顺便买份礼物。
七姑娘房中的事并不多,过年要用的衣裳首饰、给长辈弟妹准备的年礼、赴宴要备的各色打赏等等,都由翠平与南枝提前料理好了。
念着南枝还小,翠平便求了七姑娘,过年这几日,让南枝家去,她则伺候七姑娘。
甭管翠平出发点是甚么,也算好意,南枝受了,家来准备过年。
二十九这日,正与王娘子上街采买,聊到牛稳婆,王娘子便说,“你怎么不邀她一齐过年?左右我们家人少,也热闹。再说,她教你一场,有半师之谊。”
“我倒是想邀,可问她话,她也不搭理,我也不知她会不会外出见友人。”
“也罢。”不再讨论牛稳婆,两姊妹把心放在各色吃食上,这条长街一眼望不到头,有甚么煎炸的面果子,水煮的馄饨饺子,又或是烤制的肉食,应有尽有。
林安在一旁护着两人,今日人多,难保有拐子或者是盗贼。
她们早上没吃早饭,空着肚子从这头吃到那头,待肚子滚圆,这才收手。
南枝如今当差,有银钱,故而也大方,给姐姐与姐夫各买了两身衣裳,并香包挂坠各几样,都是出门能用得上的装饰物。
王娘子也是一样,只觉得这布料也好,那汗巾也不错,也不纠结,一窝蜂买了,“我给你买回去放好,要用了,只管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