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条款细节都已经谈好了。”言漱礼语气平静,听不出什么胁迫或诱哄的意味,“你不要,那么这个游戏公司就不再具备任何价值。那几十个员工好不容易才保住工作,又该被裁了。”
  李絮瞪圆杏眼。
  这人怎么这样!
  就这么从容不迫地拿一群人的前程饭碗当筹码,拿谈判桌那套对付她,吃准了她会心软愧疚吗?
  言漱礼面不改色,轻抚她眉睫,“谁叫你总是不肯好好收礼物。”
  李絮攥紧那份协议,撩起眼皮回视他,有点嗔怪的意味,“谁会这样送礼物啊!”
  “对不起。”言漱礼垂眼,不怎么诚恳地道歉,又捧住她昳丽的脸,细细密密用指腹描摹。
  “想让你开心。”他声音低低的,像羽毛轻挠而过,很耐心又很克制地叫她,“宝宝。”
  李絮手脚都软了。
  被拥在怀中,不携任何潮湿意味,一点一点纯情地吻。整个人宛若水淹没糖,不自觉化成一捧馥郁的甜。
  本来就不是真的生气。
  也不是不开心。
  只是有些害怕。
  言漱礼不知明不明白,只无声衔住她嘴唇,很轻很慢地吻。在佛罗伦萨耀眼的、炙烈的、永恒燃烧的夏日里,与她一起慢慢融化。
  朋友们有几个都半醉了,派对的主角却一直不见踪影。
  李絮拉着言漱礼悄悄出了门,迎着一片义无反顾的蓝,走过门前广场,进入圣母百花大教堂。
  游览主教堂是免费的。
  登上布鲁内莱斯基穹顶,则需要付出30欧,以及攀爬463层阶梯的体力。
  “他们都说毕业之前不可以登顶。”李絮扬了扬两张票,“你也没上去过。正好今天有机会。”
  言漱礼薄唇微抿,牵住她的手,“你别半途而废喊累就行。”
  “才不会。”李絮信誓旦旦,“就这么点高度,轻轻松松。”
  其实并不轻松。
  楼梯很窄,也很陡。有些地方弯弯绕绕,像一直在原地转圈。有些地方近乎垂直的九十度,看着都吓人。
  言漱礼迁就李絮的速度,放缓了脚步,还时不时拉着她,给她借力。
  李絮慢得理直气壮,半点都没不好意思。反正与他们一趟的游客不多,后面也没挡着其他人。
  最后,花费了二十几分钟,穿过迷宫般的通道,他们终于近距离欣赏到了穹顶壁画《末日审判》。瓦萨里的巨作仿佛触手可及,令李絮沉思良久,连期间攀爬的疲惫都抛之脑后。
  再上到顶端的观景台,景观更佳。
  恰逢日落,整个佛罗伦萨都笼罩在柑橘色的光线里。噼里啪啦作响的空气沉在最底下,遗留高处的,惟有安定与静谧。
  李絮伏在栏杆边上,看着古老的翡冷翠在眼前徐徐铺展。野蔷薇绿叶满枝,针叶林微波荡漾,日光在玫瑰色的建筑群之间跳跃、摇曳。
  云朵在他们头顶不断聚集,又不断消散,匆匆涌向下一个季节。
  “leon.”
  言漱礼站在李絮身旁,突然听见她叫了一声自己的名字,“你不打算问我吗。”
  言漱礼凝目注视她,“问什么。”
  “那封邮件。”李絮轻声细语戳穿,“你看见了,不是吗。”
  “教授给我介绍了一份青年画廊的工作,雇主人很不错,内容也清闲。我可以一边画画,一边借此拿到工作签证,留在佛罗伦萨。”
  言漱礼默然片刻,抑或更久。
  倏尔,他伸手碰了碰她眼尾,“你希望留在这里吗。”
  “我不知道。”李絮陷在他手心里,眼底浮现一缕迷茫,“原本我确信我一定会留下来的。”
  毕竟她本就无家可归,无处可去。
  佛罗伦萨已经成为她最有安全感的巢穴。
  “我让你犹豫了。”言漱礼宽而修长的手拢住她,眼神很低,声线更低,“我的荣幸。”
  李絮有些紧绷地抿了抿唇环,“我以为你会开口让我回去。”
  “我确实想让你回去。”言漱礼平静而坦诚,“但李絮,我不想逼你,也不想你后悔。这是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来做决定。”
  四目相对。
  彼此沉默须臾。
  李絮像一枝被风雨打落水中的野玫瑰,茫茫然地随波逐流。不知自己是会被有心人拾起,还是继续漫无目的地漂泊。
  “我们不赶时间,李絮。”
  言漱礼目光如有实质,犹如一块缓缓融化的冰,在她面庞轻抚摩挲。
  “我可以慢慢来,可以等你想清楚。我无所谓暂时像现在这样来回往返。我能做的,无非是在天平的另一端不断增添筹码。以此希望你可以心软、同情、怜悯,更多地考虑另一个可能性。”
  心像失重一样,沉沉落下,又被珍重地拾起,归还原位。
  李絮扣住他腕骨,感受那里有力跳动的脉搏,声音有些发涩,“…别把自己说得这么可怜。”
  “事实就是很可怜。”
  言漱礼与她眼对着眼,不紧不慢让渡了一部分主动权,“我想每天都跟你在一起,想睁开眼就能见到你,想跟你吃每一顿晚餐。可是总是要等,要忍耐。有时来得频繁了,又怕惹你不高兴。”
  空气中有种苦杏的芬芳。
  山岚氤氲,远处的阿诺河在薄暮中无声流淌,犹如渴饮暑夏的蜜。
  李絮望着那双剔透的琥珀眼,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更深重的犹疑。
  “你讲这种话,还说不想逼我。”她声音好轻好轻。似埋怨,又似叹息。
  于是言漱礼便什么都不再说了,只浸在日落里,捏住她软绵绵的手,静静凝着她。
  彼此目光相接。
  仿佛被捉住的不是手,而是胸腔里跳动的心脏,微微酸涩的痛感。
  李絮遽然想起了很多很多他们共同度过的瞬间。
  在麓月府。在潮起岛。在蒙特雷。在翡冷翠。他们分享着彼此的视线与体温,在一起见证无数场日升日落。
  可以贪得无厌地需索更多吗。
  她在内心深处虔诚叩问。
  没有得到那个权衡利弊的标准答案。
  或许是她下意识避免去听。
  迎着那道低而沉稳的目光,李絮思绪微澜,决心什么都不要再想。
  抛开计划。
  跟随直觉。
  她主动扯低他衣领,无声默认地吻了上去。
  ——错了再说吧。
  第45章 我是你的。
  45
  prof.rosenbaum曾经在课上鼓励失落的青年学生,说:“不要恐惧籍籍无名的过去,艺术家会将自身的境遇转化为印记。你的作品,即昭示着你的选择与命运。”
  她希望这群年轻人的注意力,不要被一时的挫折与困境占据。
  希望他们信任自己的创作,信任分分秒秒流逝的时间,以及由时间雕琢而成的自我。
  非常浪漫派的一句安慰。
  也仅仅是安慰。
  事实上,纯艺的道路越往上越难走,越往上门越窄。
  任何一个领域都一样。认为努力与坚持,就必定有所回报,是另一种意义的傲慢。许多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穷极一生,都不过是在生产毫无裨益的垃圾。
  李絮早已知悉这个道理,也不认为自己是可以跳脱框架的天才,却还是会常常想起这句话。
  在佛罗伦萨深蓝的夜风里,她衔着一支烟,拎着半杯白兰地,静静端详着自己刚刚完成的油画。
  背脊布满荆棘的透明人,俯身面镜,指尖生出柔软的蓝鸢尾。
  镜中人眉眼锋利,凝神不语,穿过透明的躯壳与犷烈的海风回望她。
  这是迄今为止,李絮笔下唯一一幅出现了清晰面孔的作品。
  而在这幅巨大的油画旁边,还整整齐齐摆放着若干不同尺寸的画作。皆是不同神态的透明背影,来自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不同材料,李絮的构想与记忆碎片。
  它们有的被精心打包完毕,有的被随意支在墙边,地面堆积许多防止粘连的硅油纸,以及增加缓冲的泡沫棉。呈现一片井然有序的混乱。
  她这几日都在忙于清点整理,为即将到来的个人展览作准备。
  搬这么多画回国,其实很有些麻烦。
  旧作还好些,可以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仔细。而刚刚画完的那幅,表面的颜料都还没彻底干透,怕有损毁,只能保持悬挂摆放,不好走托运和物流。
  原本林深是打算包机,或者亲自过去一趟,将李絮连人带画一起接回苏城的。
  link办这场展,本来就不是冲着盈利的目的。这点运输成本,对于林深而言,也完全算不上什么。
  结果被言漱礼主动揽了这份差事,她又省一笔。
  林深接到电话时,还顺势调侃了几句。
  “我跟莫砺峯带mia去巴黎玩,转一趟佛罗伦萨,也算顺路。言总你这什么情况?虽说原研药主要也不靠国内市场挣钱,但你最近跑欧洲,未免也跑得太勤快了些。怎么,是我消息不灵通,nmaa现在的目标市场,已经从美国变成意大利了吗?”