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
又下了一场大雪,屋内燃着炭火,一点也不冷。
南枝起床,厢房内很安静,翠平早起当差,满月消沉了一两个月,渐渐不爱说话,流云的床铺空出来,还没人填空缺。
今儿十五,翠平陪着七姑娘去正院请安。
南枝留着守院子,陈小娘子忽的来寻她,她便放下手上的笸箩,问她,“有什么事?”
“院子没事,只是有个人说来找你。”
陈小娘子办事学了几分周到,把那人请进了小厨房,那齐娘子也不说甚么,还拉着一道笑容与南枝打招呼。
南枝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又瞧来人,稀奇道:“荣大娘,怎的了?”
荣大娘生的膀大腰圆,干粗活的,眼下两团乌青,看面色,像是一晚上没睡好。
“南枝,这边来。”荣大娘给她搬了个小凳子,低声与她说,“我是来求你救命哩!青儿,她被罚——”
这话严重,南枝没料到,她瞥了眼齐娘子,又见荣大娘手指都有些发抖,不知是冷还是怕,便领了她去厢房说话。
燃起炭盆子,又把从小厨房拿回来的热汤倒出来,南枝对荣大娘说道:“你喝点汤暖暖身子,慢慢说。”
荣大娘手抖得连碗都拿不稳,差点洒出来,好容易喝了两口,颤着嗓音解释道:“是,青儿,青儿她高烧,我去请大夫,开了药给她灌进去,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大夫说要换别的药,再贵的药我们却吃不起,你能不能,能不能借我一些银钱?”找小辈借钱,荣大娘多少不好意思,可她家真的空了。
南枝二话不说拿了一锭银子出来,“你先拿去用,若不够,只管再来。快些去,我与青儿几年的手帕交,不需要说这些。”
“我还要看院子,待晚些时候,我再去看她。”南枝说,至于如何被罚这些细枝末节,过后再问也是一样。
荣大娘走后,南枝有些忧心青儿,前两年她生病,姐姐不得空,便是青儿照顾她,如今也不知青儿怎么样了。
冬日天容易黑,趁着天刚擦黑,南枝提了灯笼打着伞往家那边走去。
待入了院,直接去了隔壁青儿家。
“快些进来,外头风雨大着呢。”荣大娘一看是南枝,忙把人迎进来。
青儿家住着几口人,杂物堆放,瞧着拥挤有些乱,原本在炕上躺着的老爹拖着残缺的身子躲去了。南枝坐在炕边,用手去探青儿额头,已然退烧。
青儿还在睡,南枝没有吵醒她,与荣大娘小声说话,“我今日听你说青儿被罚,这是怎么回事?”
“九姑娘不是被禁在明月阁吗?青儿同我说,五夫人求了五老爷几次,都不许她出来。她无聊,便想着法子折腾丫鬟们,像青儿,就是九姑娘教她恁冷的天去院子里踢毽子给她看,这才冷着了。”荣大娘咬牙切齿,“偏生连着丫头们也被禁足,青儿病了的前两日我们都不知道,也是她烧得厉害,五夫人才准她家来。”
说着她便哭了,自个的孩子遭了罪,哪里能不疼?
“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荣大娘斜着看了眼青儿她爹,“他身子不好,入冬又生了两场病,家里银钱都给他治病了,青儿这一回来,要花钱的地方多,冬日请大夫还要贵上十几个铜板,难得很。”
这些年家里男人吃药不断,有时候不够,荣大娘就要问他人借,若不是借到没法子借了,她也不会腆着个脸问小辈借钱使。
南枝家里简单,与姐姐素日里身子又健康,差事也不错,故而没有试过捉襟见肘。
她安慰道:“荣大娘,待青儿好了,也能领月例银子,日子差不了的。”
“欸。”荣大娘擦了擦泪,“那银钱我到时候整个还你,手里剩下的半吊钱,就给青儿抓药吃,好不好?”语气里有些哀求,她别开头不看南枝,想必也是心里难受。
“缓着些还,不急。”南枝给青儿掖了掖被角,还没喝上茶水呢,忽的就有人敲门,比那雨声还要急切。
是陈小娘子,冒着雨给南枝带信儿,“南枝,你姐姐,你姐姐不好了。”
*
雨愈发急,偶尔有雷声,黑夜里一道雷劈过,照亮了半边城。
南枝披在外头的兔毛斗篷全湿了,后头举伞追她的陈小娘子连声唤她,“南枝,南枝,打伞,淋雨会生病。”
她全然听不见,脑子里只剩下一句:王娘子为老夫人诵经时,面前的经文忽然变红,燃着的香齐齐断裂,为不详的征兆。回府的大老爷李通判正巧在福寿堂,当即命人拿下王娘子,又关着她。
“……暗中来报信的丫鬟还说,福寿堂被婆子守着了,又来五房请了五夫人过去。”陈小娘子的话尤在耳边,比那雷声还要震耳。
经历过一次诅咒娃娃的事,没人能比她更明白姐姐遭遇的事有多严重,甚至一个不好,性命都保不住!
南枝感受不到雨水,只拼了命地跑,待到了青竹轩,不顾秋扇的阻拦,直接闯了进去,“姑娘,救命!”
*
福寿堂,五夫人看着被吓得面色苍白的老夫人,借着用帕子擦眼泪的动作掩盖唇边的笑意,原是针不刺到自个身上就不怕疼,看着这不作人的老夫人不畅快,她只觉得无比痛快!
选择对王娘子下手,一则她是南枝的姐姐,二则,也能一石二鸟,顺便治一治老夫人。往日她孝敬了老夫人多少?大把的金银往福寿堂堆,可她竟然护着七姑娘!
房里挤着不少人,各房的老爷与夫人皆在,李通判着急地问道:“大夫,我母亲如何?可有大碍?”
“大人,老夫人骤然受惊,心悸、气血上涌,待老夫开几日安神汤喝便无大碍,不过,还是要缓着些养,不可再突然惊神,于身体无益处。”
“你们看,那个惊到了老夫人的丫鬟如何处置?”李通判不怒自威,眉间的皱纹很深,看人时带着威压,虽是询问,可他心里已然想好了。
“大哥做主即可。”二老爷说,他与其他两位老爷对视一眼,皆低眉顺眼,不敢多说。
浑人五老爷倒是有话,可自身本事不足,想了想便放弃了,“都听大哥的。”
大夫人与李通判作了多年夫妻,自然明白他现在盛怒,今年是在这的第三年,涉及到去留,翻过了年便能得知结果。
如无意外,能往上升任一级。但如果老夫人在这个时候吓得去世
,按照惯例,官员守孝三年,过了孝期后再行分配。
可位置都是运作回来的,三年后连上州的通判可能都做不成,这叫李通判怎么不愤怒?
“咱们妇道人家不懂这些,老爷做主就好。”大夫人开口。
李通判敲了敲桌面,说道:“老夫人还在昏迷,且她一心向佛,重了的惩罚也不好,可那贱婢犯了这般大错,不管是不吉还是故意害老夫人,我都决不能容她。”
他想得更深,正是升官的时候,偏偏这香断了、经文似血,会不会是不好的兆头?
这样的坏兆合该掐灭!
“来人,传我命令,把那贱婢压在院中乱棍打死。”
“是。”李通判的长随照做,很快,头发散乱的王娘子被带出来。
廊中放了长条凳子,有两个五大三粗的小厮拿着三指粗的木棍候着。
一道雷闪过,照亮了福寿堂院门口,所有人都听见了突然刺进来的两个字——
“慢着!”
第25章救下正预备动手……
动手的小厮们愣住了,心说哪个那么大胆子,竟然敢违背他们大人的意思。
内室的李通判面色沉下来,抬眼往门口瞧去,一个身穿月白色斗篷的姑娘带着几个人走进来,她一张脸不施粉黛,已然看出日后的美丽,此刻她行了礼,他才知道原这位是他的侄女。
倒是与夫人说的一样,变了样子。
可是再变,这里也由不得她来插嘴,李通判摸着胡须,也不去责罚,而是看向自个不成器的弟弟,“五弟,你怎么教导的孩子?”
五老爷在大庭广众被哥哥训斥,面上登时挂不住,便往前两步,骂道:“这儿哪里有你说话的地儿?还不快点下去,回你的院子呆着。”
南枝见姐姐没事,一直紧绷的弦放松了一半,同时思考方才七姑娘的反应,得知她姐姐被罚,七姑娘教她别急,后面又说了一句“没准儿趁这次离了福寿堂,是好事”。
这句话能品出不少的内容。
尽管几双眼睛盯着自个,可七姑娘丝毫不惧,她不卑不亢地解释道:“我在福寿堂住了几个月,陪伴祖母身侧,不说别的,单说祖母的心思我就知晓一二。”
“祖母慈善,向来不喜欢责罚底下的丫鬟,且这回的事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大伯就急着对祖母身边的丫鬟动私刑,恐怕有伤祖母的心。我是小辈,原不该站在这里质疑长辈的决定,可祖母生病,本就需要静养与积福积寿,罚一个丫头,吵闹不说,还坏了这份福寿。”七姑娘在宫里几年,察言观色的眼力锻炼出来了,此刻一看就知道李通判面色的松动,她继续说道:“再则,怎么就断定是这个丫鬟的问题?”
又下了一场大雪,屋内燃着炭火,一点也不冷。
南枝起床,厢房内很安静,翠平早起当差,满月消沉了一两个月,渐渐不爱说话,流云的床铺空出来,还没人填空缺。
今儿十五,翠平陪着七姑娘去正院请安。
南枝留着守院子,陈小娘子忽的来寻她,她便放下手上的笸箩,问她,“有什么事?”
“院子没事,只是有个人说来找你。”
陈小娘子办事学了几分周到,把那人请进了小厨房,那齐娘子也不说甚么,还拉着一道笑容与南枝打招呼。
南枝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又瞧来人,稀奇道:“荣大娘,怎的了?”
荣大娘生的膀大腰圆,干粗活的,眼下两团乌青,看面色,像是一晚上没睡好。
“南枝,这边来。”荣大娘给她搬了个小凳子,低声与她说,“我是来求你救命哩!青儿,她被罚——”
这话严重,南枝没料到,她瞥了眼齐娘子,又见荣大娘手指都有些发抖,不知是冷还是怕,便领了她去厢房说话。
燃起炭盆子,又把从小厨房拿回来的热汤倒出来,南枝对荣大娘说道:“你喝点汤暖暖身子,慢慢说。”
荣大娘手抖得连碗都拿不稳,差点洒出来,好容易喝了两口,颤着嗓音解释道:“是,青儿,青儿她高烧,我去请大夫,开了药给她灌进去,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大夫说要换别的药,再贵的药我们却吃不起,你能不能,能不能借我一些银钱?”找小辈借钱,荣大娘多少不好意思,可她家真的空了。
南枝二话不说拿了一锭银子出来,“你先拿去用,若不够,只管再来。快些去,我与青儿几年的手帕交,不需要说这些。”
“我还要看院子,待晚些时候,我再去看她。”南枝说,至于如何被罚这些细枝末节,过后再问也是一样。
荣大娘走后,南枝有些忧心青儿,前两年她生病,姐姐不得空,便是青儿照顾她,如今也不知青儿怎么样了。
冬日天容易黑,趁着天刚擦黑,南枝提了灯笼打着伞往家那边走去。
待入了院,直接去了隔壁青儿家。
“快些进来,外头风雨大着呢。”荣大娘一看是南枝,忙把人迎进来。
青儿家住着几口人,杂物堆放,瞧着拥挤有些乱,原本在炕上躺着的老爹拖着残缺的身子躲去了。南枝坐在炕边,用手去探青儿额头,已然退烧。
青儿还在睡,南枝没有吵醒她,与荣大娘小声说话,“我今日听你说青儿被罚,这是怎么回事?”
“九姑娘不是被禁在明月阁吗?青儿同我说,五夫人求了五老爷几次,都不许她出来。她无聊,便想着法子折腾丫鬟们,像青儿,就是九姑娘教她恁冷的天去院子里踢毽子给她看,这才冷着了。”荣大娘咬牙切齿,“偏生连着丫头们也被禁足,青儿病了的前两日我们都不知道,也是她烧得厉害,五夫人才准她家来。”
说着她便哭了,自个的孩子遭了罪,哪里能不疼?
“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荣大娘斜着看了眼青儿她爹,“他身子不好,入冬又生了两场病,家里银钱都给他治病了,青儿这一回来,要花钱的地方多,冬日请大夫还要贵上十几个铜板,难得很。”
这些年家里男人吃药不断,有时候不够,荣大娘就要问他人借,若不是借到没法子借了,她也不会腆着个脸问小辈借钱使。
南枝家里简单,与姐姐素日里身子又健康,差事也不错,故而没有试过捉襟见肘。
她安慰道:“荣大娘,待青儿好了,也能领月例银子,日子差不了的。”
“欸。”荣大娘擦了擦泪,“那银钱我到时候整个还你,手里剩下的半吊钱,就给青儿抓药吃,好不好?”语气里有些哀求,她别开头不看南枝,想必也是心里难受。
“缓着些还,不急。”南枝给青儿掖了掖被角,还没喝上茶水呢,忽的就有人敲门,比那雨声还要急切。
是陈小娘子,冒着雨给南枝带信儿,“南枝,你姐姐,你姐姐不好了。”
*
雨愈发急,偶尔有雷声,黑夜里一道雷劈过,照亮了半边城。
南枝披在外头的兔毛斗篷全湿了,后头举伞追她的陈小娘子连声唤她,“南枝,南枝,打伞,淋雨会生病。”
她全然听不见,脑子里只剩下一句:王娘子为老夫人诵经时,面前的经文忽然变红,燃着的香齐齐断裂,为不详的征兆。回府的大老爷李通判正巧在福寿堂,当即命人拿下王娘子,又关着她。
“……暗中来报信的丫鬟还说,福寿堂被婆子守着了,又来五房请了五夫人过去。”陈小娘子的话尤在耳边,比那雷声还要震耳。
经历过一次诅咒娃娃的事,没人能比她更明白姐姐遭遇的事有多严重,甚至一个不好,性命都保不住!
南枝感受不到雨水,只拼了命地跑,待到了青竹轩,不顾秋扇的阻拦,直接闯了进去,“姑娘,救命!”
*
福寿堂,五夫人看着被吓得面色苍白的老夫人,借着用帕子擦眼泪的动作掩盖唇边的笑意,原是针不刺到自个身上就不怕疼,看着这不作人的老夫人不畅快,她只觉得无比痛快!
选择对王娘子下手,一则她是南枝的姐姐,二则,也能一石二鸟,顺便治一治老夫人。往日她孝敬了老夫人多少?大把的金银往福寿堂堆,可她竟然护着七姑娘!
房里挤着不少人,各房的老爷与夫人皆在,李通判着急地问道:“大夫,我母亲如何?可有大碍?”
“大人,老夫人骤然受惊,心悸、气血上涌,待老夫开几日安神汤喝便无大碍,不过,还是要缓着些养,不可再突然惊神,于身体无益处。”
“你们看,那个惊到了老夫人的丫鬟如何处置?”李通判不怒自威,眉间的皱纹很深,看人时带着威压,虽是询问,可他心里已然想好了。
“大哥做主即可。”二老爷说,他与其他两位老爷对视一眼,皆低眉顺眼,不敢多说。
浑人五老爷倒是有话,可自身本事不足,想了想便放弃了,“都听大哥的。”
大夫人与李通判作了多年夫妻,自然明白他现在盛怒,今年是在这的第三年,涉及到去留,翻过了年便能得知结果。
如无意外,能往上升任一级。但如果老夫人在这个时候吓得去世
,按照惯例,官员守孝三年,过了孝期后再行分配。
可位置都是运作回来的,三年后连上州的通判可能都做不成,这叫李通判怎么不愤怒?
“咱们妇道人家不懂这些,老爷做主就好。”大夫人开口。
李通判敲了敲桌面,说道:“老夫人还在昏迷,且她一心向佛,重了的惩罚也不好,可那贱婢犯了这般大错,不管是不吉还是故意害老夫人,我都决不能容她。”
他想得更深,正是升官的时候,偏偏这香断了、经文似血,会不会是不好的兆头?
这样的坏兆合该掐灭!
“来人,传我命令,把那贱婢压在院中乱棍打死。”
“是。”李通判的长随照做,很快,头发散乱的王娘子被带出来。
廊中放了长条凳子,有两个五大三粗的小厮拿着三指粗的木棍候着。
一道雷闪过,照亮了福寿堂院门口,所有人都听见了突然刺进来的两个字——
“慢着!”
第25章救下正预备动手……
动手的小厮们愣住了,心说哪个那么大胆子,竟然敢违背他们大人的意思。
内室的李通判面色沉下来,抬眼往门口瞧去,一个身穿月白色斗篷的姑娘带着几个人走进来,她一张脸不施粉黛,已然看出日后的美丽,此刻她行了礼,他才知道原这位是他的侄女。
倒是与夫人说的一样,变了样子。
可是再变,这里也由不得她来插嘴,李通判摸着胡须,也不去责罚,而是看向自个不成器的弟弟,“五弟,你怎么教导的孩子?”
五老爷在大庭广众被哥哥训斥,面上登时挂不住,便往前两步,骂道:“这儿哪里有你说话的地儿?还不快点下去,回你的院子呆着。”
南枝见姐姐没事,一直紧绷的弦放松了一半,同时思考方才七姑娘的反应,得知她姐姐被罚,七姑娘教她别急,后面又说了一句“没准儿趁这次离了福寿堂,是好事”。
这句话能品出不少的内容。
尽管几双眼睛盯着自个,可七姑娘丝毫不惧,她不卑不亢地解释道:“我在福寿堂住了几个月,陪伴祖母身侧,不说别的,单说祖母的心思我就知晓一二。”
“祖母慈善,向来不喜欢责罚底下的丫鬟,且这回的事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大伯就急着对祖母身边的丫鬟动私刑,恐怕有伤祖母的心。我是小辈,原不该站在这里质疑长辈的决定,可祖母生病,本就需要静养与积福积寿,罚一个丫头,吵闹不说,还坏了这份福寿。”七姑娘在宫里几年,察言观色的眼力锻炼出来了,此刻一看就知道李通判面色的松动,她继续说道:“再则,怎么就断定是这个丫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